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修辞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0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远处有吹唢呐的声音,她知道那是什么事情,且知道唢呐方向,费祖父同她下了船,把船拉过家中那边岸旁去。为了想早早的看到那迎婚送亲的喜轿,翠翠还爬到屋后塔下去眺望。①过不久,那一伙人来了,两个吹唢呐的,四个强壮乡下汉子,一顶空花轿,一个穿新衣的团总儿子模样的青年,另外还有两只羊,一个牵羊的孩子,一坛酒,一盒糍粑,一个担礼物的人。一伙人上了渡船后,翠翠同祖父也上了渡船,祖父拉船,翠翠却傍花轿站定,去欣赏每一个人的脸色与花轿上的流苏。拢岸后,团总儿子模样的人,从扣花抱肚里拘出了一个小红纸包封,递给老船夫。这是规矩,祖父再不能说不接收了。但得了钱祖父却说话了,②问那个人,新娘是什么地方人,明白了,又问姓什么,明白了,又问多大年纪,一起皆弄明白了。吹唢呐的一上岸后又把唢呐呜呜喇喇吹起来,一行人便翻山走下。'祖父同翠翠留在船上,感情仿佛皆追着那唢呐声音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身边来。

1.文中第①处画横线句子使用了很多的数量词,请分析其作用。
2.比较第②处画横线句子和“问那个人,新娘是什么地方人,姓什么,多大年纪,都弄明白了”,请简要说明哪一种表达效果更好。
3.请指出并赏析“祖父同翠翠留在船上,感情仿佛皆追着那唢呐声音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身边来”一句中的修辞手法。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以下四句话都运用了反语的修辞,哪一项和其他三项表达效果不同?(     
A.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记念刘和珍君》)
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包身工》)
C.几个女人有点儿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荷花淀》)
D.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拿来主义》)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衫是古代社会知识分子进入士绅阶层的常服。久而久之,长衫被当作知识分子的标志性符号,用来区别身份。落魄的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被人嘲笑,固执地将读书人的身份进行到底。

“孔乙己的长衫”就是现代青年的学历吗?未必。学历的价值,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孔乙己陷入生活困境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进自身的处境。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读书获取学历,可以丰富我们的灵魂,提升我们的能力,扩充我们的格局,让我们以书本知识为起点,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而不是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让学历成为束缚手脚的“长衫”。哲学泰斗伏尔泰曾说:“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唯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自嘲一下是为了舒缓压力,为了更好地前进,但不要沉溺其中。管理好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逆境,才能厚积薄发。一时的困难不等于一生的失败,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孔乙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

1.下列选项,和文中加点词“长衫”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拿来主义》)
B.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祝福》)
C.凤娇好像是大家有意分配给那个“北京话”的,每次都是她提着篮子去找他。(《哦,香雪》)
D.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藤野先生》)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负苍天,而莫之夭阏者,那不容易见着。我们镇上东关外有一座黄泥山,山顶上有一座七层的塔,塔尖顶着天。塔院里常常打钟,钟声响动时,绕着塔顶尖,摩着塔顶天,穿着塔顶云。有一只两只,有时三只四只,有时五只六只,蜷着爪往地面瞧的饿老鹰,撑开了它们灰苍苍的大翅膀在半空中浮着,在晚风中泅着,仿佛是按着塔院钟的波荡来练习圆舞似的。那是我做孩子时的大鹏。一想到这半空中秃顶圆睛的英雄,我们背上的小翅膀骨上就仿佛豁出了一锉锉铁刷似的羽毛,摇起来呼呼响的,只一摆就冲出了书房门,钻入了玳瑁镶边的白云里玩儿去。啊,飞!不是那在树枝上矮矮的跳着的麻雀儿的飞;不是那趁天黑从堂匾后背冲出来赶蚊子吃的蝙蝠的飞;也不是那软尾巴软嗓子做窠在堂檐上的燕子的飞。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的飞,到天晚飞倦了就来绕着那塔顶尖顺着风向打圆圈做梦……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有几只蜷着爪往地面瞧的‘饿老鹰’”,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文中两处“仿佛”都是“好像”之意,但在句中的意义与作用又有所差异,请简要分析。
(1)仿佛是按着塔院钟的波荡来练习圆舞似的。
(2)我们背上的小翅膀骨上就仿佛豁出了一锉锉铁刷似的羽毛。
3.排比句的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排比进行简要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上有很多人是靠阅读重启一段人生的,比如杰克•伦敦。年轻时,读了《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两位女主人公对爱的诠释,对他有很大影响。杰克•伦敦在恶的世界里沉浮了很久,他对“好”的追求,有着自己的高标准,他的书写呈现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特质。从安娜和包法利夫人身上感受到的“爱”使杰克·伦敦有了很柔情的一面。

我们要像杰克·伦敦一样广泛地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那份豁然。世界上很多有成就的人,世界上也有很多了不起的人,这些很不平凡的人中包括许多作家,都十分地酷爱读书,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找到了生命中的价值。

我们可以多读诗歌。诗不论语法,只说意象,利用隐喻、象征等手法,让我们脱离日常生活的僵化。人的思维僵化以后就会硬化,硬化以后就会钢化,钢化以后就会无情。而诗歌让我们超越日常,润泽我们的思想,使我们发现生活的美。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语言表达较繁琐,请将之修改为简洁流畅的句子。
2.请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2024-01-21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曾经在西府走动了两个秋冬,所到之处,村村都有戏班,人人都会清唱。一次秦腔演出,是一次演员亮相,也是一次演员受村人评论的考场。每每角色一出场,台下就一片嘁嘁喳喳。村村都会有那么个老汉.夜里看戏,第二天头一个起床往戏台下跑。戏台下一片石头、砖头,一堆堆瓜子皮、糖果纸、烟屁股,他掀掀这块石头,踢踢那堆尘土,少不了要捡到钱币来。

秦腔在这块土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凡是到这些村庄去下乡,到这些人家去做客.他们最高级的接待是陪着看一场秦腔,实在不逢年过节,他们就会要合家唱一会儿乱弹,(2)你只能点头称好,不能耻笑,甚至不能有一点不入神的表示。每每村里过红白丧喜之事,那必是要包一台秦腔的.生儿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似乎这个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

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

1.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村村”“人人”“堆堆”,说说它们和“村”“人”“堆”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2.对文学作品来说,修辞的恰当使用,可以增强文本的表达效果。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辞是怎样增强表达效果的。
3.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表示”,请简要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1)气象专家表示,这些谚语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2)你只能点头称好,不能耻笑,甚至不能有一点不入神的表示。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我总是时间不够用?”我们常被这个问题困扰。我们抱怨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好像永远都做不完。于是,。有时候是借口,有时候更是实情。

现代社会就像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机器越转越快,人就被推着一直往前跑,疲于奔命。同时,无孔不入的广告和形形色色的营销手段肆无忌惮地拉动着人的消费欲望,人们开始无法满足于已经拥有的东西,不断地想拥有更多。反反复复地折腾,人生就这么过去了。

在这种背景下,。时间管理理念中提倡的很多方法,并不是要让人们逃离现代性境遇所构筑的牢笼,反而是要对其加以技术性强化。时间管理是要教会我们更精细、更严苛地分割和利用时间。

我们原本就因为快而痛苦,时间管理却要教我们如何更快。所以,虽然时间管理会对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有一定的帮助,但人们的主观感受常与此不一致。我们依然会觉得时间不够用,,甚至为此而心力交瘁。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周遭的环境,是低端村俗的最底层,在马路边的骑楼下,摩托车与脚踏车林立的空隙中,放置了两张折叠桌。往前是两三家落了铁闸的店家,再往前就是永和的老菜场永安市场,平时总是,喧嚣如哪吒闹海,现在却寂静得有点诡异。清晨五点钟,天蒙蒙亮,我就坐在街边,吃起了我的早餐。破落的街区,毫无装潢的豆浆铺,披着围裙站在油锅前面炸油条的中年妇人,烤炉边上伸着长铗掏烧饼的男子,与记忆中六十年前豆浆铺的景象,、丝毫没变。那酥松爽脆沾满了芝麻的烧饼,一触就如的饼壳,入口绵密却酥脆得恰到好处的油条,勾起了六十年代贫瘠岁月中最丰润的品味乐趣。还有那咸豆浆,用汤匙搅动一下,凝结如天女散花,葱花、虾皮、肉松、榨菜碎粒,伴随着红彤彤四散的辣油,形成一幅精彩绝伦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星云幻化图。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成语。
2.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后来我上大学进了清华。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它比“公书林”更神气: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其中各种精美的书刊闪着光,宽长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铜制的高台灯,它们在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就是在这个“指定参考书阅览室”里,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

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杨七嫂说道,“好香的花啊——你们听到消息了吗?”
B.你怎能如此对待一个人——一个忧天下、有作为的人。
C.二十四小时时间变得没有意义——一天中太阳会升起十五次。
D.我含泪在门前深情地挥别:“再——见——”
2.下列语句使用的修辞,和画横线的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A.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倒来得正好。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了四百多年。
D.党八股的第五条罪状是: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一片灿烂的新世界。”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24-01-20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亮一旦露了头,就像新娘上了花轿,虽然也羞怯着,但却是喜洋洋地出了闺门了。很快,半个月亮变成了大半个,草原上光影浮动,那股阴郁之气全然不见了。月亮升腾的速度比我想象的要快,眼见着它越来越高、越来越圆,终于,它撑不住自己的丰腴了,“腾——”的一声,与大地分离,走上了天路之旅。新生命的降临总是伴随着哭泣,月亮也一样,它脱胎换骨的那一刻,脸颊是湿漉漉的。

草原被这盏举世无双的神灯点亮了。我觉得它的气息都变了,有股微甜的味道,看来月光把它身上的寒露驱散了。我觉得身上温暖了,特别想像马儿一样在草原上撒个欢儿,但我又怕踏碎了这大好的月色。正感慨着,背后传来马蹄声,阿尔泰策马过来,吆喝我:“兄弟,带你去草原上遛遛吧!”未等我答应,他已经下马了,身手是那么的敏捷。我由他扶着上马。这马实在剽悍,我的腿跨在它肚腹上,就像一双荡在水面的桨,下面的水是深不可测的。阿尔泰随之跃到马上,在我身后牵住缰绳。他对我说:“你不用害怕,天驹从不欺生,不会把你颠下来的。它快起来像旋风,慢起来就是一辆老爷车。”我们走向草原了。

1.文中有两处“ABB”式词语“喜洋洋”和“湿漉漉”,说说它们和“喜”“湿”相比,语意上各有什么不同。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画横线句子“终于,它撑不住自己的丰腴了”。
3.下列句子中的引号用法与语段中画波浪线句的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身体里进化出了内置的生物钟,而这个“钟”编码在我们的基因里。
B.这时,他听见协理“啊!”的一声惊呼。(《变形记》)
C.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者“小品”。(《中国建筑的特征》)
D.“落木”,显得很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说木叶》)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