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7 道试题
1 . 某班同学以“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为议题,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同学们了解了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过程,讨论了“为什么存在剥削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以下说法能说明此观点合理性的有(     
①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
②生产资料公有到私有的变化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根本原因
③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的剥削关系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2-06-14更新 | 7147次组卷 | 60卷引用: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2 . “邮”小见大,方寸间见证百年辉煌党史。中国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共20枚。下面是集邮爱好者小陈收藏的其中3张邮票。

对于上面邮票中的信息,下列解读合理的是(     
①“开国大典”——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实现了伟大飞跃
②“改革春潮”——我国工作重心实现了转移,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
③“摆脱贫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了中国梦
④人们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26更新 | 1951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2月高考模拟考试(一模)政治试题
3 . 卢梭认为,人类社会的不平等有两种:第一种是自然、生理上的不平等,例如年龄、健康状态、智力水平、体力状况等;第二种是精神、地位、特权、财富等的不平等,这并不是什么“上帝的安排”,而是进入社会之后的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封建社会时期“第二种不平等”达到顶峰
②原始社会是只存在“第一种不平等”的理想社会
③生产力的发展是“第二种不平等”产生的根本原因
④私有制出现使“第二种不平等”在生产领域被放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10更新 | 3423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拥有众多的高新科技并渗透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及军事、教育等诸多领域,因此有人对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复兴信心不足。这一观点没有看到(     
A.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适应
C.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生产资料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任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冲突和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12-14更新 | 1330次组卷 | 178卷引用:山东省诸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马克思指出,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意指俄国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的发达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马克思的这一论断(     
①阐明经济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②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③为探索中国式发展道路提供理论启示
④表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0-28更新 | 2697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多校2022-20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
7 . “只有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出现阶级;只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产生阶级。”关于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下列选项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A.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个体劳动盛行→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和国家产生
B.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盛行→贫富分化加剧→私有制确立→阶级和国家产生
C.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盛行→私有制确立→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和国家产生
D.个体劳动盛行→贫富分化加剧→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发展→阶级和国家产生
2021-10-15更新 | 3718次组卷 | 3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8 . 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的曲折历史可以划分为六个“时间段”,见下图:

了解这一发展历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     
A.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增强理论自信
B.体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坚持人民至上
C.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坚定道路自信
D.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坚持唯物史观
9 . 2022年11月,国家文物局通报了殷墟外围聚落考古新发现。考古人员在遗址发现商代铸铜作坊、陶器生产区和居址区,出土铸铜工具、玉器和陶器。在邵家棚遗址,出土多件带有“册”字铭文的青铜器,显示该遗址可能是晚商时期史官“册”族居住地。这些考古新发现印证了(     

①当时的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
②当时的奴隶主能组织一定规模的生产协作
③生产力的进步取决于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健全
④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一步摆脱蒙昧野蛮状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23更新 | 1207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3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政治试题(一)
10 . 公元前216年,秦始皇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即命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按照当时实际占有土地的数额,向政府呈报,政府据此征收田租。这项政策(     
①意味着地主利用土地剥削农民的合法化
②使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③保护了土地私有制,能巩固封建制生产关系
④使当时的经济基础适应了上层建筑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