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河南 高一 期中 2021-07-12 2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兼收并蓄,融会贯通。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以主观感情的投入为主,兼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根本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具有健全的才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2021-07-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大部分网络自制剧的观众是二三线城市的,尤其是小城市的女青年,大城市反而并不是最主流的,因为很忙,每天就那点时间。”2017年12月27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电影电视评论周的论坛上,谈到网络自制剧中影视剧的观众时,爱奇艺副总裁陈潇这样说。

从2015年的459部上升到2017年的787部,网络自制剧数量迅猛增长,已经不再是一种现象,而成了改变大众娱乐方式的一种“新常态”。自制剧播放流量从2015年的317亿人次,上升到2017年的1147亿人次,如此巨大的流量,使网络自制剧的投资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所有因素使网络自制剧在创作质量方面已经产生了向精品化拓展的趋向。”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卫这样说。

(摘编自《网络自制剧改变大众娱乐方式》)


材料二:

(摘编自速途网)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网络自制剧面临诸多问题:一、剧情抄袭严重。我国近些年所产出的网络自制剧数量猛增,但大部分所表现的内容情节简单,剧情单一,真正原创的剧目很少。如果是看过原版的观众就会发现,其实所谓的“中国制造”都是在刻意地翻版与抄袭,其实这样对中国网络自制剧的发展极其不利,虽然收视率不错,但也仅仅是虚假的繁荣,不会有可持续的发展。二、题材单一,同质化明显。我国的网络自制剧以都市爱情、青春男女题材为主,所讲的都是年轻人或者白领之间发生的戏剧故事或言情故事,主要针对的是青少年和上班族。这样一来,影片的受众面相对窄小,对自制剧本身的发展不利。三、制作粗糙,艺术性不高。就我国已经播出的网络自制剧来看,大多规模较小,制作粗糙,是典型的快餐式影片,毫无艺术性可言。国产网络剧,外形包装简单,故事性较差,内容多以恶搞、吐槽、搞笑为卖点,没有深度,吸引力差。

(摘编自张超然《我国网络自制剧的发展弊端以及未来前景》)


材料四:

我国电影界将按照十九大的精神指引,在三个方面着力工作:一是“树三讲”“去三俗”,要树立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创作风气,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二是强化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倡导“深度关注现实,共同关心社会,真诚关爱他人”的原创精神。三是做大做强中国的电影产业和电影市场,开启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新征程。

网络自制剧要承担起同样的责任,仍需把握好几个关键点:首先,作为视频网站,要懂得珍惜。作为一种新媒体,视频网站当然应该根据网民需求播出各种风格的剧目。但如何保证剧集不“三俗”,而且“信达雅”,则需要下一番功夫。在剧目选择上,固然要尊重观众需求,但决不能违反创作原则顾此失彼。不考虑观众需求可能会失去观众,但一味迎合观众,忽视导向责任,则有悖艺术精神。而在观众需求与有关规定之间,也并非找不到切合点。其次,作为网站经营者以及其他相关制作单位,应当多拍一些内容健康、质量上乘的网络自制剧,内容、题材、剧本、制作、演员演技等环节做得到位,是网络自制剧生存发展的根本。

(摘编自黄海贝《网络自制剧:开启中国影视产业新征程》)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潇认为,网络自制剧最主流的观众是二三线城市的尤其是小城市的女青年,因为她们相对来说闲暇时间多一点。
B.根据调查,“有喜欢的演员”只占“影响受众选择网络自制剧的原因”的38.9%,这表明网络自制剧无须注重明星效应。
C.我国的网络自制剧题材单一,以都市爱情、青春男女题材为主,同质化明显,这对自制剧本身的发展很不利。
D.视频网站作为一种新媒体,应着力“三讲”的创作风气,自觉抵制“三俗”,开启中国影视产业新征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网络自制剧数量迅猛增长和播放流量上升,表明自制剧成了改变大众娱乐方式的一种“新常态”。
B.从材料二看,大多数观众会选择内容有趣、剧情吸引人的情景喜剧和青春偶像剧,也有人选择制作精良的剧集。
C.材料三说明缺乏原创内容、受众群体狭小、质量不过关等因素限制了我国网络自制剧的良性发展。
D.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如果能保证剧集不“三俗”,不违反创作原则,质量上乘,网络自制剧是能够强大起来的。
6.对于我国网络自制剧面临的诸多问题,你认为该怎样解决?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幸福花

张朝林

别歇了,动作快点,今天花市逢场,咱们赶个早集!

花棚里满是花卉盆景,志云和丈夫唐斌已经把花搬到了三轮车上,一层一层的盆花在车上摞成一座花山。唐斌刚摸出一支烟在幸福树边蹲下,急性子的志云就催起来了。

好嘞,这就摇三轮车去。唐斌摁灭烟头,给媳妇扮了个鬼脸。

唐斌是安康鲤鱼山村的上门女婿,有的是一身力气。当家的是精明能干的媳妇志云,这朵村花从园林技校毕业后,相中了老实巴交的唐斌。

爹,我们去赶集,花棚就先交给您了!

志云在花卉交易市场租了一个店铺,做花卉生意。这计划早在她和唐斌结婚时就想好了,但走到今天,却经了不少波折。

一开始,志云爹横竖不同意:花花草草的,能赚几个钱?志云是个孝女子,不争执,依了爹的安排,领着唐斌出去打工。南北漂泊好几年,没挣下几个钱,迷茫之际家里又出了事:下雨天娘在路上滑倒,脑溢血走了。志云和唐斌伤透了心,悔青了肠,发誓一定要回乡创业,不能让老父亲再有个啥闪失。

回乡的志云还惦记着花卉生意,爹依旧不同意。志云就说,要和唐斌出去几个月,考察一桩买卖。几个月后,志云领着一个闺蜜回来了。闺蜜一见志云爹,就在桌上拍下三万块钱:老爹,这是给志云的劳务费,您收着。她帮我建了个花卉店,还帮我设计了我家后花园。志云爹惊呆了,三个月就挣下这么多钱?

志云和闺蜜拉着父亲参观花园。椭圆形的花池,池中是一个假山,假山上有亭有阁,一匹飞瀑从山顶泻下,池里金鱼游动,花池边盆景错落。左边一窝修竹,右边一株腊梅,后边是桃树、杏树、桂花树,一派生机。

他们又去了花卉市场,这转转,那看看。一盆造型奇特的荆疙瘩盆景,标价一千元,一位中年男子一声不吭地付了钱,把盆景搬上车。志云爹惊得直摇头:一盆荆疙瘩,就能卖一千元?那我家后山几十亩山林里满是荆疙瘩,要卖多少钱?一边看花卉店的盆景,一边扳起自己指头算。

闺蜜见时机成熟了,笑着揭开谜底:老爹,对不住,我骗了您,这花卉店就是志云和唐斌背着您开的,给您的三万块钱,是他们挣的第一桶金,我是给他们打工的。说完,伸了伸舌头笑盈盈看着志云。

志云爹愣住了,张大的嘴半天合不拢:云啊,爹老糊涂啊,脑筋撵不上好时代啦。爹想通了,开!爹支持你们!

志云的花卉店就这样开起来了。她懂培植,懂嫁接,移花接木最拿手,一株上嫁接几种花,深受养花人的喜爱。移花接木既是个技术活,又是个苦活,一般选在烈日当头的正午嫁接,这样花木的成活率高,却也把白皙的志云晒成黑姑娘。她说,不吃苦哪能创好业?

她花棚两边的阶梯式花架,摆满木本、草本、肉质的花卉,缤纷多彩的绣球最打眼;墨兰、春兰、剑兰,让人远远就嗅到了幽幽兰香;宝石花、仙人球,肉嘟嘟的,胀满了花盆。她看汉江奇石展得了启发,和唐斌也去江边捡奇石,摆在店里免费供买花人挑选,引来顾客盈门。心地善良的她满肚子的养花知识和经验,卖花的、买花的、种花的,谁来向她讨教,她都一股脑倒出来,一点都不保留。照她的方法养花,养一盆活一盆,她的名气也就传开了。

好生意给他们带来好收益。夫妻俩还清了创业的贷款,还在城区买了商品房,女儿、儿子也考上了大学。他们把老父亲接到城里来享清福。

两口子周一到周五在花卉店里经营,周末还要赶花市。这不,今早晨这一车花,就是想赶个早集,找个好摊位哩。

两公里长的花市满是卖花、买花、赏花的人,讨价声、还价声热闹一片。一众摊位里,志云的花车周围买花、赏花的人最多。一位男士看中一盆蔓子茉莉花,性格爽快的志云说两百元你端走,男士还在犹豫,一位女士走过来,径直数了两百元买去了,男士后悔得直摇头。志云说,你莫悔,家里还有一盆蔓子茉莉花,还是两百元。你要,明天来早点,我留给你。男士连忙说行,递过一百元作为定金,志云摆摆手:不用定钱。咱讲的是信誉,说给你留着,别人就是给我两千元,我也不卖他。男士给她道了谢,搓着手走了。

咱们秦巴山漫山遍野都是红杜鹃,你的这盆红杜鹃三百元,是不是太贵了?

不瞒您说,咱秦巴山的映山红是多如牛毛,可我这些不是从山上挖的,那么做不讲究。这红杜鹃都是自家培植的。您看这盆盘龙卧虎红杜鹃,没几年功夫是盘不下来的。做生意图个和气,和气才能生财,您若喜欢,开个价?

两百元。

算交个花友,两百元您端回一生幸福。

太阳两竹竿高了,花市开始散去,志云他们的花也所剩无几。唱着歌的洒水车过来了,给她的花车淋了水滴,阳光下的花儿挂满幸福的珍珠,晶莹晶莹的,也开在她的心里。

(节选自《人民日报》)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志云与闺蜜领着父亲参观花园和花卉市场的情节安排匠心独运,既承接上文闺蜜对花店、花园的介绍,又引发下文父亲态度的转变。
B.小说以志云夫妇开花店为主线展开叙事,行文中补充介绍了唐斌其人及赶花市等相关情况,既理清了脉络,同时避免了平铺直叙。
C.小说刻画人物除对话描写外,运用细节描写,如“志云爹惊得直摇头”“志云爹愣住了,张大的嘴半天合不拢”,画面真切宛如特写镜头。
D.小说结尾的画线语句,巧用拟人和比喻手法,营造了轻松和谐、明媚宜人的氛围,凸显了主人公志云内心的幸福感受,升华了小说的主旨。
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志云的形象。
9.小说以“幸福花”为题很有意味,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劝学(节选)

荀子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有删改)

[注]①数:术,即方法、途径。②没:同“殁”,死亡。③大分:大要,纲领。④箸:通“著”,显明。⑤端:通“喘”。⑥蠕:微动。⑦傲:浮躁。⑧囋:形容言语琐碎。⑨向:同“响”,回声。⑩方:仿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B.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C.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D.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即《尚书》,先秦“六经”之一。先秦“六经”还包括《诗》《礼》《乐》《易》《春秋》,《乐》后来失传,只剩下五经。
B.“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多指统治者和贵族男子,强调地位的崇高。后来,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性的含义。
C.小人,通常指人格卑鄙或见识短浅的人,与“君子”相对。古时也可作为男子对地位高于自己者或平辈自称的谦辞。
D.学者,文中指通过学习而觉悟的人,即专门从事某种学术体系研究而通达智慧的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提出观点,荀子认为,学习的路径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上说,人应该终身学习。
B.荀子认为学习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应该入耳人心,贯彻到行动中,表现在举止上。
C.在荀子看来,《礼》是学习的基础,《诗》《书》《礼》《乐》《春秋》涵盖了天地之间众多的道理。
D.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亲近良师益友,亲近良师益友也是“善假于物”的一种体现,这样有助于培养高尚的品德,获得广博的知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2)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2019-10-26更新 | 489次组卷 | 5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10 劝学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注】①渭桥:位于唐代长安(今西安)北渭水上。②辞汉月:指离开京城。天骄,指匈奴,这里指敌人。③星芒尽:指战争结束。④霍嫖姚:即霍去病。
14.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场景,在“弯弓”“插羽”之间就迅速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紧张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D.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15.作者采用哪些手法塑造将士们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