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修辞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0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每当夏天结束,世界上许多地方的树木都会模样大变。红色、橙色、黄色以及棕色的叶子随着微风翩翩起舞,最终飘落在地,给大地盖上了一层松脆的“毯子”。秋天赋予了大自然独特的色彩,但       ①       ,这却是一个需要全力以赴争得生机的季节。

光合作用是树叶产出日常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过程,其中,一种名为叶绿体的细胞器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到了秋天,落叶树会暂停光合作用,将营养物质转移到树干中储存,用以度过更为寒冷的冬季。随着 ②     树叶中的其他色素便纷纷登场,成为秋天的主角,把大地装点得五彩缤纷。除了常青树以外,大部分落叶树的树叶都很薄。在非常寒冷的冬天,如果树叶继续挂在枝干上,反而会因为细胞被冻裂,储藏的营养物质大量流失,给树木越冬休眠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个字。
2.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划线句“树叶中的其他色素便纷纷登场”相同的一项是(     
A.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胜利万岁》)
B.他的衣服破旧,但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大卫•科波菲尔》)
C.可是我知道这看来阴森森的村庄里还埋着星星点点的火种。(《党费》)
D.全淀的芦苇收割了,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白洋淀》)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场洁白的盛典。朵朵雪花在空中缓缓地飘,慢慢地舞,层层叠查、密密麻麻,一层一层往下落。这就是哈尔滨江北的雪,江北冬日里声势浩大的雪。

大雪小雪下了几十年,离家的孩子终于回到了故乡。曾被红棉袄映衬的田野,曾刮着风雪的江北大地;如今已成为国家级新区。看,江北的雪片片如鹅毛,纷纷扬扬;看,江北的雪轻轻盈盈,朵朵绽放。落在树上,树上就开满了银色的花儿( A );( B )。雪花有情,江北的大地朴实而热情。在这样的大地上,归乡的游子怎能不欣慰?

在我看来,没有雪花的飞舞,江北大地就少了一份冬日独有的美感。江北,有飞雪迎春的信念,更有桃花盛开的期待。在冰雪大世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雪的无畏光芒。数十台造雪机一字排开,正以每小时三十立方米的速度与天然雪共同打造着江北的新童话。   的冰灯引导着雪飞舞的方向,最美的摩天轮成为江北新地标,与江北美丽的夜色和星空融为一体。

银的大地,银的楼宇,银的江岸,到处都是雪的欢腾。几个孩子在小区门前堆雪人打雪仗,活泼而热闹。我情不自禁抓起一把雪,向湛蓝的空中抛去。顿时,片片银屑如蝶飞舞,它们动情地唱着歌儿,似在传递春的消息……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在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后的括号处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屈原是一本大书,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意;或者如胡适所说,是一个大“箭垛”,我们人人都可以在他那里射中心中所想;或者,如我曾经比喻的,是一个大大的“滚雪球”,当他在时光的坡道上滚动时,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可以在上面附着上自己的东西。是的,物理存在的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即已死去,但精神的屈原却永在生长,且日益枝繁叶茂、硕果黑累,庇荫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力量

比经学家把《诗经》学术化、意义化,从而使其失去了生动鲜活更严重的是,学者们对屈原的所作所为。首先,学者们用他们各自不同的判断标准,对某篇作品是或不是屈原所作出了种种结论,他们甚至还挑起了一场“历史上有无屈原”的争论。依我看,“屈原”本就是一个符号。作为一个“物理事实”,他早已消失,而我们今天讲的这个“屈原”,乃是一个“人文事实”。在贾谊、刘安和司马迁那里,“屈原”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品性,是这些东西引起了他们的共鸣。我把屈原称之为“滚雪球式人物”,意思是说,“屈原”这两个字上所包含的意义、价值、精神等,是在文化史上不断附着上去的,正如一个雪球。我们若层层剥开它去寻找所谓的事实,则最终不过是雪块而已——所谓的“事实的真相”不存在。文化史上众多人物与文化现象何尝不都是一个一直滚动的雪球?当他们从我们这儿滚过时,若我们能在上面附着上什么东西,也算功德圆满了,何苦要拿着“学问的凿子”硬凿下去,找出所谓最后的“真相”?待到最后,一切剥落,“真相”会令我们失望:原来什么也没有。

1.下列对于文段的分析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横线的句子运用拟物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屈原对后世的影响。
B.第②段中有四处给“屈原”加上引号,都是为了起强调的作用。
C.第②段中“所谓的”表示作者对一些人坚持的事实持否定态度。
D.第②段中加点成语“功德圆满”改为“不孚众望”更符合语境。
2.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暗中听到了这样一些交谈。岳之峰的心平静下来了。是的,这里曾经没有铁路,没有公路,连自行车走的路也没有。农民挑着一千五百个鸡蛋,从早晨天不亮出发,越过无数的丘陵和河谷,黄昏时候才能赶到X城。我亲爱的美丽而又贫瘠的土地!你也该富饶起来了吧?过往的记忆,已经像烟一样、雾一样淡薄了,但总不会被彻底忘却吧?历史,历史;现实,现实;理想,理想;哞—哞—咣—嘁咣嘁……喀啷喀啷……沿着莱茵河的高速公路,山坡上的葡萄,暗绿色的河流,飞速旋转。

这不就是法兰克福的孩子们吗?男孩子和女孩子,黄眼睛和蓝眼睛,追逐着的,跳跃着的,欢呼着的,那欢乐的生命的声音,那友爱的动人的呐喊,那红的、粉的和白的玫瑰,那紫罗兰和蓝蓝的毋忘我。

不。那不是法兰克福。那是西北高原的故乡。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摘下一条碧绿的柳叶,卷成一个小筒,仰望着蓝天白云,吹一声尖厉的哨子,惊得两个小小的黄鹂飞起,挎上小蓝,跟着大姐姐,去采撷灰灰菜,去掷石块,去追逐野兔,去捡鹌鹑的斑斓的彩蛋。连每一条小狗,每一只小猫,每一头牛犊和驴驹都在嬉戏,连每一根小草都在跳舞。

1.文学作品中标点符号其实有着很强的表意功能,请体会“我亲爱的美丽而又贫瘠的土地!你也该富饶起来了吧?”这两句话“!”和“?”寄寓的主人公的情感。
2.第二段划横线的部分其句子结构和思维推进上有什么特点?
3.请结合相关的句子赏析最后一段的修辞手法。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缠在腰间的粗布小褂已经被汗水洇湿了一大片。蹚起来的黄土干得呛人。这正是说书的旺季。老瞎子想赶着多说书,整个热季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一晚上一晚上紧说。老瞎子一天比一天紧张、激动,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暴躁了一整天的太阳这会儿正平静下来,光线开始变得深沉。到了夜里老瞎子翻来覆去睡不安稳,小瞎子正睡得香甜,他全力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还剩下几根,还只剩最后几根了。那时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她的温暖和炽热的太阳,①无数次梦想着的蓝天、月亮和星星……还有呢?突然间心里一阵空,空得深重。就只为了这些?还有什么?②他朦胧中所盼望的东西似乎比这要多得多……夜风在山里游荡。

(选自史铁生《命若琴弦》)

1.文中画线处运用叠词“莽莽苍苍”“匆匆忙忙”,请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2.文学作品①②中省略号让语言表达更有意味,请分析其各自不同的意味。
3.修辞手法的运用让这段文字别有美感,请任选一处修辞,结合文段内容简要赏析。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现在你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管他哩!也许跑到天边上去了。”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

“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

“唉呀,日本!你看那衣裳!”

“快摇!”

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大船追得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槽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1.请分析文中两处加点词语的表达特点及效果。
(1)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
(2)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比喻手法。请简要分析其喻体选择的妙处。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有删改)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选出正确的一项(       
A.比喻             比拟       设问B.比拟             夸张       反问
C.夸张             拟人       排比D.比喻             排比       设问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小队长回头对水生说:“都是你村的?”
B.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C.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D.“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当月亮升起来的时候院子里很干净也很凉爽”,与原文句式相比哪一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24-02-05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②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一点点、很高很高、疏疏落落”,简要说明它们和“一点、很高、疏落”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2.对文学作品来说,点号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而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简要分析第①句中的逗号和第②句中的引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3.广义的修辞,既指写文章时遣词造句,也指使用辞格。请结合文本内容,从广义修辞的角度简要说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跟着导游和杨院长向林子深处走去时,我小声地对女导游讲了峨眉山上的猕猴抢夺游客背包的恶劣事迹。杨院长听到了,说道:我们神农架的金丝猴可不一样说罢,他双手掐腰,屈身运气,朝着山林发出三声长短不一、带着顿挫感的怪叫。瞬间,大大小小几十只金丝猴便出现在了我们眼前。

金丝猴的颜值是猕猴无法比拟的。幼小的金丝猴,个个呆萌呆萌的。它们安静地吃着食物,不争不抢,从容,淡定,高贵的气质像是与生俱来的。

再仔细看,这七八个猴群中,都有一只成年的雄性金丝猴。这些猴子按照猴群的大小,与我们保持着距离,猴多势众的一群离我们最近。我数了数离我们最近、看起来生活条件最好的最多一家,雌猴竟然多达11个!

1.请说说下面句子中的“不一样”与文中加点的“不一样”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俗话说做贼心虚。干了坏事的人,总是心神不安,疑神疑鬼,跟一般人不一样。
2.下列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请简要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是(       
A.“勇气”是什么?勇气就是敢想敢干、毫不畏惧的气概。
B.像大熊猫这样的珍稀动物,我们要加以保护。
C.最好的药物是忙碌,最好的治愈是读书,最好的爱情是自爱,最好的自爱是自律。
D.如果命运是世上最烂的编剧,你就要去争取,做你自己人生最好的演员。
2024-01-30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