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斜拉桥是鼗梁用若干根斜拉索拉在塔柱上的桥,它由梁、斜拉索和塔柱三部分组成.如图1,这是一座斜拉索大桥,共有10对永久拉索,在索塔两侧对称排列.如图2,已知拉索上端相邻两个锚的间距均为,拉索下端相邻两个锚的间距均为.最短拉索的锚满足,以所在直线为轴,所在直线为轴,则最长拉索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A.B.C.D.
2 . 《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数学著作,书中系统地介绍了等差数列,同类结果在三百年后在印度才首次出现,卷中记载“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今一月日织九匹三丈”,其意思为:“现有一善于织布的女子,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第一天织了5尺布,现在一个月(30天)共织390尺布”,假如该女子1号开始织布,则这个月中旬(第11天到第20天)的织布量为(       
A.26B.130C.D.156
2023-02-07更新 | 69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五)数学试题(新高考卷)
3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始于24节气倒计时,它将中国人的物候文明、传承久远的诗歌、现代生活的画面和谐统一起来.我国古人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如图所示,

相邻两个节气的日晷长变化量相同,冬至日晷长最长,夏至日晷长最短,周而复始.已知冬至日晷长为13.5尺,芒种日晷长为2.5尺,则一年中夏至到大雪的日晷长的和为______尺.
4 .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圭表测量日影长度来确定节气,一年之中日影最长的一天被定为冬至.从冬至算起,依次有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若冬至、立春、春分日影长之和为31.5尺,小寒、雨水,清明日影长之和为28.5尺,则大寒、惊蛰、谷雨日影长之和为(       
A.25.5尺B.34.5尺C.37.5尺D.96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说:“九百九十六斤棉,赠分八子做盘缠,次第每人多十七,要将第八数来言,务要分明依次第,孝和休惹外人传.”意为:“996斤棉花,分别赠送给8个子女做旅费,从第一个孩子开始,以后每人依次多17斤,直到第8个孩子为止.分配时一定要依照次序分,要顺从父母,兄弟间和气,不要引得外人说闲话.”在这个问题中,第5个孩子分到棉花为(       
A.133斤B.116斤C.99斤D.65斤
6 . 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到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1到500这500个数中,能被3除余2,且被5除余2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这个新数列各项之和为(       ).
A.6923B.6921C.8483D.8481
2022-01-14更新 | 109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7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一本数学名著.全书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在第六章“均输”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现有五个人分5钱,每人所得成等差数列,且较多的两份之和等于较少的三份之和,问五人各得多少?”在此题中,任意两人所得的最大差值为多少?(       
A.B.C.D.
2020-07-15更新 | 1083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数学试题
8 . 孙子定理是中国古代求解一次同余式组的方法,是数论中一个重要定理,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其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这个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个整数中能被除余且被除余的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一数列,则此数列的项数是(       
A.B.C.D.
9 . 南北朝时,张邱建写了一部算经,即《张邱建算经》,在这本算经中,张邱建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例如算经中有一道题为:“今有十等人,每等一人,宫赐金以等次差降之,上三人先入,得金四斤,持出,下四人后入得金三斤,持出,中间三人未到者,亦依等次更给”,则某一等人比其下一等人多得________斤金.(不作近似计算)
2020-01-04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四调考试数学(文)试题
10 . 《九章算术》卷第六《均输》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若将这五人从上到下分别记为甲、乙、丙、丁、戊,且五人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则乙与丙两人共分得__________
2019-01-16更新 | 175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