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西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10-15 12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古籍今译是一项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广泛作用的工作,近百年来,成果丰硕。从宏观上讲,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上层建筑,使其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从而调节或改变人的现实生存条件,间接地参与对经济基础的巩固或变革;从细节上看,它以其认识功能影响人的意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达到影响社会生活的目的。这类工作不可能像衣食住行那样来得直接,也不具有强制性,它就像杜甫说的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浸润人们心田,陶冶情操。它虽不能与国计民生活动并驾齐驱,但从生存发展的意义上讲,社会是受益于它的。

在翻译方式方法的探索上,清末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受到人们的推崇。我们现在沿用 “信、达、雅”三个词,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信”是指忠实地反映原作的内容,包括思想、风格、精神等。“达”是译文要畅达明白,用现代汉语将原作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雅”是规范、典雅。雅是有条件的,原作雅,译文才能雅。“信、达、雅”之间,信是基础,是第一位的,达与雅是第二位的。没有信,达与雅就失去了基础。达是信的翅膀,没有达,信也就失去了凭借。雅是达的发展,没有达,不可能有雅。

今译的过程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这里存在古今汉语表达形式之间的矛盾,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译者的理解之间的矛盾等。当译者将原作的内容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忠实地、准确地表达出来,达到了信达雅的统一,上述这些矛盾基本上解决了,今译也就完成了。

翻译界历来有直译和意译之说,有人主张直译,有人主张意译,双方进行了长期的争论。主张直译的人批评意译随意胡译、乱译。主张意译的人批评直译逐字呆译、死译。实践证明,直译、意译都是行之有效的今译方法。直译与意译具有共同性,亦有差异性。共同性是都要求忠实于原作。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方法上,前者强调按原文的结构、语序翻译。其优点在内容上易于忠实地、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意义,在形式上可以保存原文的语气及语言上的特色。后者强调反映原文的风格神韵而不必逐字逐句直译。其优点,在内容上能保留原文的风格神韵,在形式上易于再现原文的体裁、风貌。需要指出的是,与直译相比,意译带有更大的主观性。对于这一点,译者应有所警惕。由于二者具有差异性,所以各自都有它们的适应性。直译适宜于翻译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意译适宜于翻译文艺作品,如诗、词、赋、曲等。当然,用直译还是用意译,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能直译者不妨直译,不能直译者须用意译,兼及二者,方为妥当。不管采用哪种方式,今译中原作信息的丢失是肯定的,只是多或少的问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的介入,为古籍今译的外化提供了新的途径,甚至促成了古籍今译概念的延伸。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典籍里的中国”,对古籍的活化、诠释做了积极探索。更多不同方式的今译作品正在日益涌现,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

(摘编自尹波、郭齐《古籍今译的理论与方法》)

材料二:

古籍今译“为什么”的问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从根本上说,古籍今译就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译作为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既是“存亡继绝的工作”,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桥梁”。今译的读者群体是非常明确的,主要是非专业的传统文化学习者和爱好者。要让广大读者走进古籍、热爱古籍,今译无疑是最好的门径。

从先秦到晚清,我国古籍浩如烟海,古籍的形态除了它的本然状态之外,还有经过整理之后的现代形态。本然状态当然非常重要,这是它的文物价值。但是,对社会大众而言,所接触到的还是经过整理之后的古籍,所重视的更是其阅读价值。今译就是古籍现代形态的一种特殊体现。说“特殊”,是因为它已经是经过古今语言转换之后生成的文本形式,并不是古籍的原始形态;可是,从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来说,它又是由原始文本衍生而成的,其内容依赖于原始文本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今译不是古籍的复制,也不可能替代古籍本身;译文也不能独立于古籍而存在,否则它是没有意义的。

今译是古代文化信息的现代阐释,古籍不同于一般文物,其核心的价值就在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随着时代发展,古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现代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诸如语言、文字、名物、典章、制度、规范、礼仪、习俗、观念、思想等,许多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不能很好地为现代读者所了解和掌握。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息的综合阐释,是将古籍内容在现代语境中的重新“呈现”。它力求古籍内容完整、准确地再现,同时更要求便于现代读者的理解接受,这也就是程千帆所比喻的“金蝉子转世”与“七仙女下凡”:“佛弟转世,仍是高僧,仙女下凡,依然美妇,虽已今世,不昧前因。”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息忠实、完整、准确、优美的再现,也就是古典文本的现代阐释,这也是古籍生命力的当代传承。

(摘编自马世年《为什么要古籍今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其中“信”居首位,只有“达”“雅”而没有“信”的译文毫无意义。
B.翻译者对古籍的理解与古籍本身的思想内容之间存在着矛盾,译者用现代汉语翻译古籍,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C.古籍以不同形态呈现,不同形态有着不同的价值,在当今社会,阅读价值才是它最重要的方面。
D.今译是古籍的衍生品而不是复制品,今译无法替代古籍,二者相互依存,不能脱离彼此而独立存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籍今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间接的,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它对现实生活的改变所起到的作用。
B.古籍今译的过程中必定会有信息的丢失,译者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
C.与其他类型的文物相比,古籍承载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更直观便捷。
D.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籍里许多内容与当今社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没有译文,现代读者无法理解。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直译”“意译”论述观点的一项是(     
A.郑振铎:译书自以能存真为第一要义,最好的一面极力求不失原意,一面要译文流畅。
B.茅盾:(翻译)就我的私见下个判断,觉得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所差异而保留“神韵”。
C.邹韬奋:鄙意以为译书之最大要素,在使看的人懂,而且觉得畅快舒服,若使人看了头痛或糊里糊涂,不但不足劝人看书,反使人懒于看书。
D.郭沫若:原作是诗,他的译文也应是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应该允许译者有部分的自由。
4.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古籍今译的重要作用,但侧重点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5.下面是《诗经·卫风·硕人》的部分原文和译文,请结合材料分析这则译文好在哪里。
原文译文
手如柔夷,
肤如凝脂,
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手像春荑好柔嫩,
肤如凝脂多白润,
额角丰满眉细长,
嫣然一笑动人心,
秋波一转摄人魂。
2023-01-25更新 | 928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山

李锐

视线举着整座山峰朝上升,升,升……然后,停在半空里挣扎着,到底挣不过,沮丧地落了下来;然后,再朝起升,升,升;然后,更沮丧地落下来。

全一样,东西再大,本事再大也有个不毬行的时候!这么想着放牛人的视线里露出一股近似彻悟了的解脱来。看了一辈子的山,总算是把山看透了,看透了,心里又有点怜惜它们:当初朝天上举的时候,也不知费了多大的劲,不知受了多大的委屈,生了多大的气。

无比的怜惜从视线中涌泻出来,深情地抚摸着群山。只能在苍天之下忍受屈辱的山们沉默着,木然着,仿佛一群被绑缚的奴隶。沉默聚多了,便流出一种对生的悲壮;木然凝久了,便涌出一种对死的渴望;于是,从沉默和木然中宣泄出一条哭着的河来,在崇山峻岭之中曲折着,温柔着,劝说着。

太阳很好,草很好,牛们也很好。随着缓缓移动的脚步,和吃草时摆动的脖子,牛铃叮叮咚咚地响着,悠悠的,传得很远。①牛群越放越大,可是自己越过越孤单:妈死了,老婆死了,后来,儿子半路上也死了,只留下一个女儿和自己厮守着。可是,再后来,女儿也出嫁了。嫁女儿的时候他有些不舍,不舍可也到底嫁了。女儿一嫁,他的日子就好像是凝冻了一般;所剩下的只是放牛,只是独自一人每天呆呆地看着这些个山。

猛地,有个东西白亮亮地刺进心里来:

昨天晚上,队长来找他,说他老了,说放牛的活儿苦重,说村上只有牛信挣的工分最多,说队里打算换一个牛信,说问他愿意不愿意。不愿意!想端我的饭碗子哩!心里这么想,嘴里却没这么说,只是笑笑,只是说:我还能行哩。送走队长,他提着马灯进了牛圈,看着反刍的牛们,两行老泪流下来,他问:你们愿意么?你们说我老么?牛们不说话,只把眼睛恋恋地看着他。

树丛里一阵惊乱,杂沓的奔蹄声中窜出两头牛来,雌的在前,雄的在后,雄牛高举着傲然的角紧迫不舍,整个身体优美地腾空而立。黑眼圈的雌牛扭动着身子,灵巧地一摆,从重压之下挣脱出来钻进一蓬灌木丛中,庞大的雄牛在密匝匝的灌木丛前煞住脚步,悻悻地对着山脚下的村庄发出一阵浑重的吼叫。

放牛人靠着一棵歪脖子的橡树坐下来,坡下的石缝里生出一蓬丁香,正好挡住了身子,可却挡不住视线。掏出烟荷包用烟袋锅挖了一阵,自制烟末随着喷出来的青烟,发出一股臭味,可放牛人却有滋有味地享受着,透过眼前的青烟若有所思地看着山脚下那个熟悉的小山庄,他和牛们就是从那儿走出来的,村西头那三间石顶石墙的房子就是他的家,他一个人的家,只要他不回家,房顶上的那个烟筒就冷冷清清地永远不会冒出烟来。有一缕烟从嘴角挤到眼眶中来,泪水热辣辣地淹没了村子和家,揉揉眼,他把视线移向别处,可不觉中又恋恋地转了回来。

村子里,管成家的门口挂了一只面萝,萝上缚着一条尺把长的红布条,鲜亮亮地透着刚得了儿子的喜气。黑小家年前死了老人,过年时用白纸写的对子还在乌黑的门框上贴着,字辨不出,纸还是白生生的。保成媳妇正朝院墙上搭被子,娃娃们又尿炕了。下地的人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走过村口的神树。鸡和狗的叫声像是隔了一层什么远远地传上来……一切都是熟悉的,一切都是看过无数遍的,可他觉得总没有把它们看透,自从女儿出了嫁,他就觉得这一切都和自己远远地隔了一层,倒是和牛们越来越亲近了。那头忙牛,就是儿子死的那一年出生的,不知怎么的,②他总觉得这忙牛的眼神像自己的儿子。

牛群在山坡上散散漫漫地游荡着,长长的尾巴在周身上下不时地甩打,轰赶着围上来的蛇蝇。长舌头在肥嫩的青草丛里卷来卷去,吃到酣畅处白白的口涎就顺着嘴角长长地垂下来,在明媚的阳光中拉出一道闪闪发光的弧线。或许是猛然间回忆起什么遥远的往事,它们就会中断了香甜的咀嚼从青草中抬起头来,黑而大的眼睛久久地注视着群山。

放牛人自信地在橡树下坐着,在山坡上,在身边的这一群当中,他已经享受惯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尊严,他是它们的中心,它们是他的依靠。可是今天这自信中却夹进了一些惶恐:我真的就老得不中用了么?工分多那是我雪里雨里挣下的,这也叫人眼红么?嫌多,我宁愿减工分。可队长说话时的口气分明是冷冷的,是不容商量的。他只会笑笑,只能服从的,他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不服从。不由得,他又想起撒手而去的老婆,半路而去的儿子,虽然舍不得但还是嫁出去的女儿来。

山脚下,队长家的石窑里有人走出来,是队长的婆姨走进院角上的茅厕里,一个肥大的屁股就在太阳底下白亮亮地露了出来。村里人不讲究,茅厕只围上一圈矮墙,蹲下去不见人就拉倒。可是在半山坡上,那截掩人耳目的矮墙形同虚设,一切都看得明明白白的。③放牛人的脸上露出一丝报复的笑容,把烟袋叼在嘴上,看着,笑着,仿佛茅厕里有人在唱戏,笑着,看着,忽然又觉得十分的惶恐,就像偷了别人的东西,慌慌地又把眼光移到远处的山上。

④山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沉默着,木然着,永远不会和昨天有什么不同,也永远不会和明天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只是人老了。放牛人细细地思量着:甩石头用的小锨已经磨得只剩下半个,若是换人,得叫队里到河底镇再去打一把新的来;下雨天上山穿的毛腿,已经防不住水了,若是换人,得叫队里再出羊毛,再纺线,重新织一副;水壶是自己预备的;再剩下的就是牛们了,跟人一样,各有各的脾气禀性,不在一块过日子谁也摸不清,心疼不心疼得看各人的良心……这么想着,那惜别的凄凉又涌了上来,好像是自己要咽气了,好像自己在给儿女们一件一件地安排后事。山还是原来的山,水还是原来的水,太阳也还是原来的太阳,不懂事的牛们安闲地吃着草,它们不知道,队长昨晚上来过,也许明天,也许后天,带它们上山的人就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到那时就会是另外一个人,站在山坡上看山脚下的村子,看这些石顶石墙的房子,看这些扛锄下地的人们。

心里昏昏沉沉的,太阳很暖和,坐在橡树下的放牛人睡着了,一缕口水从嘴角上搭拉下来。恍惚之中,他看见自己回到了村西头那间冷清的石房里,石房里忽然热闹起来,牛们不离左右地簇拥着,口口声声叫他队长,他坐在炕头上颐指气使地分派着:忙牛你去泉上担水,黑眼窝给我烧汤做饭,长耳朵和独角去拉土垫圈。它们都是只会服从,只会笑,没有谁不听话的,他很满意,朗声问道:

我老么?

不老。不老。

牛们都说,都笑。

可他还是老了。白胡子长了老长老长,想死,可又没有病,就走到半山这棵歪脖子橡树底下,拴上一根牵牛用的麻绳,往脖子上一套,两脚悬空,死了。牛们都围上来哭,忙牛哭得最凶,他睁开眼,劝牛们:

不用哭,我想死。这石顶石墙的房子我一个人住够了。山根底下这个村子我天天看,看透了。忙牛说:我跟你一块走!

牛们都围上来:我们也跟你一块走!半山里大家哭作一团,哭得肝肠寸断。他被哭得心软了:我不死了,咱们还是都活着吧……哭着,说着,放牛人醒过来,伸手一摸,脸上湿湿的。黑眼窝下的那只牛犊子正凑在脸前头,伸着舌头舔他的脸。他不动,任那牛犊去舔。

太阳很暖和。

一九八八年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放牛人将山的连绵起伏看作人生的奋斗历程,他从看山领悟到的哲理也同样是对自己人生的释怀。
B.队长劝说放牛人放弃繁重的放牛工作,选择工分高的牛信工作,这从侧面表现了放牛人已经年老体衰。
C.放牛人回看山脚下小村庄,在观察父老乡亲们的生活状态时也是对自己故去岁月离去亲人的追忆和对生活的凭吊。
D.文章结尾放牛人梦见自己上吊后又复活,群牛们极力挽留自己,哭作一团,梦的荒诞离奇也道尽了人生的悲凉。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越放越大”和“越过越孤单”形成鲜明对比,巨大的苦难用极为简练的语句来表现从而奠定了全文的悲剧性色彩。
B.句子②巧用比喻,将儿子的形象寄托在牛身上,既表现了放牛人痛失儿子后的孤独与悲凉,又为后文放牛人的梦境作了铺垫。
C.句子③中老头“报复的笑容”如阿Q般,寥寥数笔勒出他的心理由屈辱到熨帖再到惶恐的状态,反映了作者对卑琐的国民性的反思。
D.句子④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与鲁迅在《秋叶》中对“枣树”的刻画类似,对山的慨叹实则是老头的自我哀怜与人生挫败感。
8.放牛人的生活悲惨,但文章却两次出现了“太阳很暖和”,请分析其原因。
9.本文是李锐八年知青生活所见所感的浓缩和提炼,文学小组打算就此拟写一段短评。经讨论,小组给出了关键词:悲悯·平衡·寻根。请围绕本文和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2023-10-15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遂发命遽兴姜戎。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注]①超乘,一跃而登车,是一种轻狂无礼的举动。②乘韦,四张熟牛皮。③死君,指逝世不久的晋文公。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先轸曰秦A不哀吾丧而B伐吾C同姓D秦则无礼E何施之F为G遂发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辞焉”的“辞”指“推辞”,与《鸿门宴》中“今者出,未辞也”的“辞”意思相同。
B.“必死是间”的“是”指“这”,与《六国论》中“是又在六国下矣”的“是”意思相同。
C.“免胄”中“胄”指古代战士戴的头盔,又称“兜鍪”,辛弃疾“年少万兜鍪”中此词借代士兵。
D.三百乘,指三百辆战车。乘,古代兵车的量词,把一车、四马称为“一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帮助郑国戍守的秦国将领派人回秦国报告说,他掌管着郑国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秦国偷偷派兵前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郑国了。
B.秦穆公为此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认为军行千里,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军队的行踪一定会暴露,此行一定不会取得成功,因而反对出兵郑国。
C.秦穆公没有采纳蹇叔的意见,派遣孟明、西乞、白乙三个将领带兵攻打郑国,蹇叔知道此行是去送死,因儿子也在军中就哭着送行。
D.弦高为迟滞秦军进军速度,就假装奉国王之命前来犒劳秦军,秦军将领于是灭掉滑国后返回,途经殽山时全军覆没,三大将均被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14.王孙满认为,秦国的军队一定失败,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赠斯远

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眼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注】①斯远:是作者友人。②病眼:眼因昏睡而懒于睁开,故称病眼。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作者写到降霜、下雨的深秋,交代了赠诗时的时令和天气,看似萧瑟凄凉,从全诗来看,实则是“以哀景衬乐情”。
B.颔联紧承首联,具体展示“春其渐起”的情状,并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让诗歌表现的内容更丰富,表达的情感更深远。
C.颈联补足“定有梅花当返魂”这判断,“小驻”与“细寻”互文见义。“日日”“村村”,从时空角度强调新春发现之易,情感表达更为直接。
D.尾联归结到自己,并回应题中“赠斯远”之义。此诗首尾呼应,转折自如,章法井然,熔诗情、哲理于一炉,感情细腻,寓意深远。
16.后人评价此诗“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这一评价的。
2023-10-15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