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 梦阴天姥吟留别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0-01-01 62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一、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 《梦游天姥吟留别》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这种浪漫主义色彩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2019-12-2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 梦阴天姥吟留别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2. 这首诗有两层结构,试作分析。
2019-12-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 梦阴天姥吟留别

二、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3. 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在《登高》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三、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4. (登高)中“悲”“独”两种情怀的内涵是什么?全诗又是如何抒发这两种情怀的?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5. 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019-12-2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 梦阴天姥吟留别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6. 诗人在诗歌中写“江州司马”的自我形象是怎样的?着重表现了他的哪方面?
2019-12-2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 梦阴天姥吟留别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7. 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为什么会引起诗人强烈的共鸣?你怎样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
2019-12-2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 梦阴天姥吟留别

五、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8. 《琵琶行并序》精彩而细腻地写出了琵琶乐曲的感人效果。诗人是从哪些角度,用哪些方法进行描写的?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较易(0.85)
9. 重要字音
(        )        ②天(        )     (        )        (        )
⑤木(        )        (        )     (        )        ⑧魂(        )
⑨猿(        )        (        )     (        )        (        )
(        )铮然     (        )     (        )        (        )
⑰迁(        )        (        )     (        )        ⑳管(        )
㉑轻(        )㉒慢(        )(        )裳 ㉔六(        )
㉕幽(        )        ㉖水浆(        )㉗西(        )        (        )
(        )蟆陵     ㉚红(        )     (        )        ㉜银(        )
(        )        呕哑(        )     嘲哳(        )
2019-12-2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 梦阴天姥吟留别

七、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10. 通假释义
霹雳       “列”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2-28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 梦阴天姥吟留别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11. 古今异义
①失向来之烟霞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从来,一向。
明年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因为长句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介词,表示接在后面的部分是原因;连词,常跟“所以”搭配使用,表示因果关系。
④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使超过一般。
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⑥暮去朝来颜色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脸上的表情;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
2019-12-28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 梦阴天姥吟留别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12. 一词多义
①欲
对此倒东南倾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之梦吴越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青青兮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行
世间乐亦如此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骑访名山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忽
迷花倚石已暝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魂悸以魄动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事
古来万东流水               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能摧眉折腰权贵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尚
谢公宿处今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之飞不得过            连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苦
艰难恨繁霜鬓               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先其心志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功高如此               形容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回
渚清沙白鸟飞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朕车以复路兮               动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奔流到海不复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苟直,虽死不可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言
感斯人                         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六百一十六               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是京城女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命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曰《琵琶行》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为
长句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霓裳》后《六幺》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翻作《琵琶行》        介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⑪语
琵琶声停欲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夜闻君琵琶               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暂
凝绝不通声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听仙乐耳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⑬数
使快弹                      数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曲红绡不知               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⑭转
轴拨弦三两声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徙于江湖间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却坐促弦弦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2-28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 梦阴天姥吟留别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13. 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①对此欲倒东南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②云青青兮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无边落木萧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闻舟中弹琵琶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遂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啼妆泪红阑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词的活用
⑦一夜度镜湖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林兮层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容词的活用
⑨艰难苦恨霜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商人别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2-2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 梦阴天姥吟留别

八、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势五岳掩赤城     拔:超出             青冥浩荡不见底       浩荡:形容广大、广阔
B.使弹数曲            快:赶快             秋月春风等闲度       等闲:平常,随随便便
C.凡六百一十六     言:字                 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离去回来
D.烟涛微茫难求     信:确实,实在   时之枕席          觉:睡觉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5. 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失向来之烟霞 ②今漂沦憔悴 因为长句 ④似诉平生不得志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⑥暮去朝来颜色   ⑦曲终收拨当心画 ⑧凄凄不似向前声 ⑨门前冷落鞍马稀 ⑩整顿衣裳起敛容
A.①⑤⑧B.⑦⑨⑩C.③④⑥D.②④⑨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根据律诗对仗的特点,填在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梦他年断,       ①       
月榭故香因雨发,       ②       。不须浪作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A.①别树羁雌昨夜惊       ②风帘残烛隔霜清
B.①风帘残烛隔霜清       ②别树羁雌昨夜惊
C.①残烛风帘隔霜清       ②别树羁雌昨夜惊
D.①昨夜别树羁雌惊       ②风帘残烛隔霜清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下列对句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和十年”中的“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所谓“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汉武帝首创。
B.“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中的“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左迁”是升职。
C.“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司马”是州刺史的副职,有职无权;“青杉”,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D.“名属教坊第一部”中的“教坊”是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

九、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18. 名篇名句默写。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李白蔑视权贵、不苟合于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诗人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来感受秋天的气息,他眼中的落叶、江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表现琵琶曲由婉转流利到滞涩艰难的变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借助对听者和江中月影的描写来侧面表现琵琶音乐动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2-28更新 | 585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 梦阴天姥吟留别

十、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李白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整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19.诗歌前四句是如何描写夜闻“吴吟“的?
20.请简要分析后六句中的诗人形象。
2020-01-0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 梦阴天姥吟留别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南征①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21.与《登高》相比,本诗中景与情的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2.“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19-12-28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 梦阴天姥吟留别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夜闻歌者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注】①诗人当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

2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当时的景色,用秋江月夜的环境来烘托故事的悲凉气氛。
B.三至十二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了歌女悲哀的神情。她的歌唱和哭立令人伤感难受,她年轻美丽,又是那样悲哀,靠着帆樯站立,眼泪直往下掉。
C.最后四句,诗人想去探寻歌女悲哀的原因,可是这位年轻的歌女却守口如瓶,一言不发,让人猜疑,给人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
D.这首诗用朴素简练的笔墨勾勒出一位楚楚动人的歌女形象。诗人是冷静、纯客观地记叙,语言中没有融进多少个人的感情。
24.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相比,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异同?
2019-12-28更新 | 406次组卷 | 5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 梦阴天姥吟留别

十一、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25. 阅读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展开联想和想象,将此诗改写成200字左右的音乐描写片段。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2019-12-28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 梦阴天姥吟留别

十二、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26. 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2018-10-13更新 | 168次组卷 | 5卷引用:2018年10月5日 《每日一题》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二)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2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楓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子由四首·送春

苏轼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①,一洗人间万事非。


【注】①法界观:佛教华严宗主张的证入法界的观法。
28.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题交代写作缘起。“和”的意思是“唱和”,本诗是诗人为应和弟弟苏辙而写的。
B.首联呼应题目,表明“青春”虽然已难挽回,但仍能以写诗度过余生的积极心态。
C.颔联虚字运用巧妙,“惟”“亦”二字,相互呼应,既强化了语意,又形成了对比。
D.本诗章法绵密,语意前后勾连:颈联上句关联“梦里青春”,下句上承“酒阑病客”。
E.尾联表达愿望,诗人希望借法界观洗除世间之烦恼,反映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
29.本诗二三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两联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野菊

李商隐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①他年。紫云②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③近御筵。

【注】①省:记,忆。②紫云:指代中书省。令狐楚、令狐绚父子曾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令狐绚时任中书舍人。③霜栽:指野菊。
3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和《锦瑟》一样,都体现了作者诗歌幽约细美的艺术风格。
B.竹、椒、雁、蝉等意象凄美,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C.颈联将“此夕”与“他年”对照,暗含着作者对身世的无限感慨。
D.尾联表面写野菊不被人取用,实则暗指旧友不能向朝廷引荐自己。
31.本诗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句的妙处。
2020-01-10更新 | 1012次组卷 | 34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江淮市十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试卷题型(共 26题)

题型
数量
小阅读
5
古代诗歌阅读
8
名著阅读
2
语言文字运用
5
文言小题
4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语言文字应用
4
名句名篇默写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小阅读
10.65古体诗  表现手法课内
20.65古体诗  结构技巧课内
40.65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表达方式课内
50.65古体诗  古诗中的人物形象课内
80.65表现手法课内
二、古代诗歌阅读
30.65杜甫(712-770)  诗  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语言风格
19-200.65李白(701-762)  诗  鉴赏诗词形象  修辞手法
21-220.65杜甫(712-770)  诗  评价思想内容  表达方式
23-240.65白居易(772-846)  诗  鉴赏诗词语言  评价思想内容
260.65王安石(1021-1086)  诗
270.65陆游(1125-1207)  诗
28-290.65苏轼(1037-1101)  诗
30-310.65李商隐(813-858)  诗
三、名著阅读
60.65白居易(772-846)  《琵琶行》(并序)  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评价思想内容
70.65白居易(772-846)  《琵琶行》(并序)  评价思想内容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四、语言文字运用
90.85字音  《琵琶行》(并序)填空题
140.65一般词语  白居易(772-846)  《琵琶行》(并序)  文言实词选择题
150.65一般词语  白居易(772-846)  《琵琶行》(并序)  文言实词选择题
160.85简明、连贯选择题
170.65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 典章制度  天文历法选择题
五、文言小题
100.65文言实词  通假字非选择类
110.65文言实词  古今异义非选择类
120.65李白(701-762)  《梦游天姥吟留别》  文言实词  一般文言实词非选择类
130.65文言实词  词类活用非选择类
六、名篇名句默写
18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七、作文
250.65微写作微写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