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修辞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各项修辞手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天姥连天向天横
C.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主人下马客在船
D.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024-01-18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顺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材料二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______,______。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材料三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填写在文中“□”上的汉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②譬如在园中最为落□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③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A.①“廿”读作niàn   ②方框中应填“寞”   ③方框中应填“弥”
B.①“廿”读作niàn   ②方框中应填“漠”   ③方框中应填“迷”
C.①“廿”读作gàn   ②方框中应填“寞”     ③方框中应填“弥”
D.①“廿”读作gàn   ②方框中应填“漠”     ③方框中应填“迷”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落叶或坦然安卧或飘摇歌舞,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B.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微苦而熨帖的味道。
C.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D.落叶或坦然安卧或飘摇歌舞,满园中播散着微苦而熨帖的味道。
3.对下列句子的表现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对比 比喻)
C.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拟人 夸张)
D.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拟人 通感)
2024-01-09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D.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2024-01-07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各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023-12-31更新 | 3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参观名人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

提示语:

土生土长的北京作家,他写的许多作品描写北平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1.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图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这位作家是______________
2.提示语中提到的作品可能是__________(写一部作品即可)。
3.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到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规矩,说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当时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令人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作品让人们阅读后感到回味无穷。
4.如何使北京众多博物馆、名人纪念馆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请你以“让博物馆(纪念馆)在青少年成长中起到更大作用”为主题,向教育主管部门或文博主管部门提一个建议案。要求:建议明确,理由阐释充分,实施方案切实合理。字数不超过150字。
2023-11-2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师大二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6 . 填入横线处,与下面的句子修辞方法相同并使语段语意连贯的一句是(     

微笑,是母亲的双手,拭去痛楚的泪水;微笑,是冬日的阳光,温暖凄冷的心灵;                   ;请留下你的微笑吧!

A.微笑,是谦逊而自信,是柔和而刚强
B.微笑,是三月的春风,鼓起希望的风帆
C.微笑,是五月的鲜花,为生活增添色彩
D.微笑,是玫瑰的芬芳,倾倒无数欣赏者
2023-11-12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误落尘网中B.天姥连天向天横
C.大珠小珠落玉盘D.卷起千堆雪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8 . 下列各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紫藤萝的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
2022-11-01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六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选项中,修辞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D.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樯橹灰飞烟灭”一句中,用“樯橹”代指战船。下列诗文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2022-10-11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