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393 题号:1117343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但一遇见“木叶”的时候,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句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

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而“木叶”呢?它出现在那“袅袅秋风”之中,也仍然带着那袅袅不断的余情,所谓“日暮风吹,叶落依枝”(民歌《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节选《说“木叶”》有删改)

1.下列对“木”这一意象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较“树”有时更显得单纯,“木”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B.“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C.古代诗人们在各种场合都会用“木”字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
D.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2.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屈原的诗句引入,把古诗中的“木叶”作为论述对象,进而围绕它展开全文。
B.文章在“木叶”和“树叶”的对比中,把论证推向深入,引出诗歌语言暗示性的问题。
C.文章从现象谈到本质,从具体谈到抽象,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易于被广大读者接受。
D.文章在提出问题后,又用大量篇幅分析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木叶”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
B.“树”和“木”暗示的颜色性不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景中,窸窣飘零的是透些微黄的叶子。
C.因为“木叶”是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所以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
D.“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更接近于“木”,“日暮风吹,叶落依枝”中的“叶”有缠绵的一面。
4.下列对文中画线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A.“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诗句中“皎皎”状月以云相托,“灼灼”状花以叶相衬,写出花月交辉的美好景象。
B.“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诗句用“寒砧”“木叶”烘托出一种清冷的环境氛围,借景抒情,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愁情。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句中干枯的落叶在秋风中被不断吹落,再辅以“萧萧”之声以及“无边”的阔大意境,渲染悲的氛围。
D.“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诗句中“扫”字显得极有力,使人想到寒风阵阵,满树饱满的叶子随风摇曳的景象,渲染出秋天肃杀的氛围。
19-20高一下·天津滨海新·期末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时,我注意到,其中提到“文化”数十次,并且对于文化的表述掷地有声,比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等,都令我印象深刻。

无论是铸就文化新辉煌,还是推出更多优秀作品,都需要具备高质量与高水平。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在我们的书法创作中体现出“高质量”和“高水平”,不仅是我们每一位书法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和研究课题,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我认为要创作出艺术精品,正确而先进的理念是前提。理念比行为更重要,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才情比功力更重要。“理念是纲,纲举目张”“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比如我们经常讲的“书以载道,文以铸魂”这一理念,就应贯穿于中国书法学习、鉴赏与创作的整个过程之中。

其中“书以载道”的“道”,既是道理、方法、规则、途径和方向,也是万事万物内在的规律以及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在我看来,书法艺术创作中“对立统一”矛盾关系的处理即为“道”,如整体与局部、传统与时代、法度与意趣、外因与内因以及收与放、分与合、刚与柔、大与小,藏与露、实与虚、静与动等关系,处理这些关系和进行社会管理、企业管理、家庭管理乃至个人行为管理的道理都是完全一致的。而“文以铸魂”的“魂”,就是人们高尚的精神。因为书法作品是以字和文作为载体的,若没有字和文也就没有了书法艺术,但字和文绝不是单纯的、被动的媒介:积极向上的文字内容,对于书者及读者来说不仅能启迪心灵、增长智慧,还可激励意志、催人奋进,所以“文以铸魂”理应成为我们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至高追求。以上这些理念,对于弘扬传统、创造精品、服务社会和成就人生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学习,创作及文化传播过程中,我还将继续牢固树立各种先进理念,努力创作出更多高质量和高水平的艺术作品,以无愧于时代和人民!

(摘编自张继《书以载道文以铸魂》)

材料二:

悟得梅花腕下趣,指上自然有清风。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陈驰自幼临池不辍,博采众家之长,重传统,求创新。他的作品,一上眼,就给人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其用笔随性尚意、潇洒劲健,与他儒雅敦厚的性格相得益彰。

俗话说“好字怕上墙”,是指把写好的字画挂在墙上,立马就能看出它的缺憾来。陈驰称自己在四十五岁之前从没有送过任何人书法作品,在他看来,读书写字是很严谨的事,马虎不得。要对自己负责、对作品负责、对求字人负责。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书法艺术作为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形式,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书法,简单地说就是毛笔在宣纸上有节奏地跳舞。更深层来看,则是综合了传统文化、美学、哲学为一体的具有特殊审美意义的艺术。“晋朝的书法尚韵,唐朝的书法尚法,宋朝的书法尚意,明朝的书法尚态,清朝的书法尚变。”陈驰认为现代人碑帖临摹见多识广,因而从态势上看没有固定的统一风格,时代的新变铸成了书法的新变,在书法艺术百花齐放的今天,就艺术创作而言,相对于古人有许多突破与发展。

在书法艺术创作中,草书的笔法最见功力,没有经过多年篆、隶、楷书等书法基本功练习的人是束手无策的。日日临池,使得陈驰在用笔上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在点、撇、竖、捺的动态转换之中,再融入书写时的情绪变化,以及用墨的浓淡枯湿变化,他将古法融为一炉,化为己用,足以彰显他深厚的书法功力。

研习书法近四十年,陈驰表示积极、健康、向上的书法作品永远是书法家创作的主流。“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把字外功夫做硬做强,再坚持不懈地临池,潜移默化、水到渠成。”若一味追求技法出新与形式出奇,而知识储备不足,乃至文化修养缺失,将不利于当代书法的健康发展。陈驰说:“守住传统,吃透传统,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书法的博大精深,值得一生追求。”

(摘编自庞聪等《陈驰:书法欣赏的多重境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作高质量的书法作品不但是每位书法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和研究课题,而且是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
B.书法艺术创作中各种矛盾关系的处理即“书以载道”的“道”,包含整体与局部、藏与露、实与虚等。
C.书法不只是用毛笔在宣纸上自由书写的过程,而且是综合传统文化、美学与哲学的具有特殊审美意义的艺术。
D.古代书法风格多样,各有所重,现代书法更是百花齐放,创新发展,从态势上看没有固定统一的风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理念比行为更重要,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所以先进的理念和正确的方向是创作出艺术精品的先决条件。
B.陈驰从未把他的书法作品送给别人,这是因为在他看来要对自己负责,对作品负责,对求字人负责。
C.没有经过多年篆、隶、楷等书法基本功练习的人,是写不出好的草书的,因为草书的笔法最见功力。
D.以“文以铸魂”的尺度来衡量,宋代蔡京“巧言令色,献媚人主”的书法作品是不符合这一标准的。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B.袁宏道《叙小修诗》:“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C.刘熙载《书概》:“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总之,如其人而已。”
D.齐白石认为:“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自能神形俱见,非偶然可得也。”
4.“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出自陆游《示子遹》,对于我们学习书法艺术也颇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对这一诗句加以理解。
2023-06-07更新 | 2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__________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__________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我们要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努力推动文化创新,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_________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和民族精神,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也是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之道、道德理念、人文精神、思想方法等,为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丰厚思想资源。

__________新时代,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就是要促进不同文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赓续人类文明薪火。我们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深化,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更好地推动中华文明发展进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摘编自孙雷、王慧敏《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材料二:

批判继承人类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任何时代的文化,都包含有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成果,都与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有着批判继承关系,没有批判继承关系就不会有文化的选择和积累,没有文化的选择和积累,就不会有文化的丰富发展和变革。

相同阶级的文化彼此有相互继承的关系。后起的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曾从英、法资产阶级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也曾从外国特别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化中汲取营养;英、法等国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为各国资产阶级接受。同样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为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接受,也为俄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所接受。相同阶级的文化彼此可以继承,这很好理解,因为它们有着相似的经济基础,相似的阶级本质,相似的社会的需要,遇到相似的社会问题,因此有相似的文化。

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也有批判继承关系。孙中山先生就讲过:“抑自人类有史以来,能纪四五千年之事翔实无间断者,亦惟中国文字所独有,则在学者正当宝贵此资料,是所以利用之。如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奴,则载籍皆似为我调查,而使古人为我书记,多多益善矣。”他本人也确实批判改造了传统儒家思想中某些有意义的思想,如其中的民本思想和大同思想等。这些思想本来是封建统治阶级中一些比较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用来调解和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的。孙中山则赋予传统儒家的有关“重民”和“民本”思想的言论以同近代“民权”思想相近的涵义,把它们纳入自己的民权主义思想中去,提出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民有、民治、民享,根本否定封建主义的君民关系和皇权至上思想。

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之所以能相互继承,一方面是因为其有共同的自然的环境和社会的环境,共同的文化传统,面对相同的问题等。另一方面是因为批判继承不是简单地原封不动的照搬,而是一个再创造和重构的过程。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主义显然不是对重民和民本思想的照搬,而是一种重构。虽然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但是,共产主义文化的产生也离不开它以前的文化成果。与以往的所有制关系的彻底的决裂,是以往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了解了人类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历史趋势,只有掌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才能得出共产主义的结论,创造出共产主义文化。

(摘编自赵常林、林娅《马克思主义文化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坚定文化自信对于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等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我们党文化自信的体现。
B.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如果没有文化的选择和积累,就不会有文化的丰富发展和变革。
C.孙中山先生把同近代“民权”思想涵义相近的传统儒家有关“重民”和“民本”思想的言论,纳入自己的民权主义思想中去。
D.共产主义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却离不开它以前的文化成果,也不拒绝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体现了材料二相同阶级的文化彼此有相互继承的关系。
B.材料二中孙中山沿用传统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和大同思想等有意义的思想,印证了材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
C.材料一号召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印证了材料二相同阶级的文化和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都可以有批判继承关系的观点。
D.材料二提出批判继承人类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对应了材料一促进不同文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赓续人类文明薪火。
3.下列四句话依次填入材料一的横线处,与上下文语意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
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姿多彩是人类文明的本色。正因为各国历史、文化、制度不尽相同,才需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③①②④B.④②①③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
4.根据材料一,请简要概括我们在新时代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5.请简要说明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2024-03-14更新 | 27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苏轼不仅是大自然的出色歌手,而且对自然美有独特见解。苏轼指出,客观的山水自然美同诗人耳目相接,触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令诗人情不自禁地歌唱他、赞美他,这是作家创作自然诗的源泉,这种外物有触于中而产生诗的观点与前人一脉相承。

苏轼强调诗文创作,特别是自然诗创作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要有真情实感和创作冲动。苏轼在《读孟郊诗》中说:诗从肺腑出。对于自然诗来说,首先要求对所描写的自然景物对象满怀真挚、亲切之情,甚至要把它们当作有生命、有感情的知心朋友来对待。其二,主张诗要自然流露,反对人为的矫饰。他认为诗文创作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既反对浮巧轻媚,丛错采绣,也反感好为艰深,以文浅易”。他赞赏诗的奇趣,却严厉指责那些求深务奇,以至怪僻而不可读的作者;他爱好豪迈风格,但又痛斥那种以狂怪来冒充豪放,认为奇怪应该是自然溢出,不能人为地强求。

自然诗的描写对象是自然类,自然万物都是按照其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运动和变化。因此,苏轼非常强调亲自阅历,广泛深入地体验和研究大自然,他把这一点看作是自然诗创作头等重要的前提。他在《怀西湖寄晃美叔同年》诗中,具体叙写自己长期深入地观察和研究西湖的体会,他说西湖之景谁能识其全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为了认识西湖美景之,苏轼幽寻穷年,遍游祖国诸地。

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可以发现美,但山川自然景物,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因而自然美具有不稳定性。苏轼能清晰地认识到大自然的运动变化,并从哲学上对此作了理论概括,具体指出:人禽室宫器物皆有常形,而山石竹木,水波烟云均无常形。他在著名的山水哲理诗《题西林壁》中形象地表述了这一观察事物的方法,他认为要认识自然乃至世间万事万物,固然要游于物之内,才能洞悉幽微,但如果只顾深入其内,或视野狭小,或囿于私利,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局部,陷于主观性和片面性。苏轼正是成功地运用以静观动观物之极而游于物之表的方法,去观察和把握山水自然美。

客观存在的自然美是自然诗的源泉,这是自然美的客观性,但是,自然诗并不是现实中的自然美的简单重复,而是诗人创造性劳动的成品。客观自然美是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苏轼多次论述自然美的丰富性、多变性和不稳定性,他说风雨云月,阴晴蚤暮,态状千万,又说江河之大,与海之深兮,可以意揣,唯其不自为形,而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苏轼提倡在山水诗画中创造这样一种清雄奇富,变态无穷的意境美,他认为这是艺术上最难的课题,也是最美的境界。

(摘编自夏玲《谈苏轼随物赋形自成文理的艺术自然美学观》)

材料二:

在谈到绘画的创作过程时,东坡提出随物赋形的命题,在《书蒲永升画后》中,东坡说: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东坡赞赏蒲永升所画之水为活水而非死水,因为画家性情与画融合一道。东坡又谈到此前以画水著称的画家都能画出水的变态,号称神逸。

随物赋形作为画论的命题,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其所主张之意,一在于画家在创作时要应物随机,不主故常;二是赋形有充分的主体性,是画家在随物应机中摄取对象之形而予以艺术表现,融合了创作者的生命力及精神品格。是指事物的本然状态,则是指创作的应然状态,这是一个由本然而应然、由形似而神似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率性而为的过程。

形神是一对不可孤立、单独看待的美学范畴。不能脱离形似单论神似,也不能拘泥于形似而忽略神似。对于绘画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无形似则无神似!这个形,是画家笔下的形,而非外在物象之形。作为文人画意识的代表人物,苏轼主张传神而超越形似,他所说的传神,并非静态的,而是因其随物赋形而生成的效果。如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所说: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苏轼又指出人物画的传神,不是在于其形貌描写之外,又有神韵附焉,而是就在所画人物的自然神态之中,也即在人物的一颦一笑之中。画家达到自由的境界,随物赋形,运斤成风,即会达到传神的效果了。

(摘编自张晶《画以适意随物赋形——苏轼画论撷要评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自然之美是作家创作自然诗的客观条件,外物有触于中而产生诗这一观点是苏轼独创的见解。
B.苏轼赞赏“奇趣”,但指责那些“怪僻而不可读”的作者;他爱好豪迈风格,但痛斥以狂怪冒充豪放的做法。
C.苏轼强调,要亲自阅历,广泛深入大自然,真正认识到自然奥秘,从而为创作优秀的自然诗奠定基础。
D.自然之美千变万化、丰富多彩,自然诗的作者需进行一系列创造性劳动,才能创作出诗词的意境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诗需要将真情实感以自然的方式流露,反对人为的矫饰,因此创作过程中不太追求艺术技巧和表现形式。
B.从苏轼诗句“二年饮泉水,鱼鸟亦相亲”“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可看出诗人对自然的真情实感。
C.苏轼在绘画时十分重视画作的传神,他对所画对象的外在形态并不看重,主张画作要传神从而超越形似。
D.“赋形”具有充分的主体性,是极具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像苏轼这样的画家的创作活动应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符合文中苏轼诗画创作主张的一项是(     
A.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B.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C.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苏轼提出了“随物赋形”的美学观念,请结合材料谈谈自然诗和绘画创作应如何体现这一观点。
2022-07-21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