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 高一 期末 2020-07-26 39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                      属:连缀
B.安帝闻衡善术学            雅:素常
C.京师学者咸怪其无        征:征兆
D.衡下车,治威严                 下车:官吏初到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衡上疏陈事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①精思傅会,十年                    设九宾礼于廷
C.①尝一龙机发地不觉动                 ②蟹六跪二螯
D.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          ②空自苦亡人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男子20岁行加冠礼时所取的,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女子及笄时也可取字。
B.太学是古代最高学府,太学始于西周,汉武帝时,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为中央官学,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
C.出指京官外调。文中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拜”“转”“徙”等,其中“迁”专指升职,“左迁”是贬官。
D.乞骸骨,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2020-07-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安元信,字子言,代北人。元信以将族子,便骑射,幼事武皇,从平巢、蔡。光启中,吐浑赫连铎寇云中,武皇使元信拒之,元信兵败于居庸关。武皇性严急,元信不敢还,遂奔定州,王处存待之甚厚,用为突骑都校。乾宁中,处存子郜嗣位。时梁军攻河朔三镇奔命不暇梁将张存敬军奄至城下既无宿备郜惧挈其族奔太原元信从之武皇待之如初用为铁林军使梁将氏叔琮之攻河东也,别将葛从周自马岭入,元信伏于榆次,挫其前锋。梁将李思安之攻上党也,王师将壁高河,为梁军所逼。别将秦武者,尤为难敌,元信与斗,毙之。由是梁军解去,城垒得立。武皇赐所乘马及细铠仗,迁突阵都将。庄宗嗣晋王位,元信从救上党,破夹寨,复泽、潞,以功授检校司空,赐玉鞭名马。柏乡之役,日晚战酣,元信重伤,庄宗自临傅药。其年,改检校司徒。从庄宗定魏博,移为博州刺史。与梁对垒德胜渡,元信为右厢排阵使。庄宗平定河南,移授横海军节度使。时契丹犯边,元信与霍彦威从明宗屯常山,元信恃功,每对明宗以成败勇怯戏侮彦威,彦威不敢答。明宗曰:“成由天地,不由于人。当氏叔琮围太原,公有何勇!今国家运兴,致我等富贵。”元兴乃起谢,不复以彦威为戏。明宗即位,以元信尝为内衙都校,尤厚遇之。明年,移镇徐州。王师之讨高季兴,襄帅刘训逗挠军期,移授元信山南东道节度使以代训。岁余,改归德军节度使。明宗不豫,求入。末帝即位,授潞州节度使,加检校太尉。清泰三年二月,以疾卒于镇,时年七十四。太师。晋高祖即位,以元信宿望,令礼官定谥曰忠懿。

(节选自《旧五代史·安元信传》)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梁军攻河朔/三镇奔命不暇/梁将张存敬军奄至城下/既无宿备/郜惧挈其族奔太原/元信从之/武皇待之如初/用为铁林军使/
B.时梁军攻河朔三镇/奔命不暇/梁将张存敬军奄至/城下既无宿备/郜惧/挈其族奔太原/ 元信从之武皇/待之如初/用为铁林军使/
C.时梁军攻河朔三镇/奔命不暇/梁将张存敬军奄至城下/既无宿备/郜惧/挈其族奔太原/ 元信从之/武皇待之如初/用为铁林军使/
D.时梁军攻河朔/三镇奔命不暇/梁将张存敬军奄至/城下既无宿备/郜惧/挈其族奔太原/ 元信从之/武皇待之如初/用为铁林军使/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启是封建帝王用以纪年的年号,《苏武传》中的“始元”就是汉朝皇帝的一个年号。
B.河东指黄河以东地区,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东省的西南境,因在黄河以东,故称河东。
C.刺史最初是朝廷另派人员检核各地的不常置职官,后成为常置的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D.赠,追赠,古代皇帝或者朝廷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官职、勋位,以示表彰。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元信出身不凡,多次征战。他是将门之子,自幼就侍奉武皇身边,跟随武皇征战。
B.安元信深受皇恩,享有殊遇。他即使先投靠他人后又归顺武皇,也能得到武皇宽恕。
C.安元信作战勇猛,建立奇功。他斩杀劲敌,解除围困,获得战马铠甲和官职等奖赏。
D.安元信居功自傲,不知悔改。他凭借战功公然羞辱他人,即使皇帝指出也坚持不改。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梁将李思安之攻上党也,王师将壁高河,为梁军所逼。
2020-07-2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春庭

文同

春院阴阴翠霭低,春庭寂寂晓光迷。

花间蜂去抱黄粉,苔上燕来衔绿泥。

两行高梧初荫合,一翻新草恰生齐。

微禽已识幽人意,飞下栏干向里啼。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雾霭青翠幽暗,晨光迷离静寂,首联照应标题,描绘出一幅幽静、朦胧的庭院图景。
B.诗人在展现春天庭院景色时关注景物颜色,“黄粉”“绿泥”写出了春天的自然气息。
C.“初荫合”“恰生齐”细致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色,“初”“恰”两个字使用精妙。
D.本诗前两联描写春天庭院场景,后两联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0.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020-07-2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难(0.4)
名校
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从正面论证坚持学习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从渔业方面阐述王道,并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的《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5)贾谊在《过秦论》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6)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刘义隆草率出兵,意图像汉朝大将霍去病那样建立功业,最终却落得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后果。
2020-07-25更新 | 4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先生孝富

秦秀文

先生姓胡,孝富是他的名字。

先生是我小学时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只带了我两个多学期。

学校很小,一个班级只有三十多人,小学校没有专门的音乐老师,基本上都是退休教师担任,上课内容也基本是让学生自习。先生坚持自己班级的音乐课由自己兼任,他懂乐谱。先生多才多艺,他会吹口琴和笛子。他教我们简谱,用他那擦得锃亮的口琴,为我们吹奏充满着母爱的《摇篮曲》。至今,我依然记得先生教我们唱“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的情形,也永远不会忘记他掷地有声的话语:“伢子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妈妈当初的不容易啊!”

我性格内向,与大人讲话就会脸红。先生找到我,说:“每次做完早操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上课,我有一个想法,每天早上由咱班几个同学准备一个节目,就在校园中的空地上为大家表演。我发现你在熟悉的同学面前非常开朗,而且讲话还很幽默,这件事就交给你负责。”有一份忐忑,但于我更多的是兴奋,我们为全校学生表演了一个学期。如今,我依然记得我排的第一个小品叫《此地无银三百两》。

学期期末,全镇统考,成绩要进行评比,老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视。先生给大家开会,一定要考出自己真实的水平,绝不允许有作弊的现象发生。考试前一天的下午先生去镇上开会,没办法监考,我们班的一些同学为了考出好成绩,就偷偷商量考试时互相交换答案。

拿成绩单那天,本以为先生一定会因为大家取得的好成绩表扬一下我们,没想到他从办公室出来就黑着脸。我感受到了先生最厉害的一次脾气,几乎是咆哮。他将本来就破旧的桌子捶得“咣当”响,他说:“你们为了几个不值钱的分数,丢了自己的尊严!”那个寒假,是我整个小学阶段过得最不快乐的假期,虽然我并没有抄袭。

“六一”儿童节,作为全校“三好学生”的代表,我被安排在全校大会上讲话,看着黑压压的人头,我脑子一片空白,事先准备的稿子全都跑到九霄云外了,我吞吞吐吐,憋了半天,最后说了一句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话:“希望大家都向我学习。”顿时全场一片笑声,我的脸当时就涨得通红。第二天,我低着头,为自己昨天的表现难为情。我知道先生肯定要骂我了,我丢了整个班级的脸。先生走进了班级,面对大家说:“我要表扬一下我们的班长,他在忘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结束了自己的演讲,这是一份能力的体现。他的最后一句,我尤其喜欢,让别人向自己学习,能说出这句话,需要多大的魄力!这是自信的表现,我就喜欢这样的学生!”听了这话,全班为我报以热烈的掌声。当时连我都觉得自己是位英雄,之前的那份尴尬一扫而光。

五年级的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刚过。一天,校长、先生,还有一位女老师一起走进了我们的班级。校长的出现,让班级的气氛陡然凝重。校长说,村里缺少一位文书,村干部选中了胡老师,胡老师一再推脱不掉,旁边的女老师就是村里专门安排来接胡老师课的江老师。

那一刻,我们所有的人都懵了。有人站起来,顶撞校长,说我们不愿意。先生让他坐下,笑着对大家说:“你们应该为我高兴啊,我升官了啊。江老师是个非常优秀的老师,我相信她一定会做得比我好很多。另外,我也会一直关注你们大家的。”不知是谁首先哭出了声音,全班同学顿时嚎啕大哭起来。

先生的家因为电线老化起火时,我已经上了初中。先生的家在一个四周农田和池塘围绕的土墩上,起火那天,大家都不在家。大火让先生变得一无所有,先生站在被熏黑的残砖断瓦前,哭了。乡亲们没有让先生一家在寒风中忍饥挨饿。大家送来了粮食、被子、衣服,还有皱巴巴的钱票。我第一次看到,一个人的事情成为了全村男女老少所有人的事情,没有任何命令,没有任何倡议。

后来,我上学走了,先生因为癌症离开了我们,我至今后悔,自己老是拿学习太忙当托辞,没有常去看先生。

先生没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伟大与崇高,让我们这些受其恩惠的学生多年来对他一直不忘。

当年,我就告诉自己,要通过努力,好好学习,考到城市,找一份足以让先生欣慰的工作,然后接先生到城里好好玩玩,好好回报他。如今,我早已在城里安了家,可是先生啊,学生又能到哪里接到您啊?我现在能做的,只能是用自己最真的心和最大的热情去爱我的学生,就像先生当年爱我们那样。

(原载《班主任》2020年第3期,有删改)

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寥寥几笔描写先生,语言简洁,却又清晰明确地勾勒出先生的形象特点,令人印象深刻。
B.作为“三好学生”代表,我在台上表现非常糟糕,但先生及时的鼓励消除了我的尴尬,让我顺利完成了讲话。
C.先生教我的时间很短,但带给我的影响却很深远,以至于我把学有所成、报答先生当成了学习的一种动力。
D.文章截取往事片段,于细微处写人,表现先生渊博的学识和崇高的人格,表达对先生的爱戴、怀念之情。
13.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14.文中说先生“诠释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伟大与崇高”,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0-07-2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下列加点的字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càn)头        (wěi)       (náo)          不前(xǐ)
B.新(zhēng)     (yǎn)然       (jiàn)或     撒手人(huán)
C.(qiān)细       (sǔn)头        (jiàn)生        (duó)长絜大
D.(máng)隶          (niù)       (nú)马            (jù)后恭
2020-07-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撕打     杜撰     难以捉摸       防微杜渐
B.调剂     战栗     自明得意       兴高采烈
C.萧瑟     国萃     闪烁不定       残羹冷炙
D.寒暄     炮烙     微不足道       孝悌之义
2020-07-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样性、选择性日趋增强,体制、利益的调整以及各种思想的碰撞带来矛盾和冲突,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越是在思想多元的背景下,文化整合凝聚、规范认同的作用就愈加           ;越是在物质满足的语境中,构建符合当代国人生存状态和精神需求的文化就更加迫切。说到文化,不少人认为会唱两首歌,背两首诗,说几段排比句,就很有文化,殊不知这只是         即便是身怀绝艺的歌唱家、书画家,但是言行粗俗,道德低下,也只能是有魂无体,人们照样说你没文化。(             )。那种“假古董吃香、真文物遭殃”的怪相,那些               、过度包装的作品,是异化了的文化。

文化发展繁荣不是空喊口号,而是知时好雨、润物无声;文化神采飞扬不是搽脂抹粉,而是静水深流、精气内行。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引领,以系统的理念科学谋划,以务实的态度把握规律,以超前的思维          ,才能挥洒自如、令人向往,不断提高文化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凸显     孤陋寡闻     哗众取宠     举一反三
B.突显     浅尝辄止     巧言令色     举一反三
C.凸显     浅尝辄止     哗众取宠     融会贯通
D.突显     孤陋寡闻     巧言令色     融会贯通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即便是身怀绝艺的歌唱家、书画家,如果言行粗俗,道德低下,也只能是有体无魂,人们照样说你没文化。
B.即便是身怀绝艺的歌唱家、书画家,但是言行粗俗,道德低下,也只能是有体无魂,人们照样说你没文化。
C.即便是身怀绝艺的歌唱家、书画家,如果言行粗俗,道德低下,就只能是有魂无体,人们照样说你没文化。
D.即便是身怀绝艺的歌唱家、书画家,但是言行粗俗,道德低下,就只能是有魂无体,人们照样说你没文化。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是以具体的文化样式而论文化强弱,而是全方位深度的表达
B.文化强弱不是以具体的文化样式而论,而是全方位深度的表达
C.不是以具体的文化样式而论文化强弱,而是全方位深度的表现
D.文化强弱不是以具体的文化样式而论,而是全方位深度的表现
2020-07-2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0. 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中国愿意帮助法国修复巴黎圣母院的原因。

巴黎圣母院大火发生后,总统马克龙表示寻求国际帮助,以恢复重建巴黎圣母院。据法国方面介绍,中国是第一个与法国就修复巴黎圣母院达成政府间协议的国家,目前只有中国在这方面伸出了援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古建筑物众多,这种以木质结构为主的建筑在中国实在是太多了,中国的专家积累了丰富的保护修复经验。事实上,中国在文物保护和修复方面帮助了很多国家,如柬埔寨吴哥古迹、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希瓦古城等。

中法两国此前有着多方面文化交流的传统,“中法文化交流之春”于2006年正式创立,稳步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2020-07-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1. 结合下面两幅图表,补写下面材料文字中的空缺部分。

      

2016年中国垃圾清运量为20362万吨,同比增长6.0%;2017年中国垃圾清运量为21520.9万吨,同比增长5.69%。实际上,从2012年起,①___________,预计2018年,_________②。从垃圾清运量和实际增长来看,___________③。所以,国家需要在政策上推动垃圾处理,加大生活垃圾清运投入,给环境治理“减负”。

2020-07-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旅行途中,后排,李乐沉浸在手机游戏中。父亲一边驾车,一边感叹:“现在生活真方便,想出来玩,开上车,将目的地输入导航,就什么都不用操心。走错路也会切换路线,根本不用熟悉环境,记住路线。”

一边的爷爷却说:“方便是方便,可孩子的生活反而没意思了。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一群玩伴,人手一辆旧单车,大街小巷地到处疯。就算迷路了,也会自己想办法。一棵树,一块招牌,一张嘴,就把路找回来了,我和你妈从来不去担心你。你看乐乐现在,没了手机,一天还可以玩什么?”

听到父亲与爷爷的对话,李乐停下游戏,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陷入了沉思。


读了以上材料,你是否心有所感?如果可以选择,你是愿意回到父亲的童年,还是享受当下的童年?……请自拟标题,写作成文,不少于 800 字。
2020-07-2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文言文阅读
2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1
语言文字运用
5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作家作品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文言文阅读
1-40.4范晔(398-445)  文言文翻译  文言实词  史传文
5-80.65薛居正  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
9-100.65其他北宋作家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鉴赏诗词形象  评价思想内容
三、名篇名句默写
110.4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12-140.4其他散文  理解重要句子含意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文学类-单文本
五、语言文字运用
150.85字音选择题
160.85字音选择题
17-190.65一般词语  搭配不当  语句复位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00.65压缩语段  概括要点语言表达
210.65表格/图表语言表达
六、作文
220.4哲理与生活  材料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