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吉林 高一 期中 2020-08-10 38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代文艺审美中的“粉丝”与“知音”

①市场经济与大众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但改变了文艺的存在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欣赏习惯。“文学终结论”尚且余音未绝,又有学者提出了“粉丝能不能替代知音”的疑问,引发热议。

②“知音”一词源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子期因为能听出琴音寓意,被伯牙引为“知音”。子期辞世,伯牙毁琴不操,以示痛悼。由此可知,“知音”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解读出作品的主旨,从而经由作品,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在高雅艺术的欣赏中,接受者以能成“知音”为荣,创作者以能有“知音”为幸。18世纪美学学科形成之初,为解决“趣味无争辩”的难题,休谟也推崇批评家来提供“趣味和美的真正标准”。可见,“知音”的趣味早已渗透到经典艺术标准当中。因此,“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

③而“粉丝”这一名称则有些不伦不类,它是大众对“fans”一词自发的、戏仿式的音 译。在最直接的意义上,“粉”或“粉丝”就是对某些事物的“爱好者”。如果仅在“爱好者”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话,那么说“我是莎士比亚的粉”也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社会成见和媒体引导,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粉丝”一度被贴上了狂热、非理性、病态等标签,当作对某些大众文化产品不加辨别的、缺乏抵抗力的消费者而受到非议。尽管现在人们能以一种理解的眼光来看待“粉丝”,但其被限定特指大众文化的欣赏者却是事实。需要指出的是,大众文化在使用中的确具备活跃的意义再生产功能,而且流行文艺也的确包含有别于高雅艺术的美学旨趣。因此,可以明确,“粉丝”的欣赏和“知音”的欣赏对比,它首先是一个趣味差异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品位高下的问题。

④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其文本辨识力自不待言。那粉丝有没有文本辨识力呢?通过深入粉丝的文化实践,研究者发现,粉丝对于特定文本是存在敏锐的辨识力的。20世纪80年代,有人用“全庸”之名仿作金庸小说,以图鱼目混珠。结果读者去芜存菁,终使各式“全庸”尽数淘汰。有趣的是,金庸晚年按“经典”标准大力修改当年作品,不想费力不讨好,竟遭众多“金迷”抵制。由此可知,粉丝像知音一样,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但粉丝文本辨识的有趣一面在于,他们会因为极度关注某些文本的细节,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这种“专攻一点、不计其余”的辨别方式,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与知音式文艺批评的理性、客观旨趣相去甚远。

⑤粉丝欣赏要求突破高雅文艺欣赏所规定的“距离”,使欣赏化为广场式的狂欢。粉丝欣赏的参与性更突出的表现是,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小说、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上,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如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玩偶等等。如此,粉丝将文化工业提供的资源带入其日常生活实践,并在使用中完成文本意义的重新组装。与此不同,“知音”则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他们更像采矿者,努力掘开文本的岩层,提炼出深藏其下的金子般的创作主旨。

⑥伴随积极的参与,粉丝的生产力也释放出来了:他们不会停留在文本的消费上,而是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数量庞大的、五花八门的新文本,如网络同人小说、模仿秀及流行音乐粉丝们的翻唱和MTV翻拍等,这种新文本有时会达到与原作不相上下的地步。而“知音”呢,他们的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上,此外很难看到其他类型的新文本。

⑦由此可见,“知音”和“粉丝”不能相互替代。但是,将“粉丝”与“知音”并置,能建构一种相互映照的批判视野,使我们可以借此反观二者。二者并非没有相通之处,那就是不管接受什么类型的作品,都得有以文本辨识为基础的热爱。如果有了这份热爱,知音与粉丝未必是不能沟通和相互接受的。基于此,笔者以为可以提倡“知音型粉丝”和“粉丝型知音”,来构建这种相互映照的批判视野。

1.下列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粉丝”对特定文本具有敏锐的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他们的辨别方式具有主观随意性。
B.“知音”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努力挖掘文本内涵,提炼出创作主旨。
C.“粉丝”具有强大的生产力,他们能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的新文本时常会达到与原作相媲美的地步。
D.“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知音式文艺批评的旨趣更理性、客观,但与“粉丝”并没有品位高下之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目的是阐述作为“知音”,接受者能准确把握作品主旨,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
B.文章第②③段分别阐述了“知音”和“粉丝”各自的来历、内涵和大众的评价,让读者明白两者是不同文艺种类的接受者。
C.为使读者对“知音”和“粉丝”有进一步的认识,文章第④⑤⑥段分别从文本辨识力、参与方式和文本生产力等方面加以详细阐述。
D.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增强了论证效果;形象贴切的比喻,使论述更加生动透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知音”与创作者在生活中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接受者希望能成“知音”,创作者希望能有“知音”。
B.粉丝欣赏具有强烈的参与性,与欣赏原作本身相比,他们更注重消费与明星有关的衍生产品。
C.金庸晚年按“经典”标准大力修改当年作品,可见作为大众文化的“金庸武侠小说”其审美价值不高。
D.“知音型粉丝”可以将之理解为把“知音”的视角带入大众文化欣赏中,力求将欣赏的快乐建立在文本辨识的基础上,进而修正那种“专攻一点、不计其余”过于随意的辨别方式。
2020-08-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歌女

契诃夫(俄)

当年她比现在更漂亮,歌喉更动听。夏季的一天,在她的楼房里,坐着尼古拉,是她的崇拜者。天气闷热难耐。前厅意外响起门铃声。“大概是邮差,也可能是女友。”帕莎说道。

尼古拉从来不回避帕莎的女友和邮差,但这次却躲到隔壁房里。帕莎拉开门,让她吃惊的是,门口站着位素不相识的女士。年轻漂亮,衣着考究,俨然一位高贵的太太。

“请问您有什么事?”帕莎问道。

太太没有回答。她朝里迈了一步,慢慢打量房间,然后坐下来。

“我丈夫在你这吗?”她木然地问道,哭红了的大眼睛瞧着帕莎。

“什么?”帕莎小声说,手脚开始发抖,“没……太……我不认识您的丈夫。”

太太几次用手绢擦地苍白的嘴唇,不时屏住呼吸克制内心的颤栗,帕莎则呆若木鸡地站在地面前,不敢正跟看她。

“那你是说,他不在这?”太太的语气明显带着责问。“你卑鄙,可恶……”太太厉声说道,并带着仇恨和厌恶的神气盯着帕莎。

帕莎感到自己一定给这位一身黑衣、眼神愤怒、手指又白又细的太太留下某种丑陋的印象。她觉得,如果自己长得瘦一些,不涂脂抹粉,还可以隐瞒那并不高贵的身份。

“我丈夫在哪?”太太说,“不过,他在不在这也无所谓,可是我必须告诉你,他盗用公款的事已经败露。瞧你干了什么好事!”

太太站起来,愤愤地在房里走来走去。帕莎望着地,吓得懵懵懂懂的。

“今天就要来抓他,逮捕他,”太太说到这抽泣起来,这声抽泣听出地的屈辱和懊丧。“我知道,是你把他弄到了这般可怕的境地!”

太太继续在房里走来走去,绞着手。帕莎呆呆地望着她,不明她的来意。

“我,太太,什么也不知道!”她委屈地哭起来。

“你撒谎!”太太高声训斥,悉狠狠地瞪着她,“我知道,这个月他天天在你这里鬼混!我告诉你:他盗用公款,为了你,他不惜去犯罪。”太太在帕莎面前站住,坚决地说,“他有妻子,儿女……一旦他判了罪被流放,那我和我的孩子就要活活饿死……不过眼前还有办法救他,使我和孩子免得丢脸和受穷。如果今天能送去九百卢布,他就乎安无事了。只要九百卢布!”

“什么九百卢布?”帕莎小声问道,“我,我不明白……我可没拿过。”

“我不是跟你讨九百卢……再说我也不会要你的钱。我要的是东西……你把我丈夫送的东西还我就是了!”

“太太,先生什么东西也没送过我!”帕莎突然叫起来,开始明白她的来意了。

帕莎拉开梳妆台的一个小抽屉,取出一个空心的金镯子和一只成色不足的宝石小戒指。“给您!”她把这两样东西递过去。

太太霍地涨红了脸,面部肌肉抽搐起来。她受到了侮辱。

“我不是来乞求施舍的,我是来讨回原本不属于你的东西……你利用你的诱惑,榨干了我的丈夫。星期四,我看到你和我丈夫在码头上,那天你戴着贵重的胸针和锡子。所以,你用不着在我面前装扮成无辜的羔羊!”

“我向您保证,除了这镯子和戒指,从您丈夫那没见到任何东西。”帕莎说,“先生通常只给我带点甜馅饼。”

“甜馅饼……陌生女人冷笑说,“家里的几个孩子饿肚子,你这里倒有甜馅饼!你是肯定不想退回东西了?”不等回答,太太坐了下未,眼睛盯着一处地方。

“现在该怎么办?”她说道,“要是我弄不到这九百卢布,那他就完了,我和孩子也完了。”太太用手绢捂着脸,痛哭起来。

“我求你了!”她边哭边说,“是你害得我丈夫倾家荡产,是你毁了他的前程,你救救他吧……你可以对他不同情,可是孩子……孩子有什么过错呀?

帕莎一想到几个小孩站在大街上,饿得哇哇哭,自己心中也不好受。

“太太,我能做些什么呢?”她说,“我向您保证,我没有得到尼古拉一点好……在我们这班歌女中,只有莫蒂一人有财主供养,其余的都靠挣面包勉强过日。尼古拉是有教养有礼貌的先生,所以我才接待他。我们不能不接待呀。”

“我要东西!把东西还给我!好吧,我给你下跪!这样行了吧?”

帕莎尖叫一声。她感到,这个苍白而美丽的太太,骄傲而高贵的妇人,当真会给她下跪,太不可思议了。

“好,我给你就是!”帕莎擦着眼睛,“不过东西不是尼古拉的……东西是别的客人送我的。就按你的意思办,太太……

帕莎拉出五斗柜上面的抽屉,取出一枚钻石胸针,一串珊瑚,几只金戒指,一个金锅子,一块金表,几颗金纽扣,全交给了太太,帕莎摊开双手说:“这下我什么也不剩了。

妇人颤抖着手把珠宝包在手绢里,一句话没说,甚至没点一下头,走了出去。

隔壁房门开了,尼古拉走了出来。他脸色苍白,眼睛里闪着泪光。“我的上帝,她高贵,骄傲,纯洁……她竟想下跪……求你这种歌女!是我把她逼到了这一步,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你离我远点……”他厌恶地大声吗道,急忙推开帕莎,向大门跑去。

帕莎呆神瞬间,尼古拉已没了影子

(写于一八八六年,本文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太太“打量房间”“哭红了的大眼睛瞧着”这些细节是为摸清帕莎的底细,“擦嘴唇”“屏住呼吸”是为后文“色厉”作准备。
B.太太向帕莎哀求甚至想下跪,帕莎把所有积蓄给了太太这一情节,透露出善良的帕莎内心生出的同情、惊讶和无奈心理。
C.尼古拉盗用公款这一事件不管真实与否,都是小说刻画形象、推动情节、揭示主题的一个关键点,这是小说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
D.小说描写“上流人”厚颜无耻地欺辱一个无依靠的歌女,表露作者对污浊现实的不满和对怕莎虽有不幸却自甘堕落的讥讽之意。
5.小说结尾“尼古拉已没了影子”这句话含义丰富,请你简要概括。
6.小说中“尼古拉从来不回避帕莎的女友和邮差,但这次却躲到隔壁房里”这句话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选项中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①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②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③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④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⑤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⑦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A.①④⑥⑦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D.①②⑥⑦
2020-08-0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词类活用方式相同的是
例句:王无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A.诸侯恐惧,会盟而谋B.追,伏尸百万
C.积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
2020-08-0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9. 下列各选项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④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⑤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⑦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⑧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⑨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⑩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A.①③⑨B.②④⑦C.④⑥⑩D.③⑤⑧
2020-08-0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下列各项两句话的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天下诸侯已困矣
B.①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②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者
C.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②秦有余力而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D.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贻之
②销锋镝,铸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2020-08-0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义徙居东平之寿张。致远肄业府学,与李谦、孟祺等齐名。世祖南征,荐为经略司知事,军中机务,多所谟画。师还,至随州,所俘男女,致远悉纵遣之。

至元十年,御史台辟为掾,不就。宋平,焦友直、杨居宽宣慰两浙,举为都事,首言:“宋图籍宜上之朝;江南学田,当仍以赡学。”行省从之。临安改为杭州,迁总管府推官。

宋驸马杨镇从子玠节,家富于赀,守藏吏姚溶窃其银,惧事觉,诬玠节阴与宋广、益二王通,有司榜笞,诬服,狱具。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之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改寿昌府判官。时寇盗窃发,加之造征日本战船,远近骚然,致远设施有方,众赖以安。

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显、李兼诉平章忙兀台不法,有诏勿问,仍以显等付忙兀台鞫之,系于狱,必抵以死。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桑哥当国,治书侍御史陈天祥使至湖广,劾平章,桑哥摘其疏中语,诬以不道,奏遣使往讯之,天祥就逮。时行台遣御史按部湖广,咸惮之,莫敢往,致远慨然请行。比至,累章极论之。桑哥方促定天祥罪,会致远章上,桑哥气沮。转运使卢世荣榷茶牟利,致远并劾之。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名曰墨庄。家无余产,教诸子如师友。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之
B.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之
C.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之
D.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之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田,旧时办学用的公田,以田地收益作为祭祀、教师薪俸及补助读书人士的开支。
B.御史,西周时始设的官职,掌文书及记事;秦始,以御史监郡,专门负责监察朝廷官吏;隋朝始设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
C.榷茶,旧时对茶叶的种植、交易等所实施的征税、管制、专卖等一系列的限制措施。
D.殿最,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上等称“殿”,下等称“最”,文中泛指等级的高低。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屠致远备受重用,为政有方。元世祖南征时,军中的机要事务,大多由他谋划;担任寿昌府判官时,他施政得法,百姓因此得以安定。
B.申屠致远明察秋毫,断案公正。任杭州总管府推官时,为屈打成招的杨玠节平反昭雪,又释放了因持兵器自卫而被误认为谋反的十七人。
C.申屠致远为人勇敢,敢于斗争。陈天祥被捕后,大家都不敢前往湖广巡视,致远慨然请求前往,到任之后,屡次上书极力为陈天祥争辩。
D.申屠致远为人正直,不惧权贵。忙兀台要治弹劾他不守法的郄显等人死罪,皇帝不闻不问,致远不惧怕威胁,亲自解开刑具,释放他们。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2)桑哥方促定天祥罪,会致远章上,桑哥气沮。
2020-08-0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六、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狂夫①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中“故人”指严武,杜甫初到成都时,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②筿:xiǎo,小竹,细竹。③裛:yì,通“浥”,沾湿。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即沧浪”三字,用《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典故,暗示诗人操守。“即”字有知足意味,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
B.颔联对仗工整,“含”“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含”字感情色彩很浓,有小心爱护意味;“裛”字尽显轻柔,有“润物细无声”之感。
C.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饶有情趣: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
D.颈联写严武音书断绝,作者失去了经济支持,饥饿波及幼子,以至形于颜色,则家人忍饥挨饿的情形可以想见,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16.本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0-08-1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七、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7. 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李白在《蜀道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④描摹琵琶乐音时而粗弦沉雄,时而细弦细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8-0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八、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每一个生命,甚至每一个小小的细胞中,都包含着一个无穷无尽的宇宙。庄子曾道:“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亚原子世界的精度和深远宇宙的广度通过量子力学的理论融会贯通,庄子的思想竟与现代科学暗自相合,不得不令人___________。

探索广袤宇宙的星辰大海和研究精巧的细胞内原子运行规律是人类扩展认知的两个基本方向。人们一方面利用空间天文卫星来观测大尺度时空维度中的奇观,另一方面也运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来探索细胞内部微观世界各式各样复杂而又精巧的结构。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入,细胞内部丰富的物质结构和有序的协调机制令人___________。据估计,一个普通的动物细胞内,各类蛋白质分子机器的总数超过十的十二到十三次方数量级,其他各类功能性的小分子更是___________。这些大大小小的生物分子或穿梭于各种功能迥异的细胞器之间,或锚定于某一特定的膜结构浮游其上,如果化身为一个原子置于其间,(                  )。即便物质结构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致的调控,从物质代谢到能量供应,再到细胞分裂、分化、自噬等整体水平上的行为,无不___________,其中的奥妙令人神往。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啧啧称奇       叹为观止       不计其数       井井有条
B.交口称誉       叹为观止       不胜枚举       顺理成章
C.啧啧称奇       望洋兴叹       不计其数       顺理成章
D.交口称誉       望洋兴叹       不胜枚举       井井有条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奇景瀚如星海,会令你慨叹它的壮阔
B.这壮阔的奇景瀚如星海,一定会令你慨叹
C.你一定会慨叹这壮阔的奇景,瀚如星海
D.你一定会慨叹这瀚如星海的奇景,如此壮阔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物质结构尽管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致的调控
B.虽然物质结构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致的限制
C.物质结构虽然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限制
D.尽管物质结构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调控
2019-06-07更新 | 212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19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名校
21. 下面是某位高三同学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有三处用语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能作为学生代表在高三年级毕业典礼上发言,我十分荣幸。三年前,我作为一名学子来到这里,怀揣梦想;今天,作为恩师的高足即将腾飞。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垂念师恩,挂念母校。如果母校需要,我一定会鼎力相助。最后,祝愿母校光辉历程更辉煌,人才辈出代代强。
2020-08-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2. 古往今来,文人雅士从未停止对人生的思考、命运的突围。请从所给作品中选择一篇作品,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作品:杜甫《蜀相》   苏轼《赤壁赋》   白居易《琵琶行》   王羲之《兰亭集序》   曹操《短歌行》
示例: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良辰美景,共叙天伦。李白用花月诗酒消解忧愁,借天伦之乐畅享生活,获得一份热忱乐观。
仿句:
2020-08-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轨迹,让我们于慌乱中感到了一种危机。其实,危机何尝不是一种契机呢?生活,无论顺逆,都是功课,我们更需要的是学习。在这一场灾难中,我们要学习的第一课是生命。面对疫情,著名作家池莉说:“这是一场生命教育。我希望孩子们面对此情此景,应该去学会观察和思考。对生命的敬畏是第一要义!”


那么,关于生命,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你将用什么行动来诠释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0-08-08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语言文字运用
6
文言小题
1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
4-60.4契诃夫  其他小说  理解重要句子含意  分析结构,概括主题文学类-单文本
二、语言文字运用
70.65古今异义选择题
80.65词类活用选择题
100.8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18-20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简明、连贯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10.85得体  谦敬误用语言表达
220.65仿写句子语言表达
三、文言小题
90.65被动句  倒装句选择类
四、文言文阅读
11-140.65宋濂(1310-1381)  文言文翻译  分析信息,归纳要点  史传文
五、古代诗歌阅读
15-160.4杜甫(712-770)  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炼字、诗眼  表现手法
六、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七、作文
230.4人与自然  人生感悟  引语式材料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