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常设考点 >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11960853

凡人年事

黄文

①吴大江外号“老倔”,凡事认死理,只要是他认定的事儿八头驴都拉不回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村人口中的“倔叔”变成“倔爷”了,可他涛声依旧,本性难移!

②他的三个孩子却争气,一个个成了小村的金凤凰,考上大学从小村飞了出去,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城市成家立业。孩子们也都孝顺,争着让老两口到自己家里去住,老倔一口回绝:哪我也不去,想孝顺多回家看看俩老东西就成了。

③孩子们知道他爹的犟脾气,也不勉强,但要常回家看看,还真不容易,仨孩子在单位都是不大不小的领导,整天忙,来看老两口的时候就有限,凑在一起的时候就更少了。今年老倔恰好六十周岁,所以一进腊月,老倔就给他们下命令,大年三十必须全部赶回家,要过个热热闹闹的团圆年,三个儿子也都笑着答应了。

④小儿子离家最近,腊月二十八下午一家三口就赶回来了,老两口着实高兴了一阵子,就给大儿子打电话,大儿子在武汉交通局工作,先是占线,后来没人接了,老倔一边骂着一边继续拨打,后来终于拨通了,儿子说情况特殊,今年回不了家了,老倔虽然心里有气,但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最近武汉的情况也确实特殊,电视上整天说武汉什么冠状病毒,心想儿子是公家人,咱帮不上什么忙也不能拖儿子的后腿儿,骂了儿子几句也就过去了。

⑤到了年三十,二儿子又打来电话说今年情况特殊,不回家过年了,老倔一听就骂儿子说,你哥在武汉情况特殊,你在郑州工作情况特殊个屁!儿子吞吞吐吐不知该怎么给爹说,还是儿媳妇夺过电话说,爸,是这样,我哥一家在武汉,你也知道武汉的情况,现在不容乐观,医院组织医疗队去武汉,你儿子是传染科主任,我又是主治医师,我们都是党员,怎能不去呢,我们都报过名了,名单批下来随时都可能出发,所以说今年情况特殊,过了这一段再给您补上。

⑥老倔听过,沉默了一会儿说,按说我不该拖你们的后腿,国家培养了你们,国家需要的时候你们也该给国家出点儿力了,可别人都是往外跑,你们却要往那地方去,唉,我老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你们多注意一些,听说这种病传染得厉害……儿媳妇反过来又安慰了老倔几句,说我们都是医生,知道轻重,也知道该怎么办,您老就不用操心了。

⑦大年初一,老倔还是早早起了床,喊老伴起五更下饺子,饺子还没出锅,大儿子与老三视频连线,说给爹娘拜年了,老大一家笑呵呵地给老倔两口子鞠了一个躬,孙子在那边喊着爷爷奶奶新年好,老倔泪就下来了,忙吩咐老三给大孙子发压岁钱红包,老三一边和侄子开着玩笑一边问着武汉的情况,给侄子说你二叔和二婶要随医疗队到你们哪里去,侄子又是连声欢呼,说叔叔婶子真是了不起,要让我爸爸亲自去接站!

⑧老大的电话刚挂,老二的视频也来了,照例是拜年祝福发红包,老二说还没出发,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又给老三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让转告父母,特别交代不要聚堆儿聊天,出门一定要戴口罩等等。

⑨吃过早饭,村里的喇叭响了,先是通报了疫情,说随着春节返乡潮,多处已经发现有人感染,通知全体村民要封村了,各个路口有专人把守,没有特殊情况不让进出,老倔就找到村干部说,我老了出不了大力,把个村口还能行,你给安排一下。村干部说老倔叔,您老安心在家待着就行,这事儿交给年轻人干!老倔眼一瞪:咋,看不起你老倔叔?村干部连连摆手:不敢不敢,谁不知道您老是属驴的。周围就传来一阵笑声。

⑩太阳出来了,阳光暖暖地照在老倔身上,老倔坐在村口的椅子上,听不远处的树上小鸟叽叽喳喳叫着,心想,春节过了,小鸟也更活泼了,春天就要来到了。

(选自《语参家园》2020年2月10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吴大江外号开篇,倔强的性格贯穿于全文,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吴大江不理解儿子因为疫情而不能回家的特殊情况,后半部分转而理解并支持儿子支援武汉,进一步深化了文章主题。
C.该小说以小见大,描绘了吴大江一家在疫情中的年事生活情况,同时赞扬了奋战在前线的工作人员。
D.作品语言口语化,质朴自然,有生活气息。且人物对话鲜活真实,读来十分亲切。
2.请以吴大江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环境描写的表达效果。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两颗蓝宝石

王若冰

真的是一颗蓝宝石吗?他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悄悄地看看周围,又把头转向她。她却根本没看他,很认真地在洗着一筛子沙土。她的神情专注,仿佛一走神,宝石就被洗走了一般。他把目光收回来,转到自己手中的这颗小小的石头上。它尽管只有手指肚那么大,但靓丽,晶莹剔透,所有的特征都跟蓝宝石吻合。

他刚想喊她,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寡母望着首饰店里一颗蓝宝石戒指的眼神,他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说出一个字。他将这粒小小的石头悄悄地塞进自己背包的侧袋里,又低着头,将身边的空桶装满,去进行清洗。但是,他的内心却再也平静不下来了。

坐落于澳洲北领地境内的这个小镇,盛产蓝宝石。每一个来小镇旅游的人,都会到这里试试运气。他本来对这些是没有兴趣的,但经不住她的软磨硬泡,她说:“都到这里了,我们也去试试吧,要是我们也能淘到蓝宝石该多好!你知道,我最喜欢的就是蓝宝石,做梦都想拥有一套蓝宝石的首饰,你闭眼想象一下,你看看我这张粉嫩的脸,戴上一对蓝宝石的耳坠,一根蓝宝石的项链,手腕上有一串蓝宝石的手串,再有那么一颗大大的蓝宝石戒指,哎哟,我都不敢想下去了。为了我的梦想,你试一试还能怎么样?”

她这样一说,他就不好意思再拒绝了,买了票,跟着那些带着各种各样目的来的游客进入矿区。他知道,她喜欢蓝宝石,不止一次地描述与表达她的渴望。她说的次数越多,他的内心越不安,不安的次数一多,就变成了抑制不住的反感。一个丈夫连满足妻子的一套蓝宝石首饰的能力都没有,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打击,一种说不出的挫败感填满他的身心。

炙热的太阳却没能阻挡人们的热情。一对老夫妻有说有笑地一人捧着一个大筛子,然后又各自放进水中,上下轻微而又不停地摇动着。随着这样的上下摇摆,筛子里的沙土一点一点地被甩了出去,直到筛子里只剩下了一颗颗的小石子,蓝宝石也许就藏在这些石子里。突然,那个老太太大声说:“亲爱的,你看看,这个是不是蓝宝石呢?你看,在光线下,亮闪闪的。”老先生凑过去,拿起来左看右看,然后笑着说:“恭喜你,亲爱的,这块真的是蓝宝石呢。”

两个人像孩子一般拥抱,又转了一个圈,很多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之后都说着“祝贺你们,运气真好”之类的话。这些声音当中,也有他与她。她在他的正前方,背对着他,因为那样,旁边的一棵大树就刚好挡住她的脸。她回过头有几分羡慕地说:“我还是喜欢蓝宝石。”

他有些不自在地咧了咧嘴,终归没有笑出来。他怀着也有点心虚的复杂心境,敷衍着说:“主要是个乐,还能指望发财不成?”“那倒不是,只要能淘到蓝宝石我就开心了。”她咯咯地笑着,他觉得她笑得有些天真。

日头越来越炙热,人们的热度却开始降温,一些人嚷嚷着,失望地离开了。她在前方,居然举起一把尖尖的镐,找了一棵大树,顺着蜿蜒的树根挖起来。太阳在头顶上火辣辣地烤着。他将手伸进包里,触摸到了那一颗小小的蓝宝石,真想拿出来告诉她,可是他想了想还是将话咽了下去。

这时,他听到她叫着他的名字:“亲爱的,你快过来。”他答应着走过去,她指着纱布上的一颗小石头问:“你看,这颗是不是蓝宝石?”

他拿起来,那是一颗花生米一般大小的石头,他很认真地对着光线照,高兴得都有些结巴了。她也激动得有点语无伦次,将那颗蓝宝石如同宝贝一样紧紧地握在手心里。然后,他们将工具交给矿上,火速地离开了。

她一路上的心情大好,一会儿拿出来看看,一会儿又放进钱包的夹层里。

因为母亲的70岁生日,他决定早一些回去,他悄悄地将那颗蓝宝石拿到首饰加工店,进行切割,并定制了一枚戒指。

母亲生日那天,亲朋都很高兴,纷纷给母亲准备了礼物。他问她:“你给妈妈什么生日礼物啊?”她笑笑说:“你别管了,这事交给我。”

当所有人都送完了礼物时,人们就把目光落在他们夫妻身上。他尴尬地看着她,她则很轻松地走到母亲的身边,拿出一个漂亮的首饰盒,交给母亲说:“妈妈,记得那次我们一起逛商场的时候,您说您最喜欢的就是蓝宝石项链。您看,这是我们俩特意为您定做的,真正的蓝宝石,希望您能喜欢!”母亲惊讶得张大了嘴巴,他也有点摸不着头脑。她看了他一眼,露出了天真的笑容。

母亲双手接过去,将那光闪闪的项链捧在手里,用手摸着那颗蓝宝石坠,惊喜地说:“这么好的礼物,我怎么会不喜欢呢?”

他用手摸摸手心里的那颗小小的戒指,望着她,不自然地笑了。

(节选自《金雀坊》2019年第1104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的内心却再也平静不下来了”,从中既可看出他得到宝石的欢喜,也可以看出他私藏宝石的纠结心理。
B.“他觉得她笑得有些天真”中的“天真”,与后文她“露出了天真的笑容"中的“天真”内涵是有所不同的。
C.小说插叙妻子钟情蓝宝石的相关内容,交代了他们夫妇来到此地的原因,也为后文妻子的意外表现蓄势。
D.小说主要通过对年轻夫妇丰富的心理描写,并辅以语言、动作描写等多种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出了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
2.文中插入一对老夫妇找到蓝宝石后快乐的场面,有何作用?
3.小说结尾部分才交代“她”希望得到蓝宝石的真正目的,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0-06-07更新 | 2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瑞宣辞职

   

大街上,铺户已差不多都开了门,可是都没有什么生意。那些老实、规矩的店伙,都静静的坐在柜台内有的打着盹儿,有的向门外呆视。胡同口上已经有了洋车,车夫们却不像平日那么嬉皮笑脸的开玩笑,有的靠着墙根静立,有的在车簸箕上坐着。

瑞宣今天没课,但他还是决定到学校去看看。在护国寺街口,他看见了两个武装的日本兵,像一对短而宽的熊似的立在街心。他的头上出了汗。低下头,他从便道上,紧擦着铺户的门口走过去。

到了学校,果然已经上了课,可是学生并没有到齐。这是一个生活在北平的意大利教授窦先生办的洋学堂,瑞宣一周在这里兼两天课,四个钟点,有点儿额外的收入。平日,窦校长是位非常和善的人;今天,在祁瑞宣眼中,他却好像很冷淡,高傲。

“平常你们都很爱国,赶到炮声一响,你们就都藏起去!”

瑞宣本来想笑一笑,然后告诉他今天没有他的课,可是被一点儿轻蔑的神经波浪把笑拦了回去。不过他还是诚意的请教洋先生:“窦校长,您看中日战争将要怎么发展呢?”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改朝换代是中国史上常有的事!”

瑞宣的脸上烧得很热。他从窦校长的脸上看到了人类的劣根性——崇拜胜利(不管是用什么卑劣的手段取得的胜利),而对失败者加以轻视及污蔑。他一声没出,走了出来。

已经走出半里多地,他又转身回去,在教员休息室写了一张纸条,叫人送给窦校长——他不再来教课。

再由学校走出来,他觉得心中轻松了一些。在大槐树底下,小崔的车歪脖横狼的放着。小崔的倭瓜脸气得一青一红的,“祁先生!”小崔用乌黑的手扯了瑞宣一把,给瑞宣的大褂上印上了两个指头印儿。“你看,到底要怎样呢?真要老这么锯磨人,我可要当兵去啦!”

四大妈转移了攻击的目标,她才看见瑞宣:“哟!祁大爷呀,你看我这瞎摸合眼的!祁大爷,这么一会儿关城,一会儿净街的,到底都是怎么回事儿呀?”

“我也说不清!盼着过几天就好点儿了吧!”他只能这么敷衍一下,好搭讪着走开。

进了家门,他看见祁老人,天佑,瑞丰夫妇,都围着枣树闲谈呢。瑞丰长得干头干脑的,他的头发永远从当中分缝,生发油与生发蜡上得多到要往下流的程度。

瑞丰竭力要显出心中的不痛快:“我们学校每月拿二十块钱维持费。二十块钱,还不够我坐车吸烟的呢!听说,日本的军政要人今天在日本使馆开会。管他谁组织政府呢,反正咱们能挣钱吃饭就行!”

祁老人连连的点头,完全同意二孙子的话。

“你到学校去啦?怎么样?”天佑问儿子。

瑞宣声音很低而很清楚的说:“我已经把那四个钟头辞掉了!”

“什——”老二连“什”下的“么”还没说出来,就又闭上了嘴。今天,看瑞宣的神色不大对,他很快的闭上了嘴。

祁老人心里很不满意长孙这个把馒头往外推的办法,可是不便说什么,于是假装没有听见。

天佑知道长子的一举一动都有分寸,不愿意别人追问什么原因。所以,他很怕别人追问瑞宣,赶紧的说:“反正只是四个钟点,没关系!老大你歇歇去!”

瑞宣走进老三瑞全屋里去。

“大哥!你出去啦?”他把书扔在一边,一下子坐起来,

瑞宣把与窦校长见面的经过,告诉了弟弟。

“我喜欢大哥你还有这么点儿劲儿!”瑞宣很兴奋的说。

“谁知道这点儿劲儿有什么用处呢?能维持多么久呢?”

“当然有用处!人要没有这点儿劲儿,跟整天低着头拣食的鸡有什么分别呢?至于能维持多么久,倒难说了。大哥你就吃了这一家子人的亏。连我也算上,都是你的累赘!”

“一想起窦校长的神气,我真想跺脚一走,去给中国人争点儿气!我们再低着头装窝囊废,世界上恐怕就没一个人同情咱们,看得起咱们了!”

“大哥你尽管这么说,可是老拦着我走!”

“不,我不拦你走!走的时机到了,我必定放了你!”

“可要保守秘密呀,连大嫂也别告诉。”老三声音很低的说。

“当然!”

“我就不放心妈妈!她的身体不好,我要偷偷的走了,她还不哭个死去活来的?”

瑞宣愣了一会儿才说:“那有什么法子呢!国破,家就必亡啊!”

(摘编自《四世同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说注重细节刻画,如瑞宣的低下头,窦校长的笑中的轻蔑,小崔的倭瓜脸和歪脖横狼的车,瑞丰的生发油和生发蜡要往下流等,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
B.小说中画线部分描述了北平陷落后街市的平和安静,表明了民众对国家沦丧的麻木,没有羞耻感,引出了下文窦校长对瑞宣的傲慢与冷漠。
C.小说的主人公祁瑞宣属于时代动荡中的典型知识分子:他有知识,有文化,想干大事,却被一家老小的生活所羁绊,只能寄希望于老三走向自由世界。
D.小说语言具有鲜明的老北平的市井特点,如小崔的“锯磨人”、四大妈的“瞎摸合眼”等语言,表达生动准确,又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令人印象深刻。
2.结合小说内容,概括瑞宣辞职的原因。
3.小说中写了多个人物,有的人物描写较为详细,有的却一笔带过。请探究这样写的好处。
2020-02-25更新 | 11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弦歌

郝景芳

没人知道钢铁人的母星在哪里,只知道他们住在月球背面。入侵才只有三年,战斗却摧枯拉朽,抵抗一直进行,人们却越来越绝望。三年中,人们从热血变得现实,从激越的战斗变成求存的妥协。

但总有人不甘心,心怀最后的幻想。

林老师就是这其中的一个,他要炸毁月球。

让我猜多少次,我也不会想到林老师。他性格内敛,学提琴出身,从我十岁起就教我拉琴,这许多年里一直是我古典理想的榜样。

又一次,在林老师家碰到齐跃,他跟老师学琴两年,是研究天体物理的年轻科研人。

一同出门时,我忽然有种感觉,老师的计划一定和他有很大关系。

齐跃,我在身后叫住他。

齐跃回过身,看着我,表情微妙,像是知道我要说什么。

林老师的月亮计划,你知道多少?

你问哪方面?

原理。原理你肯定知道对吧?你能不能告诉我,究竟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齐跃沉默了一会儿,微微笑了,对我说:特斯拉曾经说过一句话‘只要我愿意,我能将地球劈成两半’,如果你明天没事,到我研究所来吧。

齐跃的研究所在城市边缘,很大,院子里有很多粗壮的梧桐。只是我没料到会这样清静,清静得人影全无,安宁中透着深入石缝的寂寥,树枝沙沙响起的时候,寂寥扩大数倍,从四面八方侵入人的身体。

空空如也的楼道里,齐跃转头问道:你知道我们研究所为什么这么空荡荡吗?

我摇摇头。

齐跃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其他人都被钢铁人接到香格里拉和月亮上了。

我心下恍然,应该能想到的。钢铁人是懂科学的,他们知道地球上哪些人的头脑值得珍惜,也值得利用。

你没走?我问齐跃。

他站定,抬头凝视我,目光带着一丝笑意,一丝讽刺和微微一丝悲怆,说:我喜欢特斯拉,不只是因为他牛,还因为他单打独斗。你知道吗,他被爱迪生排挤得厉害极了,被马可尼抢了专利,还被投资人摩根抛弃了。可是他一直奇思妙想到八十六岁。他是纯粹的孤胆英雄,他就一个人和那些大团体对抗。你知道无线电输电技术吗?把地球作为内导体,地球电离层作为外导体,用放大发射机在地球和电离层中建立8赫兹共振,天地就成了谐振腔,可以传输能量。用天地做谐振腔。这是什么气度!当时的人们哪有这等见识。现在,他的计划当然全都实现了,可是那时他就这么一个人死了。

其实大家想跟谁就跟谁,也没什么好说的。齐跃又说,但总还是会有些人不一样,我就敬佩这些人。

我知道他是指老师。我没再发问,一路跟着齐跃,穿过无人的大堂、楼梯和休息区,来到位于西侧顶层的一间小办公室。小办公室所在的区域在整片荒废的楼宇中干净得醒目,看得出每天有人打扫。小办公室里有黑色木质书桌书柜,书桌上有一台老式音响。

齐跃打开电脑,并排放置的六个屏幕同时启动。他熟练地打开一系列窗口,有黑色背景的频率谱图,有蓝色背景的数值坐标,还有彩色背景的卫星云图。最后一个窗口是提琴和钢琴的特写照片。

你知道吗,齐跃说道,特斯拉这个人很有意思。昨天不是说过他的一句话吗。据说他曾经爬上过一座正在建的摩天大楼顶部,把一个小激振器放在钢梁上,激起钢梁共振抖动,吓得工人们完全不知所措。于是他说,给我一个激振器,我能把地球劈开。像极了‘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只不过他更牛,因为阿基米德只是假设,但他说的是可能的。

你是说……共振吗?

对物理概念我就知道点皮毛。

是。频率相当或成倍数,振动就能相互激发。1940年代的塔科马桥,就是因风起振最后垮塌的。

那么……老师就是想用这个原理炸毁月球?

齐跃点点头:是。用天梯。

天梯?

我倒吸了一口凉气。

别的我不懂,天梯还是知道的。天梯是一座纳米长梯,从地表延伸到月球表面。可惜2022年上天后只两年,钢铁人就来了。自那之后,一切活动都停止了,天梯空自悬垂。

可是,用天梯怎么能把月球炸毁呢?难道用天梯当激振器,让月球共振?这听起来也太过不可思议了。

天梯这么细,可能让月球振动起来吗?

频率。只要找到共振频率,振动能扩大很多。

那怎么才能让天梯振动起来呢?

也一样。共振。

我试图理清其中的逻辑。

因此,我们需要拨弦。齐跃最后说。

一句话,我突然被点醒了。这就是林老师的计划。

可是,如果月球能被振裂,难道地球不会被振坏吗?

会。只是不会那么严重。起振的局部会剧烈振动,如同一场地震,但地球整体不会有什么事。

这也就是说……?

齐跃严肃起来:只有拨动琴弦的人自己会被地震裹挟。

这一下,我明白了。我从不知道老师竟如此决绝。他在用自己的生命换地球人的生命。

这是反抗到绝望的最后挣扎。用孤注一掷的琴弦拨动让天地间的哀歌响起!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小说以“我”的视角展开,从“我”的困惑开始到“我”释惑结束,首尾呼应,结构圆融。
B.特斯拉在文中多次出现,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在情节上前后呼应,又展现出齐跃的科学素养与雄心抱负。
C.文中多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例如,齐跃与被钢铁人接走的科研人员的对比,特斯拉与阿基米德的对比等。
D.小说实写齐跃,暗写林老师。文中虽对林老师着墨较少,但我们可以通过齐跃的言行想见林老师的志趣与为人。
2.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画线语段的作用。
3.请根据全文文意,结合孔子困于陈蔡“讲诵弦歌(以琴瑟伴奏而歌吟,保持教化育人)不衰”的典故,谈谈你对小说题目“弦歌”的理解。
2021-01-19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