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皖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安徽 高二 期中 2020-11-28 16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北方大型皇家园林和江南小型私家园林两大类型。前者如北京颐和园等,后者如苏州的拙政园狮子林等。前者气魄宏大,富丽堂皇;后者精巧别致,饶有情趣。总的来看,中国古典园林最突出的特点,是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审美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十分重视营造自然美和建筑美。一方面中国古典园林充分利用与创造自然美,几乎所有园中都有水池、假山、花草、树木等,呈现出一种小桥流水、荷花飘香的自然风光。如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的拙政园,进门后的一座假山,达到了明代造园家计成《园冶》中说“虽由人工,宛自天成”的效果。另一方面中国古典园林又非常注重建筑美,注意运用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形式,讲究形式的美感。

中国古典园林真正的精华与核心是它的文化美。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它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因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色彩,处处使人感受到悠久民族文化传统的氛围。作为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的狮子林,嵌有《听雨楼帖》等书条石刻60余方,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书法,以及文天祥的《梅花诗》等。中国文化传统强调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创造诗情画意的意境,古典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许多实例。中国传统园林将风景美、艺术美和文化美融为一体,因而更加富有魅力。

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里,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美学思想,颐和园就采用了借景、分景、隔景等多种艺术手法来创造空间美感。颐和园中的借景,是指站在颐和园长廊东头的鱼藻轩,向西望去,可以望见远处的西山群峰,尤其是建有宝塔的玉泉山,从而扩大了欣赏的范围。颐和园中的分景,是指贯通东西的长廊,将颐和园分成了北边的山区(万寿山)和南边的湖区(昆明湖),使游人在其中游山玩水,收到步移景换的效果。颐和园中的隔景,是指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是一个自成格局的江南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从而使游人在颐和园这座北方大型皇家园林中,也能欣赏到南方小型私家园林的风光。园林的设计,常常突出幽深曲折的特点,许多园林在入口处都有一座假山或照壁,挡住游览者的视线,绝不让你对园中风景一览无余,还常常把全园分隔为若干个小园或景区,从而达到小中见大、变化多致的美学追求。整个园林的设计,有层次、有变化,虚实相生,曲折含蓄,咫尺山林,韵味无穷,风景时而开朗,时而隐蔽,犹如一幅逐步展开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颇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雅趣,在有限的环境中创造出无限的意境来。

正因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美学思想和历史文化内涵,因而它不仅能够给人们提供游憩玩赏的优美环境,而且能够陶冶人的情趣,丰富人的知识,使人们在娱乐休闲中增强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

(摘编自彭吉象《园林艺术》)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小型私家园林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审美境界,更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特点。
B.贯通东西的长廊,将颐和园分成北边的山区和南边的湖区,这就扩大了欣赏的范围。
C.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谐趣园在颐和园中自成格局,是隔景手法创造空间美感的典范。
D.园林人口处的假山或照壁突出了幽深曲折的特点,达到小中见大、变化多致的效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这一中心论题,从不同的层面展开了论证与分析。
B.在论述中国园林艺术美学思想时,以颐和园为例旨在说明北方皇家园林的魅力。
C.在论述中国古典园林三美的基础上,分析其艺术中蕴藏的美学思想,层次分明。
D.文章使用典型事例,引用名言诗句,既使文章论证有力,又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气魄宏大、富丽堂皇的,还是精巧别致、饶有情趣的,都体现了独特的审美境界。
B.融自然美建筑美、文化美于一体的中国古典园林,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旨趣,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C.拙政园进门后的一座假山,达到了“虽由人工,宛自天成”的效果,说明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营造自然美。
D.只要园林中有水池、假山、树木,就能陶冶人的情趣,丰富人的知识,使人们在休闲中增强审美能力。
2020-11-1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地名的产生源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认知观念。一个地方自有地名才算是真正诞生。地名是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了人类的智慧,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和人文信息,构建了独特的识别和交往文化。而正是由不同区域地名所体现的不同文化内涵,构建了地名背后人们的不同生活记忆。

一个地方的地名,可能源自于当地最典型的自然特征,也可能来自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来自地方的人文特色、生活习俗、精神追求、希冀向往等等。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角度的认知,都有可能投射到小小的地名之中。中国的地名古老而又新颖,有的地名流传了数千年也没有变化,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有的地名则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演变,将这些演变串联在一起,也可以成为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

(摘编自王建富《地名是赓续根脉的最重要线索》)

材料二   地名如人名,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又一代人息息相关。地名,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千百年的情感传承,不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一个长期形成的地名,其实就是那个地方的符号,是那个地方所有人情感所系的标志。即便远在他乡,人们也永远不会忘记故乡名字。我们常说珍爱乡愁、寻找乡愁,这乡愁,就融在地名中。

地名,在海内外华人眼里,在所有寻找乡愁的人们心中,就是一条回家的路。即便不在这里出生,那也是祖辈的根,后代依旧将心底的那份乡愁,与那个遥远的地名联在一起。为《志愿军战歌》谱曲的周巍峙先生,曾任文化部部长、全国文联主席,他爷爷那一代逃荒离开徽州,虽然周巍峙没有在徽州出生,但徽州一直在他心中。他的儿子周七月说,父亲一直想找到徽州的家乡,并且认为徽州地名被黄山替代,是一大遗憾。他根据父亲提供的堂号,前往徽州,找到了祖辈生活过的村庄和祠堂。去世两年之前,周巍峙在妻子陪伴下,终于回到徽州祖籍所在地,了却心愿。踏上这条回家的路,他等待了90年。

地名的替换与取消,显然需要慎之又慎。尤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早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存在于史书碑刻、文学经典之中。慎重更换地名;其实就在于对地名有情感。这种情感,是个人的,是家族的,更是地方的、民族的。诸多地名情感的滋生、蔓延与丰富,才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自尊。在更换地名之际,我们需要敬畏文化,敬畏历史,任何一个地名,都是在悠久历史中形成。

(摘编自李辉《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材料三   浙江的安吉,建县始于东汉,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湖北的嘉鱼县,因《诗经·小雅·南有嘉鱼》得名,“南有嘉鱼,桑然罩罩”,而嘉鱼自古以来便是鱼肥水美之地;重庆的千厮门取自《诗经·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梁,农夫之庆”,以此预祝丰收、祈祷满仓;北京的怀柔,出自《诗经·周颂·时迈》中的“怀柔百神”,“怀,来也;柔,安也”,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表达的是古人对交融发展、和平安宁的渴望……当我们知晓了这些地名的来由,就读懂了我们的祖先深沉蕴含于名字里的祝福、憧憬和寄托。

灿烂的诗词文化同时在不断丰富着地名文化的内涵。玉门关是“春风不度”的边塞,与之相关的唐诗多达.上百首,既有远离故土的思念,也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姑苏因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被晕染了一层挥之不去的愁绪;透过“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足以想见昔日成都“天下锦绣出蜀锦”的繁华……一方水土有了诗词的浸润,便拥有了灵动的色彩,拥有了心灵共鸣和凝聚人心的魅力。

诗词也成为地名的最佳名片。“烟花三月下扬州”“芳草萋萋鹦鹉洲”“西湖歌舞几时休”……不管你是否去过徽州,汤显祖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就足以令人无限向往它粉墙黛瓦的美好。

(摘编自康震《打开大美中华的大千世界》)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区域地名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不同,正因为如此,各个地方所构建的地名背后人们的生活记忆也各不相同。
B.地名蕴藏着历史等信息,中国地名有的古老,流传数千年也没变化;有的新颖,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演变。
C.古地名徽州被黄山取代,也造成一些遗憾;因此各地在更换地名时应慎重,要珍重人民对老地名怀有的情感。
D.不少地名来自古诗词,如玉门关、扬州、徽州等,诗词文化也丰富着地名的内涵,诗词成为地名的最佳名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历史时空符号的地名,其来源不是单一的,因为不同地区的人们对自然和社会认知有差别。
B.周巍峙找徽州家乡的事例说明,不论是不是在故乡出生,海内外华人心系故乡,那是祖辈的根。
C.地名是在悠久历史中形成的,对地名有情感也体现出民族的文化自尊,因此更换地名要慎重。
D.一些地名寄托着祖先的祝福,重庆的千厮门就寄寓着生活在极度贫乏年代的祖先对丰收的憧憬。
6.历史悠久的地名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2020-11-1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谜样的性格

契诃夫

头等客车的单间车房。

一个俊俏的小女人在蒙着深红色丝绒的长沙发上半躺半坐着。她手里使劲攥紧一把贵重的毛边①扇子,扇得沙沙地响。

她那夹鼻眼镜不时从好看的小鼻子上掉下来。她心情激动。……她对面小长沙发上,坐着一个省政府的特任官。他是新进的青年作家,在本省报纸上发表些取材于上流社会生活而又篇幅不大的小说……他瞧着她的脸,带着行家的神情仔细端详她。他在观察,研究,揣摸这个离奇的和谜样的性格,他在领会它,了解它,她的灵魂,她的全部心理。

“啊,我了解您!”特任官说,吻一下她手上靠近镯子的地方。“您那敏锐善感的灵魂,正在迷宫里寻找出路。”

“您描写我吧,沃尔杰玛尔!”小女人说,忧郁地微笑。

“我的生活那么丰富,那么错综复杂,那么五光十色。……不过主要的是我身世不幸!我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那种受苦受难的女人。……您把我的灵魂写出来,沃尔杰玛尔,让大家都来看一看这个可怜的灵魂吧!您是心理学家。我们在这个单间里坐着谈话还没满一个钟头,您就已经完全理解我,完全理解我了!”

“我生在穷苦的文官家庭里。我父亲是个善良的人,头脑聪明,不过……时代和环境的风气啊,……他喝酒,打牌,……受贿。……还有我的母亲。……可是说这些有什么用呢!无非是贫穷,为一小块面包而挣扎,自己觉得自己渺不足道。……总之,我得为自己打开一条路。……可是我只受过贵族女子中学那种不健全的教育,读过愚蠢的长篇小说,犯过青年人常犯的错误。……同环境斗争吗?可怕呀!还有彷徨!那些使得我对生活和对自己都失去信心的痛苦!……我期望幸福,我渴望做自由人!对了!做自由人,我认为就是我的幸福!”

“美妙的性格!”作家喃喃地说,吻她手上靠近镯子的地方。“我吻的不是您,好女人,而是人类的痛苦!”

“啊,沃尔杰玛尔!我要赫赫的声名,……要轰轰烈烈,要荣华富贵,就象每个不平凡的性格那样。我渴望一种不平凡的……不是女人所想望的东西!可是后来,……后来,……我在生活道路上碰到一个阔绰的老将军。……您要了解我,沃尔杰玛尔!要知道这是自我牺牲,这是放弃个人利益,您要了解我!我不能不那样做。我总算使得家里人富裕了,我能出外旅行,干点善事了。……可是我多么痛苦,我觉得将军的拥抱多么难受,多么卑贱庸俗。那种日子,……那种日子可真难熬!可是有一种想法稳住了我的心:反正老头子不是今天就是明天总要死掉,那我就可以要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把我自己献给我所爱的人,那就幸福了。……而且那样的人我是有的,沃尔杰玛尔!上帝看得见,确实有!”

小女人用力摇②扇子。她脸上现出要哭的神情。

“后来老头子死了。……他给我留下一点财产,我自由得象鸟一样。现在我总算可以幸福地生活了。……不是这样吗,沃尔杰玛尔?幸福来敲我的窗子。只要推开窗子就可以把它放进来了,可是……不!现在我总算可以把我自己献给我所爱的人,做他的伴侣和助手,为他的理想奋斗,生活幸福,……可以有个归宿了。……可是在这个世界上,一切事情是多么庸俗,恶劣,愚蠢!一切事情是多么卑鄙,沃尔杰玛尔!我真是不幸,不幸,不幸呀!我的道路上又出现一个障碍!我又感到我的幸福遥远,遥远了!唉,我多么痛苦,要是您知道才好!多么痛苦啊!”

“不过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什么东西拦住您的去路呢?您说出来!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又是一个阔绰的老头子。……”

那把断裂的③扇子盖住她俊俏的小脸。作家伸出拳头支住他那苦苦思索的脑袋,不住叹气,带着精通心理学的行家气派开始沉思。这时候火车头拉响汽笛,嘘嘘地放气,车窗上的帘子给西下的夕阳照红了。……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俊俏的小女人”说“我得为自己打开一条路”,这条路就是摆脱贫穷,不再感到渺小,想赫赫声名,享荣华富贵。
B.在那个阔佬死后,“俊俏的小女人”本可改变现状,得到渴望的幸福,却又陷入自己编织堕落的网中,不能自拔。
C.特任官作家“伸出拳头支住他那苦苦思索的脑袋,不住叹气”“沉思”,说明他实在无法猜透“俊俏的小女人”的性格。
D.小说展现了“俊俏的小女人”的复杂心态,主要是通过肖像、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来直接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
8.小说中三次写到扇子,分别表现出“俊俏的小女人”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9.小说以“谜样的性格”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0-11-1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早孤,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许之也。时先主屯新野。诣亮,凡三往,乃见。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二十六年,群下劝先主称尊号,先主未许,亮说,先主于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曰:“丞相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君其勖哉!”亮以丞相尚书事,假节。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六年春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邻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粮尽而还。九年,亮复出祁山,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已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年春/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
B.六年春/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
C.六年春/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
D.六年春/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节,皇帝将符节给执行任务的臣子使用,执掌地方军政的官员有的加“假节”称号。
B.元年,我国古代的皇帝即位或在位期间改换了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为元年。
C.《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三传”指《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D.屯田,我国古代政府专为取得军队给养而由兵部直接组织士兵垦荒种地的生产方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少历艰难,才华得到认可。他年少时就失去父亲,亲自在田地里耕种;每每把自己比成管仲、乐毅,当时的人没有不称赞他的。
B.诸葛亮辅佐先主,深受先主信任。先主去三次才见到他,感情一天天更亲密;先主临终前把身后事嘱托给他,并下诏让后主待之如父。
C.诸葛亮为国尽责,遇事敢于担责。后主即位,政事都由他裁决;他率军南征,平定叛乱;北伐遭街亭之败,主动引咎担责,自请贬职。
D.诸葛亮多次出征,却以失败告终。他虽是奇才,练兵讲武,却几次出征失败,有的因用人不当,有的因粮食不足,最后一次病死军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丞相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君其勖哉!
(2)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郃所破。
2020-11-16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上巳浮江宴

王勃

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

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

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

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注]①上巳:本意指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定三月三日为上巳节。浮江宴:在水中船上举行的宴会。②中川:水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点出题目,点明宴会举办时间和地点,也暗示出写此诗的原因。
B.三四句描绘满山绿色的树叶、红花消失的景象,说明春天快要结束。
C.第五句写后边山涧里泉水声响,象征宴会的喧闹,表现出诗人的雅兴。
D.第六句写眼前的怡人景色:前边的大桥在水中的照影像彩虹一样美丽。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020-11-2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相近,都表现出宠辱不惊的心态。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秋天树叶的萧萧之声、江水的汹涌之状,给人一种悲怆之感。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音乐余韵无穷的情感艺术,也形容沉默中蕴含着惊人的情感力量。
2020-11-1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8月20日,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七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高分家族”里的卫星虽            ,但作为我国首颗民用亚米级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高分七号则在技术上迈了一个大台阶,是            的升级版。高分七号的分辨率不仅能够达到亚米级,而且定位精度是目前国内最高的,因为它携带有激光测高仪,这让高分七号          ,能够在太空拍出高质量的3D影像。高分七号的投入使用,使我国能够拥有世界一流的立体测绘技术,为我国          全球的地形地貌画出误差在1米以内的立体地图,不仅能够为规划、环保税务、国土、农业等部门提供宝贵的信息,也为我国民用导航领域提供核心竞争力。高分七号入轨运行后,可与两颗已在轨运行的资源三号卫星组建首个光学立体测绘卫星星座,三颗卫星组网运行可有效提高国土立体覆盖能力,更好地完成全球测图和国土测绘,打破我国高分辨率立体遥感影像市场大量依赖国外卫星

17.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义绝”——关羽千里走单骑,生动诠释了矢志于义的信念。
B.别里科夫说:“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C.雷欧提斯对哈姆雷特说:“我说不下去了,国王——都是他一个人的罪恶。”
D.我们再进去时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分伯仲   名副其实   如鱼得水   乃至
B.各有千秋   名副其实   如虎添翼   乃至
C.不分伯仲   实至名归   如虎添翼   甚至
D.各有千秋   实至名归   如鱼得水   甚至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更好地完成国土测绘和全球测图,解除我国高分辨率立体遥感影像市场大量依赖国外卫星
B.更好地完成全球测图和国土测绘,打破我国高分辨率立体遥感影像市场大量依赖国外卫星的现状
C.更好地完成国土测绘和全球测图,打破我国高分辨率立体遥感影像市场大量依赖国外卫星的现状
D.更好地完成国土测绘和全球测图,解除我国高分辨率立体遥感影像市场大量依赖国外卫星的现状
2020-11-1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生物体内的生物波十分灵敏,会随着温度、湿度、氧气含量、酶和蛋白质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称之为生物波调控因子。①__________,生物波会呈现一种有规律的律动,同时产生生物波调控因子进行自身修复和完善,②__________。但当这些因子处于非正常值情况下,③__________,而生物体自身产生的生物波调控因子的修复功能降低甚至停滞,引起生物体出现病症

2020-11-1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1. 请根据下面的信息,概括说明“抗美援朝精神”,不超过65个字。

70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贞观五年,太宗李世民令百官上书谈论朝政得失。常何是武官,不善言事,就告知门客马周,马周写了合乎时宜的事二十多件,让他上奏,结果事事符合旨意。太宗怀疑常何有这样的才能,询问常何,常何直言:“这不是臣所能写出的,是门客马周草拟的。”太宗当天就急召马周,四次派人催促。待到马周拜见后,太宗和他谈论得很高兴,就令他在门下省当值。太宗因常何举荐得当,赐帛三百匹。马周心怀感激,从此尽心履职,为国操劳,后担任宰相,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延续发挥了重要作用。


   班级计划举行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李世民、常何、马周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11-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
4-60.65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非连续性文本
7-90.65契诃夫  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外国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陈寿(233-297)  《三国志》  文言文断句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王勃(650-675)  诗  表现手法  评价思想内容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标点符号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00.65情境补写  连贯语言表达
210.65压缩语段  下定义  提取关键词  概括要点语言表达
六、作文
220.4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