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 高二 期中 2019-03-01 36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船(wū)        (zēng)       (chuàng)     呱呱坠地(gū)
B.犁(huá)       临(bīn)        (chén)       无声息(qiǎo)
C.记(zhá)       射 (cuán)     (bǐ)        惊魂定 (fǔ)
D.修(qì)       鼎(gāng)       (cāo)        怏怏不乐(yāng)
2016-11-18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位代表激动地说:“人民公仆就应该敢于碰硬,就应该有为民造福的远大报负,不能只想到自己加官进爵。”
B.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蛊惑;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厌的疱疹,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C.时间就是这样一个魔术师,它可以使苦难变得甘甜,可以使荒唐变成正常,它可以抚平伤痕,深化仇恨,磨损心态,消蚀良知,甚至使真实消失无痕,使幻影坚如磬石。
D.《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凡响这么大,正是切中了现在的社会热点:很多爸爸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赚更多的钱,成就更大的事业”上,而忽视了与家庭成员在精神层面的交往。
2016-11-18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名校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现代自然科学不止是研究单个的事物,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
B.凤凰古城收费后引起轩然大波,景区该不该收费,门票收入用来干什么,谁从门票收入中得益,一时成为人们争论、质疑的焦点。
C.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D.庭审会上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交锋,面对被告律师的无理狡辩,公诉人用大量的事实振振有词地逐条反驳,最终让对方哑口无言。
2016-11-18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名校
4. 下列名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C.为了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D.虽然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但在政治和经济上却是个矮子,然而这种情况有可能在不久后发生改变,因为格陵兰岛坐拥巨量资源。
2016-11-18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5. 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②③⑥④⑤①B.②④⑥③①⑤
C.⑤①②⑥③④D.⑤②③⑥④①
2021-03-23更新 | 675次组卷 | 77卷引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1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B.何故深思高举
C.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D.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2016-11-18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子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A.重为乡党所笑B.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C.令人长号不自禁D.是以见放
2016-11-18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列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真心,满足我一点小小的心愿,或许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安度她的余生。
B.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刚开始草创还没有成书,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我不能成功,于是受到最残酷的刑罚也没有羞愧之色。
C.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
D.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大家都喝醉了,为什么不吃那酒糟又喝那薄酒呢?
2016-11-18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四、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9.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楚辞”是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它是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有着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楚辞体”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B.王实甫是元代戏曲作家。他的代表作《西厢记》是一首动人的离别情歌。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C.《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为“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的学生所写的一篇文章,表达了对死难烈士的哀悼,对段祺瑞执政府暴行与御用文人歪曲真相的愤怒。
D.“表”是古代实用性文体的一种,是臣子向皇帝陈述自己的请求的文章,以说明与议论为主。李密的《陈情表》以“孝”感人,诸葛亮的《出师表》以“忠”著称。
2016-11-18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10. 根据下面的内容,给“微公益”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2019-12-04更新 | 492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莱芜一中高三4月自主检测语文试卷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
袁行霈
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第十六章)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重视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等等。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
⑤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节选自《新华文摘》,略有改动)
11.下列与“中华文明中统治者的包容性”没有关系的一项是( )
A.《尚书》中的“有容,德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是在告诫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
B.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立功业。
C.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D.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
12.12.下列对“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国各地。
B.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C.契丹族建立了精美的山西应县木塔,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曾在唐朝任职,这些分别证明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以及外国人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D.中华文明的演进是多种文明因素按照“以华夏文明为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相互作用”的模式进行整合的过程。
13.1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社会的包容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
B.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C.作者认为,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唯有包容文明才能不断壮大。由此可见,华夏文明发展史上所有鼎盛阶段都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D.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
2016-11-18更新 | 691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2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禅房的树

指尖

⑴古树长在墙里,像人挤在人群里。

⑵红尘拥挤,一些细碎的磕碰和不悦暗自滋生。树不说,它被泥灰和石头框裹、挤压时,身上的生疼和心下的酸楚。树总是比人活得更坚强,更尊严,更沉默,所以也更长久。

⑶人是向往活成树的境界的,也炼丹熬药,求仙问道,却到底抗不过时间的摧枯折腐,连百年也难熬,便自行消亡。

⑷树活了百年千年的,活过一辈一辈的人,像找到了逃脱的诀窍,被时间忽略了。所以,越是隐蔽的村庄,古树的数量越多,越健康。

⑸一个叫禅房的村庄,隐在蜿蜒的道路和重峦叠嶂中央。途径核桃林,尘沙飞扬的矾石场,杨槐紫和白的花,斑鸠和啄木鸟的声音,我沿新修水泥路去寻找一棵树的根部,竟走完了一整条街。街,于初夏呈现出干热的饥渴,像旺火,要烧灼和烘烤了人间通衢。街两旁是新建的宅子,高墙深院,不见其里。没有水,村庄里的水在很久前就消失了,久到连老辈人都忘了河流和泉。五行里说,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树在,就证明水在过,村庄的清幽和湿润在过。单“禅房”这村名,如果不是赴踏在这火一般的街道,我定会想象它是树木葳蕤,流水遍野之所,禅房花木生,浓荫深处,水气氤氲,一盏茶,一张琴,一人,一几,悠然,清远,若颂歌里的传奇,好景好态好湖山,人间因之多了留恋意,多了可爱心。

⑹远山近坡,连绵一色的黄,土叠着土,石堆着石。“禅房”,在这里,不过美丽装饰,既欺骗想象,又瞒哄天下,它是习俗和模仿,是远离事物本宗的附属,不具任何形容和表达意味。

⑺逼仄的旧街景,堆积的红砖,青石,废气的朽木,柴薪,挖掘机的轰鸣,所有人间繁琐忙乱之后,才是古树的样子。无委屈,无埋怨,长在逼仄街巷的墙里,新砖砌的墙,墙墙相围,是不该长的地方。不知是树挡了人间出路,还是墙挡了树的地盘。这样的纠纷是村庄里的风景。人多喜热闹,亦少分辨,谁对谁错,树和墙不说,人也不讲究。只可惜了树的笔直貌态,穿了整面墙的不屈服,不对抗,长得自觉,不闻不问。

⑻倒似禅房花木深处的僧,诗歌里的大美,不争不强,端正安详地活,地老天荒地活,日夜无休的活。活到无动于衷,熬罢四时,坐断红尘。村里人说它老。但到底多老,又说不上个所以然,他们看我端着相机,以为寻宝,某说家里有老货,某某说家里有元宝,一时好不热闹。笑而不语。古树揣了千古秘密,连鸟雀虫蚁都不相告。假如某和某某的祖辈地下有知,会为后代生出的贪婪感到惭愧吗?或某和某某不过藏了假货,想得几许钱财?如此更令老辈蒙羞了。树总是比人强了千百倍的,它懂得善良,懂得道,懂得顺应,皆因它懂得,所以生命久长。

⑼树的老枝长得密密的,伸得长长的,墙内人家半边院子的荫凉。树是不计较人的好歹的。他们把它砌在墙里,若人在夏天穿了冬衣,自由套了刑枷,失了自在,但树照常努力地庇护凡人。

⑽树好几百年了,人嫌它碍事,又不敢砍伐。倒不是对它多恭敬,而是俗世的繁文缛节令人头疼。获赦的树恭敬天地,也恭敬生命。天地给养人间万物,人也知道,所以建了新庙,庙里供着泥胎新神。人跪下去,身体匍伏,头额顶地。树在远处看着。一辈一辈的人跪下去,一辈一辈的人跋涉在寻觅水源的途中,一辈一辈人从遥远的地方挑水,扁担担折了,人死了。只有树活着。树活着,村庄就活着,人也一辈一辈地活着,神也活着,希望也活着。

⑾神在夜里狂欢,人在夜里做梦,只有树在夜里醒着。树不跟神对话。神在云天,树在尘寰,人在树下走,树远远地听人的念叨,神回应了什么,人不知道,树知道。大地之上,众生沉浮,树安静地倾听,承受,不妄念,不勘破。直到不得不死时,树里结出琥珀,晶莹的秘密,时光里的光芒。

⑿人在人群里,会同化,会纠结,会生厌恶,会窒息,会虚脱,会死。树在墙里,把根须延伸到墙外,到街道上,到大地上,到地表下的深邃里。身体的桎梏无法使它失去生机,它的气息和魂灵,伸展在禅房村庄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院落,每一个人心里。

⒀人混沌,所以无觉知。

⒁有一天,村庄会知道树的好,人也会知道。

14.文章结尾说“村庄会知道树的好,人也会知道”,结合全文来看,“树的好”体现在哪些方面?
15.文章在表现古树特点时,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例子分析其作用。
16.赏析下列句子。
(1)古树长在墙里,像人挤在人群里。   
(2)树活着,村庄就活着,人也一辈一辈地活着,神也活着,希望也活着。
17.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表现了哪些情感?请具体说明。
2016-11-18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秘演诗集序

欧阳修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二人欢然无所。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

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注】①释:僧人,和尚。②胠(qū):打开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有大志                  廓:心胸开阔,旷达
B.庶几而得之               狎:亲近而态度随和
C.二人欢然无所             间:隔阂,嫌隙
D.以天下之乐               适:合适,适应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必有老死世莫见者            古者富贵名摩灭
B.然喜歌诗以自娱               削木吏,议不可对
C.东济、郓                  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丘墓乎
D.遂欲往游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
20.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独特,写的对象是秘演,但处处以另一男子石曼卿作陪衬,石曼卿对秘演诗的称颂,他的死使秘演感到痛苦等细节,都写出了两人深挚的交情。
B.本文对人物形象的描摹生动传神,两个“胸中浩然”“廓然有大志”的男子,都嗜酒,但秘演醉后乐在放浪形骸的嬉戏,石曼卿醉后乐在兴会淋漓的歌吟。
C.本文立意高远,通过对秘演、石曼卿均是气节高远的奇男子,却“隐”于草野这一事实的叙述,尖锐地指出了当时压抑和埋没人才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D.本文感情真挚,作者虽然已步入仕途,却仍求贤若渴,对以秘演和石曼卿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笔端没有流露歌颂之意,更多的是感叹惋惜之情。
2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019-03-0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八、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蟾宫曲 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


[注]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
22.本曲每句都有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         
23.“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答:         
2019-01-30更新 | 143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福建卷)

九、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24.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作答,如果四题都答,则按前三小题计分
(1)     ▲      ,则刘病日笃;     ▲      ,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2)____▲_ _,一鞭残照里。____▲_ 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长亭送别》)
(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           ▲     。(《报任安书》
(4)惨象,__ __▲_ _;流言,     ▲      。(《记念刘和珍君》)
2016-11-18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0.15)
名校
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非洲谚语)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席慕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2016-11-18更新 | 275次组卷 | 13卷引用:201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8
文言小题
2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2,3,4,5,10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音选择题
20.85字形选择题
30.64一般词语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40.64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50.85连贯选择题
60.65文言实词  古今异义选择题
80.65文言文翻译选择题
100.65压缩语段语言表达
二、文言小题
70.65被动句选择类
9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类
三、现代文阅读
11-13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14-170.4其他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四、文言文阅读
18-210.65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五、古代诗歌阅读
22-230.65山水田园
六、名篇名句默写
24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七、作文
250.15写作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