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高三上期中(新课标考区名校)-信息类文本阅读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3-09-27 11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文运动”作为术语,最早见于胡适笔下。1921年,他撰写了《国语文学史》,认为唐宋“古文运动”是中国文学白话化的一个阶段,即从六朝隋唐骈文向宋元白话文转变时的一种“过渡”或“革命”,此观点影响深远。虽然现在看来不很符合事实。中国人使用文言的时间足够长,而其文章体式不过古、骈二体。历史上有过不少“骈、古文优劣论”,但到清中期,这样的争议已趋向消弭。而自胡适以来,继承“古文运动”之说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却一直力图证明,韩柳所主张的古文在体制上具有相对于骈体的进步性。

1932年,胡云翼和郑振铎的《中国文学史》相继出版,两书都继承“古文运动”这一术语,并肯定其是一种进步。如胡云翼说韩柳“洗尽两晋六朝浮靡的风尚”“提倡一种有内容的实用文章”;郑振铎说,“古文运动是对于魏、晋、六朝以来骈文的一种反动。乃是一种复归自然的运动”。值得注意的是,“浮靡”是前世古文家指责骈体的常用语,但以古文为“实用”或“自然”,则在很大程度上出于想当然。就体式言,古文不须追求对仗,相对自由,但骈文的体制性只是对仗,未必“浮靡”;就历史实情言,骈文倒确实出现过“浮靡”的作品,但古文在当时却决不“实用”,韩柳的文风也决不“自然”。郑振铎还把六朝文章称为“美文”,这也是20世纪比较流行的看法,反映出“纯文学”观念的影响。如郑振铎对“古文运动”的评价也有保留的一面:“虽是一个文学改革运动,却究竟还不是什么真正的文学革命运动。为的是,他们去了六朝文的圈套,却又加上另一个秦、汉文的圈套。”按此说法,“古文运动”的意义仅仅是改变文体而已,那么,除非古文比骈文更“实用”更“自然”,否则这样的改变就毫无意义了。所以在“古文运动”的论题上,20世纪流行的“进步”史观和“纯文学”观发生了对立的作用。与胡适的《白话文学史》相比,30年代的文学史不再说韩柳语言“白话化”了,这应当是对历史事实的让步,但转向文体优劣的角度寻求“进步”性,也给后来者带来许多误解。

30年代郭绍虞出版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更关注观念的演变和历史人物本身的言论主张,就更容易对“唐宋古文运动”形成总体把握。郭绍虞的出色之处在于他归纳出中国历史上有“复古之思想”和“复古之文学”一脉,而把“古文运动”纳入后者。在他眼里,“中国文学批评史”是以认真处理“复古”问题为核心的。当然,他为“复古”之思想和文学求证价值的办法,仍是从中辨析出其有利于“文学观念之演进”的因素。

40年代出现了关于“古文运动”的专著,即龚书炽《韩愈及其古文运动》,以韩愈为中心,上溯“古文运动之先驱者”,兼及“韩愈同辈之古文家”,又继以“韩派古文家”,基本叙述了唐代“古文运动”的全貌。而将北宋纳入叙述范围的专著,则要到60年代初钱冬父的《唐宋古文运动》。这两部专著的问世可以说明,当初为了给“文学革命”张本而提出的“古文运动”一词,已经转化为对一系列文学史现象的比较稳定的指称,而对“古文运动”的研究作为一个专业学术领域,也正在被确立,那同时也意味着一种力求客观的研究和表述态度。时过境迁,策略性消除而客观性增强,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一种转向。而这种转向,也符合新中国建立前后大力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王运熙作于50年代的一篇论文,正面质疑了“古文运动”是文学语言的解放的观点。他考明,中唐的古文实际上比当时的骈文更为难读,反而是骈文比较通俗平易,接近口语的古文是到宋代才产生的。

这一“实事求是”的考察结果,现在看是个基本事实,但我们不能忘记,从胡适提出“古文运动”术语以来,这个基本事实是一直被扭曲的。就此而言,此文的意义可谓重大,虽然他强调的是语言问题,但语言实际上也跟文体密切相关,因为那尚奇聱牙的古文,是绝不可能比骈文更“实用”或“自然”的,至于其与骈文相比,“文学性”上高低如何,那最多也不过见仁见智而已。那么,结束从前扭曲史实的论法,重写“古文运动”的历史,便应该是文学史家顺利走上的征途了。

(摘编自朱刚《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给“文学革命”张本,胡适提出具备“白话化”的“古文运动”富有进步性的观点。
B.继承“古文运动”说的中国文学史本质上也延续了传统“骈、古文优劣论”的纷争思路。
C.郑振铎对“古文运动”的评价折射出20世纪的“进步”史观和“纯文学”观发生的对立。
D.王运熙50年代对“古文运动”的研究意义重大,实事求是地重写了“古文运动”的历史。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云翼说韩柳“洗尽两晋六朝浮靡的风尚”,错在将“对仗”与“浮靡”混为一谈。
B.胡云翼、郑振铎对韩柳古文的评价比胡适尊重历史,但仍未跳出“进步性”的框架。
C.韩柳古文既不“实用”,也不“自然”,但其尚奇聱牙的文风体现了某种文学性特征。
D.指出了胡适歪曲“古文运动”的基本事实,本文也就否定了“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本段选文在原书中的章节题目的一项是(     
A.“古文运动”再检讨——研究史和问题点
B.“古文运动”的扭曲研究——从胡适到建国前后
C.“古文运动”研究的起源
D.实事求是地研究“古文运动”
4.请分析文章第二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5.研究“古文运动”,龚书炽、钱冬父的研究和王运熙在角度上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节日研究中,节日起源是热点,也是难点。从文化记忆的角度讲,传统节日的起源并不是有据可查的历史,只是被回忆的历史。出埃及是以色列人的起源神话,这与它是否具有历史真实性毫无关系。在逾越节上它被当作起源神话,它已进入到这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之中。通过回忆,历史变成了神话。由此,历史不是变得不真实了,恰恰相反,只有这样,历史才拥有了可持续的规范性和定型性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才变得真实。因此,从文化记忆视角讨论传统节日起源,不在于传统节日起源的历史真实性,而是强调传统节日起源的文化记忆如何转变成传统节日主体生活中有意义的历史,如何发挥可持续的规范性和定型性力量,这才是传统节日起源解释层面上的真实意图。

在民众看来,他们对于传统节日起源的解释是有意义的历史。湖南省资兴县茶坪村瑶族盘王节,是为祭祀、追忆瑶族祖先盘王而设立的。盘王是否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不同支系的瑶族有自己的解释,但是,盘王的来历以及围绕盘王诞生的盘王节是历史的,这些历史究竟始于何时、何地并不确定,其间贯穿了瑶族民众选择性的文化记忆。传统节日起源的文化记忆不断被文献记录,由此成为传统节日起源的可靠性依据。比如端午节食粽子习俗最早出现在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中,后来又被诸多文献转录记述。于是,人们依据《续齐谐记》的记录,肯定端午节及食粽子习俗起源的明确时间。然而,文献记录的记忆只是确定端午节食粽子习俗在南朝已经出现,但并不意味着它在这一时期才诞生。

传统节日起源于民众集体性的仪式活动,以仪式为核心形成民众生产生活秩序的结构化,这种结构化的循环生活在历史延续中不断融入神话、传说及习俗,在内容上是发生在绝对的过去,在形式上是具有高度成型的庆典仪式性的社会交往和节日,媒介是以文字、图像、舞蹈等形式进行的传统的、象征性的编码及展演。这些仪式活动将生活固化在记忆里,并且年复一年地重复上演,所以,每次节日活动的传统就是对于节日起源及其相关人物、事件的文化记忆的重复。在文化记忆作用下,传统节日的仪式、事件把民众头脑中与传统节日起源及相关的文化想象、自然地理空间凝固为具体的生活传统,不同时代的文字记录对传统节日起源的解释成为心照不宣的共识,许多确认民族、地域认同和强化身份的知识得以在传统节日活动中不断巩固,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再生产。

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常常以实物的记忆形式呈现,这些实物成为传统节日记忆场关系被延续和重建。与记忆场有关的事物、事件,关涉到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每个人的经历以及他们过去的事情,过去使用过的器物、住过的房子,走过的道路,如此一来,传统节日记忆场内的物质化的景观便会延续民众的生活关系,建构、拓展和丰富区域的历史传统。

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是区域性生活的传承实践,节日仪式与群体活动记录人的生活和文化传统。比如侗族农历三月十五摔跤节只有在贵州省黎平县双江镇四寨村和寨高村举行。摔跤节期间,两个兄弟村寨的人要祭萨岁。所有人在鼓楼前集合,参与节日活动的牛也被装扮一新。小伙子们摔跤较量后就要斗牛。这种以为主的传统节日成为两个村寨的特殊历史,侗族人在解释摔跤节起源的时候包含了村落、村民丰富的文化记忆。

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具有根基性。比如瑶族的祭盘王、彝族的火把节、侗族的祭萨岁等等,这些传统节日起源中出现的人物、事件成为关键性内容,既是传统节日中心思想的来源,又是民族基本生活传统和核心文化元素的表达,他们在传统节日活动过程中被清晰地记忆,成为民族、地方历史的根脉和文化诞生的原点,并且出现在民众的生活里,发挥着凝聚人心的作用。

(摘编自王丹《传统节日研究的三个维度——基于文化记忆理论的视角》)

材料二:

皇姑信仰及其皇姑节是云南文山广南壮族社会中十分重要的民间信仰和地方节日,其崇拜和祭祀的对象皇姑是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的胞妹安化郡主。

相传清顺治八年,清军攻占肇庆,永历帝向广西、云南败退,其年方十六的胞妹安化郡主不愿降清,随兄西逃,入滇途经广南并患病。安化郡主被广南壮族民众安顿在城西郊区的火烧寨治病,永历帝离开广南赴黔,安化郡主抱病送其胞兄至现今广南城区的马蹄井,之后天天到马蹄井遥思胞兄,终因病情不断加重而逝于井旁,火烧寨群众根据郡主生前请求,死后将其安葬于寨旁的山丘上。说来也怪,从此以后,火烧寨就一直风调雨顺、平安无事了,火烧寨也从此改名为太平寨。大家认为这是皇姑保佑的原因,修建了皇姑庙,并商定在每年农历四月皇姑去世的那一天举行隆重的接皇姑仪式活动,以此来纪念和感恩皇姑,祈求皇姑保佑,于是就产生了皇姑节。从此,每年农历四月的第一个寅日,太平寨的壮族群众身着盛装,抬着一乘空轿,敲锣打鼓来到马蹄井祭拜,之后到皇姑庙纵情对歌,欢庆皇姑节。

(摘编自黄彩文、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以广南壮族皇姑节为例》)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记忆中传统节日起源的历史不一定具备历史的真实性,它可以是被回忆的历史,也可以是神话传说。
B.理解传统节日起源的文化记忆如何转变成节日主体生活中有意义的历史,是节日起源解释层面上的真实意图之一。
C.文化记忆视角下的传统节日起源无法确认其具体时间,比如端午节食粽子习俗的出现可能在南朝之前或后。
D.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借助活动、仪式等物质性的或者象征性的形式保存、传播、延续,它联结着历史与未来。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的起源若能进入到这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中,它便拥有了可持续的规范性和定型性力量。
B.传统节日起源的文化记忆不断地被文献记录,这就决定了传统节日被后人原样保留并得到传承。
C.文化记忆中传统节日的起源不是一种空幻的文化想象,而是一种基于共同体认同下的文化信仰。
D.要研究民族、地方历史的根脉和文化诞生的原点,可以将节日起源的关键性内容作为重要对象。
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传统节日文化记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A.瑶族描述祖先盘王事迹的歌谣
B.汉族寒食节禁烟火吃冷食的习俗
C.横店影视城的明清宫苑建筑群
D.黄帝故里河南新郑轩辕桥的遗迹
9.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10.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广南壮族皇姑节的文化记忆体现。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不是个好人。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非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

打一个譬喻来说明:在我们比赛足球时,裁判官吹了哨子,说哪个人犯规,哪个人就得受罚,用不到由双方停了球辩论。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每个参加比赛的球员都应当事先熟悉规则,而且都事先约定根据双方同意的规则之下比赛,裁判员是规则的权威。球员对于规则要谙熟,技艺要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的程度,他需要长期的训练。如果发生有意犯规的举动,就可以说是训练不良,也是指导员的耻辱。

这个譬喻可以用来说明乡土社会对于讼事的看法。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儿子做了坏事情,父亲得受刑罚,甚至教师也不能辞其咎。教得认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我记得一个很有意思的案子:某甲已上了年纪,抽大烟。长子为了全家的经济,很反对他父亲有这嗜好,但也不便干涉。次子不务正业,偷偷抽大烟,时常怂恿老父亲抽大烟,他可以分润一些。有一次给长子看见了,就痛打他的弟弟,这弟弟赖在老父身上。长子一时火起,骂了父亲。家里大闹起来,被人拉到乡公所来评理。那位乡绅,先照例认为这是件全村的丑事。接着动用了整个伦理原则,小儿子是败类,最不好,应当赶出村子。大儿子骂了父亲,该罚。老父亲不知道管教儿子,还要抽大烟,受了一顿教训。这样,大家认了罚回家。那位乡绅回头和我发了一阵牢骚:一代不如一代,真是世风日下。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当时体会到了孔子说这话时的神气了。

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在英美以判例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下,很多时间诉讼的目的是在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

材料二:

嘉兴11月4日电“39”“25”“11”,在浙江嘉兴平湖市新埭镇星光村,村书记许强自豪地向记者举出三个数字:2017年星光村在平湖市法院涉诉纠纷39起,2018年下降到25起,2019年至今只有11起。

星光村涉诉纠纷走起了“下坡路”,靠的正是平湖近年来探索推广的“无讼”工作——调和息讼,就地化解矛盾。这一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不仅从源头上有效减少矛盾纠纷产生,更推动了传统无讼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融合。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浙江平湖“息事无讼”:擦亮基层社会治理“无讼”品牌》)

材料三:

今天,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的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各类利益关系相互交织,各种社会纠纷也大量增加,诉讼案件数量逐年增长。然而,司法资源相对有限,司法机关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强调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这一模式与传统的“无讼”理念有许多相通之处。

当然,我们对“无讼”理念的借鉴,不能简单照搬历史上的某些做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纠纷的内容及复杂程度远异于前,而司法与其他矛盾纠纷解决方式的配合已有较好的制度基础和现实条件。我国正在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非诉解纷手段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努力使大量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

与此同时,要强化司法对于社会纠纷解决的引导作用,特别是通过司法案例明确司法对于各种社会行为的判断,引导当事人对纠纷解决结果形成合理预期,为非诉化解纠纷提供示范。通过这些具体措施,推动人们对诉讼形成理性认识,正确对待和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抑制滥用诉讼权利、浪费司法资源的行为,让“无讼”文化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顾培东《认识传统社会“无讼”理念》)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社会需要人们服膺传统规则,做人必须遵循传统的“规矩”,即“礼”。
B.孔子觉得,听讼的过程就是自己在被批评教化的过程,十分难受,所以他认为让诉讼行为不发生才是重要的。
C.每个人都自动守规矩的情形只能出现在有理想礼治秩序的社会,所以孔子的“无讼”理想从来就没有真正成为现实。
D.浙江平湖“息事无讼”的成功做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是当前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形式。
12.依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非常注重教化,如果有人越出规矩,会被认为教化不够;如果有人打官司,也会被认为教化不够。
B.乡土社会中人的利益关系相对简单,人们的权利意识也不够强,教化更多的是“以儆效尤”而不是获得规则。
C.推行现代司法制度,能帮助人们树立法治思想、权利意识,改变其诉讼观念,因而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纠纷。
D.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不断健全,各种非诉解纷手段充分发挥作用,让一些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成为可能。
1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与“无讼”无关的一项是(     
A.孔子指出“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德政使人们富足,用礼教使人们知耻,人们就会自我约束,走上善道。
B.《儒林外史》中“族长严振生,乃城中十二都的乡约。”乡约,即乡中小吏,主要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等。
C.《阿Q正传》中,阿Q调戏吴妈,被地保教训一通后,答应了地保所提出的包括到赵府赔罪在内的五项条件。
D.卷入党派政治斗争的苏轼,被迫承认在诗中批评新政,从而平息事端,苏轼最终也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14.材料一运用了多种与鲁迅《拿来主义》相同的论证方法,请分别指出并举例说明。
15.某同学在阅读完以上三则材料后,认为“无讼”文化在现代法治社会还是有必要的。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请根据这三则材料的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传说的炎黄二帝至今,我们强调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可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却很难以实物证明其存在:秦汉时代的人们尚且在说虞夏商周为四代,到了秦汉以后就以夏商周为三代,自动选择忽略掉了虞朝。这一切使得中国人心中的五千年文明史更难成功论证。虽说当时的先民并没有什么文明史论,但是到清末因西方文化的冲击,有人对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一个系统归纳,当时的学者以及儒家读书人普遍认为炎黄二帝是确实存在的,无论是按照西元纪年法还是中国人的天干地支纪年法,中华文明从上古传承到清都是拥有着五千年的完整脉络,但它是建立在二十四史的基础上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书论史”。

“以书论史”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学术文化,最早存在于春秋时期,后被司马迁打破,他不仅仅是以书论史,更多的是奔赴实地考察,访问天下老者,记录了诸夏与诸夷狄之间流传的炎黄二帝时代争夺天下的故事。这种以书论史和实物辅佐的文明记录方式一直在中国历代传承,但古代中国不兴考古,所以实物辅佐与实地论史的手段在清末乃至近代逐渐式微,更多的近代学者采用的依旧是以书论史的手段,从诸多帝王的纪年中进行加减,从而得出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说法。可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新史学的出现,全球的历史研究者制定了新的标准,即一个文明的存在必须要有两个条件符合:一个条件为古文明的文字,另外一个条件为古代国家的都城。大家一致认为一个文明国度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必然会出现这两样东西。而当时的中国还是“以书论史”的时代,故而夏朝与殷代都不被国际所承认。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受到质疑。

(选自《炎黄二帝与华夏文明的兴起》,有删改)

材料二:

殷墟早在清末就已出现,当时甲骨是被当作“龙骨”来售卖的,清朝史学家研究发现,龙骨也大多是传说中殷代文字的承载之物。上面的文字记录与司马迁史书上面的商王世系几乎完全契合。甲骨文证明了殷代的确是存在的,并且在西周之前已经统治中国数百年,西方史学家口口声声说中国文明止步于周的说法被打破。中国人一直坚持的五千年文明史观也一下子被证明大半。

上世纪三十年代,三星堆的横空出世让整个中国史学吃惊。三星堆的古蜀国是一个神秘莫测的文化古国,谁也没想到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需要靠它来旁证。那里出土的青铜器物无一不代表着古蜀国有着与华夏文明相似的太阳神崇拜,而上面的铭文雕刻也叙述着古蜀与夏朝之间的恩怨。经时间验证,它们都是四千八百年前的物品。

可我们心心念念的炎黄二帝却始终虚无缥缈。而位于郑州双槐树的考古却让中国人的五千年实物文明梦得以实现。2020年5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确认位于巩义市河洛镇的双槐树遗址是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有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

双槐树遗址面积达117万平方米,发现有仰韶文化中晚阶段大型中心居址、大型连片块状夯土遗迹、大型公共墓地、夯土祭祀台遗迹等,并出土了一大批仰韶文化时期丰富的文化遗物。这处都邑性聚落遗址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在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就形成了繁华的都市群。”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说。

“根据过去的考古发现,中原地区给人一种5000多年前社会发展相对沉寂的印象,有过‘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现象’说法。双槐树遗址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选自《河洛古国:炎黄二帝的时代以信史重现人间》,有删改)

材料三:

文物考古专家顾万发最津津乐道的,是一处用陶罐模拟天上北斗九星的天文遗迹。“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天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业。”他说。专家认为,这一天文遗迹明显具有特殊人文含义,表明在聚落布局中的礼仪化思维和“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已经形成,可以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

“河洛古国”还发现了国宝级的文物——一只用野猪獠牙雕刻的、正在吐丝的家蚕。作为已发现的中国最早骨质蚕雕艺术品,与周边同时期遗址出土的迄今最早丝绸实物一起,实证了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养蚕缫丝。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最早的代表。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河洛古国”的出土器物包含许多外来文化因子:折腹鼎、背壶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双腹器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这证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就是联通四方的交通孔道,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这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因素。

(选自《同望5300年!——“河洛古国”文明溯源》)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很难成功论证,是因为秦汉以后人们只承认夏商周三代,自动选择忽略掉了虞朝。
B.实地论史与实物辅佐的手段在清末乃至近代渐呈式微,使得近代学者只能以书论史,得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说法。
C.早在清末时期,就证明了殷代不但存在,而且比西周早数百年,打破了西方史学家关于中国文明止步于周的说法。
D.双槐树遗址的考古发现证明了五千多年前中原地区不但不是文明洼地,反而对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1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代学者采用以书论史的方法证明中华文明史长达五千年,但是这一结论因没有古文明文字与古国都城佐证而不被国际史学界承认。
B.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上面的铭文雕刻充分证明了在4800年前古蜀国与夏朝之间曾有过的往来。
C.折腹鼎、背壶、双腹器这些文物在双槐树遗址中出土,证明了当时不同地域的文明相互交流和借鉴的史实。
D.用野猪獠牙雕刻的、正在吐丝的家蚕之所以称为国宝级的文物,是因为它是已发现的中国最早骨质蚕雕艺术品。
18.“以书论史”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学术文化,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书籍中不能用作论史的一项是(     
A.《后汉书》B.《水浒传》C.《资治通鉴》D.《三国志》
19.“河洛古国”的文明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二、三概括分析。
20.请结合三则材料梳理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的推演进程。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代化的本质是一种文明新形态的生成,由于工业化进程肇始于西方社会,部分人误认为现代文明等同于西方文明。世界各国迈上现代化进程有先有后、有快有慢,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的一条新型现代化道路。

反观资本主义现代化实践,无论其发展历程还是现实进展,都映射了西方国家现代化理论模式的诸多弊端。资本主义文明源自血腥的暴力掠夺,即通过对广大亚非拉地区的殖民统治,积累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桶金。资本主义文明在世界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主要依靠武力维系。西方国家借助工业革命取得的生产力发展成果,通过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武器,促成资本主义文明的生成与扩张,并以此维护其在世界格局中的主导地位。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王今,诸多弊端已经暴露,且愈演愈烈,造成严重的失序问题,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对立的生态危机,阶级对立与贫富分化加剧的社会危机与拜金主义盛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消解的精神危机等。

面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带来的种种失序问题,俄国十月革命开启了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创建。但苏联的解体,引发世界舆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走向的担心、怀疑和否定。进入21世纪,中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树立起世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信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告: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彻底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靠武力和掠夺实现并维系的现代化道路模式,革除了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的现代化文明面临的系统性危机,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又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迈向现代化的新选择,进而为人类文明的品质提升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编自唐亚林、郝文强《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范式建构与路径选择》)

材料二:

我们已经进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历史时期。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马克思主义没有在它的出生地资本主义土壤中开出绚烂之花,反倒在贫瘠落后的东方国家生根发芽、苗壮成长,开辟出一条恢宏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路,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奇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明确重申: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革命斗争把马克思主义的种子、社会主义的种子播撒下去之后,这种子就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中生根发芽,成为中华文化中的新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目标、唯物论、辩证法思想、民本观念等方面有高度契合性,这为二者相互融通提供了重要的学理基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不仅为中华民族的成长发展壮大提供精神养分,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提供肥沃土壤。因而两结合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过程,而不是你吃掉我,或者我吃掉你。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和必然选择。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保证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文化基因。一个国家的治理制度与其民族的历史和文比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就必须把中国的问题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质上也是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不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增强我国在文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还能够以中华文化历代传承的文明智慧为基础,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摘编自贾淑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重逻辑及建构路径》)

2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同于西式现代化“国强必霸”的道路,而是一条高质量的、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新道路。
B.中国推动“五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将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为世界提供迈向现代化的新选择。
C.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水乳交融,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多方面有高度契合性。
D.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又保证了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中国文化基因。
2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国式现代化,但材料一侧重论述其理论基础,材料二则侧重论述其实现的途径。
B.资本主义现代化违背国际正义、依靠武力维系并引发了各种系统性危机,因此难以被其他发展中国家复制。
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一不可,只有两者水乳相融,方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
D.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概念被转化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融合。
2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C.黑格尔谈美学时提到:“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
D.恩格斯曾说:“每个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
24.习近平总书记用中华文化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言必信,行必果”“德不孤,必有邻”等来深刻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结合材料二加以分析。
25.如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文化构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业文化遗产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指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广义则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物质形态的农业文化遗产,如一些有悠久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一些乡村古建筑、传统特色民宿、传统特色饮食等;二是制度层面的农业文化遗产,如与农耕生产方式相伴生的一些制度设计和风俗习惯等;三是精神层面的农业文化遗产,指在农耕生产方式基础上所形成的特有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气质等。

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粮食安全不仅包括数量安全,还包括质量安全。确保质量安全,需要尊重农业的自然循环规律,挖掘保护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多吸收传统农业的优秀成分,推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几千年形成的一些优秀农业生产系统,体现了人类保护环境的大智慧,为现代社会保护环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如有千年历史传统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农业模式、成型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等,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则通过发展农耕、林业、牧业三者有机循环生产方式,有效保持了生物多样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涵养文化自信的需要。农耕文化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情感认同,积极挖掘保护并传承弘扬好传统农耕文明,是提升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几千年来,我国各地农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发展出众多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农业生态生产模式,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双赢。在作物和农产品方面,中国古代农业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世界上1200多种作物中,中国就有600余种,其中约300种起源于中国。在农学方面,中国古代农学自成体系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立足新时代,推动建设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持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进一步挖掘其各方面的传承利用价值。

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应赋予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汲取传统农业优秀因素。尤其是相对欠发达地区和一些边远山区,人类与自然长期博弈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业生产生活模式,是这些地区珍贵的农业文化资源优势和传家宝。用好这些宝贵资源,拓展农业多功能,是促进当地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乡村建设上,要根据农业生产方式特点,建设农村生活方式,保留青山绿水,留住乡愁,守好这些瑰宝。在乡村治理方面,要注意积极挖掘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优秀合理因素,融入现代治理体系。尤其注意挖掘古代农业社会德治中好的做法,推动乡村形成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的善治体系,推动乡村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借助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平台,世界各国应进一步加强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的交流互动。要向世界讲好中华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故事,也要积极吸收世界各国传统农业中一些优秀的成分,为国家所用。落实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传承弘扬工作,还需建立更加完善的工作业绩考核办法,让保护的理念和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摘编自宋圭武《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光明日报,2022.7.22)

2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久以来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制度、习俗等都属于农业文化遗产。
B.确保粮食的安全,也包括尊重农业自然循环规律,挖掘保护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C.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发展农业最早并且长期以来处于世界的前列。
D.持续推进农遗保护实践也是推动建设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
2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粮食安全、生态环境、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论述农遗保护的特点。
B.文中青田稻鱼共生模式和新化紫鹊界梯田例,论证了农遗保护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C.文章从农业文化遗产含义谈起,层层深入地论述了为什么要进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D.文章先在前五段指出农遗保护的意义,接着在后三段提出了新时代农遗保护的建议。
2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属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一项是(       
A.枣庄古枣林位于山亭区店子镇8万亩长红枣园内,是山东现存保存最完整的古枣林。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户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并经营土地等形成的生产模式。
C.江苏吴江不断挖掘和弘扬传统蚕桑文化,创新推出符合时代需求的蚕丝产品。
D.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遥感技术以及卫星也开始运用于农业。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登上舞台,用舞蹈语汇创造性转化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以中国传统美学意蕴征服了观众,唤醒了观众心中的传统文化基因。

全剧采用时空交错的结构叙事,通过“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讲述了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视角“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历程的故事。

青绿,是《千里江山图》最典型的视觉标识,也是全剧贯穿始终的意象,在剧中被设计为连接展卷人和王希孟的符号性角色。编导以“静”为出发点,以宋代绘画的内敛基调,设计了“静待”“险峰”“卧石”等造型动作。舞动起来的“青绿”们动作端雅沉静,气息下沉内敛,以一派淡泊之感传递出青绿色彩特有的冷静、空寂况味,队形变化起伏中又营造出高远、深远、平远兼具的视觉美。舞蹈设计化山为人,以人作山,是古人与自然对话的艺术呈现。

青绿色彩也是全剧舞美设计的重要元素。如篆刻人的服装为深沉的花青色,点缀朱砂红,与其动作稳健而具有顿挫感相匹配;织绢人从水色氤氲的画卷中徐徐走来,带着春天的气息,服装选用淡淡的艾绿。又如舞台布景,七个篇章的背景颜色从清淡过渡到浓重,逐渐形成青绿色彩,打造出“于缤纷浓色,见空寂之美”的境界。

“远黛秀娥,只此青绿”,“青绿”这一中国传统色的大量运用,让人徜徉在淡泊、清雅、闲静的宋代美学意趣之中。《只此青绿》大获成功,是一种必然。

(取材于刘森、应杰、韩真、周莉亚等的文章)

材料二

《千里江山图》卷是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是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

在设色和笔法上,《千里江山图》继承了隋唐以来的“青绿山水”画法,石青、石绿是主色调,主要用来敷染山头和山体;赭石、墨是次要颜色,用来皴染山脚和阴面。画卷颜色有丰富层次,远山及天空上部用淡青绿颜色蘸淡墨刷染而成,既拉开了与近、中景山峰在视觉空间上的距离,也衬托了近、中景山峰颜色明亮的程度。石青石绿等矿物质颜料历经千年而未衰,即使在幽暗环境中依然泛着宝石的光芒。整幅画物象凝重庄严,层次感强,堂皇之气盎然,以明丽璀璨的青绿山水表达了国泰民安的美好希冀。在构图上,《千里江山图》采用散点透视法,大致分成六段,各段均以绵延的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贯通,形成了“景随步移”的艺术效果,高远、深远、平远多种构图方式的使用更使画面富有韵律感。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淼,壮丽恢弘;山水间有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又有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的人物活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宋人郭熙《林泉高致》有言:“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此卷正给人以“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沉浸感,体现了宋人山水画的审美理想。

(取材于马季戈、王中旭、林玮等的文章)

材料三

中华民族对青色认识和运用的历史悠久。青色是中国传统“五正色”之一,青瓷是富有代表性的中华传统工艺品,传统绘画艺术以“丹青”为名,山水田园诗中更随处可见青绿的光影。青色是民族审美心理的重要表现符号。

为什么中华民族如此偏爱青色?

生理基础对色彩选择有一定制约作用。研究证实,不同瞳孔颜色对其辨色有明显影响,褐色、灰色、碧蓝色瞳孔辨别光谱中蓝——绿暗色端较为困难,而黑色瞳孔具有理想的调节外来光线的功能。

生产方式对民族色彩审美起最终决定作用。中华民族最迟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采集和农耕的生产方式,生存环境中最主要的色彩便是青色,包括头顶的青天和身边的碧水,更有植物的绿色。我们的感受力和想象力直接受到青色濡染,青色已经历史地积淀于民族意识中。因此才会有“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的细腻体验和“池塘生春草”的欣喜情感,也才会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的亲昵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和谐。青色更易激活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使我们产生心有灵犀的体验,形成对青色的认同感、亲切感。

民族文化传统也决定了色彩审美。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各家都从“天人合一”思维方式出发,倡导以虚静的主观态度对待万物,重视静坐凝心,妙悟万物之美、大道之真。现代研究证明:青色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都比较适中,给人以明净、澄洁的感觉;人在青绿色的环境中,皮肤温度可降低1~2℃,心跳每分钟可减少4~8次,呼吸变缓,精神放松。主虚静的文化传统塑造了淡泊、克制、含蓄的民族性格,由此形成的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与具有宁静内敛效应的青绿色异质同构,文化价值契合,情感体验相通。

(取材于宋凤娣等的文章)

29.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全剧的主要内容是再现《千里江山图》的壮丽景象。
B.青绿意象是指剧中女性舞者们丰富的舞蹈造型动作。
C.舞者具有端雅沉静淡泊之美,传递出宋代美学意趣。
D.剧中服装、布景等均采用青绿色彩,呈现缤纷浓色。
30.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关于《千里江山图》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作的青绿主色调是舞剧中青绿意象的创作基础。
B.设色和笔法的灵活多样,赋予画作丰富的层次感。
C.画作多种构图方式之美在舞剧中得到形象化表达。
D.壮丽恢弘的山水传递出“可游可居”的审美理想。
31.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色被广泛运用说明它在中华民族审美心理中有重要地位。
B.形成偏爱青色的色彩审美是由中华民族的生理优势决定的。
C.大量山水田园诗的产生与农耕文明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相关。
D.青绿色审美偏好与主虚静的文化传统相通,具有科学依据。
32.根据三则材料,结合你的学习积累,判断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我从“青青”的衣领颜色感受到读书人的清雅气质,体味到其中蕴含着的曹操对贤才的深切渴望。
B.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我从“青冥”想象到天空之青苍深远、明净澄洁,仿佛看到了李白想象中神仙世界的辉煌灿烂。
C.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青崖”是青青的山崖,引发了我对青绿山水的美好想象,让我读懂了李白失意后徜徉山水的愿望。
D.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青青写出荠麦青翠茂盛的景象,让我感受到与“池塘生春草”“青萝拂行衣”相通的情感体验。
33.为什么说《只此青绿》“唤醒了观众心中的传统文化基因”?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1905年张謇筹建我国第一个综合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中国博物馆事业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近年来,中国各类博物馆在场馆设施建设、藏品保护研究、陈列展示、媒介交流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博物馆处在发展“转型”期,如何让大众更好地参与到博物馆活动中,是重中之重。

现在,不少人走进博物馆,总感到展陈方式呆板,偌大的博物馆,藏品虽然众多,却处处都是“面无表情”的表达。显然,在互联网与多媒体时代下,单一展示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在这方面,许多先进的博物馆为了吸引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将布展设计得生动活泼,如营造开放空间,开设数字博物馆,推动VR(虚拟现实)游览,运用动漫、3D加强互动性、趣味性,观众在参观中不仅增长了知识,还滋养了心灵。

博物馆建设在不断改进,但展品的说明还是很简单,可观众来到博物馆,是想了解文物所蕴含的知识,听到文物背后的故事。如果他们参观时读读标签就离开,就仅仅是“到此一游”。为此,博物馆要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可以广泛发展志愿者,为志愿者提供专业的知识培训,构建训练有素的志愿者团体,让他们活跃在博物馆里。博物馆志愿讲解员不仅能拉近博物馆展品和观众的距离,而且因为他们来自社会各层面,具有宣传、推介博物馆的便利,会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这样才能实现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目的。

在物质渐渐富足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水涨船高,博物馆仅仅“免费开放”显然不够,还需更深层次地进入国民生活,增进“亲密对话”。比如南京博物院打开神秘的文物库房,让公众了解文物保管知识;安徽、吉林等地的博物馆则向聋哑人士和其他残疾人士敞开大门,为他们提供特殊服务;故宫博物院更是开设专题讲座,讲述“故宫里的文物医院”。博物馆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让公众与博物馆近距离接触,各种馆藏因此也呈现出更丰富的价值。

一直以来,博物馆就是通过对藏品的收集、研究,生成陈列展览,并向大众开放,确有“守株待兔”的姿态,难怪参观者寥寥。今天,博物馆应主动与现代传媒建立关系,逐步形成合作,积极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开办官方微信公众号,设立网上虚拟博物馆,这些媒介宣传吸引民众参与到博物馆活动中,拓展了博物馆的教育传播功能。国家博物馆的官方微博每天发送馆藏文物图片,同时附加生动的文字说明。一位博友留言:“如果博物馆的说明都像国博微博这样有趣生动,我愿意天天去博物馆。”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为大众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多样方式激发大众的参与意识,让博物馆融入大众生活。

(取材于付彪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博物馆的文化产品,是指以博物馆资源为依托,通过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环节来实现价值的各类文化产品。它既包括博物馆的展览,把独立文物或艺术品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具有思想性的文化产品,也包括以商品形式出现的博物馆产品,如博物馆指南、图书、图片等。

被称为“最后一个展厅”的博物馆商店,其中的“展品”——文化创意产品的精彩程度,也影响着观众了解博物馆文化的程度。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是博物馆文化的呈现方式之一,它不同于一般的商品,除了要具备一般产品的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外,还要具备收藏价值及一定的文化附加价值。每件文创产品都应做到为大众带来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这才是博物馆推出文创产品的真正意义。

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在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尝试将喜庆生动的年画嫁接于新的载体上,赋予了杨柳青木版年画新的内涵,使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瑰宝散发出特有的光芒。杨柳青木版年画剪纸册,用剪纸的形式将杨柳青木版年画还原出来,一个载体承托了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堪称巧妙。在该博物馆商店,观众可以把“年画瓷瓶”“年画内画壶”“年画折扇”等具有收藏和使用双重价值的商品带回家。而一系列价格亲民、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例如以木版年画为主题的扑克牌、丝巾、风筝、钱包、明信片、牙签盒等,也颇受大家欢迎。

在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上,有专家指出,产品设计一定要围绕博物馆主题文化,能够为博物馆主题文化展览起到促进作用。大众在参观完整个博物馆后,来到售卖区,购买能够与其产生共鸣的文创产品,这是将博物馆的文化带出了博物馆,将文化带回家,带到社会,使得博物馆主题文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得以无限延伸。而且要注意文化创意产品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但传承不等同于复制,单纯的复制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审美等各方面的需求。当今社会人类发展的源泉是无限的想象力,是创意。因此,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要将中华文明的精华元素传承下来,文化是创意设计的基础和核心。一款好的博物馆创意产品设计,要有温度,有情感,赋予产品文化精神的内涵。同时,还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追求,最大可能地接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实现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真正价值。

(取材于胡春萌、徐雪霏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真正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我国仅有百余年的历史。博物馆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毅然选择了先进、积极的文化方向。博物馆在保藏中华文明物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启迪各族民众智慧,培育地域文化认同,构建世代爱国情怀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博物馆拥有大量珍贵的文化资源,是别的文化机构难以提供的特殊的知识源泉,人们在博物馆中获得文化的满足、精神的愉悦。同时,博物馆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经验性资源,使其能在区域性、全球化的世界里发挥独特的社会作用。随着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涌起,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变革,博物馆工作的性质和特征也不断发生新的变化。现代意义的博物馆不再仅仅是保护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还应该是一个底蕴深厚的社会文化机构,担负着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今天,博物馆文化表现出的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引领着社会民众的人文追求,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服务机构,其使命就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不断满足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公共文化机构的本质特征,是实现公民文化权利和文化福利的重要内容。事实上,我国的博物馆有联系社会、融入社会、服务大众的传统。例如当年东北博物馆自建立之初,就筹办了“伟大祖国历代文物展览”“生产工作演进史”等陈列展览,并于1954年起组织流动展览小组,赴长春、大连、抚顺等25个城市和地区进行巡回展出,在全国首创了流动展览这一服务大众的展览形式,受到博物馆界的重视和社会民众的欢迎。

(取材于单霁翔的相关文章)

34.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对博物馆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A.展陈方式僵化B.展览说明简单
C.固守而少宣传D.藏品保护过度
35.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理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绕博物馆主题文化B.富有创意地传承文化
C.体贴而具有强烈情感D.符合现代人审美追求
36.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下列不能作为现代博物馆是社会文化机构的依据的一项是(     
A.一直追求先进的文化方向B.拥有大量的特殊的知识资源
C.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性资源D.使命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
37.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概括博物馆为吸引大众参与活动采取的措施。
38.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概括说明现代博物馆如何履行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词原是歌筵酒席间演唱的歌辞,然而后人却又往往从这种歌辞中看到了比兴寄托的深意。比兴寄托有广义的解释,也有狭义的解释;有字面的解释,也有引申的解释;有就作者方面而言的说法,也有就读者方面而言的说法。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先讲“比”“兴”二字。词天生有这一特质,容易把作者引向比兴寄托的路子,也容易引起读者比兴寄托的联想。本来“比”“兴”二字是写诗的两种作法,如果换一种较新的说法,我以为比兴就是指心与物相结合的两种基本关系,“兴”是见物起兴,是由物及心。

见物起兴是说你看到一个物象,引起你内心的一种感发。以《诗经》来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外在的物象,所谓“物象”是眼睛所能看见的,耳朵所能听见的,凡是感官所能感受的统称物象。这在中国诗歌中有很久远的传统。即如《诗品·序》中就曾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又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陆机的《文赋》也曾说“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都是说你看到外界的景物后引起了你内心的感发,是由物及心的物与心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兴”。李后主《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种由于看到“林花谢了春红”而引起的感发就属于此类。

什么叫“比”呢?“比”是以此例彼,是说你内心中有一种情意,要借助于外在的物象来传达,因为诗歌这种美文,如果只讲抽象的概念中的情意,便不易引起读者直接的感动,所以常要把抽象概念的情意与具体的物象联系起来,才能引起读者的感发。由心及物的例证如《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是用一只吃粮食的大老鼠来比喻剥削者,这是他心中先有一个剥削者的概念,然后用硕鼠这一形象来表现的,是先有内心的情意然后找形象来比喻,是由心及物的心与物的关系,这就是所谓“比”。秦观的“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说你要看到我内心中那千回百转的情意,就如同像篆字般曲折的小篆香一样,寸寸燃尽,以此形容他回肠的寸断。这也是“比”,是先有其回肠的情绪而后以小篆香来做比喻的。

所以一般说来,比兴就是表达情意的两种基本方式,或者是由物及心,或者是由心及物。这是对“比兴”最简单的解释。

不过,“兴”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兴”只是纯粹直接的感发,并没有明显的理性的衡量和比较,所以有时是正面的感发,有时是反面的感发,而且同样的物象可以引起不同的感发,所以“兴”这种感发的范围是非常自由的,不是理性所能够完全掌握的。相对而言,“比”是比较有理性的。总之,“比”与“兴”基本上原该是指诗歌创作中“心”与“物”相交感时的两种方式和作用,但是汉儒却对“比兴”有了另一种解释,说“比”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而“兴”则是“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周礼·春官·大师》郑注)。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可信,因为从《诗经》的作品分析,用兴的方法写的对象不一定都是美的,用比的方法写的对象也不一定都是恶的。总而言之,在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上,“比兴”就开始有了另外的意思,就是“言在此意在彼”的一种美刺托喻的意思。这以后,在诗歌创作中说到“比兴”就再难只以单纯的心物交感的比兴来衡量,而有了一种言外之意可以追寻体会的意思了。

(摘编自叶嘉莹《诗显而词隐》)

材料二:

有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种宿命,好像是注定了要让一个诗人亡一次国,然后李煜才会写出分量那么重的几个句子出来。就是如果不是遭遇这么大的一个事件,他的生命情调不会从早期的有点轻浮、有点淫乐转到那么深沉。就是一个亡国,忽然让这个才华横溢的人领悟到繁华到幻灭。所以我们读到《虞美人》,读到《浪淘沙》,读到他这些后期的作品的时候,忽然带动了一个很不同的生命经验。这种在亡国之后产生出来的创造力,其实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五代词刚好是诗词这两种文体的连接,因为在唐诗的黄金时代之后,你要写诗超过李白杜甫,想都不必想了。所以要另辟蹊径,另辟一条新路出来,反而走到了通俗的这个世界上去,把通俗重新开创新经验。当时有一批傻傻的人,还在那边继续模仿唐诗的,全部都完了。反而走到流行歌曲的这批人出现了新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五代词的变革意义,就是词根本就是流行歌曲。

大家也许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今天读到“林花谢了春红”这样的句子,我们会隐约感觉跟唐诗不一样。“太匆匆”,就是一个很直接的民间感情,就是觉得好快啊。所以你会发现,把这些东西变成歌,变成现代的流行歌曲非常容易,因为它本来就是歌。我们现在读的《虞美人》《乌夜啼》都不是文学的名字,而是音乐的名字,等于现在我们讲的“降G大调”之类的意思,升调、降调的意思。

(摘编自蒋勋《为什么唐诗会变成宋词》)

3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嘉莹认为,词天生就有“比”“兴”的特质,作者容易运用比兴寄托,而读者也容易产生比兴寄托的联想。
B.汉儒对“比兴”兴美比恶的解释,叶嘉莹认为并不可信,但其引出了一种言外之意的美刺托喻的解释。
C.叶嘉莹认为比兴是表达情意的两种基本方式,“兴”是由物及心,“比”则是由心及物,也是写诗的两种作法。
D.蒋勋认为,李煜遭遇了亡国破家的大事件,从而产生出艺术上的创造力,创作出《虞美人》等震撼人心的作品。
4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兴”感发的范围非常自由,其情况也比较复杂,所以只是纯粹直接的感发,并没有明显的理性的衡量和比较。
B.叶嘉莹引用《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是为了解说“比”的概念,蒋勋引用“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是为了说明五代词与唐诗不同。
C.“比兴”有各种解释,在材料一中叶嘉莹选择的是最简单的、广义的和引申的解释,是就作者方面而言的说法来分析的。
D.唐诗达到了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继续模仿唐诗是没有出路的,而另辟蹊径将通俗的词进行创新,反而超越了唐诗。
41.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见物起兴”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B.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D.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编的《文选》,是我国现存编纂年代最早的总集,脍炙人口。萧统为之作序。此序既阐明了《文选》的编纂意图和选录范围,也体现了萧统的文章审美观念。

萧统说,《文选》里选载的都是特别讲究文辞运用的文章。那么,该怎么讲究呢,怎样的文辞才是萧统心目中的好文章呢?从“辞采”“文华”“翰藻”等语词可以体会到,萧统要求文辞博富而美丽。《文选序》说:“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文学语言同社会生活里种种事物一样,是从简单质朴向着精巧华丽发展的。这是萧统的文辞发展观,也是他心目中一个基本的文章审美标准。文章好不好,首先看它的辞采是否漂亮。应该说,这不仅是萧统个人的审美观,而且是他那个时代具有普遍性的标准。

如果说得再具体些,那么可以说,当时人们所认为的漂亮文辞,包括语句偶对、声音和谐、辞藻富丽、运用典故等几个方面,也就是具有骈俪文字之美。这在《文选序》没有具体说出来,但从《文选》选录作品的情况中是可以窥见的。比如《史记》里的序和“太史公曰”,颇有感慨跌宕的文字,但《文选》一概不选,这与那些文字句式长短错落、不合乎骈文要求很有关系。《文选》选的是班固、干宝、范晔、沈约所写的史论述赞,它们句式比较整齐,讲究对偶和辞采。又如同样是写三月三日禊饮的诗序,不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选颜延之、王融的两篇,与《兰亭集序》比较质朴,而颜、王所作“文藻富丽”有关。颜、王这两篇文字当时以此而闻名遐迩,连北朝人士都佩服之至。再如陶渊明诗,北宋以后成为一种诗美的典范,《文选》却所选不多,因为陶诗语言朴素率直,在齐梁时是被认作“田家语”的。曹操诗在后世被称赞为“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文选》则只收录两首;也是同样的缘故。

萧统所持的这种骈俪时代的文章审美观,自然有它的局限性。不少优秀作品由于不符合骈俪之美的标准而被忽略了。这从上文所述便可见一斑。在萧统看来,子书、史书“不以能文为本”,是不在美文范围之内的,这样的眼光也嫌狭窄。以后人、今人的眼光看,别的不说,《史记》《汉书》《世说新语》中那些人物形象、细节描绘、名言隽语,多么栩栩如生;《庄子》的浪漫想象,纵横恣肆,也多么具有文学色彩。而萧统那个时代的人们没有认识到它们的美。这些确实是《文选》编者审美观的局限。

但是,在我国文学史上,骈俪时代毕竟是一个重要而且漫长的时代,同样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篇章。如果像后世某些提倡“古文”的论者那样,排斥骈俪之美,蔑视骈体诗文,那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同样是片面而具有很大局限性的。《文选》选录了晋代陆机的大量诗文,陆机是萧统最心仪的作家之一。诗且不说,即以其他文体而言,《叹逝赋》《文赋》《豪士赋序》《吊魏武帝文》《辩亡论》《演连珠》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靠了《文选》,我们今天还能欣赏到这些名篇。陆机之外,晋代其他的优秀诗文,在《文选》里也保存了不少。

(摘编自杨明《从<文选序>看萧统的文章审美观念》)

材料二:

据载,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一生似未明确褒贬过任何历史人物,独独前他七十四年而卒的“南岳幽居之士”陶渊明,却赢得了他异乎寻常的尊敬。昭明不仅首次编撰了《陶渊明集》,而且特为之立传作序。就在《陶集序》中,他德文并重地推崇陶渊明。实际上,昭明太子萧统是中国文学史上高度评价陶渊明的第一人。

陶渊明《闲情赋》是《陶集》中仅有的一篇述情:惆怅,文采可观,十分接近齐梁文学“典丽”特征的作品。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情采,它都可与宋玉的《高唐》《神女》《登徒子好色》,以及曹植的《洛神》诸赋相类比。因此,把《闲情赋》采入《文选》“情”类赋并不为过。但是,昭明不但不选,反倒在《陶集序》中特出一条评语,说道:“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首,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这“白璧微瑕”之叹,难道不正好表明,昭明看重陶渊明之德名,远远超过其文名吗?“惜哉!无是可也”一句无限的叹惋,就把昭明企望陶渊明成为“人伦之璧”的愿望表露无余。

《陶集序》分为三部分:第一、隐逸人生论;第二、陶渊明文德论;第三、陶渊明文章“风教”论。昭明认为:陶渊明者,高尚之士也,其“爱嗜”陶文者,崇尚其德也。这正是南朝文人(诸如颜延之、沈约、钟嵘)的共识。只不过比较起来,昭明爱心更切,以至对《闲情赋》作出了旨在求“全”的苛责。原来,他就是要把陶渊明推尊为“人伦之完璧,道德之高标,为文之准式”,以“讽谏”时事,“风教”社会。如此的伦常道德追求,显然与《文选》的编撰目的迥然不同。

其实,在昭明文学主张中,原本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学价值追求:一为娱乐,审美;一为“鉴诫”“风教”。前者以精神上的愉悦、享受为目的;后者以规范、指导人们的思想、道德情操为指归。《文选》和《陶集》就是以上这两种文学价值追求的分别体现。昭明在陶渊明“百年祭”之时编撰《陶集》,纯乎出于一种道德教化的考虑。在《陶集序》中昭明强调渊明文章“有助于风教”,又说《闲情赋》“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等等,完全本之于传统的儒家“诗教”之说。因此,正是在这种传统道德文学价值观的驱动下,他才爱屋及乌,因人贵文,超越个人和时代的审美观念,满腔热忱地高度评价陶文。

(摘编自丁永忠《论萧统<陶渊明集>与<文选>的不同文学价值取向》)

4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文章审美标准问题,无论是只看重骈俪之美,还是完全排斥骈俪之美,都有其局限性。
B.《文选序》指出,文学语言是从简单质朴向精巧华丽发展的,曹操诗人选《文选》就是证明。
C.萧统从不褒贬历史人物,却对陶渊明异常尊敬,并为他立传作序,这是因为萧统“崇尚其德”。
D.萧统肯定骈俪之美,并据此主编《文选》,从提倡“古文”的论者那里保存了大量优秀的篇章。
4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统深受传统儒家“诗教”之说影响,而超越个人和时代的审美观念,因陶渊明其人而推崇其文。
B.萧统认为班固等人文采优于司马迁,所以《文选》弃《史记》里的序,而选了班固等人的史论述赞。
C.同为写三月三日禊饮的诗序,颜延之、王融的两篇在语言上要比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富丽得多。
D.《文选》所体现出的文章审美观虽有局限性,但《文选》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学语言发展的重要参考。
44.下列选项,与材料二中画线部分对《闲情赋》态度相似的一项是(     )。
A.清·刘光蕡:“(《闲情赋》以为忠臣之恋主也可,即以为自悲身世以思圣帝明王也亦无不可。”
B.宋·苏轼:“渊明作《闲情赋》,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屈、宋所陈何异?”
C.清·陈沆:“且以《闲情》为好色,则《离骚》美人香草,湘灵二姚,鸩鸟为媒,亦将斥为绮词乎?”
D.清·方东树:“昔人谓正人不宜作艳诗,……如陶渊明《闲情赋》,后世循之,真是轻薄淫亵。”
45.请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46.萧统只选了少量陶渊明诗文入《文选》,却又单独为其编撰《陶渊明集》,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音乐中的启蒙

1929年4月1日,米兰·昆德拉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父亲是钢琴家、音乐教授。昆德拉孩提时代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父亲的书房里度过的,那是一段愉快的艺术时光。在这里,他经常悄悄地听父亲给学生讲课;在这里,父亲亲自教他弹钢琴,引领他一步步走进音乐世界;在这里,他带着好奇心,任意浏览父亲众多的藏书。父亲每天都会要求儿子严格按照乐理来练习钢琴,儿子也喜欢弹钢琴,只是在练习时常常会有一些即兴发挥。他的创造力和叛逆性格那时就已显露出来。

昆德拉十三四岁时,正值二战期间,父亲安排他师从捷克最出色的作曲家之一保尔·哈斯学习作曲。这实际上是一种友谊的特殊表达,因为哈斯先生是犹太人,当时,他已被迫戴上了黄星标志,人们像躲瘟疫一般躲避着他。

昆德拉忘不了老师的一段话“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有许多惊人薄弱的乐段。但恰恰是这些薄弱处使强有力的乐段大放异彩。它就像一片草坪,要是没有草坪,我们看到从地上长出的漂亮大树时是不会兴奋的。”这是一段让昆德拉咀嚼了一辈子的话。后来,哈斯先生被关进集中营,再也没有出来。昆德拉始终把他当作“我个人神殿中的一位”。他写下的第一首诗,就是《纪念保尔·哈斯》。

(节选自高兴《米兰·昆德拉传》)

材料二:

诗情里的锋芒

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昆德拉兴趣极为广泛。他最早沉迷于造型艺术,一心想当雕塑家和画家。他一度成为家乡小有名气的小画家,曾为剧院和出版社画过不少插图。之后,他又狂热地爱上了音乐。他考入布拉格查理大学哲学系后,还经常去听音乐课。

在迷恋音乐的同时,昆德拉还投入到写诗的热情之中。

他的那位堂兄——诗人卢德维克又直接将他往诗歌道路上推了一把。堂兄是战时捷克一个超现实主义小组成员。这个小组中不仅有诗人,还有画家和雕塑家,全都赫赫有名。昆德拉对他们十分仰慕,但由于生性腼腆,未能与他们结识。堂兄也发现了昆德拉身上的艺术天赋,总是尽量为他创造各种机会,与小组成员聚会论辩,还将他引荐给评论家格罗斯曼。正是在堂兄的影响和鼓励下,昆德拉有了最初的写诗冲动。

从昆德拉的第一本诗集《人:一座广阔的花园》中,人们听到了不同的声音。当时的捷克文坛教条主义盛行,公式化的诗歌到处泛滥,而昆德拉的诗却带有明显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和批判精神。他有一首讽喻诗,题为《法拉桑城儿童浪漫曲》,矛头就指向当时的诗坛状况和社会风气。这首诗的内容大致如下:

一个孩子骑着一匹小马来到一座美丽的犹如甜奶饼的城市——法拉桑城,娶了那里的公主。这座城市有个奇怪的规定:人人只许欢欣,绝对不能忧伤。一只小狗,禁不住孤独,哀嗥了几声,便被投进了监狱。公主十分美丽,乐队为他们奏乐,市民为他们欢呼,一天接着一天,没有任何变化。孩子感到厌烦,对小马说道,这里老是欢呼,老是歌颂,老是万岁,我已腻味透顶。与其如此生活,不如赶快逃走。小马善解人意,带他离开了这“甜蜜的天堂”。

这样的诗,自然会触怒不少人。因此,他的诗集一经问世,批评的声浪就接踵而至。这在某种程度上倒也提高了昆德拉的声誉。

(节选自高兴《米兰·昆德拉传》)

材料三:

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节选自米兰·昆德拉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材料四:

当托尔斯泰构思《安娜·卡列尼娜》的初稿时,他心中的安娜是个极不可爱的女人,她的凄惨下场似乎是罪有应得。这当然跟我们看到的定稿大相径庭。这当中并非托氏的道德观念有所改变,而是他听到了道德以外的一种声音——我姑且称之为小说的智慧。所有真正的小说家都聆听这超自然的声音。因此,伟大的小说里蕴藏的智慧总比它的创作者多。认为自己比其作品更有洞察力的作家不如索性改行。可是,这小说的智慧,究竟从何而来所谓小说又是怎么回事?

(节选自米兰·昆德拉演讲稿《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4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孩提时代,昆德拉在父亲的要求下学习钢琴,但他练习时常即兴发挥而不重视乐理,因而在钢琴上的成就并不大。
B.二战期间,人们把哈斯当作“瘟疫”一样躲避,父亲却让昆德拉师从哈斯学习作曲,这是父亲用行动表达对哈斯的认同和支持。
C.哈斯先生对贝多芬音乐中“惊人薄弱的乐段”有独特的认知,这段话或许也包含着他对人生低谷和高潮的哲理思考。
D.昆德拉把老师哈斯先生当作“我个人神殿中的一位”,他的第一首诗就是《纪念保尔·哈斯》,可见他对哈斯的崇敬。
48.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昆德拉对造型艺术的沉迷,使他成为有小有名气的画家,但后来对音乐的痴迷,使他放弃了绘画。
B.昆德拉爱好广泛,仰慕当时一些赫赫有名的艺术家,但由于腼腆的性格,最终也未能与他们结识。
C.正是由于堂兄卢德维克对他的诗歌创作有推动、影响与鼓励,昆德拉的诗歌有明显的超现实主义色彩。
D.通过“锋芒”一词,既可以看到昆德拉显露出来的诗歌创作的锐气和才干,也能看到他的斗争精神和批判精神。
49.下列对米兰·昆德拉作品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对于诗集《人:一座广阔的花园》的评论,文坛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但它的问世在客观上提高了昆德拉的声誉。
B.作为一首讽喻诗,《法拉桑城儿童浪漫曲》用浪漫的笔调对教条主义盛行的文坛现状和专制虚伪的社会风气进行了直接的批判。
C.《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中的“聆听”是指小说家对作品有一些感悟,而这些感悟可能超越他的理性认识。
D.米兰·昆德拉在演讲稿《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中用托尔斯泰的例子指出,作家没有创作小说的智慧应该改行。
50.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阐述了对轻与重的思考,对此你有怎样的认知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51.昆德拉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他能取得如此瞩目的文学成就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1世纪以来,在人类不断突破既有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局限的条件下,艺术家的艺术思维逻辑和科学家的哲学社会科学思维逻辑不断在并行中发生交叉,产生交集,形成互动,激发出一种突破性发展的可能性。

科学与艺术、人文结合的一个重要的例子是艺术家设计出“情绪几何”。这是个结合了科技与艺术的互动装置,邀请观众在暗箱中触摸几何模型,触摸的情绪会通过心率等生理数据采集装置记录并计算出来,这些情绪数据会影响初始几何图形的变化,生成一个个“因人而异”的情绪化的几何图形,并最终通过自动粉笔机械装置绘制在黑板上。作品从代数几何的抽象性和纯粹性中获得启发,并尝试把数学对现实世界提纯化的解释与艺术对现实世界复杂化的解读结合在一起,完成一次同时处于现实之上和现实之中的艺术实验。

艺术某种意义上是在给世界回归混沌提供“熵”力。与数学家所追求的纯粹性和抽象化相比,一个视觉艺术家的工作基本是给这个世界“添乱”。“情绪几何”将充满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混沌性的个体情绪数据与纯粹的、抽象的几何数据进行耦合与杂交,就像往真空中注入雾霾、往纯水中注入污液、往真理中注入无理。这种形而下的“添乱”式的艺术实验的目标不为揭示任何纯粹的普世真理,只为呈现任意存在的个体真相。作品拒绝让观众以理性的方式来理解代数几何数学,而是让观众以感性的方式通过与几何图形的感性接触以及提供个体的情绪数据来与艺术家和数学家共同完成一次无法预期的创作。

回溯人类进步的历史,实际上科技发展的同时,艺术一直如影随形,艺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出现交融、借鉴甚至陷入重大分歧的情形比比皆是。达·芬奇的绘画就曾经涉及当时欧洲医学中较为先进的解剖学,他通过美术的概念让人们获得了解剖学的认知;在摄影设备出现后,印象派艺术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雷诺阿,通过参考照片完成了诸多创作,导致西欧的绘画在很长一段时期主动对科技保持着疏离,画家们希望绘画艺术远离照片。而中国的国画更是以写意见长,强调意境之美,即使现代画家创作时从照片中寻找到一些思想内涵的元素和载体,但最终形成的作品还是旨在寻求艺术本体的价值。

(节选自张富利《新技术与美学的互生之旅:人工智能艺术何以可能》)

材料二:

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成为2022年央视春晚的“刷屏”之作。它带观众进入名画《富春山居图》中畅游,林峦浑秀,烟波浩渺,画中人物放声吟唱,渔樵耕读悠然自得。舞剧《只此青绿》将传世经典《千里江山图》搬上舞台,“火”到一票难求。近年来,“高冷”古画接连出圈,引发现象级传播。破解古画在今天的流量密码,将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有益启示。

动起来,换一种古画的“打开方式”。手握长卷,徐徐展开,仿佛置身其间,一步一景,可观可游。这原本就是中国古代绘画特有的“打开方式”之一,古人因而有徜徉画中山水的“卧游”之说。今天,科技的赋能让“人在画中游”有了无与伦比的实现可能。借助数字绘景和3D复现技术,一幅《秋林读书图》可以从平面变得立体,上一秒刚跨过秋林中的潺潺溪水,下一秒视角便已经跃升到空中,俯瞰群山巍峨。数字副本让珍稀古画的“露面”机会越来越多,在3D、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全息投影、交互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下,“画游系列”成为当下沉浸式艺术展的热门主题。围绕古画的这些“动起来”,虽不能取代对原作的欣赏,但无疑打开了普通人接近传统瑰宝的通道。有人说:古画动了,世界静了。也有人说:古画动了,身体里的DNA也跟着动了。古画动起来,不仅是对观众的“循循善诱”,也向创作者敞开了宝贵的审美资源和文化资源。3D动画形式的广泛运用,更为古画图像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大展身手提供了新的可能。

融起来,实现与传统文化的“超链接”。作为传统文化的视觉集成,古画不着一言、气象万千,能够集纳服饰、妆容、音乐、舞蹈、诗词等内容于一体,成为演绎传统文化的生动场景。在时下的国风国潮中,以“画境”统摄传统要素和当代形式,在融合性表演情境中展现文化的古韵与新貌,已经成为一种创作趋势。去年火出圈的舞蹈《唐宫夜宴》就伴随着娇憨可爱的唐代女乐官的舞姿,徐徐展现《簪花仕女图》《捣练图》《备骑出行图》等画面,舞与画呈现有趣“互文”。这种融合不仅是艺术形式上音、舞、诗、画的结合,也是传统舞台艺术与电视艺术、视频形式的结合,是文艺与数字科技的结合,是媒介形式上的优势互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也通过更为综合的媒介形态不断“升维”。

活起来,用新讲法激发新创造。在系列短片《此画怎讲》之前,有许多“讲”画的方式,但这一次,画作上的人物自己开口了。“古画会说话”和之前的“国宝会说话”类似,意在以亲切的面貌、活泼的语态,拉近古画与当代人的距离,让更多人感受传统与当下的息息相通。讲述传统的方式变了,回应传统的方式一定也会变化。传统“活”在当下、文化传承有“我”,渐渐成为一种创作共识。越来越多的人从传统中汲取自信和底气,热情参与文艺众创,推动国风国潮的创意奔涌。

当然,动起来、融起来、活起来,只是开始;静下来、沉下来、传承创新下去,任重道远。有关古画的故事还有很多,有关古画的讲法还有很多,像古画这样积淀着中华民族审美旨趣、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的文艺样式还有很多。传统浩浩荡荡,创造生生不息。传统文化的新表达,不仅要讲出趣味,也要讲出深度;不仅要讲出美来,还要讲出美背后的精神、理想与追求;不仅要面向当代受众,讲出新的时代内涵,还要面向世界,在更高维度上彰显中华文化与古为新的接续创造。

(节选自《人民日报》胡妍妍《让古画动起来融起来活起来》)

5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同属大脑思维,艺术思维逻辑和哲学社会科学思维逻辑天然会产生交叉、交集、互动。
B.数学是对世界进行提纯化解释,艺术是对世界进行复杂化解读,后者是对前者的添乱。
C.与西欧某些画家不同,中国国画并不排斥用照片寻找元素,但更看重艺术作品的意境。
D.“人在画中游”的古画打开方式优于对原作的直接欣赏,它可以帮助普通人读懂古画。
5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情绪几何”互动装置设计以代数几何为主,将观众个体的情绪可视化为几何图像,其主要目的在于呈现任意存在的个体真相,是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新成果。
B.在摄影设备出现后,印象派艺术家雷诺阿参考照片完成创作,这种机械复制使艺术失去了灵韵,因此要警惕科技对艺术的过度占位甚至戕害。
C.春晚舞剧《只此青绿》与经典画作《千里江山图》“互文”,“融”起来的方式让“我见青山多妩媚”有了生动具体的意象。
D.“古画动了,身体里的DNA也跟着动了”可以理解为“动起来”的古画唤醒了人们内心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54.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依托图像处理算法,冬奥会开幕式“冰瀑”环节中,一滴水墨从天而降晕染开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唤起人们心底的文化情结。
B.“果亲王”讲述古画《果亲王允礼像》中的文房摆设、服饰妆容,由一盆墨兰花里的灵芝,谈及兰芝竞秀、君子之交的传统文化寓意。
C.航天工作者自主研发全新的电机驱动系统,用16套由链条、钢丝绳和导轨组成的机械结构,使得冬奥开幕式上“冰立方”拔地而起。
D.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幅表现冰嬉场面的宫廷绘画长卷《冰嬉图》,借助三维动画,画上160组“运动员”们的冰上动作得以“复原”。
55.两则材料都提及科技与艺术的关系,但论述的角度不同。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56.科技赋能艺术,有人认为这会让人们看到的世界更具艺术性,更美好;也有人认为这会使人们的自主感悟力退化。你认同哪一种说法?请结合材料具体阐述。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强调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可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却很难以实物证明其存在:秦汉时代的人们尚且在说虞夏商周为四代,到了秦汉以后就以夏商周为三代,自动选择忽略掉了虞朝。这一切使得中国人心中的五千年文明史更难成功论证。清末读书人普遍认为炎黄二帝是确实存在的,中华文明从上古传承到清都是拥有着五千年的完整脉络,但它是建立在二十四史的基础上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书论史”。

以书论史最早存在于春秋时期,后被司马迁打破,他不仅仅是以书论史,更多的是奔赴实地考察,记录了诸夏与诸夷狄之间流传的炎黄二帝时代争夺天下的故事。这种以书论史和实物辅佐的文明记录方式一直在中国历代传承,但古代中国不兴考古,所以实物辅佐与实地论史的手段在清末乃至近代逐渐式微,更多的近代学者采用的依旧是以书论史的手段,从诸多帝王的纪年中进行加减,从而得出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说法。可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新史学的出现,全球的历史研究者制定了新的标准,即一个文明的存在必须要有两个条件符合,一个是古文明的文字,另外一个条件为古代国家的都城。而当时的中国还是以书论史"的时代,故而夏朝与殷代都不被国际所承认。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受到质疑。

(摘编自《河洛古国:炎黄二帝的时代以信史重现人间》)

材料二:

殷墟早在清末就已出现,当时甲骨是被当作龙骨来售卖的,清朝史学家研究发现,龙骨也大多是传说中殷代文字的承载之物。上面的文字记录与司马迁史书上面的商王世系几乎完全契合。甲骨文证明了殷代的确是存在的,并且在西周之前已经统治中国数百年,西方史学家口口声声说中国文明止步于周的说法被打破。

后来三星堆的横空出世让整个中国史学吃惊。三星堆的古蜀国是一个神秘莫测的文化古国,谁也没想到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需要靠它来旁证。那里出土的青铜器物都是四千八百年前的物品,无一不代表着古蜀国有着与华夏文明相似的太阳神崇拜,而上面的铭文雕刻也叙述着古蜀与夏朝之间的恩怨。

位于郑州双槐树的考古终于让中国人的五千年实物文明梦得以实现。20205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双桃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确认位于巩义市河洛镇的双樵树遗址是距今 5300 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有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

双槐树遗址面积达117万平方米,出土了一大批仰韶文化时期丰富的文化遗物。这处都邑性聚落遗址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也就是说,在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就形成了繁华的都市群。

其中最津津乐道的,是一处用陶罐模拟天上北斗九星的天文遗迹。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天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业。专家认为,这一天文遗迹明显具有特殊人文含义,表明在聚落布局中的礼仪化思维和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已经形成,可以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

河洛古国还发现了国宝级的文物——只用野猪獠牙雕刻的、正在吐丝的家蚕。它与周边同时期遗址出土的迄今最早丝绸实物一起,实证了距今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养蚕缫丝。学者认为,以双楔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最早的代表。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河洛古国的出土器物包含许多外来文化因子:折腹鼎、背壶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双腹器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这证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就是联通四方的交通孔道,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这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因素。

双槐树遗址实证了河洛地区在距今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摘编自《河洛古国:炎黄二帝的时代以信史重现人间》《回望5300年!——河洛古国文明溯源》)

5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汉以后人们只承认夏商周三代,自动选择忽略掉了虞朝,这是中国人心中的五千年文明史很难成功论证的原因之一。
B.甲骨文证明了殷代不但存在,而且在西周之前已经统治中国数百年,打破了西方史学家关于中国文明止步于周的说法。
C.实物辅佐与实地论史的手段在清末乃至近代逐渐式微,使得近代学者只能以书论史,得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说法。
D.双槐树遗址用陶罐模拟天上北斗九星的天文遗迹,表明在聚落布局中的礼仪化思维和“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已经形成。
5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新史学的出现,中国的以书论史的时代遭到了冲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受到质疑。
B.用野猪獠牙雕刻的、正在吐丝的家蚕之所以称为国宝级的文物,是因为它是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养蚕缫丝的实证。
C.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表明,古蜀国和华夏文明有着相似的图腾崇拜,这对古蜀与夏朝之间的恩怨进行了旁证。
D.全球史观认为,一个文明的存在必须有古文明的文字与古代国家的都城为证,二者缺一不可。这种说法得到大家普遍的认可。
5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书籍中不能用来“以书论史”的一项是(     
A.《北宋志传》广泛搜集了宋元时期民间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宋元话本和元杂剧中的有关剧目,并以此为基础加工整理而成。
B.《三国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因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礼乐等的“志”,不符合《史记》《汉书》确立的一般正史规范。
C.《隋书》保存了南北朝以来大量的典章制度,为后人研究隋代以及前几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保留了丰富的资料,包括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等十志。
D.《后汉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的《后汉纪》,主要记述东汉王朝共195年盛衰的史事。
60.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曾说:“中国古代文明就可以在中国的考古资料里清晰地见到。”请结合材料二“双槐树遗址”的相关内容做具体分析。
61.沿着“从上古传承到清都是拥有着五千年的完整脉络”,请梳理“华夏5000年文化”从“被忽略”到“重现人间”的轨迹。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书院楹联多含导化性情、启迪智慧之意蕴,也是儒家文化在书院中最直接的体现。江西白鹿洞书院楹联曰:“泉石可人,烟霞友我;青山傍屋,绿树盈门。”朱熹评此地“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读书之所”,书院这种选址观念主要是受到儒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即顺应天道,以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儒家学派认为,自然山水具有某种与人的精神品质相类似的形式结构,具有德化的作用。“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凤凰山敷文书院联)中和、蕴藉正是儒家对人的涵养所要求的一种极高境地。书院的创立者大多认为,书院培养人才的目的并非仕途经济,亦非文思辩才,而是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即一方面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传播道业,济世救民。正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的《跋》中所言:“窃观古者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东林书院有著名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摘编自冯刚、田昀相关论文)

材料二:

主持人(《光明日报》智库问答专栏记者):历史上,书院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也是思想、文化、观念交流碰撞的地方,可以说是名家大儒荟萃,群星竞相闪耀。历史上的传统书院缘何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这给现代教育带来哪些启发?

肖永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传统书院带给现代教育很多启发。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书院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宗旨和人才培养理念。无论是在自然环境的选择、人文环境的营造方面,还是在教育内容、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形式方面,传统书院都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例如,传统书院教育追求“求学”与“求道”相统一,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将道德情操、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传统书院教育师生关系密切,教师的高尚人格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感召力,学生与教师朝夕相处,深受其影响和感染;传统书院教育提倡自由讲学、自由研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经常切磋商榷、质疑问难;传统书院教育尊重学生禀赋、个性差异,注意因材施教。

主持人:清末时期,传统书院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纷纷转化为新式学堂。历经沧桑后,如今得以完整保存的书院可谓凤毛麟角。进入新时代,存世的书院应该如何更好地融入和服务现代社会、培养现代人才,又该如何打造“活的书院”?

吴国富(白鹿洞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打造“活的书院”,必须认真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书院教育应当以儒家经典为核心,以积极入世、承担社会责任为主体精神,若背离这一主体精神,就不能称之为书院教育。知行合一,知与行良性互动、互相促进,是衡量书院教育效果的主要指标。能知不能行,或按照刻板的教条去行为,都无法取得真正的效果。总之,针对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进行专门教育,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结合社会实践,不断进行反思、反省,不做“两脚书橱”式的人,不做“嘴长手短”的人,不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做社会的“看客”“说客”,以内化于心的人文素养为根本,才能取得实际效果,才能使受教育者成为现代社会喜欢和接纳的人才。当现代社会和书院建立不可或缺的联系时,书院就能“浴火重生”了。

主持人:书院千年,为中国文脉传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千年之后再回望,书院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我们如何更好地传承书院文化和书院精神?在推动现代文化繁荣发展中,书院可以提供哪些力量?

肖永明: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努力挖掘传统书院教育资源,从中汲取智慧,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兼具传统书院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在学术创新方面,应当弘扬历代书院先贤的创新精神,发挥书院的独特优势,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和现代价值的研究,为学界奉献具有原创性的高端学术成果,以学术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文化传播方面,应当利用当代最先进的传媒手段,充分体现书院的文化传播、社会教化功能,在传统文化的传播、普及、弘扬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摘编自《光明日报》“书院文化传千年”系列报道)

材料三:

谈剑桥,可从不同的角度与观点着眼,就教育制度来说,剑桥的特色是她的书院制。剑桥大学不止是一大群“学部”的组合,更是一大群“书院”的结合。她是一个由书院结合而成的联邦团体,故剑桥亦称为“书院式的剑桥”。剑桥现在共有30个学院。最老的圣彼得书院已经有七百年的高寿,最新的罗宾逊书院则刚刚诞生不久。30个书院,有30种风格,30种情调。从伦敦去剑桥,你心目中只有一个剑桥大学,但到了剑桥,你只看到一个个书院。诚然,书院是剑桥的灵魂,讲剑桥不讲书院,就像讲《王子复仇记》漏了丹麦王子。

我们看到现代大学越来越向“综集大学”趋进,学术日益专化,人际关系日渐疏离,教育与生活裂为两橛。剑桥书院重视居息一堂,重视生活性情之陶冶与知性之启发,实值得借镜取鉴。剑桥书院制是成长的,不是创造的。刻意模仿,大可不必,亦难有功,但如能取其精神,配合本土社会文化而模铸之,则宜为有心于大学教育者所深思。

(选自金耀基《剑桥书院制的特色》)

62.下面有关我国古代书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心营造人文环境,寓教化于生活之中,楹联文化就直接体现了书院的儒家文化。
B.书院的创立者都主张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传道济民、担当天下作为培养人才的目的。
C.选址多为风景优美之地,将自然美纳入书院之中,使之成为道德教化的一部分。
D.教师中有学范德高的大儒,引领、感召学生,学术上师生常切磋商榷,质疑问难。
6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肖永明和吴国富都认为,书院可以带给现代大学教育很多启发,如书院的教育宗旨、人才培养理念、教育手段可用来改善现代教育。
B.吴国富认为,只要以“知行合一,知与行良性互动,相互促进”为主要指标来衡量书院教育效果,就能在新时代打造“活的书院”。
C.肖永明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传统书院人才培养智慧、学术创新精神,以更好地推动当代文化繁荣发展。
D.金耀基认为,现代大学向“综集大学”趋进,因此学术日益专化,人际关系日渐疏离,教育与生活裂为两橛等问题出现。
64.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个访谈问题经过精心设计,紧密围绕“传统书院”和“现代”两个关键词,不枝不蔓,并且有其内在逻辑的连贯性。
B.三个开放式问题给予受访者较高的作答自由,但主持人抛出问题前的表述中掺杂了太多个人主观判断,会限制受访者。
C.主持人在提问时使用了“传道授业解惑”“名家大儒荟萃”“缘何”“凤毛麟角”这样典雅的语言,符合受访者身份。
D.主持人在第二次提问时,使用了“活的书院”这样生动形象的表述,既切合谈话主题,又激发了受访者畅谈的兴致。
65.材料一是如何论述书院楹联与儒家文化的关系的?请简要说明。
66.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依据上述三则材料,对现代大学教育与“书院制”结合的现实案例进行简要点评。

链接材料:千年岳麓书院一直在湖南大学弦歌不绝;2016年9月10日,中美合作成立的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举行开学典礼,迎接来自全球31个国家的110名学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为什么要睡觉

①吃饭、睡觉,这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可有谁想过,人为什么要睡觉?

②在睡眠原因的推测中,比较著名的有能量保持理论,这种观点认为睡眠只是用来保存能量的方式。1975年,美国神经科学家伯格提出睡眠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基础代谢率,使获得的能量得以保存,并且恢复白天丢失的能量。动物是从慢波睡眠中开始进入冬眠状态的,其慢波睡眠的特点与人类睡眠高度相似,提示睡眠可能和冬眠现象有着共同的目的——保存能量。

③但目前,反对这种观点的呼声非常高,一个相反的观点认为睡眠大约可以节省5%-10%的能量,最多不超过15%,节约的能量非常有限,恢复和保养可能过于粗糙和简单。甚至有人说睡一晚只能帮人类节省约110卡路里,仅相当于一个热狗面包的热量。这说明,除了帮助节约能量,睡眠对人类还有其他更重要的意义。

④与能量保持理论不同,还有人提出了睡眠的功能论。这一派学说认为,睡眠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比如“记忆巩固”,不少睡眠剥夺实验显示,睡眠会影响长期记忆的巩固。

⑤睡眠对记忆具有保护和巩固的作用,良好的睡眠对于第二天的再学习也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神经成像等技术手役,人们发现了记忆在睡眠中得到保护的更多细节。在睡眠过程中,白天编码的记忆信息会进行重激活,重新播放一遍。这些记忆信息的重激活与睡眠过程中特有的脑电波密切相关,包括纺锤波、慢波等。

⑥这几年来,“突触稳态说”异军突起。“突触稳态说”认为,突触作为神经元间信息的传递通道,在人清醒的时候,新信息不断输入大脑,为了适应信息传递的需求,突触活动不断增强。但是突触不能无限活跃,否则将再没有空间来形成新的记忆。而睡眠期间由于和外界刺激的相对隔绝,突触在这段时间得到充分休息,突触的相对回缩为新一天接受信息的输入、学习新事物做准备。为了解释睡眠和记忆巩固之间的关系,也有学者提出了“系统巩固假说”。该假说认为,记忆的巩固,主要依靠前额叶和海马区的配合来完成。海马区负责临时储存白天形成的新记忆,而睡眠过程中,前额叶则把临时储存的记忆分配到全脑去。

⑦此外,关于人类为什么要睡觉,还有恢复与修整功能论、身体免疫论等推测。上述理论分别从代谢、免疫等角度来阐述睡眠的功能。恢复与修整功能论认为睡眠使得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修整和恢复;而身体免疫论发现,睡眠可以提高血液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水平,认为健康的睡眠可以帮助激活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和再生免疫功能等。

⑧关于睡眠的原因,每个理论都有一些合理的地方,但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明。

67.下列关于“人为什么要睡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睡眠的能量保持理论认为睡眠和动物的冬眠现象一样,都是用来保存能量的方式。
B.睡眠的功能论认为睡眠不仅能保护和巩固记忆,良好的睡眠对第二天的再学习也有重要作用。
C.睡眠的“突触稳态说”认为睡眠能让神经元信息的传递通道“突触”休息,为新一天做准备。
D.睡眠的系统巩固假说认为,睡眠时前额叶会把海马区白天临时储存的记忆分配到全脑。
68.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章题目既点明对象和说明内容,也能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第②段中加点词语“高度”是程度很高的意思,准确地说明睡眠和冬眠的相似程度。
C.第③段运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睡眠节约的能量有限。
D.文章按照逻辑顺序,通过对不同理论和学说的介绍说明了“人为什么要睡觉”。
69.下列各项,与原文内容相符的是(     
A.美国神经科学家伯格认为睡眠能够降低基础代谢率,保存能量,恢复白天丢失的能量。
B.白天编码的记忆信息的重激活与人类大脑中特有的纺锤波、慢波等脑电波有密切关系。
C.恢复与修整功能论认为睡眠能让白天工作疲倦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修整,并恢复记忆。
D.睡眠能提高血液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水平,激活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功能。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②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了“纸面”的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③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④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⑤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⑥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

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⑧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⑨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人的存在,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70.第③段中,加点词“这样说”指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界面”代替了“纸而”的阅读。
B.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C.人在获得大而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D.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71.第⑦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承接上文对阅读重量的“重”的论证。B.引出下文对阅读“无用之用”的论述。
C.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D.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和论题。
7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行不再承载精神重负的阅读B.选择有精神内涵的阅读内容。
C.采用细嚼慢咽的阅读方式。D.追求无功利心的阅读境界。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商周铜器铭文里所表现章法的美,令人相信仓颉四目窥见了宇宙的神奇,获得自然界最深妙的形式的秘密”,“通过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缓急……就像音乐艺术从自然界的群声里抽出音乐来,发展这乐音间相互结合的规律,用强弱、高低、节奏、旋律等有规律的变化来表现自然界社会界的形象和内心的情感”。在这些颇带夸张的说法里,倒可以看出作为线的艺术的中国书法的某些特征:它像音乐从声音世界里提炼抽取出乐音来,依据自身的规律,独立地展开为旋律、和声一样,净化了的线条——书法美,以其挣脱和超越形体模拟的笔划的自由开展,构造出一个个一篇篇错综交织、丰富多样的纸上的音乐和舞蹈,用以抒情和表意。可见,甲骨、金文之所以能开创中国书法艺术独立发展的道路,其秘密正在于它们把象形的图画模拟逐渐变而为纯粹化了的抽象的线条和结构。这种净化了的线条——书法美,就不是一般的图案花纹的形式美、装饰美,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一般形式美经常是静止的、程序化、规格化和失去现实生命感、力量感的东西,“有意味的形式”则恰恰相反,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中国书法——线的艺术非前者而正是后者。所以,它不是线条的整齐一律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远为多样流动的自由美。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它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每一幅都可以有创造、有变革甚至有个性,而不作机械的重复和僵硬的规范。

它既状物又抒情,兼备造型和表现两种因素和成份,并在其长久的发展行程中,终以后者占了主导和优势。书法由接近于绘画雕刻变而为可等同于音乐和舞蹈。并且,不是书法从绘画而是绘画要从书法中吸取经验、技巧和力量。运笔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折倾挫、节奏韵律……,净化了的线条如同音乐旋律一般,它们竟成了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魂灵。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青铜饕餮•线的艺术》)

材料二:

中国画的线是情感的载体,中华民族是重情的民族。线的长短、疾缓、方向、粗短,都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从中国人物画中看线的不同,东晋顾恺之的线条如春蚕吐丝,线条与物象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紧密联系。《洛神赋》中,用游丝般柔美细劲、飘逸潇洒的线条与洛神和曹植间浪漫的爱情传说达到了高度的一致。线条被赋予了情感的使命,线条已经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唐代的吴道子演绎了“吴带当风”的风尚。《送子天王图》线条具有强烈的动势和节奏感,使线得到了更进一步发展。宋代李公麟白描是古代线条艺术之大成者,创造性地发展了白描手法,并将白描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绘画样式,并且使线条的独立美感与写实造型矛盾得到统一。南宋梁楷的减笔水墨画,使中国人物画开辟了一条蹊径,寥寥数笔,一个生动鲜活的人物便跃然纸上,使线条的语言更加丰富。

山水画是最能代表中国画艺术精神的。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的程式,如古人写山水总结“十六皴点法”。以书入画,将书法引入绘画。当然这些程式是画家在长期的总结和观察中得出的,如董源“披麻皴,雨点皴”,来自于江南山水的云雾环绕,秀水灵山。南方湿润的气候,充沛的雨水,草木茂盛,山体圆润,因此线条也就是不露锋芒,圆润灵秀。而李唐的“斧噼皴”则是对北方大山大水的反映,山水轮廓分明,线条老辣恣肆,顿挫方钢。因此可看出不同的环境造就了画家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但是最终决定画家艺术造诣的还得回到画家自身,也就是张璪所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中国画线背后承载着的是中国内在儒家庄重典雅与道家解衣磐礡的内在精神。中国画也在20世纪中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语言体系受到冲击,西画中的写实、光影、色彩等都影响了中国画。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画家基本上沿着两条道路前行,其一是继续走传统中国画道路,其二是中西折中的道路。第一条,如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等,他们虽然吸收了西画的一些长处,但从笔墨上还是传统中国画艺术。第二条,如林风眠、徐悲鸿等使中国画色彩和写实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不管是传统还是折中的中国画,它们还属于中国画的范畴,若用中国画完全去描绘油画描绘的东西,则使中国画走上歧途,成为无源之水。中国画的背景毕竟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能植根于西方文化背景,而中国画屹立于世界绘画之林,“线”的艺术特征是它的一大主线和特色。

(摘编自张远坤《浅析中国画中线的艺术》)

7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艺术有一种章法之美,其中结构、点画、行笔等有规律的变化是重要元素,用以抒情和表意。
B.中国书法在发展中,抒情表现逐渐重于状物造型,由接近于绘画雕刻,转而为与音乐和舞蹈趋同。
C.中国画中的线是情感的载体,画家运用不同的线条描绘物象,传情达意,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审美价值。
D.“十六皴点法”是古代中国山水画画家在对书法长期总结和观察中得出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一种绘画程式。
7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线的艺术,但二者涉及的领域和侧重点不完全相同。
B.中国书法中线的艺术追求自由、多样、有生命力,没有机械重复和僵硬规范。
C.我们可以从不同朝代画家的风格上发现线条的语言在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D.中国画不能完全描绘油画描绘的东西,根本原因是中西绘画使用的线条不同。
75.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毛公鼎》和《散氏盘》上的文字或方或圆,或结体严正,章法严劲而刚健,一派崇高肃毅之气。
B.周金中期的大段铭文,结构讲究,笔势圆润,风格分化,各派齐出,字体或长或圆,刻划或轻或重。
C.就结字而言,甲骨文外形多以长方形为主间或少数方形,有的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
D.小篆、汉隶,再变而为行、草、真……,在发展中,具有笔划和结构之美的各种书法艺术异彩纷呈。
76.根据材料,说说中国山水画画家在线条使用上如何体现出“有意味的形式”。
77.下图是王羲之问候友人的《快雪时晴帖》局部(“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大意】王羲之拜上:一场快雪过后天气放晴,很好。想必你一切安好。事情没有结果,心里郁结。力不从心。王羲之拜上。)请结合材料,赏析此帖中的线条之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身份者(如限定为文人)的画作,而是具有“文人气”(或“士夫气”)的画。“文人气”,今人称为“文人意识”,主要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超越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人画就是“人文画”——具有独特人文价值追求的绘画。

程式化,是文人画十八般武艺中最为关键的招式。艺术是个性化的,而程式化的根本特点是标准化、秩序化、定型化。艺术中的程式化,特指在艺术活动中,艺术家利用长期延传中形成的可供交流的具有规范、标准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创造,从而服务于表达的需要。艺术家对“程式”的利用,是“化”程式为人心灵的符号,而不是使艺术变成标准化的作业。

枯木寒林,溪桥柳细,远山近水,空亭翼然,梅兰竹菊,隔溪渔舟,怪石嶙峋,荒村篱落等等,都属于程式性语言,它不同于人们常说的“题材”,一切入画的内容都可称为“题材”,而只有具有特定指谓、特定意义的符号,才是程式化的构成语言。唐宋以来,中国画表现的领域在扩大,由人物到山水,由山水到花鸟,但所画的对象却在缩小,渐渐固定为一些程式性的语言。

笔墨是传统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是绘画空间得以成立的途径。这也是决定它在程式化的表现上与戏剧不同的根本原因。如山水画中,其基本意义单元可分为三个层次:笔墨——丘壑(指画面中的空间形式,即美学中所谓“意象”世界)——气象(或称气韵、境界,乃一幅画最终价值的形成)。清王石谷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笔墨、丘壑、气韵虽可分而为三,但终究是一体。以笔墨写山川形势,通过山川形势达气象境界,笔墨是一幅画意义世界形成的基础。

文人画的发展伴随着笔墨语言的探讨过程,积墨、宿墨、焦墨等墨法的形成,兰叶描、高古游丝描等笔法的出现,笔墨方法越来越丰富,表现手段越来越复杂,绘画所呈现面貌的可能性更向多元方向发展。在此探讨的过程中,便强化了笔墨的程式化倾向。如皴法,作为呈现山体的笔墨方法,渐渐形成多种呈现的途径,如卷云皴、劈斧皴、披麻皴、解索皴、鬼面皴、牛毛皴、乱柴皴、芝麻皴、金碧皴、玉屑皴、弹窝皴、矾头皴、没骨皴等。不同的画家创造并熟练使用某一种或多种皴法,最终形成风格样式的程式化。

无论亭子还是枯木寒林等,这些题材语言都是组成空间的基本符号,只有当它被编织到具体的空间形式时,才具有形式意义。构成语言,如同汉字中的笔画,而空间语言,就如同汉字的字型结构。在中国画中,通过寒林枯木、近山远水等组成的特别空间形式,或隐括某种曾发生过的历史故事,或表现即兴所至的特定世界,或隐喻理想中的生活范式,等等,成为绘画形式的意义载体。

境界语言是文人画独特的传导意义的途径。如荒寒画境,自北宋以来便成为文人画着力表现的气韵特点,云林的寂寞,也成为明清画人追模的程式。境界的程式化,是中国画民族特色形成的关键,观画观气象,气象境界是决定一幅画意义的基础。中国画在长期发展中凝定的一些具有“程式性的境界”,为艺术表现提供了更广阔的世界。

(摘编自朱良志《追求“生命真性”文人画的程式化问题》)

材料二:

所谓“文人画”,当然有其基本特征。这首先是文学趣味的异常突出。形与神、对象(境)与主观(意)这对矛盾的继续发展,在元代这种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便使后者绝对压倒前者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次要地位,更强调和重视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中国绘画中一贯讲求的“气韵生动”的美学基本原则,这里不再放在客体对象上,而完全是放在主观意兴上。这个本是作为表达人的精神面貌的人物画的标准,从此以后倒反而成了表达人的主观意兴情绪的山水画的标准,与文学趣味相平行,并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元画也因此才获得了它所独有的审美成就。就是说,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笔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现对象(景物)的相对独立的美。它不仅是种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气韵”“兴味”。这样,就把中国的线的艺术传统推上了它的最高阶段。本来,自原始陶器纹饰青铜礼器和金文小篆(大篆)以来,线始终是中国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因素。在人物画中有所谓“铁线描”“莼菜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都是说的线条美。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正是这种高度发达了的线条美。书法这时与绘画密切结合起来。从元画开始,强调笔墨趣味,重视书法趣味,成为一大特色。这不能简单斥之为形式主义,恰好相反,它表现了一种净化了的审美趣味和美的理想。线条自身的流动转折,墨色自身的浓淡、位置,它们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力量、意兴、气势、时空感,构成了重要的美的境界。任何逼真的摄影所以不能替代绘画,其实正在于后者有笔墨本身的审美意义在。它是自然界所不具有,而是经由人们长期提炼、概括、创造出来的美。中国艺术这一民族特征非常鲜明而重要,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7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人画就是具有一定思想性、人文关怀以及生命意识的“人文画”。
B.中国画程式化的构成语言具有特定意义,小于常说的“题材”范围。
C.风格样式程式化的确立源于开创笔墨皴法的画家对其熟练的使用。
D.中国画从诞生开始,便具备了一种净化了的审美趣味和美的理想。
7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家在艺术活动中“化”程式为人心灵的符号,故而艺术才不会变成标准化的作业。
B.中国画在发展历程中凝定了荒寒画境等程式化境界,为艺术表现提供更广阔的世界。
C.文人画中主观意识心绪压倒形似与写实,与元代的社会氛围与当时文人的心理有关。
D.元代画家开创性地将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融入了对自然的描绘,拓展了审美范畴。
80.材料一的论证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81.请结合材料,从程式化语言的角度赏析下面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丹崖玉树图》。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材料一:

温柔敦厚诗教观是如何形成的?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关系到对温柔敦厚诗教观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问题。

周代贵族教育崇尚君子之德,是温柔敦厚诗教观念产生的重要文化基础。随着礼乐教化的不断深入,周代贵族的理想人格典范逐渐形成,”“”“”“等品质成为君子之德的基本内涵,它们对温柔敦厚诗教观念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另外,温柔敦厚诗教观念的形成,与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在政治、外交中的用《诗》用乐以及周人的诵谏传统也有密切联系。

总之,温柔敦厚诗教观根植于周代宗法伦理社会的土壤之上,与当时的政治文化生态有密切的关联。马克思曾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周文化作为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温柔和顺、持中合度是周代教育所着力培养的一种人格典范,从某种意义上说,温柔敦厚诗教观就是周代贵族理想人格在诗学观念上的体现。温柔敦厚诗教观念是源于社会实践的理论概括,是周代礼乐文明的客观反映,周人的歌《诗》、弦《诗》、引《诗》、赋《诗》以及乐工的诵谏,都具有柔和逊顺的特点。

(摘编自边家珍《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

材料二:

情操,名词。

情操,此中含有理智在内。情操虽然说不得发乎情止乎礼义,也要发而皆中节。情操完全不是纵情,是信马由缰,是六辔在手。总之,人是要感情与理智调和。

感情与理智调和,说虽如此说,然而若是做来,恐怕古圣先贤也不易得。吾辈格物致知所为何来?原是为的求做人的学问。学问虽可由知识中得到,却万万并非学问就是知识。学问是自己真正地受用,无论举止进退、一言一笑,都是见真正学问的地方。做人处世的学问也就是感情与理智的调和。

诗三百篇含义所在,也不外乎情操二字。

要了解《诗》,便不得不理会情操二字。《诗》者,就是最好的情操。也无怪吾国之诗教是温柔敦厚,无论在情操二字消极方面的意义(操守),或积极方面的意义(操练),皆与此相合。所谓学问,浅言之,不会则学,不知则问。有学问的人其最高境界就是吾人理想的最高人物,有胸襟、有见解、有气度的人。梁任公说英文gentleman不易译,若士君子则庶几近之矣,便君子二字即可。

君子之材,实在难得。士君子乃是完美无瑕疵的,吾人虽不能到此地步,而可悬此高高的标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此则人高于动物者也。人对于此境界有所谓不满,孔夫子尚且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五十学《易》,韦编三绝,至此正是细上加细,而止于无大过,可知夫子尚不满足其境界。

学问的最高标准是士君子。士君子就是温柔敦厚,是发而皆中节。表现这种温柔敦厚的、平凡的、伟大的诗,就是三百篇。而其后者,多才气发皇,而所作较过,若曹氏父子、鲍明远、李、杜、苏、黄;其次,所作不及者,便是平庸的一派,若白乐天之流。乐天虽欲求温柔敦厚而尚不及,但亦有为人不及处。吾国诗人中之最伟大者唯一陶渊明,他真是士君子,真是温柔敦厚。这虽是老生常谈,但往往有至理存焉,不可轻蔑。犹如禅宗故事所云:诸弟子将行,请大师一言,诗曰: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弟子大失所望,师曰:三岁小儿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吾人之好高骛远、喜新立奇,乃是引吾人向上的,要好好保持、维护,但不可不加操持;否则,小则可害身家,大足以害天下。

发皇一路往往过火,但有天才只写出华丽的诗来是不难的,而走平凡之路写温柔敦厚的诗是难乎其难了,往往不能免俗。有才气、有功力,写华丽的诗不难,要写温柔敦厚的诗便难了。一个大材之人而嚅嚅不能出口,力举千钧的人蜕然若不胜衣,这是怎么?才气发皇是利用文字——书,但要使文字之美与性情之正打成一片。合乎这种条件的是诗,否则虽格律形式无差,但算不了诗。三百篇文字古,有障碍,而不能使吾人易于理解;唯陶诗较可。月黑杀人地,风高放火天,美而不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而不美。宗教家与道家以为,吾人之感情如盗贼,如蛇虫;古圣先贤都不如此想,不过以为感情如野马,必须加以羁勒,不必排斥,感情也能助人为善。情与欲固有关,人所不能否认。

(摘编自顾随《中国经典原境界》)

8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问的最高标准要符合“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在作者看来,达到这一标准的有《诗》,有陶渊明,而像白居易这样的大文豪达不到这一境界。
B.感情与理智调和,用理智约束情感,做到“发而皆中节”,甚至“发乎情止乎礼义”,是很难的。
C.《诗》是最好的“情操”,因为不管是“情操”的积极意义还是“情操”的消极意义,都与《诗》的“温柔敦厚”契合。
D.情操,是指由感情和思想综合起来的,不轻易改变的心理状态。情操既要“发乎情止乎礼义”,也要“发而皆中节”。
8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有学问的人是有胸襟、有见解、有气度的人,这类人秉持“发而皆中节”的理念,自然可以创作出温柔敦厚的诗。
B.孔子五十岁还在学习《易》,而且细致严谨,以求为人处世“无大过”,这说明心里有“士君子”的标准,并坚持实践,就能达到让人“高山仰止”的境界。
C.“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周代贵族日常生活中用《诗》交流、抒发感受有关,理想人格的追求也是促使它形成的重要因素。
D.禅宗故事告诉我们为人不能好高骛远、喜新立奇,作文时要在感情和理智之间达到平衡,否则贻害无穷。
84.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诗句最能体现顾随“温柔敦厚”的诗教标准的一项是(     
A.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沈痾痊。(韩愈《古意》)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C.吾闻京城南,兹惟群山囿。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韩愈《南山诗》)
D.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踞要路津?(《古诗十九首》)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文论以“经”为境界导引。何为“经”?“经”是作为常道而言的,指常行的义理、准则、法制。古代称合乎常道的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为经书,有“六经”“五经”之说。首先,传统文论以“经”为学术经验与学术资源,促发、促进了自身的生成。传统文论的第一批话语来源于“经”,如在《尚书·尧典》中,“诗言志”本是“典乐”“教胄子”的一个环节,符合“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总体目标。在传统文论中,经学的“诗言志”实现了转换,成为诗的性质的明确表达,故朱自清认为这是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的纲领”。正是有着这样的切换或转化,立足于经学的美刺、观风与观志、主文而谲谏、发乎情止乎礼义、三不朽、修辞立其诚等等,传统文论才能以此为核心形成自己的范畴体系、话语体系,体现了对“道”的追求的积极意义。

其次,传统文论以“经”为文体起源,“文”的载体——文体——具有充分的合法性。《尚书》中作为语言行为动作的“谟、训、诰、誓、命”成为文体的早期命名。故传统文论有文体“源于五经”之说。

以“经”的话语论“文”,转化是关键,有时是直接切换,有时运用“断章取义”的方法,把它们从经学系统中抽绎、抽象出来,于是成为学术的公共话语。传统文论从经学中截取命题,并不拘泥于原义,而是创造性地解读,使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开放性,实现了某一时代的“当代化”。经学的学术经验给予传统文论的榜样作用,或在精神方面,或在制度方面,或在形式方面,毕竟经学是传统学问的领导学科,经学批评的方法被传统文论袭用,是可以想见的。

经学典籍是因孔子的删述而生成的,孔子以删述整理前代典籍而建立了经学,这种删述整理其实是一种“批评”,是经学成熟的标志。诸经又在批评进程中突出了“道”的具体意义,批评显示了经学的特点,批评的作用在于令经学深入人心并能够被准确接受。传统文论的批评意识就是比照经学批评的影响而形成的。

孔子早有作品批评的实践,对经学典籍的批评,本身就成为传统文论的第一批成果,既是经学批评,也是文学批评。比照经学批评的实践,由先秦时期多为观念的提出,发展到对作家、作品、文体等的具体评述,如王充论文人、论辞赋、论夸张等的作品《论衡》,已完全是文学批评了。

汉代文论是所谓“言以经立”,“经”最能体现“道”,传统文论以“道”为导引,要求自身所做的一切都是对“道”的追求,以此奠定了实现更高视野、更高境界的基础。虽然“文以明道”或有“重道轻文”之嫌,但强调文章对“道”的追求,提倡文学应该有宏大视野,进行宏大叙事,关注时代精神,“文章者经国之大业”意也在此。而且,传统文论在实施具体的文学评论及论述具体的文学问题时,也常常喜欢追寻文学的终极存在原因与终极价值,期望以此作为对文学终极之“道”的解释。传统文论追根究底的魅力在于以一种穷尽性的研究态势,让人感到其问题的答案是普遍的、永恒的、最终的、全面的,于是增强了说服力。传统文论对文学作品之家国情怀的褒扬、民生疾苦的关切、阳刚正义的鼓动等,都体现了对“道”的追求的积极意义。

(摘编自胡大雷《传统文论的境界》)

材料二:

20世纪初,王国维撰《人间词话》标榜“境界”(“意境”)。他称,“词以境界为最上”“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

王国维将其所倡“境界”和严羽的“兴趣”、王士祯的“神韵”放在一个层面上,探论诗词本体,包含了两个误解。其一,严羽固然主张作诗要从兴趣出发,推崇“盛唐诸人惟在兴趣”,但严羽论诗并不以“兴趣”为本,而是以“气象”为本。他称,“唐人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王国维忽视严羽的气象论且否定其兴趣说,是误解而做的针对。其二,王国维以“境界”指称诗词作品整体。所谓“有写境,有造境”“有有我之境,有无的针对。其二,王国维以“境界”指称诗词作品整体。所谓“有写境,有造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即从诗词作品整体做判断。与“境界”不同,“神韵”不是对诗词整体做判断,而是指诗词内在的,亦即形而上的美学特质和感染力。王国维以“境界”否定或取代“神韵”,也是误解而做的针对。

20世纪初,王国维基于误解而对“兴趣”和“神韵”排斥,并且标榜“境界”(“意境”)为诗词之本,开启了后世学者对“境界”(“意境”)的过度推崇。百年来的中国诗学研究,在将“境界”(“意境”)作为诗学本体加以核心化,并以之为囊括中国诗学理论的最高范畴作体系化建构的同时,极大限度地忽视并排斥了风骨、气象和神韵三个更为根本且更具传统意蕴的诗学范畴的研究。在经历曲折之后,我们应当依据尊重历史的原则,重新探讨中国诗学本体。中国诗学本体,不是一个静态的完成之物,而是一个历史运动之物。从风骨奠基,经气象深化,到神韵定型,这是中国诗学本体建构的文脉深厚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肖鹰《从风骨到神韵:再探中国诗学之本》)

8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论是由合乎常道的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经”导引而生成的,传统文论的第一批话语也来源于此。
B.传统文论有文体“源于五经”之说,其从经学中截取命题,并创造性地解读,使这些命题实现了某一时代的“当代化”。
C.传统文论在进行文学评论时,喜欢追寻文学的终极存在原因与终极价值,因而其答案也是永恒的、最终的。
D.王国维认为“文学之工与不工”要看意境的有无及其深浅,这个排斥了风骨、气象和神韵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8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认为经学的“诗言志”是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的纲领”,因为“诗言志”明确表达了诗的性质。
B.以“经”的话语论“文”,转化是关键;而经学的学术经验给予传统文论多方面的榜样作用。
C.孔子对经学典籍的批评还主要是经学批评,而王充有具体评述的《论衡》已完全是文学批评。
D.王国维倡导“境界”并标榜其为诗词之本,而否定“兴趣”“神韵”,这是因误解而做的针对。
87.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B.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论陶渊明:“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C.曹雪芹自评《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D.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8.材料二为什么认为中国诗学本体要重新探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9.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书愤》中感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可见陆游对诸葛亮的《出师表》评价很高。请结合相关诗文和材料一,简要分析陆游推崇《出师表》的原因。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端倪,盛唐之后开始全面形成。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中,甚至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但他当时的意思,只是诗境三境中的一境: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共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段话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分析了意境创造的三个层次。认为要写好物境,必须心身入境,对泉石云峰那种极丽绝秀的神韵有了透彻了解之后,才能逼真地表现出来;描写情境需要作者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生的娱乐愁怒,有了这种情怀,才能驰骋想象,把握情感,深刻地把它表现出来;对于意境,作家必须发自肺腑,得自心源,这样的意境才能真切感人。他还探讨了意与景的关系,提出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这些都是前无古人的深刻见解。王昌龄之后,诗僧皎然又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全面发展了意境论。中唐以后,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晚唐司空图对此加以生发,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至此,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确立。总的来说,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所谓

此后,意境论逐渐成了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历代都有学者文人对它作补充、发挥,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可是,由于意境概念历经了千余年的沿革变化,更由于南宋以后意境与境界概念的混用,其内容更为丰富复杂。有人统计它几乎有四大类十种以上的涵义和界说。主要是情景交融说,典型形象说,想象联想说和情感气氛说。意境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综合性概念。理论发展的教训告诉我们,当一个概念被引申得无所不包时,也就失去了理论意义。所以,我们主张以意境创立时的基本意义为准,来界定意境概念的内涵,让意境作为一个表意单纯的概念进入现代文艺学,而把此外的诸多含意,让给更为宽泛的概念境界去承担,从而区分意境境界的不同。这样,我们才能对意境作出适当的界说: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相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摘编自《文学理论教程:意境的形成与界定》

材料二: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由于它直接关系着意境的生成,所以古人在这方面研究得十分深透。南宋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说:情景相融而莫分也。清人王夫之论述得更为精要。他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又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他们揭示了情景交融的两种主要表现方式。如果把居于二者之中的也算作一类,那么,我们就有了三种情景交融的不同类型:

第一是景中藏情式。在这一类意境创造中,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字面上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对友人的态度。但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第二是情中见景式。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有时不用写景,但景却历历如现。李白的《月下独酌》《行路难》,陆游的《示儿》等名篇,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了意境。

第三种是情景并茂式。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型,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程度。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欢畅明快,一气流贯:先是诗人为收复蓟北的消息激动得老泪纵横,接着见老妻都消失了愁容,才觉自己激动过分而失态了。于是漫卷诗书欢喜若狂,实际上又失态了。但诗人于狂欢之中放歌纵酒,手舞足蹈,畅想,回家的路线,浑然不知自己已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诗中处处情态毕现,情景并茂,自然天成。

摘编自《文学意境的特征之情景交融》

9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中的概念,王昌龄在《诗格》中直接使用了这个概念,标志着文学意境论的全面形成。
B.刘勰、钟嵘、王昌龄、诗僧皎然、刘禹锡、司空图等人的不断拓展和生发,使意境论确立了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
C.意境的概念由于历经千余年的沿革变化,是其内容变得丰富而复杂的原因之一,有人统计它几乎有四大类十种以上的涵义和界说。
D.王昌龄探讨了意与景的关系,认为以前的诗一向“无味”,只有当景和情融合在一起时才“相兼始好”。
9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意境”和“境界”是有区别的,“意境”比“境界”的概念内涵更为宽泛,也承担了更多的含意。
B.意境论在古代逐渐成了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历代都有学者文人都对它作补充、发挥,其中王国维是集大成者。
C.材料二介绍了情景交融类型:景中藏情、情中见景和情景并茂。若善用这三种意境创造方式,都可以写出上乘的作品。
D.南宋范晞文和清人王夫之的论述都认为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方式,而且好的诗人还能够做到“景中生情,情中含景”。
92.下列选项,属于“情中见景式”的一项是(     
A.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B.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C.朱自清的《荷塘月色》D.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93.如何理解晚唐司空图提出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94.根据材料二内容,谈谈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属于哪种意境创造类型?并进行具体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首先,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汉朝人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中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术。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元帝萧绎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说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其次,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到了南朝,文体辨析更加深入、系统。《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区分更系统,讨论更深入。《文心雕龙》上篇的主要篇幅讨论文体,分33大类。其《序志》说: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对每种文体都追溯其起源,叙述其演变,说明其名称的意义,并举例加以评论。《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当然对文体有详细的辨析。如果对文学只有一种混沌的概念而不能加以区分,还不能算是对文学有了自觉的认识,所以文体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

再次,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离不开审美特性。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上面所说的诗赋欲丽诗缘情而绮靡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浏亮,便已经是审美的追求了。到了南朝,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证明他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这对中国文学包括诗歌、骈文、词和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文心雕龙》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律、丽辞、比兴、夸饰、练字等许多方面,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二:

鲁迅论文学自觉,指出其关键乃世情的变化促使思想的新变,遂引起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其优点是自尊、自我觉醒,其缺点则是消极避世。他认为世情思想的演变、人之觉醒,乃文学自觉的动因。事实上,思想之活跃、人之价值之重视、精神之摆脱束缚而趋于自由,乃文学自觉之前提。

文学自觉是一个渐进的进程。以文字记述事件,表达思想与情性,进而描摹物象,传神写照,娱情悦性,经历了漫长的演进,日益积累了创作的经验与体会。从此,文学的表现内容扩大,文学性日趋明确、丰富。内容的扩大与丰富,不仅关注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的自然景物之感发,而且关涉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的广泛的人生悲欢离合。动荡社会中的民生百态,开始进入了建安、曹魏时代作家的视野,尽情展示时代乱离与悲苦人生,抒写个体命运的焦灼忧虑。汉代体物浏亮的大赋,难见个人情性,至此遂发生巨大的变化,王粲《登楼赋》、向秀《思旧赋》等,旨在表现个人悲苦以及对他人悲惨遭遇的感同身受,日趋多样和深切。即使实用文体,如阮藉《大人先生传》、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等,亦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就文学性而论,曹丕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旨在强调作家才情、生命体验的独特性;陆机诗缘情而绮靡,明确主张诗歌应基于个人情感,而有绮靡之美;刘勰兼重风骨情采。更是基于作家生命活力、体验、才情。

文学自觉,指的是一种自觉之创作意识与状态。为艺术而艺术,仅仅指作家看重艺术,借艺术(文学)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魏晋张扬文学的个人情性表现、审美追求,打破寓训勉于文学的樊篱,也并不意味着否定文学应该承载的社会责任。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既突出文章之价值,也强调文章可以使作者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以自我的努力,达到超越权势、生命局限的不朽。而这正可以视为文学自觉的宣言。由此,文学自觉,乃是魏晋时期的特殊文学现象,开启于建安时期,兴盛于曹魏、两晋,影响于南朝。因而,魏晋文学自觉正是对这一特殊文学现象的高度概括,并且最终开启了唐代文学之雍容大雅和丰富多样。

(摘编自雷恩海《自觉是魏晋文学的特征》)

9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文”与“笔”的区分,刘勰强调“文”需有韵,萧绎强调“文”之抒情并且注重语言形式美。
B.曹丕《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科,是文体辨析开始与文学自觉的标志。
C.“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强调作家的才情与生命体验的独特性,是文学性明确与丰富的表现。
D.魏晋时张扬文学的个人情性,借文学表达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但并未否定文学的社会责任。
9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朝时文学有了新的地位,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萧绎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
B.“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明确区分了诗与赋的文体特征,也呈现出创作者不同的审美追求。
C.文学自觉扩大了文学的内容,创作者开始关注物象描摹,表现自然景物的感发,强调人生悲欢离合。
D.“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既突出了文章的价值,也强调文章可以使作者借此超越权势与生命局限。
97.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文学自觉的一项是(     
A.《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列传》并列。
B.蔡邕《独断》等作品反映了早期的文体辨析的意识。
C.钟嵘评价《古诗十九首》是“文温以丽,意悲而远”。
D.郭象《庄子注》认为万物不是由道产生,是自然如此。
98.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
99.曹操的《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都体现了魏晋时期文学自觉的特征,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相关论述,从上述三篇作品中任选一篇分析其对文学自觉的体现。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文化就是以诗歌传统为中心的文化。我们今天如何借鉴这一传统呢?

从艺术的角度说,我们能够借鉴的主要是诗的语言。因为小说有人物、情节,戏剧还有舞台、表演等,而诗歌除了语言之外,什么都没有。语言是人类非常宝贵的创造,有了语言,才有充分的思维,才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使人类从本能向无限发展。可是,艺术需要鲜明的感性,而语言中的感性却是间接的。音乐可以使用音响,绘画可以使用色彩、线条,它们都能直接诉诸听觉和视觉。而语言却不能直接被感受,而是通过许多概念的间接认识。所以,这是一个困难,诗歌的艺术就在于能充分地发挥语言的创造性来获得最新鲜、最丰富的感受。杜甫的名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给我们何等深刻的印象!但诗人不过是使用了“落日”“大旗”“马”“风”这样一些意象。这便是语言的艺术性,证明了诗歌创作的成功。

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既不能舍弃语言,又不应被概念和逻辑性所局限,这就要有特殊的处理办法,诗歌因此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最起码的一点,在形式上,诗歌要分行。古典诗歌过去是可以不必分行的,那是因为古典诗歌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节奏性,不分行也等于分了行。分行也好,节奏也好,都是为了有利于摆脱散文与生俱来的逻辑性和连续性,使语言中感性的因素得以自由地浮现出来,这也就是诗歌语言的飞跃性。富于跳跃感的节奏有利于诗歌语言的飞跃,从日常的语言中萌发出特殊的语言,捕捉到日常语言中难以捕捉到的新鲜感受。唐诗在诗歌语言上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那些为语法而存在的虚字都可以省略,因为这些虚字都没有什么实感,省略了就更有利于飞跃。可是我们又不能失掉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因此,省略掉这些字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掌握过程。我们新诗的这个过程还很短,就还不容易做到这一步。比如唐诗中可以完全不用“之”字,而新诗中“的”字就还不能完全不用。古典诗歌的语言离开散文越来越远,这就是“诗化”的过程。诗化而自然天成,一点也不别扭,这标志着古典诗歌语言的真正成熟。

古典诗歌的高度艺术成就,给我们以丰富的启发。但启发既不是止境,更不是胶柱鼓瑟。一切繁琐的技巧上、形式上的讲求,都往往只会把诗歌引入歧途。艺术上的借鉴近于一种修养,艺术的修养好比人体丰富的营养,要能够创造性地消化它,才能成为自己的新鲜血液。否则,营养太多了,反而容易使人变成不爱多走路的胖子,觉得古诗的语言处处方便,信手拈来,一切都是现成的。不少新诗的作者因此往往写着写着就放下新诗,又作旧诗了。我们需要古典诗歌的丰富借鉴,但愿这借鉴是创造性的,它将有助于新诗的成熟和发展,而不是拜倒在古典诗歌之前。

(摘编自林庚《漫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借鉴》)

材料二:

光明智库:谈到中华诗词的传承与发展,网友们最集中的主张有两种:一是跳出“曲高和寡”的小圈子,真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百姓生活;二是坚持与时代同步。对此,您怎么看?

葛晓音:中华诗词的传承和发展首先要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传诵的面越广,传统诗词的生命力也越长久。现在能写古体诗词的人还有不少,并不限于专业研究者。运用传统形式,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诗词,不是没有可能。闻一多先生、林庚先生探索新诗格律,就是希望将古体诗词的形式原理用到新诗创作中去,创造出和古体诗一样容易传诵的新诗形式。但由于古体诗词的语言基础与现代不同,这种探索可能还要走很长的路。

当然,形式只是诗词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关键还是要能写出真正代表新时代精神的好诗。在这方面,盛唐诗的经验值得借鉴。“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白居易提出来的,首先是强调诗歌要反映时代和社会的重大问题,这是诗词创新的重要动力。同时,他也希望诗歌明白易懂,为大众所喜闻乐见。他用自己的讽喻诗和新乐府的创作实践证明了二者统一的可行性。

康震:如果把古典诗词比作一个优盘,那么它便将古代社会丰富的情感与内容都聚合保存了起来。普通百姓读一些篇幅较长的文言文有困难,而读一些语言浅显、内涵深刻的诗词就容易些。诗词以一种便捷、扼要、明快的方式将中国人的价值理念进行了充分表达。传承中华古典诗词需要从孩子抓起,让他们从小接触诗词,等他们长大后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再来理解这些诗词就能有更深切的体会。

余江:诗词创作既要源于现实生活,又要反映时代的变迁与脉络。近年来涌现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传承中华经典诗词的节目,一系列对诗词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人物的评选表彰,各级学校品读、诵读优秀诗词作品的活动……都是很好的传承方式,能够以大众化的方式实现中华诗词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古典诗词如何赏其美、品其意、传其神》)

10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小说、戏剧的组成要素相比,诗歌只有语言,所以诗的语言是我们今天唯一可以借鉴的诗歌传统。
B.古典诗歌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节奏性,即使在写作时没有分行,也有利于摆脱散文的逻辑性和连续性。
C.古体诗词的语言基础与现代不同,现在的作者是不可能借用传统的形式写当下百姓喜闻乐见的诗词的。
D.白居易的创作实践证明,将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二者统一起来是可行的,这才是诗词创新的重要动力。
10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诗歌语言发展到可以完全不用“之”字的程度,可见省略掉语法中的虚字,就能使诗歌语言具有飞跃性。
B.对古典诗歌的创造性借鉴有助于促进新诗的成熟和发展,新诗作者不能不加消化就使用古典诗歌现成的语言。
C.古典诗词凝结了古代社会丰富的情感与内容,以一种便捷、扼要、明快的方式充分表达了中国人的价值理念。
D.《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有助于传承优秀文化,实现中华诗词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02.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论证“诗歌语言的飞跃性”的一项是(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是陶渊明生活中朝夕与共的,但此时的南山倏然映入眼帘,如同初次相会,因而别有天地。
B.“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山本来就在那里,本来就是“青”的。但似乎在曲声结束时,山峰才宛然在目,让人觉得格外地“青”。
C.“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山水本来就是绿的,但在这“欸乃一声”中,这绿色就仿佛是第一次在我们的感觉中出现,绿得不同寻常。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浮云”纷扰,只要“身在最高层”,便可看透事物本质。事理分析,可挖掘出一番韵味。
103.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04.习近平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那么,中华诗词该如何传承和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对于文学研究来说,人类性是一种视角和意识。不是简单地把阶级、民族、时代性解释为人类性,而是把它们置于“人类”的视野中看它的意义。比如,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人在现代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过程的艺术表现,文学中的政治、阶级斗争内容。这是“特殊”现象,但其中又包含人类“争取自由”的普遍意义,是文学人类性在中国的具体体现。那些被解释为有鲜明的阶级性、民族性的中国现代主流文学,其所表现的现代中国人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宁死不屈的自由精神、为了民族利益牺牲个体的献身精神等等,与人类普遍的积极精神和人性追求是相通的,也具备人类性。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反映着中国人精神中的许多本质特点,这些特点与人类共同的美好追求具有相通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性与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并不矛盾,但有意蕴和研究视角的区别。

现代中国文学所反映的中国人在现代历史进程中的主动精神、进取精神、抗争精神、自由精神等,就蕴含着人类性要素。中国现代文学在整体上真实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为自己的翻身解放而不屈不挠的战斗过程,它展示了人类的正义力量和反抗精神,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国现代历史的波澜壮阔及其人性情感起伏变化本身,中国历史从封建制度向社会主义的前进过程及其曲折本身,历史演变过程中人的情感的变化,就极具世界性,也具有人类性。它是独特的又是人类的。在人类文学史上,很少有哪一种文学像中国20世纪文学在如此剧烈的历史变革中诞生演变,又曲折地反映了这种历史。20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研究资源”异常丰富,是奉献给人类的精神财富,但它们还未被世界所充分认识到,人类需要时间认识和消化它。

中国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唯一得到延续的传统文明,这一精神现象本身就具有人类意义。这一文明在20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汇过程中,受到了最严峻的考验。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一个贯穿的主题就是反省传统文明,重铸民族精神,它所具有的意义需要以“人类”的眼光才能看得清楚。当西方现代派文学热衷于抽象的人性探讨和作家个人痛苦体验表达的时候,中国现代作家为了民族的新生在现实的“铁屋子”里发出了战斗的呐喊。鲁迅的《狂人日记》具有对传统文明异常深刻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是其他民族的文学家很难做到的,特别对一个十分重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来说更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钦佩的。《阿Q正传》在反省民族灵魂方面达到的深刻性,超越了民族和阶级界限,“精神胜利法”极具中国特色,同时又具有人类普遍性。

(摘编自程金城《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

材料二:

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时,将其内涵主旨就设定在了探讨人性深层问题这一核心上。路遥通过对《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设计来对人性之美进行呈现,并通过人性之美的呈现来支撑整个作品的意义。《平凡的世界》在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文学价值就在于作者能够生动而准确的刻画出人性之美,给读者以心灵洗礼的体验。

路遥通过在《平凡的世界》对普通人物的刻画,将人性内在的正向能量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呈现。从创作技巧的角度讲,是对人物的内在情感进行设计,并通过人物的不同维度的矛盾冲突来展现给读者。《平凡的世界》中忠厚朴实的农民孙玉厚是具有深层内涵的人物,路遥将中国农民的优秀的道德品质浓缩在一个人物身上,并通过孙玉厚在故事情节中的行为将其完美地展现。通过对金俊海以及其家人的帮助,孙玉厚呈现出作品的内涵和人性之美。这些普通人物的普通事件,都是“平凡”的,但正是这种“平凡”才能够真实体现出人性内在的本质,也使人性之美感呈现在《平凡的世界》的字里行间。朴实的农民孙玉厚,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宏图伟业,但是却做出了感人肺腑的、感动读者内心的“平凡小事”。正是这种深层的人格力量打动了读者,这种人性之美不需要强烈的故事情节来呈现,但是需要故事人物具有深刻的人物内涵——人性之美。

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对于矛盾冲突的设计,而且矛盾冲突也是文学作品内涵的重要呈现方式。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对于矛盾冲突的设计也颇为讲究,通过故事人物不同层面发生的矛盾冲突,使人物在其行为中展现其自身的优秀品质和内涵。所以正是基于故事人物在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中的外在表现,《平凡的世界》将人性的美感生动地呈现给读者。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对故事人物孙少平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创作手法的精妙之处。通过孙少平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产生的矛盾心理,以及在困境与挫折中所作出的选择,使坚毅、自尊、自强、勇气等优秀的品质通过人物外在的行为进行了生动的展现。读者跟随孙少平在故事情节中的发展,切身体会到了孙少平身上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这一过程正是读者在《平凡的世界》中欣赏人性光辉的过程,同时也是读者在《平凡的世界》中感悟人性之美的体验经历。故事人物与其面临的困境与挫折,是文学作品中的核心矛盾冲突,也是文学作品主题的重要呈现途径。

(摘编自刘予倩《探究当代文学在主题中的人性美感》)

10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研究者是把人类性置于“人类”的视野中来看它的意义,因为人类性只是一种视角和意识,而不是作品本身。
B.中国现代文学真实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为求翻身解放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它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C.由于中国文明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始终坚守人类性这一本质特征,这使它本身就具有了更广泛的人类意义。
D.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通过人物设计来呈现人性之美,人性之美通过设计得到彰显,它的呈现也支撑起了整个作品的意义。
10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反映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斗争中许多本质特点上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与人类性并不矛盾。
B.中国现代文学中所表现出来政治斗争的内容,是独特的又是人类的。这是因为中国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得到延续的传统文明。
C.《平凡的世界》中的孙玉厚是平凡的但又不平凡,他身上呈现的人性之美是可以通过技巧设计达到的。
D.鲁迅在《阿Q正传》中对民族灵魂的反省与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展现的不同人物间的矛盾冲突,都具有人类性的某些特征。
107.下列各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贾宝玉两次摔玉的细节描写。
B.《百合花》中通讯员步枪筒里插着野菊花的细节描写。
C.《老人与海》桑提亚哥老人数度与鲨鱼搏斗的细节描写。
D.《祝福》中祥林嫂反复向人说着阿毛的故事的细节描写。
108.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109.法国文学批评家泰纳认为“文学是人学”。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2-12-05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24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6-10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11-15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16-20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21-250.4政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26-28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29-33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34-380.4时评非连续性文本
39-41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42-46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47-510.4传记非连续性文本
52-56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57-61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2-660.4学术论文  新闻、通讯、访谈  科普-社会科学类非连续性文本
67-69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70-72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73-77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78-81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82-84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85-89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90-94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95-99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100-1040.4学术论文  新闻、通讯、访谈非连续性文本
105-109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