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佛山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06-11 11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几十年来的红学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人物、医药、法律、饮食、服饰、园林等等微观方面。而《红楼梦》作为经典名著,我们的阅读和研究更应该着眼于文学本身,更应该立足于小说的社会背景、情节故事和人物命运。对《红楼梦》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认识《红楼梦》的意义不仅仅是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也不仅仅是有情之天下以及对个体命运的体验和感叹,而且是存在于多重世界和生命历程之中,存在于观照现实生活之中,这是超越种族和国度的。《红楼梦》中有生活世界、艺术世界和哲学世界三重世界,《红楼梦》还写了希望、烦恼和无奈失落三个生命历程。

(摘编自成中英《<红楼梦>的世界、人生和艺术》)

材料二:

《红楼梦》的诞生,给我们提供了一部可借鉴的艺术典范。在中国古典小说乃至世界文学史领域里,它达到了高峰。《红楼梦》的创作登峰造极、出神入化、浑朴天成。小说中表现出的唯物观、辩证论、发展论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也是客观的。

《红楼梦》成书迄今已200多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它不仅感动了中国人,而且也得到其他民族的重视与喜爱。《红楼梦》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数十种续书,被翻译成各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国,感动了不同民族的读者。

《红楼梦》即梦断红楼、梦逝红楼之意,《红楼梦》的创作以贾、史、王、薛(谐音理解为假、死、亡、血)四大封建贵族大家庭为背景,叙写了四大家族的兴衰。曹雪芹试从时代精神演进及其与社会实践互动的角度切入,把握当时的历史发展的主线与脉络,达到了对艺术性、文学性、思想性协调统一的全新理解和深刻把握。《红楼梦》融政、经、文、艺、史、哲、理、法、医、社会、建筑、音乐绘画、舞蹈、戏剧、孔儒、李道、释佛、玄学以及伦理于一炉,既是思想小说,又是社会、经济、政治小说。可以说是中国18世纪中叶封建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产物,是中国18世纪中叶封建社会的大百科全书。《红楼梦》不是的小说,而是有时代精神活跃其间的的化身。

红学甲骨学”“敦煌学,并称东方三大显学。红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谓三教九流、五花八门、一览无余。

(摘编自李海林《<红楼梦>赏析》)

材料三:

《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我们不只是在读《红楼梦》,我们也是在阅读自己的人生。许多人把《红楼梦》摆在床头,每天晚上睡前读一段,若有所悟,每次感觉都那么不同。

许多人会问《红楼梦》十二钗,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林语堂说:最喜欢探春,最不喜欢妙玉。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最喜欢最不喜欢。反复看了二三十次《红楼梦》,我不敢回答看起来这么简单的问题。

探春是贾政的女儿、宝玉的妹妹。她的母亲赵姨娘,一个丫头出身的妾。因为卑微的出身,赵姨娘似乎总是愤愤不平,嫉妒他人,总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她也把这委屈转化成报复他人的恶毒言语或行为,连自己亲生的女儿探春,也不例外。探春聪明,大器,极力想摆脱母亲卑贱的出身牵连,她努力为自己的生命开创出不同于母亲的格局。她处事公正不徇私,曾经在短时间内代理王熙凤管理家务,有条不紊,兴利除弊,展现了精明干练的管理才能。

林语堂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重视个人存在的自由意志,重视个人突破环境限制的解放能力。林语堂一定喜欢探春,探春是他尊崇的生命典型。

但是妙玉呢?妙玉是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的女儿,因为家道败落,不得不出家为尼,她寄养在贾家的寺庙中,看来是修行,心中却积压着不可说的郁浊的苦闷。妙玉孤傲,看不起俗世的人,对乡下来的刘姥姥嗤之以鼻。她孤芳自赏,这样的性格,即使在今日,恐怕也很难有朋友,在世俗社会,总是招人嫌怨。我们能够不喜欢妙玉吗?我们能够嘲笑妙玉吗?

《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嘲笑,只有悲悯,没有不喜欢,只有包容。《红楼梦》的作者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贱的;富有的,贫穷的;美的,丑的。

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关心每一种生命不同的处境,他对任何生命形式,都没有不喜欢,都没有恨,包括地位卑微的丫头、仆人。在他的心目中,她们都是应该被尊重的对象,都是可以被欣赏的。他在繁华的人间,看到芸芸众生,似乎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像自然中的一朵花,他没有比较,只有欣赏,只有欢喜与赞叹。

多读几次《红楼梦》,回到现实人生,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原来也都在《红楼梦》中。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运,或许我们会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也不会再随便说:喜欢什么人,或不喜欢什么人。

(摘编自《蒋勋说<红楼梦>》)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阅读研究《红楼梦》应立足于小说的社会背景、情节故事和人物命运,不能忽视文学本身。
B.材料二认为《红楼梦》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是思想小说,又是社会、经济、政治小说,读者可以从中各取所需,是中国18世纪上叶封建社会的大百科全书。
C.材料三认为《红楼梦》呈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可是作者并不能引领我们理解每一种生命不同的处境,去悲悯和包容。
D.材料三认为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对谁都没有恨,对丫头、仆人也尊重、欣赏,这体现了宝玉善良、顺从的性格。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学”是东方三大显学之一,其研究集中在人物、医药、法律、饮食、服饰、园林等等微观方面。
B.《红楼梦》是中国最重要的小说之一,感动了很多人,它在中国古典小说乃至在世界文学史领域里都达到了高峰。
C.《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因为我们不只是在读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我们也是在阅读自己的人生。
D.小说中的妙玉家道败落,出家为尼,孤芳自赏,心中积压着郁浊的苦闷。不过,《红楼梦》的作者并没有不喜欢妙玉。
3.《红楼梦》风靡世界,感动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读者,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     
A.《红楼梦》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数十种续书,被翻译成了各种文字,方便阅读。
B.《红楼梦》的创作登峰造极,出神入化,浑朴天成。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C.《红楼梦》是中国18世纪中叶封建社会的大百科全书,内容丰富,思想性强。
D.《红楼梦》的意义存在于多重世界和生命历程之中,存在于观照现实生活之中。
4.在《红楼梦》十二钗中,林语堂为什么最喜欢探春?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
2023-06-1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门阵

卞之琳

诸葛孔明摆下了八阵图,叫陆逊那小子,得意洋洋,跨马而来的,只见左一块石头,右一块石头,石头,石头,石头,直弄得头都昏了。他一看来势不妙,就勒转了马头,横冲直撞,焦头烂额,逃回了原路。——这《三国》里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说到了这里,干咳了一声,木匠王生枝抬起了眼睛,打量了一番列在他面前的许多面孔。

男人的面孔,女人的面孔,小孩子的面孔。带胡子的有,麻的有,长雀斑的有,带酒窝的有,一共十来张,在中秋前两天的月光里,有明有暗,可是全一眼不眨,只是点点头,意思要王木匠尽管讲下去得了。

王木匠手巧。譬如,现在邻近各村常用的由煤油箱改造的水桶子,确是王木匠的发明。他的手艺不止见长于他的本行。

对,我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不过几句话,一点新闻,石门阵摆退鬼子兵。

老王捡去才落到颈脖子上的一片枯枣树叶子,随即干咳了一声。

来了。大家一起想。

果然——

来了!来了,一群鬼子兵!

王木匠转过头来望望山坡下转进村子里来的白路,仿佛日本兵当真从那边来了,把听众给吓了一跳。

他们先在远处山头上向镇上望,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的。

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

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

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八路军走光了。好,那个头儿,吩咐先下去五十个胆子最大的‘皇军’。

‘开步走!’他们下来了,那五十个鬼子,骑了马。

这条镇不是就完了吗?宋长发很担心地插上了一句。

王木匠没有理他,干咳了一声,接下去:

骑了马,得意洋洋!瞧,第一个麻子,腰板挺得多直啊。瞧,第二个是八字胡子,

第三个是小耳朵。小耳朵回过头来,看后面跟来的都很威风,就把头昂得高些。

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闺阁房里。

八字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铁柜里。

麻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猪圈里。

真不是好东西!谁的声音?李矮子?因为隔壁李矮子院里的驴忽然叫起来了,仿佛怕给日本兵抓去呢。

说话间,不知不觉,已经走进了村子。

麻子忽然在一家门口勒住了马。八字胡子、小耳朵和后边四十七个人都勒住了马。满街上鸦雀无声。

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

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

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小梅子插上来一句,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后边那四十七个‘皇军’也这样问哪,可是没有出声。他们不作一声在那边发愣,那五十个‘皇军’。

他们看见了什么呢?奇怪。

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石头门。

他们索性向前跑,沿街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

一路上——

向左看:石头门。

向右看:石头门。

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干脆说吧,别那么别扭的!宋长发老婆着急了,也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他们的脸都白了。听,四面山头上一片喊杀的声音!打枪的声音!八路吧?看,山头上那么多人呢,糟了!糟了!

好了!好了!谁的声音?仿佛大家的声音。

他们勒转了马头,死命踢着马肚皮,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他们就横冲直撞,连奔带蹿地逃命了。

逃出了镇口,心里跳得像马蹄一样急呢。

麻子还在想:我这一身肥肉不至于喂他们的麦田吧。

八字胡子还在想:我抢来的钞票不至于被他们捡回去吧。

小耳朵还在想:我怀里的相片不至于被他们拿去上报吧。

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信,也表示惊叹他叫人不能不相信。

胡老三,王生枝说,把眼睛对准了一个衔着旱烟管的男子,昨天你也在南教场听过政治指导员的报告的,你说我可曾说谎。那条镇叫洪子店,在太行山那边。

大致还不错,胡老三说了,部队在镇东十五里地方,和敌人打了一昼夜。农民救国会集了五百会员,三个钟头内把全镇上能搬的都搬走了,五百会员就拿起了枪,躲在围山上等了。不过,老王,门是用砖头堵的。

那有什么关系,石头门说起来好听一点。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洪子店也烧去了许多。可是我老王一年来明白了一个道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

那你就少了生意了,人家以后还要你做门板吗?

大家笑了,同情王生枝。

王生枝在月光里走回家去的时候,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他常常想做一张极精致的衣橱,已经设计了多年,总可以有做成的一天了。不过他知道大家还得先摆多少次真正的石门阵,不是用口,也得用手。王木匠看看自己结实的突起了老茧的掌心,说不出由于哪一种情感,不由得感叹了一下:我这双手呵!

延安,1938年秋(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既说明王木匠手巧,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B.王木匠讲故事不乏新意识,他的灵感来自“八阵图”。
C.石门阵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导员的报告,“麻子”“小耳朵”等人物只是王木匠在讲故事时使用的称呼,是王木匠在现实基础上的艺术加工。
D.王木匠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他对着自己的手发出了感叹。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王木匠以写村民们的表情神态开头,再重提诸葛亮八阵图故事,这样,石门阵故事还未正式展开,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形象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B.小说描写村民们的面孔,用“带胡子的有,麻的有……”,而不用“有的带胡子,有的麻……”,突出了不同面孔最显著的特点。
C.小说调动了许多“声音”来配合王木匠的讲述,如小梅子等人的插话、王木匠的干咳声,乃至与故事毫不相干的驴叫声,各种声音混搭,读来让人费解。
D.小说讲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不仅使小说叙事变得更为复杂,同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
7.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2023-06-11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久之,陆光祖为文选,擢瑞户部主事。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遂逮瑞下诏狱,究主使者。帝初崩,外庭多未知。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主事因附耳语:“宫车适晏驾,先生今即出大用矣。”即大恸,陨绝于地。既释,复故官。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籯,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故所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云。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
B.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
C.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
D.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由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主持,考生来自全国各地。
B.宦官也称太监,是古代宫中侍奉皇帝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
C.晏驾是帝王死去的委婉说法,“晏”义为早,晏驾指帝王车驾未能按时发出。
D.执政指掌管国家政事,又指执掌国家大权的重臣,还可作为高级官员的通称。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瑞生活俭朴,时时关心国事。他担任淳安知县时,布衣粗食,老仆种菜;任职户部时,见皇上深居西苑,不亲理朝政,又独自上奏劝谏。
B.海瑞劝谏皇上,不惧以死报国。皇上得疏大怒,命令火速处死他,不要让他逃遁,但得知海瑞待罪于朝不会逃跑后,又细读疏文,并感动叹息。
C.海瑞严厉执法,受到小人诋毁。他任南京右都御史时,因要求严明,部下怨恨,部属房寰惧遭揭发,又受怂恿,上疏诋毁,海瑞屡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都)以好言挽留,不准辞职。
D.海瑞为人刚直,身后穷困窘迫。他生平以刚为主,虽然一心为民,但行事却有偏颇;他一生清廉自律,家境贫寒,死后竟至靠人凑钱殓葬。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主事因附耳语:“宫车适晏驾,先生今即出大用矣。”即大恸,陨绝于地。
(2)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
12.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
2023-06-1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回答下面各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不思其反B.隰则有泮C.不可说也D.匪来贸丝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怨灵修之浩荡B.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恐美人之迟暮
C.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惟草木之零落D.总角之,言笑晏晏/偭规矩而改错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乘彼垝垣,望复关       长太息掩涕兮B.氓蚩蚩,抱布贸丝       怨灵修浩荡兮
C.桑之落矣,其黄       忍尤攘诟D.反是不思,亦已       驰椒丘且止息
1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在先秦时期被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的,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不容易脱身。
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运用了比和兴的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主人公的极度憔悴和无情被弃。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男子却变化无常,我的痛苦没有尽头”。
2023-06-08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C.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依然能写出游春的诗篇。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8.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埋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民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3)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自己孤苦无依,只有影子与自己相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在《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
(6)《望海潮》中“____________”两句,写达官贵人不思离去,还要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这也从侧面烘托出杭州之美。
2023-06-0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前段时间,成都因为放开地摊经济而获赞无数。成都市城管委发布新规,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在成都总府路,每到晚上,各种美食开始接管街道,开启夜宵模式,饮食男女们一波接一波,试图在餐桌上把被疫情占据的春天吃回来。两个月来,不仅保障了近8万人就业,更让餐饮业复工率达到98%

街边小店原地复活,深夜食堂觥筹交错,小吃店、咖啡馆的小方桌摆到了梧桐树下……成都这些接地气的政策,让这座大都市一改往日①             的姿态,变得平易近人,也给其他城市做出了表率。

事实上,都市范儿与烟火气本来就是②             的。放眼全球,从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到美国百老汇的跳蚤市场,再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不仅让本地居民直接受益,也让外地游客③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城市,要有便利的设施、靓丽的外表,更要有寒冬下的庇护、黑夜里的光亮。风花雪月固然重要,油盐酱醋才是最基本的民生考量。烟火味,让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让微观的民愿汇入宏观的民生,让每个人在大时代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四字成语。
2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其它三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各种美食开始“接管”街道B.开启“夜宵”模式
C.把被疫情占据的春天“吃回来”D.街边小店“原地复活”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遣词用句上有何特点?请指出特点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说文解字》云:“德者,得也。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这就是说品德对个体、他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伏尔泰曾说:“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而无所得的人,都是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陆鸿是残疾人创业的代表,他的企业有四分之三的员工是残疾人,2022年营业额高达1300万元。疫情期间,员工隔离在家,独自坚守的陆鸿依然给员工发工资。

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与“得”引起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3-29更新 | 941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2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4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5-70.65卞之琳  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8-120.65张廷玉  《明史》
13-160.65诗经
三、古代诗歌阅读
17-180.65酬和类
四、名篇名句默写
19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220.65标点符号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六、作文
230.4青年成长  价值理念  任务驱动型作文  理性思辨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