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考语文试题
湖南 高二 期末 2023-03-01 11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新疆棉花成为中国舆论的爆点,美西方联动就新疆事务制裁中国和中国的反制裁激化了双边的情绪。围绕新疆的对立升级很可能刚开个头,中国人要看清这场斗争的实质,了解美国在如何预设战场,谋划我们应如何粉碎它的如意算盘。

新疆是中美博弈点之一,在美方的眼里,新疆议题的发酵空间最大,它的政治谋利线索也最多。拜登政府上台后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悍然接过了蓬佩奥个人在任职最后时刻强行制造的“新疆种族灭绝”标签,并且将这一标签正式化,向它的盟友猛推。我们对华盛顿的险恶用心必须高度警惕。

美方在新疆问题上实现了与欧洲盟友的联动,标志着拜登政府联合盟友共同应对中国的手腕赢得最初斩获。但他们的野心要比这大得多,他们的终极目标是要让“种族灭绝”的罪名被广大发展中国家接受,尤其是推动伊斯兰国家与中国对立,并让它成为伊斯兰国家对外的主要矛盾,冲淡那些国家与美西方长期的文明对峙。

美国当前的着力点是就新疆问题扩大在西方的动员,把尽可能多的国家和企业拉入对新疆的制裁,促进新疆“种族灭绝”标签的持续发酵,并让这个标签在文化上扩充,就像黥刑一样把它刺到中国的脸上。

接下来美国就要调动西方的软实力,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伊斯兰国家对新疆事态的看法,让这场对华攻击溢出到外交斗争之外,通过一些伊斯兰国家的民间力量给政府施压,让中国与那些国家的良好关系被釜底抽薪,产生变数。

这一切将考验中国的综合应对能力,我们必须在世界范围内给新疆局势正名,而相较于其他辩题,新疆到底有无“强迫劳动”这一辩题有更多硬指标,最有利于中国将美西方的污蔑驳倒。新疆棉花不仅质量好,而且非常干净,符合人权道义的所有标准,我们完全可以证明给全世界看。

西方很多服装巨头在华盛顿的压力下曾表示与新疆棉花切割,这对我方不利,但争取扭转它们的态度,包括促使BCI重新定义新疆棉花,又成了我们打赢这场斗争的现实抓手,远离政治纷争是跨国公司的共同座右铭,那些西方服装企业参与制截新疆犯了商业大忌,美国威逼它们政治挂帅则与全球商界认同的价值观背道而驰。加上中国市场不断提升的吸引力,我们在这场斗争中决非如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无力和被动。

我们事实在握,道义在手,应当有赢得这场斗争的充分信心,让我们调动各种力量,打一场捍卫主权与尊严的人民战争。

(摘编自《给新疆棉花正名,中国反抹黑的抓手》)

材料二:

近日,H&M等国外服装品牌以所谓新疆存在“强迫劳动”为由,发声明拒绝使用新疆棉花,这在国内引发了强烈风潮。商务部就H&M事件回应称,所谓中国新疆地区存在“强迫劳动”,完全是子虚乌有,纯白无瑕的新疆棉花不容任何势力抹黑玷污。

人们发现,这次以“强迫劳动”为借口打击新疆棉花种植业,有西方国家破坏中国纺织业产业链,削弱中国纺织业在全球重要地位的企图。

2020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纺织业规模占比超全球50%,贸易占全球三分之一,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链。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市场、世界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中国纺织行业在全球拥有绝对的生产、消费和产业链优势。但是,中国纺织产业在整个产业当中主要掌握纺织制造环节,而产业链上下游主要掌握在别人手中。

首先,在棉花种植环节,由美国政府支持的BCI(良好棉花发展协会)以所谓的可持续、节能减排、社会责任等排他性的标准和理念,掌握了棉花市场的话语权,同时也捍卫了美国和澳大利亚棉花的主导地位。

其次,在推广营销环节,西方全球性品牌公司的优势在于其历史悠久,在设计上已经形成独特的理念和审美,同时擅长不断向消费者输入品牌故事、品牌文化和公司的价值理念。

与此同时,中国在纺织服装产业链中居于核心位置,但在价值链中的位置需要提升。中国在全球纺织服装产业中,主要以加工生产为主,在中低端面料生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中国纺织服装业严重依赖外贸,处于纺织服装产业价值链高端的设计与品牌营销大都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

中国服装品牌公司把自己定位为生产商,对消费者关注不够。比如服装款式缺乏统一的理念和审美,品牌故事也缺乏内涵,缺少吸引力。尤其是,国产品牌公司并不向媒体输出和传播自己的设计、理念,而是宣传并购、开店等公司运营内容。品牌公司只向加盟商、代理商通过图片形式介绍款式,而不是直接面向消费者输出产品信息。

中国企业的生产导向使得企业缺少形成软实力的要素,再加上远离消费者,很难树立品牌形象,而电商的出现又引入了价格竞争趋势。中国一些企业也正在改变与转型。中国需要借此次机遇,壮大纺织服装产业链与价值链,改变企业理念,塑造中国品牌。

(摘编自《提升纺织业产业链与价值链,塑造中国服装品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拜登政府开始强行制造“新疆种族灭绝”标签,并将这一标签正式化,向它的盟友猛推。
B.拜登政府对中国的手腕赢得最初斩获的标志是在新疆问题上实现了与欧洲盟友的联动。
C.美国当前的着力点是通过推动新疆“强迫劳动”标签在文化上发酵,对中国实行黥刑。
D.制裁新疆的西方服装企业犯了商业大忌,它们主动政治挂帅违背了全球商界的价值观。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在世界范围内给新疆局势正名的最佳辩题便是新疆到底有无“强迫劳动”。
B.扭转西方服装巨头的态度,促使BCI重新定义新疆棉花,是我们打赢斗争的现实抓手。
C.新疆棉花非常干净,符合人权道义的所有标准,所谓“强迫劳动”,完全是子虚乌有。
D.在推广营销环节,BCI掌握了棉花市场的话语权,捍卫了美、澳棉花的主导地位。
3.关于中国的纺织服装生产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0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纺织行业在全球拥有绝对的生产、消费和产业链优势。
B.中国在纺织服装产业链中居于核心位置,但不具备高端的设计与品牌营销优势。
C.中国服装品牌公司只向加盟商、代理商介绍款式,体现出对消费者关注不够。
D.中国服装企业远离消费者以及电商的出现引入价格竞争,使得企业缺少软实力。
4.阅读材料一,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
5.西方国家就“新疆棉花”大做文章有哪些企图?请结合两则材料进行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蛇

阎秀丽

古镇有木桥,桥上人影晃动。桥影、人影、灯影,像一条条流光溢彩的长蛇,在河面上葳蕤蜿蜒。

一白衣女子披着艳红的披风在木桥上俏立,划过何先生的眼眸,他放下手里的书,呆立在船头。

河水在光影里晃碎那星点的灿烂,河边青砖黛瓦的屋脊,水面上来往的船只,桥上那一袭红裳,让何先生平静无波的心里泛起了涟漪。

何先生将船泊在码头,走到岸边的酒肆里。两碟小菜,一壶老酒,何先生坐在窗前,自斟自饮,不说话,从清晨到黄昏。一本书在桌子上静静地躺着,书未翻开,人却已微醺。

女子站在桥上,她的目光追随着河水蜿蜒的远方,何先生的目光追随着女子的身影。他很快得知,女子是戏班里的当家花旦。

何先生成了戏班里的常客。

戏班是古镇的戏班,当家花旦风姿清绝,唱腔幽咽婉转、起伏跌宕,经常赢得满堂彩,成为一方名伶。闲暇之时,常站在小桥上凝眸远望,纤细的腰身在风中摇摆着,成了一个鲜活的风景。

日本兵进驻古镇,人们惊慌失措,却是无处可逃,只能安于天命。看着日本人在古镇上烧杀抢掠,家家关门闭户,曾经热闹的小镇冷清了很多。只有那青石板的路,潺潺的河水,和那河上的木桥,在日本人的肆虐中一如既往。

戏班的生意冷清了很多,为了生存,戏班并没有停歇,继续唱着经典的曲目《白蛇传》。台下,只有一个观众,就是何先生。他静静地看着听着,女子在台上凄然地唱着念着。两人从没说过话,但是目光流转之时,已经有了对方的影子。

白娘子唱落了泪,何先生听动了情。

台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又多了一位观众:一个留着仁丹胡的瘦削男子。

何先生和那个仁丹胡端坐在台下,轻轻地在膝盖上打着节拍。台上唱得柔肠百转,台下听得如醉如痴。

精彩处,两人相视一笑,齐声叫好,互相敬了一杯茶,无形中竟然亲近了很多。但是白娘子只对着何先生唱,眼睛里好像没有看到仁丹胡。

进来几个日本兵,在仁丹胡的耳边说了几句话,仁丹胡看了一眼何先生,抱拳转身离开,这让台上的女子心头一震,就连唱腔都走了调。

过了几天,戏班里闯进来几个日本兵,哇啦哇啦一阵后,才明白,那个仁丹胡男子,就是宪兵队的少佐。

少佐是个中国通,对这个东方大国的戏曲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被白娘子的妖气和美艳所迷住,场场不落,乐此不疲。而这些日本兵来,要请女子去宪兵队唱,给新来的日本大佐助兴。

几番邀请被拒之后,少佐阴阴一笑,跷着兰花指,对着白娘子道:“岂不知老僧有青龙禅杖,怎能让你妄逞刁强!望空中叫一声护法神将。”

话音未落,呼啦啦闯进来一队日本兵。

当何先生再到戏班里听戏的时候,却见狼藉一片,只剩下班主一人捂着伤口收拾着东西。

戏班散了。班主叹口气说,白娘子进了雷峰塔,出不来了,走吧,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吧。

何先生不语,只是淡淡一笑,说:“等着,她很快就能回来,带她远离此地。”

何先生带着一个小厮出现在日本宪兵队,对那个仁丹胡的少佐说:“少佐喜欢中国戏曲,特此前来为少佐敬献一段。少佐如有雅趣,也可以和在下同台演唱,您扮演法海,我饰演青蛇,如何?”

“好的好的。我最喜欢中国的戏曲,你我是朋友。”少佐脸上的肉跳动起来,瞪着嗜血一般的眼睛,指着旁边血肉模糊的白衣女子说道,“她的,扫兴!”

何先生的瞳孔瞬间收缩了一下,看了一眼微弱地喘着气的女子说道:“不懂风情之人,少佐何须动气?在下自幼从师学艺,也是名动关外,定不会拂了少佐雅意。”说罢,便令小厮把女子拖了出去,以免扫了兴致。

何先生把小厮扛来的大包裹打开,从里面掏出一个硕大的螃蟹形状的东西,告诉少佐,这是戏曲道具蟹壳,法海最后不敌青蛇,躲到了这里,戏也就剧终了。

少佐兴奋地换上法海的衣服,像模像样地比画了起来。何先生粲然一笑,画上柳眉弯弯桃花眼,穿上一袭青衣,手执三尺龙泉剑。少佐不由得呆了,眼前哪还有什么何先生,只是一个明艳照人的青蛇。何先生双眸如星,眼波流转,剑舞生风,唱道:

“报仇雪恨返江南,救姐姐、出磨难,再找法海上金山,邀请火神来助战,摧毁那雷峰塔,娘娘再现彩云间。”

唱罢,余音未了,青蛇莲步轻移,青衣飘忽,嘴角轻扬,邪魅一笑。少佐手舞足蹈地跟着旋转,袍袖缠绕之间,却见那青蛇剑指法海,法海扭动挣脱,反身钻进蟹壳里。

青蛇巧笑嫣然,纤指轻晃,旋即一阵烈焰瞬间在他们周身燃烧起来,龙泉剑在火焰中寒光闪动,惨叫之声从蟹壳中传出,门外的日本兵冲进来,还没等日本兵射出子弹,屋内瞬间燃起的大火便已吞噬了所有的一切。

一年后,日本兵撤出古镇。

每当夜幕降临之时,一白衣女子在那炮火摧毁的断木桥上,唱着:“难得是患难中一家重见,学燕儿衔泥土重建家园,小青妹搀扶我清波门转,猛回头避雨处风景依然。”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衣女外柔内刚,即便身为女伶,也不惧怕日寇的威吓,虽遭折磨仍不屈服,不为其演唱,展现其铮铮傲骨。
B.文中何先生虽是一介书生,但也是性情中人,只因意中人白衣女不愿为日寇表演而惨遭酷刑,故怒发冲冠为红颜,甘愿牺牲自我拯救知音。
C.白衣女断桥吟唱,表达出对何先生的思念和舍身相救的感激,饱含着对劫后古镇重建的希望,体现了中华儿女面临外来侵略时的不屈精神。
D.小说将戏剧《白蛇传》白素贞、青儿、法海三个角色与文中白衣女、何先生、日军少佐的命运相联系,让读者在感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国恨家仇。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善于把握细节,文中多次通过描写眼睛来丰富人物形象。如白衣女演唱时与何先生的目光流转,显现了二人的相知相惜。
B.小说人物语言内涵丰富,文中多次出现人物借用戏中唱词来暗示情节发展,表现情感,如少佐借用法海的唱词,暗示白衣女的被扣和受刑。
C.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手法来刻画日军少佐这一人物,先描绘其对戏剧的痴迷,而后揭露其阴险狠辣的真面目,将其觊觎我国文化瑰宝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
D.本文巧用隐喻。蟹壳既是戏曲道具,也隐喻日寇如螃蟹般横行中国,同时也是螃蟹死后的躯壳,暗示了侵略者必将被消灭的下场。
8.请分析以《青蛇》为标题的用意。
9.本文体现了“在雅致中展现精巧”的特点,请在“雅致”与“精巧”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四年,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先人就世不縠即位。吾年既少,未有恒常,出则禽,入则酒荒,吾百姓之不图,唯舟与车,上天降祸于越,委制于吴。吴人之那不縠,亦又甚焉。吾欲与子谋之,其可乎?”对曰:“未可也。蠡闻之上帝不考时反是守强索者不祥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失德灭名流走死亡。有夺,有予,有不予,王无蚤图。夫吴,君王之吴也,王若蚤图之,其事又将未可知也。王曰:诺。

又一年,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吾与子谋吴,子曰‘未可也’。今吴王淫于乐而忘其百姓,乱民功,逆天时;信谗喜,憎辅远弼,圣人不出,忠臣解骨;皆曲相御,莫适相非,上下相偷,其可乎?对曰:人事至矣,天应未也,王姑待之。王曰:诺。

又一年,王召范蠡而闻焉,曰:吾与子谋吴,子曰‘未可也’。今申骨骤谏其王,王怒而杀之,其可乎?对曰:逆节萌生。天地未形,而先为之征,其事是以不成,杂受其刑。王姑待之。王曰:诺。

又一年,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吾与子谋吴,子曰‘未可也。今其稻蟹不遗种,其可乎?”对曰:“天应至矣,人事未尽也。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今其祸新民恐,其君臣上下皆知其资财之不足以支长久也,彼将同其力,致其死,犹尚殆,王其且驰聘弋猎,无至禽荒;宫中之乐,无至酒荒;肆与大夫觞饮,无忘国常。彼其上将薄其德,民将尽其力,又使之望而不得食,乃可以致天地之殛,王姑待之。”

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问焉,曰:谚有之曰,觥饭不及壶飨,今岁晚矣,子将奈何?对曰:君王之言,臣故将谒之,臣闻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王曰:诺。遂兴师伐吴,至于五湖。

(节选自《国语·越语》)


【注释】①〔就世〕犹言逝世。就,终。②(考)帮助,成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蠡闻之/上帝不考/时反是守强索者/不祥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失德灭名/流走死亡
B.蠡闻之上帝不考时/反是守强/索者不祥/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失德灭/名流走/死亡
C.蠡闻之/上帝不考/时反是守/强索者不祥/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失德灭名/流走死亡
D.蠡闻之上帝不考时/反是守/强索者不祥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失德灭/名流走/死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毂即位”与“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不縠”“寡人”都是谦称。
B.“出则禽荒,入则酒荒”与“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两句中的“荒”字含义不同。
C.“优”这里是指古代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伶”类似。
D.“微君王之言”与“其文约,其辞微”(《屈原列传》)两句中的“微”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勾践觉得自己年轻时贪图享乐而致使越国遭受吴国欺凌,希望范蠡帮忙谋划复仇。范蠡认为天意难测,急于攻打吴国恐怕不会有好的结果。
B.勾践发现吴王沉湎酒色、听信谗言、厌弃忠良、违背天时、不恤百姓后,第二次向范蠡征求意见。范蠡认为上天征兆未现,劝吴王继续等待。
C.勾践得知吴王杀了伍子胥后,勾践再次向范蠡征求意见。范蠡认为吴王失道才刚开始,此时攻打吴国不仅不能成功,反而会连带自身受害。
D.吴国遭受天灾之后,范蠡劝勾践要装作醉心于游乐宴饮之事的样子,以待吴王德行亏损,百姓筋疲力尽、心生怨恨时,再去征伐消灭吴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百姓之不图,唯舟与车,上天降祸于越,委制于吴。
(2)臣闻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
1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蒲松龄读《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和《越王勾践世家》后获得的人生启示。你读完本文后获得了哪些成功的启示?请精要概述。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刘朝英进斋

杨万里

灯火三更雨,诗书一古琴。

唯愁脚力软,未必圣门深。

莫笑云端树,初如涧底针。

不应将一第,用破半生心。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即说读书须起三更、睡半夜,必然非常辛苦,但每天与诗书相伴,有古琴作陪也不失为一种雅趣。
B.颔联采用比喻手法,将艰苦的学习过程比作通向圣门之路,表示尽管前路蜿蜒曲折,也不可半途而废。
C.诗人以“涧底针”“云端树”做比,勉励学子不要好高骛远、浮于“云端”,而应做踏实勤恳的“涧底针”。
D.这首诗平易直白、通俗易懂,然而却具有真知灼见,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后辈的殷切希望。
16.诗歌尾联饱含哲理,请结合诗句和当代现实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描述秦始皇继承前代功业后用武力和刑罚征服天下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以“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告诫人们,要防微杜渐,不可玩物丧志。
(3)在唐宋诗词中,很多诗人常常借用头发斑白来表达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等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世间》由文学跨界影视,从专业阅读扩展为社会阅读,从文艺作品延伸为一种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

小说《人世间》既是一部厚重温暖的百姓奋斗生活史,也是一部的改革开放发展史。它的讲述不回避坎坷,敢于直面且战胜困难。让现实题材创作昭示出生命力和艺术魅力,写适了一个时代的精气神,写出了国家和民族进步发展的气与魄。

电视剧《人世间》与原著既          也添彩加戏,成功地将有力量的文学转化为有魅力的光影。这源自创作团队高度契合的艺术追求与的专业精神。诸多实力派演员为塑造好角色下了苦功夫,以二度创作为电视剧添光加彩。《人世间》的热播为当下文艺工作者重中一个“常识”:贴着时代的脉搏、贴着人民的心跳让文艺创作天高地阔。

文学和影视的联姻是优良传统。文学与影视在双向赋能中共同构筑了中国文艺的璀璨繁荣。

18.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让现实题材创作彰显出生命力和艺术魅力,写出了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气与魂,写活了一个时代的精气神。
B.让现实题材创作昭示出生命力和艺术魅力,写活了一个时代的精气神,写出了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气与魂。
C.它写活了一个时代的精气神,写出了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气与魂,让现实题材创作昭示出艺术魅力和生命力。
D.它写活了一个时代的精气神,写出了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气与魂,让现实题材创作彰显出艺术魅力和生命力。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文学和影视的联姻是优良传统”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体育的语言超越国界,     ①     。世界各地运动员齐聚五环旗下,相互尊重、彼此激励、突破极限,完美演绎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速滑赛道上,中国队小将阿合娜尔·阿达克冲过终点线后,向同组出发的49岁德国老将佩希施泰因伸手表达敬意,这一刻,;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决赛,美国队选手考德威尔失误后,依然欣喜地冲向冠军徐梦桃并高喊“桃桃,奥林匹克冠军!我为你骄傲”,这一刻,超越胜负的情谊令人动容;越野滑雪男子15公里比赛中,获得冠军的芬兰名将伊沃·尼斯卡宁完赛后,依然站在终点,与陆续冲线的选手击掌相拥,这一刻,英雄相惜之情融化冰雪……事实充分证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一场和平友谊的盛会、、一场鼓舞世界的盛会。

北京冬奥盛会的成功,不仅是中国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不仅是体育的胜利,更是团结的胜利。北京冬奥串联起无数普通人的梦想,为世界人民带来了温暖和希望,为世界播撒了和平与友谊的种子,激发了人类增进团结、共克时艰、携手同行的强大力量。作为中国人,特别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你会发现,我们是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你要觉得这篇文章实在没有什么可读的意义和价值,就删了吧。
B.听了老板的话,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了。
C.她是个非常聪明的学生,尤其是语言方面的天赋叫你不得不佩服。
D.请你选五名同学参加今年四月的“梦想有我”演讲比赛。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朗诵的《游子吟》感人肺腑,温馨动人。《游子吟》这样的古典诗词从孝道的角度,展示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朗诵《游子吟》也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执政中用实际行动,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理念,切实把养老、孝老、敬老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真正让老百姓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使“孝道”提升到“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治理层面,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中。


以上论述对当代青年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个人的理解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  分析、运用文中信息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非连续性文本
6-90.4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左丘明(前556-前451)  《国语》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哲理类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修辞手法  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21-220.65一般词语  连贯选择+表达
六、作文
230.4传统美德  引语式材料  亲情  感恩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