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吉林 高二 阶段练习 2021-12-14 4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乡 土 本 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2019-01-30更新 | 1945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湖北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浩瀚星空再添访客,中国航天再创辉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根据任务实施计划,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升腾的火箭,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飞天梦想,镌刻的是一个国家的前行脚步。回顾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实现了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向浩瀚宇宙的每一次进发,振奋的是越来越昂扬的精神和气概,夯实的是越来越厚重的自信和底气。

此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逐梦空间站的时代。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有专家形容,此前的星际探索就像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看一看”“住两天,这次是要在太空的住下来”“走一走。客观来说,困难更大、风险更高、任务更重。在谈到入选飞行乘组的心情时,航天员汤洪波语气坚定:有压力更有信心。我是第一次执行任务,压力难免会有,因为神秘的太空充满着许多未知,空间站任务也充满风险和挑战。但我坚信,压力就是动力,信心保证成功。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从嫦娥奔月祝融驭火,从天和筑穹墨子传信,从北斗联网天舟穿梭……生动形象的名字,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也是从古至今不变的追求。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

(摘自向学笙《为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国身影》)

材料二:

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出舱活动,又被称作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员或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活动。这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美国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刚发射上天就出现重大故障的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使它起死回生;苏俄航天员则多次出舱活动修理和平号空间站,使它转危为安;当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更是由航天员通过多次太空行走才完成在轨组装的。

随着太空行走技术的发展,太空行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按出舱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验证类出舱活动;第二种是组装类出舱活动;第三种是维修类出舱活动;第四种是有效载荷类出舱活动,即回收、修理和释放卫星或在月面安装实验装置、采集月岩标本等。

2008年航天员翟志刚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属于验证类出舱活动,而这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他们要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用机械臂把航天员载到舱外作业点去完成复杂的舱外安装任务,难度比当年翟志刚的首次太空行走大许多。

太空行走的难点主要在于:一是舱外环境十分恶劣,必须使用复杂而可靠的出舱活动系统来克服空间环境的影响,以保障舱外行走航天员的安全;二是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无法用腿行走,主要是靠手把扶住周围的某些物体来维持行动;三是太空中缺少可辨识的参照物,航天员很容易迷失方向。

处于真空状态的太空,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温度变化很大。太阳照射时温度可高于100℃,无阳光时温度可低于-200℃,同时存在各种能伤害人体的辐射。为保障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出舱活动时,航天员需配备航天服、舱外机动装置、完成任务所需的工具、固定身体的设备及安全带等装备。其中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最重要的装备,它将航天员的身体与太空的恶劣环境隔开,并向航天员提供大气压力和氧气等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保障。同时,为了解决在太空行走时因缺乏参照物,无法分清物体的远近大小,判断其速度快慢等安全问题,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都会用安全带将自己与航天器连接起来,以防自己丢失在茫茫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

本次出舱任务圆满完成,航天员们不仅给14亿国人传输回了太空视角下的地球绝美照片,同时也宣告了我国更为成熟地掌握了太空行走这一核心航天技术。

(摘编自庞之浩《航天员为啥要出舱?太空行走有多难?》)


[注]①:再生生保,是一种验证中国空间站的技术。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核心舱,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圆满成功。
B.组合体飞行期间,我国航天员将通过3个月的在轨驻留、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攻克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C.太空行走的主要内容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等,目前这一技术为部分航天业发达的国家所掌握。
D.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的重要装备,它不仅能帮助航天员抵御恶劣的太空环境,更能向航天员提供维持生命所需的大气压力和氧气等保障。
5.结合材料内容,判断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古人对神秘宇宙的浪漫幻想(     
A.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D.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6.假如你是一名科普宣传员,在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后,计划向中学生宣传我国的航天成就,你会如何构思自己的宣讲稿?请结合材料,列出自己的宣讲要点。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疙瘩的幸福路

李利军

太阳爬,上树梢,疙瘩磨磨唧唧地从铺满稻草的铺上爬起来,双手抄在袖筒里,来到幸福家门口。幸福家的狗蹲在门口,像蒋门神,朝他虎视眈眈地望,望得他心里发毛。他不敢再上前,就扯着嗓子喊,幸福,幸福……

幸福媳妇正在吃饭,端着碗从锅屋来到大门口,见是疙瘩,问啥事。疙瘩讪讪地笑,用油乎乎的袖子擦一下发痒的鼻子,问,幸福呢?幸福媳妇说,去村委会了。疙瘩笑笑说,俺那个救济的事,这回可就仗着他了!幸福媳妇转着碗吸溜一口稀饭,笑笑说,怕是不中吧。不中?怎么不中?疙瘩不相信。

来到村委会,幸福和几个人在开会,疙瘩把他喊出来。幸福问啥事。疙瘩说,俺救济的事,你得给俺想着!拉倒吧,幸福说,你就死了这条心吧,好手好脚的,要想吃饭就得干活!一屋子的人都朝他看,哄地笑了起来。幸福转过身,砰的一声把门关实了。

疙瘩被堵得够呛,脑子里一片空白。他悻悻地往回走,想,当他妈屁大点官,就烧成这样!

疙瘩不吃不喝,睡到第二天晌午,听到外面有脚步声,也懒得起来。柴耙门吱的一声被推开了,进来的是一手拎瓶烧酒、一手拎几样熟食的二华。闻到猪头肉的香味,疙瘩马上来了精神,咕咚地坐了起来。

三杯热酒下肚,二华脖子也粗了,脸也红了,说,幸福现在真是可以了,小时候俺们三个同学玩的事情都忘后脑窝去了吗?你还跟他做了三年的同桌呢,现在做了个什么村主任,就对俺们爱理不理的了!二华把熟菜摆好,疙瘩倒酒。二华又说,听说,昨天还骂了你?疙瘩快快地喝了口酒说,不提他狗日的。

隔天,二华又来了,这回带来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对疙瘩说,这是上面派到我们村的挂职村干部,支部副书记小李,幸福的助手,家是市里的。疙瘩一听到幸福,脑门子都轴起来了。二华问,疙瘩,你爹在世时,你不是跟他学过柳编的活儿吗?忘了没?疙瘩望望二华,摇摇头,哪能忘呢!二华想了想,说,不如你编个挂篮簸箕之类的,小李帮你在市里想办法销售,城里人现在认这个呢!小李忙说,是的是的,我奶奶特别喜欢这些柳编的物件,老是吵着要我爸买个簸箕,就是找不到地方呢!疙瘩苦笑一下,那能弄几个小钱啊?二华说,小钱也是钱啊,弄一点是一点嘛,总比闲着强!再说了,弄好了,也气气幸福啊!

二华成了疙瘩的常客,在他的催促下,疙瘩还真的捣鼓起来了。忙了一个多月,二华和小李把那些玩意儿拉到市里去,回来就给了疙瘩两百块钱!送走二华和小李,疙瘩把两张百元大钞拿出来,翻来覆去看,生怕它长腿跑了。

来年秋天,疙瘩在二华和小李的帮助下,盖起了三间瓦房,还拉了个院子。邻村的老姑娘大巧的爹妈见他有了点出息,托人说媒,一说就成了。结了婚,两口子一起忙着编柳艺,滋润得很。这回是疙瘩喊二华来家喝酒,二华带着小李。席间,疙瘩问,这一阵咋没见着幸福?二华没搭腔,却说,村里准备成立一个柳编工艺厂,你看行不行?疙瘩急了,说,那不是跟俺抢生意吗?

哈哈哈哈,二华笑着说,要是那个厂请你去做技术指导,如何?

俺?疙瘩舌头不听使唤了,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两个手像扇蒲扇一样直摇。

二华又说,幸福因为工作干得好,被破格捉拔到镇里做副镇长了。

是啊,疙瘩大哥,小李说,恭喜你退出建档立卡贫苦户行列!你是我们村最后一个贫困户,这下,我们村的贫困帽子可要甩得远远的了!

二华嘿嘿地笑,当初,幸福担心你不配合,我们就演了一个双簧。

疙瘩痴痴地望着二华,又望望小李,木头一样戳着。

媳妇大巧拎着一壶热水走了进来,一股春风被带到屋子里,薰薰地,就包围了他们。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铺满稻草的床铺”“柴耙门”“闻到猪头肉的香味,疙瘩马上来了精神”等描写,生动形象,让人不禁对疙瘩的贫困心生感慨。
B.小说开头写到太阳已经爬上树梢,疙瘩才磨磨蹭蹭地爬起来,还双手抄在袖筒里,寥寥几笔,一个游手好闲的贫苦户疙瘩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C.小说景物描写很有特色,比如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既照应了小说的开头,又借景抒情,小说结尾的描写旨在塑造媳妇大巧热情好客的形象。
D.小说大量使用极富乡土气息的方言土语,如“不中”“你得给俺想着”“都忘到脑窝去了”“脑门子都轴起来了”等,鲜活真实,符合人物身份。
8.请结合小说分析二华这个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9.小说以“疙瘩的幸福路”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羯人也。太兴二年,勒伪称赵王,赦殊死已下均百姓田租之半赐孝悌力田死义之孤帛各有差石勒令武乡者旧赴襄国既至勒亲与乡老齿坐欢饮语及平生令曰:“武乡,吾之丰沛,万岁之后,魂灵当归之,其复之三世。”勒以百姓始复业,资储未丰,于是重制禁酿,郊祀宗庙皆以醴酒,行之数年,无复酿者。勒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每以其意论古帝王善恶,朝贤儒士听者莫不归美焉。尝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大惊曰:“此法当失,何得遂成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勒尝夜微行,检察营卫,赍缯帛金银以路门者求出。永昌门门候王假欲收捕之,从者至,乃止。旦召假以为振忠都尉,爵关内侯。勒将营邺宫,廷尉续咸书切谏。勒大怒,曰:“不斩此老臣,朕宫不得成也!”敕御史收之。中书令徐光进曰:“陛下天资聪睿,超迈唐虞,而更不欲闻忠臣之言,岂夏癸、商辛之君邪?其言可用用之,不可用故当容之,奈何一旦以直言而斩列卿乎?”勒叹曰:“为人君不得自专如是!岂不识此言之忠乎?向戏之尔。人家有百匹资,尚欲市别宅,况有天下之富,万乘之尊乎!终当缮之耳,且敕停作,成吾直臣之气也。”因赐咸绢百匹,稻百斛。勒飨高句丽使,酒酣,谓徐光曰:“朕方自古开基何等主也?”对曰:“陛下神武筹略迈于高皇,雄艺卓荦超绝魏祖,自三王已来无可比也,其轩辕之亚乎!”勒笑曰:“人岂不自知,卿言亦以太过。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其群臣皆顿首称万岁。”

(节选自《晋书·载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赦殊死已下/均百姓/田租之半/赐孝悌力田死义之孤帛各有差/石勒令武乡者旧赴襄国/既至/勒亲与乡老齿坐欢饮/语及平生/
B.赦殊死已下/均百姓田租之半/赐孝悌力田死义之孤帛各有差/石勒令武乡者旧赴襄国/既至/勒亲与乡老齿坐欢饮/语及平生/
C.赦殊死已下/均百姓田租之半/赐孝悌力田死义之孤帛各有差/石勒令武乡者旧赴襄国/既至/勒亲与乡老齿坐/欢饮语及平生/
D.赦殊死已下/均百姓/田租之半/赐孝悌力田死义之孤帛各有差/石勒令武乡者旧赴襄国/既至/勒亲与乡老齿坐/欢饮语及平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岁,本为对君王的祝颂语,后也用于臣民对皇帝的专称,本文是君王死的讳称。
B.留侯,留指留城,是张良与刘邦初次见面的地方,后张良有功被刘邦封为留侯。
C.列卿,指九卿,是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各部行政长官的总称。先秦有三公九卿之说。
D.顿首,指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的跪拜礼,是九拜中最隆重礼节,其次是“稽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勒显贵后不忘家乡,他与家乡父老欢乐相聚,把自己武乡比作刘邦的丰沛,下令让家乡人民恢复三代的产业。
B.鉴于百姓久经战乱、资源不足的现状,石勒下令严厉禁止酿酒,并较长时期地加以贯彻实施,这有助于节约粮食。
C.石勒曾微服私访检察营卫,用贿赂利诱的方式检验官吏,门候王假廉洁奉公、严正执法,由此得到了提拔和奖赏。
D.对徐光所言只有黄帝可与他相比的奉承,石勒未接受,而是作了较为客观的比较,既体现了自知,又饱含了自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以其意论古帝王善恶,朝贤儒士听者莫不归美焉。
(2)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夕次蒲类津

骆宾王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龙庭但苦战,燕领会封候。

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注】①这首诗大约写于薛仁贵兵败大非川以后,许人随军征战到蒲类津就地宿营时有感而发。蒲类津:渡口名,在唐庭州蒲类县,今属新疆。②庭:指匈奴的南庭、北庭、③燕领:指班超,相士认为他相貌威武,有封候之相。④兰山:兰皋山。李陵投降匈奴的地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中的“愁”既指个人的思亲、念友、恋乡,更是对战争进展不顺而产生的忧虑之愁。
B.三四两句以山路和河源一南一北两个典型场景表达了征人不论奔到哪里,心里始终系念着祖国家园。
C.五六两句中的晚风、朔气、新月、边秋等意象,渲染了边塞悲凄、宁静的氛围。
D.七八两句中“通”字表现出营垒相接、声势浩大的场景,“上”字体现了战火之紧急。
15.最后四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