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北京 高二 期中 2020-11-15 36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写作、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加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遐迩(xiá   ěr)        功亏一(kuì)        隐(cè)            文质彬(bīn)
B.子(rú)                 克己复(lǐ)          人(zhé)          思齐(xián)
C.惕(chù)               (wù)                 让(cí)            格物知(zhì)
D.是(yī)               善(zhì)             誉(yào)        道远(zhònɡ)
2020-11-0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词语中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仁(统一)                      请问其(条目,细则)
B.请斯语矣(实践,从事)        小子何莫学《诗》(夫子,指孔子)
C.可以(讽刺)                         明德(彰显)
D.其家(使……整齐有序)        足以四海(保护)
2020-11-0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敏于事慎于言                           后已
B.君子喻                                 己所不欲,勿施
C.迩事父                                     可以终身行者乎
D.宋人有善不龟手之药者             剖之以
2020-11-0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治其国,先治其家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
B.父之不慈子                           至大夫之相乱其家
C.壹是皆修身为本                    保四海
D.不亦重                                 其“恕”
2020-11-0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提出“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南宋朱熹将《论语》与《礼记》《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B.老子,李耳,字聃,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又称《道德经》。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C.“亚圣”即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孟子在政治上主张行仁政,保民而王。我们熟悉的“君子远庖厨”“明察秋毫”“缘木求鱼”均出自《孟子》。
D.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老人与海》叙写了老渔夫桑地亚哥在海上与鲨鱼搏斗的经历,彰显了不可战胜的“硬汉”精神。他的《老人与海》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B.十九世纪法国小说家狄更斯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讲述了主人公坎坷而富于传奇性的经历。
C.《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
D.《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2020-11-07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大家都知道,韩愈因反佛被皇帝贬谪,在半道上写下了“云横秦岭家何在,□□□□□□□”这样杰出的诗句。应该说,卫儒家“道统”的甲(热情/激情),使韩愈在这方面的论述带有明显的臆断式排他(qīng)向。例如他对佛教传入前后的漫长历史的总体判断,以及他误以为佛教是在炫耀信奉者的长寿,或追求一种(chěng)罚性的灵验等等,都是气用事的草率之言。他不明白,他所排列的从尧到孟子的所谓“道统”是一种理论假设,而一个泱泱大国的广大民众却需要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这种宗教信仰在实际展开时,往往伴有特殊的非理性仪式。儒家学者再高明,也不应该以自己的思维逻来框范天下。尤其是对于他们很少有发言权的关于生命的终极意义和彼岸世界等课题,乙(更/但)不应该阻止别人去思考。

其实更多文人没有韩愈这么极端。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三种完全不同的审美境界出现在中华文化之中。一种是温柔敦厚,(zài)道言志;一种是逍遥自由,直觉天籁;一种(niān)花一笑,妙悟真如。中国文化人最丙(熟习/熟悉)的是第一种,但如果从更高的精神层面和审美等级上来看,真正不可缺少的是后面两种。

7.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qīng)向               
B.(chěng)罚             气用事
C.(zài)道言志          泱泱大国
D.(niān)花一笑        
8.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A.雨打芭蕉叶带愁B.影入平羌江水流
C.遥望洞庭山水翠D.雪拥蓝关马不前
9.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热情              熟习B.激情              熟悉
C.热情              熟悉D.激情              熟习
10.对末段文字中三个“一种”依次指代的对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     道家     佛家B.儒家       佛家       道家
C.道家     佛家     儒家D.佛家       道家       儒家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哀公命席,问于孔子,曰:“敢问儒行。”孔子对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待举,力行以待取。自立有如此者。儒有居处齐难【1】,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涂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2】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其备豫有如此者。儒有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3】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其特立有如此者。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4】;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

(取材于《礼记》)


注释:【1】齐难(zhāi   nǎn):庄重恭敬的意思。【2】和:舒适。【3】沮:恐吓。【4】干橹:盾牌。

(二)

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路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

子贡以所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炊之于坏屋之下,有埃墨【1】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

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取材于《孔子家语》)


注释:【1】埃墨:灰尘、尘土。
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死以有待也                    爱:吝惜
B.儒有之以货财                    委:推托
C.子贡以所                       赍:携带
D.穷改                              节:操守
1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怀忠信待举                       夫夷
B.自立有如此者                    孰能讥之乎
C.子贡以饭告孔子                 向之
D.吾信回也                           胡为乎遑遑欲何
1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夙夜强学以待问
早晚努力学习来等待别人询问
B.淹之以乐好
用声色嗜好使他沉溺
C.告籴于野人
告诉村民哪里可以买到米
D.岂或启佑我哉
难道是祖先(在)启发保佑我们吗
14.材料(一)中谈到儒者“言必先信”,下列语句与之不符的一项是(     
A.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C.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论语•公冶长》
D.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论语•阳货》
15.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
16.材料(二)中有“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请你结合材料(一)中的语句,从儒者人格的角度简要评析孔子的上述行为。
17.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注释:①师:颛孙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②商:卜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
两则语录都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请结合其中一则简要说明。
2020-11-0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1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19.千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五、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20. 古诗文默写。
(1)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
(3)_________________,美人帐下犹歌舞。
(4)昆山玉碎凤凰叫,_________________
(5)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
(6)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利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老子》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将进酒》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达出舍我其谁的自信。
2020-11-0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一轮春秋月

①当今世界,乱云飞渡,危机四伏,人类仿佛在踢一场找不到球门的球赛。怅然回首,那一瀑穿越了两千多年混沌、彷徨与苍凉的月华,从孔子诞生地尼山的上空静静地流淌下来,几分清朗,几分暖意。

②2500多岁的孔子老得像一尊雕塑,拱手静候在思想隧道的最幽深处。他比苏格拉底年长82岁,比柏拉图年长124岁,比亚里士多德年长167岁。这意味着,中国的孔子以领先西方思想源头“古希腊三贤”的脚步,接举了人类文明的圣火。

③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④“和”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和谐社会”“太平盛世”“大同世界”,是历代儒家的共同理想,是中国梦的滥觞。以“和”为媒,中华文明与其它文明友好接驳,没有古希腊文明进程中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暴风骤雨,没有罗马天主教十字军东征的腥风血雨,也没有欧洲“五月花”号的凄风苦雨;以“和”为旗,儒家主张平等,反对使用武力,中华帝国曾成为调停纷争、震慑强梁,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以“和”为舟,张骞出使西域,鉴真东渡扶桑,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路、唐蕃古道,丝绸之路、……海上生明月,儒香传万里;以“和”为灯,中华文明雄峙瀚海,引渡异域文明的夜航,马可·波罗、利玛窦、遣唐使踏浪而来。“协和万邦”是共性的“最大公约数”,“和而不同”是个性的“最小公倍数”,如何求“和”,我们今天仍然要向孔子叩教。

⑤孔子是人类的慧根。他指点了中华文明的共有圆心,也开辟了世界文明的东方原点。孔子师先儒而有独创,集大成而有深造,尊古但不守旧,坚守却能应变,创新与包容的禀赋优势成就了儒学的博大精深。其后,孟子、荀子、汉唐经学、程朱理学……直至现代新儒,儒家文明蔚为大观。在东方,它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地;在西部,它与佛教文明、伊斯兰文明相生相荣。大约400年前,《论语》等儒家经典就译为法文、英文、拉丁文,影响伏尔泰、马克思等一大批西方思想家;儒家思想在与外来佛教、基督教的碰撞中借鉴吸收,以超强的内敛能力、消化能力、同化能力和愈合能力,守住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主体,为形成和接续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

⑥近年来,西方一些机构评选“十大思想家”“100位影响历史的人物”等,孔子或名列前茅或位居第一;一些国家矗立起孔子雕像,建立了儒学研究机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东门上方,孔子与犹太人先知摩西、古希腊政治家梭伦的雕像并列镶嵌以作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聚首巴黎,呼吁“以中国孔子的智慧帮助全人类应对21世纪的挑战”……

⑦面对差异与分歧、冲突与动荡,面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灾难频仍、人道主义危机红灯频闪的当今世界,孔子的公平、博爱、和谐理念,能否成为人类的普世价值?蓊郁的儒家文明之树能否让躁动的心灵找到安栖的枝头?

⑧孔子是世界的,但首先是中国的。

⑨先秦时期,儒家学说只是受到某些统治者的青睐,孔子也只是因为个人才干卓越而受到器重,其主张并没有成为当时的统治思想。他只是一勾新月,孤独地发着清辉,甚至是一炳烛光,只能照亮近处,温暖周围。

⑩但光芒自有力量,哪怕微弱。历代仕儒们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以微风细雨滋心润物的方式点化冥顽、教化苍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凝成古代君子的品格,塑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如长风浩荡,如丰碑凛凛。

两千多的时间打造出仁、义、礼、孝、德等诸多儒家元素,写进我们的课本,嵌入我们的名字,镌刻在广袤神州楼阁宅院的门联匾额上,约定在古老国度的家训族规乡风民俗中,流进我们的血液,成为民族道德星空的北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观,“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仁义忠信,乐善不倦”的道德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谐观等,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绿叶葱茏。

光必有影,丰碑的背后有影随形。

孔子对周礼的尊崇导致了后人对复古循旧的固守,儒家对官本位、权力等级意识的强调禁锢了人的能动性,极端的愚忠愚孝愚贞观念造成对人性的束缚和扼杀;“爱亲”之仁与“利国”之仁往往存在矛盾,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常常出现两难,孔子编经,秦人灭经,汉人尊经,唐人注经,宋人疑经,被焚毁、被打倒、被尊奉、被扬弃,儒家学说命运多舛。许多要素被发扬光大,一些精华被毁灭殆尽,不少糟粕被渲染放大,各种唯心成分如杂草丛生。经过两千年长途旅行的古老儒学,仍需要“洗洗澡”“治治病”,一掸陈年的积垢。

儒学是人学不是神学,儒教是教化不是宗教。儒家是思想舞台的要角,但不是政治舞台的主角,更不是历史舞台的长角,许多文化责任不能由儒家独担,更不能让孔子全部买单。孔子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不是全部,儒家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体但不是全体。只有去伪存真、正本清源,才能还原真实的孔子。

中国是孔子的故园、儒家的摇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与中国文化融合的过程。当代中国所遵循的创新理论之所以生机勃勃,是因为其中国文化底蕴深厚,这就是中国特色。如何在波澜壮阔的科技浪潮中绽放思想的光芒,在此起彼伏的战争狼烟中发出文明的信号,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确立道德的标杆,在全球化进程中建立起精神的里程碑与灵魂的红绿灯,这是儒家的新担当。文过饰非吹毛求疵,都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如果把孔子思想从我们的血管、骨骼中抽空,中华民族就会思想贫血、精神缺钙,中华文明就没有了生命的底色。

青史不泯,经典不老。我们应该高声吟诵民族的经典,就像基督徒读《圣经》、穆斯林背《古兰经》。一个心中没有神圣的民族是没有尊严的民族,一个不珍视自己经典的民族是没有力量的民族。

揣一本《论语》在胸口,人在长河中行进,心在长天里漂洗。回头看月,淡云轻拂,那玉盘上分明写着四个字:光而不耀【1】

(取材于刘汉俊同名散文)


注释:【1】语出《老子》第五十八章“是以圣人……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写孔子比“古希腊三贤”年长,表明了孔子及其倡导的儒学是人类文明的源头。
B.第⑥段列举诸多事例意在说明孔子的公平、博爱、和谐等理念已经成为人类的普世价值。
C.第⑬段写儒家学说命运多舛,是为了证明儒家思想本身存在着不足,必须要消污去垢。
D.第⑯段以《圣经》《古兰经》类比,表明儒家经典在当今应当得到国人的尊重与珍视。
22.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绸之路”是指古代由中国经波斯到欧洲的商路,为沟通中西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B.“和而不同”指表面能与人和睦相处,但心里却不苟同,是儒家处理问题的重要原则之一。
C.“程朱理学”,指宋代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学派,有“存天理、灭人欲”等主张。
D.“老子”即《师说》中提到的老聃,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著作《道德经》也称《老子》。
23.本文语言富于表现力,请对文中画线的语句加以赏析。
24.有人认为从行文的角度看,应先写“孔子是中国的”,后写“孔子是世界的”。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020-11-07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25. 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警幻仙子命仙女们为贾宝玉演唱的《红楼梦》十二支曲,预示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其中有一句曲词:“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这句曲词中涉及了小说中哪几个人物?暗示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和命运?请根据原著进行简要分析。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名校
26. 学校要进行主题为“寻求生命的光芒”的话剧演出,你作为编剧会将哪一部作品搬上舞台呢?从《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复活》中选择一部作品,简要陈述理由。要求:符合原著内容,理由充分,条理清晰。150-200字。
2020-11-0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名校
27. 按要求写作文。

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开赛当天,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说:“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最终,她带领中国女排克服重重困难,以11战全胜的傲人战绩登上冠军领奖台,实现了赛前定下的目标。学校想邀请郎平教练来为全校师生做演讲,请你写一段文字表达对郎平教练的敬佩之情和邀请之意。


   要求:态度诚恳,语言得体。字数300字左右。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名校
28. “中国味儿”可能是一段记忆,可能是一种感觉,可能是一种特色,也可能是一种文化。选择一个有“中国味儿”的场景,进行描写。要求:描写生动具体,不出现“中国味儿”的字样。要求:150-200字。
作文-命题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9. 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前,某地一辆公交车上,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在短短12分钟内连续四次让座。他的暖心行为被拍成视频,获得几百万人点赞。

近日,某地一位在大学门口做生意的老爷爷,为7元一份的小吃,做了个二维码。没想到有些人欺负他年纪大了不会用手机,付款转账都是1元,还有0.1元甚至0.01元的!老人对记者说:“我本来以为这里的人有文化、素质高,都靠得住。”

某著名演员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谈及他的母亲:“她常对我们说‘好事给人家传,坏事不要给人家传'‘遇到人有难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她没有文化,却有美德。”

某地那所大学的一位教授知道了老爷爷的事后,感到过意不去,他专门去向老人道歉并送上100元,说:“不管是不是我的学生,我都有责任,我们应该教育好这些孩子。”老人没有收钱,但被感动得落了泪。

……


   我们谈论一个人品德时,常常会联想到他(她)的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学力程度。一个人的品德水准与文化水平有何关联?请以“品德与文化”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不少于7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写作、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6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名著阅读
1
作文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写作
6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音  字形选择题
2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30.6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40.4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5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60.6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7-10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21-240.65其他散文  品味语言艺术  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文学类-单文本
三、文言文阅读
11-170.4其他春秋作家  其他西汉作家  文言文翻译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四、古代诗歌阅读
18-190.65李白(701-762)  诗  评价思想内容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五、名篇名句默写
20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六、名著阅读
250.65《红楼梦》  整本书阅读
七、作文
260.65微写作微写作
270.65道德与社会  微写作微写作
280.65传承与创新  微写作微写作
290.65青年成长  道德与社会  哲理与生活  全命题作文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