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城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川 高一 期中 2022-05-25 5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教授治校的核心理念是民主决策,即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其目的是防止决策时少数人独裁专断。然而,教授治校并非易事,它不仅要克服诸多制度上的难题,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蔡元培所提倡的民主理念是教授治校的前提。就任北大校长后,蔡元培依循民主理念,努力消除北大管理中浓厚的官僚作风。据顾颉刚回忆,蔡校长到任后立即刊出一布告:此后学生对校长应用公函,不得再用呈文……学生对于学校改进有所建议时,他也就把这议案送登《日刊》,择其可行的立即督促职员实行。不仅如此,蔡元培在北大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使师生之间、教职员之间没有隔膜,没有等级差别。1920年的北大已呈现出这种民主气象。

第二,蔡元培的个性特质是教授治校制度顺利实施的保障。马叙伦在回忆中提到,教授治校的精神在于校长的无为而治。而在实际中,校长一方面要服从教授的集体决策,另一方面要对学校负有全部责任。因此,没有校长的清公雅量,难有教授治校制度的实施。时任教务长的顾孟余在回忆录中写道:先生长校数年,以政治环境关系,在校之时少而离校之时多。离校之时,校务之非但不陷停顿,且能依照计划以进行者,则以先生已树立评议会及各种委员会等之制度。此制度之精神,在以教授治理校务,用民治制度,决定政策,以分工方法,处理各种兴革事宜。然而非校长之清公雅量,则此制度不克成立,非师生绝对信赖校长,此制度不易推行也。

第三,教授治校的成败取决于教授群体。1917年初,蔡元培在与友人通信中写道:大约大学之所以不满人意者,一在学课之凌杂,二在风纪之败坏。救第一弊,在延聘纯粹之学问家,一面教授,一面与学生共同研究,以改造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救第二弊,在延聘学生之模范人物,以整饬学风。蔡元培就任后聘任的第一位教授就是文科学长陈独秀,此后一批学有专长的教授纷纷被聘入北大。其中周作人、胡适、章士钊、叶瀚、徐宝璜、辜鸿铭都具有国外留学背景,黄节是晚清国粹派的代表,吴梅对古典诗、文、词、曲有精深研究,叶瀚和张相文在民国前就曾翻译了日本学者横山又次郎的地质学方面的教科书。可见,此时受聘来北大任教的教授不乏学问大家

总之,蔡元培的民主理念和个性特质以及依靠学有专长的教授群体是北大教授治校制度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少数人独裁专断就必须实行以民主决策为核心理念的教授治校制度,否则,学校无法管理。
B.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后,聘任的教授有陈独秀等人,改变了北大“学课之凌杂”之弊的状况。
C.蔡元培会把学生建议议案送登《日刊》,并择其可行的立即要求实行。这是推行民主的最佳途径。
D.蔡元培到北大后,依循民主理念,彻底消除官僚作风,在北大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认为,北大实行教授治校是有一定条件的:蔡元培的民主理念、个性特质以及学有专长的教授群体。
B.文章分别引用顾颉刚和马叙伦等人的回忆,不仅使文章的内容真实、可信,而且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C.文章在论证中,以几乎均衡的篇幅分别从教授治校的前提、保障、成败关键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D.对于教授治校,文章先指出其核心理念,并因之提出观点,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提出解决办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蔡元培没有民主理念,当时的北大就不可能实行教授治校,因为民主理念是教授治校的前提。
B.如果没有蔡元培的清公雅量,教授治校制度就不能成立,因为有师生的绝对信赖,教授治校制度才易推行。
C.每个大学如果都延聘了纯粹之学问家,如陈独秀、辜鸿铭等,那么实行教授治校就能令人满意。
D.教授治校即使具备了不可或缺的条件,仍然要克服诸多制度上的难题。显然,当时的北大只是特例。
2022-05-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城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近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用户体验,强化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与互动需求,加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数字敦煌、数字故宫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故宫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法,呈现出既具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在新时期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摘编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冷战,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多数人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曾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就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贯穿生活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有删改)

材料三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下列对材料一的内容理解,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
B.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C.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D.在新时期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要有条件地借助数字技术。
5.下列关于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可见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可借助数字技术。
B.材料一论述了当前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C.材料二围绕着中国文化,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方与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论证方法丰富。
D.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者的异同,包含对二者的褒贬评价,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
6.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播与创新发展。
2022-05-2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城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石河子秋色

梁衡

①国庆节在石河子度过。假日无事,到街上去散步。虽近晚秋,秋阳却暖融融的,赛过春日。人皆以为边塞苦寒,其实这里与北京气候无异。连日预告,日最高气温都在二十三摄氏度。街上菊花开得正盛,金色与红色居多。花瓣一层一层,组成一个小团,茸茸的,算是一朵,又千朵万朵,织成一条条带状的花圃,绕着楼,沿着路,静静地闪耀着她们的光彩。还有许多的荷兰菊,叶小,状如铜钱,是专等天气凉时才开的。现在也正是她们的节日,一起簇拥着,仰起小脸笑着。蜜蜂和蝴蝶便专去吻她们的脸。

②花圃中心常有大片的美人蕉。一来新疆,我就奇怪,不论是花,是草,是瓜,是菜,同样一个品种,到这里就长得特别的大。那美人蕉有半人高,茎粗得像小树,叶子肥厚宽大,足有二尺长。她不是纤纤女子,该是属于丰满型的美人。花极红,红得像一团迎风的火。花瓣是鸭蛋形,又像一张少女羞红的脸。而衬着那花的宽厚的绿叶,使人想起小伙子结实的胸膛。这美人蕉,美得多情,美得健壮。这时,她们挺立在节日的街心拉着手,比着肩,像是要歌,要说,要掏出心中的喜悦。有一首歌里唱道:姑娘好像花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这正是她们的意境。

③石河子,是一块铺在黄沙上的绿绸。仅城东、城西两侧的护城林带就各有一百五十米宽。而城区又用树行画成极工整的棋盘格。格间有工厂、商店、楼房、剧院。在这些建筑间又都填满了绿色——那是成片的树林。红楼幢幢,青枝摇曳;明窗闪闪,绿叶婆娑。人们已分不清,这城到底是在树林中辟地盖的房,修的路,还是在房与路间又见缝插针栽的树。全城从市中心推开去,东西南北各纵横着十多条大路,路旁全有白杨与白蜡树遮护,杨树都是新疆毛白杨,树干粗而壮,树皮白而光,树冠紧束,枝向上,叶黑亮。一株一株,高高地挤成一堵接天的绿墙,一直远远地伸展开去,令人想起绵延的长城,有那气势与魄力。而在这堵岸立的绿墙下又是白蜡。这是一种较矮的树,它耐旱耐寒,个子不高,还不及白杨的一半,树冠也不那样紧束,圆散着,披拂着。最妙的是它的树叶,在秋日中泛着金黄,而又黄得不同深浅,微风一来就金光闪烁,炫人眼目。这样,白杨树与白蜡树便给这城中的每条路都镶上了双色的边,而且还分成高低两个层次。这个大棋盘上竟有这样精致的格子线。而那格子线的交叉处又都有一个挤满美人蕉与金菊的大花盘,算是一个棋子。

④我在石河子的街上走着,以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它,打量着这个棋盘式的花园城。这时,夕阳斜照着街旁的小树林,林中有三五只羊在捡食着落叶。放学的孩子背着书包绕树嬉戏。落日铺金,一片恬静。这里既有城市的气质,又有田园的姿色,美得完善。她完全是按照人们的意志描绘而成的一幅彩画。我想这彩画的第一笔,应是1950年7月28日画的。这天,刚进军新疆不久的王震将军带着部队策马来到这里。举目四野,荆棘丛生,芦苇茫茫,一条遍布卵石的河滩,穿过沙窝,在脚下蜿蜒而去。将军马鞭一指:我们就在这里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世。三十多年过去了,这座城现在已出落得这般秀气。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勤劳的祖先不知为后世留下了多少祖业。他们在万里丛山间垒砖为城,在千里平原上挖土成河。现在我们这一代,继往开来,又用绿树与鲜花在皑皑雪山下与千里戈壁滩上打扮出了一座城,要将她传给子孙。他们将在这里享用无数个金色的秋季。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说石河子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苦寒之地,点明了作者对石河子秋日的整体感受——赛过春日。
B.第②段,作者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出美人蕉红艳、肥美、高大的形态,惹人喜爱。
C.作者饱览石河子的秋景,既生动地描写了菊花、美人蕉、树木等自然景观,也对石河子的城市景象进行了描写。
D.文章结尾处饱含深情,既有对石河子早期勤劳的建设者们的赞美,又有对我们这一代人的肯定。
8.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
9.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秋天”,但其秋意并不相同。请加以评析。
2022-05-2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城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骥,字尚德,束鹿人。长身伟干,便骑射,刚毅有胆,晓畅戎略。中永乐四年进士。为兵科给事中。使山西,奏免盐池逋课二十余万,寻迁山西按察司副使。宣德初,擢兵部右侍郎,代顾佐署都察院。久之,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侍郎柴车、徐晞、都御史曹翼相继经理边务,未能制。二年五月命骥往,许便宜行事。骥疾驱至军,大会诸将,问往时追敌鱼儿海子,先退败军者谁。佥曰都指挥安敬。骥先承密旨戮敬,遂缚敬斩辕门,并宣敕责都督蒋贵。诸将皆股栗。骥乃大阅将士,分兵画地,使各自防御,边境肃然。阅军甘、凉,汰三之一。定更番法,兵得休息,而转输亦省。俄阿台复入寇。帝以任礼为平羌将军,蒋贵、赵安为副,骥督军。三年春,偕诸将出塞,以贵为前锋,而自与任礼帅大军后继,与贵约曰:不捷,无相见也。贵击敌石城,敌走兀鲁乃。贵帅轻骑二千五百人出镇夷,间道兼行,三日夜及之。擒左丞脱罗,斩首三百余,获金银印各一,驼马兵甲千计。骥与礼自梧桐林至亦集乃,擒枢密、同知、佥院十五人,万户二人,降其部落,穷进至黑泉。而赵安等出昌宁,至刁力沟,亦擒右丞、达鲁花赤三十人。分道夹击,转战千余里,朵儿只伯远遁。久之,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骥与谋。赏稍后,上章自讼,言:臣子祥入南城,为诸将所挤,堕地几死。今论功不及,疑有蔽之者。帝乃官祥指挥佥事,而命骥仍兵部尚书,理部事,加号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光禄大夫,余如故。数月请老,又三年乃卒,年八十三。赠靖远侯,谥忠毅。

(选自《明史·王骥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
B.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
C.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
D.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一般称科举时代通过殿试录取的人,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B.辕门,既可指古代帝王巡狩、田猎止宿出入处之门,又可指军营的营门。
C.请老,古代官吏向君王请求退休养老的婉辞,与致仕、致政、告老相同。
D.永乐,即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有君主发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骥文武兼备,受到皇帝器重。他善于骑马射箭,有胆有识,通晓军事谋略,永乐年间考中进士,皇帝常委以重任,他也不负重托。
B.王骥历练老成,处事长于应变。他斩杀安敬,既调查实际情况,又有事先拿到的皇帝诛杀安敬的密旨;同时他根据军队需要制定了可行的法规。
C.王骥善于用兵,驱敌辗转千里。他指挥军队攻打敌人,兵分三路,蒋贵担任前锋,任礼率领大军殿后,赵安兵出昌宁,分道夹击敌军,取得胜利。
D.王骥累著功绩,请功不避其亲。他安定边境,追杀敌人,立下功劳;英宗复位后论功行赏,给他的赏赐稍微延迟,他就上奏为他的儿子争得赏赐。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山西,奏免盐池逋课二十余万,寻迁山西按察司副使。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022-05-1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城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别房太尉墓

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注]①房太尉即房琯,玄宗幸蜀时拜相,为人比较正直。至德二载(757),为肃宗所贬。杜甫曾毅然上疏力谏,结果得罪肃宗,几遭刑戮。②谢傅:指晋代谢安。他在面对苻坚率百万大军征讨时,还在与谢玄下围棋,从容击退了敌兵。③徐君:典出《说苑》:春秋时吴季札聘晋,路过徐国,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死,遂解剑挂在坟树上而去。意即早已心许。
14.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题目中“别”交代了事件,而“房太尉墓”交代了地点。整体上看交代出此诗的目的是致哀亡友。
B.诗人虽然公事在身,行色匆匆,但还是驻马暂留,来到孤坟前哀悼亡友,可见两人之间情谊深厚。
C.诗人在房太尉坟前洒下许多伤悼之泪,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房太尉坟前如此凄凉,令人心伤;二是诗人与房太尉感情深厚,凭吊时内心极为哀痛。
D.诗人哭墓之哀,似乎使天上的云也不忍离去。云层压得很低,还下起了细雨,仿佛上天也和诗人一样悲伤。
15.诗歌的尾联是运用什么手法来抒发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2020-04-28更新 | 260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