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63 题号:104367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茱萸在中国诗中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屈原在《离骚》里曾说:“榝又欲充夫佩帏。”显然认为榝是不配盛于香囊佩于君子之身的一种恶草。榝,就是茱萸。千年之后,到了唐人的笔下,茱萸的形象已经大变。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都是吟咏重阳的名句。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其间的过程,是值得追究一下的。

②重九,是中国民俗里很富有诗意的一个节日,诸如登高、落帽、菊花、茱萸等等,都是惯于入诗的形象。登高的传统,一般都认为是本于《续齐谐记》所载的这么一段:“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斐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③重九的吟诗传统,大概是晋宋之间形成的。二谢戏马台登高赋诗,孟嘉落帽,陶潜咏菊,都是那时传下来的雅事。唯独茱萸一事似乎是例外。《续齐谐记》的作者是梁朝人吴均,而桓景和费长房相传是东汉时人。根据《续齐谐记》的说法,登高、饮菊花酒、带茱萸囊,这些习俗到梁时已颇盛行,但其起源则在东汉。可是《西京杂记》中贾佩兰一段,却说汉高祖宫人“九月九日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此说如若可信,则重九的习俗应从东汉上推,以至西汉初了。但无论我们相信《西京杂记》或是《续齐谐记》。最初佩戴茱萸的,似乎只是女人。不但如此,南北朝的诗中,也绝少出现咏茱萸之作。

④到了唐朝,情形便改观了。茱萸不但成为男人的美饰,更为诗人所乐道。当时的女人仍佩此花,成为茱萸女。王维所谓“遍插茱萸”,说明男子佩花之盛。杜甫所谓“醉把茱萸”,可能是指茱萸酒。重九二花,菊花与茱萸,菊花当然更出风头,因为它和陶渊明缘结不解;而茱萸,在屈原一斥之后,却没有诗人特别来捧场。尽管如此,茱萸在唐诗里面仍然是很受注意的重阳景物。杜甫全集里,咏重九的十四首诗中便三次提到茱萸。

⑤李白的诗句“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日”,说明此树的果实成熟后,可以插在鬓边。佩戴茱萸的方式,可谓不一而足,或如赵彦伯所谓“簪桂丹茱萸”,或如陆景初所谓“萸房插缙绅”。至于李峤的“萸房陈宝席”和杜甫的“缀席茱萸好”则是陈花之席,而李义的“捧箧萸香遍”该是分传花房或赤果。

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井边种植此树,叶落井中,人饮其水,得免瘟疫。至于说“悬其子于屋。辟鬼魅”,自然是迷信,大概是取其味辛性烈之意,正如西洋人迷信大蒜可以逐魔吧。郭震所谓“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正是此意。不知这些功用和此物大盛于唐有没有关系?据说茱萸之为物,不但花、茎、叶、实均可入药,还可制酒。白居易所谓“浅酌茱萸杯”,恐怕正是这种补酒。

1.下列有关“茱萸”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在《离骚》里说:“榝又欲充夫佩帏。”认为“榝”是恶草,不配盛于香囊,不能佩戴在君子身上。
B.依据《西京杂记》《续齐谐记》等记载,重九佩戴茱萸的习俗可能出自西汉时期,最初很少有男人佩戴茱萸。
C.到唐朝,茱萸才成了男人们的美饰,虽然在唐诗中的地位比不上菊花,但它仍然是很受注意的重阳景物。
D.《本草纲目》里说,井边种茱萸,叶落井中,人饮此水,得免瘟疫,茱萸能够辟邪是其盛行唐朝的主要原因。
2.下列对原文中引文作用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引《续齐谐记》中的一段话,是为了说明茱萸是常常进入诗歌的形象。
B.第③段,引《西京杂记》中的一段话,是要确切地说明佩茱萸的习俗出自汉初。
C.第⑤段引李白、赵彦伯、陆景初的诗句,是要说明唐人佩戴茱萸的方式不一而足。
D.第⑥段引“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的诗句,是为了印证茱萸有辟恶逐魔作用。
3.下列对文中观点的归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朝人重阳节时喜欢佩戴茱萸,也会把它陈列在宴席上,甚至会把它制成酒,这些在唐诗中都有所表现。
B.茱萸因为其味辛性烈,常被作为“辟鬼魅”的迷信道具,所以在屈原一斥之后,很少有诗人特别来捧场。
C.茱萸与中国民俗里很富有诗意的节日——重九紧密联系,同登高、落帽、咏菊等一起,经常被写入诗歌中。
D.唐朝以前,诗中少有咏茱萸之作,唐时茱萸才为众多诗人所乐道,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有歌咏它的诗作。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今世界格局是以文化为软实力的全方位竞争。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要事,饮食能够反映出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明程度。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的饮食文化也有重大贡献。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一个是中药,一个就是中国菜。”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中华饮食文化一直在无形中发挥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饮食行为在中国文化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汉书》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尚书·周书》中《洪范八政》则把“食”放在了第一位,“食”在中国文化里的重要性可窥一斑。在中国,饮食之事与治家、治国理政等社稷大事同出一理。正如学者张光直所说,“到达一个文化的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在中国文化里,我们就可以通过饮食行为来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

中餐背后的饮食文化涉及中国人的性情、习俗和生活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菜肴背后的典故包含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进食过程中的礼仪习俗蕴含着礼仪文化,医食同源的饮食理念蕴含着东方独特的养生文化。中国烹饪讲究五味调和来源于中国哲学中的五行学说。中国祭祀的宴飨,百姓的乡饮酒礼,亲朋聚会的宴请,民间的喜庆节日,饮食参与其中,亦渗透着中国的“和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在世界的发展史上都曾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各民族就开展了饮食文化的交流。到了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内地和西域之间的往来,各民族在相互交流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英国饮食文化也影响到日本、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等地。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曾提到:“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凡是吃过中餐的外国人士,都会情不自禁地被“色、香、味、器”巧妙融合的中式菜肴吸引,从而激起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崇敬。中国烹饪是东方菜系的代表,法国烹饪可以代表西式烹饪的最高水平,但是法国人却对中国烹饪十分崇拜。

在新时代,如何让中华饮食文化代代相传,如何将其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传播,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课题。首先,要让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以新颖的形式呈现。比如针对国内青少年,可以把书籍里中国饮食文化内容以动漫或有声读物的形式呈现,让其变得通俗易懂。其次,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作用。比如可以采用V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使得饮食文化的传播可观可感。最后,传播内容要分层分群进行精准传播。在国际传播方面,应站在“他者”视角,注重“地方感”塑造。在国内传播方面,针对老年人,多传播饮食养生文化的内容;针对儿童,多传播饮食礼仪习俗内容等。

美食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在新时代,我们要“以食为媒”,通过美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以此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的世界影响力。

(摘编自谢伍瑛《中华饮食文化创新传播助推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对国家、民族的兴盛起着重要作用,饮食文化则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
B.中国各民族很早之前就开展了饮食文化交流,汉代之前,中华饮食文化就走出了国门,影响了世界。
C.无论是毛泽东,还是孙中山,他们都曾对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做出过重要论断。
D.在东西方菜系的两大代表中,中国烹饪赢得了世界上广泛的赞誉,比法国烹饪要更胜一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从文化具有的重要价值写起,进而引出全篇论述的主要对象一中华饮食文化。
B.文中引用《汉书》《洪范八政)及张光直的话,论述了饮食行为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C.在论述中华饮食文化相关问题时,文章以中华饮食文化在世界饮食文化中的地位作用为论述重点。
D.文章最后具体回答了如何让中华饮食文化代代相传,助推文化较实力提开的问题,有现实针对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饮食文化不仅提升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而且对世界饮食变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B.中国历来讲究礼仪,祭祀宴飨、乡饮酒礼等无处不体现饮食礼仪,可见礼仪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基础。
C.中式菜肴注重“色、香、味、器”融合,许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就是从吃中式菜肴开始的。
D.传承和传播中华饮食文化,既可采取创新内容呈现形式的方式,也可分层分群进行精准传播。
2020-10-12更新 | 26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时代应能产生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然而,现阶段有些诗歌充斥着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和技术主义。除了能够看到一些诗歌技术上的明显进步外,在诗歌精神和诗歌美学上却给人萎缩和晦暗之感。口语诗歌和很多网络诗歌竟然以规避崇高和抵制优美为傲,更使诗歌蒙上浓重阴影。我们急切地向新时代中国诗人发出吁请: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崇高就是雄伟、庄严、壮丽、高远、道劲。诗歌的崇高美,是多样化的。在百年中国新诗史上,我们既有呐喊型的崇高,如郭沫若狂飙突进的诗歌;又有饱含热泪深情型的崇高,如艾青深沉浑厚的诗歌;也有愤激、劝勉和自省的政治抒情型崇高;还有国家情怀和人类意识的勇于担当型的崇高等。那我们在已有丰厚的新诗崇高传统面前,如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新诗的崇高精神来?

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并不是所有强烈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许多诗歌故意淡忘人民,不会去“哀民生之多艰”,也不领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而故步自封、夜郎自大,两耳不闻“人民事”、一心只写“自我诗”。仿佛崇高性的“宏大写作”是非诗的,而唯有欲望性的“个人写作”才是诗的。殊不知,“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可以互为借鉴的,前者可以抵达后者。

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崇高是“伟大的心灵的回声”。心灵是可锻炼的,锻炼得好,就可以到达崇高。这就要求诗人努力克服自我.战胜自我,同时要与自然和传统“竞赛”,而不是臣服于自我和大自然,并对自我和大自然的细枝末节进行乐此不疲的摹写;也不能对古今中外传统“无主脑”地模仿,而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与之对话、对抗,进而超越,形成自己的独特诗艺。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曾激励多少爱国民众投身于中华民族抗战的伟大事业!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曾鼓舞多少男女老幼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伟大的诗人必须心怀远大志向,必须统揽全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国家、社会和历史进步,同时具备广博学识和良好学养,才能写出“第一等真诗”。

要有表达崇高情感和思想的卓越能力。长久以来,西方“纯诗神话”控制了许多中国诗人,唯技术至上和语言至上,纯诗成为看上去很美而实则平庸的文字游戏。史诗性写作是对纯诗写作的置换。进入新时代,登月工程、大国重器和时代楷模等,这些恢宏雄壮的事物和英雄,一起来到了中国诗人面前;在丰沛的情感和高尚的思想催生下,它们会激发诗人磅礴的想象,最终凝结成崇高的诗歌意象。史诗的时代需要时代的史诗。而时代的史诗,需要与之匹配的堂皇卓越的恢宏结构以及使之最终得以呈现的华美壮丽的诗意辞藻。

概言之,新时代的诗歌写作,既要力避“假小空”的真平庸,也要警惕“假大空”的伪崇高。具有崇高美的诗歌不是说服,而是给人以狂喜、惊叹和激奋,并使人的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也只有具备如此崇高美的诗歌,才有普遍性和永久性。

(摘编自杨四平《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和技术主义的充斥,使得新诗创作走向晦暗,前景堪忧。
B.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多姿多彩的崇高传统应在新时代得到继承、发展和创造。
C.“宏大写作”情系人民,着力呈现崇高品质,是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
D.史诗性写作需要匹配恢宏结构和壮丽辞藻,因此并不摒弃唯技术至上、语言至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以并列式结构对诗歌创作者提出具体要求。
B.文章引用屈原、杜甫的诗句,论证了创造崇高美的诗歌要始终心系人民的观点。
C.文章将“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进行比较,论证了两者可相互借鉴的观点。
D.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举例、引用、比喻、对比等论证手法有力支撑了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伟大的心灵诞生崇高的思想,诗人应锤炼心灵,战胜自我、超越传统,形成独特的诗艺。
B.创作出“第一等真诗”的田间、贺敬之等人,既有崇高的思想,又有相应的学识与素养。
C.来到诗人面前的宏伟雄壮的事物和英雄,能激发诗人恢宏的想象,创作出崇高的时代史诗。
D.新时代的诗歌创作应以净化思想、升华品格为价值取向,极力避免真平庸,警惕伪崇高。
2020-05-07更新 | 13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看来,技术所到之处,无不构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某种新的关系。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一种新技术出现,有可能对结构造成影响。然而,当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为人们所用时,情况会变得更加复杂。

人的行动无时不受到“结构”的制约,所谓结构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具有制约性的外部环境,例如应试教育可能形成一种制约人行动的“结构”。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结构与行动相互建构,结构对行动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这种制约性和使动性表现为结构为行动提供操作空间以及边界,并通过价值观念对行动进行引导。

人们试图应用技术变革结构,但结构也可能对行动进行制约和使动,驯服技术并把技术作为结构自身的强化。例如,在应试教育结构下,信息技术的应用未能冲破应试的束缚,反而在某种程度与应试共谋。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革新性新技术,在给教育结构带来冲击的同时,也面临着被结构驯服与同化的可能,成为更精致、更高效的应试技术。在这种前提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达,不过是为教育提供了一种更有效、更无孔不入的规训技术。而一旦人工智能沦为应试的精致工具或规训技术,人工智能变革教育的初衷就要落空。这也是人们寄希望于新技术变革教育的愿景一再落空的一个重要原因:新技术未能有效地抵制旧结构的诱惑,反而强化了旧结构。

(摘编自蒙石荣《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变革教育的可能与限度》)

材料二:

说“互联网”甚至能够直接摧毁传统守旧的教育生态,并非耸人听闻,“互联网”对教育的各方面影响是深至骨髓的。

“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这也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因其拥有知识量的优势而获得课堂控制权。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比如某中学已经能够做到“班班通、人人通”,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显然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此时,教师必须调整自身定位,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育组织和非教育组织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甚至有可能彻底消失。社会教育机构的灵活性正对学校发起强有力的冲击。育人单位和用人单位也不再分工明确,而是逐渐组成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教育协同进步。

从实质上看,“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上。一方面,互联网极大地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从传统的一个优秀老师只能服务几十个学生扩大到能服务几千个甚至数万个学生,另一方面,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让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低水平的重复,加速了研究水平的提升。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将逐步被缩小甚至被填平。

“互联网”加速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系统的自我进化能力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传统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效率低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种自我进化能力低下的原因在于教育系统自身的封闭性。“互联网”敲开了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也就加速了教育的自我进化。人人都是教育的生产者,人人又都是教育的消费者,这种新型的教育生态必然会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

材料三:

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督促者和引导者。“互联网教育”直接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没有了以往的约束和限制,各要素无须同时出现在同一空间内,教育俨然变成了另一种样子。

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通过传授习得,而隐性知识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如学习过程中需要塑造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包括诚信、责任心、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等。“互联网教育”形态中一些隐性知识也有所体现,但其真实性仍有待考量。传统教育中,教师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均会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教师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榜样。但在“互联网教育”中,进行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则比较困难。在线学习往往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完全自学的极端情境,对学生的主动性要求很高,学习过程完全由学生把控。这种情境下教师丧失了基本的指引功能,只是单纯地成为一个解疑的输出者,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数字设备的一分子,这不仅扭曲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质,更是与国家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由此可见,网络世界始终有别于现实生活,学生要成为一个真实的社会人,仍需要多方面合力共同完成。

(摘编自张惠惠《未来已来:人工智能对教育育人的挑战与应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海德格尔认为,当一种新技术作为工具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项技术有可能和结构产生双向的影响。
B.新技术变革教育的初衷之所以落空,是因为人工智能的技术革新让旧的应试教育结构变得更为顽固。
C.材料二是对材料一中“应用技术变革结构”一说的具体诠释,相比于材料一,材料二显然态度更为乐观。
D.材料三认为教师的职能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下被简化,教师不再具有对学生的指引功能和传授隐性知识的权力。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变得快捷,教师的知识优势必将受到冲击,教师的定位也将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
B.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在“互联网+”的社会环境成为可能,因为互联网解决了知识获取的成本和效率难题。
C.教师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所以哪怕互联网给学生提供了足够多的知识资源,教师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情感教育仍是必要的。
D.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打破了师生的界限,消除了教育的区域化差异,让教育公平不再是一句空话。
3.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慕课形成了一种以改变学生上课时间、地点及上课方式为目的的课堂,以学生能力提升为核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B.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与西南地区最好的高中之一成都七中同步上课,让当地的基础教育实现了质的飞跃。
C.北京某小学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更多关于苏轼的知识并对其进行大数据分析,启发学生研究苏轼生平足迹。
D.杭州某中学安装“天眼”系统,智能分析学生上课时的面部微表情、手势等,以此判定学生上课是否走神,学习是否高效。
2023-01-05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