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福建 高一 期中 2020-06-24 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现代艺术文化是在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地接受西方文化而形成的一种价值形态。中国现代文化构成中的精神文化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创思文化,主要包括思想文化、学术文化,这些文化是创造性思考的结果;一类是创作文化,包括文学、音乐、美术、雕塑、戏剧、舞蹈、电影、建筑等;还有一类是创意文化,是创意性工作的结果,包括了设计和传媒文化。中国现代艺术文化一般体现为“创作文化”的内容。创作文化从字面上理解往往鼓励更富于创造性的思维冒险,然而,因为作为创作资源的历史因素、人生元素、艺术审美要素与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结合得更加紧密,中国现代艺术文化较之于其他创思文化、创意文化类型,更能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东方与西方的结合,以及殿堂与民间的结合的文化特性。

中国现代艺术文化的发朝,往往与对传统艺术的反思和批判联系在一起。现代戏剧由文明新戏发朝,从命名即可看出对传统戏剧的批判性。这样的批判在新文化倡导时期达到了顶峰。此后,中国现代文化对传统戏曲虽然仍然保持着批判态度,但批判的火力并不如新文化倡导时期那么猛烈,现代艺术建设也未能真正撞弃传统要素的渗入。同时,在中国新文学建设中,文学艺术家们就已经充分认识到对现代文化的追求,离不开对传统艺术因素的开发利用。郭沫若的《女神》充满着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要素,在表现五四时代精神时透露出浓厚的传统艺术文化的色彩。闻一多围绕着《女神》贡献了两篇高水平的评论,一篇论述《女神》的现代性思想和精神内涵,一篇论述《女神》的传统文化特色。这其实也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艺术最初的文化结构和价值形态:以传统文化的根柢追逐现代思想潮流,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完成新艺术文化的建构。古为今用是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国现代艺术文化价值形态的基本体现。

现代艺术文化从空间结构方面看,分为东方艺术文化与西方艺术文化。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以这两大空间版块为基本资源,在音乐、电影、戒剧、美术等领域绽放出独特的现代艺术风采。中国现代音乐文化既包含着古老的东方音乐遗存,也融入了西方音乐的形式和因素,从而整合为一种时代风格独特的艺术文化。新文化早期的学堂乐歌是典型的现代音乐文化的样本。它利用西洋音乐的曲调,借助西洋音乐的表现手法,传播的是自由、民主的新文化思想,而音乐格调和审美风格却体现着东方的伤感和精致。

现代艺术文化被概括为创作艺术,一般可理解为是艺术家在艺术概论的框架内从事个人创作,也被称为“殿堂"的艺术。然而,艺术家的价值形态很多来源于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如果没有山东高密民间积累的厚重而神秘的文化与奇特的民俗,莫言的文学就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如果没有陕南山区和关中平原两千多年沉淀的民俗文化,贾平凹的文学成就自然会受到影响。几乎没有一位杰出的文艺家可以离开他所浸润其中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之水而畅游于文学文化的海洋。中国新文化是在批判反思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同时又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和开掘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这就是鲁迅既批判《二十四孝图》等民间经典文本,同时又对目连戏等倾注巨大热情的原因,也是周作人既向往明人小品的殿堂艺术境界,同时又积极参与民间歌谣搜集活动的理由。在与民间、民俗文化的复杂关系中,中国现代艺术文化获得了自身的丰富性、厚重性。

(摘编自朱寿桐《中国现代艺术文化的结构形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设计和传媒文化强调创意性思考,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民间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创造性融合。
B.就作家的创作而言,从中国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比创造性思维显得更为重要。
C.艺术家认识到传统艺术因素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这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原则。
D.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特点主要是借助西方音乐的形式,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情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提出问题一分点论述一总结评价”,论证思路完整清晰。
B.作者在第一段首先阐释了何为中国现代艺术文化,然后再将其和中国现代文化进行比较。
C.第二段引用闻一多的观点,以证明现代艺术文化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
D.作者以莫言和贾平凹为例,证明了中国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对作家价值形态有重要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明新戏虽然对传统戏剧进行了反思批判,但最终也未能完全脱离与传统戏剧的联系。
B.中国现代文化在许多领域能展现出风采,这得益于其将东西方艺术文化作为建设资源。
C.文艺家如脱离浸润自己的民间和民俗文化,那么他将很难创作出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
D.现代艺术文化丰富的原因是艺术家们能从民间经典文本和民间歌谣中去获取创作资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杨的烦恼

老杨一向不喜欢参加同学聚会一类的活动。“快五十岁的人了,弄那个干什么?”他常跟家里人说,口气里带出点不屑。

其实老杨参加过一次初中同学的聚会,两三年前的事了。不过,那次聚会,大家伙都围着省厅副主任韩灵灵韩大主任直转。大伙儿都说,韩灵灵没变,而且何止没变,简直比中学时更、更、更什么呢,总之,和他们不是一种人。她站在你的面前,神清气爽,你不会觉得她疏远你,可你又决不能轻易亲近她。她和每个同学握了手,跟老杨握手时,还特意对他说,她记得他一堂课能写出两篇作文,给她介绍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是那次聚会之后,老杨却再也不参加,受了伤似的。其实谁伤了他呢,他也不知道。

自从儿子去北京念大学,一家人全力以赴供应儿子每月的开销,老杨连烟都戒了,取暖的煤钱挤不出来,女儿手上的冻疮青一块紫一块……又过了些时候,韩灵灵从省会调至老杨的城市,做了这城市的副市长。自此,老杨和家人常在电视屏幕上看见她。老杨的老婆说:“这个女市长和你不是同学么?能不能跟市长说说,给咱们找两间有暖气的房?”老杨说:“怕不好开这个口……”此时,全家正吃晚饭,老杨盯住女儿的双手,手肿着,青一块紫一块的。再看看孩子的耳朵,也冻了。女儿有数学天分,前不久参加全省高中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女儿拿了个第二,她的目标是北大、清华。老杨支持女儿,可他拿什么支持呢,至少他应该让女儿住在有暖气的房子里吧,至少他不该让女儿冻得攥不住笔吧。也许真应该去找韩灵灵同学——韩灵灵市长。

是的,找找她又有何妨?谁让她是这城市的父母官呢,难道老杨不是归她管辖的一个市民么?再说找她,又不是为我老杨,是为我的女儿啊!她是个人才,人才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是属于民族、属于国家的,让属于民族和国家的人有好一点的居住条件又有什么不对呢?

老杨家中无电话,第二天他特意早些上班,趁同事们还没进办公室,他给韩市长打了电话。秘书问明姓名身份后,老杨直接和韩市长通了话。应该说,电话里的韩灵灵是很热情的,稍事寒暄,便问老杨是不是有什么事找她。这边老杨连连说着,没事,真没什么事,声音挺大,就好像谁说有事谁就是诬陷了他似的。那边韩市长说有事也没关系只要她能帮忙。这边老杨仍高声坚持说没事,只是想见面聊聊。那边韩灵灵就把家里电话、地址告诉了老杨,欢迎老同学有时间到家里去。这边老杨硬着头皮问今晚行不行,那边韩灵灵沉吟片刻答应了。这边老杨急忙挂断电话,急忙到有点不礼貌,生怕韩市长变卦。

这晚,老杨骑五十分钟自行车,从城郊赶到韩市长家。他被一个清秀的小阿姨让进客厅,然后韩市长出现了,和老杨面对面落座在两张小沙发上。谈话一开始老杨就觉得浑身燥热,他没有意识到,那是他穿了厚厚的棉袄、棉裤和棉鞋的缘故。在他的没有炉火的家里,他需整日这样穿戴,老婆和女儿甚至整日把毛线帽扣在头上。而在韩市长温暖的家中,一件薄薄的羊毛衫就足够了,韩灵灵就身穿一件薄薄的羊毛圆领衫。房间阔大,地板很亮,果盘里的水果鲜美,杯中的绿茶馨香……这些和老杨无关,或者,越是置身此情此景,老杨便越要使自己的谈话配得上这气氛和这气氛中的女市长。他于是就谈文学。

他想起中学时的韩灵灵是喜欢文学的,初次把陀思妥耶夫斯基介绍给她的正是他老杨。果然,如今的韩灵灵对文学仍然保持着并不虚假的爱好,她很轻易地就说出了一大串当代作家的名字和他们的小说,并和老杨探讨这些作家的长短、得失。老杨谈着自己的见解,他发现,韩灵灵脸上是信服的神态。

老杨被自己的讲述感动着,变得欲罢不能,他已经很久没对什么人谈起过这类感想了,现在连他自己也惊奇自己肚子里有这么多的东西。他一路由小说展开去说起电影,中间顿了顿,咽了一口茶,并观察了一下韩灵灵的表情,他确认她是专注的,没有因为他冗长的讲述感到疲乏。她的表情使老杨很满意自己,当他满意自己的时候便也开始焦虑自己:房子呢?房子的请求他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开口呢?

他滔滔不绝着,自己越来越无法对付自己,心中的另一个老杨在同他捣蛋。他的话题越是宽泛,他说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狭窄;文学越是高雅,他的房子问题就越是俗不可耐;他越是想说出房子,就越是说不到房子上去。他以为他是会步步逼近房子的,却不知为什么一直在朝相反的方向“奔逃”。他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他在点点滴滴、一分一寸地折磨自己、枪毙自己,他同情自己又痛恨着自己,可是他必须讲,老杨差不多要声嘶力竭了。这时候,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走进了客厅,睡眼惺忪地依偎进韩灵灵的怀里叫她妈咪。老杨的叙述被打断了,他有些惊奇地看着韩灵灵怀里的孩子。孩子将老杨拉进了现实:客厅,水果,香茗,妈咪……

时间太晚了,有十一点了吧?他的事还没说呢,可他已经没有理由再坐下了。他站了起来,韩灵灵也站了起来。以她的经验和洞察力,会猜出他是有求于她的,于是她又问老杨真的没有别的事么。没有,没有,没有,真的没有……老杨边摆手边大步向门口走,叫人觉得你若再问,反而是你对他的不礼貌了。韩灵灵没有再问。

出得门来,老杨的脑子很乱。他是来求韩灵灵解决两间带暖气的房子的,可他一晚上都说了些什么呀!他的心是憋闷的。韩灵灵使他憋闷么?他觉得不是,因为她根本就没有拒绝他什么啊。那么错儿在哪儿?是哪儿出了错儿?老杨回到家时,已是夜半时分。他悄悄推车进了院子,见房间还亮着灯。他站在院子里没有立即进屋,因为他发觉自己又把另一个难以启齿的请求带回了家来:他准备请求老婆和女儿再也别让他请求市长了

4.下列选项中,对文中语句潜在含义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杨给韩副市长打电话,提出当天晚上拜访的需求后,韩副市长“沉吟片刻”才答应,因为对方提出当天就拜访是非常突兀的。
B.老杨在和韩副市长聊天时感到“话题越是宽泛,他说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狭窄”,因为他选择的文学艺术话题高雅、广泛,很难切换到现实生活的困顿与窘迫上。
C.韩副市长一直在忍耐老杨的高谈阔论,最后她还安排“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提醒老杨尽快说出房子的事情。最终,老杨仍未鼓起勇气说出。
D.老杨最后告辞时,也不肯说出自己真实的请求,反而反复说“没有没有”,这表示他当时已经下定决心不肯再提出请求了,韩副市长也就不再追问。
5.请结合本文的具体内容,分析韩灵灵这一人物形象。
6.本文有多对冲突,但其中关键冲突是“老杨想找带暖气的房子与老杨不好意思对同学开口”,请分析这一矛盾冲突在文中的作用。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假舟楫者,非能
B.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
C.七十者帛食肉
D.然而不者,未之有也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列各句中,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非我也,岁也
C.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020-03-25更新 | 671次组卷 | 6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3 第三单元第9课劝学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有战乱)B.邻国之民不(增加)少
C.填然鼓(代词,代“鼓”)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