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四川 高三 三模 2022-05-17 46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围棋是竞技,是游戏,是艺术,是形下之器,又被赋予了形而上的“道”的意义。中国文化传统,一切知识都要在“道”的面前检验其存在的合法性,以此证明自我价值。立象比德,技进乎道。当然,这“道”,既是儒家的仁德之“道”,道家的自然之“道”,也是中国文化的和谐之“道”。在某种意义上,围棋成了中国思想与文化的一个标本、一种象征。

儒家对围棋的态度是双重的,一方面贬抑围棋,所谓围棋“不仁”“失礼迷风”,玩物丧志;另一方面,“游心”之戏又是人的精神需要。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将围棋与圣贤之道,与人的“成德成仁”联系在一起,使下棋这一“游戏”之事具有不同凡俗的意义。班固在《弈旨》中论棋:“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有白黑,阴阳分也。骈罗列布,效天文也。四象既成,行之在人,盖王政也。成败臧否,为仁由己,危之正也。上有天地之象,次有帝王之治,中有五霸之权,下有战国之事。览其得失,古今略备。”班固将围棋与天文、阴阳、王政、仁德联系在一起,开启了“立象比德”的论棋传统,由此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儒家棋论话语。形而下之“技”通于形而上之“道”,为围棋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如果说儒家为围棋提供了一套价值评判的尺度,道家则更多地与棋人的生命追求、棋艺境界相通,棋成了人精神存在的一种方式。施定庵在《弈理指归》序中曾谈到自己“棋悟”的一段经历。一次施定庵与梁魏今同游岘山,梁指着山下蜿蜒曲折的泉水,对施说:“子之弈工矣,盍会心于此乎?行乎当行,止乎当止,任其自然而与物无竞,乃弈之道也。子锐意深求,则过犹不及,故三载仍未脱一先耳。”定庵由此得悟,棋艺大进,终成一代国手。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弈棋应如行云流水,行于当行,止于当止,平淡自然,这是天地之境,也是审美之境。所谓技进乎道,当棋到了一定的境界,它又与艺术境界、道的境界相通了。

围棋是竞技,同时又被称作“手谈”。竞技的本质在于冲突与征服,话语的本质则是沟通与交流。对话,使围棋具有一种宽容性。围棋自然是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发生的战争,但在“围地”的过程中,并不非要你死我活,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所谓两眼即活,一盘棋终,常常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平共处的态势。和而不同,正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也是现代社会在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相处中需要提倡的。这就像现代企业的竞争,并不追求非要击垮对手,而是在平等竞争中,大家都有收益,当然,多得者为胜。“手谈”,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辩证法——冲突中的和谐。对话乃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真正的对手既是敌人又是契友。真正的棋局,也是双方在不断的冲突中最终走向和谐。下棋如此,人生亦然。

立象比德,技进乎道。小小黑白子,承载的是东方智慧:平等竞争,和谐之道。围棋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围棋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如今,承载着中国传统的围棋正日益走向世界,为世界不同肤色的人所认同、喜爱。世界共下一盘棋,围棋完全可以成为国际性的公共精神产品,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摘编自何云波《围棋与中国思想传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是游戏,是竞技;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中国思想与文化的一个标本、一种象征。
B.不同于儒家对围棋的一味贬抑,道家则与围棋人的生命追求、棋艺境界相通。
C.围棋的过程中往往既有冲突与征服,又有沟通与交流,体现了冲突中的和谐。
D.围棋终了所呈现出的和平共处态势,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和而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儒道等方面论述了围棋存在的合法性,指出了围棋的价值和意义。
B.文章举施定庵“棋悟”的事例,意在阐明“技进乎道”的弈棋观。
C.文章第四段通过对比论证阐明了围棋中的中国文化精神,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述结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被赋予了形而上的“道”的意义,不再是“玩物丧志”的游戏或者形下之器。
B.班固将围棋与圣贤之道、仁德之道联系在一起,开启了“立象比德”的论棋传统。
C.下棋和人生的相通之处在于:总会面临不断的冲突,但终会在冲突中走向和谐。
D.围棋被世界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认同、喜爱,成为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6年的56.2%提高到2019年的59.5%,充分表明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突出的重要作用。而当前数字经济企业已成为我国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一些数字经济企业将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比如腾讯2021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3%,超过500亿元,相比2018年已翻倍;2021年新增研发项目超6000个,同比增长51%;过去三年研发投入超过1200亿元。腾讯近期发布的包括芯片研发在内的自主研发矩阵让人眼前一亮。

中国涌现出一批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企业,他们在人工智能、数字新基建等方面重点发力。如百度提出“ALL IN AI”,大力发展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京东持续加大对基础科学与底层技术的投入力度;阿里、腾讯等企业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国家工程,在西部地区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在过去较长时间里,数字经济企业侧重于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应用的普及完善,现在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长为助力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深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大有可为》)

材料二

2022年3月30日,代表全球制造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最高水平的“灯塔工厂”新一批名单公布,全球共13家入选,包括海尔郑州热水器互联工厂在内,中国独占6席。迄今为止,海尔已经摘得全球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行业“灯塔工厂”的四个“第一”。

海尔“灯塔工厂”依托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的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大规模定制,能够实现企业、用户、生态资源的共创共赢共享。在这座灯塔工厂,生产由“人找人”变为“物找物”:通过应用RFID(射频识别)和自动化技术,每个组件都有了专属身份码,只要扫一下,冰箱的外壳就自动找对应的内胆匹配,门体自动找对应的箱体匹配。用户定制海尔洗衣机,只需打开海尔智家APP,自行选择功能、款式和外观,下单即可。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直接收到用户订单,智能设备自动读取用户定制信息,进行定制化生产。

世界经济论坛指出:“海尔郑州工厂利用大数据、5G边缘计算和超宽带解决方案,与供应商、工厂和客户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在2020-2021年将订单响应速度提高了25%,生产效率提高了31%,产品质量提高了26%。”高精度、零缺陷的端到端智能制造,满足了用户对高端产品和服务的日益增长的要求。

(摘编自新华财经《从全球“灯塔工厂”四个“第一”,看海尔的数字经济探索》)

材料三

有数据表明,我国数字经济的增速已经放缓。我们国家容易被人“卡脖子”主要是在数字技术基础方面,比如芯片、基础软件等。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已经从2003年的87.7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1467亿元,年均增速高达87.37%,从投入规模来看增长很快,但投入强度仍然比较低。以2020年为例,基础研究经费仍只有当年GDP的0.14%,而全球主要创新国家的该项投入水平是在0.4%-0.7%。

企业已成为我国科研活动的绝对主体,但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这导致企业难以有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也无法更多地掌握关键技术和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更不利于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相关核心产业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同时也意味着出现了人才缺口。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陈煜波认为:“吸引和培养新阶段所需要的人才,是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中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

(摘编自新京报《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科技自主面临三块“短板”》)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一些数字经济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具有相当影响力,他们在人工智能、数字新基建等方面重点发力。
B.海尔“灯塔工厂”依托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追求实现企业、用户、生态资源的共创共赢共享。
C.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规模增长很快,但和全球主要创新国家该项投入的水平相比,投入强度偏低。
D.企业已成为我国科研活动的绝对主体,数字经济企业已成为我国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腾讯为代表的中国数字经济企业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正在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和研发项目,将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的第一核心竞争力。
B.最新一批的“灯塔工厂”,全球共13家,中国独占6家,这反映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态势喜人,中国的制造业已处于世界前列。
C.清华大学的陈煜波教授认为,中国要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中建立竞争优势,必须要吸引和培养数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D.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导致难以有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无法更多地掌握关键技术和进行技术创新活动。
6.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提高我国的数字经济竞争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2-05-1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心归去

韩少功

①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

②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③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

④我不想移民,好像是缺乏勇气也缺乏兴趣。C曾问我想不想留在法国,他的市长朋友可以办成这件事,他的父亲与法国总理也是好朋友。我说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

⑤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⑥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这哪里对呀?也许舒伯特在歌颂宫廷或爱情,但我相信所有雄浑的男声独唱都应该是献给故乡的。就像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即便是赛马曲与赶集调,那也是带泪的笑。

⑦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⑧我已来过法国三次,这个风雅富贵之邦,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我与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说笑、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⑨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说“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月夜”等,这表明“我”对故乡的情感已经融入到了生活和血脉中。
B.文章第②段和第⑧段都用到“付钱”一词,作者意在表明自己虽然多次到法国,但仍然是个外来者,没有归属感。
C.文章第⑥段运用排比句,从四个方面间接描写了故乡的贫瘠和脏乱,从反面抒写了“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D.作者先写在法国的游历和自己独特的感受,再抒写思乡之情,最后写对“故乡”的思考与感悟,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8.文中是怎样描写“我”身处法国的内心感受的?请结合文本简要作答。
9.作者对“人与故乡的关系”作了哪些深入思考?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仁宗庆历四年三月乙亥,诏天下州县立学。时范仲淹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校。宋祁等奏:“教不本于学校,士不察于乡里,则不能核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参考众说,择其便于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则学者修饬矣。先策论,则文词者留心于治乱矣;简程式,则闳博者得以驰骋矣;问大义,则执经者不专于记诵矣。”帝从之。至是乃诏曰:“今朕建学选才,以尊大夫之行;更制革敝,以尽学者之才。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夏四月壬子,判国子监王拱辰等言:“汉太学千八百室,生徒三万人。唐学舍亦千二百间,今取才养士之法盛矣,而国子监才二百楹,制度狭小,不足以容。”诏以锡庆院为太学,置内舍生二百人。五月壬申,帝至太学谒孔子。故事,止肃揖,帝特再拜。赐直讲孙复五品服。初海陵人胡瑗为湖州教授训人有法科条纤悉备具以身率先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视诸生如其子弟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从之游者常数百人。时方尚词赋,湖学独立经义治事斋,以敦实学。至是,兴太学,诏下湖州取其法,著为令式。瑗上书请兴武学,其略曰:“顷岁吴育已建议兴武学,但官非其人,不久而废。今国子监直讲内梅尧臣曾注《孙子》,大明深义。若使尧臣等兼莅武学,每日令讲《论语》,使知忠孝仁义之道;讲孙、吴,使知制胜御敌之术。选有智略者二三百人教习之,则一二十年之间必有成效。臣已撰成《武学规矩》一卷,进呈。”时议难之。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学校科举之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海陵人胡瑗为湖州/教授训人有法/科条纤悉备/具以身率先/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视诸生如其子弟/
B.初/海陵人胡瑗为湖州教授/训人有法/科条纤悉备具/以身率先/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视诸生如其子弟/
C.初/海陵人胡瑗为湖州/教授训人有法/科条纤悉备具/以身率先/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视诸生如其子弟/
D.初/海陵人胡瑗为湖州教授/训人有法/科条纤悉备/具以身率先/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视诸生如其子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乙亥,记录干支历的60个基本单位之一。干支历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文中“乙亥”“壬子”“壬申”均属于干支纪日。
B.声病,指诗文声律上的毛病。做诗讲求韵律,探讨声病,唐时以诗赋取士,常以此决定优劣取舍。
C.太学,中国古代设在地方的国立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始设于汉武帝元朔五年。
D.《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上奏办学事宜时,范仲淹主张恢复旧制,兴办学校;宋祁等人认为教育要立足于学校,文士要在乡里考察,才能查验名实。
B.宋仁宗下诏兴办学校,要求学者不要错过求学的时机,在校学习时间达到三百日才能参加秋试,教授由选派的官员或乡里有德的饱学之士充任。
C.胡瑗在湖州担任教授,深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湖州的学校设立经义治事斋,来促进实学。仁宗以湖州办学为全国范例,下令效法。
D.胡瑗上书建议兴武学,他认为吴育不堪此任,梅尧臣深明兵法大义,讲授《论语》《孙子》,可使学生既懂忠孝仁义之道,又懂制胜御敌之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朕建学选才,以尊大夫之行;更制革敝,以尽学者之才。
(2)帝至太学谒孔子。故事,止肃揖,帝特再拜。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云阳,县名,县治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韩绅,《全唐诗》注:“一作韩升卿。”韩愈的四叔名绅卿,与司空曙同时,曾在泾阳任县令,可能即为其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江海”“几度”,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写出了离别后相隔之遥,离别之久,相见之难。
B.颈联借“孤灯”“寒雨”“浮烟”“湿竹”等意象,既描写实景,又实写人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游浮不定。
C.尾联总写伤别,用一“恨”字,道尽明朝的离愁别恨。“惜”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D.这首惜别诗,先由上次离别说起,接着写此次相会,然后才写到叙谈和惜别,描写曲折,富有情致。
15.国学大师吴北江对本诗颔联的评价是“千古名句,能传久别初见之神”,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场面,寄寓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感染力。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儒家的社会结构中,亲属是一个主要的纲目,甚至可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模范。以亲属关系作结构的纲目,是同儒家以礼作社会活动的规模相配合的。礼,是       着相关各人自动地承认自己的地位,并不是法。法是社会加之于各人使他们遵守的轨道。自动的合作,必须养成于日常的共处习惯、熟悉、亲密。足球指导员一定明白球员的合作必须经过朝夕的练习。从这个意义上说,礼也很近于哈佛大学Mayo教授所谓social skill。直译是“社会技术”,意译是“洒扫应对”。用普遍社会学的名词来说:积极的和自动的合作需要高度的契洽。契洽是指行为前提的       ,充分的会意;(     )。换一句话说,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合作,不能是临时约定,而需要历史养成。在这方面说,亲属正是人和人的历史关系,家庭又正是养成亲密合作的场所。在家庭和亲属关系里,“社会技术”最易       ,以礼来规范生活的社会也最易实现。儒家想创造一个      的理想社会结构,中国原有的亲属组织也就成了这结构的底子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依赖       不谋而合       陶养       礼尚往来
B.依赖       不约而同       教养       礼尚往来
C.依据       不谋而合       教养       彬彬有礼
D.依据       不约而同       陶养       彬彬有礼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却需要各人的做法、想法都能心领神会,并要有长期的共处,相同的经验
B.这却需要各人的想法、做法都能心领神会,并要有相同的经验,长期的共处
C.这却需要有长期的共处,相同的经验,使各人的做法、想法都能心领神会
D.这却需要有相同的经验,长期的共处,使各人的想法、做法都能心领神会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动的合作,必须养成于日常共处的亲密、习惯、熟悉中
B.自动的合作,必须养成于亲密、习惯、熟悉的日常共处
C.自动的合作,必须养成于亲密、习惯、熟悉的日常共处中
D.自动的合作,必须养成于日常共处的亲密、习惯、熟悉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松柏树在严寒的冬天还能枝繁叶茂呢?这是因为松柏树有能够御寒的特质。松柏树原是寒带和高山生长的树木,因为,最终具备了强大的抗寒能力。松柏树的叶一般都呈针形、线形或鳞片形,由于叶片面积小,能锁住水分,因而水分不容易蒸发散失。同时,松柏树叶片内水分少,又含松脂,当气温降低时,可以很快地使细胞液浓度增大,增加糖分和脂肪以便防冻。所以,即使在冬季,松柏树也不会因缺水而干枯,保证了树木的生机永存。

其实,,每片树叶达到一定的年龄就要脱落,松柏树也不例外。它们的树叶也是要衰落的,只不过松柏树的叶子生命周期长,可生长3-5年,脱换时又是互相交替,,老叶才次第枯落,保持冬夏常青。

由于冬天气温低,叶内叶绿素的生成受到限制,能减弱叶内的光合作用,使树木的生理活动变得缓慢,这对于保证松柏树安全过冬是非常有利的。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概括松柏树在严寒的冬天还能枝繁叶茂的原因,不超过70字。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挫败留下的不全是伤悲,战争毁损的不只是家园,病毒戕害的不仅是健康……

对于困苦灾难,贝多芬说:“惟其痛苦,才有欢乐。”梁启超说:“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拜伦说:“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


对于困苦灾难,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4-60.65新闻、通讯、访谈非连续性文本
7-90.4韩少功  其他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赠友送别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94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句复位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0-210.65情境补写  概括要点表达题组
六、作文
220.4生活体验  人生感悟  引语式材料  逆境 自我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