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惠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语文试题2
广东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01-19 21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这是被媒体高呼的“后真相”时代,一个立场先于真相的时代。在后真相时代,更容易影响人的行为决策的不再是客观事实,而是内心的信仰和情感依靠,人们不是在理性分析和判断数据基础上做出决定,而是转向内心中的立场和情感。

在这个时代,某些传播者为了自身利益,无视客观事实,盲目迎合受众的情绪与心理,使用断言、猜测、感觉等表达方式,强化、极化某种特定观点,攻讦抹黑对手,或博取眼球效应和支持率。在后真相时代,陈述客观事实对民意的影响力要弱于诉诸情感,影响受众的主要原因来自个体的主观情绪、情感,而非客观事实。后真相与大众熟知的“谣言”“假新闻”有一定关联性,但又有本质上的不同。在后真相时代,我们面对的不只是真相和谎言,还面临着第三种情形,那就是一种模糊的陈述,它不是确切的,而是放大的真相、新真相、软真相、人工真相和淡真相。

(摘编自金泽香《新媒体时代应警惕“后真相”现象》)

材料二:

“后真相时代”并非意味着虚假新闻和主观原则的胜利,媒体无需质疑真相时代的终结,而是需要对新闻求真原则加以重新思考。“后真相时代”对于新闻求真的挑战不仅针对媒体,而且对于互联网时代愈发深入参与新闻真实构建的公众提出要求。作为专业媒体,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与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信息需要。同时,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公众参与真相建构过程,承认媒体作为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的认知局限,将媒体职能由单一的告知者向公众话题的引导者转化。作为普通公众,则需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积极参与真相的构建过程。“后真相时代”所要寻求的是一条动态的、具有多元主体的求真之路,通过不同主体间的对话和各个要素之间的视域融合,超越个体的局限,进而探寻出与事实无限接近的“真相”。

(摘编自杨韫珏《后真相时代的真相构建与公众参与》)

材料三:

打破智能数据的垄断能消除垄断者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信息传播者说谎的成本,降低信息被操纵的可能性。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利益机构能够识别用户的需求,进行精准推送,部分企业会因商业利益而扭曲公众的认知,但公众对此一无所知。数据垄断加剧互联网企业的不正当竞争,割裂信息的共享。垄断使公众只能检索到海量数据中的一小部分,根据检索软件的不同而接收不同的信息,限制了公众检索、比较信息的能力。要加强对市场上互联网企业投资、并购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行为的调查,打破智能数据的垄断,降低信息被操纵的可能性,保障社会公平。

人工智能时代带来了新技术与新问题,影响着社会中的诸多现象、逻辑与关系,后真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消解与再塑在其中并存,二者同样影响着社会的结构。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后真相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变化,虽然人工智能技术未能使社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但也确实颠覆了后真相的部分特征,侧面展现了技术对社会的改变。后真相“接收”和“生产”领域的变化既提高了公众在后真相时代中的地位,又强化了后真相的操纵性,基于此,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后真相现象进行矫治,具有双重促进性,对技术的良性发展和社会共识凝聚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张爱军、李圆《人工智能时代后真相现象的消解、再塑及矫治》)

1.下列对“后真相”及“后真相时代”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真相是立场先于真相、真相后于信仰的一种社会现象,后真相时代人们做出的决定更容易受心中的立场和情感的影响。
B.专业媒体应认清自身作为新闻的传播主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认知局限,需要对新闻的求真原则加以重新思考。
C.后真相是通过模糊陈述来制造不确切的真相,它虽并不构成谎言,但也不是客观事实,与“假新闻”在本质上并无不同。
D.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后真相既是对真相的消解,又是对真相的重塑,二者并存,利用技术改变社会,能颠覆后真相的部分特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假相代替真相,无中生有、捏造事实、颠倒黑白等等,是后真相时代媒体经常使用的典型的手段。
B.后真相时代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接收者共同创造出来的,后真相现象的消解、再塑及矫治也必须从上述两方面着手。
C.后真相时代媒体应当克服自身的认知局限,转变媒体的职能,即由原来的告知者转变为公众话题的引导者。
D.人工智能具有有限性,掌握在谁手里,谁就可以操纵它,从而垄断信息发布权,这是后真相产生的重要原因。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后真相时代,公众不再关注客观事实,只注重自己内心的立场和情感,某些传播者正抓住受众这一心理,使用模糊的表达方式来博取关注。
B.互联网时代,公众作为信息的“接收者”,愈发深入地参与到新闻真实的构建中,媒体对这一转变要积极接受。
C.后真相时代应坚守真相时代的新闻原则,即坚持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和各个要素之间的视域融合,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D.被放大和淡化了的真相被称为后真相,后真相是根据主观需要而被人工制造的新真相,它的出现意味着真相时代即将终结。
4.材料一和材料二阐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试作简要归纳。
(1)材料一侧重于:
(2)材料二侧重于:
5.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说明构建真相、消解后真相的主要途径。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水莲

侯发山

常言说,千里姻缘一线牵。那么,维系水莲和治河的爱情的这根“线”就是淮河。庚子年上半年,水莲作为医护人员参加河南医疗队驰援武汉工作,安徽阜阳的治河给武汉运送爱心菜。一个极偶然的机会,两人认识了。水莲随口问道:“你父母是不是都是水利工作者?”

治河知道水莲话里的潜台词,说:“我家住在淮河边上,父辈是农民,曾吃过淮河泛滥的苦头,父亲便给我起名治河。”

“这么巧啊,我家也在淮河边上,信阳淮滨。”水莲惊讶地说。

治河幽默地说:“我把河治理好了,水莲才能永远灿烂。”

水莲忍俊不禁。

几句话下来,两个不同省份的人,距离一下子拉近了。然后他们添加了微信,一来二去,彼此有了好感。

水莲找了几个男友,都因与爸妈的意见不合而黄了。妈妈对未来女婿的要求,代表了当下大多数丈母娘的观念:有房,有车,有资产。爸爸呢,比较传统一点,说穷没根,富没苗,只要孩子勤奋本分就中。孩子好才是硬道理。这就给水莲找对象增加了难度,毕竟十全十美的小伙子尚属凤毛麟角。认识治河后,水莲觉得他既符合爸爸的要求,也能达到妈妈的标准。治河是大学生,回乡创业的。他家里有两层小楼,也有小车,有三个鱼塘, 2018年投了上百万元的鱼苗。

结束驰援任务后,水莲瞒着爸爸妈妈去了治河的老家。说实话,她是想验证一下真伪。这年头,不得不防。

治河在微信上开玩笑说,你要是一条鱼就好了,从上游游下来就能见到我。两地相距七十多公里,水莲开车用了一个半小时,按照治河发的位置,导航到了目的地——王家坝。

治河并没有说谎,他家的两层小楼是前年刚刚盖的,金碧辉煌,很是气派。三个鱼塘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仓库,货车,一应俱全……在农村,这样的家底已经很是出类拔萃了。治河的父母也都是实在、厚道的农村人,跟水莲也能说到一起,像是多年不见的老亲戚。

水莲回到家,对爸妈彻底坦白了。这一次,爸爸和妈妈的意见空前一致,而且答应了水莲和治河农历七月初七订婚。

七月初连续的几场大雨,使得淮河水位暴涨。一旦决堤,水莲家的二百亩莲子种植基地就要毁于一旦。这个莲子种植基地可是她家的全部家当啊!当年投入30万,贷款10万,种植生态无公害莲子,采用“莲鱼共养”“种养共存”的经营模式养殖田螺、鲤鱼、泥鳅。还在莲子基地中建了步行观赏走廊、休闲亭子。去年还完了全部债务,实现了盈利。今年还打算建特色餐馆和农家民宿,提供观赏、游玩、吃住一条龙服务。

爸爸和妈妈担心有个闪失,日夜守候在莲子基地。村干部已经要求几次,让他们撒出基地,他们还抱着幻想,河堤不会垮,基地没事。村干部没办法,打电话让水莲回来做父母的工作。

趁着下午休班,水莲开车回到了自家的莲子基地。

雨后初晴,那田田荷叶上带着晶莹的水珠,有的像反撑开的伞,有的像绿色的圆盘,有的像扇子。一枝枝荷花,有红色的,有粉色的,有白色的,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开了两三片花瓣儿,像少女含羞的脸蛋……若是毁了,不知道爸爸妈妈会伤心成什么样子。

听到汽车喇叭声,爸爸和妈妈迎了出来。

“孩子,咱的基地保住了。”妈妈一边说一边擦拭着眼角。

爸爸说:“淮河水位下降了,大堤没事了。”

水莲晃了晃手机,一脸忧郁地说:“爸,妈,我刚在回来的路上得到治河的消息,他们家被洪水冲了,鱼塘、房子都没了。”

“人没事吧?”爸爸着急地问。

水莲说:“人没事,政府已经安置了。”

妈妈迟疑了一下,说:“既然这样,订婚还是缓一缓吧。”

“妈,你说啥呢!”水莲急得差点哭出声来。

妈妈说:“他家都没了,咋订婚?”

“妈,你知道吗,王家坝的百姓是为了上游和下游的安全,开闸放水,把水引到了自己的家园……”话没说完,水莲已经呜咽起来。

“告诉治河,订婚的日子不变。”爸爸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

“他没家了,在哪里订呢?”水莲像是回答爸爸的话,又像是自言自语。

“谁说没家?咱是一家人嘛,咱的家也是他的家,让他们全家都过来。”妈妈说。

“咱的基地也正需要帮手呢。”爸爸点点头。

水莲笑了,一张脸如同水塘中盛开的荷花,清秀脱俗,娇羞妩媚。

补记:2020年7月23日,安徽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转移安置群众19.5万,闸口开闸 76个小时左右,蒙洼蓄洪区共蓄洪3.75亿立方米,淮河王家坝段水位下降至28.28米,“上保河南,下保江苏,保住了整个华东地区”。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背景交代了水莲与治河相识的原因,既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又奠定了本文温情的基调。
B.由文章中可以看出,对于未来的女婿,水莲的妈妈看重的是物质条件,而水莲的爸爸更看重人品,两个人的标准不太一样。
C.文章在介绍治河和水莲的家庭情况时,提到了“大学生回乡创业”“莲子种植基地”“农家民宿”等内容,富有时代气息。
D.当听到治河家被洪水冲了后,水莲的妈妈所说的话体现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只为女儿着想的思想狭隘之人。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画线部分运用比喻等手法,从形状和色彩的角度写荷花之茂盛,既突出了水莲父母的勤劳能干,又从某种程度上交代了他们不肯离开基地的原因。
B.文章使用对比的手法,先具体描写水莲之前的几个男友因条件不符合爸妈意见而黄了,而到了治河这里,她爸妈的意见空前一致,并直接答应订婚,以此衬托出治河的优秀。
C.文章后半部分主要采用对话形式展开,在体现人物性格的同时,加快了行文的节奏,推进情节发展,让读者的喜怒哀乐跟随人物的情感变化而变化。
D.文章正文结尾以“水塘中盛开的荷花”来写水莲美丽外貌,既照应文章的标题和前文对荷花的描写,也借此衬托其心灵之美,升华了文章主旨。
8.小说的结尾加的一段补记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有人评价侯发山的小说透露着质朴的乡土气息,请以本文为例加以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王俭字仲宝,琅琊临沂人也。祖昙首,宋右光禄。父僧绰,金紫光禄大夫。俭生而僧绰遇害,为叔父僧虔所养。数岁,袭爵豫宁侯。幼有神采,专心笃学,手不释卷。丹阳尹袁粲闻其名,言之于明帝,尚阳羡公主,拜驸马都尉。帝以俭嫡母武康公主同太初巫蛊事,不可以为妇姑,欲开冢离葬,俭因人自陈,密以死请,故事不行。解褐秘书郎,太子舍人,超迁秘书丞。上表求校坟籍,依《七略》撰《七志》四十卷,上表献之,表辞甚典。又撰定《元徽四部书目》。苍梧暴虐,俭忧惧,告袁粲求出,补义兴太守。俭察太祖雄异,先于领府衣裾,太祖为太尉,引为右长史,恩礼隆密,专见任用。少有宰相之志,物议咸相推许。时大典将行俭为佐命礼仪诏策皆出于俭褚渊唯为禅诏文使俭参治之朝廷初基制度草创俭识旧事问无不答上曲宴群臣数人,各使效伎艺。俭曰:“臣无所解,唯知诵书。”因跪上前诵相如《封禅书》。上笑曰:“此盛德之事,吾何以堪之。”后上使陆澄诵《孝经》,自“仲尼居”而起。俭曰:“澄所谓博而寡要,臣请诵之。”乃诵“君子之事上”章。上,遗诏以俭为侍中。叔父僧虔亡,俭表解职,不许。俭长礼学,谙究朝仪,每博议,证引先儒,罕有其例。世祖深委仗之,士流选用,奏无不可。俭寡嗜欲,唯以经国为务,车服尘素,家无遗财。手笔典裁,为当时所重。少撰《古今丧服集记》并文集,并行于世。

(节选自《南齐书王俭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袭爵,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一般由原有爵位的第一继承人承袭爵位。
B.解褐,褐本来指粗布短衣,解褐的意思是脱去粗布衣服,代指入仕做官。
C.《孝经》,中国古代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经书,为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D.崩,中国古代称帝王或皇太后、太皇太后的死为崩,士人死去称为不禄。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大典将行/俭为佐命/礼仪诏策/皆出于俭/褚渊唯为禅/诏文使俭参治之/朝廷初基/制度草创/俭识旧事/问无不答/
B.时大典将行/俭为佐命/礼仪诏策/皆出于俭/褚渊唯为禅诏文/使俭参治之/朝廷初基/制度草创/俭识旧事/问无不答/
C.时大典将行/俭为佐命礼仪/诏策皆出于俭/褚渊唯为禅/诏文使俭参治之/朝廷初基/制度草创/俭识旧事/问无不答/
D.时大典将行/俭为佐命礼仪/诏策皆出于俭/褚渊唯为禅诏文/使俭参治之/朝廷初基/制度草创/俭识旧事/问无不答/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俭三代为官,幼而成孤。王俭的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官职,王俭的父亲在他出生时就遇害了,因此王俭被叔父养大,叔父去世时他请求解职,未被批准。
B.王俭生性淳厚,对母至孝。王俭的嫡母武康公主曾参与过巫蛊事件,被皇上要求开墓另外安葬,王俭通过别人自己陈述,又拼死请求,此事才作罢。
C.王俭颇受重视,受到重用。王俭发现齐太祖杰出卓异,便去投靠齐太祖,齐太祖授予他右长史一职,并对他礼遇深厚,太祖驾崩时还留下遗诏封王俭为侍中。
D.王俭少有大志,专心国务。王俭少年时便有做宰相的抱负,做官后也少有欲望,一心扑在国务上,个人用度非常朴素,去世后家里也没有留下多余的钱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丹阳尹袁粲闻其名,言之于明帝,尚阳羡公主,拜驸马都尉。
(2)因跪上前诵相如《封禅书》。上笑曰:“此盛德之事,吾何以堪之。”
14.文中如何体现王俭“知诵书”?
2022-01-14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 书

皮日休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问句发端,明确点出堆满房屋的书籍就是家里宝贵的财物。
B.诗人独坐高雅的书斋之中,迎着朝阳翻开书卷,与圣贤进行心灵对话。
C.诗人为没能和德才兼备的圣贤处在同一时代、只能神交而感到遗憾悲伤。
D.“藏鱼”又称书虫,借指书籍,诗人认为每日见到案头上的书籍是欣慰的事。
16.皮日休对读书作用的理解与朱熹《观书有感(其一)》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读书作用的理解相比,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荀子·劝学》中,以“登高而招”等为例说明“______”,只是善于利用外物;而学习和自省能助人做到“______”。
(2)《红楼梦》“护官符”中的“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化用了《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两句。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虽有乡关之思,但因战争远未结束更要坚守戍边岗位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将视觉性与绘画和“精英阶层”联系起来的做法固然方便,但也有可能______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书籍的特点在于可以大量复制,这些复制可以使知识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图画假如也意味着一种知识的话,那么,书籍插图恰恰突破了精英阶层对文艺知识的某种垄断。那么,当图画通过书籍不再只是被少数人观看时,也就意味着更多人可以得到通过视觉才能获得的知识。

当然,如果很快得出这样的结论未免也太过______,因为大部分的插图只不过是为了让更多人在读懂文字的同时,也能获得一点视觉上的愉悦。明代的历史并没有因为出版业和插图的繁荣而发生彻底改变,但是人们对于视觉的渴求,倒是能够从插图的广泛流传中看出一丝______。对于书中熟悉的场景,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通过阅读去了解故事,而更希望通过视觉知道它们是怎样发生的。视觉的重要性在明代达到了一个______的高度,而了解其中的意义也许对人们认识和理解那个时代会有新的启迪。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忽视   轻率   征兆   前所未有
B.忽略   草率   端倪   空前绝后
C.忽视   草率   征兆   空前绝后
D.忽略   轻率   端倪   前所未有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图画假如也意味着一种知识的话,那么,书籍插图恰恰打垮了精英阶层对文艺知识的某种垄断。
B.图画假如也意味着一种知识的话,那么,书籍插图恰恰粉碎了精英阶层对文艺知识的某种垄断。
C.假如图画也意味着一种知识的话,那么,书籍插图恰恰打破了精英阶层对文艺知识的某种垄断。
D.假如图画也意味着一种知识的话,那么,书籍插图恰恰突破了精英阶层对文艺知识的某种垄断。
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精英阶层”一词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美方“现代海盗”逻辑的本质,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注定不得人心。
B.近期多所高校发布“双一流”建设专家评议结果,一些学校已经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C.钟南山说:“让我去武汉,是国家对我的信任!”
D.一个木牌将这些“乡下小姑娘”和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归根到底要靠劳动创造。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才能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汇聚强大正能量。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推动全社会热爱劳动、投身劳动、爱岗敬业,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请分条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并使之形成一组整句。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0.15)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孔子在《论语雍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主张以学为乐,好学不倦的学习态度。陶行知也强调: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

材料二:《增广贤文》有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告诉我们学习要以“苦”为舟。清代名人阮元也说: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这样看来,学习是免不了要吃苦的。


以上材料涉及学习的“苦”与“乐”,你读后有什么想法和认识?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90.65其他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南齐书》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4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标点符号选择题组
21-220.65情境补写  压缩语段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15人生感悟  引语式材料  理性思辨  乐学 善学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