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四川 高三 开学考试 2020-09-15 38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让创新成为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其重要特点是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同以往历次科技革命相比,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以指数级而非线性速度展开。面对重大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努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瞄准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消费升级的方向、供给侧的短板、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统筹部署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是激活“企业实验室”的创新功能。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二是促进传统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传统企业要积极同互联网接轨,以数字经济、智慧经济引领企业转型发展。三是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互补创新。国有企业具有科研人员集中、研发能力较强等特点,应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嗅觉敏锐的优势,努力形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分工合作、协力发展的互补创新格局。

奏好政府职能“退、放、进”三部曲。通过“退”,减少政府部门对创新资源的直接分配、对市场导向明确的创新活动的干预;注重“放”,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实现或社会组织能够替代的服务功能,政府部门都可以放手,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创新服务机构和组织;实现“进”,着力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资助平台、信息平台、监管平台。

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率。一是促进成果转化。要促进科技进步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二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高校和科研院所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三是强化创新激励。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强知识产权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摘编自《让创新成为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中国重大颠覆性技术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科技创新进入新的阶段。
B.解决了供给侧短板、社会发展瓶颈等问题,就一定能全面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C.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实现或社会组织能够替代的服务功能,政府都不能对之进行管理。
D.促进成果转化、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创新激励,是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有力手段。
2.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观点,表明了创新的意义。
B.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阐明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低于世界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水平。
C.文章着重从企业、政府职能、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方面,阐述我国提升创新能力的措施。
D.文章先综述创新的地位及迫切性,接着分述实现自主创新的途径,整体思路清晰明了。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只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应对世界科技革命挑战。
B.若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重大科技问题,就说明我国的创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C.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要积极同互联网接轨,从而达到转型发展的目的。
D.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各有优势,要充分发挥它们在创新机制中的作用,从而形成互补。
2020-09-1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含泪奔跑的少年

布衣粗食

在他的记忆里,他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他那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冷暖过后,仿佛一夜成人。

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母亲天生患有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

进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稻花的香甜。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钉了个刷皮鞋的木箱。

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

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边看着孩子玩,边招呼人刷鞋,他心动了。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偏偏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走路一瘸一跛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在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彤彤的木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怏怏离去。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在回家的路上,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

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

他看着母亲翻了个身,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的痛。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

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11点多,他还是睡不着。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他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油就好了。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

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他很快选定了一盒26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揍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15元。他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很久。

“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店主催促他。

“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他吞吞吐吐。

“那就明天来吧。”

“哦不……我欠你11元钱可以吗?我明天下午一定还。”他快急哭了。

“那……”

“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滂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

“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给你的吧。”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

母亲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

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结构严谨。开篇写到“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这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B.小说善用对比来凸显人物形象。例如“他”开始不情愿在城市打工而后来却主动去找擦鞋人体现了“他”在来到城市之后心智不断成熟。
C.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所有的委 屈化成了泪水”,通过这些描写揭示出主人公内心的痛苦。
D.小说中的“他”和母亲是城市中农村务工人员的缩影,小说通过他们在城市的“冷暖”遭遇,反映了农村务工人员的生存状况。
5.请简要分析“城管巡查”这一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
6.请概括分析小说主人公“他”的形象。
2020-09-1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注]矣。”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工草隶虫篆。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仍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饘粥。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顷之,敕起还府。贞累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有敕长给衣粮。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注】惠连:谢惠连,文学家。
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舅尚书王筠其有佳致     奇:稀奇
B.草隶虫篆     工:擅长
C.唯贞与卓独不     坐:受株连而获罪
D.贞累固辞     启:禀告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晋太傅安九世孙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B.忧毁灭性,谁养母邪        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C.太建五年,贞还朝            入,具告沛公
D.后主敕舍人施文庆曰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9.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
B.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
C.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
D.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谢贞天性聪慧,小时候在母亲指导下读过《论语》《孝经》《五经》等典籍,有的读过就能背诵,有的粗通大意。
B.谢贞受府长史周确委托,为他撰写辞让都官尚书的表文。陈后主读过之后,问是否为周 确亲笔所做。
C.谢贞非常孝顺,小时候祖母因病难以进食,他便也不进食;父亲去世他悲痛欲绝,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
D.母亲去世后,谢贞一心守丧,极度悲痛,骨瘦如柴,令人叹息。他忧病而死后,好友姚察长期供他儿子吃穿。
2020-09-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赵豫,字定素,安肃人。燕王起兵下保定,豫以诸生督赋守城。永乐五年授泌阳主簿,未上,擢兵部主事,进员外郎。内艰起复。洪熙时进郎中。
宣德五年五月简廷臣九人为知府,豫得松江,奉敕往。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贴然。一意拊循,与民休息。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巡抚周忱有所建置,必与豫议。及清军御史李立至,专务益军,勾及姻戚同姓。稍辨,则酷刑榜掠。人情大扰,诉枉者至一千一百余人。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有诏灭苏、松官田重租,豫所辖华亭、上海二县,减去十之二三。
正统中,九载考绩。民五千余人列状乞留,巡按御史以闻,命增二秩还任。及十年春,大计群吏,始举卓异之典。豫与宁国知府袁旭皆预焉,赐宴及袭衣遣还。在职十五年,清静如一日。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
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豫皦皦著名绩,尤以恺悌称。
是时,列郡长吏以惠政著闻者:
湖州知府祥符赵登,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增秩再任,自宣德至正统,先后在官十七年。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正统六年超擢广东布政司。荆州知府大庾刘永遭父丧,军民万八千余人乞留,英宗命夺情视事。巩昌知府鄞县戴浩擅发边储三百七十石振饥,被劾请罪,景帝原之。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英宗令进秩视事。先后在官十八年,迁至河南布政使。惟袁旭在宁国为督学御史程富所诬劾,逮死狱中。而宁国人惜之,立祠祀焉。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1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德五年五月廷臣九人为知府 简:选拔
B.咸获苏息苏 息:死而复生
C.一意拊循 抚循:抚慰安抚
D.人情大扰     扰:扰乱
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
B.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
C.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
D.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豫择吏的标准看重出身的家庭和道德品质。他担任松江知府期间,从“良家”中挑选谨慎厚道的加以任用,并且用礼法教育他们。
B.赵豫关心百姓疾苦,维护百姓利益。他均徭节费,裁减吏员,减轻田租,上奏皇帝极力抨击危害百姓的行为,百姓因此受益。
C.赵豫为政和乐平易,移风易俗。松江民俗喜好诉讼,凡来诉讼者,他以好言开导,告诉他“明日来”,留下了移风易俗的佳话。
D.赵豫深受百姓爱戴,在官吏中影响很大。他任期届满百姓“乞留”,在他的影响下各郡出现了许多深受百姓爱戴的知府。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贴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①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感情真挚,形象新颖,语言含蓄而有韵味,结构严整工巧,堪称是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精品。
B.首联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的喜悦。“前值东风后值秋”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东风借指春天。
C.颈联写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极言别去之难,这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
D.“淡烟乔木隔绵州”一句,点明题旨,以景作结,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情韵悠长,余味无穷。
16.《唐宋诗举要》评价颔联“写景极佳,而意极沉郁”,请简要分析本联是如何写景抒情的。
2020-09-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17. 默写。
(1)荀子在《劝学》中以“木、金”为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__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其中“进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
(4)杜牧《阿房宫赋》中告诫统治者以秦朝为鉴,不然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9-1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幢大窗小隔的西式小楼,房内配着中式的桌椅陈设 ,再加上淡雅的国画和龙飞凤舞的书法,让人感到一种传统与现代的奇妙混合。
②近期,成都的天气非常恶劣,五风十雨,给市民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③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④当下许多学生的书写令人担忧,因此教师应引导他们去欣赏名家书法,让他们感受抑扬顿挫的汉字美,从而重视书写。
⑤这是一个属于奋斗者的时代,面对奋斗路上的许多挑战,我们不能畏葸不前,而是要敢于直面困难,主动地迎接挑战。
⑥天府国际机场建成后,成都将迈入双机场时代,成为国内大陆地区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目前,机场建设如火如荼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⑤⑥D.③④⑥
2020-09-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1998年初,国际足联秘书长布拉特宣布参加国际足联主席的竞选,欧洲足球主席约翰松也积极参与竞选,一时国际足联主席一职炙手可热
②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消息,大失所望。
③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
④入夜,月色溶溶,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⑤大英博物馆近来因财力吃紧,裁减工作人员,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这样,中国文物的巡展活动自然难以开展。
⑥老杨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A.①②⑥B.①③⑤C.③④⑥D.①③④
2020-09-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B.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C.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D.近年来,成都七中全校师生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2020-09-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鲸的“歌声”能表达很复杂的意思,但远不能与人的语言相提并论,因为鲸的“歌声”里没有能够代表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的名词。
B.一个天使般的微笑若能化解一个人多年的苦闷,就应该是无价的,也应该是解决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C.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D.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2020-09-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今天的语言竞赛中,互联网语言显示出强大的繁殖能力
①对传统汉语构成犀利的挑战
②近年来,汉语互联网平均每天以诞生17.5个新词的速度在自我繁殖
③但绝大多数新鲜出炉的语言事物,只是一些转瞬即逝的泡沫
④新词组、新句式和新语体更是大量疯长,犹如春风野草
⑤同时,它也以每天淘汰9个新词的速度在自我清洗
⑥它们在互联网上喧嚣数日或数月,而后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A.①③⑥②⑤④B.②①⑤⑥④③C.②⑤④①③⑥D.③⑥②⑤④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本届湖湘文化研讨会在岳麓书院召开,推举您忝列“湖湘文化研究会”理事。
B.我最近工作很忙,但我会拨冗参加贵公司的开业大典并预祝贵公司开业大吉!
C.老张的儿子考上了北京大学,很多朋友前往道贺,他道谢说:“托福!托福!”
D.李校长在教代会上诚恳地说:“为了学校的发展,大家就斗胆建言献策吧。”
2020-09-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数字化阅读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便捷,也引发了一些思考:有的人认为,数字化阅读碎片化,会导致阅读能力的下降;有的人认为我国书籍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竹简到活字印刷到现在的数字化媒体,每次变化使得人们的阅读更快捷方便,数字化阅读将来可能会胜过传统的纸质阅读,成为多数人的首选;也有人认为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是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对上述材料中所谈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①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0-09-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2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6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作家作品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4-6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其他小说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二、文言文阅读
7-100.65姚思廉  《陈书》  文言文断句  史传文
11-140.4《明史》  文言文断句  概括中心意思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罗隐(833-909)  诗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表现手法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0.65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190.65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20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搭配不当  不合逻辑选择题
21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搭配不当  不合逻辑  结构混乱选择题
220.65简明、连贯选择题
230.65得体选择题
六、作文
240.4哲理与生活  材料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