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长春市二十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吉林 高二 阶段练习 2021-03-28 25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民间文学是民众口头创作、口头传承的文学,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变异性等四大特征。跟作家的书面创作、书本传播相比,口头创作和传播是众人共同参与的过程,每一次讲述(或讲唱)都是一种创新,每一次表演都是一种再创作。所以,我们说民间文学是一个在表演中不断汲取新思想的开放的意义系统。正因为如此,民间文学能够建构社会记忆,成为体现社会记忆的标杆。

②“社会记忆”最早为法国人莫里斯·哈布瓦赫所使用。他认为一个人的记忆从来都不是个人的特别定制,而是产生于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个人只能在集体的、社会的框架内进行回忆。集体记忆总是根据某种当下观念、利益和要求对过去进行重构,哈布瓦赫把集体记忆称作社会记忆。20世纪后期,记忆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学者们不再满足于讨论集体如何决定个体的回忆,转而探讨整个社会如何记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记忆,这是保持一个民族的基本特性、维护内部成员相互认同的根基。维持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对于维系民族的生存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记忆从古代延续到当代,也参与到对当下社会记忆的建构,并呈现出当代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认同。

③古老的神话被当代社会征用,在新时代发挥新的记忆功能,也为新时代做出新的贡献。今天追述中国悠久的历史,我们常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是通过引用古代神话来表达的。伏羲、女娲、西王母、夸父、嫦娥、嫘祖、仓颉等神话,至今仍为人们所讲述,并被赋予新的意义。中国的探月航天器以嫦娥命名,有一种中文输入法叫“仓颉输入法”,这些都是用神话人物命名的。中国古老神话至今仍在被讲述和引用,为今天的生活服务。今天我们讨论中国取得的光辉成就和面临的各种问题,征用古老神话营造共同的历史氛围,构建共同的社会记忆,从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互认同感和凝聚力。

④民间传说也在当代语境下参与社会记忆建构。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推出了新的婚姻法,为宣传婚姻自主,适应时代需求,著名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被改编成越剧《梁祝抗婚》,宣传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正当性。这部戏曲的演出反过来影响民间口头讲述,在此后整理的梁祝传说各种文本中,反对包办婚姻、求爱情自主成为富有时代特征的故事情节。古老而优美的传说体现了新时代的思想内涵,成为一个时代社会记忆的载体。

⑤民间文学由口头性引申而来的变异性,让民间文学成为开放的知识系统。正因为如此,民间文学不仅承载跨越世代的文化记忆,也能体现当代社会的精神特质。当代民间文学的面貌,就是当代中国社会记忆的面貌。

(选自2020年04月13日       《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民众口头创作与传承的民间文学,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变异性等四大特征,集体性应是它最核心的特征。
B.民间文学作为社会记忆的一种标杆,不断建构社会记忆的内容,能够扩大口头传播的开放性,并汲取当下新的文化思想。
C.伏羲、女娲、西王母、夸父等神话是中华先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在建构当下社会记忆。
D.民间传说也应与时俱进,可以因时代不同而增加不同内容,体现着时代精神,这也是它们参与建构社会记忆的重要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总分结构方式,主体部分对民间文学的社会记忆构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B.文章首段采用比较的方式与因果论证方法,论述了民间文学建构社会记忆的必然性。
C.文章引用法国莫里斯·哈布瓦赫的社会记忆观点,增添了文章内涵,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三、四段摆事实讲道理,阐释了古老神话与民间传说参与当下社会记忆的方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文学的口头创作往往是众人共同参与的过程,个体在此过程中可以因自己的不同理解,加入独特的经验、情感与想象。
B.集体记忆一般是通过个体记忆实现的,它通常是立足于当下观念、利益与需要对过去进行重构记忆,并决定着个体记忆。
C.个体记忆、集体记忆、社会记忆和文化记忆都是立足于当下对过去的记忆,其中社会记忆和文化记忆的内涵应是一致的。
D.民间文学是一个在民众表演中不断汲取新思想的开放的意义系统,它变异性特点又让民间文学成为一个开放的知识系统。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巳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毛乌素沙漠曾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自唐代起至明清,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毛乌素地区逐渐变成茫茫大漠。

播种绿色,是陕西人70年的坚守。随着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启动,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和脚步“定格”在这里。全国治沙英雄牛玉琴30多年治沙11万亩,使不毛之地变成了“人造绿洲”;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在14任连长的带领下,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5条;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一生只做治沙这一件事……

70年来,榆林以年1.62%的荒漠化逆转速率,不断缩小毛乌素沙漠面积;栽种的树木按1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54圈;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9%提高到34.8%,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

“绿水青山”来了,“金山银山”也跟着来了。这些年,榆林风沙区大棚种植、育苗、沙漠旅游等蓬勃兴起,全市从事沙产业的企事业单位150多家,年产值4.8亿元,从业人员10万余人。

(摘编自《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陕西日报》2020年4月23日)

材料二:

已有的沙漠改造经验,往往是在外延上下功夫,种树、种草,取得了许多成效,但这种沙漠治理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投入,还经常面临着沙进人退的窘境和风险,重复治理不断。若从内涵上着力进行突破,不仅可以一劳永逸地改造沙漠,而且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我国沙漠的表面土壤普遍含有两种成分,一种成分是砒砂岩,另一种成分是沙子。砒砂岩一旦裸露就风化,一遇风就起尘,一遇水就松散,随水大量流走,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沙子,结构松散、漏水漏肥,不能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同砒砂岩一样,是导致土地资源生态退化的“罪魁祸首”。

两者能不能结合起来,变两“害”为一“宝”?陕西省组织科学家从改造沙漠的内涵入手,进行了一项前无古人的研究试验。

科学家和工程人员起早贪黑,在沙漠采取沙和砒砂岩样本,在实验基地建设了14块试验田,进行不同配比的土壤试种,研究在不同水旱条件下土壤胶结作用和结构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几度寒暑,科学家们发明了适宜不同农作物生长的砒砂岩与沙组合配方,集成了砒砂岩与沙组合成土的配方技术、田间配置技术规划设计技术、规模化快速造田技术和节水高效技术,在实验室和田间实验研究基础上创建了在生态脆弱区水土耦合高效利用模式,形成了完整的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

经过艰苦的努力,沙漠改造首先在试验田取得成功。连续几年平均亩产马铃薯超过5000斤,玉米单产平均超过1600斤。

(摘编自《且看大漠神工》,《人民日报》2014年9月14日)

材料三: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属鄂尔多斯高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区,包括了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南部、陕西省榆林市北部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的盐池县。

毛乌素沙地的治理在“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大背景下,未治理面积仍然很大,林下经济、复合农林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等问题,不论是生态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有很大提升空间,距离达到可持续的产业化治沙仍有较远距离。

同时,该区域已有的“沙产业”研究主要集中于政策分析,缺乏对当前发展现状的评价,尤其缺乏对在一线实践“沙产业”的企业机构的定义梳理、统计分析。要了解“沙产业”的特征、问题、前景,实现其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更准确地把握沙漠治理产业化的现状。

为此,本研究给出了“沙产业”企业的定义,编制了毛乌素沙地“沙产业”企业清单,并通过对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各县级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农林牧渔业发展水平、沙产业企业数量及规模等情况的分析,评价了当前毛乌素沙地“沙产业”发展水平,为下一步的优化提升提供参考。

(摘编自《毛乌素沙地“沙产业”发展水平评价》,《中国软科学》2019年第6期)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往种树、种草等方法尽管取得了许多成效,但往往没有在内涵上着力改造,因此投入大、成效差,常带来重复治理的问题。
B.砒砂岩一旦裸露就风化、遇水流失与沙子结构松散、漏水漏肥的特性是造成我国沙漠土地资源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
C.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是在研究不同水旱条件下土壤胶结作用和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其配方是科学而固定的。
D.沙漠改造在试验田取得成功,连续几年马铃薯、玉米获得高产,这是生态脆弱区水土耦合高效利用模式取得的成效。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得毛乌素变成茫茫大漠,70年的努力和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启动使其得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
B.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都有了大幅提升,但是距离达到可持续的产业化治沙仍然有较远距离。
C.毛乌素地区沙产业研究可通过对一线实践企业机构定义梳理、统计分析,准确把握相关现状,为下一步优化提升提供参考。
D.多年来,人们采用多种措施对沙漠进行改造,促进了毛乌素荒漠化的逆转,但可持续的产业化治沙之路依然遥远。
2021-03-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二十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大红袍

刘泷

小镇小,但有个人的名气不小。

他叫孔远,总是笑眯眯的。下颔一丛恩格斯一样很绅士的胡子。面膛微红,恍若蒙古汉子酒后的酡颜。

孔远开一石屋,名曰无我斋。

奇人立世,总要有过人之处。孔远亦然,他有两绝。

一是雕艺,几乎无人匹敌。无我斋里,摆有他不肯脱手的石雕作品。一件是“甜蜜”。料子为普通巴林石,但他雕工高妙,化腐朽为神奇,居然出现动感的效果。玉样的蜂巢有蜂蜜溢出,有蜂蛹蠕动,有工蜂忙碌,六棱型的窝眼以及封口蜂唾构筑的凸凹,纵纵横横,形似、神似。竟然有真的蜜蜂嘤嘤飞来,徘徊、盘桓,又怏怏离去;一件是他用彩石构思的蜗牛巧雕,冠名“安居乐业”。无论是伏卧的枯黄菜叶,还是背着硬壳爬行的淡蓝蜗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竟有一只真的淡白蜗牛不知从何处莫名其妙地爬来,和他制造的石头蜗牛做了十几天的伴,不肯离去。

相石,是孔远又一独家秘笈。

一次,他携朋友到一家新开业的石头城溜达。面对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巴林美石、奇石、彩石、图案石,巡视一遭后,他便指着一块面包大小的鸡血石悄悄说,这块石头的价钱绝对标错了,少一个“0”,应是6万元。

朋友不信,觉得那块鸡血石尽管有红艳血丝,但底子发乌,其貌不扬,标价6000元已经不菲,再说,店主又不是傻子。

孔远像变魔术一样从衣袋里拿出一沓百元钞票,摇了摇,对那守摊的女子说,丫头,请把这块石头给我包上。

女子便拿着钱去找老板。

不一会,一位衣冠楚楚的男士匆匆走来,一脸歉意地说:对不起,先生,这块石头的价钱标错了,不是6000元,而是6万元。实在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孔远得意地笑了。说,我说嘛,什么石头能逃过我的眼睛!

事后,朋友开玩笑说:那个老板是不是你的托儿啊?

孔远说,什么呀,我开石头店,是为赚钱,不练就一副火眼金睛,成吗?!

最让人叫绝的,是一次他在巴林鸡血石拍卖会上的表现。

各色美石、奇石的爱好者、收藏者、店家纷纷赶来,集聚一堂。

他们像鸭子一样,伸长了脖子,手持号牌,盯视着前台手持槌子的人,以及他面前摆放的一块并不出色的石头。

其石粗如男人拳头、长有尺许,表皮暗黄,浮现斑斓色泽,如同破晓之朦胧云层,算是一断藕样的璞玉。

然而,真是邪门了,众人都眼盯着这块石头,一副感觉良好、志在必得的架势。

随着百元、千元地往上加价,从起价10万元水涨船高到了20万元。终于,有人将价钱推到了25万元。立时,众人目瞪口呆,场内鸦雀无声。

此时,孔远却令人猝不及防地举起了号牌,沉稳而自信地说,我加3万元,28万元!

所有人都傻了。

人们面面相觑,纷纷摇头,说孔远这小子是不是疯了?

他却依然笑眯眯地端坐在那里。

时间一秒一秒流走,人们都像被孔远掌控了一样,大脑一片空白。但是,主持拍卖的人是冷静的,他倒读了秒数之后,一锤定音说,成交!

结果,孔远将买到的石头打磨、抛光之后,令所有爱石之人都瞪大了眼睛:石头几无瑕疵,它红艳欲滴,血色连成一片,宛若娇艳牡丹!其美艳、灵动、飘逸、妖娆,堪称千载难逢、举世无双。

这样,巴林鸡血石家族一个新石种——大红袍诞生了。和一种高贵的茶叶同名。

孔远锯其三分之一,就卖了90万元,其余的一部分有人出200万元,他坚决地摇了摇头,说什么也不卖了。

这之后,孔远心无飞扬之波,面无得意之色,依然该干嘛干嘛,盘桓于无我斋,雕石、把玩。

前年,家乡铜台沟村书记找到他,说要搞脱贫攻坚移民搬迁。孔远说好事啊!铜台沟是地震带,1976年唐山地震,这里就裂了一条长长的大口子。咱们选个新址,建新村,建高楼!

书记叹口气,说,上面拨款有数,别说建高楼,建新村都不够!

孔远说,建设家乡,义不容辞。这事,我来想辙!

他把那段大红袍卖了,300万元。

全部捐给了村里。

楼的形状是按那段藕样的大红袍设计的,殷红的颜色,书行楷体三字:“大红袍”。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远给开的石屋命名“无我斋”这个名字意味深长,既体现出主人公的思想境界,也暗示了下文孔远会为建新村而捐出大红袍。
B.孔远无我斋中不肯脱手的两件雕艺——“甜蜜”和“安居乐业”,不仅表现了孔远雕刻水平高超,其命名也寄寓了孔远美好的愿望。
C.孔远在新开业的石头城发现一块鸡血石的价格标错了,他趁机购买这块鸡血石,说明他具有商人贪财贪利的特点,丰富了人物形象。
D.孔远在巴林鸡血石拍卖会上沉稳自信地加价,既显现了这块巴林鸡血石的价值非凡,也显示了他作为小镇奇人“相石”一绝的特点。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膛微红,恍若蒙古汉子酒后的配颜”运用了肖像描写和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孔远作为雕艺和相石艺人的特征。
B.孔远的两件雕艺作品“甜蜜”和“安居乐业”,都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真的蜜蜂和蜗牛的到来表现孔远雕艺的高超绝妙。
C.“他们像鸭子一样,伸长了脖子,手持号牌,盯视着前台手持槌子的人”,运用动作描写表达出人们对鸡血石的志在必得。
D.文章两次写到孔远笑眯眯的,开头描写重在呈现孔远的外貌特征,在拍卖会上的描写侧重于表现孔远沉稳自信的心理状态。
8.家乡铜台沟村书记找到他,说要搞脱贫攻坚移民搬迁。这个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1-03-2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二十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夷简,字坦夫,先世莱州人。进士及第,补绛州军事推官,迁大理寺丞。祥符中,迁太常博士。

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夷简请缓其役,从之。又言:“盛冬挽运艰苦,须河流渐通,以卒番送。”真宗曰:“观卿奏,有为国爱民之心矣。”擢刑部员外郎。

寇准判永兴,黥有罪者徙湖南,道由京师,上准变事。夷简曰:“准治下急,是欲中伤准尔,宜勿问,益徙之远方。”从之。使契丹,还,知制诰。两川饥,为安抚使,迁刑部郎中、知开封府。治严办有声,帝识姓名于屏风,将大用之。

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雷允恭擅徙永定陵地,夷简验治,允恭诛,以给事中参知政事,因请以祥符天书内之方中。真宗祔庙,太后欲具平生服玩如宫中,以银罩覆神主。夷简言:“此未足以报先帝。”故事,郊祠毕,辅臣迁官,夷简与同列皆辞之,后为例。迁尚书礼部侍郎,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帝始与夷简谋,以张耆、夏竦皆太后所任用者也,悉罢之,退告郭皇后。后曰:“夷简独不附太后邪?但多机巧、善应变耳。”由是夷简亦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及宣制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岁中而夷简复相。

未几,感风眩,降手诏曰:“古谓髭可疗疾,今翦以赐卿。”三年春,帝御延和殿召见,敕乘马至殿门,固请老,以太尉致仕,朝朔望

既薨,帝见群臣,涕下,曰:“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赠太师、中书令,谥文靖。

(节选自《宋史·吕夷简传》,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宣制/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岁中而夷简复相/
B.及宣制/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岁中而夷简复相/
C.及宣/制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岁中/而夷简复相/
D.及宣/制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岁中/而夷简复相/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大理寺,中国古代官署名,北齐定制,历代沿置,掌管司法刑狱,长官为大理寺卿。
B.权,古代表示兼代某一官职的词语,此类词语还有领、署、知、摄、行、判、守。
C.祔庙,是指将死者附在祖先宗庙里进行祭祀。在本文中是指宋真宗死后祔于宗庙。
D.朔望,中国古典文献中用朔、望、晦来分别指代农历的初一、十五和每月最后一天。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夷简一心为国,多有建言。面对寇准将要“变事”的言论,吕夷简认为这是有人故意诋毁寇准,不应理会,应将他们流放到更远的地方。
B.吕夷简政绩突出,受到赏识。两川灾荒期间他出任安抚使,并获得提拔,因为严办有声,皇帝在屏风上看到了他的名字,表示将要重用他。
C.吕夷简为人机巧,善于应变。宋仁宗罢免了太后任用的张耆、夏竦两位大臣,吕夷简实则也曾依附太后,只是他应对圆融,不易被察觉。
D.吕夷简深受皇恩,颇受礼遇。吕夷简身患风眩之症,皇帝剪掉自己的胡须赏赐给他,用来治病。三年春,皇帝又恩准他可以骑马到殿门。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夷简请缓其役,从之。
(2)故事,郊祠毕,辅臣迁官,夷简与同列皆辞之,后为例。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伊川独游

(欧阳修)

绿树绕伊川,人行乱石间。

寒云依晚日,白鸟向青山。

路转香林出,僧归野渡闲。

岩阿谁可访,兴尽复空还。


【注】香林:即禅林,初指僧人的陵地,后一般指佛家修行的寺院。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树绕伊川,写伊水被重重绿树所环绕,诗人正是在如此美景中于河岸乱石间信步而前。
B.颔联寓情于明丽之景,无一情字却处处见情,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异曲同工。
C.“复空还”意味悠长,诗人出游观景,兴尽后又将回归到世俗生活,内心不免失落。
D.本诗不事雕饰,用语平实,诗人在伊川独游途中心情虽起伏变化,但情感流露自然。
14.诗歌的颈联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15. 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庄子·逍遥游》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揭露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25更新 | 39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二十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        ),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在上面,让人觉得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在做她们的清梦。①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②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都带了黯淡的颜色。③——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萦蒙的雨,园里没了浓郁的香气。④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萌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1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默然洒在我脸上的是那霏霏的毛雨,给人润泽、轻松的感觉。
B.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给人润泽、轻松的感觉。
C.润泽、轻松的感觉油然而生,是那默然洒在我脸上的是霏霏的毛雨带来的。
D.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润泽、轻松的感觉油然而生。
1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句群花的“光泽”本为视觉,却以味觉与触觉的“甜软”来形容,新颖生动。
B.第②句运用移情手法,将人的情感转移到色彩纷呈的花朵上,把花与人融为一体。
C.第③句作者综合运用运用拟人和反问的手法,两个反问句连用,表现作者与雨后零落的群花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D.第④句“饿了”赋予“花香”以人的感觉,形象地写出了“花香”不再浓郁的特点。
18.与“——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这一句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句是(       
A.天太热了——这套题你做完了吗?
B.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C.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
D.但接着敲门声,却没有照例的嘹亮而拉长的一声:“卖——扇子啦!”
2020-06-18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萌山高级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睡前抖音儿熬半宿,早上头条儿看世界。全家微信学养生,好友全刷拼多多。——网络小段子

材料二: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方式出现,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尼尔•波兹曼

材料三: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培根


作为一名中学生,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想?请面向全班同学写一则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表达你的希望与建议。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时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
4-50.65理解重要句子含意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非连续性文本
6-80.65其他小说  理解重要句子含意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9-120.65《宋史》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3-140.65欧阳修(1007-1072)  诗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四、名篇名句默写
15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6-180.65标点符号  连贯  语句复位选择题组
六、作文
190.4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