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76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挠而诛。”邹忌以为,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孙子[注]谓田忌曰:“将军可以为大事乎?”田忌曰:“奈何?”孙子曰:“将军无解兵而入齐,使彼罢弊老弱守于任。任者,循轶之途也,辖击摩车而相过。使彼罢弊老弱守于任,必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然后背太山,左济,右天唐,军重踵高宛,使轻车锐骑冲雍门。若是则齐君可正而成侯可走。不然,则将军不得入于齐矣。”田忌不听,果不入齐。

田忌亡齐而楚,邹忌代之相齐,恐田忌欲以楚权复于齐。杜赫曰:“臣请为留楚。”谓楚王曰:“邹忌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以楚权复于齐也。王不如封田忌于江南,以示田忌之不返齐也。邹忌以齐厚事楚。田忌亡人也,而得封,必王。若复于齐,必以齐事楚。此用二忌之道也。”楚果封之于江南。

邹忌事宣王,仕人众,宣王不悦。晏首贵而仕人寡,王悦之。邹忌谓宣王曰:“忌闻以为有一子之孝,不如有五子之孝。今首之所进仕者,以几何人?”宣王因以晏首壅塞之。

(选自《战国策·齐策》,有删改)

材料二:

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田婴自威王时任职用事,与成侯邹忌及田忌将而救韩伐魏。成侯与田忌争宠,成侯卖田忌。田忌惧,袭齐之边邑,不胜,亡走。会威王卒,宣王立,知成侯卖田忌,乃复召田忌以为将。宣王二年,田忌与孙膑、田婴俱伐魏,败之马陵,虏魏太子申而杀魏将庞涓。

(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有删改)

[注]孙子:孙膑。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战不胜A田忌B不进C战D而不E死F曲挠G而诛。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文中指正确,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然,诚有百姓者”的“然”意思相同。
B.之:文中指到、往,与《鸿门宴》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的“之”意思不同。
C.德:文中指感激,与《荀子·劝学》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的“德”意思不同。
D.用事:文中指当权,与现代汉语词语中“感情用事”的“用事”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相邹忌与齐将田忌感情不睦,公孙闬趁机向邹忌献策,给田忌下套,最终,邹忌成功排挤走了田忌。
B.邹忌害怕田忌返回齐国,杜赫为邹忌出主意,杜赫劝楚王善待田忌,以求田忌回报,楚王听从了杜赫的建议。
C.齐宣王对随从很多的邹忌做官不满,反而喜欢随从不多的晏首,邹忌就用巧言误导齐宣王,导致齐宣王误会晏首。
D.齐宣王将被陷害出走的田忌召回,并让他做了将领,田忌与孙膑、田婴一起攻打魏国,擒杀了魏将庞涓。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2)邹忌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以楚权复于齐也。
5.孙膑为田忌出谋划策,请简要说明孙膑计谋的内容。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泡好的菊花茶放置一段时间后,。不少人对此感到疑惑;茶叶变质了?滋生细菌了?变绿了的菊花茶水还能喝吗?其实,菊花茶水变色乃是正常的现象,既不是因为茶叶变质,,大可不必担心。刚泡出的菊花茶大多是淡黄色的,这主要是因为菊花中的黄酮类物质溶解在水中造成的。不过,黄酮类物质十分不稳定,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失去原本的黄色,进而变成浅绿色。

,泡茶用水的酸碱性和水中的金属离子也会对菊花茶的颜色产生影响。研究已经有了发现,如果泡茶用水偏碱性,菊花茶会偏黄色;如果水偏酸性,泡出来的茶水则会偏红橙色;如果水中铁离子相比之下比较多,这些离子会和黄酮类物质发生反应,也会造成菊花茶颜色不一样。一般来说,自来水中金属离子相对较多,用这种水泡的菊花茶颜色会偏黄橙,而蒸馏水中几乎没有金属离子,泡的茶颜色就略淡一些。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表述烦琐,请删除冗余词语,使表达简洁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文段写在答题卡上,不超过80个字(含标点)。
昨日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三门峡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中国语言中,“清”原本指水纯净没有杂质。正是从水的“清”中,引出了其他许多事物的“清”,从自然事物的“清”引申出了“清”的人文和社会政治意义。于是,便有了以清贫、清白、清爽、清高、清逸、清趣等以“清”字为核心的众多词语,这些词从古至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至宝。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对“清”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末诗人陈衍一句“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使得三坊七巷脍炙人口,不争地成了福州标志、闽都文化之魂。这里既见坊巷纵横、亭榭廊槛俊彩九州,也有美食风味、人间烟火宛转其间。它跻身中国四大文化古街之首,保存200余座精彩绝伦的明清古建筑,有“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之誉。

与三坊七巷曾在中轴线相接连的上下杭,是商业码头重镇、闽商的重要发祥地,有过“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热闹景象,只是在兵燹战乱、改朝换代中被历史的烟尘湮没。从头修复是拾人牙慧,创新传承才能让今日的双杭一年美一年。一年四季,不管你是呼朋唤友还是悄悄地来,大可感受远去的岁月在汉服木屐的摩肩接踵中活化,在精致无比的油纸伞中留香,在小桥流水、春雨秋风中流连。

如此坊巷、双杭,让两千年古都如闽江那般灵动活泼,天光云影共徘徊。两年前在福州举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时,几位海外来客如出一辙地示爱,对福州山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在绿中、绿在花中的格调赞不绝口,对市民一出家门就能亲近自然、看到内河在家门口清澈流向闽江再奔大海的神奇网状多有艳羡。有福之州向中外客人分发着一张张“有福共享”的名片。“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福州的绿水青山,就是发展文旅、福泽百姓的金字招牌。

1.下列句子中的“如”与文中加点的“如”,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突其来的暴风雪,一下子就把前行的大军阻在了大山之下。
B.经过全体村民多年不懈的努力,生活早已经远远强往年了。
C.千万别买这种东西,塑料制品哪不锈钢的制品经久耐用呢?
D.她神色兴奋地说:“我若愿,一定到天安门看一次升旗仪式。”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幼时背的诗真不易忘却,这么多年过去,“天光云影共徘徊”类妙句依然可以脱口而出。
B.“春蚕到死丝方尽”,唐李商隐的诗句对蚕吐丝现象的描写,有助于我们理解蚕的特性。
C.来到横峰县莲荷乡的万亩荷塘,一眼望去,接天莲叶无穷碧,荷香阵阵袭来,沁人心脾。
D.叶剑英元帅说:“四渡赤水使我们摆脱了困境,掌握了主动权,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跻身中国十大文化古街之首并有‘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之誉的它保存200余座精彩绝伦的明清古建筑。”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昨日更新 | 2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三门峡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人以一种亲和的姿态探天问地,并且按照自己的居所及所熟悉的地上秩序想象拟构原本神秘莫测的宇宙天地。地上有王都与方国,天上也有中央与四宫。除了天上,还有地下,其空间秩序也按照地上的政治体制进行想象和建构。自殷商开始,古人就形成了“四方卫中”的政治方位空间观。《周易·系辞上》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可见,中国早期在横向平面与纵向立体的双重维度建构空间秩序,形成一个贯穿天上、地上、地下的复合空间体系,其目的是要使万物各处其位,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责与功能。

上述天尊地卑、高下相从、中侧拱卫的空间格局,为古代的王道政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这种空间观也成为古代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并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形式肌理之中。例如,人物画、山水画中的主从关系布局,礼制建筑的整体安排,重要礼仪中人的身体动作、朝向与位置、器物的摆放等,均要考虑主次、尊卑、贵贱等伦理关系。不仅如此,这种伦理空间观还弥漫在小说的空间叙事中。比如,《西游记》除了表现天地神怪为取经与阻碍取经而展开的争斗外,还透露了神佛、凡人、妖魔必须共同恪守的分位意识,任何想脱离自己的本位者,都将受到严厉惩罚。再如,《红楼梦》通过对贾府和大观园中建筑群落整体布局的描绘,以及有关省亲、庆生、节庆、雅集、游园、远嫁、吊丧等生活场景的叙述,建构了一个真实可感的世情人伦空间。小说中出现了两类以女性为形象载体呈现出来的伦理空间:一是以贾元春为中心的君臣伦理空间,二是以贾母为中心的长幼伦理空间。前者以上下尊卑的空间性伦理为依据,后者以先后长幼的时间性伦理为根基。

(摘编自詹冬华《传统文艺空间形式的文化品格》)

材料二:

作为一个具体生存的人,他是无法抽离于物理空间而存在的。住宅、书房等等都是物理空间,放置于文学作品中就是故事空间。

在《雷雨》中,有着许多值得探究的故事空间。

首先就是序幕中的教堂附设医院,《雷雨》中对它的描述是尽显颓败样貌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医生的言论中知道此刻破败的医院在当年可是金碧辉煌的周公馆。当年显赫一时的周公馆,变成如今破败的医院建筑,这个故事空间的样貌变化已经暗示了《雷雨》整个叙事的开始与终结,由看似圆满完美的家庭模式开始,终由家破人亡、象征着未来的年轻人死亡的悲剧结束,这个医院无形之中推动了《雷雨》整个故事叙事的展开。

周公馆也是一般人所谓的家宅空间。在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中对于家宅空间有着十分积极的描述:“我们应该证明家宅是一种强大的融合力量,把人的思想、回忆和梦融合在一起。”“这样一座家宅号召人做宇宙的英雄。它是战胜宇宙的工具。”可是《雷雨》中的周公馆(家宅空间)却是十分消极的象征:家宅已经变成扼杀人性的集权象征。这个周公馆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是当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的中国的缩影,是人类社会中压抑健康人性的抽象事物的具象。于此,周朴园是个无能为力的弱者,他曾经想搬离这个住宅,但是还没搬离就发生了家破人亡的悲剧。周朴园最后还是要回到这个住宅去看望侍萍、繁漪,这个住宅如同每个人生命中无法释怀的事物与回忆,即使想逃避也无法逃避。

在周朴园与鲁侍萍的交谈中多次出现“家具”“樟木箱子”“柜”“抽屉”这些空间。在《雷雨》中这些空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含义:周朴园使用那些与侍萍还在周公馆时所用的“家具”“樟木箱子”“柜”“抽屉”来构建自己内心属于侍萍的那部分空间,这个空间是周与鲁相识、相恋的见证与象征,由此才有后面剧情的展开。而对于侍萍来说,这些家具是其内心关于周朴园的记忆的保留空间。在她和周朴园交谈时,她眼睛中搜寻到了这些熟悉的空间,回忆由此打开,如同潘多拉盒被打开,她和周朴园曾经的过往由此被开启。周朴园与侍萍关于彼此的那部分心理空间此刻由这些家具而重合,导致两人多年之后重识彼此身份,也最终推动叙事走向了悲剧的高潮。

龙迪勇在《空间叙事学》讨论了空间与人物性格的关系:“让读者把某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与一种特定的‘空间意象’结合起来,从而对之产生一种具象的、实体般的、风雨不蚀的记忆。而这,也构成了叙事作品塑造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的又一种方法——空间表征法。”《雷雨》中所描述的各种空间就是人物性格的表征:周冲出场时提到了花园,花园这个空间象征着纯洁、单纯的品性,但是也是脆弱的。周冲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注定无法生存,于是最终死于花园旁边的电线,与同样纯洁的四凤一起。花园的纯洁,电击的无情,象征着在那个年代天真、单纯的人是无法生存的。“矿”这个多次出现的空间是鲁大海身上那种有干劲、有生命力、勇敢、粗糙的性格体现,矿上那种石头横行、粗狂杂草的空间意象正好与身体强健的鲁大海相契合,代表着工人阶级、下层民众的强壮的原始生命力,但也代表着鲁大海性格中粗糙不细腻的性格。

(摘编自袁佳运《空间叙事视角下的〈雷雨〉》)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按照自己的居所及所熟悉的地上秩序想象拟构未知的世界,使原本神秘莫测的宇宙天地不再具有神秘感。
B.中国古人的伦理空间观为古代的王道政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成为古代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并体现在艺术创作的思想中。
C.加斯东·巴什拉笔下的家宅空间是积极的象征,《雷雨》中的周公馆(家宅空间)却是消极的象征,它扼杀一切人性。
D.“家具”“樟木箱子”“柜”“抽屉”这些空间在《雷雨》中意义重大,能让读者看到周朴园内心与鲁侍萍相关的心理空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让万物各处其位,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责与功能,就必须在横向平面与纵向立体的双重维度建构空间秩序,形成复合空间体系。
B.古人的伦理空间观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形式肌理之中,除了在人物画、山水画、建筑、礼仪、小说中有所体现,在诗词中应该也有体现。
C.面对家宅空间,周朴园无能为力,他曾经想要搬离却未能搬离,想要逃避却无法逃避,可见周朴园也受到了家宅空间的束缚与影响。
D.把某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与一种特定的“空间意象”结合起来,二者必须具有相似点或相关性,否则便无法有机结合,无法运用空间表征法。
3.下列各项的说法,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空间与人物性格关系”的一项是(     
A.鲁四老爷在客厅里接待“我”,寒暄之后“大骂新党”,表明了鲁四老爷崇尚孔孟之道和宋明理学、捍卫封建道统、思想顽固守旧的特点。
B.使用眼镜、表套、刀套、车篷等工具,戴墨镜、穿羊毛衫、堵耳眼、歌颂过去的行为,表现了别里科夫迂腐守旧、害怕变革的特点。
C.草屋已经“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破败的草屋寄托着林冲长期寄身此处的打算,表现他隐忍与随遇而安的特点。
D.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露出了光辉灿烂、热闹非凡的神仙洞府,其中的“虎鼓瑟兮鸾回车”表现李白心情极度愉悦,充满了快乐。
4.下列选项是结合材料一观点对《西游记》中以下故事进行的分析,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黄袍怪居住在碗子山波月洞,他原是天界奎木狼星,与披香殿侍香的玉女相爱。玉女托生为宝象国的百花羞公主,奎木狼星便下界占山为怪,将其摄来与之作夫妻,之后捉住唐僧。孙悟空向天界求助,玉帝令四大天师查勘,方知端底,遂命二十七宿星员收他上界,罚去给老君烧火。

A.以上故事里隐藏着一个天界、人间、地下的复合空间体系。
B.玉帝派神仙下界捉妖,表现出天尊地卑、高下相从的秩序。
C.奎木狼星作为天界神仙应该恪守分位意识,但他未安其位。
D.玉帝最终对奎木狼星的惩罚客观上维护了伦理空间的稳定。
5.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空间”在文学作品中有何作用。
昨日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三门峡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体现在人们的社会交往关系中,与社会制度的属性紧密相连。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由于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不同,公平正义徒有其名。恩格斯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法律上的平等就是在富人和穷人不平等的前提下的平等”。社会主义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因此解决了人与人不平等的根源问题,为公平正义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在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同时,前进道路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长治久安、制约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应当是人人共享社会财富并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自己的社会,这需要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经济社会越发展,越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另一方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所在。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需要我们不断推动制度创新。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制度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体系,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科学合理的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只有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才能有效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此,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根本上维护公平正义。要进一步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关涉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制度。同时,严格按制度行事,充分发挥科学合理的制度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保证作用。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权利公平,从内容来讲,是指公民平等享有生存和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权利,不因性别、出身、职业、财产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从过程来讲,是指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能得到保护,任何公民都不能被排除在法律赋予的权利之外。这是社会公平正义最基本的要求。机会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均等的生存、发展机会,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并分享成果。机会公平并不必然导致结果公平,但没有机会公平就必定没有结果公平。规则公平,是指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要受规则的约束,并且是受同样的规则约束,没有例外。

(摘编自《十八大报告解读: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材料二:

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重大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随着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仍然任重道远。我们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将其摆在现代化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切实抓出成效,使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多更好地平等参与、平等竞争、平等发展、平等享有。

公平正义作为一个具体的、相对的、历史的范畴,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它的充分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只有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公平正义才能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正义的维护和实现,还不得不带有个体的差异性,还不得不承认社会成员因体力、智力、勤奋程度以及家庭情况的不同而享有不同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不能无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现实经济结构和社会条件要求所谓“绝对公平”。

(摘编自《如何理解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所以社会主义解决了人与人不平等的根源问题。
B.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但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比经济社会发展显得更加重要。
C.制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制度这个根本保证。
D.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正义的实现有个体差异性,人们享有不同的生活质量是正常的,不必去追求公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B.我们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就能有效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就能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机会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均等的生存、发展机会,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并分享成果,没有机会公平就一定没有结果公平。
D.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仍然任重道远,我们要抓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成效。
3.下列关于两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用恩格斯的言论,论证了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由于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不同,公平正义徒有其名。
B.材料一将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公平正义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进行对比,论证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C.材料一从“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等三个方面阐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途径,论证深入,有说服力。
D.材料二引用马克思的言论,论证了公平正义作为一个具体的、相对的、历史的范畴,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4.根据两则材料,下列选项不属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举措”范畴的一项是(       
A.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B.下大力气解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C.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物质基础。
D.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多、更好地享有各种平等的权利。
5.两则材料都围绕着“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来阐述,但在内容上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
7日内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的作者提倡一种陶渊明式的人生观,但也有人认为,若人人都像陶渊明一样置身世事之外,社会便不会发展,不会进步。

以上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日内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特别是GANCAN等算法模型的快速进展,AI绘画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在我看来,这是数字技术催生的又一种新型艺术形式。

在人类艺术史上,理论家们对于艺术本质的认识集中在三个不同的尺度上:首先是功能尺度,认为审美价值是构成艺术的一个根本尺度;其次是语境尺度,认为艺术的认定需要特定的艺术机构或艺术语境;第三是历史尺度,认为人们对于艺术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此外,当代著名艺术哲学家布洛克认为,艺术乃是铭刻着强烈人类精神印记的审美客体。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了人类的主体意识对于某一客体艺术身份认定的重要性。这一概念受到学术界和艺术界的普遍重视和采纳。

从上述标准出发,我们就可以对AI绘画的身份属性加以考察和分析。

然而有一些人觉得,AI绘画是AI自主生成的。其实,AI绘画的生成绝非GANCAN等算法模型能够独立或自主实现的,目前任何AI绘画创作都是由AI和相关的艺术家或用户共同合作完成的。一则AI绘画创作能力的构建(主要包括绘画算法设计、绘画算力培育等)无不彰显着人类的主体意志,AI的算力无论如何强大,都离不开人类的赋能。再则每一幅AI绘画作品的生成都必然基于艺术家或特定用户的命令,而这命令中必然隐含着艺术家或用户对作品的特殊要求,比如特定的主题、特定的风格、特定的形象等,离开了人类这些彰显着强烈主体意识的指令,AI绝不可能主动或自主启动任何创作。

在对AI绘画的质疑声中,还有很多人以AI绘画创作的模仿机理为理由,认为这种模仿无论如何高超都不具备艺术的原创性。这种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早在两千五百年之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指出,艺术家通过模仿可以揭示真理。古今中外的艺术实践也同样证明,像达·芬奇、毕加索、凡·高、齐白石、徐悲鸿等这些公认的艺术大师,都经历过各种艰苦的学习和模仿,才创作出堪称典范的艺术作品。因此,模仿本身并没有错,它是艺术创新必不可少的阶梯。更何况目前AI科学家和艺术家所研发的诸如GANCAN等算法模型本身就被嵌入了各种创新学习机制,目的就在于确保AI算法能够生成别具一格的作品,这恰恰是AI艺术较之其他艺术在创造上的一大天然优势。

当然,当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AI绘画归属于一种崭新的数字艺术形式的时候,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AI绘画从美学价值和艺术质量上看,的确还没有达到人类艺术经典的水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科学家和艺术家协作攻关,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AI算法学会像人类艺术家那样体验生活,并掌握和精通艺术真实这一美学铁律。诚如是,包括AI绘画在内的AI艺术将在人类艺术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摘编自马立新《AI绘画是一种新型艺术形式》)

材料二:

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认为,艺术家与科学家一样,都需要面对时代提出的特定问题。只不过科学家应用的是理论知识,而艺术家是应用图式来回应时代问题。艺术史上的伟大艺术家,是那些用自己的方式最先回应特定时代艺术问题的人。

艺术史上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被赋予重要的象征意义和人文价值,根本原因在于它们被卷入了艺术乃至社会历史发展的风云际会之中,成了打开特定历史情境与时代精神的关键钥匙。基于此,我认为即使AI生成的作品与达·芬奇或凡·高的一模一样,它们也无法被称作艺术。凡·高在他那个时代的大胆尝试推动了艺术革新,引领了艺术发展,而目前AI再生产出来同样的绘画作品,就只是在重复前人既有的劳动成果,而不是在创造新的历史,这与描摹再精良的赝品也并无多少艺术价值是一样的道理。

艺术创造过程本质上是以自我意识为前提的精神生产和社会交往活动,艺术的关键就在于艺术家对其创作具有自觉性,艺术是艺术家基于自我意识对生活体验、精神感悟进行的创造性表达;而AI虽然可以对海量的艺术作品进行精细的存储、分类、模仿,甚至可以生成新作品,但它仍然不能理解它模仿与创作的对象。从这一层面上理解,AI绘画并不是艺术。

现在,人工智能仍只是人类的一种精密工具,人工智能看似可以自己创作作品,但其作品事实上是人为预先设计的计算程序生成的结果。AI本身只是一种智能化的技术工具,它不能为AI绘画的艺术价值提供保证。AI遵从的逻辑,是现代科技的工具理性逻辑与算法逻辑,而不是艺术的反思判断逻辑与诗性逻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工智能被用于艺术创作始于20世纪中期,而此时也正是当代艺术勃兴之时。但长期以来,科学家和艺术家用人工智能学习和模仿的作品,是20世纪中期之前的现代艺术和古典艺术,而不是之后的当代艺术。换言之,目前的AI绘画其实只是在用最先进的技术,重复20世纪中期之前积淀下来的既定艺术范式,而不是在参与创造新的当代艺术。

当然,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并对大部分社会生活领域进行革命性改造的今天,不能全然否认人工智能对绘画乃至整个文化艺术领域的影响。目前尚不能被视作艺术的AI绘画,经过发展或创造性应用,未必不会出现伟大的艺术作品。

(摘编自刘昌奇《AI绘画不能被视为艺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当前的AI绘画是否为艺术,材料一与材料二的看法相反,但二者都展望了AI绘画的未来。
B.针对“AI绘画是AI自主生成的”这一看法,材料一从创作能力的构建和创作指令两方面进行了反驳。
C.材料一以达·芬奇、齐白石等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为例,意在证明亚里士多德“模仿观”的合理性。
D.材料二引述贡布里希对艺术家的看法,为下文论述伟大艺术作品与时代的关系提供了权威的依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AI能够主动进行绘画创作,那么就意味着AI具备了像人类一样的主体意识,其作品水准将会超越人类艺术。
B.利用GAN、CAN等算法模型对历史上的经典作品进行大量模仿,就能确保AI算法能够生成别具一格的作品。
C.凡·高以艺术上的创新回应了时代问题,其作品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人文价值,可以作为打开其时代精神的钥匙。
D.20世纪中期,人工智能开始用于艺术创作,这导致目前的AI绘画只是重复20世纪中期之前积淀下来的艺术范式。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2018年10月,由几位年轻的AI艺术家创作的AI绘画作品《贝拉米伯爵》被著名的纽约佳士得拍卖行选入,拍出43.25万美元的高价。
B.中央美术学院对苗族纹样进行系统梳理,训练AI分门别类学习,成功生成如牛纹、蛙纹和表达农耕、狩猎、舞蹈等场景的各式苗族纹样。
C.一百多年前,摄影开始往艺术方向发展时,曾受到广泛的质疑和嘲笑,但最终还是被人们普遍接受,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
D.AI绘画创作平台Midjourney上一名用户发布的AI作品,呈现出浓郁的后现代风格,贴近今天人们的生活情境,激起受众强烈的审美兴趣。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5.材料二认为目前的“AI绘画不能被视为艺术”,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其理由。
7日内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9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述阿房宫的建筑时,不直说长桥如龙,复道如虹,而说“________”和“________”,用惊讶疑惑的语气表达了对建筑物的观感,给客观描写涂上了浓烈的抒情色彩。

(2)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运用楚骚句法从听觉角度展现了梦境之惊悚。

(3)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中,植桑养蚕是重要的农事活动。“桑”在古诗词中也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二模测试(十九)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奔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交代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所住的地方现在也成了“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前文“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观点。

(2)古代文人常以“影”表达孤独之感,比如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的心酸画面。

(3)五一节班上要办一期关于“劳动”的黑板报。小刚负责“诗海泛舟”栏目,请为小刚提供两句描写劳动场景的古诗文,如:“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信阳高级中学高三5月二模(一)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