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鄂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湖北 高一 期末 2022-07-10 8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现代,应该如何看待儒学?这里涉及情感认同和理性分析之间的关系。对于传统儒学,一方面,应该有必要的情感认同,对儒学要有充分的敬意和尊重;另一方面,需要有理性分析的态度,对儒学可能具有的理论限度,予以充分的认识和把握。如果仅仅强调理性的分析,缺乏情感认同,则儒学容易被视为认知的对象,其价值内涵难以得到充分肯定;相反,如果单纯注重情感认同而忽视理性分析,则可能走向传统的卫道的立场,对儒学的限度曲意回护。总之,既要避免对儒学缺乏情感认同而走向简单否定,又要避免单一的卫道意识。

今天发展儒学,需要立足现实,注重时代的变迁。从时代的历史变迁看,人类社会已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文明之间的冲突、国际关系的争端所给出的中国回应。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儒学可以提供多重思想资源。如儒家从二程到王阳明,都肯定仁者以万物为一体万物一体涉及两个方面,即人和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从万物一体的观念出发,便应当尊重自然,避免对自然过度掠夺,由此走向人与物的统一。同样,基于以上观念,应当注重人与人关系的协调,建立和谐的社会共同体。孟子提出仁民爱物,已概要地阐明了以上二重关系:仁民也就是以仁道的原则对待他人,爱物则要求进一步将这一原则引入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领域。这种观念对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从更形而上的层面看,儒家所具有的对天下的情怀,蕴含着意义的关切。心学提出意之所在便是物,体现了对人作为主体与物理世界如何联系的独特理解:对人来说,世界所具有的意义,离不开人自身对世界的观照和作用,其中内含意义的关切。这种关切对于理解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能够提供具体而深厚的资源。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人机合一的形态开始逐渐显露,在可见的未来,这方面无疑将有进一步的发展。基于一定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形成的人机合一中的,与传统意义上的人已经不同了,是人工化的,从人禽之辨人机之辨,涉及如何理解人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深度思考,有助于延续推进儒家关于何为人的讨论。这一事实表明,时代的演进既对进一步发展儒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又提供了思考这些问题的具体前提。关注儒学的现代发展,不能忽略以上历史背景。

(摘编自杨国荣《推动儒学创新发展》)

材料二:

儒家思想能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思想资源。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万物与吾一体。将自然与人提到同等高度,不视自然为人类予取予求之物,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自然,这种自然,这种思想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儒家传统的仁爱思想,也并不只是对同类的仁爱,这个概念能够推及整个自然界。对整个自然抱有仁爱之心,不破坏环境,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可以从思想上根本性地断绝生态破坏的源头,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儒学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主流政治思想,它所内蕴的精神力量将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并使之更适合当代中国,为中国未来的道路指明方向。仁政思想是孟子将孔子的思想从道德层面上扩展到整个社会政治生活当中所得出的。礼,原本是用于维护封建社会阶级统治的工具,在当今社会可以引申为秩序,一个社会在秩序的约束下会发展得更好。为政以德,则可以对依法治国进行补充,将法律所疏忽、不便约束的地方以道德约束起来,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民本思想从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儒家的继承和发展使它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它倡导以人为本,重视百姓、民众,在提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代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当今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形成。传统儒家民本思想包括了民贵君轻、民为邦本、民水君舟三个层面。当今社会下,这三个层面应当解释为注重以人为本,解释为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这种对儒家传统思想的重新定义对我国往后的政治建设有重要意义。

儒家思想着重于对道德问题的讨论,其中有不可取的地方,也有可取的地方。将儒家道德价值进行甄别,提倡改造后的家道德价值,有助于快速重建社会道德体系。也有助于改善当今社会人们精神空虚的状况,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儒家义利观首先肯定了人皆有物质需求,追求利益是人的本性驱使,是合理的;同时也提出人的物质生活并不等于人的全部生活,人的社会生活除了根本上的经济性外,还有道德性。道德与利益并重,但也要做到以道德约束利益,崇尚道德,因此儒学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所产生的道德问题有良好的约束作用。

总而言之,儒学思想的复兴是时代所需,也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立足于中国社会实践需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思想源泉。

(摘编自张翥《浅析当代儒学思想的复兴及时代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人类社会已发生的多方面变化,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儒学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资源。
B.“万物一体”涉及人和物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孟子则另辟蹊径,提出了“仁民爱物”思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C.心学的观点体现了世界所具有的意义与人自身对世界的观照和作用有关;意义的关切有助于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D.儒家传统的“仁爱”思想能够推及整个自然界。对整个自然界抱有仁爱之心,可以从思想上断绝生态破坏的源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人机合一”的形态开始显露并进一步发展。
B.基于一定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形成的“人机合一”中的“人”是指人工化的“人”。
C.原本用于维护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礼一直以来就是秩序,社会的发展需要秩序。
D.儒家的继承和发展让民本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中心。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心学“意之所在便是物”观点的一项是(     
A.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D.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5.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们应该如何推动儒学在当下的发展。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造景计划

孙道荣

乡干部黄四和一个拎着大皮包的男人走进村里时,全村的狗都狂吠起来。黄四对皮包男说,别怕,会叫的狗都是虚张声势。黄四和皮包男径直来到了村委会,村干部早就等候在那儿了。黄四指着皮包男对村主任说,这位就是我为你们从市里请来的专家,他将为咱们村打造旅游生态村提供宝贵的意见。村干部激动地鼓掌。听了村主任的介绍后,皮包男说,我们去村里看看吧,找找可开发的亮点。

这是一个普通的村庄,没古迹,也没名胜,只有村后的一座小山包,长满了树,郁郁葱葱。

皮包男里里外外绕了几圈后,指着小山包说,唯有这个小山包,可以打造成一处风景。村干部愣了,这么一个普通的小山包,怎么看也不算风景。村主任说,要不,我们就在小山包上,再多栽些树,这样会显得更生机勃勃些。

皮包男摇摇头说,不,恰恰相反,我要你们把山上的树都砍了。

把树都砍了,那不成了秃山?

皮包男说,我刚刚看了下,山顶上有一棵大树,只留下那棵树。皮包男拿出一张纸,画了一个弧形,又在弧形的顶端画了一棵树,然后,对村干部解释说,我们在对面造一个观景台,看到的风景将是这样的:弧形的秃山,只有山顶傲立着一棵大树。景点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望乡树。这个景,一定会火。村干部和村民们激动而热烈地鼓掌。

很快,山包上的树都被砍光了,只留下了山顶上那棵大树。对面的观景台也很快造起来了,站在观景台上,往这边跳望,光秃秃的弧形山坡上,一棵如伞状的大树,突兀而孤独地傲立着。山坡下,是村庄。尤其当夕阳西下,村里飘起袅袅炊烟,山顶的大树在风中摇曳着枝冠,此情此景,真的如诗似画,让人陶醉。果然,周末就有城里人开着车来观景了。特别是山顶上那棵唯一的大树孤独而桀骜的身影,让人为之惊叹、沉醉。望乡树,多有诗意的景点啊!但游客仍然十分有限,皮包男和黄四再次来到了小村。

皮包男指着光秃秃的山坡说,看来仅有一棵望乡树还不足以吸引更多的城里游客。为了让小村更有特色,他强烈建议,把山上的树桩全部挖出来,然后,在山坡上整出一块一块弯弯曲曲的梯田来,灌上水,春天开黄灿灿的油菜花,夏天种绿油油的水稻,秋天栽上菊花,冬天覆盖上白雪,四季景不同,这样,从观景台看过去,孤独的望乡树下,层层梯田如画,配上小村的袅袅炊烟,那就真正成了如梦如幻的田园风光了。

说干就干,在乡干部黄四的指挥下,村民们老少出动,挖桩的挖桩,平地的平地,挑水的挑水,栽苗的栽苗,不出个月,光秃秃的山坡就又换成梯田环绕,水光闪烁,绿色星星点点的样子了。

乡干部黄四慷慨激昂地说,等将来参观的人多了,我们就在村口建一个游客中心,收门票,到那时,游客如织,你们就忙着数钱吧。村民们半信半疑地期待着美好的那一天。

不过,还没等游客中心开工,雨季来了。大雨连续下了半个月。雨水裹挟着泥沙,冲毁了山坡上的梯田。最不幸的是,那棵孤独的望乡树,在一场大风中,轰然倒下了。大雨还在天天下,没有停歇的样子。

乡干部们冒雨来到了村庄,乡干部黄四亦在其中。在查勘了灾情后,乡干部发出紧急撤离的命令,因为长时间的雨水冲刷,已经将毫无遮拦的山坡浸透,随时有山体滑坡的危险。

就在村民们极不情愿地撤离村庄的当天夜里,山坡轰然坍塌,规模巨大的泥石流,将半坡上的村庄,夷为平地。村庄没了。望乡树没了。梯田没了。景没了。所幸村民们都提前撤离,被临时安置在附近的村庄。

雨季总算过去了。在村民安置大会上,村民们个个垂头丧气,而乡干部黄四却很开心。黄四通报了上级精神,村庄原址已不适合重建,全体村民将统一按照拆迁标准进行安置,由皮包男的公司全资赞助。人们这才注意到,皮包男什么时候也来了。呀,我们上当了。”“我们真傻!……人们议论纷纷,但已没有办法。

几天之后,十几辆推土机、打桩机轰隆隆开进了原来的村庄。已坍塌无影的山坡后,隐约可见不远处城市的边缘。

(摘编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写“全村的狗都狂吠起来”是以狗的反应衬托乡干部黄四和拎着大皮包的男人的形象,暗示他们别有用心。
B.规划观景台时,人们充满信任,怀揣盼望,以为皮包男的设想能打造旅游生态村,村干部、村民都“激动而热烈地鼓掌”。
C.挖树造梯田时,人们已经发现了乡干部黄四和皮包男的真实意图,所谓的“田园风光”不过是打着“生态村”的招牌谋求私利。
D.村民们很快砍光了山包上的树,在山包对面造了观景台,不出一个月又将光秃秃的山坡改造成梯田等行为,都表现出村民们勤劳的一面。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皮包男先是建议村民把山上的树都砍了,后来又强烈建议把山上的树桩都挖出来,为后文山坡坍塌埋下了伏笔。
B.小说中“乡干部黄四慷慨激昂地说,等将来……数钱吧”一句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黄四用小利诱惑大家的虚伪丑态。
C.文中画横线的四个短句,每个句子单独成句,强调每一项“没了”都是终结,从侧面反映自然破坏后不可再生的遗憾。
D.“造景计划”是全文的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人造景观“望乡树”的遭遇,也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8.这篇小说在构思上具有欲抑先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9.请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意蕴。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元年春,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阵乐》。上曰:联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封德彝曰:陛下以神武平海内,岂文德之足比。上曰: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随其时。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德彝顿首谢。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御史大夫杜淹奏:诸司文案,恐有稽失,请令御史就司检校。上以问封德彝,对曰: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淹默然。上问淹:何故不复论执?对曰:天下之务,当尽至公,善则从之。德彝所言,真得大体,臣诚心服,不敢遂非。上悦,曰:公等各能如是,联复何忧。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 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九·贞观君臣论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日/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
B.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国家/联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
C.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
D.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日/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所用年号,计23年。年号由汉文帝首创。
B.海内,泛指全国;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C.郎中,官名,唐时各部都设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侍郎之下的官员。
D.流,流放,即将已定刑的人押解到荒僻或远离乡土的地方,对其惩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大宴群臣,让人演奏《秦王破阵乐》,当封德彝夸赞他以神武平定天下岂是文德能比时,能清醒地意识到文才武功应各随其时。
B.唐太宗因候选官假冒资历和门荫,就发布敕令让其自首,否则处死;戴胄犯颜劝谏,他先是发怒,后听了戴胄的解说,唐太宗对此表示认可。
C.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贤德之才,封德彝很久没有举荐一人,后来回复说没有奇才,太宗告诉他,用人如用器物,要各取所长。
D.御史大夫杜淹认为,部门公文滞留丢失的情况,御史有责任检举揭发;而封德彝却认为,各部门应该主动请求,让御史到各部门检查核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2)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
14.面对大理少卿胡演的困惑,唐太宗是如何回答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阳送客

李白

斗酒勿为薄,寸心贵不忘。

坐惜故人去,偏令游子伤。

离颜怨芳草,春思结垂杨。

挥手再三别,临歧空断肠。

【注】①此诗为开元28年春诗人游南阳(今河南南阳)所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斗酒”本薄,偏说“勿为薄”,可见其意不在饮酒而重在送别故人。
B.“寸心”,指微小的心意。此句意为微小的心意贵在不忘,表达友谊之珍贵。
C.颔联“坐惜”一词表达了诗人身在客地,而故人又即将离去的不舍和哀伤。
D.“挥手”句运用动作描写言分别时难舍难分,“临歧”句写友人已抵达目的地。
16.有人赞“颈联最妙”,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