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吉林 高三 期中 2020-01-26 2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总书记曾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其中“敬业观”就是涵养和启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极为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敬业为人生的道德修养。《论语》中记载:“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敬其事而后其食”。只有先持守“敬”的态度和道德情操,才能做好“事上”“事亲”“谋事”等一切事务,正所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直指其心,不需假借”,完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到宋明儒者,他们将“敬”作为一种功夫修养,一种人格气象,并探索出修“敬”的方法。作为个人的道德修养,“敬”首先表现为不怠慢、不轻慢,以事业为重、为上。其次,“敬一表现为对对象的虔敬和尊重,以一种谦卑、感恩的心与人、物相对待,必能做到专注、专一和专业。再次,“敬”表现为一种奉献精神,即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对事业不辞辛苦,贡献出自己全部的精神和力量。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格魅力生动地诠释了敬业的最高道德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业广惟勤、爱业乐业的敬业态度。勤劳成为中华民族修身、传家、治国的重要品德。勤勉于事业之人必爱业、乐业。先圣孔子更多地谈论为学和为师的“勤”之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个人真正融入自己的职业生活中,从工作中寻找到生活的乐趣、人生的乐趣以及生命的价值所在,是敬业、勤业的最高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持敬业乐群、业以济世的奉献精神和社会理想。中国文化传统中对“敬业”的道德要求不是孤立地要求个人如何,而是在群己关系中理解个人职业的价值和意义。

《周易·系辞传》将“举而措之天下之民”作为事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长久地利济天下苍生才是真正的事业。强调个人职业的社会价值,“爱群”“利群”“乐群”,自觉承担起维护群体和谐、稳定和发展的社会责任,使自己的事业、功业造福于天下苍生,济世利民是中国传统敬业价值观崇高的社会理想。将本职工作与人生价值、道德修养、群己关系紧密结合,将个人的职业选择与民族前途、国家命运和人民的福祉紧密结合,是一代代中华儿女自觉自为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们今天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

(摘编自董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敬业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敬业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有了它就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敬业是一种道德规范、修养和情操,有永不褪色的价值,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为了诠释自己的敬业精神,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D.敬业精神不仅要求个人爱业、乐业、敬业,还要在群己关系中理解个人职业的价值和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引用论证手法,几处引用古代典籍,论证了“敬业精神”由来已久。
B.文章先引用总书记的话引出“敬业精神”,再论述了“敬业”的具体方法和表现等。
C.文章第二、三、四段中,每段先在段首提出分论点,再进行论述,条理分明。
D.文章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背景,论证敬业的必要性,具有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守“敬”的态度和情操,是做好其他事务的基础,也就是“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B.勤勉于事业的人一定爱业、乐业,具备勤劳的品德有助于传承、弘扬敬业精神。
C.真正的事业需要自觉承担起维护群体和谐、稳定和发展的社会责任,利济天下苍生。
D.在缺乏敬业精神的当今,将本职工作与群己关系、人民的福祉紧密结合起来尤为重要。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9%,贡献率同比提升12.9个百分点,超过部分发达国家水平,成为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伴随着数字技术创新,并加速向传统产业融合渗透,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愈发凸显。从数字经济内部结构看,信息通信产业实力不断增强,为各行各业提供充足的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持奠定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数字经济与各领域融合渗透加深,推动经济社会效率提升,质量提高。2018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6.4万亿元,在数字经济中占比为20.5%。产业数字化在数字经济中继续占据主导位置,2018年产业数字化部分规模为24.9万亿元,同比增长23.1%。在数字经济中,产业数字化部分占比高于数字产业化部分占比,表明我国数字技术、产品、服务正在加速向各行各业融合渗透,对其他产业产出增长和效率提升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选自《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

材料二:

(选自《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趋势解读》)

材料三:

当前,信息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数字化创新持续迭代,数字化新业态加速涌现,数字经济不断创造新的可能。

安装传感器和平板电脑、接入网络,一台缝纫机“摇身”变成了工厂的“中枢神经”。“以前一个款式会停留几个礼拜,现在则每天都在变化。”汉帛总裁高敏说。数字技术帮助汉帛实现小批量灵活生产,市场需求多了,库存压力小了,订单也来得快了,汉帛正从单一制造商转型为时尚平台服务商。

在数字经济下,改变的不只是一台缝纫机,越来越多站在国际品牌背后的中国制造业正用“数字”撕去“代工”标签,从而发生蝶变。

扫码进店、自动买单,“数字化”销售在实体店展开;智慧医疗、智能教育,“数字化”服务空间不断拓宽……4月,我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经济同比增长25%。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正打破传统的供需公式,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协同的新生态,助推高质量发展。而连续多年大力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电信普遍服务,使我国夯实了较为坚实的数字“地基”。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再一次对网络提速降费做出部署,提出在300个以上城市部署千兆宽带接入网络,实现移动流量平均资费降低20%以上。

(选自《抓住数字机遇打造经济新高地》)

材料四

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中国数字经济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关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核心技术创新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并且中国数字经济的行业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来填补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管理的空白,如建立明确的法律法规体系、信用体系,加快行业与市场的融合等。目前来看,个人隐私和产业隐私缺乏合理完善的保护措施,信息安全保护机制还有待加强。虽然中国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的融合边界在弱化,但是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水平还有待提升。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中国数字经济的风险防范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而中国数字经济的利润模式尚未建立,这将对数字经济长期发展提出挑战。同时,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也增加了政策制定的难度。

(选自《中国数字经济须正视挑战》)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通信技术以提供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持为手段,其实力的不断增强,奠定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B.近五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逐年扩大,所占GDP比重也有上升,虽然上升幅度不大,但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C.许多中国工厂原来只能为一些国际品牌提供“代工”服务,运用数字技术后,很多工厂正从这些国际品牌的背后走向自主生产和销售的前台。
D.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但其行业管理水平较低,使得我国在此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信用体系难以建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相关数据来分析,数字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2018年我国国民经济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水平。
B.2018年我国数字产业化无论是规模还是占比都比产业数字化更高一些,表明了我国数字技术、产品、服务正加速向各行业渗透。
C.我国政府关心信息技术建设,除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电信普遍服务外,还部署网络提速降费,有力保障了数字经济建设。
D.中国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经济两者有很大不同,即使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两者也很难融合。
6.材料一与材料三在报道的内容上有何不同?在叙述上分别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请简析其效果。
2020-01-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格桑花

鸿鸣

军嫂去唐古拉山兵部站看望当连长的丈夫,从格尔木站一下车,就看见一名20岁出头的小战士向她招手,原来是接她的司机兵。

军嫂来到军车前,看见车的前面,绑了一束鲜花,有点像江南的扫帚梅,还有点像菊花。她乐了,这个小伙子,还挺热爱生活的。

军车离开格尔木,奔驰在去唐古拉山的山路上。

司机兵一边开车,一边和军嫂聊天。

“嫂子,听连长说,你是大学生,还是城市人,却一直生活在山村。”司机兵好奇地问。

“是啊,我和你大哥是大学同学,他毕业参军去了边疆,父母年龄大,就他一个儿子,为让他安心卫国,结婚后我辞去公司会计工作,从苏州到他老家,陕西的一个小山村,现在有10多年了。”军嫂轻描淡写地说。

“嫂子,你是城市人,在山村适应吗?”

“开始不适应,现在学会了柴火灶做饭,喂猪砍柴,山地播种,彻底是个农村媳妇了。”军嫂说着笑了起来。

司机兵又问:“嫂子,山村的生活不容易吧?”

“还行,就是有时候有一种无助的感觉,比如上个月,我脸上一个痦子越来越大,还有点疼,医生说是黑色素痣病变,怀疑是恶性肿瘤前兆,必须切除。我瞒家人做了手术,还好,病理检验报告显示,肿瘤是良性,我就是那次才哭了。”军嫂好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却让司机兵心里为之一振,他由衷地说:“嫂子,你真了不起!”

军嫂笑着说:“这有什么啊,你大哥为国家,我为他呀。”军嫂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神情,接着说,“实际我最自豪的是我儿子,他7岁了,经常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爸爸,我爸爸是解放军,他在唐古拉山保卫国家……”司机兵听得眼睛有些湿润。

对面不断有军车开过来,军嫂发现,这些军车开过来的时候,都鸣笛三声,车上的人都向他们的军车敬礼,有时候司机兵也举手回礼。

军嫂很奇怪,问:“你们军车在路上相遇,都互相敬礼呀?”

司机兵没有直接回答,却反问军嫂:“嫂子,你认识车前挂着的那束花吗?”

军嫂说:“好像我们那里的扫帚梅花。”

司机兵说:“是的,它和扫帚梅是一个品种,在西藏,叫格桑花。人们经常借着格桑花表达和抒发美好的情感,把它当作追求幸福吉祥和美好情感的象征。它美丽而不娇艳,又是形容女强人的代名词,还是西藏首府拉萨市的市花。”

“我们部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有军车接送探亲的军嫂,车前必须绑一束格桑花。来往的军车遇见后,都要避让,同时车上的军人,不管是谁,都要向军嫂敬礼。”

这时军车正行在盘山路上,一段路很窄,前面一辆军车停在悬崖边,等待他们的车缓缓通过,两车快要相遇时,听见了对面车上的大声口令:“立正!敬礼!”

军嫂流出了激动的泪水,从车窗伸出头,走出很远,还向敬礼的战士们挥手。

军车来到了雪峰山下的补给站,司机兵说:“我们在这里吃午饭,还有半个小时就到达兵部站了。”

军嫂有些着急:“既然还有半个小时,我们先不吃饭,直接上山好吗?”

司机兵乐了,说:“理解嫂子心情,我去办理上山手续。”

不一会儿,司机兵垂头丧气地走了回来:“嫂子,我们上不了山了。”

“怎么了?”

“昨天夜里发生了雪崩,上山的路全被堵住,现在正清理积雪,车根本上不去。”

“多长时间才能上山?”军嫂也有点急了,没想到,近在咫尺,却发生雪崩,成了远在天涯。

司机兵说:“听补给站同志说,最快也要半个月。”

想到有三年没见到丈夫了,现在已经到了雪峰山下,军嫂计算了一下时间,一咬牙:“我在这里等半个月。”

半个月后,上山的路还没通,军嫂想到年迈的公公和婆婆,还有儿子马上要上学,不能再等了,只好遗憾地决定回去。

临走前,在补给站领导安排下,军嫂和丈夫各拿着望远镜,在山下和山上互相观望。军嫂发现,望远镜里的爱人,站在国旗下,手不断地擦着眼睛,而自己,却早已泪流满面。

这时,军嫂突然发现,在丈夫身边,齐刷刷地站着一排军人,他们一起举起右手,向山下敬礼。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军嫂看见军车前绑的鲜花,认为司机兵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小伙子,这看似闲笔,实则颇具匠心,目的是为下文写过往军车敬军礼作铺整。
B.小说善用语言写人,作者在写军嫂向司机兵叙说自己的故事时,使用“轻描淡写地说”“说着笑了起来”等语句,写出了军嫂生活的不易。
C.司机兵虽然是小说的次要人物,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他的串联,小说的故事情节更加连贯、自然,军嫂这一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
D.小说以故事中有故事的形式,在叙述中穿插讲述,既讲述了军嫂过去的生活故事,也叙述了现在军看望丈夫的故事,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8.小说多次写到“眼泪”,眼泪中包含着不同的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应该为“军嫂”,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鲲,字幼舆,陈国阳夏人也。鲲少知名,通简有高识,不修威仪,好《老》易》,能歌善鼓琴,王衍、嵇绍并奇之。永兴中,长沙王乂入辅政,时有疾鲲者,言其将出奔,乂欲鞭之,鲲解衣就罚,曾无忤容。既舍之,又无喜色。于时名士王玄、阮修之徒,并以鲲初登宰府,便至黜辱,为之叹恨。鲲闻之,方清歌鼓琴,不以屑意,莫不服其远畅,而恬于荣辱。左将军王敦引为长史,以讨社弢功封咸亭侯。母忧去职,服阕,迁敦大将军长史。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尝使至都明帝在东宫见之,甚相亲重。问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何如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丘一壑自谓过之温峤尝谓鲲孖尚曰:“尊大君岂惟识量淹远,至于神鉴沈深,虽诸葛瑾之隃孙权不过也。″及敦将为逊,出鲲为豫章太守,又留不遣,藉其才望,逼与俱下。初,敦谓鲲曰:“吾当以周伯仁为尚书令,戴若思为仆射。”及至都,复曰:“近来人情何如?”鲲对曰:“周伯仁、戴若思,南北人士之望,明公举而用之,群情帖然矣。”是日,敦谴兵收周、戴,而鲲弗知,敦怒曰:“二子不相当,吾已收之矣。”鲲与伯仁素相亲重,闻之愕然,若丧诸已。参军王峤以敦诛伯仁,谏之甚切,敦大怒,命斩峤,时人士畏惧,莫敢言者。鲲曰:“峤以献替忤旨,便以衅鼓,不亦过乎!”敦乃止。是时朝望被害,皆为其忧。而鲲推理安常,时进正言。敦既不能用,内亦不悦。使之郡。寻卒官,时年四十三。敦死后,追赠太常,谥曰康。

(节选自《晋书·谢鲲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问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何如/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B.问日/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何如/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C.问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何如/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D.问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何如/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阕,即“服缺”,服丧期未满。文中指谢鲲服丧期未满就被任职。
B.东宫我国古代太子所居之宫称为东宫,也可以用来借指太子。
C.衅鼓,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以血涂鼓行祭。文中指杀王峤。
D.追赠,或作追封、追晋,指朝廷对已死的官员或其父祖追封官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鲲才艺出众,声名远扬。谢鲲少年时就有很大的名气通达简约,见识高远;喜好《老子》易经》,擅长唱歌、弹琴,王衍、嵇绍都认为他是奇才。
B.谢鲲遭人嫉恨,从容受罚。长沙王人朝辅政时,有人嫉恨谢鲲,说他将要出逃,长沙王要鞭打谢鲲,谢鲲脱下衣服坦然接受惩罚,没有忤逆的神情。
C.谢鲲识量远大,受到器重。谢鲲受命出使到都城,明帝亲自接见,对他很是亲近器重温;温峤曾经在谢尚面前称赞谢鲲,说谢鲲识量远大,神鉴深沉。
D.谢鲲不畏强权,仗义执言。王峤因为周伯仁的事进谏激怒了王敦而被杀,没有人敢说话,只有谢鲲斥责王敦;政治形势严酷,谢鲲依然经常进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鲲闻之,方清歌鼓琴,不以屑意,莫不服其远畅,而恬于荣辱。
(2)周伯仁、戴若思,南北人士之望,明公举而用之,群情帖然矣。
2020-01-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隋堤怀古①

张祜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

锦帆②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③,回望空悲绿树烟。


[注]①本诗写于唐朝后期,当时的帝王大多生活腐化,荒淫无度,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声色犬马等现实享乐之中。②锦帆:陆楫《炀帝开河记》有“舳舻相继,接连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连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句。③江都事:指炀帝南游江都,日夜纵酒荒淫,最后被缢死江都宫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的“怀古”点明了题材,“隋堤”则是怀古对象,让人联想到隋炀帝的奢侈生活。
B.首联后句写隋炀帝以“猛虎”自居,“自为”则写出其盲目自信,狂妄之态可见一斑。
C.颈联运用数字形成对比,形象地写出了隋炀帝妄想江山永固却又难以实现的悲剧。
D.尾联点明隋炀帝的下场,往事不堪回首,诗人以无奈的叹息和想象之景收束全诗。
15.诗人面对“隋堤”,思绪万千,试分析诗中流露出来的情绪。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