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七)语文试题
湖南 高三 阶段练习 2021-03-31 24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儒家的天下观不是人对世界本然样态的无条件接受,而是来自自然向人文的生成。《周易·贲卦》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种天文人文的分野,也是先秦道家、阴阳家与儒家天下观的差异所在。《礼记·礼运》讲: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正是讲儒家的天下建基于人道并对其进行人文(审美)再造的特性。

所谓儒家的天下体系,是以人文之美彰显价值的体系。按照其圣王谱系,黄帝、尧、舜之后的接续者是周公,他一方面通过制礼作乐使中国远古人文命脉制度化,另一方面则开启了中国传统政治的礼乐传统。至此,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命题,则被具体化为以礼乐重塑一个美好世界的问题。

在现代学术话语中,礼乐是一个与文明、文化、政治制度产生广泛关联的概念,但在根本意义上,它却是一个美学问题。礼在个体层面涉及人行为的雅化,在社会层面涉及群体行为的仪式化,在礼器层面涉及器具审美,均具有美和艺术的意义;乐则是诗歌、音乐、舞蹈的综合形式,其审美属性自不待言。以此为背景,自西周以降,传统中国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定位贯穿了以美为核心的精神。据此理解中国传统的天下观,人文之美作为礼乐的同义语,明显成为文野、夷夏之别的最重要标志,所谓用夏变夷则无非是将儒家崇尚的礼乐之美从中央之地向四方不断推展。

由于有预在的人文价值观和礼乐制度作为先导,儒家所讲的天下,不是它原本是什么,而是应该是什么;不是自然世界,而是人文世界。相关的人文实践,则首先是以中邦、四海、九夷、八蛮规划为天下勾勒轮廓,然后是圣王治天下”“教天下以及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种种努力。按照儒家的规划,这种努力主要分为四种,即礼、乐、刑、政。但是在礼乐刑政之间,礼和乐具有优先性。中国社会自西周始,就建立了体系化的礼乐教育制度,一种基于礼乐人文教化的天下格局也就自然形成。到战国时代的思孟学派,将礼乐内化,从心性的深度重建人与天下的关联。如《礼记·大学》: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样,个体心性的诚敬,就成为士人最终通达天下责任的起点。孔子之后,儒家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这种被人道限定的礼乐补天道,从而赋予了它更完备的形式。它在内在心性与外在天地之间拉开了一个张力空间,使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一个上通下达的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之内,它一方面化自然为人工,化禽兽为人类,化蛮夷为华夏,化野蛮为文明,体现了可贵的实践品格;另一方面,它强调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就此而言,儒家为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注入了有为精神和理想主义格调,使相关的人文和审美之思超越了认知,成为一种为人而在的价值。

——(摘编自刘成纪《论中国美学的天下体系》,有删改)

材料二:

天下观是中国人的卓越文化创造,是中华文化最有气象、最具格局的文化建构。天下,包括了古人所知的人类整体,代表着已知的全部文明世界,即天下一体。如《尚书·立政篇》所谓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诗经·小雅·北山》宣称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典型地说明了中国文化对天下的这种认识。早期的世界各民族普遍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看作是整个世界的中心,但是由这种自我中心意识发展为普天之下的理念,并由此产生独特的政治文化理念,如大一统意识等,则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

商朝时期,天下已经是一个相当完备的概念。商人将天下分为四方中央两个部分,形成中国人天下观的基本要素。秦汉之后,夏、商、周三代松散的天下共主局面,为大一统的政治体制所取代,天下观逐渐贯彻到政治理念中。经过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中国传统的天下观理念及其所形成的政治统治秩序日臻完善。这其中,儒家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等观念,道家抱一为天下式等主张,法家为天下治天下等观点,墨家一同天下之义等思想,莫不以治天下为对象来构建学说,为实现天下太平”“大同提供着思想支持。

中国人称理想的世界是天下为公大同。在古人眼里,天下不只是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政治概念,很早就确立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观念。如《吕氏春秋》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万民之主,不阿一人。”“天下为公的认知,成为中华文化天下观的重要基石。《礼记·礼运》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描绘了人类理想生活与秩序图景,无论是天下为公,还是世界大同,都反映了中国人历来主张天下一家的深厚情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古代的大同理想,在当今的最新表达就是中国梦”“世界梦;古代的协和万邦、万国咸宁、天下一家,在当今的最新表达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共圆世界梦。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结晶。

——(摘编自王杰《中国文化中的天下观》,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的概念在商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在夏、商、周天下“共主”的局面取代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后,“天下”观逐渐贯彻到政治理念中。
B.思孟学派突破了前人礼乐人文教化的格局,从人与天下的关联这一崭新的角度把个体心性的诚敬作为士人通达天下责任的起点。
C.儒家在进行圣王“治天下”“教天下”以及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种种人文实践活动时,礼乐具有优先性,其中贯穿了以美为核心的精神。
D.不同于早期世界其他民族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看作是整个世界的中心,中国文化一开始就形成了独有的“大一统”等独特的政治文化理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的人文实践主要规划为礼、乐、刑、政四种,推崇圣王“治教天下”以及士人“以天下为己任”,往往以传统的人文价值观和礼乐制度作为先导。
B.儒家的天下观建立于人道并对其进行人文再造,儒家的天下体系是以人文之美彰显价值的体系,其“天下”不再是个地理世界,而是个人文世界。
C.正是心怀“天下一家”的情怀,中国人民有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也才有了今天的“中国梦”“世界梦”。
D.中华文化建构出最有气象最具格局的“天下”观,缘于中华文化莫不以治天下为对象来构建学说,为实现天下“太平”“大同”提供着思想支持。
3.材料一中说“传统中国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定位贯穿了以美为核心的精神”。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其论据来支撑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左传·定公十年》孔颖达释“华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B.《礼记·乐记》: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
C.《礼记·乐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D.《礼记·少仪》云: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朝廷之美,济济翔翔;祭祀之美,齐齐皇皇;车马之美,匪匪翼翼;鸾和之美,肃肃雍雍。
4.请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并概括其主要观点。
5.在当今社会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两则材料所阐述的“中国的天下观”有什么积极意义?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光之色

林清玄

①当塞尚把苹果画成蓝色以后,大家对颜色突然开始有了奇异的视野,更不要说马蒂斯蓝色的向日葵、毕加索鲜红色的人体、夏卡尔绿色的脸了。

②我是真正见过蓝色苹果的人。有一次去参加朋友的舞会,舞会不免有些水果点心,我发现就在我坐的位子旁边一个摆设得精美的果盘,中间有几只梨山的青苹果,苹果之上一个色纸包扎的蓝灯,一束光正好打在苹果上,那苹果的蓝色正是塞尚画布上的色泽。那种感动竟使我微微地颤抖起来,想到诗人里尔克称赞塞尚的画:“是法国式的雅致与德国式的热情之平衡。”

③设若有一个人,他从来没有见过苹果,那一刻,我指着那苹果说:苹果是蓝色的。他必然要相信不疑。

④然后,灯光变了,是一支快速度的舞,七彩的光在屋内旋转,打在果盘上,所有的水果顿时成为七彩的斑点流动。我抬头看到舞会男女,每个人脸上的肤色隐去,都是霓虹灯一样,只是一些活动的碎点,像极了秀拉用细点的描绘。当刻,我不仅理解了马蒂斯、毕加索、夏卡尔种种,甚至看见了除去阳光以外的真实。

⑤在阳光下,所有的事物自有它的颜色;当阳光隐去,在黑暗里,事物全失去了颜色。设若我们换了灯,同样是灯,灯泡与日光灯会使色泽不同,即使同是灯泡,百烛与十烛间相去甚巨,不要说是一支蜡烛了。我们时常说在黑夜的月光与烛光下就有了气氛,那是我们多出一种想象的空间,少去了逼人的现实,即使在阳光艳照的天气,我们突然走进树林,枝叶掩映,点点丝丝,气氛仿佛滤过,就围绕了周边。什么才是气氛呢?因为不真实,才有气有氛,令人迷惑。或者说除去直接无情的真实,留下迂回间接的真实,那就是一般人口里的气氛了。

⑥有一回在乡下,听到一位农夫说到现今社会风气的败坏,他说:“都是电灯害的,电灯使人有了夜里的活动,而所有的坏事全是在黑暗里进行的。”想想:人在阳光的照耀下,到底还是保持着本色,黑暗里本色失去,一只苹果可以蓝,可以七彩,人还有什么不可为呢?

⑦这样一想,阳光确实是无情,它让我们无所隐藏,它的无情在于它的无色,也在于它的永恒,又在于它的自然。不管人世有多少沧桑,阳光总不改变它的颜色,所以仿佛也不值得歌颂了。熟知中国文学的人应该发现,中国诗人词家少有写阳光下的心情,他们写到的阳光尽是日暮(天寒翠袖薄,日暮依修竹),尽是黄昏(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尽是斜阳(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尽是落照(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阳光的无所不在,无地不照,反而只有离去时最后的照影,才能勾起艺术家诗人的灵感,想起来真是奇怪的事。

⑧有阳光的天色,是给人工作的,不是给人艺术的,不是给人联想和忧思的。有阳光的艺术不是诗人词家的,是画家的专利,西方的艺术史也是亮灿照耀,到印象派的时候更是光影辉煌,只是现代派艺术家似乎不满意这样,他们有意无意地改变光的颜色。抽象自不必说了,写实,也不要俗人都看得见的颜色,而要透过画家的眼睛,他们说这是“超脱”,这是“真实”,这是“爱怎么画就怎么画才是创作”。

⑨我常说艺术家是上帝的错误设计,因为他们要在阳光的永恒下,另外做自己的永恒,以为这样就成为永恒的主宰。艺术背叛了阳光的本色,生活也是如此。我们的屋子越来越密,我们的黑夜愈来愈长,谁还在乎有没有阳光呢?现在我如果批评塞尚的蓝苹果,一定引来一顿乱棒;其实前后还不过百年的时间,一百年,就让现代人相信没有阳光,日子一样自在;让现代人相信艺术家的真实胜过阳光的真实。

⑩本色的失落是现代人最可悲的一事。许多人不知道在阳光下,稻子可以绿成如何,天可以蓝到什么程度,玫瑰花可以红到透明,那是因为过去在阳光下的工作占人类的大部分,现在变成了小部分了,即使在有光的日子,推窗究竟看的是什么颜色呢?

我常在都市热闹的街路上散步,有时走过长长的一条路,找不到一根小草,有时一年看不到一只蝴蝶,这时我终于知道:我们心里的小草有时候是黑的,而在繁屋的每一面窗中,埋藏了无数苍白没有血色的蝴蝶。

(节选自林清玄《光之四书》,有删减)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在塞尚把苹果画成蓝色后,受这一艺术行为的影响,很多艺术家也在色彩上进行了创造性实践。
B.文章第②段引用诗人里尔克的话,是为了形容作者自己见到现实中的“蓝苹果”时的激动心情,。这种心情既雅致又热情。
C.文章第⑦段列举中国诗人词家写“黄昏”“日暮”的诗句,证明了阳光“不是给人艺术的,不是给人联想和忧思的”这一-观点。
D.文章第⑨段由艺术对阳光的背叛,到现代生活对阳光的不在乎,表达了作者的忧思,也使文意逐层推进了。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题为“光之色”,但开篇不直接写阳光的颜色,而以艺术家的创作导人话题,独特而有吸引力。
B.文章第⑦段说“阳光确实是无情”,此处运用了反语,实则是为赞美阳光的本色、真实、永恒不变。
C.文章第⑤段将阳光、灯光、月光、烛光分别进行比较,得出光线越朦胧不真实,越能营造氛围的结论。
D.文章第⑨段议论现代派艺术家背叛阳光的原色,追求自己的永恒,与前三段内容形成呼应,思路结构严谨。
8.文章重点写了哪些“光之色”?作者分别有怎样的态度?
9.在现代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作者为什么在第⑩段开头说“本色的失落是现代人最可悲的一事”?请结合文本内容及当下现实简要作答。
2021-04-01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

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不义之民,送终逾制,失之轻者,而遽罚,非政之先。竟不肯施行。

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时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下令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浚道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均乃下书曰: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于是遂绝。

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阙乞还者数千人。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每有驳议,多合上旨。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于廷。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均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数月,出为河内太守,政化大行。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于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因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

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建初元年,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宋均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B.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C.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D.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士,古学官名,始于战国。汉武帝时,《诗》《书》《礼》《乐》《春秋》每经置一博士,故称五经博士。
B.休沐,指古代官员的例假。汉朝律令规定,吏五日得一休沐。唐代则每十日一休假,称为旬假,又日旬休。
C.学校,不同朝代称呼不同,夏代称“校”,殷商时代称“庠”,周代称“序”,先秦学校则有国学和乡学之分。
D.中黄门,汉宦者名,秩比百石,后增至比三百石。又有中黄门冗从,平常担任宿卫,皇帝出行时则骑马随从。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均勤奋好学,喜欢读经书。早年常利用休沐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
B.宋均为官有方,被百姓爱戴。他任地方官颇有治绩;因故免官,百姓作歌颂扬他,并诣阙乞还。
C.宋均正直敢言,能执义不屈。他曾遭到众疑,但毫不畏惧,在朝堂上厉声斥责官员,守志不移。
D.宋均贤能有才,受皇帝赏识。他因病请辞,皇帝给他优厚待遇,不仅派人问候,还想委以重任。
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义之民,送终逾制,失之轻者,而遽罚,非政之先。
(2)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于民爱若此。
14.宋均敢于打破旧俗和现法,以民为本。请结合全文,概括其具体做法。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一)

黄庭坚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湘东一目诚堪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①任公渐:任渐,黄庭坚的好友。②蜩甲:用《庄子》佝偻丈人承蜩的典故。丈人一心捕蝉,竟把身子当枯树,手臂当树枝。③湘东一目:南朝梁湘东王萧绎,自幼盲一目。围棋中,棋子在棋盘上围成的空白交点称为目。围棋需有两目才能成活,一目就是死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破题,写诗人公事之余,难得闲暇,于是生发出与友人弈棋的雅兴,引出后文对下棋的描述。
B.颔联以“蛛丝游碧落”“蜩甲化枯枝”描写对弈情状,逼真传神,堪称精妙,可以见出弈棋之趣。
C.颈联“尚可持”与“诚堪死”构成转折,写出落后一方虽不服输,但最终也未能扭转颓势的情景。
D.尾联以反问作结,写一向珍惜光阴的人们,因一心恋战,连星沉月落也都忘却,风趣而令人回味。
16.这首弈棋诗颔联和颈联分别写出了怎样的理趣?请简要赏析。
2021-03-25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