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88 题号:105316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味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缺乏精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如玄学本身,即是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繁琐中解放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忘言得意”中的“言”不仅可指语言,还可指形象,“意”则可理解为本质、韵味。
B.“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C.“忘言得意”论对中国传统文艺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影响巨大,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D.“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述的王弼、郭象有关“本”“始”“迹”“所以迹”的观点,是揭示“忘言得意”实质的依据。
B.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可直接证明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
C.对于“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艺欣赏上表现出的主观随意性,文章辩证分析,指出利弊。
D.文章先论述“忘言得意”作为认识方法的意义,再论述“忘言得意”对文艺欣赏的影响,最后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王弼的思想,如果仅仅着眼于事物的“近”“显”之处,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根本。
B.对如何才能“得意”,王弼与郭象看法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C.欣赏作品时,欣赏者的体会若与创作者的意图完全不同,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
D.若不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就很难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经学中解放出来。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老舍先生在《谈幽默》中将幽默奇趣、反语、讽刺、机智和滑稽进行区别,总结出幽默首要的是一种心态,是一种逃避式的苦中作乐的心态。而鲁迅则把幽默当作是一种批判社会的手段,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用言语杀人于无形之中,但是他会客观地看待幽默,正如他在《一思而行》中所说:只要并不是靠这来解决国政,布置战争,在朋友之间,说几句幽默,彼此莞尔而笑,我看是无关大体的。老舍和鲁迅在语言上都有其幽默的基调,当然这种幽默的风格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迥异之点。

鲁迅和老舍笔下的文章都将幽默作为一种载体服务社会,通过寄悲于幽默的方式关注民生民情,改造国民性,传达出高于生活的情感。鲁迅和老舍虽然在年龄上相差近二十岁,但是他们都具有一种民族忧患意识。他们带着笑的幌子,与人民进行沟通,在幌子中反映社会,关注民情。例如《阿Q正传》写阿Q被赵太爷打骂后没有任何反抗反而被人尊崇起来,幽默的对话辛辣地讽刺了中国人民由于长期受到封建专制的统治,不但不敢反抗反而引以为荣的行为。再如老舍《小病》中有一些逗趣的语言,如小病可以增高个人的身份”“即使承认病死比杀头活埋剥皮等死法光荣些,到底好死不如歹活着等,讽刺了愚钝无知,包含对生命和社会的思考。

鲁迅和老舍大量的文章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但其内容并不是对生活的平铺直叙,而是对材料加以提取,锤炼出通俗易懂的文字,最后夹杂着生活的气息,混着或浓或淡的讽刺味,用幽默搭起一架桥梁,向人们传达出高于现实生活的信息,唤起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再认识。

但鲁迅和老舍的幽默风格分别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既有矛盾的统一,也有矛盾的对立。

如两者幽默的程度是不同的。鲁迅是一个可以用思想反抗社会的奇葩人物,是一个把文字作为武器直击敌人要害的杀手。他写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和杂文等,其中杂文和小说采用幽默的风格尤为明显。在《从幽默到正经》中,鲁迅指出幽默更倾向于讽刺。由此可见鲁迅写作的幽默风格更倾向于程度深的讽刺。他是将幽默与讽刺结合起来,用幽默辅助讽刺。

而老舍早期具有幽默风格的作品是缺乏讽刺性的。他在《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中说过:我失了讽刺,而得幽默,幽默中是有同情的。但后来老舍从英国回到国内,看到社会的黑暗,感受到人民的痛苦,心里的酸楚也油然而生,于是他在幽默里加了讽刺作为调味剂。所以他用的笔法,既不过分刻薄,也不过分悲伤,主要是用讽刺辅助幽默。他喜欢以嬉笑怒骂的方式去奇袭侧击批判其写作对象,正如他所言:我要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

再如两者幽默的方式也不同。鲁迅善于利用反语、对比和白描的手法,以这种幽默的方式对人民说教,使人们在含泪中笑着正视问题。鲁迅的幽默具有很强的战斗性,同时又透露着一股凛然正气。例如《故乡》中作者将曾经的西施豆腐和现在有圆规式姿势的杨二嫂加以对比,同时又把杨二嫂的滑稽和可笑与闰土的勤劳和憨厚进行对照,这既达到了讽刺而不失幽默的效果,也表达了作者对小市民杨二嫂以及闰土的同情和惋惜之感。

老舍幽默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和夸张等,但是比喻并非我们习惯用的以美喻美、以丑衬丑的方式,老舍喜欢把美的东西用粗俗低劣的喻体来表达,又或丑陋的东西用美好的喻体来描述,从而前后形成强烈的反差感,以此达到幽默的效果。例如《月牙儿》中描写自己同学的装束:她们都打扮得很好,像铺子里的货物。她们眼中青年的男人,心里好像作着爱情的诗。打扮漂亮的同学与毫无美感的货物,前后造成的反差,让神圣美好的爱情变成了低俗猥琐,由此达到诙谐风趣而又不失讽刺的效果。

所以鲁迅的幽默程度比老舍要收敛、严肃甚至沉重得多,这也决定了他们幽默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摘编自曾丽琼《鲁迅和老舍的两种幽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把幽默作为一种批判社会的手段,他的幽默具有很强的战斗性,他排斥娱乐式的幽默。
B.鲁迅和老舍笔下的文章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寄悲于幽默的方式,服务于当时的社会。
C.鲁迅的散文没有生活气息,缺乏讽刺性的幽默,而鲁迅的杂文和小说幽默的风格更为明显。
D.老舍早期具有幽默风格的作品缺乏讽刺性,后来由于受英国文学的影响改变了创作风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观点,然后再进行逐层分析,最后总结全文。
B.文章第二段以《阿Q正传》和《小病》为例,论证了鲁迅和老舍的幽默风格具有相似性。
C.文章第五至八段着重从幽默程度和幽默方式两个方面阐释了鲁迅和老舍幽默风格的不同。
D.文章围绕鲁迅和老舍的幽默风格展开论述,并多次引用二人的话语,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和老舍都具有一种民族忧患意识,他们都通过幽默的方式向人们传递信息,让人们对现实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
B.老舍笔下的幽默十分有“度”,既不过分刻薄,也不过分悲伤,主要是用讽刺辅助幽默,而鲁迅是用幽默辅助讽刺。
C.鲁迅在《故乡》中运用了对比等手法,通过幽默的语言对杨二嫂进行了讽刺,以此来对人民说教,让人们正视问题。
D.老舍以丑喻美、以美喻丑的方式使他的小说具有幽默的效果,这也使《月牙儿》在语言上比《故乡》更有艺术魅力。
2022-07-26更新 | 9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有非要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在旧小说上,我们常见的听讼,亦称折狱的程序是:把“犯人”拖上堂,先各打屁股若干板,然后一方面大呼冤枉。父母官用了他“看相”式的眼光,分出那个“獐头鼠目”,必非好人,重加呵责,逼出供状,结果好恶分辨,冤也伸了,大呼青天。——这种程序在现代眼光中,会感觉到没有道理,但是在乡土社会中,这却是公认正当的。

在这里我可以另打一个譬喻来说明:在我们足球比赛时,裁判官吹了叫子,说那个人犯规,那个人就得受罚,用不到由双方停了球辩论。最理想的球赛是裁判员形同虚设(除了做个发球或出界的信号员)。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每个参加比赛的球员都应当事先熟悉规则,而且都事先约定根据双方同意的规则之下比赛,裁判员是规则的权威。他的责任是在察看每个球员的动作不越出规则之外。

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的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的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儿子做了坏事情,父亲得受刑罚,甚至教师也不能辞其咎。教得认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我曾在乡下参加过这类调解的集会。我之被邀,在乡民看来是极自然的,因为我是在学校里教书的,读书知礼,是权威。其他负有调解责任的是一乡的长老。最有意思的是保长从不发言,因为他在乡里并没有社会地位,他只是个干事。调解是个新名词,旧名词是评理。差不多每次都由一位很会说话的乡绅开口。他的公式总是把那被调解的双方都骂一顿“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不认了错,回家去。”接着教训了一番。有时竟拍起桌子来发一阵脾气。他依着他认为“应当”的告诉他们。这一阵却极有效,双方时常就“和解”了,有时还得罚他们请一次客。

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的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减)

材料二:

“无讼社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成都市中院提出的诉源治理。随着诉讼官司的日益激增,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都“堵”在法院,既占用了宝贵的政法资源,又耗时耗力耗钱,老百姓即便赢了官司,往往也会输了人情,影响基层社会的长期稳定。法院判决的局限性、调解的僵化性和事后性越来越凸显,现有矛盾未必彻底解决,有的甚至埋下隐患酿成大案。

2016年8月,大邑法院开始探索将“无讼社区”的理念融入城乡社区的治理实践中,并逐步在全县城乡社区建立和推广“1+N”数字综合调解平台体系。平台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调解社会矛盾为突破点,高标准打造“无讼空间”,建立了人民调解、法院调解、公安调解和司法调解等社区调解的常设机构。针对不能调解和不愿调解的案件,引导当事人通过“1+N”综合调解平台进入“诉调对接”的法律程序,并在大邑县法院、各分支法庭和各乡镇街道社区设立“诉调对接”的三级网络平台。

以村规民约激发社区居民主体意识,强化社区自治按照“易懂、易记、易行”原则,将法律知识文明、乡风无讼理念等融入村规民约。大邑县首先在广泛民意基础上制定了《无讼公约》,其次按照民主决策议事程序,商议讨论形成村规民约。《无讼公约》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村民办事标准和行为规范,使大量纠纷在基层群众自治中得以化解,通过依法选举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员,使社区自治组织得以修复、完善和壮大,并发挥应有功能,助推社区居民将自我管理和服务、自我约束和发展的自治精神落到实处。

“无讼社区”的建设,重新检视和吸收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无讼”的积极因子,通过倡导“和为贵”理念,针对较多出现的离婚和抚养等民事纠纷,财产和债务等商事纠纷,本着自愿的原则,人民调解积极介入,再运用“诉调对接”方式,由法院出具法律文书,对调解结果予以最终司法确认,大大增加了调解的权威性,从而达到息争止讼目的。

(摘编自包路芳《费孝通的“无讼”思想与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的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乡土社会惯用的调解模式中,调解人应该是有社会地位的人,可以是读书识礼的先生,也可以是有声望和地位的长者。
B.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若要缓解礼治秩序和法治秩序矛盾,只需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进行改革。
C.“1+N”调解平台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方式将一些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基层社会的稳定。
D.即使在法治社会的今天,司法仍需贯穿于“无讼社区”建设的相关环节,以此增强调解的权威性,达到息争止讼目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一旦出现矛盾他们往往先通过教化的方式解决。
B.只要每个人从小就熟习人和人的关系之间的规则,就不必有外在的监督。
C.现行司法制度破坏了礼治秩序,就是因为社会还不具备推行法治的条件。
D.村规民约之所以能够激发居民主体意识,是因为它“易懂、易记、易行”。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无讼”范畴的一项是(       
A.因设计问题,小陈家空调无法安置在专属位,只能外挂。楼下住户认为此举影响正常生活。要求拆除,遭到拒绝,双方发生争执。
B.甲某参加聚餐,酒后不听劝阻独自驾车回家,撞伤正常行走的乙某,但甲某仍然驾驶逃逸,造成乙某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死亡。
C.张家村早年外迁的户张姓人家(后该户改为胡姓)欲将祖先牌位迁回张氏宗祠,遭到当地张姓村民反对,双方各不礼让。
D.一位80多岁的老人曾与子女达成赡养协议,但子女拒不履行。后因生活所迫,无奈之下,老人打算通过诉讼解决养老问题。
4.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进行说明。
2024-01-19更新 | 10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全书中性格最丰富、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塑造得极为成功的艺术典型。

苏轼的《东坡志林》有这样一条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至少从北宋起,在“说三国事”中已经形成“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并引起大众共鸣。

罗贯中顺应大众的心理,继承了这种基本倾向;同时又超越以往的通俗文艺,尊重历史,博采史料,造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奸雄”曹操。罗贯中以大开大阖的笔触,艺术化地展现了曹操在汉末群雄中脱颖而出,逐步战胜众多对手的豪迈历程,又不时地揭露曹操奸诈的作风、残忍的性情。而在曹操与刘备、诸葛亮的对比中,则更多地鞭笞和嘲笑其恶德劣行。这样的曹操形象,以历史真实为基础,达到了高度的艺术真实。

在除灭董卓之乱的斗争中,曹操的性格第一次得到了全面的展现。当董卓擅行废立,残杀大臣,甚至悍然害死何太后和汉少帝,随意屠戮百姓时,众大臣惶恐无计,只能聚在一起掩面而哭;曹操却与众不同,反而“抚掌大笑”,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这气魄,这胆略,众大臣只能自愧不如。

当董卓的猛将华雄击败孙坚,并连斩联军几员大将,众诸侯“皆失色”时,关羽自告奋勇愿斩华雄,袁绍、袁术都以位取人,瞧不起关羽,曹操却积极支持关羽出战。关羽一举斩了华雄,袁术仍欲以势压人,曹操却说:“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两相对照,曹操的慧眼识人可谓鹤唳鸡群

当然,罗贯中也不断揭露着曹操丑恶的一面。为报父仇而攻打徐州,竟下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对于忠于汉室,反对自己的大臣,毫不留情地挥起屠刀;甚至辅佐他最得力的首席谋士荀彧,仅仅因为不赞成他封魏公,便被逼服毒而亡;至于“借头欺众”“梦中杀人”等阴谋诡计,更是花样百出,令人怵目惊心……毛宗岗称他为“奸绝”,实在并不过分。

这一连串情节,大起大落,一波三折,表现了曹操性格的各个侧面。是的,曹操就是这样的典型:机智与奸诈杂糅,豪爽与残忍并存;时而厚遇英雄,时而摧残人才;杀人时心如铁石,杀人后又常常挤出几滴懊悔的眼泪;昨天蛮横无理地杀人,今天又假惺惺地予以厚葬。这种翻云覆雨的手段,充分表现了曹操惊人的权术:做了亏心事却从不认错,企图以“厚葬”来抹掉自己手上的血迹,在自欺欺人中求得心灵的平静。

可以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不仅是历史人物曹操基本特征的艺术演绎,而且集中涵盖了千百个封建统治者的复杂品性,因而具有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历史真实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很难找到像曹操这样集真伪、善恶、美丑为一体的封建政治家形象,这样的“圆的人物”,他完全可以称得上世界名著之林的艺术典型,具有永恒的审美意义。

(取材于沈伯俊《再论曹操形象》)

1.“材料一”中出现的下列词语,音形义都有错误的一项是(     
A.颦蹙(cù)          阴谋诡计     大开大阖:形容文思跌荡,十分放得开
B.蛮横(héng)       屠戮百姓     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C.擅行(shàn)       惶恐无计     怵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D.鞭笞(chì)        鹤唳鸡群     翻云覆雨:形容本领很大
2.对于“材料一”第三段说的“历史真实”,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在塑造曹操形象时“尊重历史,博采史料”
B.《三国演义》顺应了北宋之前广大民众“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C.《三国演义》既表现了曹操英武豪迈,又揭露其奸诈残忍
D.《三国演义》并没有刻意地去掩饰曹操的诸多恶德劣行

材料二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世代累积型作品,其“拥刘反曹”思想倾向有着深远、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渊源。

三国之后,历代史家和统治者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出发采取了“拥刘”或“拥曹”的不同态度。但实质上,这种“拥刘”与“拥曹”之争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表现而已。

曹操的儿子曹丕逼汉献帝下台,建立曹魏王朝后,继起的司马氏集团如法炮制,经过一系列的宫廷政变,逐步削弱曹魏势力,最后推翻曹魏统治,建立了西晋王朝。因为司马集团是以同样的方式获得政权的,所以它必须奉曹魏为正统,将自己定格为曹魏的继承者,故陈寿的《三国志》将曹魏树为正统。东晋是一个偏安的政权,情况有点类似于蜀汉,于是,习凿齿的《汉晋春秋》提出,蜀汉才是正统。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不是正常的政权过渡,所以欧阳修在《正统论》中,认为曹魏是正统。南宋偏安,又有点类似固守四川的蜀汉,于是朱熹提出蜀汉是正统。明清的统治者,在理论上无法接受这种权臣架空、威逼皇帝并取而代之的模式,于是在经历了数百年的争论以后,终于将曹操和司马懿父子归入篡逆的奸臣。永乐年间的《春秋大全》,更是正式地将曹操归入“乱臣贼子”行列。

而民间,从两晋南北朝开始,“拥刘反曹”倾向就日趋鲜明。尤其宋元时期,民族矛盾尖锐,因此,偏处西南一隅的蜀汉被当作汉族政权的象征,而盘踞中原的曹魏则被视为汉族政权的篡夺者。同时,民间的“拥刘反曹”情结还反映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在困苦的生活境遇中对明君贤相的渴望。宋元时期,社会民众饱受压迫摧残。他们无力改变现实,于是将对生活的理想寄托在掌握国家政权的国君和文臣武将身上。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蜀汉君臣的贤明、仁义正好符合民众渴望明君贤相的理想,而曹操的奸诈、残忍正是他们所厌恶和恐惧的。于是,蜀汉君臣成为民间理想君臣的代名词,并在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中不断被美化;而曹操则成为百姓眼中残民害民的君主代表,并在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中不断被丑化。

元明之际,生活于社会底层的罗贯中正是在元末动乱的社会环境中,在民间浓重的“拥刘反曹”氛围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将“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熔铸于《三国演义》的创作中。他将大部分艺术心血都倾注在了刘蜀集团的那些“虎贲之士”身上,而曹操作为作者塑造的一个反面人物,却是“腹隐机谋”,他的智慧加上他的善用人才,使他在三国这个纷争的社会里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但所有的英雄业绩一旦和他在道德伦理上的丑行结合起来,就顿时黯然失色了。

(取材于赵凤杰《<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3.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统治者来说,无论“拥刘”还是“拥曹”,都是为了巩固自己政权的舆论需要。
B.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不断丑化曹操,是广大民众“拥刘反曹”情结助推的结果。
C.经过数百年的争论,曹操终于被归入“乱臣贼子”之列,这说明历史自有公论。
D.罗贯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既来源于他所处的时代,也与其所属阶层有关。
4.请根据材料二,简析《三国演义》及民间“贬曹”的原因。
2024-01-09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