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四模语文试题
四川 高三 模拟预测 2020-05-27 10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现代艺术文化是在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地接受西方文化而形成的一种价值形态。中国现代文化构成中的精神文化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创思文化,主要包括思想文化、学术文化,这些文化是创造性思考的结果;一类是创作文化,包括文学、音乐、美术、雕塑、戏剧、舞蹈、电影、建筑等;还有一类是创意文化,是创意性工作的结果,包括了设计和传媒文化。中国现代艺术文化一般体现为“创作文化”的内容。创作文化从字面上理解往往鼓励更富于创造性的思维冒险,然而,因为作为创作资源的历史因素、人生元素、艺术审美要素与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结合得更加紧密,中国现代艺术文化较之于其他创思文化、创意文化类型,更能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东方与西方的结合,以及殿堂与民间的结合的文化特性。

中国现代艺术文化的发朝,往往与对传统艺术的反思和批判联系在一起。现代戏剧由文明新戏发朝,从命名即可看出对传统戏剧的批判性。这样的批判在新文化倡导时期达到了顶峰。此后,中国现代文化对传统戏曲虽然仍然保持着批判态度,但批判的火力并不如新文化倡导时期那么猛烈,现代艺术建设也未能真正撞弃传统要素的渗入。同时,在中国新文学建设中,文学艺术家们就已经充分认识到对现代文化的追求,离不开对传统艺术因素的开发利用。郭沫若的《女神》充满着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要素,在表现五四时代精神时透露出浓厚的传统艺术文化的色彩。闻一多围绕着《女神》贡献了两篇高水平的评论,一篇论述《女神》的现代性思想和精神内涵,一篇论述《女神》的传统文化特色。这其实也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艺术最初的文化结构和价值形态:以传统文化的根柢追逐现代思想潮流,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完成新艺术文化的建构。古为今用是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国现代艺术文化价值形态的基本体现。

现代艺术文化从空间结构方面看,分为东方艺术文化与西方艺术文化。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以这两大空间版块为基本资源,在音乐、电影、戒剧、美术等领域绽放出独特的现代艺术风采。中国现代音乐文化既包含着古老的东方音乐遗存,也融入了西方音乐的形式和因素,从而整合为一种时代风格独特的艺术文化。新文化早期的学堂乐歌是典型的现代音乐文化的样本。它利用西洋音乐的曲调,借助西洋音乐的表现手法,传播的是自由、民主的新文化思想,而音乐格调和审美风格却体现着东方的伤感和精致。

现代艺术文化被概括为创作艺术,一般可理解为是艺术家在艺术概论的框架内从事个人创作,也被称为“殿堂"的艺术。然而,艺术家的价值形态很多来源于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如果没有山东高密民间积累的厚重而神秘的文化与奇特的民俗,莫言的文学就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如果没有陕南山区和关中平原两千多年沉淀的民俗文化,贾平凹的文学成就自然会受到影响。几乎没有一位杰出的文艺家可以离开他所浸润其中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之水而畅游于文学文化的海洋。中国新文化是在批判反思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同时又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和开掘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这就是鲁迅既批判《二十四孝图》等民间经典文本,同时又对目连戏等倾注巨大热情的原因,也是周作人既向往明人小品的殿堂艺术境界,同时又积极参与民间歌谣搜集活动的理由。在与民间、民俗文化的复杂关系中,中国现代艺术文化获得了自身的丰富性、厚重性。

(摘编自朱寿桐《中国现代艺术文化的结构形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设计和传媒文化强调创意性思考,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民间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创造性融合。
B.就作家的创作而言,从中国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比创造性思维显得更为重要。
C.艺术家认识到传统艺术因素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这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原则。
D.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特点主要是借助西方音乐的形式,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情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提出问题一分点论述一总结评价”,论证思路完整清晰。
B.作者在第一段首先阐释了何为中国现代艺术文化,然后再将其和中国现代文化进行比较。
C.第二段引用闻一多的观点,以证明现代艺术文化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
D.作者以莫言和贾平凹为例,证明了中国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对作家价值形态有重要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明新戏虽然对传统戏剧进行了反思批判,但最终也未能完全脱离与传统戏剧的联系。
B.中国现代文化在许多领域能展现出风采,这得益于其将东西方艺术文化作为建设资源。
C.文艺家如脱离浸润自己的民间和民俗文化,那么他将很难创作出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
D.现代艺术文化丰富的原因是艺术家们能从民间经典文本和民间歌谣中去获取创作资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作出重要论述。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必须增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紧迫感、责任感。

加强劳动教育,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意义。切实抓好劳动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自己特殊的目标内容、专门的载体和语文考核评价办法。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把劳动教育目标树起来,把劳动教育必修课开出来,把学生课外劳动实践时间定下来,把劳动周等实践活动搞起来,把考核评价体系建起来。在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同时,其他课程、其他活动也要结合学科特点、活动特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以确保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之后,各个地方做法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将劳动教育融入常规课程和校本课程中。例如,在北京,有的中小学校将刺绣、剪纸等特色课程有针对性地融入劳技课。

通过多种形式的劳动体验,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例如,湖北有些学校让学生到农场体验挖红薯、割稻子等农事劳作。

开展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劳动教育。例如,江西的学校要求中小学生保持个人物品及寝室整洁,同时引导学生做好家庭中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让教育回归生活,使学生在“劳力”的同时“劳心”,在劳动中受教育,既培养了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习惯,感受劳动带来的光荣和快乐,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感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摘编自《青年学报》)

材料三:调研数据显示,美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而中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中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怎么会这么少?

从历史角度讲,我国社会长期流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全社会对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战略意义认识不足。部分家庭热爱劳动、主动劳动的家风家教传承不够。目前,青少年的父母主要为“70后”或“80后”,他们中间独生子女居多,大多从小就缺乏家务劳动的意识和经验。

调查还发现,部分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停留在“不能挤占正课时间”“做一些清洁扫除即可”的观念上,甚至有36. 54%的受访教师认为“劳动教育增加学生负担有违减负政策初衷”。家校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推诿的现象。学校认为已经采取充分措施进行劳动教育,但家庭教育配合不够;而家长又认为学校考试压力和课业负担太重,学生回家没时间进行家务劳动。

此外,社区组织的劳动活动,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缺乏持续性,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不够。数据显示,57.3%的受访学生偶尔参加社区劳动,35. 8%的受访学生从不参加社区劳动。此外,各方对于开展青少年劳动教育也受到安全、成本、时间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热情不高。

(摘编自《北京日报》)

4.下列各地的做法,不属于材料二提及的劳动教育的主要方式的一项是
A.四川部分学校将劳动教育与春游结合,让学生在春游中感受插秧乐趣并了解农耕知识。
B.广东部分学校邀请农林专家到校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农林科普知识。
C.上海将烹饪、竹编等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活动,使劳动教育渗透在日常教育过程中。
D.陕西开展“两从”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在家“从家务做起”、在校“从保洁做起”。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不能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活动,那必将对青少年的成长、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产生不利影响。
B.劳动教育既要同其他的课程与活动构建联系,深度融合,也必须建立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考评机制。
C.数据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其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占比越大,中小学生的劳动时间也就越长。
D.为了提升吸引力,让更多学生参加劳动,社区需在劳动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活动的持续性上下功夫。
6.根据材料,请对我国劳动教育的现状进行评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呼伦贝尔的雪中

艾平

寒冷的呼伦贝尔,无雪不冬。

我收拾停当,驱车向草原深处,去看一只与人和谐相处的雪鸠。

这是一片平地。四下望去,除了雪,还是雪。雪在我脑袋四周旋转,落在我的睫毛上,融化了又凝结成冰粒,没有光芒,没有云朵,天像严守秘密的长者一般苍茫着,甚至都看不出哪里的阴云重一些,哪里的阴云淡一些。感觉自己是在一个无形的蛋壳里,这个蛋壳很大很大,大到无极,也很小很小,就像一床白被将我紧紧裹着,让我窒息。

为了来看雪鹑,我重读了这场雪。

雪号鸟在哪里?护鸟志愿者周晓亮向我挥舞起红围巾,我在大雪里找到了他。他告诉我,雪号鸟每天准时莅临。

一切是如此美好——来自北极冻土带的珍稀大鸟雪鶏,把呼伦贝尔草原当成它们的三亚,把周晓亮认作长生天派来照顾它们的亲人。

我走向麦地,那里是雪鹑喜欢的地方,周晓亮在那里给雪鹑立了一根桦木杆。

或许雪还是不够厚,旧年割过的麦秸在雪里露出头,我发现麦秸旁有丝丝白气冒出来,细看,雪上有香烟粗细的小孔,白气就是从那里冒出来的。我拂去浮雪,冬眠的呼伦贝尔草原,以其独特的方式醒着!雪下面是一个更大的洞口,这是草原豆鼠的洞穴。

虽然草原需要豆鼠,但不能让它们泛滥成灾,它们的洞穴密度太大,就会导致草原沙化。雪号鸟是草原豆鼠的天敌。呼伦贝尔向北,是西伯利亚和北极圈,在那大片的苔原和荒野上,雪鸠和各种猛禽,以呑噬的方式控制着鼠类种群,成为土壤和植被的捍卫者。

就在此时,雪号鸟悠然而来。它驻足在桦木杆上,昂首挺立,神色淡定,像一个目无下尘的巡视大员。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雪鸦,不由惊叹大自然的种奇一它身长70厘米左右,羽毛灰白相间,花纹简约,一双翅膀婀娜而刚健。作为唯一白天活动的绝号鸟科猫头鹰,雪号鸟生就一张圆圆的娃娃脸,眼睛像透明的琥珀珠,根据朝向的变化呈现不同的颜色,眼球不会转动,却可以看清一公里之内的各种猎物。它的超级武器是脖子和耳朵。它的脖子可以旋转270度,耳朵隐藏在眼睛后面,靠鼻翼上浓厚的绒羽传导各种声音,甚至土层下极细微的声音也不会忽略。雪号鸟的五官独具表情功能,有时喜悦,有时甜美,有时严肃,有时呆萌。人们看到它,总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婴儿,身体中会悄然分泌慈爱的多巴胺,直想把它抱在怀里爱抚

此刻,雪号鸟在我置身的无形蛋壳里划过,忽而像巨大的蝴蝶,忽而像逆浪的飞鱼,忽而像长臂的银鸥,忽而像强悍的鹰隼,看着它的翅尖,我找回了天和地的边界。根据它飞翔的流线,我知道了微风尚在,因为雪号鸟是逆风起飞的。雪号鸟起起落落,一会儿在树干上金鸡独立,一会儿贴着地面盘旋,一会儿又腾空跃起,借助自然的力量收放自如……每一个动作都是美妙绝伦的舞蹈,它让迷蒙的雪原成了辽阔的舞台。

不知何时,雪渐退,风乍起,阳光开始在雪原上拂荡。呼伦贝尔草原如梦初醒,瞬间红装素裹,风景焕然。

周晓亮告诉我,那是在三年前的冬天,他在雪原上看到一堆大鸟的羽毛,羽毛排列得非常有序,从头部的羽毛开始,然后是腹羽、背羽、尾羽……周晓亮接着寻找,发现了一只死去的大驚。接着,他又发现一只雌雪号鸟挂在附近的铁丝网上,正拼死挣脱。他救助了那只雌雪鹃,猜想那些雪原上的羽毛很有可能属于它的配偶。那只雄雪鹑在狩猎的时候吃了中毒的豆鼠,又被大驚吃掉,导致了大驚之死。从此,周晓亮开始了护鸟之旅。

这个冬天,他又发现了一对雪鹑夫妻,眼前的这只正是其中的雌性。一只雪号鸟每天至少要吃掉三十只仓鼠,才可以保持体力。雄性雪号鸟捕猎能力很强,生存不成问题,雌性却经常食不果腹。周晓亮每天给这只雌雪号鸟投十只活仓鼠,让它保持饥饿状态,留存狩猎的愿望。在这片雪地上,周晓亮和雪号鸟每天如约而至,周晓亮每十分钟投出一只仓鼠。当夕阳西下,雪号鸟吃掉了十只仓鼠,便飞到周边狩猎,它吃“嗟来”之食,被宠爱着,但不依赖人类。雪号鸟晚间藏身于附近的湿地,立在草墩子上貌似不动,看上去就是草墩子的一部分,没有谁知道它正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一旦大雪消融,雪号鸟就会返回故乡,在北极圈苔原产卵孵化,进行新一轮的繁衍生息。呼伦贝尔的冬天,是雪号鸟世代的冬日港湾。周晓亮让我给这只雪号鸟起个名字,我说就叫它 雪孩儿吧,因为它是在呼伦贝尔大雪的庇护下度过冬天的。

天空蓝得如翻过来扣在人们头上的大海,太阳在大海里穿梭,几块碎云像斑斑的金银,厚重而辉煌。雪孩儿的翅膀抖落绚烂的光晕,再一次冲到天上的海里,晴天雪徐徐而落。呼伦贝尔,万物安然。

(有删节)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呼伦贝尔的雪”,既可作为行文线索将雪、雪号鸟与护鹘人有机地连在一起,也可以作为作者情感抒发的切入点。
B.“雪号鸟每天准时莅临”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既表现了雪号鸟对周晓亮的信任,同时也体现了周晓亮对雪号鸟的尊重。
C.文中对三年前的故事进行了必要的补充,交代了周晓亮护鸟的原因,这使得文章情节更合理,人物形象也更鲜明。
D.作者写雪号鸟和猛禽以吞噬的方式控制着鼠类、周晓亮用仓鼠投喂雪号鸟,说明作者对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充分认同。
8.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9.文中写到“为了来看雪鹑,我重读了这场雪”,作者从这场雪中读出了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承嗣,代州雁门人。父佐方。承嗣少仕郡,补右职。中和二年,从武皇讨贼关辅,为前锋。王师之攻华阴,黄巢令伪客省使王汀会军机于黄揆,承嗣擒之以献。贼平,以功授汾州司马,改榆次镇将。光启初,从讨蔡贼于陈、许。上源之难,遣承嗣奉表侦在,陈诉其事,观军容田令孜馆而慰谕,令达情于武皇,姑务叶和,仍授以左散骑常侍朱玫之乱遣承嗣率军万人援鄜州至渭桥迎扈车驾王行瑜既杀朱玫承嗣会鄜之师入定京城获伪相裴彻函送朱玫首献于行在驾还宫,赐号迎銮功臣、检校工部尚书、守岚州刺史,赐犒军钱二万贯。时车驾初还,三辅多盗,承嗣按兵警御。及还屯于及,留别将马嘉福五百骑宿卫。孟方立之袭辽州也,武皇遣承嗣设伏于榆社以待之。邢人既至,承嗣发伏,击其归兵,大败之,获其将奚忠信,以功授洛州刺史。及张浚之加兵于太原也,时凤翔军营霍邑,承嗣率全军攻之,岐人夜遁,追击至赵城,攻平阳,旬有三日而拔。师还,改教练使、检校司徒。乾宁二年,兖、郓为汴人所攻,势渐危蹙,遣使乞师于武皇;武皇遣承嗣率三千骑假道于魏,渡河援之,时李存信屯于莘县,既而罗宏信背盟,掩角王师,因兹隔绝。及瑁、瑾失守,承嗣与朱瑾、史俨同入淮南。承嗣、史俨皆骁将也,淮人得之,军声大振。武皇深惜之,乃遣赵岳间道使于淮南,请归承嗣等。杨行密许之,遣使陈令存修好于武皇。其年九月,汴将庞师古、葛从周出师,将收淮南,朱瑾率淮南军三万,与承嗣设伏于清口,大败汴人,生获庞师古。行密嘉其雄才,留而不遣,仍奏授检校太尉,领镇海军节度使。天祐九年,淮人听闻庄宗有柏乡之捷,乃以承嗣为楚州节度使,以张皆角。十七年七月,卒于楚州,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旧五代史•卷五十五•唐书列传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朱玫之乱/遣承嗣率军万人援鄜州/至渭桥迎扈车驾/王行瑜既杀朱玫/承嗣会鄜之师入定京城/获伪相裴彻/函送朱玫首/献于行在
B.朱玫之乱/遣承嗣率军万人/援鄜州至渭桥/迎扈车驾/王行瑜既杀朱玫/承嗣会鄜之师/入定京城/获伪相/裴彻函送朱玫首/献于行在
C.朱玫之乱/遣承嗣率军万人援鄜州/至渭桥迎扈车驾/王行瑜既杀朱玫/承嗣会鄜之师/入定京城/获伪相/裴彻函送朱玫首/献于行在
D.朱玫之乱/遣承嗣率军万人/援鄜州至渭桥/迎扈车驾/王行瑜既杀朱玫/承嗣会鄜之师入定京城/获伪相裴彻/函送朱玫首/献于行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和,年号名,年号是古代新君为区别之前君王的当政标志,新皇登基时才能改换年号。
B.客省,主要负责接待上书言事者或四方使者的官署,因黄巢政权非正统,故称“伪客省”。
C.行在,也称“行在所”,既可指古代君主所在的地方,也可以指古代君王巡行所居之地。
D.掎角,亦作“掩角”,指作战时分出部分兵力,以形成牵制、夹击敌人或互相支援之势。
12.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承嗣少年得志。他早年任职于郡里,并担任武职,后因平乱有功,先被授予汾州 司马,又改任为榆次镇将。
B.李承嗣骁勇善战。辽州遇袭之时,他设伏大破孟方立的军队;张浚出兵太原时,他 又率军一鼓作气攻下平阳。
C.李承嗣曾陷淮南。为解兖、郛两地之困,他受命假装进攻魏地,实则渡河救援,但 因罗宏信背盟而身陷淮南。
D.李承嗣颇具才能。他先前深受武皇赏识重用,之后又受到杨行密的赞赏,并举荐他 担任检校太尉等重要官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车驾初还,三辅多盗,承嗣按兵警御。
(2)武皇深惜之,乃遣赵岳间道使于淮南,请归承嗣等。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伊川独游

(欧阳修)

绿树绕伊川,人行乱石间。

寒云依晚日,白鸟向青山。

路转香林出,僧归野渡闲。

岩阿谁可访,兴尽复空还。


【注】香林:即禅林,初指僧人的陵地,后一般指佛家修行的寺院。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树绕伊川,写伊水被重重绿树所环绕,诗人正是在如此美景中于河岸乱石间信步而前。
B.颔联寓情于明丽之景,无一情字却处处见情,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异曲同工。
C.“复空还”意味悠长,诗人出游观景,兴尽后又将回归到世俗生活,内心不免失落。
D.本诗不事雕饰,用语平实,诗人在伊川独游途中心情虽起伏变化,但情感流露自然。
15.诗歌的颈联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