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1 题号:12063420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这两个字上,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乡土社会呢?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那么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传统。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人口流动很小,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像这一类的传统,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字本来是从示从豊。示是指一种仪式,豊是一种祭器。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礼治在表面看去好象是人们的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不确,只是主动的服于成规罢了。孔子师徒用字、用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应付生活中的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

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之八:礼治秩序》)

1.下列观点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通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以此有别于西洋法治的社会,其实这可以说是一个“无法”的社会,也是礼治的社会。
B.礼和法律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的是:礼靠传统规范来维持;法靠国家权力来推行,且只用法来维持社会秩序。
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的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自动形成的,而是由人们主动遵循礼而形成的,有社会的成规在。
D.乡土社会的秩序完全是由礼来维持的,因为乡土社会的确能够满足传统可以有效应付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一个前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从“人治”“法治”的普通性认知,引出文章的观点,并由此发端“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的议论。
B.第二段在阐释礼的基础上,比较礼法的异同,并从历史现实两个维度说明“传统”在乡土社会中的重要性。
C.第三段论述人们为何“保守”于传统,这和乡土社会的安土重迁密切关联,并引用孔子的话强化这一观点。
D.文章还通过对比分析“法律”“道德”“礼”之间的不同,进而推论礼治不是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法治的社会还是人治的社会,一个社会的秩序都要靠人来执行,要靠某种力量来维持。
B.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法也是行为规范,不同于法的是维持礼的规范的力量在传统。
C.乡土社会可以说是“无法”的社会,但并不是“无法无天”的社会,因为礼的规范而有秩序。
D.因为缺乏变化,礼在乡土社会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因为变化很快,礼在现代社会没有效力。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兴趣与人生

冯友兰

①小孩子的游戏,最有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在游戏中,小孩子做某种事,完全由于他的兴趣。他可以写字,但他并非欲成一书家。他可以画画,但他并非欲成一画家。他更非欲以写字或画画,得到所谓“世间名利恭敬”。他写字或画画,完全是无所为而为。他做某种事,完全是乘兴,他兴来则做,兴尽则止,所谓“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他做某种事是顺其自然,没有矫揉造作,所以他做某种事,是无所为而为,亦即是无为

②当小孩子时的游戏,是人生活中最快乐的一部分。道家的理想的生活,就是这一类的生活。道家以为成人所以不能得到这一类的生活者,乃因受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我们若能打破此种束缚,则此种生活即可得到。我们也以为这种生活是快乐的,亦可以说是理想的生活,但社会各种制度的束缚却并不是容易打破者。这些束缚不容易被打破,并不是因为人的革命的勇气不够,而是因为有些社会制度是任何社会存在所必需的。若打破这些,就取消了社会的存在。社会若不能存在,人也不能存在。就是说,若没有社会,人就不能生活,更不用说快乐的生活。道家认为,无为的生活是快乐的,这是不错的。道家又以为,人在社会中,因受社会制度的束缚,以致人不能完全有这种生活,这也是不错的。但道家因此即以为人可以完全不要社会制度,以求完全有这种生活,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办法,是不可行的。

③照道家的说法,无论任何人总有他所感觉兴趣的事。我们看见有些人于闲暇时,什么事都不做,而蒙头大睡,或坐在那里胡思乱想,似乎是对于什么事都不感觉兴趣。而实在是他对蒙头大睡,或胡思乱想,感觉有很大的兴趣。既然任何人对于有些事总感觉兴趣,如果任何人都照着他的兴趣去做,则任何人都过着最快乐的生活。“各得其所”,真是再好没有的。或者可以问问:如果人人都对于蒙头大睡感觉兴趣,如随其兴趣,则都蒙头大睡去了,又有谁去做事呢?人人都不做事,岂不大家都要饿死?道家于此可答:绝不会如此的。有许多人对于蒙头大睡,不感觉兴趣,如叫他终日蒙头大睡,他不但不以为乐,反以为苦。所以有些人要“消闲”。所以要消闲者,即有些人有时感到闲得无聊不可耐,故需设法找点事做,将闲消去。忙人找闲,而闲人则找忙,所以虽任何人都随着他的兴趣去做,天下事仍都是有人做的。

④这是一个极端的说法。照这个极端的说法,自然有行不通,不可行之处。有些事显然是不容易使人感觉兴趣的,如在矿井里做工等,然而这些事还不能不有人做。在社会里面,至少在有些时候,我们每个人都须做些我们所不感觉兴趣的事。这些事大概都是社会所必需的,所以我们对于它虽不感觉兴题,但也必须做之。社会是我们的生存所必需的,所以,我们对于社会都有一种起码的责任,这种起码的责任,不见得是每个人皆感觉兴趣的。

⑤所以主张人皆随其兴趣去做的极端说法,如道家所说者,是不可行的。不过这种说法如不是极端的,则是可行的。这种说法在相当范围内,我们不能不说是真理。

⑥在以前的社会制度里,尤其是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们以为,人的兴趣只有极少数是正当的。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所应读的所谓“正经书”是很有限的。五经四书是大家所公认的“正经书”。除此之外,学举业者,再加读诗赋八股文;讲道学者,再加读宋明儒语录。此外,所有小说词曲等,均以为是“闲书”。看闲书是没出息的事,至于作闲书更是没有出息的事了。在以前的社会制度里,尤其是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们以为,人的兴趣多数不是“正当的”。因此有多少人不能随着他的兴趣去做,以致他的才不能发展。因此不知压抑埋没了多少天才,这是不必讳言的。

(选自冯友兰《人生经典》,有删改)

1.第①段加点词“无为”在文中的含义是              
2.下列对第②③④段文意的理解,不符合道家观点的一项是(       
A.成人如果想要得到理想生活,必须打破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
B.人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做事,这种无为的生活会让他感到快乐的。
C.如果任何人都能随着兴趣去做事,天下事仍都是会有人去做的。
D.人们需要为社会做些不感兴趣的事情,因为社会是生存必须的。
3.简析第⑤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4.下列对第⑥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在白话中融入了少量文言词语,文字精炼,通俗易懂。
B.认为以前社会所谓“正经”标准,限制了个人的才能发展。
C.运用例证的论证方法来阐明道家观点在特殊时期的合理性。
D.抨击了旧的教育制度,指出了天才被压抑埋没的根本原因。
5.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2023-11-13更新 | 11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花文化饱含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生活内容的文化现象与文化体系,体现了国人与植物积极互动、和谐共生的关系。

药之食之,信仰寄情。远古时期,神农氏就遍尝百草百花,测试它们的药用功能和效果。此后,人们将各种不同的花草分类定性,针对不同的病症入药,同时作为各个季节的食材,花草成为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药物和食物来源。后世出现的茉莉花糕、桂花鲜栗羹、木香花粥、梅粥,以及用栀子花、芙蓉花、玉簪花、金雀花、紫藤花等四季鲜花做菜的方式更是数不胜数。花卉花木很早就成为人们信仰象征和情感寄托的对象。范晔《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记录了夜郎国的故事,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这个故事说明古代西南地区将竹视为有神性的图腾物加以崇拜。《后汉书》还描述了西南地区的竹子较其他地区更为粗壮的特征,其竹节相去一丈,名曰濮什。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如彝族等,把竹子视为他们祖先的象征,竹文化对他们而言有着特殊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

入诗入画,雅俗共赏。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莲以夏开,惟避暑山庄之莲至秋乃开,较长城以内迟一月有余。然花虽晚开,亦复晚谢,至九月初旬,翠盖红衣,宛然尚在。苑中每与菊花同瓶对插,屡见于圣制诗中。民众喜欢在不同的时节用花卉进行装饰装点,这是中国花文化中的俗文化。文人雅士则经常举行与花卉花木有关的雅趣活动,比如文人独处或雅集时,围绕花卉展开吟诗作对、写字作画、填词谱曲等活动和艺术创作,这是中国花文化中的雅文化。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后人画作中描绘陶渊明时,经常把他画成将采好的菊花放在筐中、戴在头上的隐逸高人的形象。宋代诗人林和靖隐居在杭州的孤山,他并未娶妻生子,而是种梅花养仙鹤,过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林和靖梅妻鹤子的闲情雅致也在文人中传为佳话。

以花比德,焕发新生。花卉花木与中国人的意识形态、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审美情趣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花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建构的有机力量。中国人对重要的花卉花木常以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等称呼,表达与花为友、以花比德、对花移情的审美传统。传统文化中的物我合一”“天人相生的人生境界和哲学理想也离不开对花卉花木的情感转移。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表达了对竹子清雅高节的推崇。

当代中国人仍然承袭了长期以来的花文化传统,在饮食文化、起居文化、艺术审美与民俗节令中都离不开各类花卉花木。与古代不同的是,今天对花卉花木的审美更多地转化成了实际的生产力,产生了更大规模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北京植物国、上海梦花源、江苏南京梅花山、浙江杭州花圃等一批花卉主题景区成为全民体验中国灿烂花文化的国字号基地,也是现代人休闲旅游、修养身心、拥抱大自然、感受中国悠久的花文化传统的绝佳去处。

(摘编自周武惠《花,一种诗化的中国文化表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花文化是一种饱含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生活内容的文化现象与文化体系,是对国人与植物积极互动、和谐共生的关系的体现。
B.国人药食花草的文化源远流长。如果没有神农氏尝百草百花来测试它们的药用功能和效果,后世就不可能让花草成为人们药物和食物来源。
C.民众在不同时节用花卉进行装饰装点是中国花文化中的俗文化,而文人雅士围绕花卉展开吟诗作对、写字作画等活动则是雅文化的体现。
D.“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等称呼和传统文化中的“物我合一”“天人相生”的人生境界和哲学理想都离不开对花卉花木的情感转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从中国古代和中国当代两方面来谈中国花文化,重在写中国古代花文化,结构清晰。
B.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多处借用相关作品来进行论证,既体现了真实性,又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论证翔实。
C.文章以清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记载为例,证明了中国花文化中具有花卉花木入诗入画,雅俗共赏的特点的观点。
D.文章主要从“药之食之,信仰寄情”“入诗入画,雅俗共赏”“以花比德,焕发新生”等角度对“花是一种诗化的中国文化表达”这一主题进行阐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审美传统中有与花为友、以花比德、对花移情等内容,花文化在中国人的审美传统中占据重要地位。
B.花卉花木在汉代就成为人们信仰象征和情感寄托的对象。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如彝族等,把竹子视为他们祖先的象征,此在范哗《后汉书》中可找到例证。
C.宋代诗人林和靖的闲情雅致能在文人中传为佳话,是因为他一直过着未娶妻生子、种梅花养仙鹤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
D.作者认为当代中国人对花卉花木的功利性胜过对它们的审美,虽然依然承袭了长期以来的花文化传统,但更多地是将其转化成生产力。
2021-11-30更新 | 8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史料的搜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认识史料的能力。

很多史料的价值不是完全可以从正面看得出来的,在它们的反面或侧面,往往蕴藏着重要的历史内容,我们若是把这类史料放弃了,那便是重大的损失。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三十六年,东郡人刻石云:始皇帝死而地分。这条史料的正面,并没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但在其反面,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于专制暴君的痛恨达到了恶之欲其死的程度,同时也表达了当时的贫苦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又如其中记始皇派徐福等入海求蓬莱仙药事,这在表面看来,不过是迷信的记录;而在另一面,却可以看出当时的商业发展,已经在开始寻求海外市场。

还有一种史料,个别看来没有什么意义;要综合起来,才能显出更大的价值。例如黄河决口,历代史籍皆有记录。这些记录单个去看,只是报告某年某月黄河在某处决口的片断史实。近人张了且氏著《历代黄河在豫泛滥纪要》一文,把这一类的史料依其先后类列起来。于是,这种综合了的史料所表示的便不只是片断的时事报告,而是历代黄河决口的次数:计西汉1次,东汉1次,魏1次,晋1次,唐12次,五代12次,宋(金)71次,元61次,明121次,清73次,共泛滥360次。从这种数字的排列,我们就可以对于黄河的泛滥得到一个总体的认识,                

又如《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平帝元始二年时,中国的人口总数为12233062户,59594978口。这个笼统的数字,实在没有很多的意义,但是我们若把当时各国的人口分别观察,则知当时的人口大半集中于黄河流域,而尤以今日山东、河南接壤之处,最为密集。当时在司隶校尉之外,全国分为十三部,而司隶校尉及豫、冀、兖、青、徐五部,占地不过八分之一,而人口则占全国总数百分之六十八以上。从这里,我们就知道在西汉时,中国的经济中心是在黄河流域,而长江流域仍然是地广人稀。

还是以人口数字为例。如《通典》中记载,三国时人口数为1473423户,7672881口。单从这个史料本身看来,不过是三国人口总数的记录。但是,我们若把这个数字与东汉桓帝时的人口数字(10677960户,56486856口)作比较,则两种数字相减之差,就显出了另一新的历史内容,即三国时人口较之东汉末叶的人口,已经减少了十分之九;而其减少的绝对数量,则将近五千万人。这一巨大的人口减少的数字,就表明了东汉末年大混战、大饥馑、大疠疫、大流亡所加于社会的破坏之重。

假如我们用这样一些方法去认识史料,则许多枯燥无味的数字、平凡无奇的记载会变成极有价值的史料。

(取材于翦伯赞《史料与史学》)

1.认识“东郡人刻石”所示史料时,文中没有涉及的一项是(     
A.挖掘史料的隐含信息B.关注史料的历史环境
C.兼顾史料的不同方面D.结合史料的数据背景
2.下列填入第三段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即黄河在豫的泛滥现象其实是自古有之。
B.即唐代以前的黄河治理工作做得比较好。
C.即自五代以后黄河在豫的泛滥渐趋频繁。
D.即明代时期黄河在豫的泛滥灾情最严重。
3.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认识方法的改善,有利于充分挖掘一些史料的价值。
B.史料的反面信息通常都比正面信息更具有研究价值。
C.只要对史料进行综合分析,就能挖掘出巨大的价值。
D.所有的数据史料中都暗含着有价值的重要历史信息。
4.结合文意填空。
假如我们用文中所讲的各种方法去认识史料,则许多枯燥无味的数字、平凡无奇的记载,将帮助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效总结历史教训。
2022-01-14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