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网上测试语文试题
天津 高三 阶段练习 2020-04-03 4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教育中的仪式自古就有,如开学礼、成人礼、拜师仪式等。仪式中包含着某种承诺,意在将一些美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儿童”是孩子的特殊身份,但这个身份很容易就让社会低估。心理学研究证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渴望被社会接纳、认同。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成人常用“小孩”这个词称呼儿童,当孩子对团体中的某件事情________的时候,成人总是会说“小孩子不懂,小孩子不会做……”,结果孩子感受不到足够的尊重、足够的认同,往往变得 。对于成人,孩子可能慢慢表现得 ,但却慢慢丧失了想象力。孩子身份价值的重塑需要一场特殊的仪式,而“儿童节”恰好是对儿童身份肯定的良好契机。对儿童身份价值的重塑,一方面展现出社会对儿童的接纳、认同;另一方面也在暗示孩子,社会的发展需要他们从现在开始努力。

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脉相承   蠢蠢欲动   灰心丧气   惟命是从
B.薪火相传   跃跃欲试   灰心丧气   言听计从
C.一脉相承   跃跃欲试   心灰意冷   惟命是从
D.薪火相传   蠢蠢欲动   心灰意冷   言听计从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唯有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B.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C.儿童只有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D.要想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就必须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3.“节日”是被人们赋予某种意义的特殊日子,并以相对固定的仪式或活动来纪念,因此也成为了古代文人墨客表情致意的时刻,下列节日、习俗、诗句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上元节吃元宵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B中秋节赏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除夕放爆竹贴春联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乞巧节穿针引线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A.AB.BC.CD.D
2020-04-01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网上测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从概念到落地,经历了六十余年的探索。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成为AI的起源地。其后,人工智能在上世纪经历了两波高潮和低谷。进入21世纪,大数据出现和深度学习崛起后,AI又得到飞跃式的发展,但就技术本身而言,人工智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本身仍在不断发展进化,目前深度学习需要大计算、大数据,而且能耗很高。从基础技术原理角度来看,未来深度学习需要发展基于小数据、低能耗的人工智能算法。此外,人工智能在应用的过程中不再仅仅是核心算法,而是结合硬件以实现一体化。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分别以机械、电气和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驱动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表现出很强的通用性,而每一次工业革命到达高潮时,驱动它的核心技术就进入工业大生产阶段,呈现出标准化、自动化、模块化的工业大生产特征。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具备很强的通用性,呈现出标准化、自动化和模块化特征,这意味着其将进入工业大生产阶段。因此,如今深度学习框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下接芯片、大型计算机系统,上承各种业务模型、行业应用,将成为“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

(摘编自2019年11月新京报《人工智能:进入工业生产阶段,推动产业智能化》

材料二:

7月3日,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大脑迎来了史上最重磅的5.0版本升级,成为赋能产业智能化、软硬件一体的AI大生产平台。百度CTO王海峰表示,人工智能即将进入以“标准化、自动化、模块化”为特点的工业大生产阶段。这将驱动工业革命进入高潮,人工智能会将人类社会带入智能时代。尹世明则在8月29日刚刚结束的2019云智峰会上,承接了这一观点,并进一步表示,“百度智能云希望更多行业都能享受到AI工业化带来的智能红利,完成降本增效,加速产业智能化,成就智能中国”。因此,百度将集中更多资源支持智能云业务发展,把AI技术、云计算、基础技术体系进一步整合,充分打通在人工智能领域多年积累的优势,加强内部紧密配合,增强内部体系化联动,使更多的领先技术能够通过云输出到更多行业。

( 摘编自2019年9月凤凰网《百度再次升级智能云加速中国产业智能化》)

材料三:

(英国调研机构Canalys报告)

材料四:

中国工程院的专家指出:智能制造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包括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我国不能走西方顺序发展的老路,而必须“并联式”发展,一方面应实事求是推动数字化改造,另一方面需创新引领,因地制宜进行智能转型升级。而智能化转型升级现面临三个突出的挑战:

一是智能化转型亟需突破设备终端全面连接的瓶颈。据统计,在机械制造领域,设备的数字化率大概为47%,而这些设备的联网率只有40%,就是说设备数字化联网率不到20%。因此想要真正实现转型,设备数字化联网率是极为核心的基础性问题。

二是企业内部业务全面集成管控水平不高,跨企业协同难度大。如果内部的管控难以一体化,即无法进行资源综合优化配置,云平台的作用也挖掘不出来。这不仅是技术问题,而是价值与组织职责的博弈。

三是工业技术软件化能力不足,工业APP供给能力亟待提升。现时大约只有10%左右的企业工业软件总体应用较好,其它的如ERP等工业软件应用比例虽然较高,但其对企业的综合效益并不那么明显。更重要的是,过去的生产技术,跟现在的数据科学之间如何融合,怎么转化为可以快速迭代、柔性共享的工业APP,还需要探索。

(摘编自《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

4.下列不属于人工智能特点的一项是
A.探索时间长,历经波折。B.人工智能技术非常完美。
C.技术已经具备很强的通用性。D.人工智能以深度学习为技术核心。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AI的发展和深度学习关系紧密,既得益于深度学习的崛起,又受制于深度学习自身的发展进化。
B.随着人工智能具备强通用性和标准化、自动化和模块化特征,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业大生产阶段。
C.百度大脑迎来史上最重磅的5.0版本升级,成为赋能产业智能化、软硬件一体的AI大生产平台,有助于加速中国产业智能化。
D.百度云虽然在中国云市场中排名比较靠前,但要想使更多的领先技术能够通过云输出到更多行业,是要面临挑战的。
6.下面对四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和论述方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侧中阐释人工智能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状况。
B.材料二侧重介绍百度人工智能发展的诸多成果,主要运用引用论证。
C.材料三以图表的方式呈现了本土云计算公司在中国市场占有的份额具有绝对优势。
D.材料四主要论述我国智能化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主要运用列数字论证法
2020-04-01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网上测试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丰乐亭记

欧阳修

①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②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③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

④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醒心亭记

曾巩

①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②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③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④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宴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修尝考其山川,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       按:按照
B.又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幸:期望,希冀
C.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                              滋:滋润
D.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于下          憾:怨恨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修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                       夷狄鸟兽草木生者,皆得其宜
B.欲问事,而遗老尽矣!                            可不喜且幸欤!
C.尝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       又得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
D.乐其地僻事简                                        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B.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C.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D.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10.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均能表现丰乐亭和醒心亭所在地滁州“山川美”的一组是
①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②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
③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
④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⑤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⑥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③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丰乐亭记》作者反复指出“故老皆无在者”“遗老尽矣”,透露出对人们居安而不思危的隐忧,要人们记住“幸生无事之时”,指出自己有“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的职责。
B.《醒心亭记》写欧阳修以“醒心”名亭,而曾巩为之作记,并与欧阳修的文章《丰乐亭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乐”贯穿全篇。
C.《丰乐亭记》说滁州介于江淮之间,虽有商贾往还,但四方宾客并不来此偏僻的丰乐亭。尽管此处环境优美,可以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也可以春采花草,夏享清凉。
D.《醒心亭记》第②段结尾句作者写了两个“善”。第一个“善”是说这个亭子建得好,可让游人在山水美景中乐而忘归;第二个“善”是说亭的名字取得好,“醒心”二字合乎造亭的初衷。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2)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3)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13.两篇文章所记之亭,均在滁州,位置相邻,但命名不同,请根据文章内容分别说明“丰乐亭”和“醒心亭”命名的缘由。
2020-04-03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网上测试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1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解】斛斯山人:复姓斛斯的隐士。松风:古琴曲,即《风入松曲》,此处也有歌声随风而入松林的意思。河星稀:银河中星光稀微,指夜已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对仗工整,充分体现了作品格律诗的特点。
B.三四句意思是说,诗人看到青翠的山岭被夜色笼罩,油然而生苍茫寥廓之感。
C.“美酒聊共挥”一句描绘出宾主欢言笑谈、畅饮畅聊的欢乐的场景。
D.“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运用了白描手法,是为了突出山人生活环境的简朴。
(2)“相携及田家”一句中的“相携”二字,有人认为是诗人与斛斯山人相携,也有人认为是诗人与月相携。请你结合作品和诗人的特点,分析上述两种理解的原因。
2020-04-03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网上测试语文试题

五、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15. 名句名篇默写
(1)______,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过秦论》 贾谊)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_____,谁得而族灭也? (《阿房宫赋》杜牧)
(4)古典诗词善以“杜鹃(子规)”表达悲切之意,如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 _______”李白《蜀道难》_____________,愁空山”。
2020-04-0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网上测试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小题

喀左看水

车承金

①喀左缺水。这个地处辽西的塞外小县,境内没有江,没有湖,远离大海,十年九旱,严重缺水。也许正因为缺水,流经的大凌河和榆河里的那一点点水,在当地人眼里如金子般金贵。当地人以其勤劳、智慧的品质和诗意、浪漫的情怀,为这两条河流注入生机和活力,展现出一幅“山水相依,天人合一”的人间诗画。

②龙源湖,一听名字,眼前就是一片浩淼澄碧的景象。叫湖,其实不是湖,是大凌河与榆河之水的交汇处。坦荡豪放走来的大凌河与一路蜿蜒多姿的榆河在此牵手、合为一体后,向东奔流而去。由此她被确定为大凌河干流之源。一道三百多米长的橡胶坝在两河的交汇的地方那么轻轻的一卧,就有了这一片烟波浩淼、粼粼碧波的龙源湖,犹如城市硕大的“肺叶”,在调节、净化着空气。

③早上来时,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正洒在龙源湖的湖面上,如同撒了一层细碎的金子,在静静的湖面上闪烁,并不断地伸缩着、跃动着,企图要走上岸来似的。三个人工岛屿如三颗墨绿色翡翠,镶嵌在静静的水面中。白色的游艇犹如一只白天鹅在水面上漂浮着。湖边漫步的人们不知是被这神奇的美景震撼了,还是怕碰碎了这一湖的金灿与寂静,还是忙着深呼吸淘.洗.肺腑,没有一个大声说话的,然而,轻盈的脚步却流露出愉悦与兴奋。一只水鸟掠过水面,一低头,啄碎了静静的水面,金灿灿的涟漪由近及远,像梦幻般滑行、扩散开来。时间如一把扫帚,一会就扫走了这一湖金黄,还湖以本来面目。

④停住脚步,仔细看看,这片辽阔的水域像海不是海,海的波光是蓝色的,它的波光是碧绿的;像湖又不是湖,湖的水域是封闭的,它的水域是开放的;像河不是河,河水是波涛汹涌的,它是碧波粼粼的。我深深吸上几口,没有海水的咸味儿,没有湖水的腥味,只有穿越山涧丛林的河水所独有的野草气息,直沁心脾。

⑤沿着橡胶坝北河堤逆流而行一公里左右,进入榆河水域。榆河水域将县城分为南北两部分,是一条城中河。水面宽有三百多米,河水碧绿清澈,坝堤青石护守。堤上带状公园,草木葱茏,花儿鲜艳。河两岸高楼林立,河南为新城,多为政府机关的办公楼;河北为老城,多为居民住宅楼。山因水而秀美,远处山峦青翠。我想,若是雨天,倚站楼窗前低头看看碧波涟漪的近水,抬头望望墨绿滚滚的远山,闭目听听窃窃私语的细雨,这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

⑥包括龙源湖在内的整个水面长达五六公里,水面上建有橡胶坝五座,形成五块水域,总面积达一万亩。每块水域看似是静止的,其实是流动的。水在不断地注入,又在不断地流出,永远保持着不竭的活力。五道橡胶坝如同五个手臂把大凌河、榆河之水张弛有度地揽在怀里,既不让她一闪而过、匆匆而去,又不让她长时间久留、耽搁太久,站一站、停一停后,就让她们奔自己的前程去了。而这两河清水却也不负众望,深解人意,转个身,停停脚,朝后望了望、看了看,招招手,留下一湖清澈、涟漪与柔情。然后,转过身,又继续向大海奔去。

⑦而龙源湖上游的大凌河水域则是另一番景象,不乏原始气息与野趣。静静的水面在河中央肆意地蜿蜒延伸着,在晚霞的涂染下,如同刚过满月的婴儿,散发着一派恬适。然而,这一恬静是暂时的,不知什么时候就被野鸭的突然戏闹、芦苇中各类水鸟的鸣叫、鱼儿的一个翻身打得粉碎。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水两侧依次是芦苇水草、林木、青山。湖光山色,高杨矮柳,墨绿的芦苇,古朴的小木船,曲径的水面,低飞的水鸟,静谧幽深,尽显古朴内涵。置身其中犹如超然世外,不由得发出思古之幽情,感念上苍赐予这一方宝地。

⑧然而,谁能想到,大凌河的这段河道两年前还被各种农作物霸占着,河水被挤得只剩下窄窄的一条,犹如一条细细瘦小的蚯蚓弯曲着。河床凌乱不堪,垃圾遍地。如今,旧貌变新颜,已是小有名气的平房子湿地森林公园,建有边滩湿地三处,景观生态区二处,荷花池一个,河心岛一座,架设木栈道三百六十五米。退耕还河,治理河道一千八百米,疏浚河道十万立方米,绿化四点七万平方米。站在这里,我被喀左人的回归大自然的生态观所折服。

⑨也许是对这方热土的眷恋,大凌河与榆河汇合后漫过橡胶坝,一步一回头,顺山就势,绕了个近似圆形的大圈,形成又一壮丽的自然景观:蓝蓝如洗的天空,一座青翠的山峦,周围一圈是静静流淌的河水,河水闪烁着粼粼金光,似一条金灿灿的彩带。这一自然景观进入了艺术家的视野,摄影作品获过大奖,上过有影响刊物的封面,取名为“凌河第一湾”。 喀左人又打起了这一湾清水的主意,一期工程完成新开河道三千八百米,新建码头一个、人工岛五个,新挖荷塘两千五百平方米,栽植荷花四千株。围绕这一点点水,又一个新的生态景观已见雏形。

⑩也许有人不以为然,就那点水!是啊,喀左的水不多,不能与大江、大河、大湖的水相比,更不能与山水如画的江南相比。可贵的是,他们很有想象力和魄力,独具匠心,水虽然很少,文章做得却很大,被誉为“塞外水城”。每年都有很多外地人来这里看水。

人因水的湿润、丰富而有活力,生活因此而灵动。穿城而过的大凌河、榆河的水,让喀左人如出水芙蓉般神采奕奕,容光焕发。提起大凌河、榆河的水,在他们的眼神里、话音外、表情上无不流露着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神气与自豪。一些外地人也喜欢闲暇时来此,看看水、听听雨、瞅瞅云、望望山。

漫步在龙源湖的岸堤旁,行走在平房子湿地森林公园的木栈道上,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游客,而是一个朝圣者,喀左的水带给我的不是一片风景,而是一个家园,一个心灵的家园,一个心灵憩息的家园。

(选自《人民日报 》2014年06月11日 24 版)

16.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滚滚:起起伏伏,飘浮不定。
B.淘洗:吸入新鲜空气,排除污浊气体。
C.静谧:寂静无声。
D.憩息:休息。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喀左人对待水的态度是科学的,既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过度索取。而是因势利导,用其润泽之性,打造出“天人合一”的宜居生态环境。
B.塞外喀左严重缺水,喀左人却截取仅有的一点河水做成大文章,让这点水得到了充分利用,体现了喀左人的节俭意识和环保理念。
C.文章开篇,点出了喀左缺水的气候环境特点,为后文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打造无限的水风光奠定基础,埋下伏笔,最后点题,点出水对喀左的意义。
D.文章多处运用衬托手法描写喀左之“水”,如第④段中用描写海、湖、河的特点来衬托人工龙源湖的优美,突出龙源湖水质、形态和生态特点。
E.喀左看水,看到了喀左人对水的理解与珍视和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的科学态度、浪漫情怀,也看到了喀左人追求生态文明的进取精神
18.作者在结尾说“喀左的水带给我的不是一片风景,而是一个家园,一个心灵的家园,一个心灵憩息的家园”。请根据文意,说明“心灵家园”的含义,“不是一片风景”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
19.赏析文中第⑥段画线的艺术手法。
20.本文写出了凌河、榆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2020-04-01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网上测试语文试题

七、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21. 古典名著《红楼梦》大量使用谐音的手法,暗示人物性格命运,寄寓作者思想情感。例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谐音 “原应叹息”暗示四位贵族女性病死宫闱、受虐而亡、远嫁他乡、出家为尼的悲惨命运,寄寓了作者深深的同情。请从《红楼梦》人物中任选两位,根据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命运,推测其人名谐音,并解说寓意。
要求:写出原名,谐音,和寓意,结合作品内容,80字以内。
2020-04-03更新 | 33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网上测试语文试题

八、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2. 假设你是“鲲鹏中学”的一名学生,2020年秋季学校将面向全国招生,你作为志愿者参加招生活动,请你以校方名义,拟写一条宣传语。要求:突出学校特色,表达欢迎与祝福。语言简明得体、有感染力,至少使用一种修辞,10-20字
2020-04-01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网上测试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你们真正做到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你们是光明的使者、 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3月10日,国家领导人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对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给予高度的评价、热情的赞扬,称他(她)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新时代”疫情下的医务工作者的崇敬之情。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特征明显;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0-03-15更新 | 66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0年3月全国高三网上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2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文学常识综合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20.65宣传语  特定场合用语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4-60.65理解重要概念含义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非连续性文本
16-200.65其他散文  理解重要词语含义  理解重要句子含意  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文学类-单文本
三、文言文阅读
7-130.65欧阳修(1007-1072)  文言文翻译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曾巩
四、古代诗歌阅读
140.65李白(701-762)  诗
五、名篇名句默写
15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六、名著阅读
210.65曹雪芹(1715-1764)  《红楼梦》
七、作文
230.65道德与社会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