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天津 高一 期末 2020-09-25 42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名著阅读、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追求完美;琢磨,追求卓越。人生于世,无法干很多事,故切忌(     ),每干一件事,便应发挥到极致。

比如作画,你必须坚持对大自然做长期静心的观察,才能让你的作品竹影扶疏,迎风摇曳;荷塘新叶,晨露欲滴;兰蕙飘香,清芬可挹。一部《红楼梦》,为什么能穿越历史的云河,传唱不衰?其中奥秘,全在于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感动自己,震撼世人。创作的过程,有(     )的痛苦,也有追求完美的幸福。一部《诗经》由远古的一滴繁露,淌成万世滥觞;一部《论语》被煲为心灵鸡汤,温暖一代又一代人;一部《庄子》蕴含丰富想象,充盈人的精神世界;还有那唐诗宋词,繁花满树,蓊郁了一个王朝的后花园。“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古文人家,怀着对文字的敬畏,怀着崇高的文学使命感,怀着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从“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从烧画三千到毁诗八百,这都可见文人在文学创作上的(     )。惟其如此,         

然而,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心浮气躁       退变     求全责备B.人浮于事       蜕变     求全责备
C.心浮气躁       蜕变     精益求精D.人浮于事       退变     精益求精
2.在选文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就有了丰盈的人生,也有了传唱不衰的经典。
B.他们才有了丰盈的人生,才有了传唱不衰的经典。
C.他们才有了传唱不衰的经典,才有了丰盈的人生。
D.他们就有了传唱不衰的经典,也有了丰盈的人生。
3.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合称为中国“四大名著”。
B.《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C.《论语》是孔子所著,语录体,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D.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晚唐代表作家李商隐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阿房宫赋》 是杜牧创作的一篇赋体文章。
4.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1967年,中国政府启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
B.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C.为了报复统治阶级的罪行,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
D.我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灯火光,接着又听到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
2020-09-20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但一遇见“木叶”的时候,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句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

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而“木叶”呢?它出现在那“袅袅秋风”之中,也仍然带着那袅袅不断的余情,所谓“日暮风吹,叶落依枝”(民歌《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节选《说“木叶”》有删改)

5.下列对“木”这一意象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较“树”有时更显得单纯,“木”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B.“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C.古代诗人们在各种场合都会用“木”字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
D.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6.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屈原的诗句引入,把古诗中的“木叶”作为论述对象,进而围绕它展开全文。
B.文章在“木叶”和“树叶”的对比中,把论证推向深入,引出诗歌语言暗示性的问题。
C.文章从现象谈到本质,从具体谈到抽象,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易于被广大读者接受。
D.文章在提出问题后,又用大量篇幅分析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木叶”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
B.“树”和“木”暗示的颜色性不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景中,窸窣飘零的是透些微黄的叶子。
C.因为“木叶”是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所以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
D.“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更接近于“木”,“日暮风吹,叶落依枝”中的“叶”有缠绵的一面。
8.下列对文中画线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A.“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诗句中“皎皎”状月以云相托,“灼灼”状花以叶相衬,写出花月交辉的美好景象。
B.“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诗句用“寒砧”“木叶”烘托出一种清冷的环境氛围,借景抒情,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愁情。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句中干枯的落叶在秋风中被不断吹落,再辅以“萧萧”之声以及“无边”的阔大意境,渲染悲的氛围。
D.“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诗句中“扫”字显得极有力,使人想到寒风阵阵,满树饱满的叶子随风摇曳的景象,渲染出秋天肃杀的氛围。
2020-09-20更新 | 390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二)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曰                            居:平日
B.夫子                         哂:微笑
C.臣以神而不以目视        遇:遇见
D.每至于                         族:(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一日长乎尔             攻取之外
B.子路率尔对曰             源不深望流之远
C.始臣解牛之时             厚,君之薄也
D.而刀刃若新发          使负栋之柱,多南亩之农夫
1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莫春者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而陛下说之D.辇来于秦
12.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例:如会同,章甫
A.晋函陵B.西取由余于戎
C.燕赵之收藏D.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13.与例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吾知也
A.若属皆且为所虏B.视为止,行为迟
C.何厌之有D.虽董之以言行
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孔子并未直接向弟子发问,而是先从自己谈起,并自然过渡到弟子的治国志向上来。
B.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路旁若无人,脱口而出,反映子路不甚谦逊的态度和直接坦率的性格。
C.庖丁技术高超的原因之一是他对技术的追求超过了对“道”的追求。
D.庖丁成功解牛之后,在满足的同时也还是要小心地把刀擦拭干净,妥善保藏。
15.用斜线(/)为文言文(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三处。
良 庖 岁 更 刀 割 也 族 庖 月 更 刀 折 也。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2020-09-20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7. 按序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
(1)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3)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______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020-09-2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绝版的周庄

王剑冰

(1)你可以说不算太美,你是以自然朴实动人的。粗布的灰色上衣,白色的裙裾,缀以些许红色白色的小花及绿色的柳枝。清澈的流水柔成你的肌肤,双桥的钥匙恰到好处地挂在腰间,最紧要的还在于眼睛的窗子,仲春时节半开半闭,掩不住招人的妩媚。仍是明代的晨阳吧,斜斜地照在你的肩头,将你半晦半明地写意出来。

(2)我真的不知道,你在那里等我,等我好久好久。我今天才来,我来晚了,以致使你这样沧桑。而你依然很美,周身透着迷人的韵致。真的,你还是那样纯秀、古典。只是不再含羞,大方地看着每一位来人。周庄,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呼唤好久了,却不知你在这里。周庄,我叫着你的名字,你比我想像的还要动人。我真想揽你入怀。只是扑向你的人太多太多,你有些猝不及防,你本来已习惯的清静与孤寂被打破了。我看得出来,你已经有些厌倦与无奈。周庄,我来晚了。

(3)有人说,周庄是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眼前即刻闪现出古苏州的模样。是的,苏州脱掉了罗衫长褂,苏州现代得多了。尽管手里还拿着丝绣的团扇,已远不是躲在深闺的旧模样。这样,周庄这位江南的古典秀女便名播四海了。然而,霓虹闪烁的舞厅和酒楼正在周庄四周崛起。周庄的操守能持久吗?

(4)参加“富贵茶庄”奠基仪式。颇负盛名的富贵企业与颇负盛名的周庄联姻。而周庄的代表人物沈万三也名富,真是巧合。代表富贵茶庄讲话的,是一位长发飘逸女郎,周庄的首席则是位短发女子,又是巧合。富贵、茶、周庄、女子,几个字词在蒙蒙春雨中格外亮丽。回头望去,白蚬湖正闪着粼粼波光。

(5)想起了台湾作家三毛,三毛爱浪游,三毛的足迹遍布全世界,三毛的长发沾得什么风都有。三毛一来到周庄就哭了,三毛搂着周庄像搂着久别的祖国。三毛心里其实很孤独。三毛没日没夜地跟周庄唠叨,吃着周庄做的小吃。三毛说,我还会来的,我一定会来的。三毛是哭着离去的,三毛离去时最后亲了亲黄黄的油菜花,那是周庄递给她的黄手帕。

(6)入夜,乘一只小船,让桨轻轻划拨。时间刚过九点,周庄就早早睡了,是从没有电的明清时代养成的习惯?没有喧闹的声音,没有电视的声音,没有狗吠的声音。

(7)周庄睡在水上,水便是周庄的床。床很柔软,有时轻微地晃荡两下,那是周庄变换了一下姿势。周庄睡得很沉实。一只只船儿,是周庄摆放的鞋子。鞋子多半旧了,沾满了岁月的征尘。我为周庄守夜,守夜的还有桥头一株灿然的樱花。这花原本不是周庄的,如同我。我知道,打着鼾息的周庄,民族味儿很浓。

(8)忽就闻到了一股股沁心润肺的芳香。幽幽长长地经过斜风细雨的过滤,纯净而湿润。这是油菜花。早上来时,一片一片的黄花浓浓地包裹了古老的周庄。远远望去,色彩的反差那般强烈。现在这种香气正氤氲着周庄的梦境,那梦必也是有颜色的。

(9)坐在桥上,我就这么定定地看着周庄,从一块石板、一株小树、一只灯笼,到一幢老屋、一道流水。这么看着的时候,就慢慢沉入进去,感到时间的走动。感到水巷深处,哪家屋门开启,走出一位苍髯老者或纤秀女子,那是沈万三还是迷楼的阿金姑娘?周庄的夜,太容易让人生出幻觉。

(选自《喧嚣中的足迹》,有删改)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中“仍是明代的晨阳吧”,“仍是”指周庄仍保留了古建筑群的原貌,“明代的晨阳”暗示周庄保留了自明代以来的建筑风格。
B.作者反复强调“我来晚了”,既有相见恨晚之意,表达自己对周庄的仰慕之情;也为自己没有早来周庄看到她最原始纯静之美,现在她的美已经彻底改变而惋惜。
C.本文用“你”称呼周庄,运用拟人手法,使周庄具有了人的灵性,作者像在与周庄对话,便于直接抒发对周庄的热爱。
D.“守夜的还有桥头一株灿然的樱花”,“这花原本不是周庄的”,是说明周庄连一株移植的花都很刺目,这样写表现出作者关于周庄的“操守能持久吗”的疑虑。
E.“慢慢沉入进去”是说在安静的夜晚,面对周庄的自然、人文景观,“我”想到周庄的人文历史,超越时间的阻隔,融入到了历史的氛围中。
19.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20.请写出周庄的特点。
21.作者为什么有“周庄的操守能否持久”的担忧?
22.请探究文章标题的多重含义。
2020-09-20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23. 小说中的“突发事件”,往往是情节运行的动力,请你从小说《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任选一篇,概述其中的两个“突发事件”,每点不超过15个字。
2020-09-20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七、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24. 以下材料是某学习小组搜集的《红楼梦》第三回中有关贾宝玉的描写,请指出作者使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手法,并就某一手法进行简要分析。

(一)林黛玉初入贾府,拜见王夫人时

王夫人因说:“……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

(二)林黛玉初见贾宝玉时

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2020-09-20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话题作文 | 较难(0.4)
25.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世间万物都有底线,越过了底线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6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一定越过了很多物种生存的底线,其后果是大量生物的灭绝。稍多一点的二氧化碳气体能较好地保护大气层,可是越过了底线就产生了温室效应。人的心中也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


   请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明确文体(除诗歌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名著阅读、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2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名著阅读
6
作文主题
7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40.65一般词语  标点符号  连贯  语句复位选择题组
230.4概括要点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5-80.4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
18-220.4其他散文  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品味语言艺术文学类-单文本
三、文言文阅读
9-160.65《庄子》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文言实词  一般文言虚词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名著阅读
240.85曹雪芹(1715-1764)  《红楼梦》  名著阅读
六、作文
250.4青年成长  道德与社会  哲理与生活  话题作文话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