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修辞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9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酷夏,心不静,气不顺,心浮气躁之余,除了听听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以外,唯靠读书静心。

鲁迅的《故事新编》共八篇小说,是鲁迅辗转京、厦、广、沪四地而作。用时竟达十四年。在给友人的信中,他一再强调自己不太爱惜身体……在我看来,他并非厌世,而是身不由己。

一个读透古书的人,写起拟古之作,可谓驾轻就熟。巧妙的架构,灵气飞溅的对话体,每读一遍,便激赏一次,让人爱不释手。

《故事新编》的脉络,分明是鲁迅的心迹。他写《补天》,契合着欲补苍天的志向;《理水》篇,践行了他务实趋真的精神;《采薇》篇,表现了他对退的思考;对于威权《铸剑》则是轻蔑与挑战;《非攻》篇,借墨子这潭深水,倒映出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再然后,以《出关》《起死》,涂抹出人生与社会的苍凉。

调皮的文笔、始终蓬勃着的少年气及沉浸式的浪漫,让这个故去八十六年的、也曾壮怀激烈过的人,依然是我们的恩师和益友。如今,我们读他的书,就当是吹一吹空调,仰仗他的冷峻和深远,让酷热笼罩的心头又一次享受清凉。

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他一再强调自己不太爱惜身体……”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B.“你还没娶媳妇吧?”“……”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
C.“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接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
D.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着结构混乱、语句不通等问题,请加以修改,使之变成结构整齐、表达流畅的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在大兴安岭的甘河第一次看到了太阳都射不进去的丛密的森林,也第一次看到了遍山遍岭的杜鹃花。秋天的太阳无私地普照着__A__的山岗,在阳光下,森林像翡翠一样深绿。山下,河流流过狭窄的河谷,河谷两岸是绿意盎然的草地。世界上哪里能找到这样美丽的花园呢?

我们的旅程,并没有停止在甘河:当天夜晚,火车把我们带到了阿里河。阿里河是鄂伦春自治旗的首府。鄂伦春,意思是“驱使驯鹿的部落”,__B__,鄂伦养本来是以驱使驯鹿谋生的部落。但是现在他们已经不再以驱使驯鹿谋生了,他们建起了新式的住房,在这里定居下来,逐渐从狩猎生活转向畜牧生活。从狩猎生活转向畜牧生活并不是一件__C__的事,这要求一个民族从森林走到草原。而人类从森林地带走到草原是不容易的,因为这需要改变全部的生活方式。要改变一种陈旧的生活方式,那就要触犯__D__的风俗习惯,(       )。不仅改变全部的生活方式会遇到困难,据一位鄂伦春的老猎人说,甚至把狩猎用的弓矢换为猎枪这样简单的事情,也曾经遭到反对。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在修辞运用上,下列句子和文中“森林像翡翠一样深绿”不同的一项是(       
A.书籍像明灯一样照亮了人生的前方。
B.他像一只蜗牛一样很缓慢地移动着。
C.月光像流水一样泻在这一片荷叶上。
D.疫情解封的这几天像春节一样热闹。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这种传统的风俗习惯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难以改变的
B.而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改变这种传统的风俗习惯是很难的
C.而这种传统的风俗习惯是难以改变的,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
D.而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很难改变这种传统的风俗习惯的
2024-04-0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夏季是北湖最美的季节,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数万亩荷花竞相开放,黄澄澄的花蕊点缀在绿油油的荷叶之中,赏心悦目。这里既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局部小景,也有“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的动态画面,更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阔风光。此般景色固然吸引游人乐而忘返,但对靠湖吃饭的农民而言,大家所关心的不是眼前的美景,而是水产的收成,因为这才是与他们切身利益的。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尽管水坡洼地常给沿湖居民带来水患,但也让他们充分提升濒湖的红利。茂盛的水草和遍地的野菜是饲养猪羊等家畜的美味青饲料,丰富的鱼虾是人们改善生活、补充优质蛋白的最佳食品。碰上阴雨成灾、粮食歉收的荒年,平原地区的居民或许会为发愁,生活在湖边的百姓则可以随处挖野菜、割蒲菜、捕鱼虾充饥。拆迁也让沿湖居民搬上了楼房,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引用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3-22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时,徽州人喜欢聚族而居,民居建筑密度很高。一家挨着一家,一户挨着一户,左勾右连。万一哪户失火了,难免会殃及池鱼。为了防患于未然,家家早早地就在屋顶上垒起了高高的马头墙,故而马头墙又被称为“封火墙”。同时,这个坚固的屏障也可防盗、防雷。马头墙的尖头部位与现代建筑中避雷针原理相似,无论怎样电闪雷鸣,马头墙都会挺身而出履行职责,哪怕是墙毁瓦裂,也要保护主体建筑完好无损。

看着这些马头墙,定会为工匠们的艺术创造力而惊叹:顶端鸟兽鱼虫活灵活现,斗拱粉壁中祥云绕风,雀替木雕巧夺天工,瓦楞里槽美轮美奂 ……作为徽州民间工匠精雕细琢十年一剑的重要成果,马头墙成为徽派建筑的点睛之笔。

居然能够把原本静止的建筑彻底带活起来的如此一尊尊的马头墙犹如生气灌注而使整个建筑充盈着动态美感。风和日丽之时,远远便可看到,遥远的天际下排列着密密麻麻的马头墙。它们一字排开,绵延不绝,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

当我们走到近处,明朗素雅的马头墙又呈现出粉壁的斑驳陆离和青瓦的残缺不全。对于漂泊在异乡的徽商们来说,这些马头墙也是他们一步三回头的张望和恋恋不舍的乡愁。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3-20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孔子生活的时代确实混乱无道,“郁郁乎文哉”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伟大的周公早已英魂远逝,他制定的“礼”“乐”也土崩瓦解。

在这个时候,要“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真无异于痴心妄想。但孔子正是这样一位“痴人”。面对一个伟大帝国的文化废墟,孔子领悟并践行了自己的使命,挽狂澜于既倒。

孔子的处境,真正令人同情,但他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精神,更让我们肃然起敬。他用自己的行为为后世树立了一个榜样,以自己的生命之汁点亮一盏明灯,使后世一切以各种借口逃避伦理责任的行为都无所遁形。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是一个饿殍遍野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但这也是一个充满理想,充满激情,充满公理仁德的时代,谁开辟了这样的时代?是孔子!


请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3-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南极冰层之下,隔离了太阳能量射线,________。由于大多数生态系统是建立在植物或者藻类等光合生物体的基础上,这样的黑暗领域不应该有充足的食物来维持生命所需。________。科学家通过实地考察,惊讶地发现从海底100米深处能挖出更多的冰,而在冰架之下,研究人员竟然发现了生物体残骸碎片,物种的数量远超过预期。它们以洋流带到冰架下的纤毛虫和鞭毛藻等微生物为食,你会惊奇地发现,它们的食物________,相反,它们获得的食物要远大于它们所能消耗的,这是因为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它们身体消耗能量并不多,依靠少量的食物就能存活下来,这是一种超慢速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碳年代测定数据显示,这些海底生物极有可能是南极洲大陆架之下的老房客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下列选项中,与文中“老房客”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C.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D.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第一场冬雪覆盖大地,白菜便已整理好行李,准备要离开土地了。虽然最外层的叶子依然舒展松散如裙摆,但内层已包裹紧密,捏一捏顿感踏实。如此瓷实便可承受长途运输之颠簸。

别看白菜窝在垄间     A     ,叶子并无精致讲究的姿态,但是从离地几米的视角俯视它们,却有震撼的观感。一朵朵花苞葱葱翠翠、圆圆滚滚、层层叠叠,像浸染了青汁,颜色顺着鼓胀的曲线,由浓而淡滑落。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入冬后家家户户都要存上百余斤大白菜。它在最寒冷的季节受命,承担起果腹之重任。年幼正在长身体的我,总是不满足     B     的食物,于是在奶奶弯腰拾起一棵白菜时,便开始嘟囔着抗议:我不想吃炖白菜。

拢上套袖,奶奶横起面板,竖起擀面杖,烧旺炉火。双手交错间,便烙好一张酥香的葱油饼。有了饼的加持,炖白菜果然又变得别有滋味。有时,奶奶也会把肥肉炼成脂渣,和着白菜做成包子、饺子、烙饼,味道各有不同,味蕾再次沦陷。大白菜味甘性平,它的迷人和可贵之处正在于它与谁搭伴都可以,也可以独当一面。

又是一年雪落时,雪霰排成长队降落人间,或随旋风急流而泻,或循着光线升腾。相比之下,白菜笃定多了。陈于墙角、铺于集市,     C     地候在那里,为大地隆冬的洗礼而揭幕。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各项使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A.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B.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C.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为“拢上套袖,奶奶把面板横放,竖起擀面杖,炉火也被烧旺了”,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24-03-0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天晚上师徒在野羊坳说书。“上回说到罗成死,三魂七魄赴幽冥,听歌君子莫嘈嚷,列位听我道下文。罗成阴魂出地府,一阵旋风就起身,旋风一阵来得快,长安不远面前存……”老瞎子的琴声也乱,小瞎子的琴声也乱……

夜里老瞎子______睡不安稳,多少往事在他耳边喧嚣,在他心头动荡,身体里仿佛有什么东西要爆炸。坏了,要犯病,他想。头昏,胸口憋闷,浑身紧巴巴的难受。他坐起来,对自己叨咕:“可别犯病,一犯病今年甭想弹够那些琴弦了。”他又摸到琴。要能叮叮当当随心所欲地疯弹一阵,心头的忧伤或许就能平息,耳边的往事或许就会______。可是小瞎子正睡得香甜。

       )。那时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的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无数次梦想着的蓝天和月亮和星星……还有呢?还有什么?他朦胧中所盼望的东西似乎比这要多得多……夜风在山里游荡,猫头鹰又在凄哀地叫。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句子,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还剩下几根,还只剩最后几根了,他只好再全力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
B.还剩下几根,还只剩最后几根了,他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全力地。
C.他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只好全力地:还剩下几根,还只剩最后几根了。
D.他只好再全力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还剩下几根,还只剩最后几根了。
3.语言文字运用I和Ⅱ都有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从两则材料中各找出一例加以赏析。
2024-03-0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当前,白色污染日益成为威胁全球环境的突出问题,寻找塑料替代材料成为紧迫课题。竹子作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具有突出的固碳能力,。推广“以竹代塑”,不仅可以从源头减少塑料使用,减轻塑料污染,还能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发展的底色。

我国是竹资源大国,年产竹材约1.5亿吨,发展“以竹代塑”产业,从日用品到建筑建材再到工业制品,新时代的中国不断探索“以竹代塑”产业化,已经发展出上万种竹替代产品,做出了良好示范作用。不过,“以竹代塑”产业发展仍面临不小挑战。为更好地推动“以竹代塑”产业化发展,要抓住两头:从生产环节看,从事竹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竹产品加工自动化水平低,尚未形成规模效益。要在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引导相关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可通过将“以竹代塑”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支持范围等方式,培育壮大竹产品消费市场,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潮流、成为风尚。

1.下列句子中和“白色污染”“绿色发展”修辞手法相同一项是(     
A.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闻一多《红烛》)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C.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银色星光的利箭。(雪莱《致云雀》)
D.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2-2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大湾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80年代末,戏曲依然是中国老百姓最重要的娱乐方式,在中国的乡村,看戏如过节一般隆重。戏台上的一唱一吟、一招一式都是中国人独有的乡愁美学。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戏曲逐渐迷失在各种娱乐浪潮,有关部门尽管扶持力度不减,但戏曲仍不被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所青睐如今,浙媒体飞入寻常百姓家,尤其是疫情期间,戏曲演员用个人账号发视频、开直播,对着手机屏幕唱戏,吸引了广泛关注,收获了巨大流量。有不少年轻戏曲人,,一夜成名。戏曲直播所产生的流量,让戏曲演员有了存在的价值,更增加了文化自信。

从露天演出,到勾栏瓦舍,再到现代化剧场,戏曲本来就是与时俱进的艺术。况且,戏曲如今已然处于大众娱乐的边缘,能通过直播收获更多受众,展现戏曲之美、之魅,这本身不就是一种成功吗?对此现象,也有人,认为戏曲演员对着镜头又唱又舞,一味迎合观众、娱乐至上,过度曝光和商业化,失去了艺术家的尊严。殊不知,戏曲要遵循传统,但不能明珠蒙尘难放放亮,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吸引更多人来看戏,让更多人爱看戏,已经成为戏曲传承的当务之急。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选出以下修改最准确的一项。(     
A.戏曲逐渐“迷失”在各种娱乐浪潮中,有关部门尽管扶持力度不减,但戏曲仍不被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所青睐。
B.戏曲逐渐“迷失”在各种娱乐浪潮中,有关部门尽管扶持力度不减,但戏曲仍不被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青睐。
C.戏曲逐渐“迷失”在各种娱乐浪潮中,尽管有关部门扶持力度不减,但戏曲仍不被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青睐。
D.戏曲逐渐“迷失”在各种娱乐浪潮中,尽管有关部门扶持力度不减,但戏曲仍不被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所青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运用了比喻和仿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2-2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