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宁波市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 高二 开学考试 2018-09-19 47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qí)          片(tuò)             (zèng)亮             (cù)而就
B.(xuán)涡        (quán) 发          (jiàn)               稍纵(jí)逝
C.(zhà)        (wǔ)逆             (mán)怨                 (jìng)有力
D.(hùn)搭        (huán)            (pēn)香                 (gá)然而止
2018-09-1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从现在起就必需提倡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竖立起一种“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
B.他和他哥哥合开一家店,店房有两间打通的的铺面,开设在一条横街上——这条街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在那时,它却是座落在伦敦西区的一条新式街道。
C.不过原是因为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而这回接受这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D.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榻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3.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好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钻研。
B.近日,柳园南路东侧一段的自来水管突然爆裂,不断喷出的水已经灌满了旁边的水道,并向人行道上蔓延。这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C.正月十五安徽遇到难得一见的“雪打灯”,柔美的雪花洋洋洒洒,轻柔地落在田埂上,被白雪笼罩的沿河村显得更加祥和、喜庆。
D.时下不少店名乱用外来词,只求时髦,哗众取宠,而不考虑国情民意和实际效果。一个大家看不懂的店名,只会被贻笑大方
2016-11-18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杭州七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迈进新年,“幸福”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两会期间,求解幸福“方程式”,描绘幸福“路线图”,更为上上下下所关注。
D.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
③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
④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
⑤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A.②①④③⑤B.①④②③⑤C.②⑤③①④D.①④②⑤③
2019-01-30更新 | 1286次组卷 | 2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九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6. 根据下面的内容,给“微公益”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2019-12-04更新 | 492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莱芜一中高三4月自主检测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为何古人认为丹顶鹤只栖息在高洁之地?因为在他们心目中鹤是高贵的。
B.在这一刹那,在这充满神奇的寂静之中,谁能说这片刻就不是永恒?
C.难道没有人听到过秋天豆荚迸裂的声音吗?那是世上最美好的声音。
D.如果不走进呼伦贝尔,怎么能体味出那草原牧歌中的蓬勃豪迈之气?
2016-11-18更新 | 2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普通高中1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C.行李之往来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016-11-18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普通高中1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9.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不拘于时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2021-05-26更新 | 42次组卷 | 5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普通高中1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弃甲曳兵而走
2018-09-1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                  视:与……相比
B.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                    雪:湔雪
C.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悲:悲哀
D.皇览揆余初度兮                           揆:思量
2018-09-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下列对《虞美人》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从问天到自问,通篇一气盘旋,笔法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上片实写,下片虚写,由实入虚,写词人经历世事变迁后对生命的思考。
C.运用反衬手法,以宇宙时空的永恒与无情,衬托家国人生的短暂与可悲。
D.结句用汪洋恣肆的一江春水作喻,写出愁之多。愁之深。愁之无穷无尽。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中,文化都发挥着巨大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树立文化自信需要加强文化传承,而文化的传承要靠人。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日益成为教育和交流的主要手段。例如,一位教授的讲演,通过视频可以即时让无数观众收看。但讲演人的感受、感情和言外之意还是会有所流失;缺乏现场氛围和互动,受众的收获必打折扣。还有人认为,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对于这一观点也应辩证地看,有了书籍就一定有文化传承吗?现在有多少人愿意认真去读《论语》《孟子》《尚书》《周易》?又有多少人真的把握了书的真谛?书籍记录的思想和文化每倒一次手,就可能丢失甚至扭曲一部分信息。文化的传承还是要靠人与人之间以“情”进行联结和沟通,其他的媒介和方式都是工具、手段,起辅助作用。

人们传承文化,主要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等渠道。以色列能成为中东的强国,靠的是什么?主要是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在这方面也有几千年的经验积累,需要后人发扬光大并赋予其时代意义。

学者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地位,需要引起重视。学者要成为文化宝库的看门人,对库里的东西要一清二楚,尽量防止“宝贝”丢失。学者也要成为文化宝库的导游,熟悉宝库里的“宝贝”,就像导游熟悉景点、路线及其掌故一样。学者还要成为文化传承的警醒者和指路牌,告诉人们每条路将通向哪里。在中华民族奔向“理想国”的漫长征程中,孔子、孟子思考的都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要走哪条道路。明朝中叶,当整个国家陷入黑暗时,王阳明几经反思,自我批判,自我超越,提出了“致良知”,让很多人看到了深埋着的“良心”会照亮世界。可以说,学者在文化传承中肩负着思考国家和民族未来之路的重任。

文化的传承既然靠人,自然就要靠“话”——活生生的、人人能上口的话语。目前有关儒、释、道和西方文化的书汗牛充栋,但平易的话少而艰涩的话多。文化传承的“话”应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让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一听就懂、懂就记住、记住就做。比如“天理不容”“丧尽天良”“天地良心”“知行合一”,都来源于宋儒、明儒,这些话至今还活在老百姓的嘴里、心里。我们需要一大批学者在书斋里做高深的专业性研究,这样才能不断输送思想养料。但也应认识到,要让思想文化对老百姓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就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普及到民众中,防止“术语越来越多,读者却越来越少”。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3.根据文意,对“学者”在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楚传统文化库存并能很好地守护。
B.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传承手段。
C.指引文化传承道路,纠正传承错误。
D.熟悉文化遗产并能指点人们去学习。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书籍在解读的过程中信息可能会遗漏或扭曲,因此书籍不可能传承文化。
B.文章列举以色列,说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文化传承是强国的唯一条件。
C.目前有关儒、释、道的书籍很多,以致语言不及宋儒、明儒的简单明了。
D.学者要潜心于专业研究,也应将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话”普及给民众。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永远的灯光

林少华

一晃从东京回来几年了。无论上野公园云蒸霞蔚的樱花,还是银座女孩五彩缤纷的秀发,抑或东大校园浓荫蔽日的银杏树,都已渐渐淡出记忆的围墙,唯有那一窗灯光留了下来。

那时我住在东京郊外一个叫川越的地方。住所附近有一条河,河边有一道堤,堤上有一条路。晚饭后我常沿这条荒草路散步。那灯光就是从路旁不远处一户人家的窗口透出来的。它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它周围稀疏的灯光都是清白色的,只有它呈橘黄色。那是一座独门独院的木结构普通日式民居,同其他民居之间有些间隔。木格窗约略凸出,拉着米色窗帘。窗帘大概较厚,使橘黄色灯光显得格外沉稳、静谧和温馨。早春,灯光柔柔地吻着堤坡一片鼓眉弄眼的蒲公英;盛夏,灯光轻轻地抚摸小院里几架绿叶婆娑的黄瓜;仲秋,灯光幽幽地照在门前矮柿树那金灿灿的果果上,相映生辉;冷冬时节则给晶莹莹的白雪镀上一层淡黄色的光晕,平添一丝热意。

漫步河堤,或四野烟笼,或日落乌啼,夕晖敛去,或晚风送爽,皓月当空。而我的目光往往从很远的地方就擒住了那一点并不显眼的橘黄,临近了更是久久注视不放。其实我根本不认识房子和灯光的主人,更谈不上登门造访。可是那一窗橘黄色的灯光就是那么奇异地令我神往,撩拨我的遐思、幽情和怀想。

我猜想在那橘黄色的灯光下,早已展旧了的榻榻米上一定盘腿坐着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正笑眯眯地看着小孙儿在她膝头爬来爬去,手里拿着针线,慢慢晃着身子哼唱童谣。于是我又联想到一位四处游历寻找幸福的西方人笔下的一段叙说:一日黄昏时分,他走进一个村庄,看见一位老人正戴着花镜坐在葡萄架下的藤椅上借着夕晖看报,任凭一个小男孩趴在他背上淘气。看着看着,他忽然明白了什么是幸福——爷孙俩多么幸福啊!多么幸福的一幕啊!

也有时那橘黄色的灯光让我记起外祖母家那盏油灯。外祖母住在乡下,那里不通汽车,小时候我和弟弟从县城步行三四十里,替母亲看望她。住了几天要走的时候,外祖母便让我们搭坐生产队进城的马车回去。动身的时候天还没亮,整个村子只外祖母家亮着灯。我和弟弟坐在马车上脸朝后看着,看着那亮灯的窗口,看着窗前外祖母矮小的身影。直到车出村爬上南岭坡路的时候,外祖母仍没回屋,就那样立在窗口灯光下一动不动朝马车这边望着。灯光越来越暗,外祖母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身影模糊了,只剩下豆粒大的灯光固执地守在迷蒙的远处……几十年过去了,外祖母早已往世。我远在外地读书,不知道她哪一天去世的,不知道她的坟在哪一块地,甚至她慈祥的面容都已依稀记不清了,唯独曾照过她矮小身影的昏黄的灯光永远凝在了我心房深处的影壁。

后来我明白了,那橘黄色的灯光所引起的关于老奶奶的猜想、关于看报老人的联想,以及对于外祖母的回想,其实是同一回事。它可以是对往日亲情的怀念,可以是对真正幸福的向往,也可以是对当下生活的质疑。我也明白了那橘黄色的灯光未必要在日本,也可以在美国、在希腊,还可以在青岛、在香港……可以在任何地方。

15.文章开头第一段中,作者说从东京回来很多东西都已经淡出记忆,唯有那一窗灯光留了下来。请简要概括原因。
16.根据文章的构思,简要分析“可是那一窗橘黄色的灯光就是那么奇异地令我神往,撩拨我的遐思、幽情和怀想”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17.赏析文中第二段划线的句子。
18.文章题为“永远的灯光”,请分析这个标题的妙处。
2018-09-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国以             鄙:把……当作边邑
B.行李之往来             行李:外交使节
C.而夕设版焉          济:救助
D.失其所,不知          与:结交,亲附
20.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乱易整,不武
A.敢以烦执事
B.阙秦以利晋
C.斧斤以时入山林
D.谈笑以死
2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交代烛之武出城的时间和方式,暗示了郑国被围的严峻形势。
B.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晓之以理,诱之以利,说服秦伯退兵,成功解除危机。
C.晋文公毅然决定撤军,说明他有清醒的头脑、理智的判断和坚持正义的品质。
D.选段记事完整,情节生动,文字简洁精练,有很强的表现力,堪称叙事典范。
22.翻译下面句子。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018-09-1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六、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题。

秋海棠

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


本诗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2018-09-1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七、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2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3)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
(4)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
(5)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
(8)_______,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2018-09-1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0.15)
名校
2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台湾作家蒋勋在招待他的蒙古朋友时遇到了一件尴尬事。蒋勋带朋友到东部海边去看台湾最好的风景,又用台湾最好的食物——海鲜宴请朋友。席间,蒙古朋友一直非常礼貌地合十敬礼,可是就是不动筷子。蒋勋询问他们原因,朋友才很诚实地指着螃蟹和虾说:“我们叫这些东西‘虫’,你们怎么会一桌子都是虫?”

有时,人们把自以为最好的东西给了对方,却忘记了这也许并不是对方想要的东西。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2018-09-17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11
文言小题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2,3,4,5,6,7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篇名句默写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音选择题
20.94字形选择题
30.94一般词语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40.85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选择题
50.65衔接与排序选择题
60.65压缩语段语言表达
70.65修辞手法选择题
80.65文言实词  古今异义选择题
10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11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120.65李煜(937-978)  词选择题
二、文言小题
90.85判断句  被动句选择类
三、现代文阅读
13-14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科普-社会科学类
15-180.4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其他散文
四、文言文阅读
19-220.65《左传》  史传文
五、古代诗歌阅读
230.4袁枚(1716-1798)  诗
六、名篇名句默写
240.65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七、作文
250.15青年成长  哲理与生活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