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宁夏银川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宁夏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11-18 11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沿线星罗棋布地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前代或当朝的名胜古迹,这些古迹既包括了以秦汉长安宫殿群为代表的政治性遗迹,也包含了以骊山、华山、陇山、玉门关等为代表的自然及军事遗迹,同时还含有以莫高窟等为代表的颇具宗教文化性质的遗迹。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各类遗存多依据行政区划进行孤立、散点、分段式研究,缺乏将其置放于统一的文化视域中予以综合、全局性观照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它们的存在价值。

丝路沿线的各类古迹遗存作为文化存在的活化石,是内涵相对稳固,且与书面表达(抄本、刻本)相联系,并左右行走其上之文人文学创作的重要书写对象和载体。新文化地理学认为,现实世界的文化并不完全依靠对其物理特征的记录来呈现。不仅如此,事实上,相关的文学创作更多的还借助对各类遗迹的描写再现主体心中的世界,通过对某处古迹的辨认,借助想象和记忆,进行精神领域的场景复原。丝绸之路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快车道和高速通道,既具有向外的辐射力,也具有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丝路沿线看似分散的诸多人文遗存,最终却因这条通道的存在而内在地具有了各种联系。因此,研究这一时期特定地理位置的具体人文遗存,首先需要将其置放于丝路文化交流的语境下予以处理,并力求呈现其动态的意义而非静态的孤立存在,力求将微观局部研究统摄于宏观视野之中,突破传统的研究模式,使丝绸之路不仅呈现出政治、商贸、文化交流快车道的面貌,也展现出其文学创作和交流之高速通道的特征。

具体而言,隋唐时期丝路沿线人文遗存与文人活动、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的关系研究,可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唐至北宋丝路沿线的各类遗存古迹对文人活动、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的影响。从共时性角度看,又可将此线路切分为三个单元。首先,关中古迹群对文人活动与文学创作的影响。关中古迹众多,宫殿巨丽,与赋之精神相合,如韩休《驾幸华清宫赋》、李白《明堂赋》、杜牧《阿房宫赋》等。这些赋作所书写的宫殿群的历史记忆或现实观照均属唐人的盛世文学书写范畴,包举天地之心,并烛见时代礼治精神。其次,河西走廊人文遗存的文学写作。“陇头”是河西走廊上最具影响的文学意象,“陇头诗”成为唐诗中的重要题材,也成为中国文学中征人、游子思乡恋家的精神寄托。唐代文学对此地遗存的描写,还多“以汉喻唐”,体现唐人豪迈进取的精神和文人疆土意识的拓展。最后,西城古迹群对文人活动与文学创作也有重要影响。西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元。丝绸之路在天山南北两麓共分三条道路向西通行,也因此形成了西域文学创作的绿洲化,体现出交通路线的分异与文学创作和传播的差异。

而另一方面,文学文本又具有主观性,表达出文本作者所理解的地方意义。英国学者迈克·克朗认为,文学作品不能被视为对地方的简单描述,我们可借助文学作品了解人们想象中的地方,人们透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可以读出作者对某一特定空间地域之地方性的理解。基于此点可知,唐代文人创作受到丝路沿线人文遗存的潜在影响和制约时,千万个行走其地的文学家也以作品或行动影响着丝绸之路的文学内涵。首先,再现地方典型的景观。如轮台这一地名,汉“轮台”位于天山之南,而唐时治所则位于天山之北,汉唐轮台县治的巨大差异和唐代前后期统治区域的伸缩,使“轮台”在唐代文学的前后期创作中成为一个悲喜俱存的地理符号和文学意象。其次,文学写作重构丝路遗失的地方文化。楼兰是汉代丝路上的一个邦国,后为黄沙所掩,但唐人却通过反复吟咏书写“楼兰”,最终借助想象与回忆,建构起诗文中的“楼兰”意象,展现出对汉代国力强盛、英雄辈出的崇拜,体现出唐人强烈的功名意识、进取精神和对战争的态度与评价,使之在唐代获得了文学新生。

总体而言,丝路沿线的文化遗存与文学书写存在着互涵关系。文化遗存内涵左右着隋唐文学的西域书写,而与此同时,此种书写,由于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故在一定程度上又对西域相关文化遗存之内涵的丰富与层累有推动之功。

(摘编自王伟《丝路人文遗存与唐代文学的西域书写》)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路沿线名胜古迹众多,种类多样,涉及自然、政治、历史、宗教等领域,对文化研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B.如果将丝路古迹放在统一的文化视域中予以综合、全局性观照,可能会挖掘到它们更多的文学意义、文化价值。
C.新文化地理学认为,现实世界的文化强调要对各类古迹之物理特征进行记录和呈现,从而真实地还原书写对象。
D.特殊的地理位置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丝路的存在使得看似分散的诸多人文遗存内在地具有了各种联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丝路沿线的古迹遗存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隋唐时期丝路沿线人文遗存与文人活动、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B.本文从古迹遗存的研究现状谈起,侧重从古迹影响和文学文本主观性两个方面阐释研究的意义和方向。
C.在阐述各类遗存古迹对文人活动、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的影响时,从共时性角度,将此古迹线路切分为关中、河西走廊、西域三个单元。
D.本文论证技巧丰富多样,通过引用、举例、假设等论证手法,使得论述说理深入浅出,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相应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迈克•克朗认为,我们可以借助文学作品了解到作家对地方的客观描述。
B.唐人豪迈进取的精神和文人疆土意识的拓展形成了西域文学创作的绿洲化。
C.诗文中“楼兰”意象被反复吟诵,说明文学创作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D.丝路沿线的文化遗存与文学书写存在着互涵关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第一次在世界湾区圈露面的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既有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也有强劲的高科技产业作为支撑。2017年,广东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相关从业人员名列全国第一。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已经积攒了一定的经济发展能量。据统计,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9市加港澳2区)以不到全国0.6%的土地和不到5%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13%的经济总量。与同类世界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占地面积超过旧金山、纽约和东京湾区面积的总和;港口吞吐量是以上三个世界级湾区总和的5倍,位居世界第一;同时其人口年龄的结构也相对较轻,劳动力人口比重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动力强劲等优势。此外,从产业发展来看,香港的金融贸易、深圳的高科技、东莞的制造业,粤港澳大湾区的每一地域可谓分工明确,联系紧密,内部均衡,使之成为世界著名湾区应是水到渠成。

(摘编自刘晓琰、樊海旭《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优势》)

材料二:

我国的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比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湾区的发展情况,研究国际湾区发展历程及经验,或可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从纽约湾区经济历史的演进来看,由于毗邻港口并占据了有利的区位优势,湾区经济的开端往往越源于港口经济,但随着其经济内涵不断丰富,经济领域不断扩张,之后会经历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这三个不同阶段。纽约湾区经济的不断成熟,与合理的行政规划、明确的产业分工、开放的贸易格局等分不开。


图1     纽约湾区的发展演进路径

年代

演进路径

19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

单级城市,以港兴市基于港口发展商业贸易和加工制造业;美国制造业中心

20世纪20年代~20世纪末

城市群,资本之城以纽约为核心城市,形成卫星城环绕的都市圈;全球金融中心

21世纪至今

世界级湾区,创新崛起跨国金融机构集中地;依附著名大学构建产学研创新机制


图2     纽约湾区核心城市纽约的经济增幅(1980年至今)

图3     四大湾区高等教育竞争力排行
TOP10TOP50TOP100TOP200TOP500TOP1000TOP1468
大学数量大学数量大学数量大学数量大学数量大学数量大学数量
纽约湾区

5

13

15

20

42

64

70

粤港澳大湾区

0

0

2

6

10

18

20

东京湾区

0

1

1

1

5

15

34

旧金山湾区

1

3

7

7

9

9

10

总计

6

17

25

34

66

106

134

(摘编自林勇、沈玲娣等《纽约湾区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启示》)

材料三:

逆全球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带来巨大冲击,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四大湾区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新变化、新趋势。国外三大湾区都加大了对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端产业的研发力度,个别领域甚至出现新的争夺战。旧金山湾区与东京湾区发展紧盯科技前沿,将计算机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力争在“工业4.0”时代的未来产业领域中把握更多的发展先机。在纽约湾区,除了继续保持金融领域的绝对优势以外,创意产业和科技创新产业迅猛发展。

国外三大湾区的研发机构和企业大都全球布局,供应链遍及世界各地。受疫情影响,产业链、供应链一度阻断。各国纷纷鼓励制造业回归本土,争相就近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国外三大湾区经济发展正从“全球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向“区域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转变。

(摘编自刘佳骏《全球四大湾区:特色鲜明各放异彩》)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纽约湾区从19世纪初开始就依托港口发展商业贸易和加工制造业,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实现了经济升级和产业分工。
B.纽约湾区在经济发展历史上分为以港兴市、资本之城和创新崛起三个时期,由美国制造业中心最终发展成科技创新中心。
C.纽约湾区与其核心城市纽约在发展演进路径上并不完全一致,现阶段经济增幅较低的纽约正处于自1980年以来的发展强盛期。
D.纽约湾区的高等教育竞争力处于优势地位,这为纽约湾区能够依附众多的著名大学构建产学研创新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粤港澳大湾区在占地面积、港口吞吐量、人口动力等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着超越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等世界级湾区的潜力。
B.由于粤港澳大湾区把科技发展作为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以及高科技产业的支撑,广东省加大了对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
C.相较于其他三大湾区,旧金山湾区入选TOP1468的大学只有10所,数量最少,只有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半,可知其整体经济实力不强。
D.逆全球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业已重塑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原本相对稳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6.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发展上怎样才能进一步大放异彩?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三概括说明。
2022-11-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瓣饭     

迟子建

我正出神地蹲在灶坑前看火,灶房的门响了,爸爸回来了。他一进来就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你妈还没回来?

回来了,又走了。我说,找你去了。

爸爸皱了皱眉头,突然盯着那顶高高的纸帽子问我们:你妈妈今天又游街去了?

去了。姐姐说。

游街时没人打她吧?

没人打她。她戴着高帽子走,好事的人跟着看看而已。姐姐说。

爸爸略感欣慰地哦了一声,嘱咐我们先吃饭,然后自己转身又出门寻妈妈去了。

他出门一会儿,妈妈便无声无息地回来了。她进来没有和弟弟说话,也没有搭理我。径直进了里屋。我跟了过去。她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泪眼朦胧。她说:知道爸爸上哪儿找我去了?他上梁老五家!

你是不是碰到梁老五的老婆了?她骂了你?姐姐问。

是啊,我路过梁老五家,正赶上他老婆出来泼水。她一见我就骂:‘你一个特务还想养汉养到我家门口!’然后故意把水泼到我脚下。

妈妈说完,像个受到伤害的小女孩一样,嘤嘤哭个不休。

姐姐说:妈,你别生爸的气。爸去他家找你,肯定以为你去那里找他去了……

那梁老五的老婆凭什么那样污蔑我?妈妈一梗脖子,天真地问。

我说:就是因为你比她长得好看,她看着眼气。

妈妈含泪笑了。她笑得很好看。

姐姐不失时机地告诉她,爸爸很惦念她,向我们打听她上午游街时受没受委屈。这个苏修特务听到这番话后,眼睛里就泛出温柔亮色了。她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嘟嚷一句:这么晚了,他别是因为上老梁家遭了白眼,想不开了,我得出去找他。

妈妈一转身消失在夜色中。我坐在灶坑前,灶膛的火微微熏炙着我,使人昏昏欲睡。正在似睡非睡之时,院子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爸爸推门而入了!

你妈妈还没回来?!

我看不清他的脸,只听见他焦急的声音。

回来了,又找你去了。我有气无力地说。

她怎么不知道在家等我?爸爸抱怨道。

那你怎么不知道在家等她?我反问。

她是个女人,我不放心她天黑时一个人在外面,我不去找她行么!爸爸跟我喊道。

那她怕你不当校长去当装卸工想不开了,她在家能坐得住凳子么?我抢白爸爸。

姐姐简短地把妈妈遭梁老五老婆羞辱的事告诉了爸爸,爸爸更加着急了,他说:我得赶快去找她,她哭完了出去,别再出点什么事。

爸爸像旋风一样来去匆匆。那夜伸着一条长舌头,把他又卷入黑暗之中了。

钟摆左摇一下,右摇一下,时间就让它给这么不经意地摇走了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弟弟开始伏在饭桌一角打盹,我和姐姐有些提心吊胆了,爸爸妈妈是否真的去死了?他们是不是抛下我们不管了?

我们一旦把事情往坏处想了,就魂不守舍了。这样思来想去,便觉得他们已经死了,于是此起彼伏地哭着,把夜都给哭深了。

突然院子里响起脚步声,我们三个人几乎同时奔向门口,爸爸妈妈回来了!

他们进了屋里,一身夜露的气息。爸爸和颜悦色地提着手电筒,妈妈娇羞地抱着一束花,那花紫白红黄都有,有的朵大,有的朵小,有的盛开着,有的则还打着骨朵,还有一些已经快凋谢了。爸妈都是爱花的人,我们家的窗台上除了冬天,似乎从来都少不了花儿的影子。在爱花的问题上,爸爸更像个女人,极具怜惜之情。他清晨起来的惯常动作是,先奔到窗台去闻闻野花的香气。他从粮库回来骑自行车走山路的时候,只要天气好,又碰到了姹紫嫣红的野花,他总要停下车子采上一束。所以他回家的时候,车把上常常别着一束花。镇子里的一些人见了会啐口痰说:臭老九就爱瞎浪漫!

妈妈抱着那束花经过饭桌的时候,许多花瓣就落进了粥盆里。那苞米面粥是金黄色的,它被那红的黄的粉的白的花瓣一点缀,美艳得就像瓷盘里的一幅风景油画。

我赶紧去灶房当我的司火女神。柴火已经灭了,我又重新点燃,把那份落着花瓣的饭给重新热了。

当我端着粥盆回到里屋时,正赶上妈妈把那束花往一个大罐子里插,她一摇晃,好家伙,又有一批花瓣落在饭上,这盆粥真是香气蓬勃了。

妈妈把花插好,将它摆在八仙桌中央。深夜全家团聚在桌子旁,吃起了花瓣饭。谁也没舍得把那些花瓣挑出来扔了,我们把它们吃了。那是我们家吃的最晚的一顿饭,也是最美最美的一顿饭。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妈妈回来后由哭到笑到“温柔亮色”等细腻表情的变化,表明孩子们的乖巧懂事,为美好的结局作下铺垫。
B.小说极力渲染爸妈爱花,尤其将爸爸爱花的具体情节呈现出来,这表现了父亲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困难的乐观态度。
C.小说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着笔,通过描写一家人的遭遇,主要反映了对文革的批判,使文章厚重深沉。
D.“温情书写”是迟子建小说的重要特征,本小说也不例外,字里行间弥漫的温情让读者读后为之感动且回味不已。
8.小说为什么拟题为“花瓣饭”,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9.小说在叙事上有什么特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太史屠黍见晋之乱、晋公之骄而无德义也,以其图法归周。周威公见而问焉,曰:天下之国孰先亡?对曰:晋先亡。威公问其故,对曰:在晋也,不敢直言,示晋公以天妖,日月星辰之行多以不当,曰:‘是何能为?’又示以人事多不义,百姓皆郁怨,曰:‘是何能伤?’又示以邻国不服,贤良不举,曰:‘是何能害?’如是,是不知所以亡也。故臣曰晋先亡也。居三年,晋果亡。威公又见屠黍而问焉,曰:孰次之?对曰:中山次之。威公问其故,对曰: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淫昏康乐,歌谣悲,其主不知恶,此亡国之风也。臣故曰中山次之。居二年,中山果亡。威公又见屠黍而问焉,曰:孰次之?屠黍不对。威公固问焉,对曰:君次之。威公乃惧。求国之长者,得义莳、田邑而之,得史驎、赵骈以为谏臣,去苛令三十九物,以告屠黍。对曰:其尚终君之身乎!曰:臣闻之:国之兴也,天遗之贤人与极言之士;国之亡也,天遗之乱人与善谀之士。威公薨,肂【注】,九月不得葬,周乃分为二。故有道者之言也,不可不重也。

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为不善亦然。白圭之中山,中山之王欲留之,白圭固辞,乘舆而去。又之齐,齐王欲留之仕,又辞而去。人问其故,曰:之二国者皆将亡。所学有五尽。何谓五尽? 曰:莫之必,则尽矣;莫之誉,则名尽矣;莫之爱,则亲尽矣;行者无粮、居者无食,则财尽矣;不能用人、又不能自用,则功尽矣。国有此五者,无幸必亡。中山、齐皆当此。若使中山之王与齐王闻五尽而更之,则必不亡矣。其患不闻虽闻之又不信然则人主之务在乎善听而已矣夫五割而与赵悉起而距军乎济上未有益也是弃其所以存,而造其所以亡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先识览》)


注:肂(sì):棺柩暂葬路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患不闻/虽闻之又不信然/则人主之务在乎/善听而已矣/夫五割而与赵/悉起而距军乎济上/未有益也/
B.其患不闻/虽闻之又不信然/则人主之务/在乎善听而已矣/夫五割而与/赵悉起而距军乎济上/未有益也/
C.其患不闻/虽闻之又不信/然则人主之务在乎/善听而已矣/夫五割而与/赵悉起而距军乎济上/未有益也/
D.其患不闻/虽闻之又不信/然则人主之务/在乎善听而已矣/夫五割而与赵/悉起而距军乎济上/未有益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比在晋也”和“比得软脚病”(《祭十二郎文》)中的“比”字含义相同。
B.“歌谣好悲,其主不知恶”和“敏而好学”(《论语》)中的“好”字含义相同。
C.“而礼之”和“设九宾礼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礼”字含义不同。
D.“则信尽矣”和“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中的“信”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屠黍认为天下诸侯中,晋国先灭亡是因为晋君不能听取臣子的劝谏,就是听到天象运行不符合规律、人事处理不符合道义造成百姓怨恨的信息也不以为然。
B.周威公礼贤下士,多次询问屠黍关于国家的事情,认为屠黍是有道之人,便听从他的建议去访求国中德高望重的人才,并废除了国家中很多苛刻的法令等。
C.白圭到中山国、齐国时,中山国和齐国的君主都挽留他,但他都坚决离开,原因是他认为这两个国家都出现了五种不好现象,国家必定灭亡。
D.文章列举相关的事例,是证明有道者由于忠言不被采纳,预见国家必然灭亡而先离去,其目的在于从反面论证君主求贤、知贤、任贤的重要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国之兴也,天遗之贤人与极言之士;国之亡也,天遗之乱人与善谀之士。
(2)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2022-11-1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