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2016-2017学年高一1月统一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
高一
期末
2018-01-27
2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实”与“历史”“未来”形成对应关系,尽管历史和未来题材创作同样可以表达现实意蕴,但现实题材创作对现实生活的介入更为直接,更容易对社会现实产生显见的作用,因而,我们国家历来重视用现实主义精神引导创作,这是很自然的,也有利于文学创作获得强盛的生命力。现实主义的本意包括正视现实、不回避现实、如实写照现实的要求。肯定这一要求,表现了国家的自信。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主流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同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获得了国际声誉,正说明现实主义道路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繁荣发达的主要途径。当然,现实主义不是文学发展的唯一样态,近年来大众文学、网络文学的兴起,在相当规模上带来了浪漫主义创作的新气象,打破了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甚至获得了更广泛的受众,但现实主义创作依然是体现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和最高水平的创作。特别是在反映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以报告文学创作为代表)和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以小说创作为代表)两方面,具有大众文学、网络文学无法比肩的优势,更集中地显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
现实主义的力量,体现于其深厚的美学价值。现实主义主张客观地、如实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正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识。现代人以更成熟的目光审视世界,少有浅薄的冲动,重视事实,习惯独立思考,不愿意在文学阅读中随便迁就作者的教化,更以真实感作为审美感觉的基础,这些都决定了现实主义创作必然成为文学读者,尤其是高层次文学读者的主要需求。
作为文学创作形式之两翼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又从来都是互有补充的,人们不仅需要真实的观照,也需要理想的想象。正由于主流文学在一个长时期内将现实主义定为一尊,忽视了身旁一大片荒芜的文学土壤,才使大众文学和网络文学赢得异军突起的广袤余地。最初,青春文学兴起,几乎在一夜间征服了无数青年读者的心,其本原正出自于浪漫情怀。后来,网络创作以言情、武侠、侦破、玄幻、奇幻、穿越等为样式,蔚为大观,其内质也来自浪漫的想象,而这些样式都是以往正统主流文学所不为的。传统文学是倾向现实的文学,网络文学是倾向理想的文学,代表着不同文化气质。传统文学以揭示真实为最高目的,主张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再现世界;幻想文学首先看重愿望,依照理想的面貌制造幻象。网络文学更迎合人的本性,传统文学则无意屈从于人的善良愿望。所以网络文学是一种轻松消遣的文学,传统文学是一种严肃的文学。
理想的写作也有其鲜明的美学特征,它们满足了人们关于美好、善良、正义、理性和瞭望未来的愿望,弥补了现实主义的冷酷。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可以同时改变两种文学的样态。
(摘编自胡平《刍议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主流文学创作形式是现实主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国际社会所注目和赞誉。 |
B.近年来具有浪漫主义特点的大众文学、网络文学,获得了比现实主义作品更多的受众,成了主流文学。 |
C.国家自信的表现之一,就是肯定现实主义创作正视现实、不回避现实、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
D.现实题材创作比历史题材和未来题材创作更直接地介入现实生活,更容易作用于社会现实。 |
A.现代人以更成熟的目光审视世界,重视事实,习惯独立思考,因而现实主义主张客观地、如实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 |
B.现实主义创作与浪漫主义创作都是文学发展的样态,但是现实主义创作更集中地显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 |
C.在反映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这两个方面上,现实主义创作具有浪漫主义创作无法比肩的巨大优势。 |
D.青春文学和以言情、武侠、侦破、玄幻、奇幻、穿越等为样式的网络文学,分别以浪漫情怀和浪漫的想象征服读者。 |
A.浪漫主义创作能表现人们对美好、善良、正义、理性的追求和瞭望未来的愿望,它与现实主义创作相结合,可互取其长互补其短,相得益彰。 |
B.我国文学创作既要坚持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又不能排斥浪漫主义的创作,否则,就会失去一部分读者,文学就不会全面繁荣发展。 |
C.现实主义以揭示真实为最高目的,其作品适合高层次文学读者阅读;浪漫主义依照理想的面貌创作,其作品只适合浅层次文学读者轻松消遣。 |
D.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国家都重视用现实主义精神引导文学家进行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这样,文学创作可以获得强盛的生命力。 |
张益唐教授访谈录
张益唐教授是破解数学领域最著名猜想之一“孪生素数猜想”的关键人物,2016年7月12日,记者有幸采访了他。
小标题一:
记者:成名之后您的生活和科研有发生什么变化么?
张益唐:成名前后我的心态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如果可能的话,我宁愿继续原来那种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
记者:研究成果发表前,您曾有一段默默无闻的沉寂岁月,而您依然孜孜不倦地进行学术研究,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您呢?
张益唐:没有什么特别的力量在支持着我,如果真要说有的话,那也仅仅是我对数学纯粹的热爱而已。
记者:英国数学家哈代在《一个数学家的辩白》中说:“数学是所有艺术和科学中最简朴和最出世的。”这话似乎也是您“隐士”形象的写照,对吗?
张益唐:“隐士”倒算不上(笑),数学对我来说更像内心的一片纯净的“桃花源”。
记者:您认为您对数学的这种痴迷与您的成长经历有关吗?
张益唐:从小我就被数学深深吸引,像是一种冥冥中的指引,但同时我兴趣又尤其广泛。
小标题二:
记者:您会不会也有“偶像”?
张益唐:以前有很多历史上的数学家就是我的偶像。两年前到英国牛津,见到数学家Andrew Wiles,他证明了著名的费马大定理。当时见到他我也是特别激动(笑)。其实我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记者:您在数学研究中应该也会陷入数学问题的困境吧,这时候您会如何应对?
张益唐:研究中百分之九十九走的都是弯路,这种弯路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没有什么所谓的“困境”,问题的出现只是学术研究中的常态而已,重要的是坚持做下去,此路不通便换一种思考方式,伟大的成就都是在一次次的“弯路”中诞生的。
记者:您如何看待如今许多数学专业的年轻人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您对年轻人有何建议?
张益唐:一个人有自我的追求这无可非议,如果真正喜欢一件事,就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兴趣,同时胆子要大,不要束缚自己,保持超越现状的信心,更重要的是不要因为外界的诱惑而忘了自己的初心,一颗平常心无论对学术还是对生活都很重要。
小标题三:
记者:请您谈谈切身体会到的中美教育模式之间的差异。
张益唐:美国更加鼓励小孩在学习生活社交各方面独立思考,而中国的孩子基础学科知识可能掌握会更加牢固。这两种教育方式各有利弊,如果中国能向美国借鉴一点会变得更好。
记者:中国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成绩也许要超过美国的孩子,然而国内却很难出数学界的大师,您觉得症结何在?
张益唐:也许就是因为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敢于怀疑的创造力。我们对学生质疑精神的鼓励还是太少。或许中国迫切需要更多能让学生自由创造的大学。同时从小学起就应当注重对小孩创造力的保护。中国学生做学问需要更大的气魄和胆识,要敢于质疑。完全跟着老师走,不敢超越老师,是不能造就第一流的科学人才的。
与张益唐教授的对话,就像一次人生哲学的课堂,张教授对名利的淡泊,对知识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对人生之简单的独特体悟都让人深思。
4.这篇人物访谈有三处小标题,选出对应最恰当的一项( )A.沉迷纯净美好的“桃花源” 勇于坚持自己兴趣所在∥喜欢宁静致远生活状态 不因外界诱惑忘了初心∥中美教育应当相互借鉴 中国学生需要质疑超越 |
B.沉迷纯净美好的“桃花源” 喜欢宁静致远生活状态∥勇于坚持自己兴趣所在 不因外界诱惑忘了初心∥中美教育应当相互借鉴 中国学生需要质疑超越 |
C.沉迷纯净美好的“桃花源” 喜欢宁静致远生活状态∥勇于坚持自己兴趣所在 中国学生需要质疑超越∥中美教育应当相互借鉴 不因外界诱惑忘了初心 |
D.勇于坚持自己兴趣所在 沉迷纯净美好的“桃花源”∥喜欢宁静致远生活状态 不因外界诱惑忘了初心∥中美教育应当相互借鉴 中国学生需要质疑超越 |
6.张益唐曾把数学比作“纯净的桃花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文中材料指出它与张益唐成功的关联是什么?
【知识点】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爹挑水回来,五月和六月已经把炉子生着,把茶罐架上了。爹笑着在他们每个人的头上抚了一下。五月说,今年早点写,争取到中午写完。六月说,中午晚了。五月说,对,中午以前。爹说,那你们就赶快准备纸墨。五月和六月齐声说了一句戏词“高台已筑就,单等东南风”。
爹看了一眼后炕,他们果然已经把要准备的都准备好了。炕桌上放着碟子,碟子里倒了墨汁,墨汁里泡着毛笔,大红纸也裁好了。就按你们的意思,今年我们过个早年,爹说。
爹提笔想对联。五月说,“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爹欣赏地看了五月一眼,开写。
从五月能记事起,全村的对联都是爹写,年三十写一整天,直写到天麻麻黑,还写不完。别人家都在吃年饭了,他们才忙着贴对联,请“三代”(家神牌位)。今年他们决定早早地动手,争取过个早年。
五月接过“春满乾坤福满门”往地上放时,六月抢先说,“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之家庆有余”。爹高兴地说,六月出息了,去年写的对联,今年还记着,上学肯定是个好学生。
这时,爹哎哟了一声,提了笔看着对联。五月就知道爹把字写错了。看时,爹果然把“在”写成了“来”。五月念了一遍“向阳门第春常来”,说,可以的。爹没有肯定,也没有反对。又看了一会儿,说,通是通,可是别扭。五月说,只要通了就行。爹说,不行,别人看了要笑话的,尤其是你舅舅。五月说,我舅舅说今年不来,堆堆要来呢。说着,拿了对联去地上放了。爹说,堆堆也识字呢。六月说,要不重写吧。爹说那不白白地把一绺纸浪费了。六月说,要不等一会给别人家。爹说,那不行,咋能把一个错对联给别人家呢,六月你这点不好。说着,写下“积”字。六月说那就给瓜子家,反正他家没人去。不想爹陡地停了笔,定了神看六月。五月知道爹生气了,忙说,马上就要过年了。
五月的提醒见了效,爹把刚才端得很硬的架子放下来,一边写“善”字,一边给六月说,正因为是瓜子家,就更不能给他们,知道吗?五月和六月不知道,却屈从地点了点头。爹说,只有小人才欺负瓜子,知道吗?五月和六月又点了点头。五月说,六月年一过就长大了。爹说,我说的小人,不是没长大的人,而是那种品德不好的人,有些人即使活到一百岁,还是小人,知道吗?
干爹,起来了吗?是葵生的声音。他们已经来了!六月急得差点要尿裤子了。葵生一来,地生就会来,地生一来,金生、德全、德成、回缠……而他们一来,爹就会放下自家的给他们写。等给他们写完,天就黑了。
爹果然放下自家的,给葵生写。爹让六月去厨房看馍馍熟了没有,给葵生端些。
人越来越多,屋里坐不下了,就蹲在房台子上。爹让五月把旱烟放到院里,把火炉也端到院里。今天没有功夫招呼你们啊。大家说,你把毛笔招呼好就行。德全说,五爷把年写红了。爹就笑。德成说,五爷你也到过手的时候了,不然,你这一百年(过世),谁还能提得起笔啊。爹写得更加起劲,好像大家的好日子就在他的笔头上,点金是金,点银是银。不多时,就是一院的红。五月能够感觉得到,满院的春和福像刚开的锅一样热气腾腾,像白面馒头一样在霭霭雾气里时隐时现。大家看着满院红彤彤的对联抽烟,说笑,五月和六月幸福得简直要爆炸了。
人们陆续把对联拿走,家里渐渐安静下来。爹放下笔,坐在炕头抽烟,抽得十分狠,就像是一头渴急了的牛一猛子扎进泉里喝水。抽了一会儿,爹问,谁家的对联还没有写?五月掐着指头算了算,说,全写完了。爹说咱贴对联吧。爹从五月手里接过“天增日月人增寿”和新笤帚,左手拿了“天”,按在门框上边,右手里的笤帚搭在“增”字上往下一扫,“天增日月人增寿”就乖乖地趴在门框上。五月一下子觉得右边的这个门框有意思起来。接着,爹又把,“春满乾坤福满门”贴在左边的门框上。
整个门洞哗地一下红了起来。五月看了看爹的脸,爹的脸红彤彤的,看六月的脸,六月的脸也是红彤彤的。五月想,这也许就是年的颜色吧。
(节选自郭文斌小说集《药王品》,略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五月善察言观色,投人所好。看到六月的话惹爹生气了,连忙说道“马上要过年了”;六月年幼,率直,性子有点急。爹爹提笔想对联,他和五月抢着提醒爹。 |
B.“爹放下笔,坐在炕头抽烟,抽得十分狠,就像是一头渴急了的牛一猛子扎进泉里喝水”,形象夸张的比喻,既表现了爹写对联的辛苦劳累,又表现爹写完后的满足舒畅。 |
C.小说语言朴实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如“满院的春和福像刚开的锅一样热气腾腾,像白面馒头一样在霭霭雾气里时隐时现”等。 |
D.小说情节虽简单,但作者用大量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塑造人物群像,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民俗民情画卷。 |
9.小说结尾“五月想,这也许就是年的颜色吧”,有人据此建议将“年的颜色”作为小说题目,你认为恰当吗?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所与神交者惟
康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反。至汲郡山中见孙登,康遂从之游。登沉默自守,无所言说。康临去,登曰:“君性烈而才隽,其能免乎!”康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余半与康,皆凝而为石。又于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康往取,辄不复见。烈乃叹曰:“叔夜志趣非常而辄不遇,命也!”
山涛将去选官,举康自代。康乃与涛书告绝。此书既行,知其不可羁屈也。
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康性慎言行,一旦缧绁,乃作《幽愤诗》。
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炼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安等言论放荡,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
(选自《晋书·嵇康传》,略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 |
B.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 |
C.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 |
D.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 |
A.孤,幼年丧父。古汉语“孤独”指幼年丧父和老而无子的人,“鳏寡”指老而无偶的人。 |
B.拜、除、授都和官职的任免有关,拜和授是任命、授职,除是免除官职。 |
C.古人称呼他人的方式有很多:有称籍贯的,如文中“陈留阮籍”;有称官名的,如称王羲之为“王右军”;有兼称籍贯、姓名及字的,如《游褒禅山记》中“庐陵萧君圭君玉”。 |
D.海内,即四海之内,国境之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为海所环抱,因而称国境以内为海内。此外还有九州、宇内也都是泛指中国或天下。 |
A.嵇康在汲郡山中遇到了孙登,后又遇到了王烈,二人均对嵇康极为赏识,但也都感叹他的命运不好。 |
B.嵇康的好友山涛在即将离任吏部选官时,举荐嵇康来代替自己,可嵇康竟然写信给山涛宣布绝交,从中可知嵇康傲岸不羁的个性。 |
C.吕安事件是嵇康命运由快乐人生走向悲剧的转折点,后来更因为得罪了晋文帝的亲信钟会而被他进谗诬陷,最终招致了杀身之祸。 |
D.嵇康一生,鄙薄名利,崇尚真性情;不为虚伪世俗所拘,而又重视真正的情谊。嵇康临刑时年仅40岁,他最遗憾的是《广陵散》从此失传了。 |
(1)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
(2)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开篇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耐人寻味:“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
B.老兵“道逢乡里人”,迫不及待地问道:“家中有阿谁?”“乡里人”直说:“您的家中已无他人了。” |
C.本诗最后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
D.《采薇》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为国赴难的责任感和抵御外侮的自豪感,豪迈和悲凉的交织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十五从军征》反映汉魏战乱之际无休止的战争带给百姓深重的痛苦,情感基调是悲凉沉重的。 |
E.本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情真意切,语言清新雅致,体现汉乐府的艺术特点。 |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表达革命青年蔑视反动派的句子是:
(2)曹操在《短歌行》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自己接纳贤才的广阔胸襟的句子是:
(3)苏轼在《赤壁赋》里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规律的句子是:
【知识点】 名句名篇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