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贵州省毕节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贵州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01-04 21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所谓建筑风格,或建筑的时代的、地方的或民族的形式,就是建筑的整个表现。它不只是雕饰的问题,更基本的还是平面部署和结构方法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互相牵制着的。所以寻找民族形式的途径,要从基本的平面部署和结构方法上去寻找。而平面部署及结构方法之产生则是由当时彼地的社会情形之下的生活需要和技术决定的。

历史上民族形式的形成都不是有意创造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演变形成的。其原因就是当时的艺术创造差不多都是不自觉的,一切都在不自觉中形成。

但是自从19世纪以来,因为史学和考古学之发达,以及民族自觉性之提高,环境逼迫着建筑师们不能如以往的“不识不知”地运用他所学得的知识,唯一的方法是去创造。在19世纪中,考古学的知识引诱着建筑师自觉地去仿古或集古;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极端主义的建筑师却否定了一切传统。每一个建筑师在设计的时候,都在自觉地创造他自己的形式,这是以往所没有的现象。个人自由主义使近代的建筑成为无纪律的表现。每一座建筑物本身可能是一项很好的创作,但是事实上建筑物是不能脱离环境而独善其身的,结果,使得每一个城市成为一个千奇百怪的假古董摊,成了一个建筑奇装跳舞会。请看近来英美建筑中的优秀作品,都是在高高的山崖上,葱幽的密林中,或是无人的沙漠上。这充分表明了个人自由主义的建筑之失败,它经不起城市环境的考验,只好逃避现实,脱离群众,单独地去寻找自己的世外桃源。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土地制度,使资本家将地皮切成小方块,一块一块地出卖,唯一的目的在利润,使得整个城市成为一张百衲被,没有秩序,没有纪律。

在平面的部署上,我们有特殊的民族传统。中国的房屋由极南至极北,由极东到极西,都是由许多座建筑物四面围绕着一个院子而部署起来的。它的起源无疑是因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形成之后,它就影响到生活的习惯,成为一个传统。陈占祥先生分析中国建筑的部署,他说,每一所宅子是一座小城,每一个城市是一所大宅子。因为每一所宅子都是多数单座建筑配合组成的,四周绕以墙垣,是一个小规模的城市,而一个城市也是用同一原则组成的。这种平面部署就是我们基本民族形式之一的重要成分。它是否仍适合于今日生活的需求?今日生活的需求可否用这个传统部署予以合理适当的解决?这是我们所要知道的。

中国建筑结构之最基本特点在使用构架法。中国建筑系统之所以能适用于南北极端不同之气候就是因为这种结构法所给予它在墙壁门窗分配比例上以几乎无限制的灵活运用的自由。它影响到中国建筑的平面部署。现代科学所产生的R.C.及钢架建筑的特征就是这个特征。但这所用材料不同,中国旧的是木料,新的是R.C.及钢架,在这方面,我们怎样将我们的旧有特征用新的材料表现出来?这种新的材料,和现代生活的需要,将影响到我们新建筑的层数和外表。

新旧之间有基本相同之点,但在施工技术上又有极大的距离。我们将如何运用和利用这个基本相同之点,以产生我民族形式的骨干?我们应该找到自己恰到好处的标准。

(摘编自梁思成《建筑的民族形式》,本文是作者1950年1月的讲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建筑风格,就是建筑的整个表现,它不是建筑修饰的问题,而是平面部署和结构方法的问题。
B.历史上民族的艺术创造几乎都是在不自觉中进行的,民族形式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
C.中国建筑的平面部署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起源于生活需要,然后对生活习惯产生影响,最终成为传统。
D.构架法让中国建筑系统能适应南北不同的气候,所以构架法在墙壁门窗分配方面拥有完全的灵活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建筑风格”的组成问题,由此引出对建筑的“民族形式”的认识,概念间逻辑关系清晰,因果关系符合事理。
B.文章第三段重点论述了近代城市建筑“没有秩序,没有纪律”的主要原因:建筑师在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形式;资本家为利益分割出卖地皮。
C.文章第四段引用陈占祥先生的分析,阐述了我国建筑在平面部署上的特点,论证了“在平面的部署上,我们有特殊的民族传统”的观点。
D.文章最后一段论述中国建筑结构最基本的特点,运用对比论证,分析传统的木料与新的R.C.及钢架的异同,并指出了新旧融合的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建筑师不顾建筑物的周边环境而创造自己的形式,会让城市的建筑风格各异,无法统一。
B.作者认为,英美一些在高高的山崖上等地方的优秀建筑,如果放在城市中,就是个人自由主义的建筑的胜利。
C.作者对我国建筑的传统特征的特点和优势持肯定的态度,并对传统民族形式如何适合现代生活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D.在建筑的构架法上,作者希望在中国建筑传统构架法和现代先进技术材料之间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点。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有其科学内涵,既要遵循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又要从中国国情农情出发,突出中国特色,坚持中国道路。

一要把握“大国小农”特征。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农业生产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体形态。目前,通过土地流转经营30亩以上的农户仅占全国农户总数的5%,其他均属于世界银行划定的“小农”范畴。这种小农户将会长期存在。将小农生产有效引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走“大国小农”国情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二要把握基本制度特征。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探索,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这一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坚持并不断丰富完善。三要把握发展阶段特征。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特别是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低,国际竞争力较弱,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任重而道远。深刻把握基本国情特征,我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摘编自魏后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及其世界意义》

材料二: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过程的结果。一方面,农村生产力决定农村生产关系、农村上层建筑。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在农业生产建设的前提下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到21世纪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将“生产发展”摆在开头,再到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将“产业兴旺”置于首位,都凸显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农村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完善与否,会影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当农村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农村现代化就会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反之,将会阻碍农业现代化进程。要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破除不合理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束缚。推进农村现代化,就是将农业现代化的单一力量充实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双重力量,汇集成乡村长效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看,党的十九大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水到渠成的。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逐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摘编自蒋永穆《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

材料三: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彼此依存,互为支撑。如果将工业化看作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过程,则农业现代化本身就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但如果将工业化狭义理解为发展制造业,就容易将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彼此分割而难以同步推进。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系列重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工业与农业部门之间的要素循环、商品交换更加顺畅、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支撑、有效协同的局面加快形成。

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非农产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是一个普遍性的趋向。如果就此认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甚至认为城镇化会消灭农业农村,又或农业农村将越来越不重要,就难免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元谬误。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即便城镇化率超过70%,我国仍会有大量农民留在农村,从事农业,这决定城镇化建设不能以荒芜的乡村、萎缩的农业为代价,推进农业现代化也不能通过简单地限制城镇化发展来实现,二者应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主要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完成农业现代化后才进入信息化阶段的,而我国农业现代化在加快推进阶段就迎来信息化大发展,这为其赶上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提供了重要动能。从实践看,当前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千百年来我国传统农耕场景。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农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推动了农业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促进了农产品供需精准匹配。甚至在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方面,信息技术也展现出积极作用。反过来,农业发展也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了广阔应用场景,包括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涂圣伟《在同步发展中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我国所秉持的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科学内涵是不但要遵循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突出中国特色,坚持中国道路。
B.只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才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现在提倡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与过去单提的“农业现代化”不同,是更高的阶段。
C.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三农”工作中起决定作用,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新时代所提出的相关农村战略,无不凸显了这一点。
D.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这些使得我国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支撑,有效协同的局面加快形成。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目前,通过土地流转经营30亩以上的农户仅占全国农户总数的5%。
B.破除不合理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束缚才能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能实现乡村的振兴。
C.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彼此依存,互为支撑;工业化是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过程,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D.三则材料都谈到了农业现代化问题,材料一谈农业现代化中国特色,材料二谈农业现代化重要性,材料三谈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6.如何扎实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沈念

①我们去往的是天鹅最钟情的七星湖,在东洞庭湖西南角。

②从市区出发,走省道、乡镇公路、通村公路,一百余公里,路从开阔到狭窄,从平坦到颠簸,途中要花三个小时。挤在我身旁的一老一少,都是东洞庭湖保护区的“老将”。年轻的姓余,皮肤黝黑,左脸颊有一道颜色更深的疤槽。他是保护区下设七星湖管理站的站长,后来一介绍才知竟然是“80后”,疤槽是巡护途中丛摩托车上摔倒所致。问他这条路线一年要跑多少个来回和此地鸟的多少、观鸟要领……他只言片语,不无乏味。

③倒是“元老级”的老张话多,愿意满足我的好奇——护鸟的艰苦、打击毒鸟者的艰辛、湿地环境不为人力所能改变的艰难……

④老张回忆他那些残缺的经历,在狭小的讲述空间里缠绕成一团沉重的情绪。老张说起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有专业的猎捕队,县里会收购鸟羽出口,后来有了禁令,有了湿地保护工作人员巡查监护。但那些冬天困守在湖滩不上岸的渔民,会放呋喃丹毒鸟;那些冬闲无所事事的湖区周边农民,会偷偷扛着猎枪、土铳、高压气枪恶作剧般打几只鸟打打牙祭;还有一种网眼细密的捕鱼工具迷魂阵,被隐秘地安插在鱼虾洄游的必经之地,只进不出,伤害极大;有些废弃的网埋在水中,日子久了,水退之后,常常又缠住觅食的鸟,有翅也飞不起来;城里郊外的餐馆明中暗里兜售野味,满足人们的口欲,有暴利可图,就有了毒鸟的团伙犯罪。而更久远之前,老张说祖父辈遇到湖上自然死亡的大雁、野鸭,都会捡起来挖个土坑填埋,随手折段柳枝插在坑头上。他这辈子最恨打鸟、毒鸟的人,前些年一桩恶性打鸟案,触目惊心,现场遍地白羽,像刚下过的鹅毛大雪,鸟睁开的眼睛就如同雪地上踩出的黑洞洞的脚印。

⑤“不是我们没管事,是湖太大了,总有管不到的地方和时候。”老张说东道西,记忆碎片像一只只漂流瓶顺水流远。

⑥采桑湖是我们的必经之地,也是这片湿地保护的核心区,从十月、十一月至次年的三四月间,随着枯水期的到来,湖底袒露,湿地天成,恰好成为北方候鸟的最佳迁徙越冬地。住在这里的家户并不多,这几年集中迁到了镇上或安置小区里,剩下的老房子都是一个个的院子,有些勤快的主人用砍下的粗细匀称的树枝扎成一圈树篱。夜晚打上霜的树篱,在薄雾飞散的晨光里,发出白珊瑚色的光,给村庄添了些冷清。再过些时间,太阳出来后,树篱上挂满晶亮的水珠,田野也湿漉漉的。我多次来到这里,和那些渔民、志愿者、观鸟者擦肩而过。湖岸扭着身体消失在视线尽头,运气好的话,肉眼越过阳光弥漫的雾障,就能看到鸟飞翔或降落的身影。

⑦湖洲外滩浮动着一片沉甸甸的银灰,偶尔太阳挣出云层,银灰里又掺进些金黄、古铜和锈红。天地间的灰白变得更浓稠,冬天的湖面瘦得更狭窄、遥远。有的路面落满了枯叶,车轮碾过,发出碎裂的声音。

⑧水天一色的远方,候鸟并非想象中那般密集。流线型的体廓,飞羽和尾羽组合成的飞翔利器,鸟十分享受它的飞行特权,也使得它为人所喜爱。一群豆雁星点般洒落,在轻快掠起的飞行中,发出闪烁的微光。偶有形单影只的头上一撮凤凰般艳丽色彩毛羽的凤头鷉、琵琶形长嘴的白琵鹭在近处的湖滩优雅踱步。几只针尾鸭夹着如箭镞般翘起的“拖枪”尾巴,混迹于一群肥大的罗纹鸭中。黑色的椋鸟群,像个紧攥的拳头,在惊马奔逃般的甩身中,给天空镶上流动的黑边,又总有几只掉队的同伴,沮丧地看着高高飞走的队伍。还有几只麻灰色羽翼的苍鹭,弓着颈,好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地在浅水里站成一尊雕像,直到游过来鱼虾、泥鳅,才会将细长的尖喙刺过去。在本地人眼中,这是一种懒惰的鸟,渔民给它取个绰号叫“长脖老等”。

⑨我的背包里有一本便携版的《中国鸟类图鉴》,虽然比不上《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丰富,但一千二百种鸟的图片已足够查对洞庭湖上能看到的候鸟。插图中的各种水禽鸟类,色彩丰富且纤细入微,如见实物。

⑩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卵生,候鸟的一切生存之道都在这些特征下展开。毫无疑问,所有迁徙的候鸟都是富有冒险精神的勇士。每年世界上有几十亿只候鸟在秋季离开繁殖地迁往更为适宜的栖息地,而人类的目光很早就关注到候鸟的迁徙。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动物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秋分以后一些鸟类由寒冷的国家飞向邻近或更远的温暖地区。我国秦汉时期也有文字记载,《吕氏春秋》曰:“孟春之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我还清楚记得的是,我那位知识渊博的中学语文老师从鸟类学家的词典中翻找出三个名词板书在黑板上——候鸟、留鸟、迷鸟。

“候鸟是最具责任感的父母,它们要保证繁殖育雏期是在最有利的季节环境里发生的。”

“恋家的留鸟不懂飞往他乡的乐趣,是故乡的忠实守候者。”

“迷鸟随遇而安且忘记故乡,它的经历足以写出一部风雨颠沛的长诗。”

忘记故乡,不也同时拥有了另一个故乡吗?

(选自《大湖消息》,有改动)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像刚下过的鹅毛大雪”“如同雪地上踩出的黑洞洞的脚印”这两个兼具夸张意味的比喻,突出恶性打鸟案的触目惊心,语含悲愤之情。
B.第⑥段写采桑湖的地理特点、居民现状、周围风景以及“我”多次到此的经历,看似闲笔,其实不闲,旨在反映生态治理还有待加强。
C.第⑦段写湖洲外滩、路面的自然环境,抓住云气、阳光、落叶等意象特点,从视听结合角度刻画,凸显冬季洞庭湖静谧、茫远的意境。
D.第⑧段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手法描写候鸟各异的形态,动静相衬,点面结合,生动形象,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湖上候鸟安栖景象的喜爱。
8.文章末尾引用中学语文老师对“候鸟、留鸟、迷鸟”的解说有什么作用?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9.本文选自沈念散文集《大湖消息》。有评论家指出,《大湖消息》给当下的生态文学带来某种新形态,是一种自然元素、文化元素、社会现实元素的融通;还有评论家指出,《大湖消息》不是与世隔绝的,是一种入世的写作。请以本文《鸟》为例,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
2023-01-0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汗明见春申君,候问三月,而后得见。谈卒,春申君大说之。汗明欲复谈,春申君曰:“已知先生,先生大息矣。”汗明憱焉曰:“明愿有问于君而恐固。不审君之圣,孰与尧也?”春申君曰:“先生过矣,臣何足以当!”汗明曰:“然则君料臣孰与舜?”春申君曰:“先生即舜也。”汗明曰:“不然。臣请为君终言之。君之贤实不如尧,臣之能不及舜。夫以贤舜事圣尧,三年而后乃相知也。今君一时而知臣,是君圣于尧而臣贤于舜也。”春申君曰:“善。”召门吏为汗明先生著客籍,五日一见。虞卿谓春申君曰:“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今楚王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也。为主君虑封者,莫如远楚。泰孝公封商君,孝公死,而后不免杀之。秦惠王封冉子,惠王死,而后王夺之。公孙鞅,功臣也;冉子,亲姻也,然而不免夺死者,封近故也。太公望封于齐,邵公奭封于燕,为其远王室矣。今燕之罪大而赵怒深,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赵,践乱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君曰:“所道攻燕,非齐则魏。魏、齐新怨楚,楚虽欲攻燕,将何道哉?”对曰:“请令魏王可。”君曰:“何如?”对曰:“臣请到魏,而使所以信之。”乃谓魏王曰:“夫楚亦强大矣,天下无敌,乃且攻燕。”魏王曰:“乡也,子云天下无敌;今也,子云乃且攻燕者,何也?”对曰:“今为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越赵、魏而斗兵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非楚之任而楚为之,是敝楚也。楚是强魏也,其于王孰便也?”

(选自《战国策·楚策四》,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为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越赵、魏而斗兵/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
B.今为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越赵、魏而斗兵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
C.今为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越赵、魏而斗兵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
D.今为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越赵、魏而斗兵/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仆,谦辞,古时男子用来自称。古人还常用愚、鄙等词表示自谦。
B.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后常与“舜”并称来泛指圣人。
C.“然则君料臣孰与舜”与“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孰与”含义相同。
D.“敝楚是强魏也”与“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敝”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汗明认为春申君为人圣明,在短时间的交流中就能够了解自己,于是他把春申君比作尧一样的圣人,并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春申君的门客。
B.春申君认为攻打燕国不易,前往燕国要途经齐国或者魏国,而齐魏两国又刚与楚国结怨,虞卿认为可从魏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C.虞卿懂得站在魏王的立场分析问题,他在与魏王的对答中表明楚国攻打燕国对魏国有利,有利于让魏王允许楚国途经魏国。
D.《战国策》中所记录的外交辞令既形象生动,又说理充分,本文中虞卿所展现的外交辞令就很好地体现了《战国策》的这些语言特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汗明见春申君,候问三月,而后得见。谈卒,春申君大说之。
(2)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赵,践乱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
2022-12-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岁暮贫甚戏书

陆游

阿堵元知不受呼,忍贫闭户亦良图。

曲身得火才微直,槁面持杯只暂朱。

食案阑干堆苜蓿,褐衣颠倒著天吴

谁知未减粗豪在,落笔犹能赋两都


[注]①阿堵:《世说新语》载,王夷甫因雅癖而从不言“钱”,而称之为“阿堵物”。②苜蓿:草本植物。③天吴:传说中的水神,古代衣服上经常绣刻其像。杜甫有诗“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④赋两都:东汉文学家班固著有《两都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标题内涵丰富:“岁暮”表示时间,“贫甚”点出所写内容,“戏书”表明态度。
B.首联说诗人自己知道钱财是没办法呼叫来的,闭门不出、忍受贫寒,倒也不失为良策。
C.颔联上句写诗人冻得发抖,烤火而身体蜷缩;下句写诗人酒后脸上才出现一点微红。
D.颈联写衣食,因为贫穷只能以苜蓿为食,而衣衫因为破旧颠倒了绣在其中的水神图案。
15.诗的尾联两句有何含意?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态?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2-12-27更新 | 259次组卷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典诗词常写到杜鹃鸟鸣声悲切,如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一句,李白《蜀道难》中“______”一句。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写出了自己怀念故友和物是人非之感。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外物的永恒反衬人生的短暂。
2023-01-0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钱义荣是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农业农村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1987年他从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吉乡镇做农技员,从此扎根乡村,服务三农”30余年。1997年,溪龙乡决定发展安吉白茶产业。然而,因当时整体收入水平低,白叶1种植成本高,技术要求高,失败概率高,村民们顾虑重重,种植意愿不强。作为乡农业农村办公室的负责人,自己不种谁敢种?钱义荣站了出来。从茶苗试种到万亩茶园,溪龙乡茶产业发展并非。一次,茶因大面积暴发虫害,出现大量黑刺粉虱,大家都焦头烂额,急得团团转。正常年份一亩安吉白茶最少能产鲜叶50公斤,而当时有农户40亩茶园只采了35公斤鲜叶,拿到市场上还。凭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钱义荣判断此次虫害的暴发与滥用农药化肥有关。这一判断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后来给出的结论。安吉白茶打开市场后,钱义荣又开始谋划茶产业后半篇文章他推动抱团发展,牵头成立由规模茶企组成的安吉白茶茶产茶商会;他倡导安吉白茶溯源认证,牵头完成全乡10053889块共计19510亩规模茶园的电子茶园证确权工作,大幅提升安吉白茶附加值。

作为专家组成员,钱义荣多次奔赴捐赠地义务蹲点、帮扶指导,现场解决技术难题。湖南古丈县翁草村党支部书记石流堂说,这两年在钱义荣实地指导和视频教学下,不仅村民学到了规范化种植技术,还摸索出了茶旅融合,收入也逐渐提高。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9.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分别使用了反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分别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稍稍了解一下港珠澳大桥的与众不同:首先是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在海洋上建过如此长的大桥;整个工程最大的建造难点是中间有段6.7公里长的潜入海底深处的隧道,以及连接主体桥梁与这海底隧道的深海之中的两个人工岛。

,是为了不破坏伶仃洋的海洋生态、不影响珠江口的海上航运及不改变香港飞机场的空中航运路线。造桥的第一大难点是,有了人工岛才能把海底隧道联结成海底通途。然而大海之上的人工岛到底如何建?

在海上竖起一排18层楼高的大钢圆筒,每一个大钢圆筒高50米、直径22米,重达550吨,然后将它们排列成珍珠项链形状的两个大圈子,由此实现快速筑岛——敢想敢为的中国工程师如此设计。

?大且不说,质量要求绝对世界一流,还须确保120年的使用寿命。最后找到了上海振华重工,由该公司进行制造。然而振华也是头一回遇到如此大活:用什么办法将厚达1.6厘米、高50米、宽70米的巨型钢板焊接起来,这也着实难为了大家振华还是有招,全部20年以上经验的焊接工匠齐上阵,一个又一个大圆筒竖了起来。“120个,太壮观啦!”“振华人乐滋滋地讲起这一幕。

20.下列句子中的“大家”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大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赵孟頫(赵体),合称“楷书四大家”。
B.饶宗颐先生是海内外景仰的汉学泰斗,其治学广博深湛,横无际涯,是敦煌学者大家。
C.从民间到官方,互帮互助,携手抗疫,让大家在这个特殊时期感受到几多温暖和阳光。
D.《人民日报》《大家手笔》专栏发表一篇名为《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专家文章。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718日,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旅启动仪式在京举办。来自40个国家的58位文化和旅游外交官共同出席。本次活动将持续至2022年年底,各位驻华外交官将走进云南、湖南、河北、甘肃、青海、新疆、广西、海南等8个省区,感悟中华传统文化,感知时代中国,收获发现之旅”“友好之旅

作为一名高中生,请你给驻华外交官们写一封信,结合某省文化和旅游资源,帮助他们感悟中华传统文化,感知时代中国,令他们更有收获。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6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4-60.65时评非连续性文本
7-90.4记叙性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4陆游(1125-1207)  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修辞手法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20-210.65情境补写  词义选择+表达
六、作文
220.4任务驱动型作文  外交风云  中国·世界  文化传播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