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晋 > 陈寿(233-297) > 《三国志》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0 题号:1224756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

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顷之,为什邡令。先主为汉中王,窥人为尚书郎。

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亮教答曰:“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迁为参军。八年,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封安阳亭侯。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延熙元年,诏琬曰:“寇难未弭,曹睿骄凶,辽东三郡劳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睿大兴众役,还相攻伐。曩秦之亡,胜、广首难,今有此变,斯乃天时。君其治严,总帅诸军电任汉中,须吴举动,东西持角,以乘其畔。”又命琬开府,明年就加为大司马。

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竞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河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而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于是遣尚书令费袆、中监军姜维等喻指。琬承命上疏曰:“菱秽弭难,臣职是掌。自臣奉辞汉中,已经六年,臣既暗弱,加婴疾疢,规方无成,夙夜忧惨。今魏跨带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若东西并力,首尾持角,虽未能速得如志,且当分裂蚕食,先摧其支党。然吴期二三,连不克果,俯仰惟艰,实忘寝食。辄与费袆等议,以凉州胡塞之要,进退有资,贼之所惜;且羌、胡乃心思汉如渴,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今涪水陆四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由是琬遂还住涪。疾转增剧,至九年卒,谥曰恭。

(选自《三国志·蜀书》)


注:疢chèn热病,也泛指疾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竞/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
B.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竞/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
C.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竞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
D.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竞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B.茂才,和秀才同义,东汉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明清时入国子监读书的生员叫秀才,也沿称茂才。
C.尚书令,古代官职名称。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魏晋以后,事实上行使宰相之职。
D.右,古人尚右,通常情况下以右为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引起廉颇嫉恨。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琬治理有方,为政务实。蒋琬做广都县长,不管公务,还喝得大醉,先主打算治罪但诸葛亮认为蒋琬不做表面文章,先主没有治蒋琬的罪。
B.蒋琬出类拔萃,举止稳重。诸葛亮去世,百官忧心,蒋琬作为百官之首,神色举止跟平日一样,看不出悲戚喜悦,人们渐渐佩服,朝政得以稳定。
C.蒋琬从谏如流,敬事供上。蒋琬对政事有独到的个人见解,能分析当时三国的形势,但也能听取众人的不同意见,尽心尽力履行自己的职责。
D.蒋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蒋琬承继诸葛亮的遗志,曾经规划水路出川作战,后来修改战略为稳固凉州要塞,对魏作战获大胜,后来因病去世。
4.诸葛亮曾经秘密上表给后主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诸葛亮为什么这么信任蒋琬?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其治严,总帅诸军屯任汉中,须吴举动,东西犄角,以乘其畔。
2)辄与费袆等议,以凉州胡塞之要,进退有资,贼之所惜。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各题。

傅嘏字兰石,北地泥阳人。嘏弱冠知名,司空陈群辟为掾。正始初,除尚书郎,迁黄门侍郎。时曹爽秉政,何晏[注]为吏部尚书,嘏谓爽弟羲曰:何平叔外静而内巧好利不念务本吾恐必先惑子兄弟仁人将远而朝政废矣晏等遂与嘏不平因微事以免嘏官起家拜荥阳太守,不行。太傅司马宣王请为从事中郎。曹爽诛,为河南尹,迁尚书。

时论者议欲自伐吴,三征献策各不同。诏以访嘏,嘏对日: “兵出民表,寇钞不犯;坐食积谷,不烦运士;乘衅讨袭,无远劳费;此军之急务也。未若明法练士,错计于全胜之地,振长策以御敌之余烬,斯必然之数也。”后吴大将诸葛恪新破东关,乘胜扬声欲向青、徐,朝廷将为之备。嘏议以为“淮海非贼轻行之路,又昔孙权遣兵入海,漂浪沉溺,略无孑遗,恪岂敢倾根竭本,寄命洪流,以微乾没乎?恪不过遣偏率小将素习水军者,乘海溯淮,示动青、徐,恪自并兵来向淮南耳”。后恪果图新城,不克而归。

嘏常论才性同异,钟会集而论之。嘉平末,赐爵关内侯。高贵乡公即尊位,进封武乡亭侯。正元二年春,毋丘俭、文钦作乱。或以司马景王不宜自行,可遗太尉孚往,惟嘏及王肃劝之。景王遂行。以嘏守尚书仆射,俱东。俭、钦破败,嘏有谋焉。及景王,嘏与司马文王径还洛阳,文王遂以辅政。语在《钟会传》。会由是有自矜色,嘏戒之曰: “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嘏以功进封阳乡侯,增六百户,并前千二百户。是岁薨,时年四十七,追赠太常,谥曰元侯。子祗嗣。咸熙中开建五等,以嘏著勋前朝,改封祗泾原子。

(节选自《三国志.傅嘏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何平叔外静而内铦/巧好利/不念务本/吾恐必先惑/子兄弟仁人将远而朝政废矣/晏等遂与嘏不平/因微事以免嘏官/
B.何平叔外静而内铦巧/好利/不念务本/吾恐必先惑子兄弟/仁人将远/而朝政废矣/晏等遂与嘏不平/因微事以免嘏官/
C.何平叔外静而内铦/巧好利/不念务本/吾恐必先惑子兄弟/仁人将远/而朝政废矣/晏等遂与嘏不平/因微事以免嘏官/
D.何平叔外静而内铦巧/好利/不念务本/吾恐必先惑/子兄弟仁人将远/而朝政废矣/晏等遂与嘏不平/因微事以免嘏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掌管军事、经济、文化、政治等,与“司马”“司徒”并称三公。
B.薨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用于高级妃嫔和其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封王的贵族。
C.洛阳是东汉曹魏时期的都城,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一京赋》中都有对此城的赞誉。
D.邑在文中指封邑,是古代君主赐给宗室、外戚或功臣的封地,随爵位黜升而损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傅嘏少时闻名,善于识人。他二十岁时就很有名望,被陈群征聘为掾属,后又一路升迁。何晏为吏部尚书时,他劝说曹羲要提防何晏,因此得罪何晏被罢官。
B.傅嘏精通战略,体恤军民。他建议把军队布置在百姓外围,保护百姓财物;驻军吃自己产的粮食,不用远途运输;抓住机会作战,不会远途耗费人力物力。
C.傅嘏审时度势,料事如神。吴将诸葛恪宣称要入侵青州、徐州时,他认为有孙权用兵失败的前车之鉴,诸葛恪一定不敢率领全部军队走海路,后来果如其言。
D.傅嘏为国立功, 荫蔽子孙。傅嘏因为有功劳,多次晋封爵位,并且享有一千二百户食邑 ,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傅祗继承爵位,因为功勋显著,改封为泾原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若明法练土,错计于全胜之地,振长策以御敌之余烬。
(2)嘏戒之日:”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
2019-11-04更新 | 8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洪子廉,太祖从弟也。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余人,就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东到丹杨复得数千人,与太祖会龙亢。太祖征徐州,张邈举兖州叛迎吕布。时大饥荒,洪将兵在前,先据东平、范,聚粮谷以继军。太祖讨邈、布于濮阳,布破走,遂据东阿,转击济阴、山阳、中牟、阳武、京、密十余县,皆拔之。以前后功拜鹰扬校尉,迁扬武中郎将。天子都许,拜洪谏议大夫。别征刘表,破表别将于舞阳、阴叶、堵阳、博望,有功,迁厉锋将军,封国明亭侯。文帝即位,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益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位特进;后徙封都阳侯。

始,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群臣并救莫能得。卞太后谓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于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洪先帝功臣,时人多为觖望。明帝即位,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

(选自《三国志·曹洪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B.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C.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D.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表字,人的别名。古人出生后,在命名的同时往往还要命字。
B.从弟,同族的伯伯或叔叔的儿子中年纪比自己小的人,即堂弟。
C.文帝,后人写史,一般用谥号或庙号称帝王;“文帝”中的“文”即是谥号。
D.薨,古代用来称诸侯之死,后世也用来称有爵位的大官之死。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洪识大体。在太祖失去马的时候,他认为太祖比自己更重要,主动把自己的马让给太祖骑,自己步行跟随。
B.曹洪善用人脉资源。他凭借与扬州刺史的交情,亲自带领家兵到扬州,在那一带招募到士兵数千人。
C.曹洪屡建奇功。攻打徐州时,他冲在前面,率先占领东平、范县;吕布败逃后,他又转攻他地,接连攻克十多个县。
D.曹洪本性吝啬。文帝年轻时曾假装向他借钱,以此考验他,但是曹洪不答应,文帝因此对他怀恨在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余人,就温募兵。
(2)以前后功拜鹰扬校尉,迁扬武中郎将。天子都许,拜洪谏议大夫。
5.汉文帝要处死曹洪时,卞太后为何极力替他求情?请简要说明。
2021-10-15更新 | 5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劭字孔才,广平邯郸人也。建安中,为计吏,诣许。太史上言:“正旦当日蚀。”劭时在尚书令荀彧所,坐者数十人,或云当废朝,或云宜却会。劭曰:“梓慎、裨灶,古之良史,犹占水火错失天时。《礼记》曰,诸侯旅见天子,及门不得终礼者四,日蚀在一。然则圣人垂制,不为变异豫废朝礼者,或灾消异伏,或推术谬误也。”彧善其言。敕朝会如旧,日亦不蚀。黄初中,为尚书郎、散骑侍郎。受诏集五经群书,以类相从,作《皇览》。明帝即位,拜骑都尉,与议郎庾嶷、荀诜等定科令,作《新律》十八篇,著《律略论》。时闻公孙渊受孙权燕王之号,议者欲留渊计吏,遣兵讨之。劭以为“昔袁尚兄弟归渊父康,康斩送其首,是渊先世之效忠也。又所闻虚实,未可审知。宜加宽贷,使有以自新。”后渊果斩送权使张弥等首。劭尝作《赵都赋》,明帝美之,诏劭作《许都》《洛都赋》。时外兴军旅,内营宫室,劭作二赋,皆讽谏焉。青龙中,吴围合肥。时东方吏士皆分休,征东将军满宠表请中军兵,并召休将士,须集击之。劭议以为“贼众新至心专气锐宠以少人自战其地若便进击不必能制宠求待兵未有所失也 以为可先遣步兵五千,精骑三千;军前发,扬声进道,震曜形势。骑到合肥,疏其行队,多其旌鼓,曜兵城下,引出贼后,拟其归路,要其粮道。贼闻大军来,骑断其后,必震怖遁走,不战自破贼矣。”帝从之。兵比至合肥,贼果退还。景初中,受诏作《都官考课》。又以为宜制礼作乐,以移风俗,著《乐论》十四篇,事成未上。凡所撰述,《法论》、《人物志》之类百余篇。卒,追赠光禄勋。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二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贼众新至/心专气锐/宠以少人自战其地/若便进击/不必能制/宠求待兵/未有所失也/
B.贼众新至/心专气锐/宠以少人自战/其地若便进击/不必能制/宠求待兵/未有所失也/
C.贼众新至/心专气锐/宠以少人自战其地/若便进击/不必能制宠/求待兵/未有所失也/
D.贼众新至/心专气锐/宠以少人自战/其地若便进击/不必能制宠/求待兵/未有所失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令,本为少府属官,负责管理文书和传达命令。后曾为尚书省长官。
B.五经,中国儒家的五部经典书籍,即《诗》《书》《礼》《易》和《春秋》。
C.征,封建王朝政府的官员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
D.考课,依照法令和行政规则,对官吏进行考核,依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劭尊重制度,反对轻信盲从。面对太史的预报、众多官员的建议,他冷静分析,做出自己的判断,荀彧采纳了他的意见,最终朝会照常进行。
B.刘劭虑事周详,建议怀柔附远。面对公孙渊接受孙权封号的传闻,他认为公孙渊父亲有效忠表现,且消息真假未明,故反对征讨,建议宽贷。
C.刘劭深谋远虑,能够料敌在先。合肥被围,魏军兵力不足,他建议大张旗鼓派出大部队,敌军必定望风而逃,皇帝采纳其建议,果如其所料。
D.刘劭才华横溢,著述颇为丰硕。他精通五经,擅长作赋,在多个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留下了众多著作,如《新律》《都官考课》《人物志》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外兴军旅,内营宫室,劭作二赋,皆讽谏焉。
(2)又以为宜制礼作乐,以移风俗,著《乐论》十四篇,事成未上。
2020-07-14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