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2016学年河南洛阳八中高一下学期3月段考语文试卷
河南 高一 阶段练习 2017-07-19 372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A.度( cǔn ) 懂(měng)盛( fù )沐( guàn )肩细腰(xiāo )
B.生(jiàn )烙(páo)朱(tà)造( chì )咀鉴赏(jué)
C.石( jiàn ) 崔(wéi)商(gǔ)漠(shuò )敛声气(bǐng)
D.迁(zhé )恫( xià )扪(shēn)然(sǒng )少不事(gēng)
2016-11-1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洛阳八中高一下学期3月段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放诞嫡亲寒喧青冢糵根祸胎
B.草窠咨嗟霄柝渚清鬼鬼崇崇
C.厮打嬉闹俨然环珮漂沦憔悴
D.鱼凫杜撰幅员瞋视雕粱画栋
2016-11-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洛阳八中高一下学期3月段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3. 下列名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提高质量对任何一种产品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产品的质量与广大群众的利益休戚相关
B.在这次会上,他们摆出了大量事实,证明了对方那些所谓“意见”无稽之谈
C.文章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神态和动作。倾注了强烈的爱憎感情,读来楚楚动人
D.这个装修公司的施工队确实不一般,无论什么样的房屋,经他们一装修,都能蓬荜生辉
2016-11-1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洛阳八中高一下学期3月段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下列各句加横线成语和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蜗居》这部连续剧就像一首城市的悲歌,着实冷酷,让我们看见了人生鲜血淋漓的真面目。我们的人性中的灰色远比书本和道德标准上那些黑白来得多。无论是指责哪一种生活方式,其实都是没有真正经历者的隔岸观火,说得轻巧而已。
B.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昨天作客浙江人文大讲堂。这位被媒体称为最具个性的新闻发言人在杭的行程被排得很满,记者的采访只能见缝插针地安排在从宾馆前往这次大讲堂的举办地杭州师范大学的路上。
C.1992年11月17日这个冬天的早晨,路遥那双一生紧握着陕北的大手松开了,一个想要诉说的声音归于缄默,一个苍劲的手势在半空中戛然而止
D.《秦腔》人物众多,世相缤纷。各色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大小事件纵横捭阖,许多看似无关的许多小事,又彼此与主要事件相连,环环相扣,互相渗透。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师资力量本就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___________。
② 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许多来中国的人都有感于二十几年中国发生的___________ 的变化。
③ 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___________ 的现象将大大减少,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作风将有很大的转变。
A.釜底抽薪翻天覆地滥竽充数B.釜底抽薪石破天惊滥竽充数
C.雪上加霜翻天覆地尸位素餐D.雪上加霜石破天惊尸位素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名校
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我看着你的背影消失在门后,你的背着书包的背影。在那个       的一刻里,我就已经知道:和你的缘分,在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
(2)许多灿烂时光有如      ,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
(3)人生如梦岁月无情。蓦然回首,才发现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      
(4)      ,越来越不习惯去倾诉,无论受了多大的苦,也不愿再轻易将自己的伤口给别人看,我想这可能就是抑郁的前兆吧。
A.电光石火昙花一现过眼烟云曾几何时
B.昙花一现过眼烟云曾几何时电光石火
C.过眼烟云曾几何时电光石火昙花一现
D.曾几何时电光石火昙花一现过眼烟云
2016-11-18更新 | 6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5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08年春季开学以来,四川省因为乱收费而被免职的中小学校长达25名,在社会上反响很大。
B.什么样的大学生,用人单位最受欢迎呢?调查结果表明:个人综合素质高,沟通能力强,有敬业精神的大学生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C.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8年年度人物”评选继续通过网络投票或邮寄,在候选人当中,推选出观众心目中的2008年“感动中国”的代表人物。
D.我们要努力克服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学习方法,进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6-11-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洛阳八中高一下学期3月段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上海一家心理研究机构日前通过对1000户城市家庭的问卷调查:快乐正悄然地离民众远去,而焦虑已成为现代人的心理通病。
B.面对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城市管理者用何种方式对待他们,不仅关系未来整个社会的和谐,而且关乎当下城市的发展与繁荣。
C.要想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必须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D.中国特色的奢侈品豪客的背后,是一个财富分配不均及文化根基浅薄的中国造成的,一个小小的炫富女击中的正是中国的软肋。
2016-11-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洛阳八中高一下学期3月段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C.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D.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2019-01-30更新 | 926次组卷 | 11卷引用: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巴黎自从遭到恐怖袭击以后,法国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反恐策略,把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派到波斯湾去,加大其对IS的打击力度。
B.今年清明我回到母校,首先看到的变化就是校门进行了重新修建,气势宏伟,一边站着一个门卫,守卫着学校的安全。
C.尽管现在老百姓对上学难看病贵还是不满意,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教育和医疗卫生体制正在一天天日臻完善。
D.11月7日,“习马会”隆重登场,这次会面不仅开启了两岸领导人会晤的大门,而且奠定了两岸和平发展的坚实基础,意义深远。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11.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杜甫的诗反映了唐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为“诗史”,杜甫被称为“诗圣”,《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都是七言律诗。
B.《祝福》选自《呐喊》,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C.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九百九十余首。其诗风格飘逸、豪放。
2016-11-1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洛阳八中高一下学期3月段考语文试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2. 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②③⑥④⑤①B.②④⑥③①⑤
C.⑤①②⑥③④D.⑤②③⑥④①
2021-03-23更新 | 682次组卷 | 77卷引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1卷)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汉字自从成了汉语的书面符号,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从甲骨文所记录的商周编年史,毛公鼎的篆文所镌刻的嬴秦的历史,先秦诸子的论辩和散文,汉代的《史记》《说文》,直到康乾盛世所刻的九百卷、近五万首的《全唐诗》和近八万卷的包括经史子集的《四库全书》,浩瀚的典籍集聚了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创造。中国作为古典文献的大国,其文献数量和质量都无愧为上乘。

汉字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它的生命力来自它的内部结构。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体,在形音义之中,表意是它的主体功能。隶变之后字形稳定少变,占汉字大多数的形声字,表意的形旁相对明确,表音能力较差。稳定的形、义使它超越了表音能力的缺陷,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还能“由文知义”。于是,隔代的人可以共享书面阅读,异地的人可以借助文字沟通。不同的民族虽有各自的语言,但用汉字书写的书面语,则被大家尊为共同的文化载体。唐代之后的一千年间,《切韵》系韵书作为标准音,通过科举取士普及全国,形成了“文读”的字音类别,使古今南北的字音差异保持着多多少少的对应,使操着不同口音的人都认同统一的汉语。满族入关统治中国近三百年,正是处在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文化达到鼎盛的时期,《四库全书》和《红楼梦》所分别标志的文言和白话也登上了顶峰。这就是各民族共同使用汉字、多民族共同创造统一文化的最好见证。统一的文字不但维系着统一的书面语和统一的民族文化,也使我们这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大国能够经常保持着统一的局面。

汉字在它的青春时期,不但勤勤恳恳地为中华民族服务,还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友好大使,传播到东亚的许多邻国,形成了太平洋西岸的汉字文化圈。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向中国学习了一千年,先是直接学汉字,读四书五经,公元712年成书的《古事记》就是用文言文写的。约公元9世纪创造了汉字笔画式的表音文字——假名,用汉字和假名拼音来书写日语。二战期间,曾有人提出要废除汉字,因为汉字已经用“音读”和“训读”的形式进入日语的血脉,废除不成,后来采取限用汉字的办法,规定了1850个汉字作为“当用汉字”。朝鲜从公元3世纪左右使用汉字,15世纪也创制了汉字笔画式的谚文字母,直到1910年被日本吞并。韩国1987年规定,小学只学谚文,中学学1600个汉字。越南纳入中国版图一千多年,一直以汉字为正式文字,直到1945年才改用拼音。正是因为汉字以表意为主、不精确表音,所以才能够被不同语系的语言借用为文字符号,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几千年间,汉字的形体发生过甲、金、篆、隶、楷、草等字体的变化,在笔画的选择、结构的调整、繁简的变异上经过了不断的探索实践,在时代的演变中,创造了书法艺术。汉字不但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还成为类似西方绘画、雕塑的艺术陈列品,这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摘编自《光明日报》李如龙《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观照》)

13.下列表述,不能体现汉字对中华民族文化影响的一项是(    
A.汉字作为汉语的书面符号,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由汉字书写而汇成的浩瀚的典籍集聚了中华文化精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创造。
B.各民族共同使用汉字使得不同民族能够共同创造统一文化,也使得中国这个拥有数亿人口、多个民族的大国能够经常保持着统一的局面。
C.汉字有着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在它的青春时期,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友好大使,传播到东亚的许多邻国,形成了太平洋西岸的汉字文化圈。
D.汉字的书写形成了书法的艺术,历代书法大家留传下来的珍贵墨宝成为类似西方的绘画、雕塑的艺术陈列品,是华夏子孙的宝贵遗产。
1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治维新前日本已向中国学习了一千年,公元712年成书的《古事记》即用文言文写就,约公元9世纪创造了汉字笔画式表音文字——假名。
B.由于汉字已经以“音读”和“训读”的形式进入日语的血脉,所以二战期间日本试图废除汉字未成,后来只能采取限用汉字的办法。
C.“谚文”是朝鲜从公元3世纪左右使用汉字之后,在15世纪利用汉字的笔画创造出的文字,即使现在,汉字在韩国依然有影响。
D.因为汉字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表意文字,所以才能够被日本、朝鲜、越南等不同语系的多个国家借用为文字符号,并沿用千年至今。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之后的一千年间,科举取士使得《切韵》系韵书作为汉字标准音普及全国,这使得各地操着不同口音的人都认同统一的汉语。
B.满族入关统治中国近三百年间,是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红楼梦》代表着当时文言的最高成就。
C.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汉字形、义稳定,不会因语音变化而影响书面阅读和文字沟通。
D.汉字经过在笔画的选择、结构的调整、繁简的变异上的探索实践,发生过多种字体的变化,但自从隶变之后,字形是基本稳定的。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崔慰祖,字悦宗,清河东武城人也。父庆绪,永明中为梁州刺史。慰祖解褐奉朝请。父丧不食盐,母曰:“汝既无兄弟,又未有子胤。毁不灭性,政当不进肴羞耳,如何绝盐?吾今亦不食矣。”慰祖不得已,从之。父梁州之资,家财千万,散与宗族。漆器题为“日”字,“日”字之器流乎远近。料得父时假贳文疏,谓族子纮曰:“彼有自当见还;彼无吾何言哉?”悉火焚之。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为始安王遥光抚军刑狱,兼记室。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建武中,诏举士,从兄慧景举慰祖及平原刘孝标并硕学。帝欲试以百里,慰祖辞不就。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尝于吏部省中宾友俱集,各问慰祖地理中所不悉十余事,慰祖口吃,无华辞,而酬据精悉,一座称服之。朓叹曰:“假使班、马复生,无以过此。”慰祖卖宅须四十五万,买者云:“宁有减不?”答曰:“诚异韩伯休,何容二价?”买者又曰:“君但卖四十六万,一万见与。”慰祖曰:“岂是我心乎?”少与侍中江祀款交,及祀贵,常来候之,而慰祖不往也。与丹阳丞刘沨素善,遥光据东府反,慰祖在城内。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卿有老母,宜出。”命门者出之。慰祖诣阙自首,系尚方,病卒。慰祖著《海岱志》,起太公迄西晋人物,为四十卷,半成。临卒,与从弟纬书云:“常欲更注迁、固二史,采《史》、《汉》所漏二百余事,在厨簏,可检写之,以存大意。《海岱志》良未周悉,可写数本,付护军诸从事人一通,及友人任昉、徐寅、刘洋、裴揆,令后世知吾微有素业也。”又令以棺亲土,不须砖,勿设灵座。
(选自《南齐书》列传第三十三)
【注】①韩伯休,东汉人士,因卖药三十多年从不接受还价而为世人所知。
16.下列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慰祖辄辞拙辞拙:言词笨拙
B.非朔望不见也朔望:农历初一、十五
C.少与侍中江祀款交款交:交情深厚
D.令后世知吾微有素业也素业:清高的事业
17.17.下列加横线词语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始安王遥光抚军刑狱四十卷,半成
B.帝欲试百里可检写之,存大意
C.彼有自当还君既若
D.君卖四十六万见悲鸟号古木
18.18.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褐”指脱去粗布衣服,换上官服,入仕做官。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布衣,也叫“褐”。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左右各一,中间为通道。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古代其他人的死亡均称为“死”。
D.“从事”,官名。汉制,州刺史的辅佐官吏如别架、主簿、功曹等均称从事史。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都自辟僚属,多称“从事”。
19.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B.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C.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D.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20.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慰祖出身官宦家庭,为人孝顺。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奉朝请。父亲去世后他坚持不吃盐,在母亲的劝说下他改变了这种做法。
B.崔慰祖家庭殷实富裕,仗义疏财。他的父亲在梁州有很多财产,崔慰祖都分给了自己的族人,虽然一些家用器物流散各地,但他都不再索回。
C.崔慰祖有才华,不善言辞却能服众。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的朋友曾经向崔慰祖询问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他的回答有理有据,令人折服。
D.崔慰祖在历史方面颇有研究,却著述未竟。他想对司马迁和班固的历史著作再作注释,因早逝未能如愿,其《海岱志》也只完成了一半。
2016-11-1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洛阳八中高一下学期3月段考语文试卷

六、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容易(0.94)
阅读下面这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江村注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公元760年春,在亲友的资助下杜甫在成都郊外的洗花溪畔建成了几间草房,长期颠沛流离的诗人一家在此度过了近5年比较安稳的生活,此诗就作于这一时期。
25.请结合诗歌的前三联分析“事事幽”三字的内涵。
26.尾联表面上是“幸词”,实为“苦情”,请简要分析?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4)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
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①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敁敠②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像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肏攮一个,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笑。贾母又说:“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牙箸,本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了过去,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凤姐儿道:“菜里若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的出来。”刘姥姥道:“这个菜里若有毒,俺们那菜都成了砒霜了。那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贾母见他如此有趣,吃的又香甜,把自己的也端过来与他吃。又命一个老嬷嬷来,将各样的菜给板儿夹在碗上。
¬——选自《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第40回
【注】①篾片:旧时依附于富贵人家,为主子帮闲凑趣的人叫“篾片”,也叫“清客”
②敁敠:估量、盘算、斟酌的意思。
27.下列有关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鸳鸯主张把刘姥姥当做“女篾片”来加以取笑,凤姐也推波助澜,表示赞同,这表现了她们的尖酸刻薄、仗势欺人、瞧不起贫苦百姓的性格特征。
B.薛姨妈“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喷茶而不是喷饭,这一细节在前文有所铺垫,文章前后照应体现出作者行文细腻、构思精巧。
C.在刻画众人大笑的场面时,作者注重独像刻画,将湘云、黛玉等主要人物的各自不同笑貌写得活灵活现,同时又注重群像塑造,使主要人物和辅助人物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D.“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是文章的插叙部分,这里补足一笔,使整个场景就完整了,“撑着”二字极其符合她俩此时所扮演的“导演”角色。
E.本段文字虽然只选取了《红楼梦》中一个小小的片,却表现出了作者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多样,语言华美考究的艺术风格。
28.作者在塑造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时,从描写的角度看,采用了那些手法?
29.文段后面特意交代丫鬟们又为刘姥姥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筷子,有何作用?
2016-11-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洛阳八中高一下学期3月段考语文试卷

八、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30. 名句默写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境界壮阔,在写景的同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3)杜甫在《登高》中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联想,描摹了琵琶女的乐声陡然高昂,跃马拼杀。
(5)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琵琶女演奏完后周围环境的寂静,来表现音乐的强大魅力。
(6)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
(7)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9)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
(10)闲静时如娇花照水,____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洛阳八中高一下学期3月段考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11
文言小题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2,3,4,5,6,7,8,9,10,12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音选择题
20.85字形选择题
30.64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40.85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50.64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60.64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70.64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80.64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不合逻辑选择题
100.94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120.85连贯选择题
二、文言小题
110.6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类
三、现代文阅读
13-150.4科普-社会科学类
27-290.64其他小说  戏剧
四、文言文阅读
16-240.4史传文
五、古代诗歌阅读
25-260.94
六、名篇名句默写
30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