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内蒙古 高一 阶段练习 2020-11-02 26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惆(chàng)     (páng)皇 (gòng)职            (mò)—样
B.(qiǎo)然       (zā)             惩一(jǐng)百       (kuó )
C.(nǎn)然        (pō)             挤(jī)身               叱咤(chà)风云
D.连(lèi)          (nuò)        (bǐ)首               藏头(lù)尾
2020-10-2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选项中,对于短语类型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端正态度(补充短语)   打扫干净(动宾短语)
B.认真处理(动宾短语)   把问题(介宾短语)
C.男女老少(并列短语)   出去一趟(主谓短语)
D.火车开了(主谓短语)   文艺青年(偏正短语)
2020-10-28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选出对下面句子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     
他高兴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A.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他”,谓语是“眯成”,宾语是“一条缝”。
B.这个句子的主语是“眼睛”,谓语是“眯成”,宾语是“一条缝”。
C.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他”,谓语是“高兴”,补语是“眼睛眯成一条缝”。
D.这个句子的主语是“眼睛”,谓语是“眯成”,补语是“一条缝”。
2020-10-28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华国文化的全部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经,专指儒家文化。因为自汉武帝时期以来,儒家文化超越诸子百家,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此后的历朝历代,儒家思想都被看作是社会发展中的纲常伦理,被认为是思想文化界的_______。史,便是史书。中国历史上的“正史”,从汉代的《史记》开始,到清朝的史书《清史稿》,总称为“二十六史”。子部,就是指人们常说的“诸子百家”。百家之长与儒家之尊共同盛放于中国文化的百花园中,才使得中华文化________、鲜活有力。集,泛指一切文化艺术,包括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

综合起来看,如果我们将国学比喻为一座________的文化大厦,那么:经,是这座大厦的钢筋结构,是大厦得以盎然挺立的基础;史,是大厦的水泥浇筑,构筑了大厦的坚实外形;(          ),所以,子部的百家思想,就如同是为这座大厦开了一扇扇的门窗,使得空气流通、阳光健康;集部,像是大厦里一切装潢与内饰,丰富多样,精彩纷呈。是“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全面支撑起了中国文化这座________的殿堂。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 史、子、集”四大部类,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
B.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划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而“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华文化的全部内容。
C.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经、史、子、集”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D.“经、史、子、集”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全部内容,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中流砥柱   源远流长   蔚为大观   古色古香
B.擎天之柱   生生不息   富丽堂皇   美轮美奂
C.中流砥柱   生生不息   蔚为大观   美轮美奂
D.擎天之柱   源远流长   富丽堂皇   古色古香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钢筋水泥建起的这座楼宇既非常庞大,又密不透风、缺乏生机
B.虽然用钢筋水泥建起了一座庞然大楼,这座楼宇却密不透风、缺乏生机
C.水泥钢筋建起的这座楼宇密不透风、缺乏生机,虽然它是一座庞大大楼
D.而钢筋水泥虽然建起了一座庞然大楼,却也使得这座楼宇密不透风、缺乏生机
2020-10-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

   

刘建超

父亲名字叫海,名字叫海的父亲当兵前从来没有见过海。给父亲起名叫海的爷爷也没有见过海。

父亲曾问过爷爷,海是什么?爷爷指着村子里几亩地大的池塘,说,江河湖海都是水,这池塘就是海。去,下海耍吧。父亲光着屁股在池塘里扑腾,那时他以为,天下有水的地方就是村里的这一方池塘。

父亲参军,跟着部队南下。

首长问,你们谁能爬山?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从小就上山放羊砍柴,每天翻山越岭如走平地,没啥说的!

首长又问,你们谁会游泳?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会。村里的海,我能一口气扑腾几个来回。没啥说的!

父亲的两个没啥说的让父亲变成了一名海军。他以为海军就是上舰艇,开着军舰像开着坦克车一样。

父亲被派去学习航标灯和柴油发电机的维护和保养。他学得很快,成绩也好。学习结束,他被分配到远离大陆的小岛上,岛上只有他一个人,日夜守着航标灯。

排长对父亲说,这个小岛你就是岛长了,所有活着的东西都归你管。岛上活着的东西就是空中的海鸟,海滩上的海龟、螃蟹。

排长说,守护好航标灯就是守护好祖国的领土。能看到航标灯的地方都归你守护,小海,你要自豪呢。

父亲很自豪。父亲每天的日子就是在小岛上巡逻,给航标灯添加柴油。父亲从没有一点儿失落。

日子单调枯燥,父亲却喜爱上了这座小岛。父亲说,守岛的日子里,他真的学会了在大海里游泳,学会了钓鱼,学会了和海鸟说话。

寂寞的时候,父亲就给母亲写信,每周来岛上送给养的船就成了他们传书的鸿雁。父亲的书信封封都是海岛的说明书,岛的静、岛的动、岛的趣、岛的乐,没有半句岛的苦、岛的累。他告诉母亲,坐在礁石上可以看到水中的游鱼,扎个猛子可以捞出红薯大小的海参,晚上睡觉,都会有螃蟹来敲你的柴门。

母亲被父亲的描绘给迷住了,带着红薯干、炒花生到了海岛。母亲上岛的日子遇到了风浪,母亲被颠簸得把胆汁都吐出来了,船还是靠不了岛,只是依稀地看到个人影在挥手。母亲没有上岛,她死心塌地要嫁给父亲。母亲说,那么艰苦的日子父亲都乐观地面对着,跟着这样的男人,靠得住。

排长带着送给养的几名战士,为父母亲举办了简单而又热烈的婚礼。母亲留下和父亲相伴在孤岛上守候航标灯,两个人的世界把寂寞过成了快乐。闲暇,父亲教母亲游泳,在滩头捉螃蟹抓海参。他们把钓的鱼晾干,让给养船带回连队的炊事班。

父母最快乐的事就是给未来的孩子起名字。两个人对孩子叫什么名字争执不下,父亲说,周一、三、五,叫我起的名,周二、四、六叫你起的名,星期天咱俩一起带出来玩。

于是经常听到父亲喊着,海星、海带和我一起出操,正步走!母亲会说,岛儿、灯儿开始做饭喽。

母亲怀着我的时候,遇到一场特大风暴。浓雾翻滚,暴雨雷鸣,海天像倒翻过来一样,几十米高的巨浪一排排咆哮着疯了般拍到岛上,航标灯都被震得直摇晃。父母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阵势,有些不知所措,偏偏柴油机发生了故障。

母亲说,这么大的风浪,不会有啥船只过往,等风浪小了再上塔修理吧。父亲背上工具包说,上级交给我的任务就是维护好航标灯,首长说过,岛上的灯塔就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一分钟也不能灭。

父亲登塔,风浪扑得他站立不住。母亲担心,找来绳子系在父亲的腰间,另一端缠在自己身上,两人就这样守护在机器旁,在咆哮的海浪中坚持到天明。

父亲看着累瘫在身边的母亲,抚着她的秀发说,今天该哪个孩子陪咱出操了?母亲抱着父亲哭了,父亲说母亲上岛就哭过那一次。

部队裁军,灯塔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父亲也脱下了军装,可他依然留在岛上。父亲在孤岛上守护灯塔四十年,直到退休。

父亲病重期间,我正带着舰队在波斯湾护航。

母亲说,父亲念念不忘他那座小岛。老海啊,你放心,等我俩都走了以后,让孩子给咱办个海葬,把咱俩的骨灰撒进大海,撒在当年的海岛上,我陪着你一起守护大海。父亲欣慰地笑了,伸出枯瘦的手,抚摸着母亲干瘦的脸,自己的眼角却淌下了泪水。

我是舰长,每次出海执行任务,路过那座小岛,我都会行注目礼。在那座小岛上,伫立着一座无形的灯塔。父亲给我起的名字叫洋。我告诉父亲,我给儿子起的名字叫深蓝。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作为一名海军战士学习航标灯和柴油发电机的维护和保养技能,来到远离大陆的小岛守护灯塔四十年,表现了对祖国的忠诚。
B.面对首长询问谁“能爬山”“会游泳”,父亲连用两个具有方言特色的“没啥说的”来回答首长问话,这突出父亲的单纯与土气。
C.排长说“所有活着的东西都归你管”,而“活着的东西”就是海鸟、海龟、螃蟹,语言幽默风趣,暗示了父亲在岛上的孤单、寂寞。
D.小说构思巧妙,祖孙三辈的名字依次是“海”“洋”“深蓝”,表现了父亲与“我”热爱大海,以及“我”对父亲精神的理解与传承。
8.小说写到了母亲的哭与父亲的流泪,分别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9.小说在叙写普通人的平凡事时,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一)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左传》)

(二)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节选自《战国策》)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B.夫晋,何之有                              厌:厌恶
C.拔剑,剑长,操其                       室:剑鞘
D.秦穆之于晋,相之久也                 与:结交
11.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秦伯说,与郑人盟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是寡人过也               ②乃欲以生劫
B.①乱易整,不武            ②而乃手共搏之
C.①若不阙秦,将取之     ②子亦有不利
D.①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图穷匕首见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缒而出②越国以远③济而夕设版焉④与郑人⑤群臣之⑥晋函陵⑦踞以骂曰
A.①③⑦/④⑥/②⑤B.①③/②④/⑤⑦⑥
C.①③/⑤②/④⑥⑦D.①③⑦/④⑥/②/⑤
14.下列对文段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执事:指办事的官吏。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可译为 “您”。
B.陛下: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C.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东蛮和南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这里指边远地区。
D.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
1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2020-10-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6.品读诗歌的前两句,说说雨后山村具有怎样的景物特点?
17.根据对全诗的理解,你认为哪个字是全诗的“诗眼”,并简要陈述你的理由。
2020-10-2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五、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1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眼中的秋天不再是萧条愁苦的季节,而是“__________”充满了强劲的生命力。
(2)《雨巷》中诗人目送丁香姑娘静默地一点点远去,最终以“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她消失在那破落衰败之地的结局。
(3)徐志摩深爱康桥,《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愿意将自己化为康桥的一部分的强烈愿望。
(4)《荆轲刺秦王》表现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5)《曹刿论战》中认为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0-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19. 认真阅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扩写。要求:使用两种以上修辞手法,并保持原意。(不少于60字)
想起家乡的麦田,想到金黄的麦浪和闪着光亮的麦芒。
2020-10-22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天天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学习活动一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0.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中国教育报北京3月23日讯记者从文化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

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发出的通知强调,公共文化设施在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同时,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将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入其中。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举办多种陈列和展览,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2-10更新 | 41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省罗定市高一上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卷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就是行走在天地间。

告别懵懂青涩的少年时代,高中生正张开双臂拥抱五色斑斓的青春。一路走来,是谁在用心呵护照顾你,用理解的目光默默地注视你?又是什么在感动和激励着你,抑或常常困扰迷惑着你……

是亲人的关爱,师友的支持,陌生人的善意;还是童年的书籍,成长的日记,带着美好回忆的文具;抑或是努力拼搏的理想和信念,跨越人生坎坷的动力和勇气,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在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有你。一路有你,我的心中有春天;一路有你,我的天空有阳光;一路有你……


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6
现代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65字音  字形选择题
20.65单句的成分选择题
30.65单句的成分选择题
4-6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  语句复位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190.65扩展语句语言表达
200.65压缩语段  拟写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7-90.4分析结构,概括主题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三、文言文阅读
10-150.65左丘明(前556-前451)  《左传》  《新序》(《战国策》整理)  文言文翻译
四、古代诗歌阅读
16-170.65其他隋唐作者  诗  古诗中的景物形象  炼字、诗眼
五、名篇名句默写
18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六、作文
210.65青年成长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