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1169705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既被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又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声代替古乐,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难以达到的曲折动人的效果。
B.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以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因为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种解释是契合《诗经》原意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庄子》文本中充满了告诫我们不要干涉与我们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故事。其中一则批评了著名的驯马师伯乐。“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在庄子看来,伯乐的问题在于他不尊重马的真性。如果他尊重马的真性,就应该让它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

《庄子》中的尊重者不仅对他人不同的生活方式没有异议,而且还尊重他人,即拥抱和重视他人的生活方式,即使他自己不过这样的生活。因此,道家“尊重”的独到之处在于,当一个庄子式的道家尊重某个具有独特生活方式的人时,他当然会认为他所尊重的这个人的生活方式是有价值的。不过,一方面,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庄子式的道家也想以这种方式过他自己的生活。这点可以在“邯郸学步”的故事中很清楚地看出来。另一方面,当一个庄子式的道家尊重甲的生活方式时,并不意味着他(她)不尊重不以这种方式生活的乙。比如说,他可以尊重生活在水里的鱼,同时也可以尊重生活在森林里的猴子,这两者没有任何矛盾。

《庄子》中的尊重思想有两个核心观点。首先,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生活,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就好比在水里游泳是鱼最好的生活方式,在森林里跳来跳去是猴子最好的生活方式,在干燥的土地上游荡是人类最好的生活方式。在《庄子》看来,就像不同的物种因有不同的“性”而有不同的最佳生活方式一样,不同人的最佳生活方式之所以各不相同,也是因为他们的“性”各不相同。因此,虽然《庄子》并不一定否认人类有共性,但他强调的是每个人的个性。例如,他主张:“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学者们普遍认为,《庄子》在这里讲的不是不同的物有不同的性,而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也正因此,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故对一个人有价值的生活方式与对另一个人有价值的生活方式之间不可能存在冲突。一种存在物的最佳的生存环境是潮湿还是干燥,这两者之间会产生冲突;但不同存在物的不同的最佳生存环境之间,不会存在冲突,例如泥鳅最好生活在潮湿的地方,人类最好生活在干燥的地方,这两者之间就没有冲突。

其次是规范性主张,即生活方式不同的人是平等的。《庄子》中有一处将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生活,类比作不同的箫管发出不同的声音(人籁),而道可以被认为是天籁。然而,天籁所做的不是从这些人籁中选择一个,或施加一个外在的箫管作为所有人籁的标准。相反,它允许每个人吹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天籁即所谓“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鱼在水里的生活并不比猴子在森林里的生活更好,同样,邯郸人的走路方式也并不比寿陵人的走路方式更好。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徐复观在讨论庄子的人性观时指出,第二篇篇名“齐物论”意谓“齐万物”,即万物都是平等的:“既是平等,则谁也没有干涉他人的资格,便可使物任其性,而各得自由了”。

因此,《庄子》的这种尊重思想是独一无二的,它将尊重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生活视为一种合乎伦理的态度,我在别的地方曾用不同的方式描述了这种尊重的同一个特征。相比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金律,我认为,这种尊重可以被称为“道德铜律”,人所欲,施于人,这也是对《庄子》中鲁侯养鸟故事的简单总结(以鸟养养鸟,而非以己养养鸟)。相对于我们习以为常的共性伦理,我认为,《庄子》中展现的是一种差异伦理。共性伦理关注人类的共性,强调对一个人而言正确的行为,对所有人来说都会是正确的;而差异伦理则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认为对一个人而言正确的行为,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会是错误的。但除了不干涉他人,《庄子》中的尊重者,还会做对他人有价值的事情。《庄子》在鲁侯养鸟的故事中已经暗示了这一点:他不应该以他所希望被对待的方式来对待海鸟,而应该以海鸟希望被对待的方式来对待它,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以消极的方法,不以“己养养鸟”(不以己所欲施于人),而且还要积极的“以鸟养养鸟”(以人所欲施于人)。

庄子并非要我们什么都不做,相反他提倡有所行动,这一点经常被忽略,这是因为《庄子》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就是“无为”。从字面上看,“无为”可理解为什么也不做。所以,了解《庄子》中的“无为”究竟是什么意思很重要。虽然无为有时确实意味着无行动,特别是当万物都在自然地生活时;但对于行动者和行动对象而言,“无为”也有自然行事的意思。这种自然行事之所以被看作是无为,是因为这种行动是如此自然,以致行动者和行动对象都不曾意识到该行动。

(节选自黄勇《以尊重代宽容:<庄子>的启发》,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尊重”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对他人不同的生活方式没有异议,而且认为他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有价值的。
B.学者们普遍认为,庄子的“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说的是不同人有不同“性”,否定了不同物有不同“性”。
C.《庄子》将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生活类比为不同的箫管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是对其规范性主张的形象化表达。
D.除了有时表现为无行动,《庄子》中的重要概念“无为”也有自然行事之意,只是行动者和行动对象都不曾意识到该行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通过伯乐驯马的故事,旨在告诉我们要尊重不同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让其能自我发展。
B.在庄子式的尊重者看来,肯定他人生活方式的价值,并不意味着需要舍弃自己的生活方式。
C.作者用“邯郸学步”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对一个人而言正确的行为对另一个人却可能是错误的。
D.文本内容从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到承认不同生活方式的价值,再到提倡有所行动,条理清晰。
3.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文中庄子“尊重”思想的一项是(     
A.“现在我懂得米考伯太太的意思了,就求她尽管支使我,做什么都行。”(《大卫·科波菲尔》)
B.“走吧,加拉诺鲨。溜到一英里深的地方去吧。去看你的朋友,或者见你妈去吧!”(《老人与海》)
C.“我知道青年们,尤其是文学青年们,十之九是感觉很敏,自尊心也很旺盛的。”(《为了忘却的记念》)
D.“咱的小姑娘有什么事情,尽管打,打死不干事,只要不是罚工钱停生意!”(《包身工》)
4.如何理解文中“人所欲,施于人”这句话?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5.文章开头说“不要干涉与我们不同的生活方式”,结尾处又说“提倡有所行动”,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2024-02-16更新 | 2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

陈胜前

①何为文化基因?其概念比较模糊。它是文化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一个民族与其他群体间不可完全通约的东西。尼古拉斯·韦德《天生的烦恼:基因、种族与人类历史》一书中指出:人类当下的存在是过去所有时间在内不断进化的产物,其进化单位可以是人类整体,也可以是稳定的社会群体。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文化基因会产生变化,最终影响到当下的存在。

②中国是农业时代的幸运儿,史前时代温带区域,具有农业起源条件的地方并不多,中国则同时拥有南北两个农业起源中心。农业是靠天吃饭,在农民的心中,最重要的是勤快,唯有勤快才可能有好的收成。跟狩猎相比,农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从民族志中可知,农民往往瞧不上狩猎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狩猎者是真正靠天吃饭的群体,他们不会种植,很少储备,日子过得似乎很是自由潇洒,但少有保障。狩猎者之所以不愿意从事农业,多因为农业太辛苦,工作单调、繁重,需要长时间等待才有收获。中国人的吃苦耐劳是写在基因里的,这一点也是世界对在外打拼的中国人的印象,这背后无疑有千百年来吃苦耐劳生活历练的影响。

③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一部不同文化、不同族群融合的历史,非常幸运的是,中国完成了这一过程。相比而言,欧洲错过了融合的最好时机。历史上的中国统一局面远多于分裂,这其中文化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无疑有许许多多的矛盾与冲突,最终都为文化包容所化解。当代世界上许多地方还在为宗教矛盾相对立,中国早在上千年前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包容作为一个优秀的文化基因在这个分化对立严重的世界上显得非常珍贵,设若这个世界多一些包容,何至于有那么多的冲突,那么多的流血。

④中国人思考问题的习惯总是先整体而后局部,比如中国人对战略一词的定义,就认为它是整体性、全局性的问题。而西方对战略的定义就是如何去战胜对手的、非战术的策略。整体性思维赋予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有较好的宏观把握能力,而在微观、中观上较为忽视。考察西方当代社会科学,就会发现他们在中层的理论方法方面做得非常好,很值得我们学习。整体性思维的根源就是中国漫长的农业生活史,农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文化生态系统,它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生产与自然节律一致,与动植物的习性一致,与人本身的需求一致,整体性是生存的保证。相比而言,西方农业不是自给自足的,谷物农业与畜牧经济存在固有的矛盾,还需要通过远距离贸易才能满足生活需要,由此更偏向对抗与外求。

⑤上万年的农业生活,强烈的家乡、宗族观念形成一个个关系密切的群体,不合群的人是难以把基因传递下去的。也正因为合群,中国人也就成了世界上最难被同化的族群之一。文化是社会性的存在,因为有社群存在,种族文化彼此区别,各有共性,各自发展。不过,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个人经济能力与地位的提高,个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影响,年轻一代合群性弱了许多。

⑥罗素对中国社会的观察有一种旁观者的清明,他注意到一个我们几乎忘记了的中国特性,那就是雅致!琴棋书画诗酒花,中国人的生活已经为近万年农业社会的历史所积淀的文化意义所渗透。中国人可以欣赏素墙上梅花的阴影;可以在阴翳中沉醉于若有若无的画像;写诗追求典雅、精致、含蓄、传神;书法若是没有上溯古代碑刻名帖,笔墨之间看不出联系来,纵然工整也不会有人欣赏。这也可以追溯到中国新石器时代先民对玉石的爱好上,玉的美就是含蓄的,含蓄也成了中国审美的特征。如果不是中国文明绵延不绝,我想不可能有积淀深厚的文化意义,也就不可能有如此悠长的回味。因为经历多了,中国文化不屑于那种没有余地、赤裸裸的表述。

⑦中国文化的基因根源在此,向史前时代的追溯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过去数千年中,大部分时候这些文化基因是有利的,近现代则饱受诟病。正当我们即将要将其抛弃的时候,它似乎完成了调整,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当代社会的发展找到了契合点。

(选自《读书》2020年第7期,有删改)

1.下列本文的内容和写作思路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设问和引用,指出文化基因具有独特性、历史性和现实影响力。
B.文章从民族发展的历史角度和与其它文化的对比中分析指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
C.文章指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有勤快、包容、整体性、合作、雅致等因素。
D.文章联系现实,指明这些文化基因在近现代面临的挑战和调整后焕发出的生机。
2.下列能够根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部分史前的文化基因将融入时代不断延续。
B.欧洲人由于不包容而错失融合的最好时机。
C.地处温带是史前中国农业起源的必要条件。
D.因年轻一代的成长,传统族群将逐渐解体。
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相比于农民,狩猎者的基因里没有写入吃苦耐劳。
B.如果这个世界上都是中国人就不会有冲突和流血。
C.先祖们很早就选择了崇玉,玉也蕴含了中国的文化。
D.罗素是发现被中国人自己遗忘的诗性文化的第一人。
2021-12-09更新 | 6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叙事作品大多以直述和顺叙为主,这种叙事方式虽能简洁地对历史进行记述,却造就了较为刻板凝滞的叙事风格。而《左传》叙事正打破了这一现象,成为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的“另级类”。它擅长运用多种叙事技巧,活跃文本,使叙事带有“富艳”的风格。尤其是它常在历史记述中运用预叙手法,将对未来的预示穿插到与人物相关的种种异象中。这一独特的手法,避免了史书记述的单一叙事,增加了叙事文本的趣味性。

而这种手法在与人物相貌有关的异象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在左氏笔下,人物异貌的现象不在少数。他们一出生便带有异于常人之处,或虎状豺声,或手有异纹。此类现象往往带有某种预见性,暗示着此人今后异于他人的特殊际遇。从这一角度出发,人物的相貌之异可以理解为一种预叙。虽然不同于占卜、预言之类显而易见的预见性叙述,但其特殊的相貌就已经包含着对未来事件的暗示,如《左传·宣公四年》所记子越椒之貌。子越椒出生时便有着熊虎之状、豺狼之声,因此子文感到不详,极力劝子良杀了子越椒,并预言不杀他则必有灭族之灾,子良不肯。而后子越椒果然残虐无德,若赦氏如子文所预言,惨遭灭族。

(摘编自赵嘉鑫《预叙在〈左传〉人物异象中的功用探赜》)

材料二:

《红楼梦》采取种种带有暗示性的手法进行预叙,具体形式灵活多样,大体有三种。

一是通过图画的形式。如第五回所写的“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一页“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这幅画不仅暗含林黛玉、薛宝钗的姓名,而且还暗示了两人不幸的命运。

二是通过诗词曲的形式。如第五回所写的《红楼梦》套曲,其中《终身误》云:“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这实际上预示了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人的结局及贾宝玉当时的思想和情感。

三是通过谜语、酒令等形式。第二十二回诸人所制谜语,其谜面和谜底都带有预言色彩,如贾政所想:“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作者通过贾政之思对读者作出一种暗示,提醒他们注意这些谜语背后的内涵。

上述这些预叙方式与全书人物的塑造、故事的叙述有机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严密的预叙系统。这些预叙大多是以暗示的形式进行,之所以如此,也与诗词、谜语等文学样式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双关性特点有关,它使作品中的不少语句获得双重蕴涵:一方面以字句表面的含义参与、完成作品的叙事,另一方面则隐藏着另一层具有预言、象征性的内涵。从艺术表达的角度看,它使作品的蕴涵更为丰富,读者在阅读时,有一种近乎猜谜的艺术享受,主动性和参与性都大大增强。

(摘编自苗怀明《论〈红楼梦〉的叙事时序与预言叙事》)

材料三:

纵观我国古典小说漫长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它的突出特点及深受民间口头文学的影响,民间讲故事的艺术犹如盐溶于水般流进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筋脉。

首先,讲故事的艺术是说和听的艺术。一则故事可能要说上一天两天甚至一月两月,为了使故事听起来不散漫,说起来不混乱,于是有经验的说书人一般会在整个故事情节展开之前对全书做出导向性的暗示,这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不会乱了阵法而导致结构的散逸,这样听众才会有耐心跟着说书人的节奏进入情节,小说的魅力才可能产生。

再者,讲故事的艺术是普通大众的艺术。德国本雅明说:“讲故事的人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当地住户的农民代表,另一类则是商船上的水手,大家劳累了一天,点起了油灯,围在一起,于是,讲故事的艺术家便诞生了。”迥然不同于现代孤独的书斋小说家,而更类似于戏剧需要观众和演员的交流,于是预叙的产生便水到渠成了,预叙通过预告预先为读者提示一种特殊的接受,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随之开始唤起阅读的期待,同时激发读者创造的激情,同作家一起进入故事情节的设计与实现中,不再是局外人,而是参与者了。

最后,古典小说具有较强的教化意识,古典小说通过预叙使读者获得整体的情节,从而达到对人生宇宙的彻悟,不会因情节的散逸削弱感悟力量。

总之,古典小说的讲故事的特点,形成了预叙由结到解的特质,在结与解的对峙中形成了审美的张力。

(摘编自吴建勤《中国古典小说的预叙叙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相对来说,占卜、预言对于事件的预见性叙述属于显性预叙,而《左传》中的以特殊的相貌暗示未来事件属于隐性预叙。
B.诗词、谜语等文学样式的模糊性、双关性使作品中的一些语句在表面含义之下隐藏着深层含义,这些含义都属于“预叙”。
C.一则故事可能要讲上很长时间,只要说书人对全书做出导向性的暗示,听众就会跟随说书人的节奏进入情节,感受到魅力。
D.古典小说通过预叙使读者获得整体的情节,这种整体性会增强读者的感悟力量,让读者在对人生宇宙彻悟后可以教化他人。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析了《左传》作为史书对直述、顺叙的突破,材料二分析了《红楼梦》作为小说在预叙方式上的灵活多样。
B.材料二认为预叙与全书的人物塑造、故事叙述有机融合,才算构成了较为完整、严密的预叙系统,这种观点很辩证。
C.材料三引用德国本雅明的言论,直接论证了讲故事的艺术是普通大众的艺术以及预叙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是必要的。
D.材料一、二均使用举例论证的方式,使道理深入浅出;材料二、三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使文章思路清晰。
2022-12-24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