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专题17 古诗词鉴赏-2020年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人教版)
全国 高一 专题练习 2020-07-24 36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

一、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小题。

宿洞霄宫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①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1.此诗颔联是写景佳句,写景很有特点,请简析写景手法。
2.诗的尾联提到了“芭蕉雨”、“枕上闻”,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请简析。
2020-04-27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青溪口送人归岳州

刘长卿

洞庭何处雁南飞,江菱苍苍客去稀。

帆带夕阳千里没,天连秋水一人归。

黄花泡①露开沙岸,白鸟衔鱼上钓矾。

歧路相逢无可赠,老年空有泪沾衣。


【注】①渑:沾湿。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虽为送别诗,但在表达别离的伤感之外,又夹杂着诗人个人命运的慨叹。
B.“江菱苍苍客去带”中,“去”字写出友人离开的动作,“稀”字则写出送行人之少。
C.诗中“雁”“江菱”“黄花”“白鸟”等意象的层层叠加,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D.颈联转向描述青溪口,看似明丽灵动的秋景中,蕴藏着诗人别离后的孤独与伤感。
4.这首诗的颔联广受后人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郭纶

苏轼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集蛮毡。

【注】①这是苏轼23岁时的作品。郭纶本为河西弓箭手,屡有战功。仁宗康定元年九月,西贼寇三川寨,郭纶固守,定川堡得不陷。②寓目:过目,观看。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提到郭纶本是河西勇士,如今却无人认识;这位昔日猛将只是在傍晚时分,闲坐渡口,看经过船只来打发时间。
B.颔联将郭纶今日所骑瘦马和他当年曾经使用过的长矛作对比,以此衬托出他往日之英勇和今日之落魄,形象生动。
C.颈联中郭纶自称边疆久无战事才沦落如此,表现了他对国家的极度失望;但他同时又说一旦有了战事,他仍愿冲锋陷阵。
D.尾联中“看君飞矢集蛮毡”一句是虚写,其中的“蛮毡”,借指来犯的贼寇;作者期待看到这位勇士的飞箭射向敌人阵。
6.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0-02-04更新 | 178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郊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泛舟

刘著

浮世浑如出岫云,南朝词客北朝臣。

传邮扰扰无虚日,吏俗区区老却人。

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

举杯更欲邀明月,暂向尧封作逸民。


【注】①刘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金代诗人。北宋宣政年间(1111-1125)登进士第,金入侵后被迫留金任职。皖有玉照乡,既老,号玉照老人,以示不忘其本。②传邮:朝廷文书。③吏俗区区:朝夕面对的尽是俗不可耐的金吏。④尧封:尧之都,禹之封,指中原地区。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出岫之云起句,表达了向往自由之情,再用南朝词客之典,写出了身不由己的身世漂泊之感,饱含怆楚沉痛之绪。
B.颔联顺承首联,连用“扰扰”“区区”两个叠词,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在金人州县府衙为职时整日不堪烦扰、难捱难耐之情。
C.尾联诗人举杯邀月虽含孤清之绪,但用“逸民”一词则将其回到中原故土得以暂时摆脱金人府衙烦嚣的欣愉之情传达出来。
D.全诗一路写来,眼前景、身历事、心中情融合无间,虚实相应,情景交融,意蕴深沉,格律谨严,堪称金人七律中的佳品。
8.颈联“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历来受人称道,请赏析其艺术手法。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雨的样子。
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来到世外桃源般的西村,还清楚记件当年游赏时敲门求水解渴的情景。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冷清。
D.“环壁苔侵醉墨痕”意渭残壁土青苔侵蚀了普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10.请结合诗句,比较《西村》这首诗和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在内容上的异同。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A.首联写田家生活,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特点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
B.前两联中,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色都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模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
C.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写出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清苦孤寂,为结尾的抒情奠定了基础。
D.尾联用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尚未能去心机绝俗念,仍在担心被人猜忌,在享受山林之乐的同时,却也难以免除尘世的烦恼。
E.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田园生活的深深眷爱。
12.这首诗的颔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赏析这一联的妙处。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晓发公安

杜甫

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亦不迟。

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

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

出门转眄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


【注】①大历三年,诗人离开公安前往岳阳。②明星:启明星。③野哭:不是指哭于野外,而是指恸哭或嚎啕大哭,语出《孔子家语》:“若是哭也,其野哉。孔子恶野哭者。哭者闻之遂改之。”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击柝”是报更之声,“明星”是报晓之象,点明标题中的“晓”字,“复”字便见得此前已饱闻。
B.第二句中的“亦不迟”意谓柝声一歇,启明星也出现了,仿佛催人早早出发。
C.颔联写听到邻鸡之鸣和哭声而引发感慨,人民苦难尽在此声中。
D.这首诗极真极纯,情绪轻快、闲适,对杜甫晚年的处境有所展示。
14.本诗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

咏梅

高启【1】

云雾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

春风未动枝先觉,夜月初来树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

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园尽棘丛。


注释:【1】高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才华高逸。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了梅花生长在冰天雪地且不染俗尘之处。
B.颔联中“空”字传神地写出了月下梅花的朦胧之美。
C.颈联中的“白衣宰相”,既指梅,也暗指诗人自己。
D.尾联“回首”一句,诗人借梅表达远离名园的怨恨。
16.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B.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蝶恋花》)
C.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
D.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17.本诗中“翠袖佳人依竹下”化用了杜甫《佳人》中的诗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来传情达意。杜诗塑造了一位遭遇战乱、被丈夫抛弃之后仍坚贞自守的绝代佳人的形象。这一化用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渭上秋夕闲望①

潘阆

秋夕满秦川,登临渭水边。

残阳初过雨,何树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

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18.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
B.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C.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 表面是感叹无人如太公之贤,实则是说无人赏识,无太公的际遇。
D.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19.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景色或者事物)?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苏轼的《定风波》,回答问题。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0.词人通过途中遇雨这件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态度?请结合词句分析一下。
2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句中的“风雨”和“晴”有什么深刻含义?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拟古诗(其六)

[南北朝]鲍照

束薪幽篁里,刈黍寒涧阴。

朔风伤我肌,号鸟惊思心。

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

田租送函谷,兽藁输上林。

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

答击官有罚,呵辱吏见侵。

不谓乘轩意,伏枥还至今。


[注]①幽篁:幽暗的竹林。②井赋:天赋地租。③程课:定期的捐税。④藁(gǎo):喂兽用的禾秆。⑤轩:古时大夫以上所乘的车。
2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束薪幽篁里,刈黍寒涧阴”两句写人民不畏严寒,辛勤劳作,营造了丰收的氛围。
B.从“讫”到“相追寻”,时间上紧迫急促,情势上咄咄逼人,揭示了统治者贪婪的嘴脸。
C.前四句是触发诗人“思”的契机,从“岁暮井赋讫”以下几句是诗人思索的具体内容。
D.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思想内容差异较大,但诗风有相近的地方,都朴实。
23.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小题。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2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开头两句是军士饮马渡河时的所见所感,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的景象。
B.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暮色苍茫,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 在暮色中。画面清新绮丽,气势恢宏。
C.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这里常常发生战争,后人常用此代指边塞地区。
D.七八两句以深刻的议论收笔,在生动的场景中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
E.此诗构思上用侧面来表现主题。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25.本诗蕴含了诗人游历边塞时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①。


【注】①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
2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愉悦之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这首诗,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D.“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27.鉴赏古诗时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2020-03-15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万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阅读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赛

陈子昂

忽闻天上将,关塞重横行。

始返楼兰①国,还向朔方②城。

黄金装战马,白羽③集神兵。

星月开天阵,山川列地营。

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

宁知班定远④,犹是一书生。


[注] ①楼兰:汉代西域的一个国家,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西若羌县一带,后改名鄯善。②朔方,汉代所设的边郡,在今内蒙古。③白羽:指白旄,一作用白旄牛尾装饰竿顶的旗。④班定远,指投笔从戎的班超,因功封定远侯。
2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人用“忽闻”两字写出了惊讶,又用“天上将”来写将军的不凡,为下文军民一致他再次出征边塞作铺垫。
B.“黄金装装战马”以下六句,诗人用大量的笔墨具体描写了将军再度出征边塞沙场征战的情景。
C.诗人巧用动词,如“集”、“开”、“列”等,来描写军阵场景,生动形象,具有艺术感染力。
D.第九、十句的景物描写,以嘹亮的号角声和军旗上闪耀的春色来渲染战斗的激烈悲壮,军队高昂的士气。
E.全诗运用了夸张、比喻以及用典等多种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一位将军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9.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碛西①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②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注]①碛西: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②寻河:史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去寻找黄河源头。
3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诗本为送朋友入京,起笔却写自己从长安入安西,着墨不多而内涵丰富,很自然地引出二、三联对安西景色的具体描写。
B.首联数量词的运用耐人寻味。“一身”“万里”的悬殊,表现诗人远赴边关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一身”也包含离别家乡亲人之意,为下文写乡愁埋下伏笔。
C.中间两联,是全诗的重点,作者着重写了来安西途中的所见所感:星夜兼程,行进困难,西北边陲,景色壮阔。
D.全诗气魄沉雄,在远行的豪情中有思乡的清泪,在艰辛的磨难中又表现出勇猛奋进的精神,且都是通过对安西的新奇而特有景物的描写,曲折表现出来的。
31.“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列举两例,并赏析其艺术效果。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古代诗歌阅读
1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古代诗歌阅读
1-20.4其他北宋作家  诗  古诗中的景物形象  评价思想内容
3-40.4刘长卿  诗  赠友送别  炼句
5-60.65苏轼(1037-1101)  诗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7-80.65其他古代作家  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表现手法
9-100.65陆游(1125-1207)  诗
11-120.65王维(701-761)  诗
13-140.65诗  鉴赏诗词语言  评价思想内容
15-170.4其他明代作家  诗
18-190.65其他北宋作家  诗
20-210.65苏轼(1037-1101)  词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22-230.65鲍照(约414-466)  诗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评价思想内容
24-250.65王昌龄(690-756)  诗
26-270.4李白(701-762)  诗  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鉴赏诗词语言
28-290.85其他隋唐作者  诗
30-310.65岑参(715-770)  诗  表现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