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42 道试题
22-23一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 . 课内阅读。

小公鸡和小鸭子(节选)

他们走到小河边。小鸭子说:“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小公鸡说“我也去。”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小公鸡不信,(偷     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1.选段共有______句话。回顾全文,小鸭会_______可以捉_________给小公鸡吃;小公鸡会__________,可以捉_________给小鸭子吃。
2.仿照文段中画“     ”的句子填一填。(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爸爸在睡觉,我__________关上了门。
3.小公鸡要下河,小鸭子是怎么说的?用“ ”画出相关语句。
4.小公鸡听小鸭子的话了吗?他是怎样做的?用“ ”在原文中画出来。
2023-03-24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讲义+检测)
22-23五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汉字遐想(节选)》,完成练习。

①五千年来文明的长河,永远荡漾着汉字积聚的水波。从仓颉造字的神秘到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残酷,从史学家们宁死不改一字的坚贞到雍正大兴文字狱的阴影,直到今天快捷的通讯手段和西方语言的巨大冲击,汉字几经磨难却愈显圆润,几经坎坷却更加成熟。也许流行世界的英文会嫉妒它的悠久,也许非洲各种濒临消失的土著语言会羡慕它的完整。汉字,包容了太多的酸甜苦辣,却鉴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兴衰与荣辱。

②当汉字载负起厚重的中华文明时,它也在史书上留下了别具风韵的一笔:“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平平仄仄的音律跳跃的是“字字敲打得响”的灵动;“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独特的回文诗咏出的是一唱三叹的精妙。“大江东去”的开阔,“海棠依旧”的含蓄,“山抹微云”的感伤,“关河冷落”的凄凉……仿佛世间一切情感都可以寄寓于汉字。能够让二八女子执红牙檀板轻唱离愁别恨、闺睛阁怨的是汉字,能够让关西大汉执铁板铜琵琶吟诵黍离之悲、亡国之痛的也是汉字。敢问竟有哪国文字能有如此之内涵?

③一位海外华人过生日,所有的生日礼物她最珍爱的是一张字条,那是生在美国完全西化的小女儿送给她的,写着“妈妈生日快乐”六个字,字写得很笨拙,歪歪斜斜的,却让妈妈泪眼朦胧。我想,那不仅仅是几个简单的方块字,那更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啊!

④美丽的汉字寄托着无数沉甸甸的思念、沉甸甸的希望,所有炎黄子孙的这份沉甸甸的挚爱汇成了一股巨流,结成了一条最坚实的纽带。汉字,把所有中华儿女的心紧紧地系在一起,永不分开。

⑤我突然想起了余光中先生的一段话:“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为,当必然常在,于是民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依托……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把汉字与英语、土著语进行________,从而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照样子续写:“大江东去”的开阔,“海蒙依旧”的含蓄,“山抹微云”的感伤,“关河冷落”的凄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佛世间一切情感都可以寄寓于汉字。
3.“丰富多彩的汉字,鉴证兴衰的汉字,美韵悠远的汉字……,难道汉字的意义仅在于此吗?这句话应该放在哪两个自然段中最合适?(          
A.②、③自然段之间B.③、④自然段之间
C.④、⑤自然段之间D.①、②自然段之间
4.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结尾余光中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体会或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3-23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层训练(B卷·能力篇)
3 . 课外拓展阅读。

皇帝的新装(节选)

①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②“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③“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顶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④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⑤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1.第1自然段中的“弄”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_
2.“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表现了他_________的特点。
3.人们齐声称赞皇帝那身并不存在的新装是因为(     
A.为了表明自己称职或者不愚蠢B.人们也被那两个骗子欺骗了
4.小孩子为什么说真话?这篇短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3-2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7 巨人的花园练习卷
4 . 课内阅读。

①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   )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

②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在选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科学家们提出的“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这一假说的依据是(  )
A.研究了大量的恐龙和鸟类化石,发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B.有的恐龙和鸟一样会飞。
C.恐龙和鸟一样,在地球上很早就出现了。
3.选段中的“点睛之笔”指的是(  )
A.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的假说。
B.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C.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4.读完选段,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3-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练习卷
5 . 读一读,填一填。

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     )挑选了一颗茁壮的柏树苗。(     )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之外(     )看看,觉得不是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1.请把下面三个句子填到短文中。(填序号)
①仔细     ②精心   ③小心
2.邓小平爷爷是怎么植树的?按照顺序排一排。(填序号)
①扶正树苗   ②挑选树苗 ③挖好树坑   ④移入树坑 ⑤挥锹填土
( )——( )——( )——( )——( )
3.你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植树的好处有哪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3-2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4 邓小平爷爷植树练习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课外阅读。

母亲的家务似乎永远也干不完。日复一日,在那破旧的(缝   蜂)(纫     仞)机上为我们缝衣服;在那低矮的厨房里为我们(作   做)饭、烤面包;在自己开辟的土地上shì sì cì)弄蔬菜;还要(挤 济)牛奶,在cuō     chā)衣板上搓洗全家人那带有泥巴的衣裳。母亲这样(幸 辛)苦,却没有一点儿怨言。她分明是快乐的     她对生活没有多大期望     全家人健康     幸福     就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大的企盼了

1.给短文的空白处加标点。
2.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读音。
3.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
4.母亲如此忙碌,为什么却无比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3-2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4 梅花魂练习卷
22-23四年级下·全国·课后作业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出了一线天,我们来到了观望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奇妙的“梦笔生花”。据说,大诗人李白少年时梦到笔头开了花。一次,他在游黄山时发现这座酷似笔头的山峰上,竟生长着一棵小小的松树,好像笔头上开出了一朵美丽的花朵,便取名为“梦笔生花”

1.画“ ”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句,说明其中一段游览路线是从__________________
2.“梦笔生花”的介绍使我知道了游记中还可以加入___________,这样会更有趣。
2023-03-2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游__________-写作指导+范文赏析+病文升格
22-23六年级下·全国·课后作业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别人习作——我会改。

22世纪三无社会(节选)

世界无砖房?你听了肯定会说:房子没有砖那还得了!大伙请别急。

那时的房子比现在的神奇得多。这房子看不到摸不着,是隐形的,够神奇了吧!还有更神奇的呢,想知道就听我讲下去吧。住在这种房子里可以看到外面的一切,而外面的人却看不到里面,并且每家每户都装上了电子眼。这房子冬暖夏凉,住着很舒服,除此之外,这房子会变形,它可以变成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及多边形,让你每天都有一种新鲜感。

1.找弊病(打“√”号)。
选文的弊病有:①审题不清(  )       ②中心不明确(  )   ③调理不清楚(  )④用词不当(  )⑤句子不完整(  )   ⑥语句啰嗦(  )   ⑦标点有错误(  )
2.动手术(在文中用修改符号修改)。
2023-03-2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写作指导+范文赏析+病文升格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练习。

老人与海(节选)

海明威

①大约夜里十点的时候,他看见了城市的灯火映在天际的反光。起初只能依稀看出,就像月亮升起前天上的微光。然后一步步地看清楚了,就在此刻正被越来越大的风刮得波涛汹涌的海洋的另一边。他驶进了这反光的圈子,他想,要不了多久就能驶到湾流的边缘了。

②现在事情过去了,他想。它们也许还会再来袭击我。不过,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武器,怎样能对付它们呢?他这时身子僵硬、疼痛,在夜晚的寒气里,他的伤口和身上所有用力过度的地方都在发痛。我希望不必再斗了,他想。我真希望不必再斗了。

③但是到了午夜,他又搏斗了,而这一回他明白搏斗也是徒劳。它们是成群袭来的,朝那鱼直扑,他只看见它们的鳍在水面上划出的一道道线,还有它们的鳞光。他朝它们的头打去,听到上下颚啪地咬住的声音,还有它们在船底下咬住了鱼使船摇晃的声音。他看不清目标,只能感觉到、听到,就不顾死活地挥棍打去,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它就此丢了。

④他把舵把从舵上猛地扭下,用它又打又砍,双手攥住一次次朝下戳去。可是它们此刻都在前面船头边,一条接一条地蹿上来,成群地一起来,咬下一块块鱼肉,当它们转身再来时,这些鱼肉在水面上发亮。

⑤最后,有条鲨鱼朝鱼头撕咬起来,他知道这下子可完了。他把舵把朝鲨鱼的脑袋抡去,打在它咬住厚实的鱼头的两颚上,那儿的肉咬不下来。他抡了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见舵把啪地断了,就把断下的把手向鲨鱼扎去。他感到它扎了进去,知道它很尖利,就再把它扎进去。鲨鱼松了嘴,一翻身就走了。这是前来的这群鲨鱼中最末的一条。它们再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了。

⑥老人这时简直喘不过气来,觉得嘴里有股怪味儿。这味儿带着铜腥气,甜滋滋的,他一时害怕起来,但是这味儿并不太浓。

⑦他回到船艄,发现舵把那锯齿形的断头还可以安在舵的狭槽里,让他用来掌舵。他把麻袋在肩头圈好,使小船顺着航线驶去。航行得很轻松,他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他此刻超脱了这一切,只顾尽可能出色而明智地把小船驶回他家乡的港口。夜里有些鲨鱼来咬这死鱼的残骸,就像人从饭桌上捡面包屑吃一样。老人不去理睬它们,除了掌舵以外他什么都不理睬。他只留意到船舷边没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小船这时驶来多么轻松,多么出色。

⑧船还是好好的,他想。它是完好的,没受一点损伤,除了那个舵把。那是容易更换的。

⑨他感觉到已经在湾流中行驶,看得见沿岸那些海滨住宅区的灯光了。他知道此刻到了什么地方,回家是不在话下了。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1.文中老人在与鲨鱼搏斗时面临着哪些困难?请简单地归纳出来。(至少三点)
_________
2.作者把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写得非常生动,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
3.文中花大量笔墨描写鲨鱼的作用是(   
A.以鲨鱼之多表现老人的坚定,以鲨鱼之凶猛突出老人的坚韧和无畏。
B.表现鲨鱼的数量之多以及鲨鱼的凶猛。
C.表明老人在与鲨鱼搏斗中已经筋疲力尽,即将油尽灯枯。
4.老人虽然打退了前来抢夺他战利品的鲨鱼,但最终拴在船头的猎物(大马林鱼)被吃光了,只剩下一副鱼骨头。对于这个结局,你是否认为老人很倒霉、很不幸?为什么?
__________
5.文章中最有哲理,可以作为座右铭的一句话是哪句?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
22-23五年级下·全国·课后作业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别人习作——我会读。

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嘴里不停地说:太美了!真是太美了!他根本没听见周围喧闹的声音,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像都消失了。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他痴痴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

1.作者成功地运用了_______描写、______描写和_____描写,写出了他______
2.“太美了!真是太美了!”突出了_______;“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突出了________
2023-03-21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他_____了-写作指导+范文赏析+病文升格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