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 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89 题号:1233114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琵琶亭

祖无择

晚泊湓江半客舟,琵琶亭下动闲愁。

《霓裳》《绿腰》杳何许,枫叶荻花空自秋。

贾傅有才悲鵩鸟,楚骚终古怨灵修

莫言司马青衫湿,今日行人亦涕流。


【注】①祖无择 (1011—1084)北宋人,他先期是著名的公卿,后因小错被罗列成罪而遭弃用,从此一蹶不振。②《绿腰》:即《六幺》。③《鵩鸟赋》:系贾谊谪居长沙时所作。④灵修:指君主,屈原《离骚》里有“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之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是写诗人一行夜晚乘船来到湓江,驻足琵琶亭下,诗人浮想联翩,心中升起了一缕愁绪。
B.白居易当年请琵琶女弹奏的乐曲今已杳无声息,只有江边景色依旧,给人昔盛今衰的感觉。
C.“枫叶荻花空自秋”中的“空”字,是“徒然、白白地”的意思,传达出诗人寂寥落寞的情绪。
D.颈联运用典故,以古自况,借政治家贾谊、文学家屈原的遭遇,来表明自己的处境和心志。
2.作者为何会想到“司马青衫湿”的诗句?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屋上春鸠的鸣声、村边雪白的杏花,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充满生机的田园春景图。
B.颔联描写田园劳动场景,有的去砍伐高高扬起的桑条,有的扛着锄头去查看泉水的通路。
C.颈联燕子识旧巢,旧主人翻看新日历,暗示时光更替以及旧主人心中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D.本诗和《归园田居》都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叙事,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2.本诗抒发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2020-07-27更新 | 8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注】①女王城:在黄州城东十五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一“摇”字活画出春风荡漾、江柳轻拂的神态,表现了春天到来的迅疾。
B.颔联巧用叠词,前者拟溪流潺潺声,后者描碧草新绿之色,视听结合更显得春意益然。
C.这首诗前四句写“往歧亭”途中所见,五六句写女王城饯别。“数亩荒园”,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地。
D.苏轼的诗才情豪迈,挥洒自如,本诗即是代表作之一,诗人一气贯注,看似信笔挥洒,实则勾勒甚密,有天机自得之妙。
2.请赏析尾联的精妙之处。
2019-12-31更新 | 8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闲望

吴融【注】

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

蛱蝶狂飞掠芳草,鸳鸯稳睡翘暖沙。

阙下新居成别业,江南旧隐是谁家。

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


【注】吴融年轻时曾离开家乡越州入长安求仕,在长安建有新居。此诗即作于长安新居建成之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雨”是点点滴滴,“花”是一枝两枝,临水横斜,景致生机盎然、色彩明丽浓艳。
B.诗歌以“狂飞”写蛱蝶对芳草的喜爱,以“稳睡”言鸳鸯的惬意,用词形象贴切。
C.诗歌前四句是望中所见,通过对周围景物细致入微的描写,着力突出一个“闲”字。
D.颈联二句由新居闲望想到旧山隐居之所,语气中充满诗人对离别故园的懊悔伤感。
2.简要分析诗歌尾联表达的思想情感。
2020-03-12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