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 高三 开学考试 2022-09-06 14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______浩然之气。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的青少年为了给自身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应当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

爱读书必须读好书,做到______,从名篇佳作中汲取养分。好书是适合自己的书,能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知识结构,提供恰如其分的知识养分,让学习______。对于青少年而言,如何挑选好书是一门学问,需要练就一双慧眼,避免浪费光阴。

读书是青少年的必备功课。做好这门功课不仅要有明确目标,还需要掌握有效方法,做到善读书。其一,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读书不能浅尝辄止,要遵循学习规律,做到______。其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是一个不断思考、提升认知的过程,要坚持阅读与思考相结合,通过动脑将书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其三,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学到的知识最终要运用于实践,要坚持阅读和实践相统一,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书本所学用于解决问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修养          开卷有益          驾轻就熟          循序渐进
B.涵养          开卷有益          事半功倍          循序渐进
C.涵养          手不释卷          事半功倍          按部就班
D.修养          手不释卷          驾轻就熟          按部就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多次使用引用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每每提及牧草,许多人都会想到壮阔的北方草原。其实,,也生长在南方。与一岁一枯荣的北方牧草相比,(             

种植牧草,。经济方面,牧草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发展草食家畜能有效减少粮食消耗,藏粮于地,藏粮于草,增加肉奶供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方面,牧草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能发挥固沙护土、改良土壤、净化水源等作用。

在南方,牧草产业囿于种植面积等因素发展较为缓慢。因此,要种植高质量的饲料牧草,。我们通过引种选育、杂交育种、太空育种等多种手段,培育优良热带牧草新品种。种质资源是选育热带牧草新品种的基础,如今,我们相继建立了农业农村部热带牧草种质资源圃、国家热带牧草资源保存中期(备份)库,已累计收集热带牧草种质资源1.5万多份。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南方牧草虽然生长周期长、四季皆青翠,但种植规模小、分布零散。
B.虽然南方牧草种植规模小、分布零散,但生长周期长、四季皆青翠。
C.虽然南方牧草生长周期长、分布零散,但种植规模小、四季皆青翠。
D.南方牧草虽然种植规模小、分布零散,但生长周期长、四季皆青翠。
5.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龚氏世耕谷升之里,至春所公,始读书为儒。公名大器,为诸生时,即拓落有大度,人稀见其喜愠之色。家酷贫,舌耕犹不给,环堵萧然。公于于然,略无几微侘傺。性舒缓,善诙谐,虽至绝粮断炊,犹晏然笑语。其发奇中,令人绝倒。或横逆之来,人大不堪者,公受之怡然,旋即忘之,不复省忆也。

为诸生,屡试皆高第,而连踬场屋。凡应试者,多先榜归。公独徐徐候榜出,阅罢,徐徐看新孝廉赴宴,买贤书数册,然后束装。失意者或藏匿避人,公独与得意人无异。岁以为常。至四十余,始举于乡。赴公车,同事者以年老慢易之,曰:“公即当谒《广文选》,迁一老别驾足矣,何得同我辈上春官乎!”公笑而谢之。如此者数四,竟笑而谢之,无忤也。然公即以明年成进士,授刑部主事。嗣后佐广西、江西、浙江、南直隶藩臬,为河南布政使。皆平易近民,所之号为“龚佛”。

公不为苛清矫激之行,又素俭,所得禄入,自营产业之外,分给族人。居家时闻政有不便民者,公即入告邑长令,语甚激切。长令素重其人,悉听之。

公以藩长致政归,年七十余矣。每至四节之会,簪袍烂然,人以此荣之。公能诗,与诸子诸孙唱和,推为南平社长。一日,公之子偕予兄及诸甥游石洲,以公老,难于往来,弗约。已至洲方共饮酒拾石子俄见雪浪中有舠迅疾而下中有一老翁踞胡床指麾江山旁若无人互相猜疑逼视之则公也舟已近,公于舟中大呼曰:“何为遂弃老子耶!”登洲,即于洲上舞拳数道,以示勇。诸人皆大笑极欢,至深夜乃归。各分韵记游,公归,诗已成,即于灯下作蝇头细字书之。明日黎明,遣使持诗遍示诸人。俱以游倦晏起,不得一字,皆大笑

(节选自明代袁中道《龚春所公传》,有删改)


【注】①连踬场屋:科考接连受挫。②别驾:官职名。③春官:礼部,上春官指上礼部考试。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已至洲/方共饮酒/拾石子/俄见雪浪中有舠迅疾而下/中有一老翁踞胡床/指麾江山/旁若无人/互相猜疑/逼视之/则公也/
B.已至洲/方共饮酒/拾石子/俄见雪浪中有舠迅疾/而下中有一老翁/踞胡床指麾江山/旁若无人/互相猜疑/逼视之/则公也/
C.已至洲/方共饮酒/拾石子/俄见雪浪中有舠/迅疾而下/中有一老翁踞胡床/指麾江山/旁若无人/互相猜疑逼视/之则公也/
D.已至洲/方共饮酒/拾石子/俄见雪浪中有舠迅疾/而下中有一老翁/踞胡床指麾江山/旁若无人/互相猜疑逼视/之则公也/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侘傺,失意的样子,在本文中的意思与屈原《离骚》“忳郁邑余侘傺兮”一句中“侘傺”同义。
B.公车,汉代官署名,后也代指考中举人或入京请愿、上书言事,和现代的“公车”含义不同。
C.慢易,意为怠慢、轻忽。这里的“慢”与李密《陈情表》中“责臣逋慢”的“慢”含义相同。
D.致政,指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意同致仕。文中指春所公解除政务职责,卸任退休。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所公先世以务农为生,到他这一代才开始读书,最终通过科举进入官场。
B.春所公年轻时家境贫寒,即使教书授徒,生活也还是难以为继,家徒四壁。
C.春所公平易近民,听说有不利于民生的政令,便向官府告发邑长令,言辞激烈。
D.春所公虽已年过七旬却仍然童心未泯,和晚辈同嬉同游,诗词唱和,其乐融融。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此者数四,竟笑而谢之,无忤也。
(2)明日黎明,遣使持诗遍示诸人。俱以游倦晏起,不得一字,皆大笑。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三代所宝莫如因,因则无敌。禹通三江五湖,注之东海,因水之力也。舜三徙成国,而尧授之禅位,因人之心也。汤、武以千乘制夏、商,因民之欲也。武王使人候殷,反报岐周曰:“殷其乱矣。”武王曰:“其乱焉至?”对曰:“谗慝胜良。”武王曰:“尚未也。”又往,反报曰:“其乱甚矣。”武王曰:“焉至?”对曰:“百姓不敢诽怨矣。”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武王至鲔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胶鬲曰:“曷至?”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高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高之死也。”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至殷,因战,大克之。此武王之义也。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适令武王不耕而获。武王入殷,闻殷有长者。武王往见之,而问殷之所以亡。殷长者对曰:“王欲知之,则请以日中为期。”武王与周公旦明日早要期,则弗得也。武王怪之,周公曰:“吾已知之矣。此君子也。取不能其主,有以其恶告王,不忍为也。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已以此告王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贵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B.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C.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D.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禅位,古代君王将首领之位禅让给贤人。文本中提到的尧、舜、禹依次禅让,传为佳话,体现了上古中国的民主制度。
B.千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诸侯国小的称“千乘”,大的称“万乘”。
C.西伯,爵位,周代的爵位依次分为公、伯、侯、子、男五等,均世袭。西伯一般指周文王姬昌,文中指的是周武王。
D.甲子,干支之一,顺序为第一个。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文中“甲子”用来计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王运筹帷幄,善于利用敌方弱点,看准殷商混乱的时机,举兵伐纣,获得成功。
B.武王重诺守信,告诉胶鬲到达殷都郊外的日子后,不顾劝阻,日夜兼程,准时到达。
C.武王礼贤下士,虚心向长者询问殷商亡国的原因;长者在约定的时间内告诉了他。
D.作者认为禹、舜、汤、武等先贤的成功,与他们善于凭借外物、因势行事等分不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
②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
2022-09-0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雎至秦,王庭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秦王跪而进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

“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蔆水,无以铒其口,膝行蒲伏,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霸。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暗惑,无与昭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
B.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
C.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
D.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
1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跽是双膝着地,把上身挺直,与《鸿门宴》中“按剑而跽”的“跽”皆表示警备。
B.太师,周朝设置,为辅弼天子之官,与太傅、太保合称三公,太师是其中最尊者。
C.骨肉比喻至亲,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的“骨肉”含义相同。
D.五帝是传说中的五位帝王,常与三皇并称,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雎在游说秦昭王时,一开始对秦昭王的问题避而不答,成功勾起了秦昭王对其所献谋略的好奇心。
B.范雎指出,只要自己的主张得以施行,能帮助秦昭王治理好国家,即使遭受再多的磨难也心甘情愿。
C.伍子胥逃出昭关,昼伏夜出,甚至在吴市乞食为生,但他最后振兴了吴国,辅佐吴王阖闾成为霸主。
D.范雎认为如果秦昭王受到太后、奸臣、保傅的蒙蔽,那么会造成自身孤立危险甚至国家灭亡的结局。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
(2)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2022-09-0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始皇出巡时的威仪让刘邦感叹“大丈夫当如是也”,而《过秦论》中写始皇的威严带给少数民族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只有一个人独自生活、没有依靠的内心孤寂。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谏太宗十思疏》中与《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阿房宫赋》中运用反问强烈谴责强秦疯狂掠夺又大肆挥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教室需要张贴正面鼓励大家在学习上只要坚持钻研不放弃,终将克服苦难的标语,《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非常合适。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孔子认为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小相,那么就没有人能做大相了。
(8)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月亮虽然有圆有缺,但月亮还是月亮。
(9)屈原在《离骚》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22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8周年纪念日。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赞颂他同学少年时的远大志向,可以用《屈原列传》“____________”来形容这位伟大领袖的光辉形象。
(1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一句写君子的天赋秉性与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螃蟹虽有脚和钳,但“用心躁”,所以只能寄身在别的动物的巢穴中。
2022-09-03更新 | 3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四、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夏的学生问子张关于交往、交友的问题。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讲的?”学生回答;“子夏说‘可交的就交往,不可交的就拒绝’。”子张说:“跟我听到的不一样:君子尊重贤人,也接纳普通人,嘉许好人而同情能力不足的人。”

子夏厚道老实,孔子以慎交而诲之,诚其泛交而受骗;子张好胜偏激,孔子以泛交而诲之,制其偏狂之弊。

交友是生命很重要的一课,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呢?弘志中学学生会计划组织一场关于中学生交友的辩论会,拟从上述材料中提取论题。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交友思考,选择子夏或子张一方的立场,拟写一个论题,以一辩的身份,撰写一篇辩论稿,为自己的观点立论,并反驳对方的观点。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试卷题型(共 7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2
文言文阅读
3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0.65一般词语  修辞手法  变换句式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4-50.65情境补写  连贯选择+表达
二、文言文阅读
6-90.65史传文
10-130.65《吕氏春秋》  史传文
14-170.65刘向(约前77-前6)  《新序》(《战国策》整理)  史传文
三、名篇名句默写
18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四、作文
190.4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