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二 阶段练习 2021-10-15 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功过格,是记录并度量“功”“过”的格册簿子,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古代民间社会的善书。功与过、善与恶,本为主观抽象的概念,很难进行度量,功过格则通过一定形式将其量化,使之在最大程度上契合修持者的道德实践需求。这既是中国人的创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用价值理性”的一种体现。

功过格在实践层面,以具体的行动指南直接指导、规范人的行为,属于操作性、针对性很强的善书。从具体操作来看,它不仅构建了“以过除功”“以功折过”的运行机制,而且对年终进行功过核算(“比”)作了精巧的设计,从目标群体来看,为方便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阶段乃至不同性别的人接受、奉行,功过格发展出种种内容极具针对性的条目,如“过律”中的“不仁门”“不义门”“不善门”“不轨门”等,那些充溢其中的儒家伦理道德的说教,彰显了功过格的道德实践特色。也因此,任何功过格都离不开功过善恶的计算与度量。有学者指出:“用分数来表现行为的善恶程度并有这种指导书的国家,除中国外大概再也没有其他国家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善书的功过格一方面宣扬传统道德规范,推动儒家伦理世俗化、民间化,一方面呈现极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体现了伦理价值与道德实践的完美结合。这是功过格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特质,也是它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保持蓬勃生机的原因所在,而判别功过厘定善恶的价值标准就是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为主的传统伦理道德。值得一提的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功过格条目能够真实而客观地反映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世情风貌。

儒家的思想理念是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对于中国社会特别是民间价值观念的影响深远至今。功过格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价值传播与道德实践工具,恰恰可以为儒家道德教化所用。例如,一旦某人的善行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扬,就要在功过格里给他“记上一功”。需要指出的是,功过格之所以称“功过格”而不称“善恶格”,应与中国传统文化包容、含蓄、内敛的特色有关。倘若将人的行为直接以“善”“恶”断之,在儒家道德主义颇为盛行的中国传统社会,无疑会显得过于直接与尖锐;如以“功”“过”代之,则其表达便趋于委婉含蓄。

作为一种善书,功过格的思想根源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善恶报应观念和功德积累(功过相抵)传统。事实上,人的行为善恶自有报应的观念,早在中国先秦时期就已形成,《易经》里就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鼓励和告诫。汉代衍生出天地神灵监督人们的善恶行为并予以报应的理论,这种思想在后世的道教经典中多有体现。佛教大行于中国后,其“因果报应”观念在民间社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价值理念。功过格之所以被中国社会普遍接受并乐于奉行,是因为有善恶报应观念为其提供了坚实的逻辑基础和实践动力。

功过格虽然源于道教,但得以盛行并产生广泛影响则得益于儒释道三家注重教化的价值导向及合力推动,它至今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

(取材于林志鹏《功过格的伦理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实用价值理性”,因此中国人创建了最大程度上契合修持者道德实践需求的功过格。
B.“不仁门”“不义门”“不善门”“不轨门”等条目,往往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彰显了功过格的道德实践色彩。
C.“功过格”比“善恶格”的称谓更易于被感受和理解,这促使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主义在中国传统社会颇为盛行。
D.先秦时期就形成的善恶报应观念,随着时间的发展,为功过格被中国社会奉行提供了坚实的逻辑基础和实践动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就提出了核心概念,既交代了“功过格”的基本含义和一般特点,又使接下来的论述有了明确的起点。》
B.文章通过对“功过格”和“善恶格”两种善书的名称的对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包容、含蓄、内敛的特色。
C.文章引用了与“功过格”内容或评价有关的词句,论述了“功过格”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念的影响。
D.文章关于“功过格”的论述涉及儒释道三家有关情况,显示了取材有针对性的特点和倡导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功与过善与恶量化后,就能与“以过除功”“以功折过”的运行机制、“比”的核算设计结合起来。
B.《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鼓励和告诫,体现了对善恶报应的认可。
C.功过格里被“记上一功”,会鼓励人们多有善行;若被“记了一过”,也会告诫人们迟早必遭报应。
D.体现儒释道注重教化价值导向的功过格,对影响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仍有积极意义。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夜间经济(night-time economy)是指下午6点到次日凌晨6点夜间时段的线上及线下、实物及虚拟产品的消费,其核心是在时间和场景上延伸消费链条,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对应服务以拉动消费。

夜间经济涉及餐饮、文化、游览、购物等多元化的商业形态。夜间经济的传统业态包括聚会场所、餐饮和酒吧。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升级,消费体验的多样性增加,许多日间业态也延伸至夜晚,比如电影、书店、剧场等文化体验类,甚至还有体育比赛、健身等。随着夜间经济的发展,夜间表演、夜间社交、夜间游览等相关项目也在不断丰富和增多。

夜间经济的消费不仅有助于拉动本地居民的内需,还能延长外地游客、商务办公者等人群的留存时间,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如日本东京、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等城市正在将其夜间经济打造为一项文化地标。中国自2019年以来,已经有北京、天津、成都、重庆、上海、济南等地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以推动夜间旅游走向成熟,激发夜间经济新动能。

(摘编自艾媒报告中心《2020年中国夜间经济规模将破30万亿元》《财经界》2019年09期)

材料二:

2016年纽约市夜生活对经济的直接影响表

分类

机构数量工作岗位工资收入(亿美元)经济产出(亿美元)
餐饮服务19400141000

42.00

120.00

酒吧夜店210013400

4.92

20.0

酒吧夜店180018300

8.04

31.00

聚会场地240019900

3.73

12.00

运动消遣1003900

3.52

7.35

总计25800196500

62.21

190.35

2017—2018 年纽约夜间经济消费者关注因素分布图总计

   

(摘编自《2019纽约夜生活经济报告》)

材料三: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夜间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当前政策鼓励下,商家将延长营业时间,而数量庞大的消费人群给城市的市政交通带来了考验。“十三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在3万亿左右,未来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密度将不断提升。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推行延长公共交通服务时间的做法,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居民在城市夜间出行的难题。稳定的电力供应是点亮夜间经济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停电。我国一贯高度重视发展电网设施,城市的电力覆盖率达到了99. 9%。相比于欧美夜间经济对线下消费(尤其是酒吧、餐饮、娱乐等)的倚重,中国的夜间经济近年来的发展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异军突起。移动互联网扩展了夜间经济消费的空间,一些互联网企业的数据显示:21点到22点,是淘宝成交的最高峰,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比例超过36%;21点到23点,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网站的访问高峰,各大视频网站流量猛增;在外卖餐饮方面,晚上10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三个小时期间的订单量出现明显增长。

与发达国家城市的夜间经济相比,中国夜间经济的红利还没有完全释放。法国“夜巴黎”模式可以作为参考的样本,巴黎发展夜间经济不仅仅局限在以酒吧、餐饮等单一娱乐消费为代表的传统领域,而是日益拓展到各类艺术展、演艺活动、零售等更多领域,使法兰西文化与艺术的魅力在“夜巴黎”模式助推下更加璀璨夺目。

夜间经济的繁荣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是否完备的尺度,在世界城市安全排名榜前列的城市同时都是夜间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国关于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相对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短板要弥补。自2003年开始,公共安全作为重要内容,被纳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科技规划中。当下,为发展好夜间经济,各大城市出台的相关政策都要求在完善中国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方面发力。

(摘编自王政洪等《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夜间经济?》《人民网)》2019年10月10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间经济包括夜间时段线上及线下、实物及虚拟产品消费,它在场景上延伸了消费链条,还表现为许多日间消费延伸至夜晚。
B.夜间经济的商业形态包括传统的聚会场所、餐饮和酒吧,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又增加了文化体验类,体育比赛和健身等消费项目。
C.四成多纽约夜间经济消费者关心夜间公共交通的便利性,而中国大量的轨道交通投资使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不再为交通的便利性担忧。
D.完备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是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世界城市安全排名榜靠前的城市,它们的夜间经济也颇为繁荣。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展夜问经济既能拉动本地内需,又能吸引外来游客等人群,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国内外不少城市都在大力推动夜间经济的发展。
B.纽约市的夜间经济商业形态多样,餐饮服务行业优势明显,机构数量多,带来的工作岗位数量和经济产出也远高于其他夜向商业形态。
C.对纽约夜间经济消费者来说,他们最关注的不是业态多样性和商家营业时间,而是夜间消费的价格是否在其承受能力的范围内。
D.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线上消费成为中国夜间经济的一大特色,而欧美夜间经济还局限于线下的酒吧餐饮、演艺活动等消费项目。
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发展夜间经济的有利因素。
2020-05-26更新 | 233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实验中学、广雅中学、深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往事的酒杯

苏童

我父亲不喝酒,他爱抽烟。但我的两个舅舅爱喝酒,他们不抽烟。我们三家人住互相紧邻的房子里,各家的空气似乎总忙着竞争,我们家有烟味,但我的两个舅舅家经常飘出酒香来,酒香自然轻松胜出。这是我小时候便懂得的常识。

我大舅家家境较为富裕,讲究吃,我大舅妈擅长做红烧肉,做了红烧肉我大舅必然要喝一盅。他们家的晚餐桌上酒香与肉香齐飞,喧嚣着飞到我们家。我总是被肉香吸引,吸引得不能自已。舅舅就是舅舅,一块红烧肉会被我大舅夹在筷子上,然后我会听见一个天籁般的声音,来,吃一块。我现在一直在回忆一件事,我大舅当年喝的是什么酒?可我怎么也记不起来了,只能确定是白酒。我脑子里只惦记着红烧肉,当然记不住他喝的是什么酒了。

我三舅家餐桌上的东西与我家的差不多,白菜青菜咸菜之类的,无甚风景,但他人穷志不短,爱喝几口酒。是五加皮。我对他家的餐桌没兴趣,轻蔑地望过去,忽略一切,就记住了桌上的那个酒瓶子。

我第一次喝酒是在北京上大学期间。有个黑龙江的同学来自体工队,爱吃朝鲜冷面,爱喝啤酒。他带我们去府右街附近那家延吉冷面馆去吃冷面,就在当时的首都图书馆斜对面。一群大学生不进图书馆,一头扎进冷面馆,毫不汗颜。我们随同学点单,每次都各要一碗冷面,伴以一扎散装啤酒。啤酒装在大塑料杯里,泛着白色的泡沫,一如虚荣的泡沫。要喝,喝下去太平无事,但就是没有实际意义,还涨肚子。我在回学校的公交车上一直想着教室二楼的厕所,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离北师大的大门最近的厕所。

第一次醉酒是在大四那年了。春天的时候学生们都下到河北山区植树劳动,大家天天觉得饿。忘了是哪个同学饿得“揭竿而起”,提议大家去县城上饭馆,打牙祭。我现在已经忘了在那个小饭馆里吃了什么,却记得席间的那瓶酒。

是当地小酒厂生产的粮食烧酒,名字竟然叫白兰地,极其洋气。我们都清楚那不是白兰地,但那烧酒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醇厚,颇有劲道。恰逢我们的杨敏如老师刚刚给我们讲过李清照,她太爱李清照了,或许也是爱喝几口的人,讲起“薄醉”,怕学生不懂其意蕴,竟然言传身教,在讲台上摇摇摆摆地走了几步,强调说,薄醉是舒服的醉,走路就像踩在棉花上!我们在小酒馆里谈论杨敏如老师与薄醉,大家都有点贪杯,要寻找薄醉的滋味。令人欣喜的是,走出小饭馆时我脚下真的有踩棉花的感觉,头脑亢奋却清醒,我听见我的同学都在喊,薄醉了,薄醉了!

毕业工作之后,一张巨大的社会大酒席召唤着你,一般来说,绕开它是很难的,何况你不一定想绕开它。喝酒喝酒喝酒!干了干了干了!无论走到哪里聚会作客,那个声音都会像空气一样追随你,不同的人对那个声音有不同的好恶,要么像苍蝇,要么像福音。

饮酒之事,在我看来更像一种刑罚,所谓薄醉的滋味,竟无法与之重逢。如果一个人想起酒来,想到的是酒臭与呕吐,不免令人沮丧,是酒的遗憾,也是人的过错。我不怨自己的酒量,下意识地将其归咎于酒桌上的恐怖主义。具体地说,我认为很多地方的酒桌上没有李清照,只有恐怖分子。酒桌上的恐怖分子信奉“酒文化”。“酒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细节是劝酒,各地的劝法不同,但目标一致,劝到客人一醉方休,劝到客人烂醉如泥,只要不喝出人命,都称其为喝好了、尽兴了。

我在杂志做编辑时,有一次采风途经六县,六个接待方对我们热情如火,每地停留两天,每天必喝两场。每顿饭至少举杯三次,每次举杯必须连饮三杯。你若是尊重地主讲究礼仪,每一顿至少要喝九杯。但这不过是个基础。当地人的劝酒技术不会让一个小伙子只喝九杯了事,因此有同乡喝三杯,同龄喝三杯,属相一样喝三杯,姓氏一样喝三杯,最后是相同性别的喝三杯。我记得当年我是多么友善,又是多么爱面子,明明已经被吓得不轻,却强充好汉,无奈酒量有限,十几杯二十几杯酒喝下去,只好摸着翻江倒海的胃冲去厕所,没有一醉方休的幸福,只有一吐方休的痛楚。我还记得那时候下苏北,总是这样一去一回,去的时候朝气蓬勃像张飞,回来的时候病歪歪的满腹怨言,真像李清照了。

往事不堪回首,其中有一部分往事是浸在酒杯里的。年复一年的酒,胜似人生的年轮,喝起来滋味不一样,但总是越来越沧桑越来越绵厚的。有一年前辈作家陆文夫到南京开会,晚上大家聚餐饮酒,我看见他独自喝酒,喝得似乎很孤独,便热情地走过去要敬酒,结果一个同事拉住我说,千万别去,他不接受敬酒,他很爱喝酒,但一向是自己慢慢喝的。

对于我那是醍醐灌顶的一刻,原来一个人喝酒是可以与他人无关的。我至今难忘陆文夫坐在那里喝酒的姿态,如同坐禅。那种安静与享受,不是出于对酒最大的尊敬,便是最深的爱了。

我爱酒多年,至今还经常奔北各种酒席与朋友一起喝酒。无朋不成席,这是常识,但说到底,酒杯也是灵魂的容器之一。这容器的最深处,终究是一个人的快乐,一个人的哀愁,或者一个人的迷茫。很欣慰地发现,如今这也快成常识了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行文节奏舒缓,从“我”的两个舅舅爱喝酒的往事入笔,自然带出自己喝酒的几次经历,最后点出文章的主题。
B.文章语言生动有趣,如把舅舅的声音比作“天籁”,其实并非表现声音动听,而是准确刻画了儿童渴望吃肉的心理。
C.写“我”在苏北采风一段,综合运用比喻、排比、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将接待方的“热情”渲染得淋漓尽致。
D.题目“往事的酒杯”是惯常表达“酒杯里的往事”的倒错运用,构思巧妙,意味深长,且收到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
8.结尾处“如今这也快成常识了”这句话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请根据作者关于喝酒的见闻和经历,简要分析,人们喝酒时的不同心态。
2021-10-1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世康,京兆杜陵人也,世为关右著姓。祖旭,魏南幽州刺史。世康幼而沉敏,有器度。年十岁,州辟主簿。在魏,弱冠为直寝①,封汉安县公,尚周文帝女襄乐公主,授仪同三司。后仕周。从武帝平齐,授司州总管长史。于时东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绥抚之,士民咸悦。岁余,入为民部中大夫,进位上开府,转司会中大夫。尉迥之作乱也,高祖忧之,谓世康曰:汾、绛旧是周、齐分界,因此乱阶,恐生摇动。今以委公,善为吾守。因授绛州刺史,以雅望镇之,阖境清肃。世康性恬素好古,不以得丧干怀。在州尝慨然有止足之志,与子弟书曰:亟登衮命,频莅方岳,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况娘春秋已高,温清宜奉,晨昏有阙,罪在我躬。意欲上闻,乞遵养礼,未访汝等,故遣此及。兴言远慕,感咽难胜。诸弟报以事恐难遂,于是乃止。在任数年,有惠政,奏课连最,擢为礼部尚书。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寻进爵上庸郡公,加邑至二千五百户。其年转吏部尚书,余官如故。四年,丁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世康固请,乞终私制,上不许。世康之在吏部,选用平允,请托不行。开皇七年,将事江南,议重方镇,拜襄州刺史。坐事免。未几,授安州总管,寻迁为信州总管。十三年,入朝,复拜吏部尚书。前后十余年间,多所进拔,朝廷称为廉平。尝因休暇,谓子弟曰:吾闻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子福嗣答曰:大人澡身浴德,名立官成,盈满之诚,先哲所重。欲追踪二疏②,伏奉尊命。后因侍宴,世康再拜陈让曰:臣无尺寸之功,位亚台铉③。今犬马齿濆,不益明时,恐先朝露,无以塞责。愿乞骸骨,退避贤能。上曰: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乖本望,纵令筋骨衰谢,犹屈公卧治一隅。于是出拜荆州总管。时天下唯置四大总管,并、扬、益三州,并亲王临统,唯荆州委于世康,时论以为美。世康为政简静,百姓爱悦,合境无讼。十七年,卒于州,时年六十七。上闻而痛惜之,赠赙甚厚。大将军,谥曰文。世康性孝友,初以诸弟位并隆贵,独弟世约宦途不达,共推父时田宅尽以与之,世多其义。

(《隋书》卷四七,有删改)


①直寝:官名,北齐和隋皆设此官,掌宿卫侍从。②二疏:指汉朝两位主动辞官的叔侄疏广与疏受。③台铉:宰辅重臣。
10.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A.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
B.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
C.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
D.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忧,遭逢父母之丧,也称“丁艰”,后多指官员在父母死去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
B.耳顺,六十岁,意指个人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也称“花甲”。
C.季,指排行,古代常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次序,“季”指最小的。
D.赠,古代指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亲属则不属于加封之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世康出身世家大族,祖父曾任魏南幽州刺史,他沉着敏锐,有胸怀,十岁时被征召为州府主簿,后随周武帝平灭北齐,授任司州总管长史。
B.尉迥兴兵作乱的时候,高祖恐怕汾州、绛州趁叛乱之机生出变故,任命韦世康为绛州刺史,他以素来清高的名望镇守,全境安宁整肃。
C.朝廷外调任命韦世康为荆州总管,当时全国共有四大总管,并州、扬州、益州三州都由亲王亲临治理,只有荆州委任韦世康,可见朝廷对他的信任。
D.韦世康性情沉静,做事沉稳,深得高祖信任和器重,他多次想退隐归家,最终得到高祖的允许,得以颐养天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时东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绥抚之,士民咸悦。
(2)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