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042532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子在《道德经》中标举的有别于儒家“仁义”道德的“玄德”伦理价值观,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古代文人和文学传统有着重要影响,这一问题需要从哲学到文学作交叉贯通性的深入探究。

老子的“玄德”,作为沟通天人、协和天道与人道、实现天人合一的伦理价值观,不仅是一个哲学、伦理学、价值论、实践论的学说,也是一个影响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文人和文学的文艺理论学说。其核心影响在于,“玄德”以其对中国古代文人道德观的影响,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审美境界的生成。早在《尚书》中,“德”就既有天地乾坤之德,也有人生社会之德。然而自老子标举“玄德”和孔子高扬“仁义”之后,逐步形成了儒、道两种具有对立性的伦理道德学说。就古代文人的个体人生修养而言,这两种“德”是可以互补的,并非决然对立和不容。他们既以“明德”精神修养儒家的仁义道德,又以“玄德”观念修炼道家的自然之德,从而形成了“儒道互补”的双重道德人格,进而形成“入世”和“出世”兼容的人生观。他们普遍“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朱光潜)。这样的道德人格境界表现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就是既有诉诸“明德”的家国情怀和道德境界,又有诉诸“玄德”的宇宙情怀和天地境界。

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区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他指出,道德境界相当于儒家的“仁义”境界,“其行为是为义的”;天地境界相当于道家的“道德”境界,“其行为是事天的”。儒家的“仁义”道德境界和道家的“玄德”天地境界都具有超功利性,因而都是审美的境界,但相对于自由平等、无私忘我、超尘拔俗、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独立不羁等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美学精神来说,以“玄德”品格生成的天地情怀和天地境界,无疑是最高层次的审美境界。

文学史上,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一大批优秀文士和他们的作品,正是“玄德”与“明德”兼修的生动体现,他们既以家国情怀、道德人生的书写著称,又以天地情怀、天人相和的歌吟长存,苏轼最为显著,他一生既坚守儒家的家国情怀和道德境界,又始终呈现出宇宙情怀和天地境界。他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又说“若使人人祷辄遂,告物应须日千变”,他还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图缺,此事古难全”“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等,都是“天人合一”的玄德心灵在文字中的具体呈现。尤其是他被贬黄冈时写的《赤壁赋》,更是一曲把自我融入天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灵之歌。

文学是心灵的镜子。以“玄德”建构起来的道德人格和心灵境界,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天地情怀所赖以滋生的心灵之源,呈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天地境界超越了儒家的仁义道德这些社会性审美价值,走向了天人一体化的“无我之境”。作者在以物观物的观物之乐中,走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审美境界。这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和文学作品共同呈现出来的极富民族特色的审美文化精神。

(摘编自胡立新《“玄德”的审美境界》,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玄德”伦理价值观的核心影响是,它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道德观,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观。
B.就古代文人的人生修养而言,老子标举的“玄德”和孔子高扬的“仁义”并不能互补,相反,二者是对立和不容的。
C.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为四种境界,指出“道德境界”就是儒家的“仁义”境界,“天地境界”就是道家的“道德”境界。
D.以苏轼为代表的古代优秀文士儒道兼修,既以家国情怀、道德人生的书写著称,又以天地情怀、天人相和的歌吟长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老子标举的“玄德”既是哲学学说,也是文艺理论学说,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B.文章从哲学层面和文学层面作了交叉贯通性探究,来论证“玄德”审美境界高于儒家的仁义道德等社会性审美价值。
C.文章在论证天地境界是人生最高层次的审美境界时,将儒家的“仁义”道德境界和道家的“玄德”天地境界做了对比。
D.文章第四段运用举例论证,以苏轼为例,列举了苏轼的大量诗句,突出了“玄德”观念对古代很多优秀文士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没有《尚书》对“德”的全面阐述,就不会有老子和孔子的道、儒两种具有对立性的伦理道德学说。
B.冯友兰认为,儒家的“仁义”道德境界和道家的“玄德”天地境界都具有超功利性,因而都是审美的境界。
C.屈原等历史名人儒道兼修,形成“入世”与“出世”兼容的人生观,从而“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业”。
D.“天人合一”的“玄德”审美境界,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及其作品共同呈现的极富民族特色的审美文化精神。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数字人文是采用数字技术来解决人文领域研究问题的新型学科。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目前至少存在着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两大难题,不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就较难突破和解决。

②文献资料的离散,有同类异处异类分隔两种状态。同类异处是指同一专题、同一领域、同一学科的材料,往往分散在不同的文献里。异类分隔是知识分类造成的资料分离。由于人类知识的广泛性、辛富性和复杂性,不同性质、不同领域的文献资料总是分门别类收藏和存储。比如,书写梅花的文学作品,收藏在文学领域的总集、别集里,而介绍梅花生物特性、栽培技术的知识,则在植物学著作里。无论是同类异处还是异类分隔的文献资料,人力都难以改变其离散状态。

③古代文学研究的时空分离,体现在两个层面。在观念意识层面,是时间意识强烈,而空间意识淡薄。文学史研究,注重时间的变化进程,而忽视空间的离合分布;时间进程的描述多,作家活动、作品创作的地理空间分布的考察相对少。作家年谱、别集编年笺注和文学编年史之类的著作,注重时间编年而不注重空间系地,时间信息具体而空间信息模糊,时间感强而空间感弱。

④在实践操作层面,受思维方式和纸本载体功能的限制,文学史和文学编年史的呈现,只能是单向呈现,而不能多向呈现。按照时间序列呈现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就难以兼顾空间序列的分布和变化。如果按照空间序列来呈现各地文学图景,又难以从时间序列上观察和呈现一代文学的发展进程。简言之,以时间为轴心,空间秩序就被割裂;以空间为轴心,时间的序列就被打断。比如我们从《杜甫年谱》知道,天宝十三年杜甫在长安,过着朝扣富几门,暮随肥马尘的窘迫生活,但我们无法知道,这一年李白在哪里,岑参在哪里,高适在哪里。《苏轼年谱》可以告诉我们苏轼一生到过杭州、密州、黄州、儋州等地,但不能告诉我们,在苏轼生前和身后,还有哪些作家到过这些地方,写有什么作品。

⑤怎样运用数字人文技术解决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这两大难题呢?以运用数字人文技术开发的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为例,它旨在囊括历年来有关唐宋作家作品编年的成果信息,包括年谱、别集笺注、考订论文等。要让计算机能够识别处理这些编年文献资料,并在地图中可视化呈现,需要经过数据建模、数据转化、数据关联和呈现三个阶段。

⑥数据建模,是为数据挖掘、信息提取建立模板。而建立什么样的模板,取决于平台的要素和功能。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作品这五大要素,需要实现浏览检索、关联生成、数据统计、时空定位和可视化呈现这五大功能。不同要素只有形成一定的结构之后才能产生功能,因而需要围绕时、地、人、事、文这五大要素来设计数据模板。

⑦数据转化,是根据数据模板,挖掘提取文献资料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品等有效信息,转化为计算机系统可以识别、关联和统计的数据。

⑧数据关联及呈现,是将各类数据进行融合,开发成关系型结构化数据库。作家作品的数据通过编年和系地两个属性,可形成关联数据。借功GIS(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技术及软件编程技术;将数据融合成一体。数据关联融合后,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就能可视化呈现作家行迹。既可以呈现一时一地一个作家一生的行迹,也可以展现不同时间多个地方多位作家的活动行迹。时空一体,在这里得到初步实现。

(摘编自王兆鹏、邵大为《数字人文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初步实践及学术意义》)

材料二:

段海蓉:数字人文给科研工作者带来研究便利的同时,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郑永晓:比如相关论文中各种数据、图表的泛化现象,用检索代替研究”“技术伪装学问等就是突出的问题。此外,还涉及研究成果中文献利用或者说引用的规范性、版权问题等。古代文学研究,需要我们研究者与古代作家建立心灵的对话,需要对作品有良好的感悟能力,才能对古代文学现象作出有深度的阐发。前《文学遗产》主编陶文鹏先生就对满篇都是通过检索罗列的各种文献,而没有思想、没有艺术分析的论文很不满,斥之为电脑体,我对此很赞同。

我们提倡关注数字人文研究,不能只有数字而没有人文,归根到底它应该还是人文研究,需要保持人文研究的根本属性和基本特点。技术和数据驱动是为了让我们的研究建立在更坚实的科学依据之上,是为了让我们的学术观点更具有说服力,也是为了让人文研究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段海蓉:我们是否应该担心数字人文会对人文精神造成戕害?

郑永晓: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关键是如何趋利避害。数字人文的目的是通过新的方法去解决一些传统方法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并非要完全取代传统人文研究,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研究。如果运用得当,数字人文应能够促进人文精神的弘扬而不是阻碍、妨害人文精神。以最具个性化的也是最具人文特点的文学作品鉴赏为例,我们借由作品与古代作家进行的心灵对话,似乎与冷冰冰的计算机毫无关系,但是有计算机的帮助效果可能不一样。比如我们读纳兰性德的片帆何处,南浦沉香雨,稍有文学常识的人会联想到屈原的送美人兮南浦,白居易的南浦凄凄别等。但计算机可能做得更多,它会把与南浦相近似的灞桥”“长亭等聚在一起,分析这些表达离别的意象的相似、相异之处,统计它们被历代作家使用次数的多寡,并将这些信息共同呈现给读者。有了数字人文的帮助,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会更为深入,而不是相反。

我以为,避免数字人文产生弊端的最有效办法是学者必须具备深厚的人文学术修养。只有在具备深厚人文修养、精通传统人文学科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同时深入了解计算机科学的特点和数字人文的长处,从问题出发,将传统人文科学方法与数字人文有效整合,才能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趋利避害,在学术上开辟出新的天地。

(摘编自《古籍数字化、数字人文与古代文学研究——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郑永晓教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借助GIS地图技术和软件编程技术,文学编年地图平台能可视化呈现作家行迹。
B.技术和数据驱动可以为人文研究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可以让人文研究焕发新的生命力。
C.传统的文学史和文学编年史很难打破时空局限,无法兼顾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
D.同一专题、同一领域、同一学科的材料,往往分散在不同的文献里,这形成了文献资料的“异类分隔”。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要实现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的各项功能,需围绕时、地、人、事、文设计数据模板。
B.读者无法从《苏轼年谱》中获得杭州、密州、黄州等地的文学创作和发展情况。
C.只要学者具备深厚的人文学术修养,就可以避免数字人文产生弊端。
D.古代文学研究的时空分离,与研究者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和纸本载体等有关。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最适合运用数字人文技术解决的一项是(     
A.分析李清照诗词创作风格的变化及其成因。
B.研究魏晋诗歌版图的静态分布和动态变化。
C.考证《四库全书》的底本及成书过程。
D.对《水经注》进行辑补、校对和注释。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数字人文是一门新型学科。有人认为,它有很大的发展前途,未来或许可以取代人文学科;有人认为它存在很多弊端,会慢慢走向没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2-06-16更新 | 6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诗和西方诗的发展的路径有许多不同点,西方诗同时向史诗的、戏剧的和抒情的三方面发展,而中国诗则偏向抒情的一方面发展。我们试设想西方文学中没有荷马、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维吉尔、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和拉辛诸人,或是设想歌德没有写过《浮士德》,莎士比亚只做过一些十四行体诗,就可以见出史诗和悲剧对于西方文学的重要了。中国恰是一个没有荷马和悲剧三杰的希腊,杜甫恰是一位只做过十四行体诗的莎士比亚。长篇诗的不发达对于中国文学不能说不是一个大缺陷。

西方史诗都发源于神话。神话是原始民族思想和信仰的具体化,史诗则又为神话的艺术化。中国原来也有一个神话时代,不过到商周时代已成过去。神话时代是民族的婴儿时代。中国是一个早慧的民族,老早就把婴儿时代的思想信仰丢开,脚踏实地地过成人的生活。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可以说是代表当时一般人的心理。西方史诗所写的恰不外怪力乱神四个字,在儒教化的不语怪力乱神的中国,史诗不发达,自然不是一件可奇怪的事。

西方悲剧不外两种:一种描写人与命运的挣扎;一种描写个人内心的挣扎。没有人与神的冲突,便没有希腊悲剧;没有内心中两种不同的情绪或理解的冲突,便没有近代悲剧。中国人民的特点在处处能妥协,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是他们的处世方法。这种妥协的态度根本与悲剧的精神不合,因为它把冲突和挣扎都避免了。

西方所崇拜的英雄为希腊的阿喀琉斯、拉丁民族的查理大帝和罗兰,日耳曼民族的西格弗里和贝奥武甫都是气盖一世的伟男子,具有扛鼎搏虎的膂力,一生全在困苦艰难中过活,打过无数的胜仗,杀过无数的猛兽,如果没有他,全民族就要灭亡。中国儒家所崇拜的圣人如二帝三王,大半都是在土阶茅茨之中的端冕垂裳而天下治的君主,敬天爱民之外,不必别有所为。

中西的人生理想所以有这种分别者,也和社会开化的早晚有关。中国社会安定极早,没有很大的内忧外患,所以当时所需要的人物只是无为而治太平天子。西方民族在文学初露萌芽时代,还在和天灾人祸奋斗,所以当时所需要的人物是杀人不敢前,须如帽毛磔的战士。这种人生理想的差异在文学上也留下很深刻的影响。史诗和悲剧都必有动作,而且这种动作必须激烈紧张,才能在长篇大幅中维持观众的兴趣。动作的中心必为书中的主角,主角必定为慷慨激昂的英雄,才能发出激烈紧张的动作,所以西方所崇拜的英雄最宜于当史诗和悲剧的主角。中国无为而治的圣人最不适宜于作史诗和悲剧的主角,因为他们根本就少动作。

(摘编自朱光潜《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

材料二:

《三百篇》的时代,确乎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大体上是从这一刚开端的时期就定型了。文化定型了,文学也定型了,从此以后二千年间,诗——抒情诗,始终是我们文学的正统的类型,甚至除散文外,它是唯一的类型,赋、词、曲,是诗的支流,一部分散文,如赠序、碑志等,是诗的副产品,而小说和戏剧又往往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夹杂些诗。诗,不但同化了绘画,又装饰了建筑(如楹联、春帖等)和许多工艺美术品。

从西周到宋,我们这大半部文学史,实质上只是一部诗史。但是诗的发展到北宋实际也就完了。南宋的词已经是强弩之末。就诗本身说,连尤杨范陆和稍后的元遗山似乎都是多余的,重复的,以后的更不必提了。本来从西周唱到北宋,足足二千年的工夫也够长的了,可能的调子都已唱完了。到此,中国文学史可能不必再写,假如不是两种外来的文艺形式——小说与戏剧,早在旁边静候着,准备届时上前来接力

故事与雏形的歌舞剧,北宋以前在中国本土不是没有,但从未发展成为文学的部门。对于讲故事,听故事,我们似乎一向就不大热心。不是教诲的寓言,就是纪实的历史,我们从未养成单纯的为故事而讲故事、听故事的兴趣。故事本是民间的产物,它的本质是低级的。正如从故事发展出来的小说、戏剧,其本质是平民的,诗的本质是贵族的,要晓得它们之间距离很大,而距离是会孕育恨的。所以我们的文学传统既是诗,就不但是非小说、戏剧的,而且推到极端,可能还是反小说、戏剧的。若非宗教势力带进来那点新鲜刺激,而且自己的歌实在也唱到无可再唱的了,我们可能还继续产生些《韩非·说储》,或《燕丹子》一类的故事和《九歌》一类的雏形歌舞剧。然而本土形式的花开到极盛,必归于衰谢,那是一切生命的规律,而两个文化波轮由扩大而接触而交织,以致新的异国形式必然要闯进来,也是早经历史命运注定了的。

(摘编自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诗”的概念不尽相同,前者包括抒情诗、史诗和戏剧等,后者特指抒情诗,相当于材料一的“中国诗”。
B.“杜甫恰是一位只做过十四行体诗的莎士比亚”,意思是说杜甫和莎士比亚一样伟大,但是杜甫只有抒情诗,而无戏剧。
C.中国没有悲剧,是因为中国没有激烈的社会冲突,缺乏悲剧产生的社会基础,且中国人容易妥协,避免了冲突和挣扎。
D.“而距离是会孕育恨的”中的“恨”字突出了诗与小说、戏剧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对立,即诗有可能是反小说、戏剧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发展形态和西方不同,当西方处于民族婴儿时代时,中国社会已然成熟,所以中国诗不可能向史诗方向发展。
B.不同社会需求不同,西方在和天灾人祸奋斗时,需要阿喀琉斯那样的英雄,但社会一旦安定,就需要敬天爱民的圣人。
C.中国文学大体定型于《三百篇》时代,作为正统类型的抒情诗,除了在文学领域大放异彩,还对绘画、建筑等产生影响。
D.小说、戏剧作为新的异国形式闯进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中国抒情诗即便盛极一时,最终也必定会归于衰谢。
3.闻一多认为,北宋以前故事在中国本土从未发展成为文学的部门。下列选项对名篇的分析正确且最能支持闻一多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烛之武退秦师》和《鸿门宴》故事曲折生动,为纪实的历史。
B.《庖丁解牛》和《齐桓晋文之事》都为教诲的寓言,没有故事。
C.《促织》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都是小说,不是单纯的故事。
D.《窦娥冤》是元杂剧,《雷雨》和《茶馆》是现代戏剧,均非故事。
2022-07-28更新 | 3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新时代领路人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夯实语言文字认同这一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石,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国家认同和国家形象的重要标志。

②从历史文化看,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历史上绵延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保持“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总体格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拥有统一的语言文字。可以说,在中华民族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宝库中,多元多样的语言文字是要素和动力,朝向一体的发展进步是主线和方向,二者辩证统一。从秦朝“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到北宋将“楷书”作为正体;从汉代扬雄《方言》中所谓“通语”,到宋代《广韵》、元代《中原音韵》、明代《洪武正韵》、清代“以官音统一天下之语言”,再到近代“白话文运动”,其中有一条清晰可见的历史线索,就是不仅需要一种全国通用的书面语,还要有一种大家都能懂能说的共同语作为口头交际工具,亦即从多元多样的语言文字中找寻“天下通语”,实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通用”。这是中华文明赓续绵延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③从基本国情看,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73种语言,30个有文字的民族共有55种现行文字,其中正在使用的有26种。新时代领路人深刻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只有书同文、语同音,方能心相通、情相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我国语言文字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言文字事业发展道路。正是借助于多年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从乡村到城市,从西部到东部,各族群众在全国范围流动更加频繁,各民族各地区之间交往交流更加密切,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精神文化生活融合更加深入。通过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交往、加深交流、拓展交融,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福祉,已经成为各族群众的共同需求,有利于促进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繁荣发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④从实际效果看,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让各族群众提高了交流交往能力,拓宽了信息渠道,增强了致富本领,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为各族群众打开了一扇窗,有助于了解外面的世界,发现广阔的天地,实现美好的向往;架起了一座桥,有助于提高职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助力个人成长;插上了一双翅膀,有助于掌握文化知识,增强就业创业能力,获得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特别是随着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深入实施,“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已成为各族群众的广泛共识。

⑤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统一的语言文字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文化根基。有语言学家说,宽阔的语言文字大道,是获取知识、赢得机遇的坦途。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无异于拿到了一把打开出彩人生的钥匙,必将助力各族群众追梦圆梦,让大家的美好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选自龙国贻《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人类历史上绵延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中华民族能够形成并保持“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总体格局,原因就在于拥有统一的语言文字。
B.为找到能够全国通用的书面语和大家都能懂能说的共同语作为口头交际工具,实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通用”,历代统治者都做出了很多努力。
C.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30个有文字的民族共有55种现行文字,其中正在使用的有26种。只有书同文、语同音,方能心相通、情相融。
D.正是因为多年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我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交往交流更加密切,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精神文化生活融合更加深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第一段就提出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后文分别从历史文化、基本国情和实际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B.文章全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结构,中间部分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层层递进,深刻地对论点进行了阐述。
C.文章第二段通过举例阐明了找寻“天下通语”,实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通用”,是中华文明续绵延的大势所趋。
D.文章最后一段再次强调统一的语言文字对于国家、社会的重要性,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交往、加深交流、拓展交融,有利于促进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繁荣发展。
B.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我国各族群众都有深远的影响。
C.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离不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攻坚工程的深入实施。
D.只要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一定能够追梦圆梦,收获多姿多彩的人生。
2021-09-14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